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树立三观(共5篇)

时间:2019-05-12 14:2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树立三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树立三观》。

第一篇:教育树立三观

教育培养三观

相信大家对于诸如马原、思修、毛概这样的大学公共必修课并不陌生,学校之所以设立这些科目自然是有其目的的,对于我而言,学习这些学科是有必要的,通过学习这些思想,我们能更好地知德明恶,辨别是非。不得不说,学校教育对于大学生树立培养正确的三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大学生是指在高等院校接受大学教育还未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正确三观指的是符合社会主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学校教育可以很系统很科学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当大学生自己主动想要树立正确的三观的时候,学校教育和自我修养是两种途径。如果将自我修养树立三观比喻成在摸索中前行找到终点,那么学校教育就是有明确目标的铺好了一条路,专业科学的方式及系统全面的教育,标明了终点的方向带你前行。通过自我修养可能与主流价值观有一定的偏颇;而通过学校教育所得到的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它传授的也一定是正确的思想。这样看来,两条途径一条是科学的顺畅的,一条是蜿蜒的,这个时候当然是学校教育能更好的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其次,学校教育能够在大学生观念出现问题前起防范干预作用,观念出现问题时起正确的引导作用。由于大学生未形成成熟的三观,这个群体具有较强的可控性。现当下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大学生被骗进入传销组织、大学生受到电信诈骗,女大学生贷款门,高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等事件,这些无不显示出大学生群体的三观尚且不够完善,故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煽动、欺骗,容易被利用,而且抗挫折能力弱。当大学生陷入摇摆不定的局面甚至走入歧途的时候,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强有力地外部干预,所能达到的效果远比个人自我修养提升来的更为迅速有效。

最后,学校教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在这个环境内,可以推动学生尚未健全的三观由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且有一定的约束与强制,可以在学生自我修养还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使学生认识到哪些是错的,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以本校为例,早餐不进教室活动的开展,不正是让学生认识到带早餐进教室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对学习氛围的破坏吗?倘若没有开展这个活动,大学生本身可能很难认识到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又如荀子所说,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再如孟母三迁的典故,学校环境能给予大学生一个良好树立三观的空间,并利用其强制性使其认识到自身尚未认识到的正确观念。

十年育数百年育人,教育不易,更应重视。

第二篇:浅议如何树立三观

所谓“三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上述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执政能力。这“四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源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有力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一、关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范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课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反映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地区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这些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片面的,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协调推进。党和国家把“三农”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立足点就是促进城乡、区域、对内对外的协调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以及落后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发展不仅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我们才能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发展,就应该在自然界涵养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关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在现代化建设中,广大共产党人奋发有为,身先士卒,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得到党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但不应否认,少数干部不正确的政绩观,也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那种盲目攀比,追求高指标,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胡子工程的做法;那种“一个艄公一道河”,“新官上任三把火”,热衷标新立异,贪大求奢,好高骛远,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大思路,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的做法;那种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花光用光,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不是造福,而是添乱;不是政绩,而是包袱。

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这是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屡禁不止的根源。还有一些干部,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做保险事,不探新路子;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他们树“政绩”的目的,是给自己留名,给自己立碑,为自己邀官。这样的干部,不仅不能办事,也是靠不住的;这样的政绩,不仅对国家、对社会、对百姓毫无益处,最终也会毁了自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

、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我们衡量干部的最终标准。

三、关于树立牢固的群众观

加快发展,创造政绩,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不仅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而且为广大干部自觉实践,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大亮点。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奉献。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的力量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权为谁用?情为谁系?利为谁谋?这是判断一个执政党进步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尺。共产党人的权只能为民所用。党的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共产党人的情只能为民所系。党肩负人民的期望,人民哺育了我们党。做到情为民所系,就必须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共产党人的利只能为民所谋。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私利。做到利为民所谋,就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阐明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群众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正确群众观,关键是靠启动注重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真正做到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正确群众观,使发展泽被当代、荫及子孙,使政绩辉煌实在、造福百姓,使群众获得实惠、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热切呼唤,是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重任,也是对我们党的现实考验。

第三篇:领导干部树立三观

以人为本树“三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总书记提出的“三观”,是全面推进党建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做到个人形象“一面旗”、干事创业“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

