第一篇:生命教育学习心得
知堡九年制学校
刘秀侠
听了潘炳超老师的<<生命教育>>后,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生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正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命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
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和提高的。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习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习。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观察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再次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折射出来的社会各种因素,正以极强的力量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学校更有份量。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家庭留给孩子的烙印是终身的。学校教育再尽职尽责,也难与家庭的影响相抗衡。所以,如何在家庭这个层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教人育人的问题,我们教师自身难以完全担当,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最后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懂得,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科学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每个学生懂得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从而珍惜生命,勇敢地面
对现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以及危害自身的行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的我,要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把他们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正在成长的人,难免会犯错误,我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我愿意尽己微薄之力,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送去安慰,送去阳光,让他们轻松健康地成长。
第二篇:生命教育学习心得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
生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发展,而生物课堂恰恰是生命教育的沃土。《标准》中明确指出“生物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生物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正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命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情怀的,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和提高的。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
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习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习。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观察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再个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折射出来的社会各种因素,正以极强的力量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学校更有份量。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家庭留给孩子的烙印是终身的。学校教育再尽职尽责,也难与家庭的影响相抗衡。所以,如何在家庭这个层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教人育人的问题,我们教师自身难以完全担当,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的我,要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把他们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正在成长的人,难免会犯错误,我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我愿意尽己微薄之力,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送去安慰,送去阳光,让他们轻松健康地成长。
第三篇:心理选修课生命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
生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发展,而生物课堂恰恰是生命教育的沃土。《标准》中明确指出“生物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生物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正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命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情怀的,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和提高的。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
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习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习。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观察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再个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折射出来的社会各种因素,正以极强的力量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学校更有份量。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家庭留给孩子的烙印是终身的。学校教育再尽职尽责,也难与家庭的影响相抗衡。所以,如何在家庭这个层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教人育人的问题,我们教师自身难以完全担当,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的我,要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把他们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正在成长的人,难免会犯错误,我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我愿意尽己微薄之力,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送去安慰,送去阳光,让他们轻松健康地成长。篇二:心理学健康教育概论选修课感想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选修课感想体会
专业:工商管理 姓名:学号:
