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11.2陶艺手工花盆公开课
陶艺手工花盆
上课班级:高二(2)班
授课教师:储建霞
上课时间2017.11.9上午第一节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制陶历史,对比感受古今中外陶艺不同的艺术特征;了解陶艺的工具材料及一般制作工序,熟悉陶艺成型的常规的四种简单技法,并掌握一种技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2.探究学习不同材质、造型的陶艺艺术及成型方法,培养对陶艺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立体造型能力。
3.感受陶艺之美,培养对中国陶瓷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了解陶艺知识及简单技法,培养立体造型能力。难点:学习掌握一种技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课前准备
(学生)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袖套围裙。
(教师)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工作衣,课件(包括陶艺欣赏、制陶历史、材料工具、制作工序、成型技法),不同陶土若干,陶瓶、瓷碗、瓷杯、沙锅、紫砂壶等生活或艺术陶制实物。
教学过程
取一个揉好的泥球放在手中,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进去。用拇指和食指旋转捻捏,将其开孔。将器壁向上,向外捻拉,直至得到期望的形状。
将一块泥料团成球状,轻握在手掌中,另一只手成杯状轻拍泥球。1.泥球做好后,润湿右手拇指,便于按入泥球。2.将拇指按入泥球。
3.再润湿拇指,放入刚刚开出的孔中,用食指与拇指捻捏将孔开大些。4.继续边转动边捻捏,将孔开大后,向上,向外捻压使之升高。
5.继续同样的步骤,使碗壁变得高而薄。保持拇指湿润,防止捏裂碗壁。6.碗形已成。用食指平整口缘,使厚度均匀。
7.捏塑法做成的碗。这是故意保留了不规则的口缘,但碗壁厚度必须平整均匀。用拇指与中指捏着碗坯轻轻摔在桌面上,做出碗底。
1.欣赏马家窑《彩陶作品》,感受中国悠久制陶历史和古代陶艺作品之美,培养热爱中国传统陶艺,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彩陶旋涡纹瓶》的旋涡纹,提问是什么纹样,象什么?
(2)课件趣味出示,突出对称的陶瓶造型:可先出示瓶的一半,让学生画出另一半,再课件出示完整的瓶的造型,最后添放入旋涡纹,整体欣赏。提问:花纹表示水纹,瓶可干什么用?
(3)欣赏更多马家窑彩陶,深入了解彩陶文化,提高审美,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优秀陶艺作品,区分古代与现代陶艺作品功能、审美的不同。
(1)提问:美丽的彩陶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感受土的材料,了解陶艺作品是土的艺术。
趣味游戏:触摸土,视觉感受土的不同色和质地,(2)出示陶瓷实物,进行触摸、敲打、视觉等感受,区分陶瓷质地的不同。
(3)课件欣赏更多不同质地的陶土作品,区分古代与现代陶艺作品功能、审美的不同:实用与艺术审美。激发制作兴趣。
3.了解陶艺制作的一般制作工序。
(1)提问:陶艺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导入新知识。(2)课件图示,讲解制作一般工序。
4.探究学习陶艺四种手工成型方法。
(1)让学生通过玩玩泥,提问:怎样团、挖、捏,搓,压?怎样组合成型?盘、拼等。
(2)欣赏感受不同成型方法制作的陶艺作品,让学生分组探究成型方法。
(3)总结归纳,出示课件图示录像,教师演示、操作几种方法成型。
5.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选择一种合适的造型方法,集体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1)出示作业要求,选择泥条或泥片成型方法,激发共同创作愿望。
(2)比一比,看谁泥条搓得粗细均匀、长或泥片打得厚薄均匀成型。
(3)大家的泥条或泥片盘、搭起来,组成一件泥的作品,或泥条作品或泥片作品,教噢医师共同参与指导。
6.趣味展示学生共同制作作品,集体进行欣赏,共同评价。(可把邮电的灯泡放入镂空的作品中进行展示)
