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刑法总论 上编 要点总结

时间:2019-05-12 14:0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刑法总论 上编 要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刑法总论 上编 要点总结》。

第一篇:大学刑法总论 上编 要点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1979年7月6日正式公布,1980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我国第一步刑法典正式诞生。1997年3月14日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部刑法典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刑法包括总则、分则、附则三部分,共15章,将1979年《刑法》的192个条文,增加到452个条文(填空)

《刑法》第一编总则分设五章,即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其他规定。第二编分则设十章,即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民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妨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务罪。章、节、条、款、项 第四节

刑法的解释

按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按解释的方法分类,刑法的解释可分为文理解释和理论解释。

立法解释:国家最高的权利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法律效力)

司法解释:国家最高司法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有法律效力)

学理解释;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组织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法理上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没有法律效力)第二章

《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罪刑法定原则)

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又超越法律的特权。”(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责想适应原则)第三章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原则

1、属地原则。

2、属人原则。

3、保护原则。

4、普遍原则。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做出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时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时触犯刑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有的惩罚性。

犯罪构成:是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护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些罪的犯罪构成还要求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者使用特定的方法。犯罪主体,是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的自然人。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特殊主体,即具备某种职务或者身份的人。少数犯罪,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也金额能成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有醉过(包括故意和过失)。有些罪的犯罪构成还要求有特定的犯罪目的或动机。第五章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念: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第二节犯罪客体的分类

1、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共同 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

2、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的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

3、犯罪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而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物质性犯罪客体与非物质性犯罪客体)

第三节

犯罪对象概念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损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犯罪客观方面是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件。

犯罪客观方面特征:

1、犯罪客观方面为刑法规定而具有法定性

2、犯罪客观方面以客观事实特征为内容。

3、犯罪客观方面是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有所侵犯的客观事实特征。

4、犯罪客观方面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核心因素。

犯罪客观方面要件,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事件、地点、方法(手段)、对象。

第二节

危害行为

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作为、不作为

作为,是指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第三节

危害结果

危害结果并非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它只是某些犯罪即结果犯得构成要件。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了解)第七章

第一节

犯罪主体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

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的,行为人具备的刑罚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两要素:一是知识和智力成熟程度。二是精神即人的大脑功能正常与否的状况。第五节

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就干、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多数双罚、少数单罚)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二节 犯罪故意

刑法第十四条 直接故意

必然发生+希望发生

可能发生+希望发生

间接故意:可能发生+放任发生

是指行为额五年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第三节 犯罪过失 类型:过于自信

疏忽大意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装态。不可抗力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

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认识错误

第九章

正当行为 种类:(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3)自救行为(4)正当业务行为(5)履行职务的行为(6)基于权利人承诺或自愿的损害(7)法令行为 第二节

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纸质其不法侵害且并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正当防卫的条件

一、防卫意图

1、正当防卫意图内容

① 防卫认识。② 防卫目的。

2、不正当防卫意图

① 防卫挑唆 ② 互相非法侵害 ③ 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

二、防卫起因

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

2、不法侵害必须是违法行为

3、不法侵害的存在具有现实性

三、防卫对象

只能是不法侵害人

四、防卫时间

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阶段。

防卫不适时,事先防卫,事后防卫

事后防卫:一是侵害者自动中止不法侵害行为

二是不法侵害者已经被制服

三是已经丧失侵害能力

四是侵害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危害结果已经发生,无法挽回。

五、防卫限度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第三节

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条件:

一、避险意图

正当的避险意图

包括

避险认识

避险目的二、避险起因

1、自然的力量

2、动物的侵袭

3、非法的侵害行为

4、人的生理、病理过程

三、避险时间

危险已经出现而又尚未结束的这一时间条件下进行

四、避险对象

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五、避险限度

不能等于或大于所保护的权益

六、避险限制

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七、避险禁止

不适用于在职务业务上负有特殊责任的人 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二节

犯罪既遂形态

所谓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犯罪预备形态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形态,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

1、结果犯

2、行为犯

3、危险犯

4、举动犯

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施行为。

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

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

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从主观上看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即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

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

2、其他未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

犯罪未遂形态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犯罪构成要件未完备而非是未产生结果)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犯罪未遂形态类型:

1、实行终了与未实行终了

2、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犯罪中止特征:

一、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特征:

1、时空性

2、自动性

3、彻底性

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特征(积极的作为形式来预防和组织既遂结果的发生)

三、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定性 犯罪中止形态的类型;

1、预备中止、实行未终了的中止与实行终了的中止

、2积极中止与消极中止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成立要件:

(一)、行为人为二人以上

(二)、共同的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行为表现为三种方式:

1、共同作为

2、共同不作为

3、作为与不作为结合

按共同犯罪的分工可以分为:

1、实行行为

2、组织行为

3、教唆行为

4、帮助行为

共同实施的犯罪时结果犯并翻升危害结果时,每一共同犯罪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三)、共同犯罪故意

1、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如下因素:第一,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互相配

合共同实施犯罪;第二,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行为性质,并且人死后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第三,共同犯罪人概括地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即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的危害结果以及共同犯罪行为会引起的危害结果。

2、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即共同犯罪人希望或者放任自己的行为引起的结果和共同犯罪行

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

3、在共同的犯罪故意要件上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成立公共犯罪,共同犯罪人之间必须

存在意思联络(或称意思疏通)。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

1、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

2、同时反,不是共同犯罪。

3、二人以上实施犯罪行为,罪过形式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4、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5、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不是共同犯罪。

6、事后通谋的窝藏行为的,包庇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从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任意形成为标准进行划分为,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 必要共同犯罪有以下几种:

一、对向性共同犯罪,指基于二人以上的互相对向行为的构成的犯罪。特点,第一,触犯的罪名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第二,各自实施自己的犯罪行为,如一个送一个收。第三,双方的对向行为互相依存而成立。第四,一方构成犯罪,另一方可能不构成犯罪

二、聚合性共同犯罪。

三、集团性共同犯罪

从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为事前通牒的共同犯罪和事中通牒的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为标准进行划分为,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

从共同犯罪人之间的结合的紧密程度为标准进行划分为,一般的共同犯罪和特别的共同犯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一、)主犯、从犯、胁从犯 主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一、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就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从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一、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二、在公共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胁从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对于被胁迫参见犯罪的(二、)教唆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构成教唆犯得条件:

1、从客观方面说,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教唆犯教唆的必须是有刑事责任能力人,如果教唆的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则成为间接正犯。如果行为人误认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为有刑事责任能力人,也构成教唆犯。教唆加传授数罪并罚

2从主观方面说,必须有教唆他人的犯罪的故意。因素,1必须是有刑事责任能力人

2、认识到他人还没有犯罪故意,如果认识到已经犯罪故意,从而为其提供犯罪计划,构成从犯,传授犯罪技术,算传授犯但不构成教唆犯。

3、预见到自己的教唆行为将引起被教唆人产生实行某种犯罪故意并实施该种犯罪。教唆犯得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罪数形态

一罪的类型:

1、实质的一罪,包括继续犯、想象竞合犯和结果加重犯。

2、法定的一罪,包括结合犯和惯犯。

3、处断的一罪,包括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

数罪的类型:

1、实质数罪与想象数罪。

2、异种犯罪与同种犯罪

3、并罚犯罪与非并罚犯罪

4、判决宣告以前的数罪与刑罚执行期间的数罪 第二节

一罪的类型

一、实质的一罪

1、继续犯,也称持续犯。Ⅲ

继续犯的要件

Ⅰ必须是一个犯罪行为

Ⅱ必须是持续地作用于同一对象

Ⅲ必须是犯罪行为与不法行为状态同时继续 Ⅳ必须是从着手实行倒行为终了继续一定时间 继续犯与有关罪数的刑态

1、继续犯与状态犯

2、继续犯与即成犯

3、继续犯与连续犯

2、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通说认为,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想象竞合犯的要件: ⑴ 行为人指实施了一个行为 ⑵ 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

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

从一重处断原则

3、结果加重犯,也成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哟啊见以外的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的要件 ⑴ 实施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⑵ 产生了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重结果 ⑶ 刑法规定了比基本犯罪较重非刑法。

结果加重犯的处断原则,在较重的法定刑幅度内量刑。

二、法定的一罪

1、结合犯,是指数个各自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明文规定,结合而成为另一个独立的新罪的犯罪形态。结合犯的要件 ⑴ 结合犯所结合的数罪,原为刑法规定为数个独立的犯罪 ⑵ 结合犯是将数个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为一个独立的新罪。⑶ 数个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一个独立的新罪,是根据刑法的明文规定。结合犯的处断原则,新罪一罪论处

2、集合犯,是指行为人以实施不定次数的同种犯罪行为为目的的,虽然实施了数个同种犯罪行为,刑法规定还是作为一罪论处的犯罪形态。集合犯的要件 ⑴ 集合犯是行为人以实施不定次数的同种犯罪行为为目的 ⑵ 集合犯通常实施了数个同种的犯罪行为 ⑶ 集合犯必须是刑法将可能实施的数个同种犯罪行为规定为一罪 集合犯的种类: ⑴ 常业犯 ⑵ 营业罪

集合犯 一罪论处

三、处断的一罪

1、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连续犯的要件: ⑴ 必须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 ⑵ 数个行为必须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犯罪故意。⑶ 性质相同、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必须具有连续性。⑷ 数个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 连续犯的处断原则

⑴ 刑法规定只有一个量刑档次,或者虽有两个量刑档次但无加重构成的量刑档次的,按照一个罪名从重处罚。⑵ 刑法对多次实施某种犯罪明文规定终于基本构成的量刑档次的,符合这种情况的连续犯,依照该加重构成的量刑档次处罚。

第二篇:刑法总论总结笔记

刑法总论总结笔记

(一)2009年05月01日 星期五 00:38 A.M.刑法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架

行为(人)——— ————→责任

触犯刑法的行为(人)———→刑事责任

原则与范围——→犯罪(人)———————→刑罚—————→罪刑具体规范

↙↓ ↖

↙ ↘

犯罪构成* 犯罪形态 正当行为

静态

动态

追诉时效

(阻却犯罪成立)(刑种)(刑罚适用)(阻却刑罚适用)

↙↓ ↖

↙ ↘

未完成 共同 罪数

量刑 行刑

形态 形态 形态

成*

客体

主体

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

↙ ↘

↙ ↓ ↖

自然人

单位

故意 过失 意外事件

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能力

绪论

学科发展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刑法学之父” 概念及研究对象

研究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的一门学科 研究方法 1.根本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2.具体方法