事业观是人们对事业的根本态度和根本看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重在做到“三个一”:即个人形象“一面旗”、干事创业“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领导干部要做到个人形象“一面旗”,就必须牢记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以报恩之心和无私奉献回报组织和人民,这不仅是党性要求,也是为政准则。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保持优良作风作为立身之本和从政之要,作为日常行为和终生追求。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进取意识、节约意识,坚决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在各种诱惑面前绝不能心理失衡,行为失检,形象失态。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畏艰难、奋力拼搏,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当前,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只有勇于创新、积极作为,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开拓发展思路。只有平时敢说“向我看齐”,关键时刻敢喊“跟我上”,处处彰显表率作用和模范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推进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头雁”。领导干部要做到干事创业“一团火”,就必须树立事业大如天、责任重如山的责任意识,以进取心对待事业、以平常心对待自己,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始终保持干实事、创大业的激情,对事业、对人民始终有火一样的热情,时刻不忘权为民用、情系百姓、关注民生。领导干部要做到谋事布局“一盘棋”,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协调联动、稳步推进,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工作观是人们对工作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工作态度、作风、方法以及判断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认识。工作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落脚点,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才能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到实处。无庸讳言,有的领导干部还存在一些错误的工作观,表现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自由主义等等。这说明,执政时间越长,越要防止脱离群众;信息渠道越多,越要防止蔑视民生;通讯手段越发达,越要防止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交通越便利,越要防止不深入实际。所以,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前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领导干部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群众的呼声、意愿中把握科学发展的着力点,从群众的智慧、力量中汲取应对困难的好办法,从群众的实践、经验中寻找推动工作的突破口,多出一些亲民之策、为民之举,多办一些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干部心里有多重分量,干部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分量。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做到“三问于民”是关键。“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感受最深;群众是智慧的源泉,改革发展的体会最多;群众是施政的基础,政令得失反映最真。问政于民可知施政得失,能更好地体现民愿、消除民怨、维护民利;问需于民可知群众所急,能更多地了解百姓所想所盼,解百姓所急所需;问计于民可凝聚民智,使各项决策更切实际、更合民意。三问于民,贵在真心。真心问才能问出真情、真策,真心听才能听得进、记在心,真心做才能做得好、做到位。三问于民,问是途径、听是方法、做是目的。要把问来听来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逐条落实。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要认真采纳;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和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认真解决;对群众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实事好事,要认真办好办实。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政绩是为政的成绩、干事的业绩。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施政成绩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就是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紧密相联,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以人为本的政绩,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政绩。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方面要用群众观点看待政绩,自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要牢记人民的重托,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把个人追求与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利益相结合,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土地流转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自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要用实践观点看待政绩,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衡量政绩的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当所有的喧嚣过后,真正能被历史铭记和人民颂扬的,是那些利国家、顺民心、济苍生的人和事。应当看到,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还存在偏差,突出表现为重显绩,轻潜绩;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重官意,轻民意;重形式,轻务实。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有的干部只抓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有的人认为经济搞上去了就是最大的政绩,生态环境等无足轻重;有的人觉得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才能增光添彩,于是大搞形象工程;还有的人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包装打扮上,想方设法吹政绩。这样的干部不仅干不好事情,还损害了党的形象;这样的政绩,不仅科学发展无从谈起、社会和谐难以实现,而且劳民伤财甚至贻害子孙。所以,只有敬畏人民、敬畏历史,多干群众急需和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和利长远的事,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政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事业强、工作实、政绩好的满意答卷。

浅谈领导干部的“硬”与“软”

硬可壮威,软可致远;硬能提效,软能担责。软硬不可分,没有“硬”作支撑,“软”为无本之木;没有“软”来护体,“硬”也形同行尸走肉。领导干部要立形象、树威信,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必须正确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做到硬中兼软,软中有硬,但不能硬而不硬、软而不软、软硬相离。

要有“硬信念”、“软心态”。“硬信念”是人生的导航灯,“软心态”是成功的催化剂。“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领导干部要坚持“硬信念”,就是要在政治上靠得住、清醒、坚定,任凭风浪潮涌,不迷失方向,善于研判国际国内复杂局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忠诚于党和人民,顾全大局,服务和服从于党的中心工作,自觉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有大公无私、公道正派的精神境界、道德风范、思想情操,如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忠实履职,以“刘宠一钱”、“于谦两袖”、“苏琼三悬”、“杨震四知”、“司马五规”为范谨慎为政,始终不为浮华所动。心态决定人生、决定一切。有“软心态”才有弹性和张力,才能兼济天下、包容万物。多看易花眼,多追易乱心,多取易伤神。领导干部要有“软心态”,就是指要顺其自然,软心宽胸,心齐气顺,以“空杯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以平和心态对待名利是非功过,不抢功好胜、图权贪尊、争名夺利,不盛气凌人、居高临下、欺下媚上,甘于挑重担、受委屈、揽过失、担责任、为人梯,努力发扬雷锋志作补丁、孔繁森甘当泥土的精神。要常怀知足之心、感恩之心、理解之心,以知足之心管束自己和亲人,用感恩的心回报组织和人民,拿理解之心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把心思集中在干事创业上,只顾攀登不问高。

要有“硬本领”、“软实力”。文化、学识是软实力,业务、能力是硬本领。领导干部要驾驭班子、驾驭全局,做部属的“标杆”,必须有“软实力”、“硬本领”作支撑。“富可敌国”沃尔玛是以文化做底蕴。领导干部也要以文化素养作自己的“软实力”,通过知识的兼容并蓄和长期积淀,释放、打造和夯实软实力。“慢功出细活。”领导干部要把学识“归零”作为一种常态,以一颗学童之心去学习,如鲮鲤钻山舍得花时间、投精力,像呼吸新鲜空气般去读书,如喝茶一样去品文,才能真正获得满意效果。烟霞难绚烂,橙桔难芳馨。“硬靠山”、“硬关系”如水波涟漪,终究难守摊子、保位子;硬本领、硬功夫如果实之核,最终能全面超越、自我实现。领导干部只有练就硬本领,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树立起威信。要主动熟政策、精业务,勇探工作“难区”、实践“雷区”、创新“禁区”,积极到发达地区、重点工作、基层一线进行“牧羊式”锻炼,走出“隔行如隔山”的盲区,练就调查研究、组织协调、服务科学发展的本领和工作创新、团结协作、独挡一面、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成为“政策通”、“多面手”和“万能匙”。