7.总结,拓展学习:欣赏国外的现代陶艺作品,激发热爱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但也看到现代陶艺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课后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陶艺相关知识,通过欣赏,了解古代、现代陶艺作品的不同功用、审美,知道陶艺制作的不同材料工具和一般制作工序,并重点学习陶艺手工成型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技法,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本节课师生配合相当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由于制陶场地的限制,学生用的泥只是彩泥和橡皮泥而已,因此学生的作业大都数选择了捏塑成型法和泥条成型法,值得庆幸的是学生作业稚拙、可爱、生动。完成了我的目标:让孩子走进自然,感受生命的意义、泥土的芳香,体验创造的成功感、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内容;同时尝试通过陶艺活动激发学生对美的敏感性,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积极性;将陶艺与其他领域自然地、有机地联系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第二篇:豆豆花盆手工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油泥和各种豆子来装饰花盆。
2、在贴好油泥的花盆上,粘贴各种豆子,组成图案并装饰花盆。
活动重点:
学习用油泥和各种豆子来装饰花盆。
活动难点:
在贴好油泥的花盆上,粘贴各种豆子,组成图案并装饰花盆。
活动准备:
橡皮泥、豆豆花盆范样、果冻盒,各种豆类、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花盆的范样,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这个花盆可以干什么呢?
二、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探索学习装饰花盆的方法。
1、教师:花盆上有什么?猜猜是怎么贴切上去的呢?
2、教师示范擀油泥的方法,幼儿学习。
教师:怎样把一团油泥贴在花盆周围呢?怎么把一团油泥擀平?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围着窗口,双手握着油泥顺着一个方向贴紧。)
3、幼儿探索学习将油泥擀平贴在花盆周围,并装饰上豆子。
教师:你想把豆子怎么锯花盆上?装饰之前请仔细地想一想。
三、展示幼儿的豆豆花盆,并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1教师:你在镶嵌豆子前是怎么思考的?现在做好的豆豆花盆和你想的一样吗?在制作豆豆花盆的时候你还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样解决的?
第三篇:亲子陶艺手工制作感想(范文)
让泥巴在你手中开出一朵美丽的鲜花
——亲子陶艺制作有感 大二班
黄柏维妈妈
香雪幼儿园为了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增进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于10月25日举行了亲子陶艺制作活动。我很庆幸可以参加,因为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维维。
活动开始后,由陶艺老师现场制作了一件陶艺作品,并讲解陶艺相关知识与制作要点,维维很认真地听讲,在老师讲解介绍后,我们就开始自行制作,为了培养维维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整个制作活动中,我只是充当一个“小帮手”。
经过思考后,维维决定制作一朵鲜花,他说他要把这朵鲜花送给他最爱的妈妈!按照老师的方法,他把泥巴搓成一个大球,然后压扁,拍平整后,用牙签小心翼翼地在上面画了一朵花,而我就负责帮助他把另一块泥巴分成几个小块,很快他就可以将这些泥块变成一片片的花瓣粘在底座上,然后制作叶子时他还用牙签在上面画出了清晰的叶脉。我本以为他已经做好了,他却对我说:“妈妈,花朵需要阳光的照射才长得更美丽,我们再加一个太阳上去吧!”我为他的创意感到自豪!不一会儿,我们就完成了整个作品的制作!
陶艺是一种造型艺术,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它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备受推崇。在制作陶艺作品过程中,小朋友可以感受泥土的魅力,培养兴趣与动手能力、提高创造力,而且在亲子互相协助的过程中增添了感情。非常感谢香雪幼儿园组织这类活动,它让孩子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泥巴也可以开出一朵美丽的鲜花!