分析方法:分析法律(阶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逻辑分析)比较方法:占有丰富资料基础上的比较 历史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综合方法

四.学科体系 1.刑法总论

犯罪论:概述,基本原则,效力范围,犯罪概念,犯罪构成…… 刑罚论

2.刑法各论

以中国刑法为蓝本 刑法总论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概念和性质 一.概念

1. 规定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的部门法 2. 广义和狭义之分(1)狭义:刑法典

(2)广义:除狭义的刑法典外,还包括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①单行刑法指的是最高立法机关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修改,补充刑法典的刑法规范②附属刑法指的是在其他刑事法律当中涉及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的条款

3. 刑法修正案:对刑法典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正补充后,未破坏刑法典统一性,并且直接纳入刑法典 二.性质

1. 阶级性质:刑法属于历史范畴,其性质由国家的性质决定 2. 法律性质:特点有二—— 调整的社会关系更为广泛:①其他法律部门的保护法和后盾②调整方法不同(刑罚)严厉性更强

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发展

一.创制

1. 高铭暄《新中国刑法的孕育与诞生》

2. 1979年,第一部刑法典颁布,遵循“宜粗不宜细”的指导思想 二.全面发展 1997年 第三节刑法的制定根据 刑法典第一条

一.法律根据:宪法——具体要求

1. 刑法必须依据宪法的精神和原则来制定,修改和补充 2. 刑法的规定及其解释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失去效力 3. 刑法的规定必须是宪法规定的具体化和法律化

4. 刑事立法必须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限和程序进行

二.实践根据:既不能凭主观臆断,也不能照搬前人或外国现成的东西 第四节刑法的任务(机能,作用)

刑法典第二条

一.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1. 保护国家根本政治制度(首要任务)2. 保护国家经济制度

3. 保护公民权利,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 4. 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二.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的统一

1. 保障机能:保障无罪的人不受追究;保障犯罪的人不受法外刑 2. 保护机能:对犯罪人给予刑罚的目的在于保护社会免受犯罪侵害 第五节刑法体系 一.则:总则,分则和附则(编)

二.章,节,条,款,项,段(前段,中段,后段;前段,后段)三.但书:

补充前段;前段的例外;对前段的限制 四.附则:刑法典第四百五十二条

试行日期;界定该刑法典与之前单行刑法的关系 第六节刑法解释

一.概念和意义

对刑法规范的含义进行阐释;刑法规定具有抽象性;法律稳定性 二.分类和类型

1.按效力划分为立法,司法和学理解释

(1)立法解释:由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通常包括三种情况 ① 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 ② 在法律的起草说明或者修订说明中所作的解释

③ 刑法施行过程中,立法机关对发生歧义的规定所作的解释(2)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

(3)学理解释: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专家学者作出,但无法律效力 2.从解释方法的角度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1)文理解释

(2)论理解释:当然解释(正意解释和反意解释);历史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 第二章 刑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概念的界定及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1. 概念:刑法基本原则问题是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一个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刑法基本原则是刑法本身具有的,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的基本准则。2. 特征:

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 3. 内容:

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自负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二.意义

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

一.渊源

1.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 行为的定罪和处罚以法律的明确规定为界

二.分类

1. 绝对的罪刑法定原则:严格的不容任意选择或变通的原则

(1)绝对禁止适用类推和扩大解释,以明文规定为唯一依据(最相类似)(2)绝对禁止适用习惯法,以成文刑法典及其规定的刑法规范为唯一渊源(3)绝对禁止溯及既往,把从旧原则作为解决刑罚溯及问题的唯一原则(4)绝对禁止法外施刑和不定期刑 2. 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1)允许有条件的类推和严格限制的扩大解释

(2)允许习惯法成为刑法间接的渊源

(3)不再坚持从旧原则,而是从旧兼从轻原则(体现“有利被告)(4)在刑种方面允许采用相对的不定期刑 一. 体现和基本要求

1.要求:

(1)法定化:罪的法定和刑的法定(2)实定化:实体性的规定

(3)明确化:文字清晰,意思明确 3. 体现:(1)立法体现: ① 刑法第三条规定

② 1997年刑法典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③ 取消1979年刑法典中的类推制度

④ 确立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⑤ 分则中罪名规定,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法定刑(2)司法体现:正确定罪和量刑;正确进行司法解释 第三节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宪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 一.基本含义:刑法适用上的平等 二.基本要求:

1. 从犯罪人角度来讲:任何人犯罪都应该受到法律的追究;任何人都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

2. 从被害人角度来讲:任何人的权益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受到保护;同等权益得到同样的保护;不得因犯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职业状况,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的差异而在适用刑法和定罪量刑上有所区别

3.在司法适用中贯彻该原则的要求:司法公正(定罪,量刑,行刑公正);反对特权 第四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一.基本含义

1. 犯多大的罪,便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也应判处其轻重相当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2. 考虑犯罪行为本身及其影响因素

行为的客观危害——报应;犯罪人的主观目的和人身危险性——以人为本 二.基本要求

1. 立法要求:刑法立法依据这一原则的要求来设置区别对待的刑罚制度以及具体犯罪的量刑幅度

严密科学的刑罚体系;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2. 司法适用

(1)定罪与量刑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准确定性与合理量刑(2)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3)强调执法中的平衡与统一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概述

(一)概念: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它解决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二)原则:

1. 属地原则(领土原则):单纯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2. 属人原则:单纯以国籍为标准,要求凡是本国人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3. 保护原则(自卫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要求凡侵害本国国家或公民利益的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4. 普遍原则(普遍管辖原则,世界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标准,凡侵害由国际公约、条约保护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刑法第六条第一款:“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1. 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

(1)领陆(2)领水:内水、领海及其地下层(3)领空

2. 刑法第六条第二款:“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这是派生的领土,是相互让渡主权的体现

3. 刑法第十一条“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各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及其外交人员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而受本国的司法管辖。也就是说各国驻外领使馆也是本国领土的延伸。

4. 刑法第六条第二款:“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隔地犯:犯罪行为地与犯罪结果彼此脱离)(1)在我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但犯罪结果发生在国外(2)在国外实施犯罪行为,但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3)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国境内

(二)“法律有特别规定”

1. 刑法第十一条“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和豁免条例》是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法律基础

2. 特别行政区不适用该刑法

3.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刑法第九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1)并非全部排斥刑法典的适用,而是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制(2)免于适用刑法的部分必须有明确的规定,由自治区或省的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并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3)变通或补充的规定不能与刑法的基本原则相冲突(抵触)4. 特别法

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刑法第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刑法第七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刑法第十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四.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刑法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两个例外——

1. 这种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须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2. 按照犯罪地的法律应受刑罚处罚 二. 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刑法第九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只有在其他管辖权无法适用时才适用普遍管辖权,只有当犯有国际罪行的罪犯在我国境内时才可能适用普遍管辖权

限制有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所承担的义务范围内 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概念:刑法的生效,失效时间以及溯及力问题 二.生效时间

1. 法典明确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 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生效 三.失效时间

1. 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2. 自然失效:新法代替旧法;由于原来的特殊立法条件已然消失,旧法自行废止 四.溯及力 1. 概念: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2. 原则:

(1)从旧原则(2)从新原则

(3)从新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具有溯及力,但旧法(行为时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的,应按旧法处理(4)从旧兼从轻原则

3. 我国刑法有关溯及力的原则

刑法第十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识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1)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1997年刑法典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

(2)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但1997年刑法典不认为是犯罪的,如果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1997年刑法典(3)当时的法律和1997年刑法典都认为是犯罪,并按照1997年刑法典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原则上按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1997年刑法典比当时的法律处刑较轻的,则适用1997年刑法典

(4)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对行为作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继续有效。(刑法第十二条第二款)

三. 刑事司法解释效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效问题的规定》)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概念

一.类型

1.形式概念仅从法律特征上给予定义,而未涉及犯罪的本质特征(1)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触犯刑律)(2)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3)符合犯罪构成条件的行为

(4)从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角度,引起刑事诉讼的违法行为 2.实质概念仅揭示犯罪的本质特征,而不涉及其法律特征

孤立的个人与统治阶级作斗争的行为——马克思

3.混合型概念(实质与形式相统一)从犯罪的本质特征和法律特征两个角度对犯罪进行界定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1. 概念: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 基本特征: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指的是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某种损害。影响社会危害性的因素有——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行为人行为的危害结果、手段、时间等;行为人的自身因素

(2)刑事违法性(法律特征):社会危害性的具体体现,以社会危害性为基础(3)应受刑罚处罚性(法律后果):免于刑事处罚不是不应,而是不需要(4)三个基本特征紧密地有利地结合,从总体上区分犯罪的标准是犯罪概念 3. 刑法第十三条但书 第二节犯罪构成

一.概念

1. 西方犯罪构成理论:犯罪构成要件有三,即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

2. 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四要件说,即犯罪客体、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主观方面

3. 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概念的功能是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揭示犯罪行为的社会、政治本质,从而使我们从原则上区分罪与非罪;而犯罪构成的功能是解决构成犯罪的具体规格和标准问题,进一步明确回答犯罪是怎么样成立的,构成犯罪需要具备哪些要件

4. 概念:犯罪构成是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这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5. 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事实特征与犯罪构成要件相区别:犯罪构成要件是事实特征;但事实特征不一定是犯罪构成要件

(3)法定性:为刑法所规定(4)决定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和程度(大小)

二.具体要件

1. 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 客观方面: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核心要素是行为,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3. 犯罪主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年龄和责任)或单位 4. 主观要件: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即罪过,又分为故意和过失——这是按照司法机关办案顺序排列的

5. 主体→主观→客观→客体,这是按照犯罪行为客观发生的顺序排列的 第五章犯罪客体 第一节概述

一. 概念: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二. 意义:犯罪客体是确定犯罪性质的重要标准,对区分此罪非彼罪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分类(种类)

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划分 一.一般客体

1. 一般客体指的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整体 2. 揭示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和阶级本质 二.同类客体

同类客体指的是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刑法分则

三.直接客体

1. 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2. 再分类

(1)简单(单一)客体和复杂客体

(2)主要客体、次要客体、随机客体 ① 主要客体:决定具体犯罪行为的归属(财产权)

② 次要客体:一般保护的社会关系(人身权)——这两个客体影响定罪 ③ 随机客体:随机因素(生命权、健康权)——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一. 犯罪对象的概念: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物 二.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 1. 联系: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物质载体 2. 区别: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不则未必

(2)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必备要件,而犯罪对象未必(3)犯罪客体必受侵害,而犯罪对象未必(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不是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1.犯罪活动包括两个方面