这一学期我非常荣幸地选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这一门课。心理学是我心仪已久的一门课程,小的时候我就曾想,将来要学心理学,因为当时那对我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尽管后来种种原因我最终选择了现在的道路,不过儿时小小的憧憬依旧没有淡忘,而这次的选修课则恰好给我提供了一个良机让我去接触心理学的知识。其实通过以前聊天,似乎很多同学都曾经向往着心理学,我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心理学如此具有魅力呢?我想,正是因为它是研究人类心理的一门学科,充满神秘感与新鲜感,而且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直达我们的心门,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实际意义,所以心理学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同学。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授课老师,因为是他的深入而又通俗易懂的课给了我学习这门课的机会,也是老师让我在学习了之后是我的心理更加健康,也让我解决了很多实际的问题。他的课堂氛围轻松,仿佛在与大家聊天、讨论一般,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引入许多生动的案例,加深我们的理解同时也增添了趣味。老师的课堂形式也丰富多样,有时甚至还带我们一起欣赏著名的影视片断等等,让我觉得心理学愈发的吸引着我。这都要归功于老师的用心良苦,所以我要真心地感谢她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课堂!在上完这一学期的课后,我也更加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心理学,生活中有
很多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变化,几乎各个方面,比如,我们可能由于学习上的困难而整天忧心忡忡,可能由于生活中的小事而耿耿于怀,可能由于感情上的挫折而一蹶不振,可能由于对未来的恐惧而整天不能释怀,等等吧!总之,在这方面的很多东西还很值得我们去探索,作为一个学习心里学概论的学生,在学了这么长时间之后,我也有了很多的认识。首先,在情绪控制方面,通过对心理学的学习,我体会到了控制好自己情绪的重要性,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同时普通心理学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一个人的情绪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比如,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情绪状态,可能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都是那么美好,在我们情绪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些相对来说困难的事情,因为在这个时侯我们的大脑比较兴奋,比较有动力,也有精力去做一些平时不想做的事。但是如果情绪不好,总是郁郁寡欢的,那么我们就可能连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来都是那么的不顺手,就会感觉一切都在和自己的心作对,以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甚至我们可能会因为情绪对我
们的影响而使得我们的行为冲动,轻者可能只是自己闷着自己,重者则可能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情绪暴躁,不易安静,深深地影响我们的健康,甚至可能会导致犯罪或者抑郁症。所以我们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每天早起给自己一个淡淡的微笑,让自己在一天有一个好的开始,同时在遇到困难时不慌张不莽撞,小心谨慎并坦然面对,用心去解决事情,接受改变不了的事实,这样我们才能以最好的心态对待生活,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幸福。其次,在学习了这门课后,我也感到了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通俗的讲,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现在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人脉”,人脉的好坏也就是人际关系的好坏几乎可以评价一个人的人格的高与低,而科学的“人际关系”的定义则更深刻,它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中文常指除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搞好人际关系很重要。那么怎么样才能搞好呢?这个也要求我们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对人要平等,无论对待什么样的人我们都要有一颗平淡的心,对待不同类型的人要有不通的方法,要学会摸索他的内心世界,在交往的开始就要了解他
的优点,给对方一个较好的印象,也让对方觉得你这个人值得交往。这样才能显现出你的素质,才能很好的发展自己的人脉。另外,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压力”了,而且现在的我们正是面对的压力最多的时候,比如学习,生活,感情,未来等等,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对我们这一代有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压力指人的精神遭遇外界影响而带来的心理紧张,或者痛苦,使人因这些因素而感觉精神状态不佳,面色萎靡,内心沉重,更有甚者痛苦不堪.所以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压力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一个必须的能力。在学习上,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一道题解不出来而捶胸顿足,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个误判而不能平静,这时候我们就要提醒自己,这样做会影响我们心情的,何必呢?不要因为这样的小事而放不下,现在我们就要培养一种大度的心理素质;在生活上,我们的压力可能不是太多,因为有家里给我们打钱,几乎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铺张浪费,因为我们花的是父母的钱,或许现在我们体会不到他们的辛苦,但是等我们自己挣钱花了我们就能知道父母的苦了;在感情上,我想现在的我们在这方面遇到的困惑最多了,感情这东西本来就让人难以捉摸,但是我们更应该把握好这个尺度,恋爱了,我们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对方,处理事情时要顾及对方的感受,与对方分担痛苦,分享快乐,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感情。然而有很多人还是要面对失恋的,失恋往往很痛苦,对我们的打击也是别的不能比的,但是我们没必要因此而一蹶不振,失恋了,我们应该做的是祝对方幸福,同时自己也要坚强的继续自己的生活,不能从此而麻木不仁,有句俗话说得好,天涯何
处无芳草呢!不要因为一个人而毁了自己的一辈子;面对未来的压力,我们可能不去想太多,现在的人得过且过的很多,很多人都不去想将来的事情,比如工作,比如成家,但是我们还要适当的给自己加压,适当的压力对我们是一种激励,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美好人生的憧憬与渴望,适当的压力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使我们有一个正常的心态。继续自己的生活,不能从此而麻木不仁,有句俗话说得好,天涯何处无芳草呢!不要因为一个人而毁了自己的一辈子;面对未来的压力,我们可能不去想太多,现在的人得过且过的很多,很多人都不去想将来的事情,比如工作,比如成家,但是我们还要适当的给自己加压,适当的压力对我们是一种激励,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美好人生的憧憬与渴望,适当的压力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使我们有一个正常的心态。篇三:心理学健康教育概论选修课感想体会
读《心理健康教育》有感
这一学期我非常荣幸地选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这一门课。心理学是我心仪已久的一门课程,小的时候我就曾想,将来要学心理学,因为当时那对我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尽管后来种种原因我最终选择了现在的道路,不过儿时小小的憧憬依旧没有淡忘,而这次的选修课则恰好给我提供了一个良机让我去接触心理学的知识。其实通过以前聊天,似乎很多同学都曾经向往着心理学,我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心理学如此具有魅力呢?我想,正是因为它是研究人类心理的一门学科,充满神秘感与新鲜感,而且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直达我们的心门,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实际意义,所以心理学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同学。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授课老师,因为是他的深入而又通俗易懂的课给了我学习这门课的机会,也是老师让我在学习了之后是我的心理更加健康,也让我解决了很多实际的问题。他的课堂氛围轻松,仿佛在与大家聊天、讨论一般,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引入许多生动的案例,加深我们的理解同时也增添了趣味。老师的课堂形式也丰富多样,有时甚至还带我们一起欣赏著名的影视片断等等,让我觉得心理学愈发的吸引着我。这都要归功于老师的用心良苦,所以我要真心地感谢她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课堂!