第四篇:中班艺术:手工活动豆豆花盆
中班艺术:手工活动豆豆花盆
中班艺术:手工活动豆豆花盆
活动目标:
学习用面粉团和各种豆子装饰花盆。在贴好面粉团的花盆上,粘贴各种豆子,组成图案并装饰花盆。活动准备:
豆豆花盆的范样。各种不同花盆(花瓶)的图片。豆贴画的范画。小容器(如果冻盒),面粉团人手一份,各种豆类一组一份。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教师用送给小朋友礼物引出花盆,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观察花盆上的花纹和图案。播放各种各样的花盆(花瓶)的图片,让幼儿知道花盆是不一样的,每种花盆都有它自己的花纹 出示豆豆花盆的范样,引出主题,让幼儿学习用豆子装饰花盆。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探索学习装饰花盆的方法。幼儿自由制作,教师帮助指导。展示幼儿的豆豆花盆,并引导幼儿相互欣赏。活动延伸:为幼儿提供花种和土壤地,让幼儿自己动手在豆豆花盆里进行种植活动。
活动小结:
活动中,要求幼儿在镶嵌豆子之前就思考好相应的图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幼儿还是存在困难的,幼儿更喜欢一边镶嵌一边想象,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也不要着急,只要幼儿积极地专注于活动的过程中,就是值得肯定的。
第五篇:陶艺:手工制作(泥板成型)课程小结
手工制作二课程小结
专业班级: 陶艺三班
姓名:段琰
学号:201110112323 结课了,在何善影老师缜密的课程安排和细心的指导下,我们度过了四周愉快而充实的手工制作课程。老师是华侨,课堂上与我们交流了许多美国制作陶艺作品的方法和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这也让我们在第一周便意识到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将陶艺专业学习好,不仅要把握好天时地利就近努力汲取景德镇的传统工艺的精华,还要多关注全世界陶艺发展的动态和优秀陶艺大师的作品。
我们的手工制作课程主要是泥板成型。也就是以压好的泥板为基础来建构我们的作品。这种看似简单的活,在之后的实践中让我们叫苦不迭。作为一个初学者,你会发现苦的不是你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创作,而在于花更多的时间在修修补补上。从最开始大大咧咧总是一不小心就碰碎、捏碎抑或摔碎了自己或同学的珍贵的作品后,大家变得细心起来。让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陶艺作品的整个制作过程有多么伤不起,“裂”字令我们多么神伤。
第一周的第一堂课,是咱们与何老师的见面会。老师用大屏幕展示完她的作品后,提出了三个问题并要求我们每人写份小纸条回复给她。三个问题分别是:
一、你觉得什么是创意、设计?
二、想从老师身上学到什么,想达到什么目标?
三、为什么来学习陶艺。这些问题有的可能答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思考是真的很有必要,并且思考这些问题本是我们进大学前的必修课。
之后老师带我们来到教室,教了我们压泥机的使用方法。因为泥巴的特性,掌握不好就很容易压裂。而想要将泥完美地压成一份均匀的泥板,压泥机就成了很棒的选择。其次,我认为新泥是压泥的最佳选择,因为其干湿程度刚好适合。在压的时候,还要注意,想要1CM厚不能一次性调到刻度2,而要从刻度4开始,然后到3,再至2,最终将泥板逐渐压薄。
在第一周老师教了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泥浆给泥板做花样的方法。这个需要自己多实践做实验。这也是对掌握泥巴的干湿度必须实践的过程。
然后老师布置了作业,要求我们用泥板做两个盒子,一个圆筒。做盒子需要硬泥板,而做圆筒需要软泥板。于是老师从校外买了一打粗水管,方便我们做圆筒时给泥一个支柱,防止软泥板坍塌。