(1)主观方面:有意识、有意志的思维活动(2)客观方面:将主观犯罪心理活动外化,表现为某种特定的犯罪行为

2.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1)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的基本要件,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在犯罪构成四要件中处于核心地位

(2)客观的事实特征,与犯罪客体区分(3)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客观方面是具体的 ① 心备要件:危害行为

② 选择要件:特定犯罪所具备的要件,如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此外危害结果是绝大多数犯罪的必备要件,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是要件 二.意义

1. 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

2. 有助于正确量刑,如抢劫罪与抢夺罪,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 3. 区分此罪与彼罪 第二节 危害行为

对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我是根本不存在的——马克思 无行为即无犯罪 一.概念

1.行为(刑法中的行为)

(1)最广义的行为:泛指一切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2)广义的行为:等同于犯罪行为

(3)狭义的行为:限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

2.危害行为:人的意志支配之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1)客观上是人的身体的动静(有体性特征)(2)主观上受行为人意志的支配(有意性特征)① 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 ② 在不可抗力情况下的举动

③ 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所实施的行为:一方面强制无法排除;一方面行为违背行为人主观意愿

④ 反射动作

(3)从法律上讲,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有害性特征、社会性特征)3.言论是否致罪:其关键是看是否符合危害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 二.表现形式 1. 作为: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不当为而为之”,不以亲自实施为前提

2. 不作为: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当为而不为”,以特定义务为前提,即作为义务,其来源有——法律明确赋予的义务;职务、业务行为所产生的义务;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条件:

(1)以特定义务为前提(2)有实际能力

(3)未履行义务并且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分类:

(1)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只能以不作为方式来实施实际上也以不作为方式来实施的犯罪,遗弃罪、拒传军令罪、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

(2)不纯正不作为犯罪:可以以不作为方式来实施,也可以以作为方式来实施而实际上以不作为方式来实施 司法认定

(1)把作为、不作为民犯罪的故意、过失相区分,前者是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后者是罪过,即主观方面的形式

(2)正确认识作为、不作为犯罪的危害程度,通常作为的危害比不作为严重 第三节危害结果 一.含义

1.广义:危害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损失)(1)直接和间接

(2)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非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2.狭义:仅指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1)物质性:危害行为造成的有形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危害结果(2)非物质性:侵害名誉、人格、尊严的抽象的不可测量确定的危害结果 传授犯罪方法罪,即举动犯;侮辱罪——既遂 二.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一般规定

1. 以对直接客体造成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

2. 以是否发生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过失犯,玩忽职守罪 3. 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现实危险状态而尚未发生危害结果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危险性)

4. 以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量刑(适用不同刑罚)轻重的标准 第四节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哲学上: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通说: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一.特性

1. 客观性:客观存在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相对性

3. 时间序列性:只能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4. 条件性:任何刑事案件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5. 复杂性: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 二.必然因果关系(相对于必然因果关系)

1. 某种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产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必然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另外的因素介入而合乎规律的产生了这种危害结果 2. 影响:

(1)量刑:刑法第236条(2)定罪:刑法第244条 三.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前者是追求后者的客观基础;还应考虑结果,主观因素(态度、心理活动)四.不行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五.我国刑法中对因果关系的规定

1. 在所有的过失犯罪以及某些故意犯罪中如果是以危害结果作为必备要件,因果关系也是犯罪构成不可缺少的因素

2. 在以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既遂的必要要件的犯罪中,因果关系是判断既遂未遂的标准,如故意杀人罪

3. 在以情节严重或恶劣为犯罪成立要件的犯罪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判断是否符合情节严重或恶劣的标准

4. 在以情节特别严重或恶劣为加重刑罚的犯罪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判断是否达到加重刑罚程度的标准

5. 在行为人只要实施危害行为就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危害结果产生就构成犯罪,也不需认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五节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一.对定罪的意义

1. 刑法第340和第341条规定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和非法狩猎罪 2. 刑法第257条规定的用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 二.量刑

1. 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时期与正常时期相比 2. 公共场合与偏僻地方相比

3. 以残酷方法杀害与采用一刀杀死、一枪打死的方法相比 第七章犯罪主体 第一节概述

一. 概念: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二. 自然犯罪的主体的共同要件 1.基本层次:一般主体(1)必须是自然人(2)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特殊层次:身份要求,如贪污,特殊主体 三. 意义

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

一.概念: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二.内容

1. 辨认能力: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 2. 控制能力:行为人所具备的决定自己是否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的能力

——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辨认能力是基础和前提,控制能力是关键,刑事责任能力是二者的统一 三.程度

1. 年龄(生理状况)(生日届满的的第二天)2. 精神状况

——(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年满18周岁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不满14周岁和行为时因精神疾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4)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① 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② 又聋又哑的人 ③ 盲人

④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第三节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一.刑事责任年龄

1. 概念: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2. 划分:

(1)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

(2)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未满14周岁,依法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自然意义的犯罪和法律明确规定的犯罪;奸淫幼女;绑架

3. 对未成年人案件的处理:以教育为主,以惩罚为辅(1)从宽处理原则

(2)不适用死刑原则(跨年龄段的犯罪)二.精神障碍

1.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影响刑事责任能力

2. 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在某些案件中可减轻或减弱刑事责任能力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标准①医学标准:精神病人,要求——精神障碍者;实施特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在精神病机理作用下实施行为②心理学标准: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完全负刑事责任能力:①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②大多数非精神性精神障碍人,包括人格障碍、性变态等

(3)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18条第3款 三.生理功能

1. 既聋又哑的人和盲人

2. 以负刑事责任为前提,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从宽处理)四.生理醉酒

1. 病理性醉酒:一般不负刑事责任,作为精神病犯罪看待 2. 生理性醉酒(1)兴奋期(2)共济失调期(3)昏睡期

第四节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一.概念

1. 身份:人的出身、地位和资格

2. 特殊身份: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有无和大小)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

3. 以主体是否要求特定身份为要件,自然人犯罪主体可分为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4. 身份犯: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构成要件或者刑罚加减根据的犯罪;身份犯分为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前者如叛逃罪,指以特殊身份的有无影响定罪的犯罪,后者如非法拘禁和诬告陷害罪,指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罪

5. 开始实施犯罪时所具备的而不是犯罪实施后的特殊身份,争议有事前受贿 6. 仅指向实行犯,与教唆犯、帮助犯、胁从犯无关 二.分类

1.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

(1)自然身份:人因自然因素赋予而形成的身份,基于性别、血缘、婚姻(2)法定身份:人基于法律赋予而形成和身份

① 具有特定职务的人:公务人员,即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一系列机构中工作的人员,与公务员相区别。国家各级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委派到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② 特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邮政等特种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在军队服役并有军级)和军队在编职工(无军级)

③ 具有特定法律地位的人:如伪证罪主体有真人,鉴证人员,记录人员,翻译人员 ④ 被依法逮捕或关押的人 2.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

(1)定罪身份:决定刑事责任存在的身份,又称犯罪构成要件身份,是犯罪主体的必备要素(2)量刑身份: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身份,又称刑罚加减身份,表现为从重、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根据 三.意义 1.定罪:

(1)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2)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3)影响无特殊身份者的定罪 2.量刑:

(1)一般地,特殊主体犯罪较一般主体的刑罚重(2)总则规定(3)分则规定

三种刑罚:法定刑;宣告刑;处断刑 第五节单位犯罪 一.争议 1.否定:

(1)不具备犯罪主观方面的意识和意志(2)违反罪责自负原则

(3)我国大部分刑种不适用于单位 2.肯定:

(1)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2)具备犯罪主观方面的要素,贯彻人的意志,这些人对自己的意志有意识(3)惩罚单位犯罪也是罪责自负的行为(4)对于单位罚金适用 二.立法沿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附属刑法)

2.《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单行刑法)3.97年刑法典 三.概念与特征

1. 概念: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2. 特征:(1)主体:单位 ① 公司,企业

② 国家机关,履行的是人民的意图,不可能产生犯罪意图

③ 私营企业,合伙企业:同罪异罚;虚开增值税发票规定为自然人犯罪,但大部分由单位实施,贷款诈骗罪也是自然人犯罪;刑法中的限制性规定是具有私人资格的的私营企业,合伙企业(2)单位意图:如果单位内部人员未经单位授权擅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除非事后得到单位认可,否则只能是个人犯罪而非单位犯罪(3)刑法分则性条文的明确规定 四.认定

1. 单位的性质不影响单位犯罪的成立 2. 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情况: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3)盗用、借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所得或私分的(单位盗窃,诈骗)五.处罚原则 1. 双罚制

(1)单位犯罪刑罚同自然人犯罪(2)单位犯罪刑罚较自然人犯罪轻 2. 单罚制(1)转嫁制(2)代罚制

我国以双罚制为原则,以单罚制为例外,而单罚制中又以代罚制为主;单位犯罪的刑罚只有 一种罚金

第八章犯罪的主观方面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1.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主要是对危害结果的态度 2.交通肇事罪:行为故意,结果过失,认为是过失犯罪 3.相关名词:

(1)罪过:故意和过失,必备要件(2)目的:选择性要件(3)动机:只影响量刑

(4)认识错误:对事实本身的认识和对行为性质的认识(5)意外事件:既无故意也无过失 4.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

5.犯罪主观方面与犯罪客观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定罪方面)

(1)认定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二者:刑法反对并避免客观犯归罪(梦奸罪)和主观归罪(2)二者有机联系

6.罪过的不同形式:只能由故意构成的犯罪和只能由过失构成的犯罪;既可由故意构成也可由过失构成的犯罪在97年刑法典中几乎没有涉及(滥用职权罪:个罪)二.意义

1. 定罪:此罪和彼罪;罪与非罪;界限 2. 量刑:轻重

第二节犯罪故意 一.概念与构成因素

1.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2. 犯罪的故意:行为从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3. 认识方面的因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4. 意志方面的因素: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一)认识因素

1. 犯罪故意的首要条件 2. 内容:

(1)对行为本身的认识(行为的性质和内容)

(2)对行为结果的认识(法条的明确规定):结果是对直接客体的危害,这种认识也包括对直接客体的认识

(3)对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相联系的其他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法定对象;法定手段;特定的时间地点

3. 行为的(刑事)违法性 4. “会发生”(1)必然发生(2)可能发生

(二)意志因素

1. 希望:积极追求并排除障碍 2. 放任:听之任之

(三)二者的关系 1. 缺一不可

2. 认识因素是构成犯罪故意的基础和前提 3. 意志因素是认识因素的发展

二.类型(基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一)直接故意

1.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二)间接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 追求一种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发生 2. 追求一种非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 3. 在突发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而放任危害结果的产生