要有“硬脊梁”、“软心肠”。为政要有“硬脊梁”、为人要有“软心肠”。领导干部要赢得部属和服务对象的信任,有凝聚力、号召力,必须做不屈不折的“硬脊梁”,必须树立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严肃对待工作,认真坚持原则,准确把握政策,严格办事程序,尤其在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上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弘扬良好导向,做到不斜不盲、不亲不倚。要敢于讲公道话、主持正义,不畏权势压力,不当“好好先生”,不人云亦云,坚持做党纪、立场、原则、政策的“老古板”和捍卫者。乱世施重典, 盛世兴仁政。“软心肠”能释出善意,传出爱心,奏出和谐。领导干部要依靠自身的德能、资绩、情感、领导艺术和思想政治工作等软权力的无形作用,来影响服务对象的态度、行为、思想和价值观念。只有放下架子,用“软心肠”去激发、影响部属的潜能和热情,“点醒”沉睡中的部属,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精神感染才能绵长而持久。尤其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特别关注和宽容犯过错误、受过处分的部属,关心和爱护受过委屈、受过伤害的服务对象,多一点“冰心玉壶”式沟通、“江清月近”式交融、“春风化雨”式开导、“落红护花”式奉献,由让其“敬而远之”转变到让其“亲而誉之”,并进一步发展到“不知有之”,这样才能得到部属的尊重和拥戴,真正与服务对象打成一片。

读习近平、李源潮的“忠告”体会出什么

习近平、李源潮多次做出重要讲话和指示,“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多在实效上用功,不在形式上费劲”、“力戒形式主义,讲成本、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等话语给广大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今社会,是崇尚能力、凭籍能力吃饭的时代,一个人要进步必须通过学习实践,如果不学习,或者不愿意学习,或者不深入学习,或者学习与实践脱节,必然会出现知识恐慌、才能恐慌,那就无法在综合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生活的更好,一是做到“德”能正其身。为政之德包括很广,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等,习近平强调“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加强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和作风修养加强道德修养”,古人说,立德以修身为先,德能正其身,有德之人才会为群众干更多好事、实事,真正达到中央提出“党员干部受教育”的要求。

二是做到“才”能胜其任。一个干部有没有才,就体现在能力上了,譬如:张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等等。能力大小是其能否胜任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主观条件,学习实践是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是做到“干”出实效。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经济发展不是说出来、民生改善不是喊出来,社会和谐也不是画出来的。只有实干才能解决一切问题。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成本、重效果,多在实效上用功,不在形式上费劲。”,“要力戒形式主义,讲成本、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只有实干,才能干成事、出实效。

四要做到“绩”能服人。以往很多同志非常有干劲,往往是好心干坏事,吃力不讨好、群众不领情、自己不好受,经常有委屈,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绩”不服人。“绩”服不服人其实也是检验我们是否真学真干。习近平、李源潮非常重视“巧干、巧闯”,思想是先导,只有真学,使自己的认识提高,让科学发展的观念入脑入心,加上干劲、闯劲,人民得实惠,我们的“绩”才能服人。

五要做到“持之以恒、善始善终”,一个人干一件好事容易,干一辈子好事就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认为不能一阵风,活动的时重视干部作风建设等,活动过后一样也要重视,要温故知新,才能始终保持我们党员干部的本色,坚定信念,永远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执着追求。

第四篇:树立三观 做好本职工作

树立三观,做好本职工作

同志们:

今天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我今天要和大家探讨的内容是作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国家公务人员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怎样做好今后的工作。围绕这个主题,我今天讲三个方面:第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要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如何树立正确‚三观‛做好今后的工作?

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大家都知道,我不再赘述。下面我举几个例子着重说明什么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大家都读过,在这部影响巨大的名著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人生观。这是典型人生观的表述,这也是基本的人生观问题,实质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时时刻刻面临着来回答自己的一生怎么度过的问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这样看待人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是无限的,—1—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这是雷锋的人生观,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

与进步的革命的人生观相反,也存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腐朽没落颓废的人生观,比如有一种人生观就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雷锋说生命是有限的,这个人生观也说生命是有限的,但结论不一样,这个结论是:人生这么短暂,赶紧及时行乐吧。就不讲奉献,而是只讲享受。还有一种人生观,是极端利己主义的,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活着干什么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为了财。

对待金钱的态度,它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对待金钱,有的人认为‚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另外还有人认为不是这样,就是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入坟墓。这就是对金钱的态度,也是反映了人生观。