别看盒子由几个正正方方的简单的几何面拼成,但是在市面上用泥板做的盒子坯胎价格是远高于等大普通拉皮成型的坯胎的。有如此差距的关键就在于泥板与泥板粘合时难度大,烧成功的几率小。首先,用于黏合的边要切成45°角,然后要在边上scratch,也就是刮几下,再刷上泥浆,刮痕里嵌入的泥浆用于加固黏合。趁泥浆干之前迅速将两块泥板合牢,注意不要用力过度而不小心将泥板边或角那些尖的易碎的地方弄坏,因为是硬泥板,所以很难用泥补好。补不好,烧出来会很难看,这是我血淋淋的教训。合上之后,活并没有完,已看似没有裂痕的俩板子间,由于泥浆相对硬泥板是很湿的,其实干到一定程度后,刷过泥浆的缝会有很多空隙。所以,为了防止烧出的成品裂开个缝来,就得在合上泥板后,用新泥搓个长泥条填入两泥板的夹角。再拿工具压紧修平整,想要质量好,最好是无痕~ 两周内,我总共做了三个盒子,一个圆筒。圆筒易裂,要及时补缝,和适时地轻轻拍打。所有作品做完后,我做了点浮雕的效果。在黏泥板前,我也有做泥浆效果,得到的经验是:刷泥浆必须是基于软泥板的情况,否则,两种泥巴没有融合会使得表面的泥浆自动被独立在表面并裂开。
第三周,老师要我们自己设计一套茶具和一个雕塑。由于耗费在茶具上的时间过长,我便没有做雕塑。用泥板做茶具的日子真是让我欲哭无泪„„
老师说要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我便想做一个实用性与审美性并存的高壶。前两天完全没有灵感,使我为平日里自己没有博览群书而抓耳挠腮不已。没有灵感是艺术的硬伤。第三天实在按捺不住了,去图书馆硬生生做了一天。看到了英国皇家手工设计的茶具套餐,我顿时眼前一亮。老师说“好的艺术家可以临摹,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知道如何吸取精髓而后形成自己的风格”,我虽然还不是伟大的艺术家,但我在奋斗的路上。于是回到教室对着速写本一阵“唰唰唰”便动工了。
把平面转换为立体的陶艺作品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心理上、技术上,都要过关。老师指导要我们用卡纸先做个模型,要“打草稿”。直接用泥板做,出错的几率大,泥板干湿且很难把握,做错要重新压泥板,泥板有的又需要比较干才能做。壶的各个部分干湿要求的程度不同。太干,各个部分难以黏合在一起;太湿,各个部分难以成型。光是壶的把手我就做了不下6个„„其中因为在烤炉上烤过头而裂掉的有3个,卷动时用力不均导致裂开的有2个,在粘上壶身时由于忘了用支撑物且本身太软再加上地心引力而裂掉的有1个„„
壶嘴我修了个不错的花样,但是在最后程序都弄完后,老师点评说,倒水若稍快一点,水会从我在壶嘴上修的两个对称的凹槽处流出去,我顿时石化。再说壶盖,其手提处,本做了个立起的飘带,可是在雕刻纹样时,没握住,飘带就很干脆的在桌子上被碰掉了。陶艺有时候难就难在你得随时做好即兴修改的心理准备。像一休一样我打坐一晚,终于想到在裂口上加了朵玫瑰花,才算舒了半口气。在它整个未干时,我很怕别人碰碎了它,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前功尽弃。还未烧窑所以还有半口气得留到出窑的时候再长长地狠狠地呼出去。
短短四周,制作作品的过程我美其名曰“创作”。虽说为了作品总提心吊胆,可也一直兴奋着。我们像个孩童般大胆地想,像一个大师般认真地做,最终完成一个作品心里会充满了成就感。最难得的是,能有个如此负责任的老师每天下午2点一直陪你到6点前所未有地专注于你的工作。
关于我们的作品和这四周课程,我始终记得老师那句很打趣的话,“作为初学者,你最开始的每个作品都要好好保藏,这是你们的宝贝疙瘩,以后熟练了就可以随便送出去啦。”什么才最重要,人们往往忽略了或忘记了曾经那个点,而在未来某一天回首也许才发现,在最最开始的地方,大家的处女作就算再怎么“惨不忍睹”,但那才是每个人心灵深处最宝贝的宝贝疙瘩。就像我们烧出了多个作品感叹多次后虽然觉得第一件作品最丑,但是最有用的最舍不得的最宝贝的却还是第一件罢。
在最后结课那天,何老师要我们拿出自己所有的作品,烧好的,没烧好的,署上名字展在各自的桌上。买了点心饮料,像开PARTY一样,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欣赏点评,为我们的4周创作画上了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