(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1.相同点:

(1)在认识因素上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都有明确的认识(2)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不是排斥、反对的态度 2.区别:

(1)认识程度不同: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包括必然性认识和可能性认识两种情形;间接故意的行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则只有可能性一种

(2)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则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对二者成立的意义不同:特定危害结果不影响直接故意的定罪;只有发生了特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

(四)研究意义

1. 绝大多数故意犯罪都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只有少数故意犯罪如故意杀人罪等则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 2. 对量刑的意义:直接故意量刑重于间接故意 3. 有利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 第三节犯罪过失 一.概念

1.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

2. 犯罪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 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的区别:

(1)认识因素不同:前者应当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后者明知可能或必然发生危害结果

(2)意志因素不同:前者对危害结果持的是一种排斥和反对态度,而后者是希望或放任的态度 二.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1)应当预见:预见的义务和预见的能力(可能),只有有预见的可能法律才能赋予义务,法律不能要求行为人为其不能为的行为(2)区别于意外事件

① 客观说:以社会上一般人的认识能力(标准)来衡量

② 主观说:以行为人自己的认识能力为标准,在正常情况下判断

③ 折衷说:在主观说基础上采纳客观标准,即实际认识能力加客观具体条件

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1)预见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过于自信(轻信)(3)过于自信和间接故意:

相同点:在认识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均有认识(可能性认识);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均持非希望态度

不同点:对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不同,前者仅仅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后者则是明知危害结果的现实可能发生,认识程度相对较高;对危害结果发生所持的心理态度不同,前者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本意的,后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违背本意;承担的刑事责任轻重不同

轻信要有实际根据和实际可能性,侥幸心理归为间接故意 三.意外事件

1.概念: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2.广义上的意外事件包括狭义上的意外事件(不能预见:预见的可能性)和不可抗力(不能抗拒)

3.对危害结果没有预见加上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具体条件不可能预见 4.折衷说:既考虑实际认识能力,也考虑案件具体条件 5.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区别

相同点:未预见危害结果;本质区别(原则区别):是否应当预见 第四节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一.概念

1.目的背后是动机;动机是目的的背后的目的

2.犯罪目的是犯罪人希望通过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 3.犯罪动机是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在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4.犯罪目的是选择性要件 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1.联系:

(1)二者都是推动行为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活动,反映其主观恶性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

(2)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基础和前提,前者源于后者,后者促成前者(3)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关系,反映的行为人的需要是一致的 2.区别:

(1)作用不同:犯罪动机促成犯罪目的,是抽象的;犯罪目的指向具体客体和对象(2)犯罪目的相同,动机不同;犯罪动机相同,目的不同 三.意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中)犯罪目的

定罪: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传播淫秽物品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量刑 犯罪动机(犯罪主观方面的构成因素而非犯罪构成要件,主观要件的隐蔽性)1. 情节恶劣或严重的,动机才仅仅作为考虑因素之一 2.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由重而轻

3. 疏忽大意的过失中存在忘却犯(忘记履行刑法规定的义务,客观上表现为不作为),潜意识的一种,一种趋势压倒另一种趋势(对丈夫的关心压倒对公共安全的关心,对丈夫的关心就是动机)——过失犯的动机

4. 德日刑法学中的期待可能性:不能期待马车夫为了这种不确定的危害而放弃工作,日本将其由过失犯罪领域扩展到故意犯罪(实际上仍然是主观判断)5. 英美刑法学中的水手案,判处谋杀罪,但刑罚很轻,仅为五年苦役 第五节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一.概念: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或者对有关客观事实存在的不正确认识 二.解决问题:

这种错误是否阻却故意;影响既遂还是未遂;影响是否构成犯罪 三.分类

(一)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违法性认识)1. 误以为不是犯罪的情形 2. 误以为构成犯罪的情形

3. 对罪名的性质和量刑的错误认识

(二)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1. 对客体的认识错误 2. 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1)具体对象不存在而误以为存在(2)具体对象存在而误以为不存在(3)具体目标错误 3. 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4. 对行为工具(方法、手段)的认识错误(3、4通称行为错误)

(1)行为人因为愚昧而使用的手段不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发生,但行为人误认为可以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迷信犯)

(2)行为人本欲使用会产生危害结果的手段,但由于认识错误却使用了不会发生危害结果的手段

(3)行为人所使用的手段本来会发生危害结果,但行为人误认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或意外事件)

打击错误(行为误差):甲欲枪击乙,而却打死了丙,故意杀人未遂和过失杀人

5. 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行为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关系)这种实际进程(发展)产生的不正确认识

(1)因果内容的错误:实际结果小于预料结果(未遂);实际结果大于预料结果(过失)(2)因果联系的错误:(3)因果进程的错误

第九章正当行为(排除违法性行为)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1.形式上具有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实质上(实际上)不具有任何刑事违法性或社会危害性因而不能构成犯罪的情况 2.注意:

(1)形式上具备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2)本身不具有任何刑事违法性或社会危害性(表述为有益于社会不恰当,如自损行为难以说是否有益于社会,军人战时自伤除外)二.意义(现实意义)

1.区分罪与非罪,更好地把握犯罪的本质和界定罪与非罪 2.有利于鼓励贫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有利于社会进步,鼓励和保障贫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职务)三.种类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履行职务:直接依法实施职务的行为;执行命令的行为,主要是在军队,延伸到国际法,例外情况如战争法的规定

4.正当业务行为:医疗行为;竞技行为

5.经权利人承诺和自愿的损害行为:明确承诺;推定的承诺;自损行为 6.科学研究和自然探险行为(自救行为)第二节正当防卫 一.概述

1.概念: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私力救济的方式;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没有明显超出必要限度 2.特征:

(1)目的正当性(前提和基础)与行为防卫性(体现目的正当性)的统一(2)主观上的防卫意图与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

(3)社会政治评价与法律评价的统一:从社会政治角度主观无罪过并且客观无危害;从法律角度不具有任何犯罪构成特征,不具有刑事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 3.意义:提供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鼓励人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成立条件(要件)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

(1)犯罪和其他(一般)违法行为(2)现实存在,不是防卫者的假设、假想

(3)人实施,针对动物的打击不是正当防卫,但动物在人的指使下对人的袭击可以构成正当防卫

2.时间条件:正在进行(过失犯罪不属于紧急情况)防卫不适时: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1)什么是不法侵害已经开始

不法侵害已经着手;行为人进入现场;行为人逼近现场或被害人(临近说)

折衷说(通说):以着手为标准,重大危险犯罪可以适用进入说和临近说(自由裁量)(2)犯罪行为何时结束

行为实施完毕(完毕说)(通常情况下适用这一学说);排除危害说;侵害人离开现场;结果形成说

不法侵害的特征:危害社会;违法;紧迫性(刻不容缓;重大危害或现实危险)

过失犯罪不属于紧急情况,它以实际危害结果的产生为条件,丧失正当防卫的时间;对不作为犯罪采取的防卫行为不仅打击,而且使其积极履行义务 司法实践中已经结束的情况:(2)侵害者自动终止不法侵害

(3)侵害者已经被制服或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4)不法侵害已经造成危害结果并且不可能即时挽回损失(如盗窃)(5)不示侵害人离开侵害现场

3.对象条件: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紧急针对第三人)

(1)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否进行正当防卫:主观不明知可以进行正当防卫;若知道原则上不能进行,但通常在没有其他选择(可以避免的方法或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有节制地进行防卫

(2)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能否进行正当防卫:可以进行正当防卫(3)对于有多名不法侵害者存在的情况如何进行防卫:起助势作用时可以防卫(4)对于动物的侵袭行为能否进行反击:动物在人的指使下实施袭击行为,对动物的反击可以构成正当防卫,动物实际上是人的工具,损害不法侵害者自己的权益;利用他人的动物(故意驱使)实施袭击行为,对动物的反击构成紧急避险;动物基于非人因素实施袭击行为,对动物的反击构成紧急避险;对无主物的反击行为不具有刑法意义 4.主观条件(防卫意图)

(1)行为人认识到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而奋起保护合法权益,反击不法侵害的心理状态

(2)防卫认识(基础和前提):对防卫有关事实的主观反映 ① 对侵害合法权益的不法侵害的认识(认识到其存在而非性质)② 对侵害时间(防卫时间)的认识

③ 对防卫对象(不法侵害者)的认识(包括对侵害人的能力的认识)④ 对防卫的具体强度不要求防卫人有认识

(3)防卫目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不具有防卫目的的情况——

① 防卫挑拨:故意挑逗对方进行不法侵害而借机加害不法侵害人的行为

② 互相斗殴:行为人双方都有向对方实施不法侵害的意图和行为的行为,例外,如果一方明确放弃斗殴行为而另一方仍继续实施危害行为则属于正当防卫 ③ 为了保护非法利益进行(实施)的防卫行为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允许对不法侵害者构成损害的上限要求

(1)立法沿革:79年刑法典规定(不超过必要限度);97年刑法典(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2)三种理论观点 ① 基本相适应说:防卫行为的程度由侵害行为决定;防卫行为的性质强度与侵害行为的性质强度基本相当

② 客观需要说:强调防卫需要,只要防卫行为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即可

③ 折衷说:基本相适应与客观需要统一说:基本相适应说过于强调防卫行为的客观结果;对客观需要的把握要从基本相适应说着手

(3)新刑法规定与理论中通说的关系:新刑法是理论中通说的体现 ① 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是制止犯罪所必需,是客观需要说的主张

② 没有造成明显重大伤害,是基本相适应说的主张,所谓重大不是绝对数量,而相对的,与防卫行为的结果相比较而言,是对不法侵害者造成的损害减去不法侵害的结果(4)实践中如何认定必要限度

① 防卫行为和侵害行为的强度基本相当,不存在超过必要限度

② 防卫强度虽然超过侵害强度,但这种强度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则不是超过必要限度

③ 只有防卫程度非常明显地大于侵害强度,并且这种强度显然也不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即二者之间过分悬殊,差距过大,则是超过必要限度(5)注意

①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案件放在具体环境中判断,对行为人以宽松的要求,不能苟求 ② 防止唯后果论 三.非法防卫行为

1.形式上具备正当防卫的某种或某些要件但不能够成为正当防卫的情况

2.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防卫挑拨;互相斗殴;为了保护非法利益的防卫行为;抗拒依法逮捕、合法搜查;大义灭亲行为 3.防卫过当

(1)概念:在施行正当防卫的过程当中违反正当防卫的限定条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者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2)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是从量变到质变(3)特征:

① 客体:没有单独的统一的客体(客体散在性)

② 客观:明显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客观行为过当性)

③ 主观:间接故意(追求非犯罪目的而放任犯罪结果出现)和过失(主观罪过性)(4)量刑(刑法典第二十条第二款: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考虑因素:

① 防卫目的: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相比保护本人合法权利更值得肯定,量刑更轻 ② 过当程度 ③ 罪过形式

④ 权益的性质:是否保护重大权益 ⑤ 社会心理的影响(孙明亮案件)四.特殊防卫

1.概念: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成立条件:

(1)客观(起因)条件:客观上存在严重危及人身关系的暴力犯罪 ① 行凶;严格限定——可能造成防卫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况,② 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在理论通说中是罪名而不是行为

③ 对于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界定:一是范围,即刑法典明确规定或暗含的可能由暴力手段构成的犯罪。二是程度,罪名本身已经提示这种情况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具体案件中采取暴力手段的行为;法定刑(三年以下不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2)时间条件:正在进行

(3)对象条件:只能针对实施严重暴力犯罪者本人 3.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

① 同属于正当行为,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② 都是针对不法侵害(实际现实的存在)③ 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④ 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⑤ 正当的防卫意图(2)区别:

① 防卫起因的特殊性:前者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后者是犯罪行为和一般的违法行为

② 保护权益的特定性:前者是人身安全;后者是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

③ 防卫限度的特殊性:前者是无限度的;后者是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不造成重大损害 4.实践中的两种错误倾向

(1)特殊防卫不受条件限制,是无限防卫(“无限防卫”的称谓不合适)

(2)造成不法侵害者重伤或死亡的一定只构成特殊防卫(也可能构成一般的正当防卫)第三节紧急避险 外国称为“紧急避难”

刑法草案第二十二稿和第三十三稿到七九年刑法典再到九七年刑法典 一.概念和性质

1.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名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2.性质:

(1)客观上不得已的措施,公理“两利相权取其轻”,保护更大的合法权益,对合法权益的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2)主观上没有意志自由,无罪过,不应受到处罚 3.意义

(1)从概念和性质出发,鼓励公民在必要或紧急的情况下,通过损害较小合法权益来保护更大的合法权益,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对合法权益的损害

(2)鼓励和支持公民树立公共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观念,从而使人们在与自然灾害、不法侵害等危险作斗争的过程中提升其思想境界

紧急避险是正当行为而非权利行为;正当防卫是权利行为,也是正当行为 二.构成条件

1.主观条件:正当的避险意图,无主观罪过;避险认识与避险目的的统一

(1)避险意图(含义):避险人对正在发生的危险有明确的认识,并且希望通过避险的手段来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的心理状态(2)避险认识: ① 对危险的实在性的认识 ② 对危险的紧迫性的认识 ③ 对避险行为的有效性的认识 ④ 对避险行为的相当性的认识(3)避险目的:

① 一般限于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德扩展而包括生命、身体、自由、财产等其他合法权益

② 新刑法典突出对国家利益和财产权利的保护 2.起因条件:有正在发生的危险(即危险的实在性)

(1)危险的含义:某种合法权益可能遭到损害的紧迫的事实状态

(2)来源:自然力量导致的危险,地震等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人的侵害行为,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刑事行为能力人;人的生理或病理原因,如抢救伤员而拦截车辆,饥渴难耐的旅行者破门取食

(3)实在性:非行为人主观臆想;假想避险定罪为过失犯罪或定性为意外事件而不构成犯罪

3.时间条件:正在发生的危险,危险已经产生尚未结束

(1)危险已出现:某种事实发生使合法权益处于迫在眉睫的危害

(2)危险尚未结束:危险发生后即将造成或正在造成危害,此时如果不进行紧急避险,合法权益将受到或继续遭受危害

(3)可以根据危险的不同来源来具体判断

4.对象条件:第三者(自然人或单位、国家)的合法权益 5.限制条件: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行为人别无他法)(1)危险的紧迫性:突如其来、迫在眉睫(2)实施的必要性(3)方法的唯一性

6.限度条件;行为手段不应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1)轻于说和必需说(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所必需的)相结合(2)对必要限度的理解需要把握如下方面:

① 在一般情况下,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不允许为保护财产权利而对第三者的人身造成伤害

② 在财产权利中应用财产价值进行比较,不允许为保护较小的财产权利而损害较大的财产权利

③ 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时,应根据权利性质和内容来确定,并非公共利益就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④ 在人身权利当中,生命权是最高的权利,不允许为保护一个人的健康而牺牲另一个人的生命

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而牺牲他人的生命?运用期待可能性理论:不能期待当事人牺牲自己的生命

7.例外限制:刑法典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为避免本人危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三.避险过当

1.概念: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2.构成条件:避险性与过当性的统一

(1)客观:行为人实施的超过必要限度、造成合法权益不应有损害的行为。所谓合法权益不应有的损害有两种情况——损害的合法权益大于或者等于保护的合法权益;没有将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2)主观:行为人对避险过当行为有罪过,通常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 3.刑事责任(定罪量刑)

(1)非独立罪名: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2)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保护权益的性质;保护目的;过当程度等(3)过失致人死亡罪等 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1.相同

(1)目的的正当性

(2)刑法典明确规定的排除犯罪性的正当行为

(3)紧急状况下,通过国家保护合法权益(公力救济)不可能的情况下,只能采取私力救济

(4)刑罚:过当都是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的 2.不同:

(1)危险来源:正当防卫是不法侵害者的侵害行为导致的危险;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更为宽泛

(2)损害对象:前者是不法侵害者本人的利益;后者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3)行为实施的条件:前者没有严格要求,不管行为人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手段制止不法侵害;后者必须是迫不得已的情况

(4)必要限度的标准:前者是基本相适应说和客观需要说的统一,对不法侵害者的损害可能大于不法侵害者对行为人造成的损害;后者有严格的要求(5)行为主体的范围:后者有限制

(6)对行为对象的要求:前者是一项权利,不法侵害者有忍受的义务;后者是正当行为,第三者没有忍受的义务

(7)可能导致的民事后果:前者是民事合法行为,不承担任何民事后果;后者从《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

第四节其他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一.履行职务的行为

(一)一般的履行职务的行为 1.公务人员正当的执行其职务的行为 2.条件:(1)公务人员身份或受委托从事公务的资格

(2)具有执行职务的合法根据(法律明确规定或上级下达的命令)(3)必须在职权范围内执行职务

(4)具有执行职务的合法手续(程序限定)

(二)执行命令的行为

1.布署执行直属上属发布命令的行为 2.条件:

(1)执行命令主体与发布命令主体之间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2)执行命令主体必须严格按照命令的事项来执行;超出命令范围构成越权行为(3)执行命令应该具备法定程序、完备的手续

(4)行为必须出于执行命令的明确的意思,而不能出于非法目的 二.正当的业务行为

1.行为人根据本身所从事某种正当业务的需要而实施的行为 2.条件:

(1)行为人所从事的业务必须是正当的:从业者本身具有从事该业务的实际能力;所从事的业务为有关主管机关许可或社会公共认可(2)行为主观上必须有正当的从业意图

(3)所从事的行为必须符合正当的业务要求(即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三.经权利人承诺或自愿的损害行为

1.等到有权处分权益的人的同意而损害共权益的行为 2.条件:

(1)被害人对损害的权益具有处分权(2)权益人的承诺或自愿是真实的意思表示(3)权益人必须在行为前或行为时表示同意(4)这种同意必须是有益于社会的意图

(5)经权利人同意的行为必须是合乎法律规定的行为,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 3.不能排除犯罪性的几种情况:(1)经被害人同意而帮助其自杀的行为(2)经权利人同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经权利人同意危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4)奸淫幼女的行为——强奸罪(5)双方自愿决斗的行为 4.排除犯罪性的行为(1)经权利人同意拿走其财物的行为(2)经权利人同意公开其隐私的行为(3)必要限度的自救行为

(4)自杀或自伤行为(战时自伤罪)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完成过程及其阶段中,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状态 二.类型

1.根据犯罪停止时是否完成犯罪,分为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

2.完成形态就是指犯罪未遂,即故意犯罪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没有在中途停下来而得以进行到终点使行为人完成犯罪的形态 3.未完成形态分为犯罪中止、未遂和预备 三.特征:静止和停顿 四.过程和阶段

1.过程是故意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所经过的全部阶段的总和

2.阶段是指发展阶段,即故意犯罪在发展过程中基于主客观不同而划分的段落 五.犯罪停止形态的范围 1.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停止形态

2.间接故意犯罪只有犯罪成立与不成立的问题,不存在犯罪的预备、中止、未遂和既遂等状态

(1)主观:对结果采取放任态度,没有追求、希望的心态(2)客观

3.直接故意:犯罪停止形态针对直接故意犯罪,但并非全部(1)罪种:不存在或不完全具备犯罪停止形态

① 一经着手实施犯罪就完成犯罪,即举动犯,无完成阶段,包括煽动行为的犯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的犯罪

② 情节犯:没有犯罪停止形态

③ 结果加重犯:例如故意伤害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④ 情节加重犯(2)具体个案

六.研究意义:区分此罪和彼罪;量刑;深入研究故意犯罪 同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1)犯意联络

(2)共同认识:认识到自己和他人配合共同实施的犯罪的性质(即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3)共同意志:共同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分为共同希望,共同放任,希望加放任 3.客观要件——共同行为(不仅实施统一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要求共同犯罪人共同配合、共同补充、共同协调形成一个客观的整体

(1)表现形式: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不作为结合

(2)行为形态:共同的实行行为;共同预备行为;实行加预备(分工)

(3)行为类型:实行行为;教唆行为(使对方产生犯罪决意的行为);帮助行为(为对方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组织行为(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后三个行为围绕实行行为来服务,结合实行行为体现其犯罪性 三.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

1.共同过失犯罪:二人以上基于共同过失行为实施的犯罪;倒如,过失教唆,过失实行 2.单方故意与单方过失共同共同某种危害结果 3.故意加无罪过

4.两人以上同时或先后实施某种犯罪,但没有犯意联络:同时犯是指二人以上同时以各自行为侵害同一对象,但彼此之间没有意思联络 5.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没有重合内容的不同犯罪 6.实行过限;超过共同故意的范围的犯罪 7.事前未通谋的窝藏、包庇、销赃、窝赃行为

8.数人同行,其中有人实施犯罪,有人没有实施犯罪,并且没有实施犯罪的人事前未通谋,也没有起到任何实际作用,则不构成共同犯罪(助势作用)第二节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成、结构和共同犯罪人结合形式的总称 形成形式:如何形成 结构形式:分工 结合形式;是否有组织