价值观就更丰富了、更具体了。匈牙利著名爱国诗人裴多菲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他把生命、爱情、自由三种都极其珍贵的东西进行了比较,结论是自由具有最高的价值,为了自由,生命和爱情都可以扔掉,这就是价值观,他回答什么最值得的。这就是裴多菲的价值观。革命先烈夏明翰在奔赴刑场时大义凛然地喊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言壮语。在共产党人看来,主义,也就是我们的信仰,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主义‛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孙中山先生主张‚天下为公‛,这是他的政治理念,也是一种价值观。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替法西斯而死,替剥削压

—2—

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里讲的是生死观,实际上也是价值观,就是回答怎样死是值得的,怎样死是不值得的。

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是空泛的大道理,不是虚幻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如影相随、伴我们终生的东西。只要是个活着的人,只要你有思想,你就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配,无非是你受什么样的世界观、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什么样的价值观的支配。

二、要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座的各位同志大都是刚刚离开校门,刚刚踏入社会,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家今后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通过多年的学习,大家对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也早有思考。从大的方面说,大家肯定说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的方面具体讲,我想结合我个人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在世界观方面,我认为一定要尊重客观,顺应潮流,改造自我,与时俱进。这是我在世界观方面所奉行的准则。为什么要尊重客观?因为一个人只能尊重客观,认识客观。客观就是世界,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你只能去认识它,去适应它。要顺应潮流,孙中山讲世界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要顺着潮流,这也是个世界观,你不能逆着潮流来。现在我们全国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我们宿豫要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都是潮流,如果不跟着这个潮流,那就是世界观出了问题。在世界观和自我之间,自己的主观要适应客观世界,如果不适应就要改造自我,使自己适应客观,不能倒过来,让世界按照我的意志来运转,那是不可能的。历史上任何一个逆历史潮流的人下场都不好,最终都要自取灭亡,具体就

—3—

不多讲。同时,还要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要落后,就要被社会淘汰。

在人生观方面,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基本的人生观,这不是空话大话,我们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为老百姓服务是我们的本职。那么怎么为人民服务,具体到点上,就是要做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我们现在要打造的服务型政府,也就是说政府的职能就是服务,那么政府内的所有岗位的落脚点就是服务群众,我们作为履行具体岗位职责的同志,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当然有的人是直接面对群众,有的人是间接面对群众,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为群众服务都是为人民服务。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在社会上还要扮演好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比如要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做一个好子女,在子女面前做个好父亲,在妻子面前要做个好丈夫,在上级面前做个好下级,在下级面前做个好上级。我现在是一名组工干部,我就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树好组工干部形象,大家是财政工作人员,就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树好自身形象。我们都按照这些方面去做,人生观也就解决了。把这几个角色都做好是不容易的,把这几个角色都做好那就是为他人谋利益的,就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在价值观方面,我认为最值得追求的就是所谓三不朽:就是古人讲的立德、立功、立言。所谓立德,就是在道德上一定要达到很高的境界,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谓立功,就是做事,就是干事创业。温总理说‚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大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岗位,这个岗位就是事业的平台,要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上做出成绩,这才是大家现在要追求的目标。所谓

—4—

立言,就是我们的一些理念、一些想法能够成立,能够留下来,能够发生作用,发生影响。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就是这个道理。

三、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做好今后的工作?

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这是我今天重点要和大家探讨的内容。毛主席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头脑中固有的吗?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都不是。人的正确思想,不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我们长期的学习、实践形成的,特别是在长期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实践考验形成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离不开工作实践,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当中体现出来。

一要高度重视学习。有知识的人,知识比较丰富的人,是精神比较饱满的人,是充实的人,很少发生精神空虚的现象。反过来说,长期不学习就容易精神空虚。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聪明,读书使人努力,读书使人高尚。那么我们要读哪些书呢,这里我认为没有必要千篇一律,只要是能增长我们知识的书我觉得都可以读,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一个人只有知识很丰富,境界才高尚。同时,学习的目的应当是多层次的,也就是说,学习不仅是为了增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明事理,为了提升精神境界。毛主席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但精神境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塑造的。讲正气,必须养正气,加强修养就要不断地学习和读书,知识多了,本领就会增大,精神境界就会提高。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必然会鼠目寸光、趣味低下。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形势,一些人之所以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读书、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学

—5—

习是完善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升华自己,最后才能不断达到崭新的境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们都有追求真善美的愿望,都有完善自己的愿望,怎么完善,只有学习,学习有用的东西,学习好的东西来完善自我。

二要坚定理想信念。这里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场突然而来的沙漠风暴使一位旅行者迷失了前进方向。更可怕的是,旅行者装水和干粮的背包也被风暴卷走了。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找到了一个青青的苹果。‚啊,我还有一个苹果!‛旅行者惊喜地叫着。他紧握着那个苹果,独自在沙漠中寻找出路。每当干渴、饥饿、疲乏袭来的时候,他都要看一看手中的苹果,抿一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会增添不少力量。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第三天,旅行者终于走出了荒漠。那个他始终未曾咬过一口的青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他却宝贝似地一直紧攥在手里。