在上完这一学期的课后,我也更加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心理学,生活中有很多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变化,几乎各个方面,比如,我们可能由于学习上的困难而整天忧心忡忡,可能由于生活中的小事而耿耿于怀,可能由于感情上的挫折而一蹶不振,可能由于对未来的恐惧而整天不能释怀,等等吧!总之,在这方面的很多东西还很值得我们去探索,作为一个学习心里学概论的学生,在学了这么长时间之后,我也有了很多的认识。首先,在情绪控制方面,通过对心理学的学习,我体会到了控制好自己情绪的重要性,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同时普通心理学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一个人的情绪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比如,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情绪状态,可能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都是那么美好,在我们情绪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些相对来说困难的事情,因为在这个时侯我们的大脑比较兴奋,比较有动力,也有精力去做一些平时不想做的事。但是如果情绪不好,总是郁郁寡欢的,那么我们就可能连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来都是那么的不顺手,就会感觉一切都在和自己的心作对,以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甚至我们可能会因为情绪对我们的影响而使得我们的行为冲动,轻者可能只是自己闷着自己,重者则可能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情绪暴躁,不易安静,深深地影响我们的健康,甚至可能会导致犯罪或者抑郁症。所以我们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每天早起给自己一个淡淡的微笑,让自己在一天有一个好的开始,同时在遇到困难时不慌张不莽撞,小心谨慎并坦然面对,用心去解决事情,接受改变不了的事实,这样我们才能以最好的心态对待生活,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幸福。
其次,在学习了这门课后,我也感到了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通俗的讲,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现在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人脉”,人脉的好坏也就是人际关系的好坏几乎可以评价一个人的人格的高与低,而科学的“人际关系”的定义则更深刻,它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中文常指除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搞好人际关系很重要。那么怎么样才能搞好呢?这个也要求我们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对人要平等,无论对待什么样的人我们都要有一颗平淡的心,对待不同类型的人要有不通的方法,要学会摸索他的内心世界,在交往的开始就要了解他的优点,给对方一个较好的印象,也让对方觉得你这个人值得交往。这样才能显现出你的素质,才能很好的发展自己的人脉。
另外,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压力”了,而且现在的我们正是面对的压力最多的时候,比如学习,生活,感情,未来等等,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对我们这一代有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压力指人的精神遭遇外界影响而带来的心理紧张,或者痛苦,使人因这些因素而感觉精神状态不佳,面色萎靡,内心沉重,更有甚者痛苦不堪.所以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压力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一个必须的能力。在学习上,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一道题解不出来而捶胸顿足,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个误判而不能平静,这时候我们就要提醒自己,这样做会影响我们心情的,何必呢?不要因为这样的小事而放不下,现在我们就要培养一种大度的心理素质;在生活上,我们的压力可能不是太多,因为有家里给我们打钱,几乎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铺张浪费,因为我们花的是父母的钱,或许现在我们体会不到他们的辛苦,但是等我们自己挣钱花了我们就能知道父母的苦了;在感情上,我想现在的我们在这方
面遇到的困惑最多了,感情这东西本来就让人难以捉摸,但是我们更应该把握好这个尺度,恋爱了,我们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对方,处理事情时要顾及对方的感受,与对方分担痛苦,分享快乐,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感情。然而有很多人还是要面对失恋的,失恋往往很痛苦,对我们的打击也是别的不能比的,但是我们没必要因此而一蹶不振,失恋了,我们应该做的是祝对方幸福,同时自己也要坚强的继续自己的生活,不能从此而麻木不仁,有句俗话说得好,天涯何处无芳草呢!不要因为一个人而毁了自己的一辈子;面对未来的压力,我们可能不去想太多,现在的人得过且过的很多,很多人都不去想将来的事情,比如工作,比如成家,但是我们还要适当的给自己加压,适当的压力对我们是一种激励,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美好人生的憧憬与渴望,适当的压力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使我们有一个正常的心态。继续自己的生活,不能从此而麻木不仁,有句俗话说得好,天涯何处无芳草呢!不要因为一个人而毁了自己的一辈子;面对未来的压力,我们可能不去想太多,现在的人得过且过的很多,很多人都不去想将来的事情,比如工作,比如成家,但是我们还要适当的给自己加压,适当的压力对我们是一种激励,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美好人生的憧憬与渴望,适当的压力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使我们有一个正常的心态。
第四篇:珍爱生命学习心得
《珍爱生命》学习心得
珍爱生命教育是指传授给学生生命的知识,提起他们对生命的关注,理解生命现状,培养生存能力,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
现在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每天都有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那些电视里播放出的人们,因为交通事故,或受伤或惨死车轮下,一件件血的惨案,给人们敲响了一次次警钟。尤其是还有那么多的孩子遇到的惨不忍睹的意外,然而,一次次血的教训,仍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忽视的生命还大有人在。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但生命,并不会只属于我们,还属于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一件件、一桩桩血腥的交通事故,让多少家庭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又有多少家庭从此蒙上阴影。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忽视学生生命教育的现象,我们在教育上采取相应的策略,现在尤其是农村的 课堂教学上,我们的教育行为大多数只关注分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的生理需要、情感需要,学生的成功与失败,教师关注得太少,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把教学当作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只为应付考试而教学,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忽略了学生生命的整体成长。课堂显得机械刻板、沉闷单调,缺乏生命活力和乐趣。