一.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形成形式:以共同犯罪能否依照法律规定任意形成所作的分类)

1.任意的共同犯罪:依照刑法分则的规定能够一人单独实施的犯罪,而由二人共同实施的犯罪情况

2.必要的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必须由数人实施的犯罪

(1)聚众性的共同犯罪(聚众的共同犯罪):由首要分子组织、策划、指挥众人(三人以上,骨干分子积极参加)实施的犯罪;聚众犯罪既包括共同犯罪(刑法第290条),也包括单独犯罪(刑法第291条,只处罚首要分子)

(2)有组织的共同犯罪(集团的共同犯罪):在三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具有特定组织形式的犯罪(简称集团犯罪,三人以上有组织的共同犯罪);两种情形,即一般性的集团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

3.援引法条:任意的共同犯罪是总则共同犯罪的规定和分则条款;必要的共同犯罪是不需要援引总则共同犯罪的规定,只要直接适用分则条款

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未通谋的共同犯罪(以共同犯罪形成的时间所作的分类)1.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各共同犯罪人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已经进行某种程度的合谋策划(即已形成共同故意)的犯罪

2.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各共同犯罪人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尚未形成共同犯罪的主观联络,而是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犯罪故意的共同犯罪。也就是事中通谋,事后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3.刑法第310条规定的窝藏、包庇罪,还有第349条的有关规定

三.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结构形式: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1.简单的共同犯罪:没有分工而是共同实行具体犯罪客观要件的行为——实行犯

2.复杂的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人之间有着分工的共同犯罪,有人实施(实行犯);有人实施组织行为(组织犯);有人实施帮助行为(帮助犯);有人教唆(教唆犯)

四.一般的共同犯罪和有组织的共同犯罪(特殊的共同犯罪)(结合形式: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组织性)

1.一般的共同犯罪:二人以上为实施特定犯罪而事前或临时纠合在一起、没有特殊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欠缺组织性,临时、偶然纠集在一起;可以是简单的共同犯罪,也可以是复杂的共同犯罪

2.复杂的共同犯罪:集团共同犯罪(有组织一定有分工;有分工不一定有组织性)(1)犯罪集团: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① 主体多数性:最少三人并且全部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② 目的特定性:为实施某一类或某几类犯罪 ③ 稳定性:较长时期内从事犯罪活动

④ 组织性:重要(主要)成员固定(基本固定),可区分出首要分子、骨干分子;通常有一定的名称、组织纪律

⑤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较一般共同犯罪更为严重 第三节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作用分类法:主犯,从犯,胁从犯,分工分类法: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 我国刑法典: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一.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1.概念: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分类:

①首要分子: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前提是犯罪集团的存在;组建犯罪集团,网罗犯罪成员,制定犯罪具体方案,召开犯罪会议,布置犯罪任务,组织、指挥具体犯罪活动

②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犯罪集团的骨干分子:在集团犯罪中虽然不起组织指挥作用,但是积极参与犯罪集团的犯罪活动,在集团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或其他起主要作用的人 *聚众犯罪以外的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 3.认定

(1)犯罪前的表现:是否主动要求其他犯罪人,是否出谋划策(2)犯罪过程中的表现:积极参加还是被动消极参加

(3)犯罪行为对犯罪结果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主要作用还是是次要作用(4)犯罪后的表现:是否直接控制赃款赃物,是否采取过逃避侦察的方法 4.定罪量刑

(1)自身罪行负责说;全部罪行负责说;预谋罪行负责说

(2)经济案件中对数额的认定:分赃负责说;总额负责说;参与负责说等

(3)刑法第26条第3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参与的全部罪行处罚。(这里是集团而非集团成员;不负责集团成员的实行过限)”(4)刑法第26条第4款规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二.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1.概念: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种类:

(1)次要实行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帮助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并不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从精神上或物质上对实行犯提供某种帮助支持

3.刑事责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些条款规定从犯以特定的法定刑,如第120条和103条 三.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1.概念: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 2.条件(认定):

(1)在客观上实施犯罪行为

(2)在主观上明知自己实施的是犯罪行为,在可以选择不实施的情况下,虽然不愿意但仍然实施了犯罪行为

(3)受他人胁迫参加犯罪,所谓胁迫是以剥夺生命、侵害健康,揭发隐私,毁损财物相威胁(4)紧急避险和胁从相区别:现实的正在进行的;选择余地,迫不得已

(5)则开始受胁迫,后来思想发生变化由被动消极转而积极主动则不再认定为胁从犯,是主犯或从犯 3.刑事责任

(1)刑法第28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考虑因素:被胁迫的程度;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 四.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1.概念: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决意的人;最大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施犯罪而唆使他人产生决意从事犯罪活动 2.条件:

(1)客观: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授意、劝说、命令、挑拨、刺激、收买、引诱;语言,举动;教唆对象是本来没有犯意或犯意不坚决的人

(2)主观: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认识到对方本来没有犯意或者犯意不坚决,认识到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 3.刑事责任: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针对被教唆犯罪的人已经实施了被教唆犯的罪;开始实施预备行为,已经着手实施实行行为而未遂,已经着手实施实行行为并且既遂;教唆犯通常是主犯,但在个别共同犯罪案件中,可能只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如教唆他人帮助别人犯罪,在另一教唆犯的威逼下教唆他人犯罪等

(2)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教唆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或者教唆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八种罪以外的罪,是直接实行犯)

(3)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非应当):这是教唆未遂,而不是未遂教唆(被教唆人已着手实施被教唆犯的罪,但由于意志以处的原因而未遂)

第十五章刑罚的种类 第一节概述

一.刑罚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刑法所规定的并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刑罚方法的总和 2.特点

(1)构成要素:具体的刑罚方法即刑种(2)具体要素由立法者选择而确定

(3)各种刑罚方法的排列是有次序的,并非杂乱无章的(由轻而重)(4)刑罚体系由刑法明确(明文)规定,这体现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5)刑罚体系的确立根据在于充分发挥刑罚的功能,体现实现刑罚的目的 二.刑种分类

1.主刑和附加刑(各种刑罚方法能够独立适用与否)

(1)单独刑、基本刑:只能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一罪只能一主刑;五种主刑,管制、拘役、有期、无期和死刑

(2)从刑:既可独立适用,也可附加适用的刑罚方法;三种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特殊附加刑:驱逐出境)

2.生命刑(死刑)、自由刑、财产刑和资格刑(刑罚性质属性)

(1)生命刑: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2)自由刑:剥夺或限制犯罪人的人身自由;(3)财产刑:罚金和没收财产;(4)资格刑:剥夺权利或资格,如剥夺政治权利和驱逐出境 补充:不定期刑——

绝对不定期刑:法院只定罪而不作刑罚宣告,由执行机关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决定 相对不定期刑:规定幅度,由执行机关作出具体决定 第二节主刑 一.管制

1.概念: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人民群众监督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我国特有)2.特点:

(1)犯罪尚未构成其他刑罚,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对社会造成危害,罪行比较轻微(2)不予关押即不剥夺人身自由(开放刑)

(3)限制人身自由(刑法第39条)(对被管制人同工同酬)

(4)具有一定的期限: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长不超过3年;管制刑期的计算(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2日);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5)执行机关:公安机关;由于管制的开放性需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二.拘役

1.概念: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2.特点

(1)适用对象:罪行轻微但必须短期剥夺其自由并就近强制其进行劳动改造的犯罪人(2)性质:剥夺自由(强制劳动)体现惩罚性

(3)刑期:1月以上6月以下(衔接有期徒刑(6个月以上)和行政挽留(1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1年;计算(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1日)

(4)执行:刑法第143条;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执行场所就近——

公安机关对人民法院判处拘投的犯罪分子,有条件建立拘役所的放在拘役所内执行;无条件建立拘役所的放在就近的监狱或劳改队执行,如果没有就近的监狱或劳改队可放在看守所当中执行;放在监狱、劳改队、看守所内执行时,应分管分押,避免交叉感染 判处拘役的犯罪人可探亲(并可累计);可酌量发给劳动报酬 三.有期徒刑

1.概念: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其进行劳动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其中强制进行劳动改造是与外国监禁刑的区别)

2.特点:最低六个月,最高十五年;数罪并罚不超过二十年;执行场所可以是监狱、劳改队,也可以是少年犯管教所,对于刑期很短的犯罪人也可以是看守所 四.无期徒刑

1.概念: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并强制其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2.最严厉的自由刑,不能孤立地适用(根据刑法第57条剥夺政治权利终身)3.刑法中规定的方式

(1)无期徒刑与其他刑种规定在一个法条中(无期徒刑是最高刑)(2)无期徒刑与死刑规定在一个条文中作为选择性的刑罚方法

(3)无期徒刑与死刑和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规定在一个条文中作为选择性的刑罚方法 五.死刑

1.概念: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极刑)

2.存废之争:社会契约角度;宗教教义角度;刑罚本质(报应还是教育);人道;预防效果;责任理论;价值比较;伦理规范;宪法规范;刑罚公正;人权;感情;司法误判;维护社会秩序;替代措施;刑罚的经济;民意符合;工具理论(是否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利用);历史进化;国际趋势

——废除方式:完全废除;对普通的刑事犯罪废除死刑;事实上废除死刑 3.我国死刑政策

(1)理论上,保留死刑,但限制其使用(2)以保留死刑为前提,严格限制死刑适用(3)“少杀,慎杀,可杀可不杀的不杀” 4.97刑法典对死刑适用的限制(1)规定严格的死刑适用条件

① 第48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刑极其严重是指性质、结果、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极其严重的统一)

② 第49条:对象限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应包括因刑事犯罪被羁押的整个期间;“怀孕的妇女”即包括正在怀胎的妇女,也包括在羁押期间被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的妇女

(2)规定严格的死刑核准程序: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3)限制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第48条后段和第50条)① 罪行极其严重,即“罪该万死”

② 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犯罪后自首立功或者有其他法定从轻情节的;共同犯罪当中不是罪行最严重的;因被害人过错而导致被告人犯罪或被告人有其他表明其容易改造情节的;有其他令人怜悯情节的;有其他应当留有余地的情况,如证据不足 ③ 死缓后果:三种情况,第52条规定

④ 刑法分则中对死刑适用的严格限制,如盗窃罪(金融机构,珍贵文物)5.死刑执行方式:枪决和注射 第三节附加刑 一.罚金

1.概念: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强制其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的刑罚方法(罚款是行政处罚;赔偿损失是民事处罚)2.种类