在深深赞叹旅行者之余,人们不禁感到惊讶:一个表面上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的青苹果,竟然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是的,这是信念的力量!这是精神的力量!信念,是成功的起点,是托起人生大厦的坚强支柱。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随人愿。有的人身躯可能先天不足或后天病残,但他却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创造出常人难以创造的奇迹,这靠的就是信念。对一个有志者来说,信念是立身的法宝和希望的长河。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是保证一生追求目标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在座的每位同志都有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一直都在努力奋斗,在这里我要说的就是,一定要坚定信念,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实现理想。

—6—

作为从事国家公务的人员,确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还要勇于面对考验,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考验越严峻,越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本色,越能检验出理想信念的根基牢不牢。

三要树立良好心态。俗话说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心态决定一切,当前要树立什么样的心态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阳光心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那么阳光心态具体指的是什么?清华大学有个专家——吴维库博士,他有一本很有影响力的著作——《阳光心态》,推荐大家读一读。在这本书里,他系统阐述了什么是阳光心态,如何在繁忙复杂的工作、节奏紧凑的生活、高强度的压力下,通过树立阳光心态,让自己学会调整、改变和驾驭自己的心态,避开心理误区,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艰难险阻,从而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成为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这里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阳光心态。

1、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先讲一个小故事:从前,在还没有发明鞋子以前,人们都赤着脚走路,脚被扎被磨的痛苦。某个国家,有位大臣为了取悦国王,把国王所有的房间都铺上了牛皮,国王踩在牛皮地毯上,感觉双脚舒服极了。国王下令,把全国各地的路都铺上牛皮。众大臣听了国王的话都一筹莫展,知道这实在比登天还难。即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凑不到足够的牛皮来铺路,而且由此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有多少。正在大臣们绞尽脑汁想如何劝说国王改变主意时,一个聪明的大臣建议说:大王可以试着用牛皮将脚包起来,再拴上一条绳子捆紧,大王的脚就不会忍受痛苦了。国王听了很惊讶,便收回命令,采纳了建议,于是,鞋子就这样发明了出来。改变自己的脚,去适应整个世界。大家刚刚走出校门,机关的环境与

—7—

学校相比差异很大,那么大家是要试图改变机关的环境,让机关适应你,还是自己去主动适应现在的工作环境呢?

2、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鲁迅先生为了改变国人的麻木的思想,毅然弃医从文,用敏锐犀利的文字去震撼国人沉睡的灵魂,他艰难地跋涉在干涸的精神大漠。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大家在工作中会与很多人打交道,包括领导、同事和服务对象,并不能每个人都会是你想的那样,那么这个时候你是去试图改变对方,还是改变自己呢?

3、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二儿子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儿子发愁,天一下雨,就为大儿子发愁,因为愁大儿子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为二儿子发愁,因为天不下雨二儿子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天天愁哇,没有一天开心日子,疾病缠身。一位智者对她说,你反过来想一想,天一下雨,你就为二儿子高兴,因为他能卖出伞了;天一放晴,你又为大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晒布了。老太太一想,有道理,从此,她天天高兴了。将来,大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喜怒哀乐都会有,那么从这个故事当中你能得到哪些启发呢?

4、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人什么时候会快乐?当发现别人比自己差的时候。虽然自己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但是同更倒霉的人相比,自己还是幸运的。当你抱怨因贫穷而没有鞋穿的时候,有人还没有脚呢。把眼光放低一点,学会俯视,多往下比一比,生活想必会多一分快乐,多一分满足。我们提倡的是,人往高处走,眼睛向下看。在座的各位现在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的人进步比较快,有的人进步相对慢一点,这个时候进步慢的如果只是盯着进

—8—

步快的,心里肯定不舒服,整体抱怨,心情肯定不舒服。这个时候如果换个角度,也许心情就会好多了。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如何树立阳光心态,大家有兴趣的话自己可以找找这本书好好看看,希望大家都能树立阳光心态,有一个充满阳光的生活。

四要提升道德情操。一个人高尚不高尚,要看道德高尚不高尚,一个人有没有气节,有没有操守,主要是看他的道德气节、道德操守,良好的道德操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经常的反映和折射。有的人很缺德,一个缺德的人根本就不配做共产党员,不配做国家公务人员,更不可能谈得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古人提出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不能随波逐流。作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国家公务人员要特别重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关键要学会做人。首先要做个老实人。要以诚为本,为人要表里一样,自觉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对人对已一个样,对上对下一个样,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不搞对人一套,对已一套的双重标准;以实为本,要自觉坚持实事求是,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客观实际,能经得起实践、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以及个人党性、良心的检验。其次要提高品位。做到境界要高,眼界要广,胸怀要宽。再次要注意小节。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大家今后要管好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这‚三圈‛,始终坚持以俭养德,时刻检点自己,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五要学会自我加压。先给大家讲一个海上行船的故事:一艘货轮在空船返航途中,在浩淼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货轮在暴风雨中不停地摇摆着、颠簸着,水手们惊慌失措,只有老船长镇静指挥着,‚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更是不安和不解:

—9—

‚往船里灌水不是自找死路吗?‛瞧着船长镇定坚决的样子,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人生中一定的压力是推动和激励我们奋进的必不可少的动力,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压力可以促使我们增强应付各种问题的技巧和能力,激发出跨越障碍的意志,形成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而且适度的压力较之悠然自得的松弛状态更能调动人们的上进意识,有利于突破那种自我萎缩的精神状态,从而获得人生的成功。凡是喜欢体育运动的人都知道,倘若在比赛时遇到的对手实力比自己弱得多,那么他们在比赛时就会因缺乏压力而无法创造出最佳水平;而如果对手的实力与自己相当或超过自己,那么运动员在这种压力环境的刺激下往往会发挥的更加出色,甚至突破已有的记录。每个人来到这世上就像一只没有盛水的空桶,只有给自己不断地加水,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分量,才不会被人生旅途中突如其来的风雨打翻。在工作中,如果领导交办的一件事,是用敷衍的态度完成还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做,这就涉及到自我加压。如果用精益求精的态度,主动去思考,超前帮助领导谋划,大胆提出意见建议,这样思路就开阔,思维就缜密,久而久之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那么自己的成长进步也就很快。

有了自我加压的动力还不够,更要有创新的意识,工作中要多思考,多谋划,出新,出彩,出特色,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做的更有成效。只有创新,工作才有活力,才有亮点。创新,其实就是用新的方式方法把每一件事情做的更好、更有成效。光有想法,有意识还不

—10—

够,关键是要付诸于行动。光说不做等于没说;计划了的事情没有付诸行动等于没有计划;懂得了的道理没有身体力行等于没有懂得;预料到了的问题没有采取措施等于没有预料;制定了的规定没有严格遵守等于没有制定;认识到的错误没有改正等于没有认识。创新要打破思维瓶颈:

有两个南方商人,他们各自带了一大批雨伞到北方去卖,因为南方的伞质量好而且便宜。

可到到了北方,他们渐渐发现,北方人很少用伞,因为那里的天气常年干旱少雨,两个商人都陷入困境。

一个月后,两个商人在回家的路上相遇,一个垂头丧气,一个却志得意满。

‚看你这样子是把伞都卖了,赚了不少的钱?‛ ‚是啊,都卖了。‛

‚北方不常下雨,谁用雨伞啊,我都为此而破产了,你是怎么卖掉的?‚

‚伞还是那些伞,我只是卖的时候把所有‘雨伞’字都改成了‘阳伞’,伞可以挡雨,难道就不能遮阳吗!‛

我们的失败,常常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势,而成功也许只是思维创新的一点小火花,让思维‚跳槽‛,跳出固有的圈子,你肯定会有令人惊奇的收获

六要妥善处理同事关系。同在一个单位,甚至就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工作,搞好同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融洽,心情就舒畅,这不但有利于做好工作,也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倘若关系不和,甚至有点紧张,那情况就截然相反了。导致同事关系不够融洽的原因,除了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和直接的厉害冲突外,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细节一也是一个原因。那么,那些言行会影响同事间的关系呢?

—11—

1.有好事儿不通报。单位里发物品、领奖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经领了,却一声不响地座在那里,像没事人似的,从不向大家通报一下;有些东西可以代领的,也从不帮人领一下。这样几次下来,别人自然会有想法,觉得你太不合群,缺乏共同意识和协作精神。以后他们有事先知道了,或有东西先领了,也就有可能不告诉你。如此下去,彼此的关系就不会和谐了。

2明知而推说不知。同事出差去了,或者临时出去了,这时正好有人来找他,或者来电话找他,如果走时同事没有告诉你,但你知道,你不妨告诉他们;如果你确时不知,那不妨问问别人,然后再告诉对方,以显示自己的热情。明明知道,而你却直通通地说不知道,一旦被人知道,那彼此的关系势必会受到影响。外人找同事,不管情况怎样,你都要真诚和热情,这样,即使没有起实际作用,外人也会觉得你们单位里同事关系很好。

3进出不互相告知。你有事要外出一会儿,或者请假不上班,虽然批准请假的是领导,但你最好要和办公室里的同事说一声。即使你临时出去半个小时,也要与同事打声招呼。这样,倘若领导或熟人来找,也可以让同事有个交待。如果你什么也不愿说,进进出出总是神秘兮兮的,有时正好有要紧的事,人家也就没法说了,有时也会懒得说,受到影响的恐怕还是自己。互相告之,既是共同工作的需要也是联络感情的需要,它表明双方互有的尊重与信任

4不说可以说的私事。有些私事不能说,但有些私事说说也没有什么坏处。比如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工作单位、学历、年龄及性格脾气等。如果你结了婚,有了孩子就有关于爱人和孩子方面的话题,在工作之余随便聊聊,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倘若连这些

—12—

问题都保密,不肯于别人说,这怎么算同事呢?无话不说,通常表明感情不深;有话不说,自然表明人际距离的疏远。你主动跟别人说些私事,别人也会主动跟你说。有时还可以帮帮忙。你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让别人知道,人家怎么信任你。信任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5、有事不肯向同事求助。轻易不求人,这是对的。因为求人总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有时求助于别人反而能表明你对别人的信赖,能融洽关系,加深感情。你不愿求人家,人家也不好意思求你;你怕人家麻烦,人家就以为人你也很怕麻烦。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相互帮助为前提的。因此,求助他人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当然,要讲究分寸,尽量不要使人为难。