为了让学生们减轻学习压力、生活困惑,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点对策:
(1)设立“心灵对话”平台,了解学生生命需要
在班内或开设“知心信箱”,或通过日记形式,设立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教师经常以谈心、故事暗示、书信、主题班会等形式及时做好个别学生的疏导工作。以“心灵对话”为平台,进行有关心理问题的诊治与疏通,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解决心中烦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减少“问题孩子”产生的机率,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通过设立“心灵对话”平台,使教师亲近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从而使教育融入学生心田,激发“自我实现”的强烈内驱力。
(2)美化环境语,创设高雅的校园氛围
关注儿童在生活中所发出的声音,解放他们的嘴、手,让他们尽情地表白,我们才能找到儿童需要什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古语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百万买宅,千万买邻”。良好品德的形成也一样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校园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场所,营造情趣高雅的德育氛围,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感召”、“净化” 和“制衡”的作用。儿童喜欢的学习环境应该是触手可及、举目可视的,应该有自己的参与,有自己的影子,这样的德育氛围才能引起儿童兴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于是,“红领巾广播”开播了;校园的板报上有学生的佳作;花草树木上有学生自制的小标语;走廊上有学生精制的垃圾桶;墙报上有学生可爱的作品„„我们还在校园的走廊上张贴图画,为学生提供榜样,提供的榜样是可敬、可亲、可信的,并具有权威性、真实性、感染力,使学生能发现自己与榜样之间的差距,引导他们向往榜样,仿效榜样,推动他们把榜样的实行当作自己的典范,促使他们将榜样的精神内化为自己行为,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着。
(3)收集中外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有着脍炙人口的传统美德故事,与孩子们一起收集,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从中感受美德、陶冶情操,对学生终身受益。
(4)建立“我的故事小档案”
将学生生活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采用简洁有效的手段整理,个人生活小袋,或由学生自己写,或由老师写,及时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点点滴滴伴随着学生的成长。
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沟通,学生的个性必须在沟通中得以协调。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身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有义务、有责任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了解孩子的思想道德状况,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向家长宣传家教的经验,介绍家长的家教体会,使家长相互学习,改变教育观念,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与家庭整体联动教育网络,学校要与社区联系,让学生多参与一些公益性的服务,营造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引领学生在合作中发展个性,在为社区服务的体验中健全个性、完善个性。
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我们努力创设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水平、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特长培养等方面都满怀信心地去进取,让学生有发展个性的机遇,有成功的体验,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孩子。
第五篇: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教育目的实现的保障
字数:3240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4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生命教育珍视生命本体的存在价值,强调对生命神圣性的追求和对生命家园的构建,注重生命审美境界的引导,提高生命质量。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研究和对我国现行教育结构中普遍存在生命教育不足这一现象的剖析,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通过生命教育的实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育目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7-0004-03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培养孩子们懂得应该怎样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自己的生活充满力量和智慧,同时为别人的生活创造快乐。教育应该使学生不仅学会“以何为生”的本领,还要懂得“为何而生”的内涵,真正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开展了生命教育,而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尚没有达成定论。很多理论学者分别就此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钱巨波认为生命教育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要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二是要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三是其终级目标是培养人热爱人生,珍视生命,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为受教育者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奠定基础。”这种观点强调生命教育要根据人的生命本质及发展规律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制订教育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