(1)选择罚金制: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具体情节的法定刑是由罚金刑和其他刑种并列构成的,而法官只能从中选择一种适用、不能同时适用的刑罚

(2)单独罚金制: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具体情节,刑法只规定有罚金一种刑罚方法,如单位犯罪

(3)并科罚金制: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具体情节由罚金与其他刑种并列构成,法官可以合并适用的制度,如大量的经济犯罪;包括得并科罚金制和必并科罚金制(4)复合罚金制:在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具体情节当中,选择罚金制、单科罚金制、并科罚金制并存的情况

(5)国外立法的两种罚金制:附科罚金制(具体犯罪没有罚金刑,法官可以根据刑法总则关于罚金的规定科以罚金;易科罚金制(针对短期自由刑)

3.数额(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的数额)(1)无限额罚金制

(2)普通罚金制(限额罚金制)

(3)倍比罚金制:以违法所得或犯罪涉及的数额为基数,从而以一定的倍数或比例来确定罚金数额

4.执行(刑法第53条规定五种执行方法)

(1)犯罪人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缴纳判决所确定的罚金数额(2)犯罪人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分期缴纳判决所确定的罚金数额

(3)犯罪人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没有缴纳罚金或者没有完全缴纳,由人民法院强制缴纳(4)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5)减免缴纳

二.剥夺政治权利(资格刑的一种)

1.概念;依法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内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方法 2.适用

(1)附加适用: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司法解释扩大到包括故意伤害和盗窃);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和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刑法第56、57条)

(2)独立适用:以刑法典明确规定为依据 3.内容:刑法第54条 4.期限

(1)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终身剥夺

(2)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减为有期;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3)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判处有期徒刑、拘投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4)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与管制期限相同 5.执行

(1)独立适用: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2)管制:与管制同时起算(3)有期徒刑、拘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主刑执行完毕后开始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主刑服刑期间当然不享有政治权利

(4)无期徒刑和死刑:从主刑执行之日开始执行 三.没收财产

1.概念: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方法 2.适用:主要存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贪污受贿罪(追缴是违法所得;没收是合法财产)3.执行:第59条和90条

四.驱逐出境:强制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一种刑罚方法(行政处罚中的驱逐出境针对有行政违法行为的中国人)第四节非刑罚处罚方法

第36和37条:由人民法院对犯罪人适用的刑罚以外的处罚方法 一.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或责令赔偿损失

1. 判处赔偿经济损失:需要适用刑罚并且适用其他刑罚的同时 2. 责令赔偿损失: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 二.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

1. 训诫:人民法院对情节轻微的犯罪分子当庭予以谴责和教育的一种方法

2. 责令具结悔过:人民法院责令情节轻微的犯罪分子以书面形式保证改过并不再重犯的一种方法

3. 赔礼道歉:人民法院责令情节轻微的犯罪分子向被害人承认错误并表示歉意的一种方法

三.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节向犯罪人所在单位出具司法建议书,建议给予其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第十六章刑罚裁量

第一节刑罚裁量的原则和情节

一.概念:简称量刑,国家审判机关在查明犯罪事实和认定犯罪性质的基础上,依法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判处多重的刑罚并且决定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审判活动 二.特征

1. 主体:人民法院

2. 基础:反映定罪量刑的关系;以查明犯罪事实和认定犯罪性质为基础

3. 内容:裁量刑罚;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判处多重的刑罚并且决定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 4. 性质:刑事审判活动

三.原则:量刑过程中遵循的一般规律(刑法第61条)

1.以犯罪事实为根据(广义的犯罪事实:犯罪构成要件及其以外与犯罪有关的事实)(1)查明犯罪事实:狭义的犯罪事实,只限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2)确定犯罪性质(3)考虑犯罪情节

(4)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 2.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1)必须按照刑事法律关于各种刑罚方法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的规定来裁量刑罚(2)必须依照刑法关于量刑制度的规定来裁量刑罚

(3)必须依照刑法总则和分则关于量刑情节的规定来裁量刑罚(4)应当按照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来裁量刑罚 四.情节

1.概念:在某种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刑罚轻重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 2.分类

(1)法定情节:刑法明确加以规定;分为应当型(硬性)刑罚裁量的情节和可以型(弹性)刑罚裁量情节;也可以分为总则性和分则性

(2)酌定情节:刑法没有明确加以规定,而是由人民法院法官根据具体刑事政策、立法精神,总结以往经验得出的斟酌考虑的情节

(3)从宽情节(从轻、减轻和免除)和从重情节(从重处罚)3.运用

(1)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含义(第62条)从重,是指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重刑种或较长刑期 从轻,是指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轻刑种或较短刑期 ① 在法定刑幅度内,是指具体犯罪行为所对应的量刑幅度 ② 从重不能突破最高刑期;从轻不能突破最低刑期 ③ “中间线”论不能成立

④ “严打”期间强调依法从得从快打击(2)减轻处罚情节的适用(第63条)

第一款是法定减轻情节;第二款是酌定减轻情节,并对其加以严格限制 ① 法定最低刑,是具体行为对应的量刑幅度的最低刑 ② 刑期和刑种的减轻 ③ 不能判处法定最低刑

④ 不能减到免除处罚,而是最低刑以下降低一格(实践)

(3)免除处罚情节的运用:对犯罪分子做有罪宣告但免除刑罚处罚 ① 前提:行为已构成犯罪

② 核心:犯罪行为轻微,危害不大 ③ 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

总则性免除处罚情节,如犯罪中止;分则性免除处罚情节,如第351条第3款(4)数个量刑情节并列存在时如何适用

① 数个量刑情节都是从宽情节,不能突破最高刑期;数个量刑情节都是从严情节,不能突破最低刑期

② 注意具体情节的效力:法定情节高于酌定情节;应当型情节高于可以型情节

③ 如果存在数个功能相反的情节:根据具体行为的具体情况在相应的量刑幅度选择相应刑罚,趋严修正拟定一个刑罚,再考虑从宽情节,趋宽修正,得到最终宣告的刑罚 第十七章刑罚裁量制度

累犯制度、自首制度、立功制度、数罪并罚制度、缓刑制度 第一节累犯

一.概念: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又犯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或事实;犯罪人)二.一般累犯

1.概念:(第65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 2.构成一般累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主观条件

(2)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法院明确做出的确定的宣告刑)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刑种条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2年执行)

(3)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主刑已经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时间条件 三.特殊累犯

1.概念:(第66条)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构成累犯的情形;(第356条)毒品累犯——因犯特定之罪受过刑罚处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特定之罪的,构成累犯的情形 2.条件

(1)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特定的犯罪——罪名条件(2)时间无限制条件(3)刑种无限制条件 四.刑事责任(“应当从重处罚”)1.对累犯必须一律从重处罚

2.比照偶犯和初犯或其他不具有累犯情节的人从重处罚

3.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性质和社会危害性具体把握,不能一律顶格处罚 4.不适用缓刑 第二节自首和立功 一.自首

(一)一般自首

1. 概念: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2. 条件

(1)自动投案——前提条件:犯罪未被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还没有为司法机关查处、没有为人民群众扭送时,犯罪人主动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控制之下,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听候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 ① 对象:宽泛

② 时间:犯罪事实被发现前和犯罪事实被发现后

犯罪事实和嫌疑人均未发觉;发觉犯罪事实而未发觉嫌疑人;二者都被发觉,但有关机关未采取强制措施、未进行传讯;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③ 方式:亲首(亲自自首);电话;代首;送首(针对未成年人);陪首;首服(行为人向被害人自首)

④ 动机:真诚悔过;法律威严;亲友劝说——动机不影响自首的成立 ⑤ 内容:自愿将自己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控制之下,接受国家审查裁判(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本条件 ① 主要的犯罪事实 ② 自己的犯罪事实

③ 如实供述:所交待的犯罪事实与客观事实基本一致 ④ 主动供述

(二)特别自首

1.概念: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准自首、余罪自首——余首、特殊自首)2.条件(1)对象特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2)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自己的其他罪行

(3)犯罪人所供述的罪行必须是司法机关还没有掌握的其他罪行

(三)认定

1.自首与坦白的关系(自首是广义坦白的最高境界;这里的坦白是狭义的坦白,指的是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自己如实交待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1)自首是自动归案;坦白是被动归案

(2)自首交待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情节;坦白交待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情节(3)自首是法定从宽情节;坦白是酌定从宽情节(4)自首的人身危险性更轻,从而更为从宽

2.共犯自首:仅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不足以构成自首,还要主动如实地交待自己掌握的与自己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其他同案犯的犯罪事实

3.数罪自首:只供述自己的某些罪行则只在如实供述的罪行范围内成立自首

(四)刑事责任

刑法第67条: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型情节(倾向性选择)二.立功

(一)一般立功

1. 概念: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是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表现(第68条)2. 成立条件

(1)主体:犯罪分子

(2)时间:始于犯罪预备,终于刑罚执行完毕;作为量刑情节的立功应在具体判决、裁决作出前;在这之后只能用于减刑

(3)前提:真实(符合客观事实)有效(有实质意义)(4)实质条件(五标准具备其一即成立立功): ① 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

② 提供重要线索,使司法机关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 ③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④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⑤ 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或重大贡献的

(二)特别立功(第78条):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三)刑事责任(刑法第68条)1. 有一般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 自首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节数罪并罚 一.概念和特征

1.概念:对一个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原则;人民法院对一个行为人在法定期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以后,按照法定并罚原则以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当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2.特征

(1)数罪(2)法定期限内(3)分别定罪量刑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法定并罚原则以及刑期计算方法执行刑罚(只产生一个判决)二.数罪并罚的一般原则(基本规则)

1.吸收原则:行为人所犯数罪中以最重的宣告刑来吸收其他较轻的宣告刑,只以最重的宣告刑作为最终执行的刑罚

2.并科(罚)原则(累加原则、合并原则):将行为人所犯数罪的各个宣告刑绝对相加 3.限制加重原则(限制并科原则):以一个人所犯数罪当中应当判处或已经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并且在一定限度内对其予以加重,从而作为执行刑罚的原则

4.折衷原则:不只采取前三种原则中的某一个,而是综合加以应用并且有所侧重 ——刑法第69条:

(1)宣告刑中有一个以上的死刑的,仅以死刑作为应当执行的刑罚,吸收其他宣告刑(2)所犯数罪中最高刑是无期徒刑的,同上

(3)宣告刑都是有期自由刑的,总和刑期以下,数罪中的最高刑期以上;徒刑20年,拘役1年,管制3年——双重限制原则;数罪中最高刑期以上;不能将同种有期自由刑升格为更高的自由刑