6、拒绝同事的‚小吃。‛同事带点水果、瓜子之类的零食到办公室,休息时分吃,你不要以难为情而一概拒绝。有时,同事中有人获了奖或评上了职称什么的,大家高兴,要他买点东西请客,这也是很正常的。对此,你可要积极参与,不要冷冷坐在旁边一声不吭,更不要人家给你,你却一口拒绝,表现出一副不屑为伍或不稀罕的神态。人家热情分送,你却每每冷拒,时间一长,人家有理由说你清高和傲慢,觉得你难以相处。

7、常和一人‚咬耳朵‛。同办公室有好几个人,人你对每一个人都要保持平衡,也就是说,不要对其中某一个特别亲近或特别疏远,在平时,不要老是和同一个人说悄悄话,进进出出也不要总是和一个人。否则,你们两个也许亲近了,但疏远的可能更多。有些人还以为你们在搞小团体。如果你经常和一个人‚咬耳朵‛别人进来又不说了,那么别人不免会产生你们在说人家坏话的想法。

—13—

8、热衷于探听家事。能说的人家自然会说,不能说的就不要去挖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时,人家不留意把自己的秘密说漏了嘴,对此,你不要去探听,不要想问个究竟。有些人热衷于探听,事事都想了解的明明白白,根根稍稍都想弄清础,这种人是要被别人看轻的。你喜欢探听,即使什么目的都没有,人家也会忌你三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探听人家私事,是一种不道德行为。

9、喜欢嘴巴上占便宜。再同事相处中,有些人总想在嘴巴上占便宜。有些人喜欢说别人的笑话,讨人家的便宜,虽是玩笑,也绝不肯以自己吃亏而告终,有些人喜欢争辩,有理要争理,没理也要争三分;有些人不论国家大事,还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见对方有破绽,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让对方败下阵来不可;有些人对本来就争不清的问题也想要争个水落石出;有些人常常主动出击,人家不说他,他总是先说人家。

七、倡导四种精神,常问五个没有

四种精神:

1、想干。想干的人,必定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发自内心的想干成一件事,必然处心积虑、千方百计找时间想办法,想干首先要看准目标,下定决心,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做好一切准备。

2、实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现在”,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会想,还要马上去实践。按照计划、步骤,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不推不让,不等不靠,统筹考虑,沉下去,钻进去,以真抓实干来做好每一件事情,并通过干事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业务素质。

—14—

3、敢干。这需要我们知难而上,敢于拼搏,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优势就创造优势。意志总比困难强,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的信心再增强一点,意志再坚定一点,思路再开阔一点,办法再多一点,就一定能够战胜种种困难,顺利推进各项工作。敢于负责,敢于承担,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我们对负责的事要负责到底,对出现的问题要承担责任,把责任变为压力和动力,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4、会干。把干事的热情变为干好事业的科学态度和干成事业的有效方法。一要作风扎实,有好的思路、措施,如脱离实际,仅靠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生搬硬套,落不到实处,事情往往会出现“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二是要重点突出。无论是哪一块业务都有决定全局、影响全局的重点工作,只有抓住这些重点工作,实现重点突破,才能推动全面工作的有序进行。三是方法科学。科学的工作方法就是尊重实际,利用和遵循客观规律,通过各种手段、科学的干,避免脱离实际蛮干、乱干、白干,最终把事情干对、干成、干好。

干事标准:干则必成。

注重过程,但取得良好的结果是最重要的,没有良好结果的劳动就是徒劳无功,而且会浪费资源,失去机会,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又快又好、好中求快、快中求优”,提高工作质量,尽量减少失误,是对工作的基本要求,干则必成则是领导对对我们管理人员提出的更高标准要求,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请示、有计划、有

—15—

措施、有布臵、有落实、有检查、有汇报,扎扎实实,开拓创新,必然就会干出良好的结果。在倡导四种精神的同时,相对应的我们坚决反对以下四种现象:

1、只说不干:形式主义,推诿扯皮,不敢正视问题,高高在上,指手划脚。

2、蛮干:分不清方向,分不清重点,钻牛角尖。

3、盲目干:无目标,无计划,无措施,到处乱撞,理不清头绪。

4、不想干:工作敷衍了事,只想投机取巧,用心不专。

五个没有:

一问:前天的教训吸取了没有;二问:昨天的问题解决了没有;三问:今天的工作完成了没有;四问:明天的工作安排了没有;五问:后天的工作计划了没有。

—16—

第五篇:树立正确的三观

树立正确的“三观” 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学习实践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是肩负时代使命的迫切需要;是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握三点基本要求。一是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最高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党的事业不断成功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二是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价值取向。来自于人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提高执政能力,从本质上说,就要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三是坚持以艰苦奋斗、敬业奉献为正确实现途径。