王学风博士则认为:“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讲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对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程红艳指出:“所谓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全面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采用理想的教育方式推动人的发展,提升人类生命的本性,使教育成为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成为个人向‘人类’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从而改变教育的工具化和教育目标片面化的现象。”张云飞则认为:“所谓生命教育,是指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叶澜教授说:“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在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方面,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而生命教育构成了教育的基础。”刘济良在其《生命教育论》中也提到:“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性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他更强调的是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过程性和人文性。
总体来看,以上观点都强调生命教育要在个体生命自然、生理的基础上,遵循生命的规律和原则,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生命教育不能从一般意义上去抽象地理解,而应当强调教育中所存在和被忽视的方面。因此,简而言之,生命教育就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它应当更加强调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过程性和人文性,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其主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当代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分析
有调查指出,自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大因素。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在15~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
据《光明日报》及《中国教育报》在十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至少有1.6万青少年死于非命,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级。意外伤害、自杀等非正常死亡已成为危及青少年生命的首要原因。另外,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学生的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而且施暴年龄层越来越低,手段越来越残忍。基于如此严峻的现状,生命教育在我国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应该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与我们的基础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人的能力,而非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为了造就现代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大量的标准化人才,受教育者被成批地投入“教育工厂”的流程内加以批量生产,结果,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都被“加工”成为统一规格的“标准件”。生命本身具有原生性、本体性、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敬畏生命应当是人最基本的追求,这应是教育的根本归宿,也是“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本质。但是对效率、实用和功利的片面追逐,使学校教育迷失了自我,遮蔽和忘却了自身的本真追求。因此,学校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倾听来自生命的声音。
国外的生命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到20世纪70年代后陆续引起其他发达国家的关注,有死亡教育、寒冷教育、孤独教育等形式,其目的是通过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此后,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逐步开始重视这一领域,将生命教育思想融入中小学的教学之中。在我国内地,上海市率先踏入生命教育领域,于2005年正式公布《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生命教育”这一理念走进了我们的校园,但目前其发展还不甚乐观。
三、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人的生命,崇高而伟大,生命之花,绚丽而多姿。引领学生探究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基本追求;关注学生的生命律动,丰润学生的生命历程,以生命的思考彰显生命的意义,以生命的博爱点燃生命的烈焰,以生命的情怀歌吟生命的壮歌,为书写出一篇篇充满生气的生命华章而不懈探索,是每一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
生命是很神奇的。事实上当我们真正用心去关注生命的时候,会为生命的神奇而感到无比的震撼。正是由于无数充满个性的生命的存在,这个世界才富有生机,才显得色彩斑斓。生命教育要让青少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生命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对人类具有怎样的意义。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活得精彩。要让青少年懂得,我们每一天都在支出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热爱生命,就应该使自己的每一天充实而有意义,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尽可能多地创造生命的价值,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青少年看到生命的光明,为他们建立一个心灵的家园。赋予他们勇敢承受压力,坦然面对挫折,自信乃至自豪地创造自己生活的信念与能力,而不是让学习的压力消磨掉他们人生的信念和勇气。体验生命的美好,还要让我们的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体悟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性之美。