通过四天的党校学习,我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奉献精神与利益原则的关系。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确对待和把握个人利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要把个人利益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中。二是正确处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的关系。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要体现在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人民带来幸福上,要通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来实现个人价值。三是正确处理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关系。共产党员在追求社会价值的同时要恪守道德规范,带头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加强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建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四是正确处理人生追求与权力地位的关系。只有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树立高尚的人格,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努力实践、刻苦锻炼形成的。具体来讲,就是要努力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加强学习,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要紧密联系实际。二是加强实践,只有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治黄改革发展这一伟大实践中,才能磨练意志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三是加强党内生活锻炼,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生活,自觉置身于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下,是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加强世界观改造的组织保证。党内生活锻炼要严于解剖自己,党内生活锻炼贵在高度自觉,党内生活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四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制度环境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作用。通过全方位的制度创新,用先进的制度保证每个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集中学习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思想工作实际,加强党性锻炼。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推进治黄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践行“三观”,树立科学的权力观,是广大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一是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权力运行;四是强化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史,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为了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权力运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有科学的权力观。

一、正确理解人民赋予的权力

政治意义上的权力是与执政党和政府存在密切关系的。我们知道,西方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就权力的性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做了大量的探讨,其中以洛克、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最有著名。在实践上,以近代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最具代表性。可以说,一部近代政治史就是一部关于权力的探讨史。由于历史、具体的国情不同,中国采取了有别于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国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理解权力。一是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在18世纪以来的思想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极力否定的君权神授的观念,认为人民大众才是权力的主体,从而揭开了权力的神秘面纱,将权力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当前,在我国有部分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到权力的真实来源,认为权力是上级领导授予的,因而对上级领导惟命是从,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意识到权力不是上级领导恩赐的,而是人民赋予的,即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二是正确认识权力的价值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大搞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为个人谋私利,严重扭曲了权力的公共性质,损害了党和政府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应当为民谋求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正确的权力价值观,三是正确认识权力的公共性。权力是人民授予的,也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按照西方委托—代理理论,政府是受公众委托代理行使权力的。因此,只有人民才是权力的所有者。对于人民给予的权力,政府及其官员当然要用好用当,充分体现权力的公共性。但在权力使用问题上存在两种失范现象:一是“权力缺位”;二是“权力越位”。“权力缺位”导致政府及官员的不作为,而“权力越位”导致政府权力滥用。当前存在部分领导干部追求个人政绩现象,大搞政绩工程,这种行为本身是对权力公共性的一种猥亵,最终受害者是广大人民群众。

二、践行“三观”需要树立科学的权力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保证权力正确行使。按照会议的精神,践行“三观”,树立科学的权力观,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最起码的要求。

一是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思想理论建设是党建设的根本,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2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因此广大入党积极分子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理论所包含的精髓,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以理论学识来认识权力的性质。坚持定期学期与不定期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方面转变,建设成学习型的思想。

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同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创造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是树立科学权力观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用好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为广大民众谋求实实在在的利益。针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情形,党员干部要把民生问题放在整个工作的突出位置,优化社会投资环境,扩大社会就业,着力解决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注重“三农”问题,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打造服务型政府。

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权力运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权力的运作方式、作用范围牵涉到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运行。在反腐败方面,还存在法律空白,考虑尽快制定出台反腐败法、权力监督法等。通过法律的形式进一步规范权力运作,保证权力的运作不偏离人民利益的轨道,建设法治型政府。

四是强化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律意识,这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使用可以造福人民,而滥用职权就会给公共利益带来损害。做好领导,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权力,随之接触面宽了,求你办事的人多了,被腐蚀的危险性就增大了。因此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意识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真实含义,始终做到自尊、自省、自警、自励、慎微、慎独,在政治实践中做到“求仁而得仁”,不断提高防腐败的意识。

五是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加强自己的三观同时,也要做好对学生三观的教育工作,在学生的全面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成功人才的首要素质,它决定着人才成长的性质和方向。因此,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首要任务,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最核心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的“三观”状况决定着这个人的精神面貌,决定着他是怎样一个人。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的实际,对学生的三观进行培养。

总之,正确贯彻落实“三观”,必须领会党的十七大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理解人民赋予的权力,在政治实践中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极力塑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形象。

下载教育树立三观(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树立三观(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树立三观心得体会

    学习树立三观心得体会 学习树立三观>心得体会党中央一再要求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大家在工作实践中一定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今天我就来和各位一......

    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

    什么是正确的三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觉悟,培养社会主义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从而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树立正确的三观

    树立正确的“三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学习实践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

    三观教育教育

    三观教育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甘南镇中学 官跃鹏 一、教学内容:《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化礼仪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中......

    三观教育

    三观教育: 思想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五爱”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

    三观教育范文合集

    “三观”教育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三观”理论使我对“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群众观”有了很深的感触,总的收获和体会有这几个方面: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树立“艰......

    牢固树立“三观”发展耒阳高中教育(含5篇)

    牢固树立“三观”发展耒阳高中教育——在耒阳市2005年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近年来,以争创省重点中学为标志,耒阳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不断壮大,基本搭建好了优质高中发展的平台......

    三观教育体会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革发展“三观”学习心得体会xx年,省委作出决定,从现在起用半年时间,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一次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马克思主义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