(二)用理想构建精神力量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不仅活着,而且还追求有意义地活着。正如德国哲学家赫舍尔所说:“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存在,它总牵涉到意义。”应试教育使许多孩子具有良好的智能、优秀的成绩,却缺失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包括人的心理、智慧、情感、能力、意志、理想与信念等,它在个人面对人生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时,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特有的价值。这种精神力量给人以迎接挑战的勇气、面对挫折的自信、克服困难的毅力、战胜危机的意志和调适心理的能力。
生命需要动力,理想与信念是一个人一生动力的来源以及人生意义的基础,没有动力,生命就容易倦怠。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生活中的折磨与苦难。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失败,教育者要用热情和关爱去温暖他们受挫的心灵,做他们的朋友和知己,用理想的力量引导他们从自卑、消沉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引导他们正视压力和困难,勇敢地面对人生,接受挑战,超越自我。
(三)用激情激扬生命
生命蕴含着无限的激情、无法抑制的冲动与活力,面对一个个充满朝气的活生生的生命,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是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激励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懂得用生命激情激励、引导学生的教师,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会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力量,从而对生活充满自信。懂得用生命激情激励、引导学生的教师,总是让学生相信:生命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兴奋或沉闷、群居或独处,我们都可以让它发出光芒。激扬生命,让生命之花更加缤纷烂漫。
(四)学会面对挫折与死亡
五·一二大地震所带来的伤害无疑是致命的。它不仅仅使我们失去了无数的同胞,还带给活着的人阴霾。很多人无法走出阴影,在这种背景下,生命教育显得如此重要。生命教育不只是教会青少年欣赏生命的美好,还要让他们学会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学会面对生命的无常。我们要对学生们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体会生命的逆境状态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正视生命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科学认识生命历程的丰富多彩,正确对待挫折失意和成功辉煌,学会面对鲜花与荣誉,更要学会面对怀疑与冷落。
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讳言死亡,认为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情。而西方一些国家的学校常常会让学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三天,你怎么安排,最想做什么?如果给自己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这被称为死亡教育,使人们能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死亡。通过加强死亡教育,首先可以让学生们了解生命的宝贵,从而珍视生命,享受生活,减少自残、自杀或相互残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其次,当生命回天乏力时,了解了人生的要义,他们就可以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也能减轻家人失去亲人的痛苦。
四、结语
生命教育的价值和理念自诞生之日起就迅速被理解和接受,但是生命教育在我国学校的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生命教育能否得到落实,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开展生命教育,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崇敬生命、热爱生命,关注自我的幸福体验,关注自我的生命质量,关注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教师能够用丰富的生命实践去锻炼学生,尊重、正视每一个生命,让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给学生更多的感动和更多温暖的关怀,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光明的内心世界。这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诚地希望我们的生命教育之花开得更美。
参考文献:
[1]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1999(4).[2]王学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2001(6).[3]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4]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J].社会,2003(3).[5]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4(6).[6]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7]吴庶深,黄丽花.生命教育概论——实用的教学方案[M].台北:学富文化事业出版社,2001.[8]【美】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9]何玉梅,许凤云.中小学生命教育实施策略刍议[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10]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5.[11]邓鹏宇,吴清旸.我国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学校长,2008(5).[12]庄亚楠.关于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9(2).[13]程红艳.寻找生命教育的原基点——生命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2(4).[14]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8.[15]冯建军.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及设计.理论探究,2004(3).[16]唐炜.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省思与重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9(3).[17]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18]李政涛.追寻“生命·实践”的教育智慧—叶澜“新基础教育” [J].中小学管理,2004(4).(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桂林,541004)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