(4)附加刑仍然执行(并科原则)三.数罪并罚的具体(操作)规则 1.一般规则(69条)

(1)不同种有期自由刑:吸收;折算;分别执行说(并科)

(2)同种数罪:以一罚说为基础,同时兼采并罚观点;以一罪(从重或加重)处断,一罪不足时并罚

(3)数罪并罚的执行期限:总和刑期以下,数罪中的最高刑期以上;原则上包括本数,实践中不应该判处最高和最低刑期,因为判处违背了限制加重原则,应该在二者之间选择一个刑期(4)同种附加刑(不同性质的附加刑并科):不同情况具体操作;以没收财产吸收罚金;法条没有明确规定,法官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2.漏罪处罚规则(70条)

(1)相关漏罪发生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即服刑期间)(期限);相关数罪是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实施的没有经过判决的罪

(2)对于新发现的漏罪,无论其罪数如何,不管其与所执行的罪性质是否相同,都单独作出判决

(3)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一般规则进行并罚

(4)计算刑期时应当将已经执行的刑期计算在新判决的刑期内(先并后减)——

(1)漏罪与原判数罪如何并罚(存在争论):漏罪与原判的宣告刑还是执行的刑罚进行并罚(2)刑满释放后再犯罪并且发现漏罪的如何并罚:按照数罪并罚的一般规则处理 3.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处罚规则(71条)(1)期限: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前(2)对新罪单独作出判决

(3)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一般规则进行并罚(先减后并)——“先减后并”相对于“先并后减”

(1)可能导致实际执行的刑期提高,如前罪刑期7年,已经执行4年,后罪又判处8年,则实际刑期大于12年小于15年

(2)在服刑期实际执行的刑罚可能突破最高期限

(3)犯新罪的时间早晚程度与实际执行的刑期的最低期限成反比(即越晚越高)——

(1)数个新罪如何并罚(两种情况):宣告刑;合并判罚

(2)新罪与漏罪如何并罚:举例,盗窃罪6年,已执行2年,新罪8年,漏罪15年,则 15 第四节缓刑

一.概念: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并且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执行,如果犯罪分子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则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制度(刑罚暂缓宣告、执行和起诉;我国采取的是暂缓执行)

1. 缓刑事有实际执行刑罚的可能,而免于刑事处罚不存在执行的问题 2. 缓刑有不执行刑罚的可能,而监外执行是一种执行方式 3. 我国刑法规定了一般缓刑制度和战时缓刑制度(第449条)4. 区别一般缓刑制度和战时缓刑制度

(1)对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2)时间:无限制;限于战时(第451条)

(3)条件;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没有现实危险(4)方法:设定考验期;没有设置考验期

(5)法律后果:如果犯罪分子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则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制度(定罪免刑);不以犯罪论处(免罪)二.适用条件

(一)一般缓刑制度

1. 对象条件(前提条件):针对确定刑(发生法律效力的刑罚)

2. 关键条件: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判处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犯罪情节:已然;悔罪表现:未然)3. 禁止条件:不是累犯

(二)战时缓刑制度 1. 时间限定:战时

2. 对象: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根据立法精神也包括拘役 3. 没有现实的危险 三.考验期限

1. 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的一定时间;缓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考验期限以原判刑期为基础,不能少于原判刑期,实际操作不长于原判刑期的一倍 3. 先前羁押的期间,不能折算成考验期限 四.缓刑考验期内的考察

1. 犯罪分子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第75条)2. 考察机关(第76条):公安机关

3. 考察的具体内容(第77条):新罪、漏罪、严重违规 五.法律后果

1. 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有漏罪的,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2. 在缓刑考验期内有严重违规情况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先行羁押能折抵刑期)3. 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撤销缓刑的情况的,不再执行原判刑罚 ——

(1)1997年9月30日之前犯罪并宣告缓刑的,又在1997年10月1日之后的缓刑期限内有三种行为(即新罪、漏罪和严重违规)的,按新刑法典处理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能减速刑,但在缓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适当减刑并缩短考验期

(3)缓刑效力不及于附加刑(第72条第2款)六.法理问题

1. 数罪并罚能否适用缓刑

(1)肯定说:数罪并罚和缓刑是不同的制度(通说)(2)否定说:数罪并罚的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大(3)折中说:总和刑期高于三年不能适用 2. 缓刑犯又犯新罪能否构成累犯

(1)考验期内又犯新罪不构成累犯,按照第77条规定

(2)考验期后又犯新罪通说认为不能构成累犯(因为实际没有执行刑罚)3. 考验期内发现漏罪如何处理(第77条)(1)先前无羁押的:并(2)先前有羁押的:先并后减 4. 考验期犯新罪如何处理(同上)第十八章刑罚执行制度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和特征

1. 概念:(行刑)法定司法机关依法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内容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2. 特征

(1)主体:国家法定司法机关(依法得到国家授权)(检察机关是监督机关)① 人民法院:死刑立即执行、罚金、剥夺财产的刑罚执行机关 ② 公安机关: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行刑机关

③ 劳动改造机关(监狱):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执行机关(2)依据: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定或判决(3)内容:将刑事裁判中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4)对象:只能够是被判处刑罚的受刑人(5)性质:国家刑事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原则(监狱法第3条)

1. 教育性原则:教育改造使之成为合法公民,重新做人 2. 人道性原则

3. 个别化原则:根据犯罪人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待遇

4. 社会化原则:使之回归社会,刑罚执行完毕后能很快地适应社会 5. 经济性原则(减刑和假释是刑罚执行的具体制度)第二节减刑 一.概念: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由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对受刑人通过变更其原判刑罚减轻其刑罚处罚的执行制度 1. 广义:减轻或免除

2. 狭义:(第78条)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刑种减轻和刑期减轻)二.特征

1. 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第79条: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

2. 受刑人在刑罚执行期间必须有法定事由(法律事实)(第78条明确界定)3. 期间:在刑罚执行期间(服刑期间)4. 必须以法定范围和幅度为限(第78条)三.对于缓刑能否

减刑 第三节假释

一.概念:(第81条)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二.成立条件

1. 对象: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 刑期:在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第81条),特殊情况除外“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所谓“特殊情况”是指国家政治、外交、国防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3. 实质: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从未然角度考虑人身危险性),不致再危害日本

4. 限制条件:(第81条第2款)

三.考验期(第83条):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四.考察

行为规范(第84条);具体内容(第86条)五.法律后果

1. 没有撤销假释情形的,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2. 有新罪或漏罪的,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3. 违规尚未构成犯罪的,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六.法理问题 1. 能否构成累犯

(1)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存在争议(2)考验期满犯新罪的,可以构成累犯

2. 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的如何处理:撤销假释,数罪并罚(考验期不计入刑期,先并后减)3. 考验期内发现新罪的如何处理:先减后并

4. 曾经撤销过假释的人能否再次假释:通说认识可以,但条件更严格 第十九章刑罚消灭制度 第一节概述

一. 概念:由于某一法定原因或事实原因致使国家对于犯罪人的刑罚权的某项内容归于消灭(刑事责任的终结)二. 特征

1. 前提:以行为人之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

2. 实质:国家对于犯罪人的刑罚权的某项内容归于消灭 3. 基于法定理由或事实理由—— 具体事由:

(1)法律规定,如第87条追诉时效

(2)犯罪分子本人情况,如服刑或审判期间死亡(3)判决所设定的情况出现(4)亲告犯获得被害人宽恕

(5)国家及其行刑机关根据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的悔罪表现或出于政治、外交等因素的考虑而作出的对其免除刑事责任或终止执行刑罚的决定 第二节时效 一.概述

1.概念:经过一定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法律制度 2.种类:

(1)追诉时效:对犯罪分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2)行刑时效:对被判处刑罚的犯罪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刑罚执行时效)二.意义

1. 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

2. 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力量打击现行犯罪 3.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追诉时效的期限

1.追诉时效的长短与某种具体犯罪社会危害性大小相适应

2.刑法第87条规定;其中的法定最高刑是指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行为所对应的有关条款(量刑幅度)的最高刑;由司法机关预先估算

3.一个条文中只有一个量刑幅度;一个条文中有几个量刑幅度,则根据具体犯罪行为所对应的有关条款(量刑幅度),即罪刑相适应原则;所犯刑罚规定在几个条文中,则按照罪行适应的条或款确定

四.追诉时效的起算(第89条的三种情况)1.犯罪之日:犯罪成立之日而非犯罪之时

(1)既遂犯:行为犯的行为完成之时;结果犯的结果出现之时;状态犯的危险状态出现之时

(2)预备犯、中止犯和未遂犯的犯罪预备、中止和未遂之日

2.连续犯最后一次犯罪完成之日;继续犯的不法行为及其不法状态停止之日

3.追诉时效中断制度:在追诉期限以内犯罪分子又犯新罪而导致前罪所经过的追诉时效起算归于无效的制度

4.追诉时效延长制度(第88条):由在追诉期限以内产生法定事由而使追诉时效处于保持状态的制度 五.适用问题

1.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犯罪分子如何把握其追诉时效

2.对建国前后去台湾或台湾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员的犯罪行为的追诉问题(1)关于不再追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去台人员的犯罪行为的公告

(2)关于不再追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当地人民政权建立以前的去台人员的犯罪行为的公告

(3)除犯罪行为连续或继续到当地人民政权成立,最高刑为死刑或无期徒刑,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过二十年仍可追诉的

3.对于超过追诉时效期限依法不再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所得(由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何处理(第36、66条)返还财产、赔偿经济损失、没收财产 第三节赦免 一.概述

1.概念:国家对于犯罪分子宣告免于追诉或免除执行其刑罚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的法律制度 2.种类

第三篇:刑法总论试题

2007-2008学年 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小强边喊“害怕”边挣扎,胡某不小心手一滑,小强掉入河中,胡某急忙去救,小强已溺水而死。则胡某对小强的死亡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为()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5、下列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有()A.绑架后撕票杀害人质 B.投放毒物

C.制造毒品1千克 D.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6、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认识错误的是()A.甲误认张三为李四而将其杀死

B.乙误认经幼女同意与之发生性关系不构成犯罪而实施该行为 C.丙开枪射击王五,枪法偏差打死赵六 D.丁意图盗窃钱包但却窃得一部手机

7、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

B.人民法院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D.个人和单位不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8、黄某有一只价格昂贵的藏獒犬,因与刘某不和,曾唆使藏獒犬扑咬刘某,而且每次见到刘某,藏獒犬均对其狂吠,刘某对此怀恨在心。一日刘某乘黄某牵藏獒犬外出之机,在犬窝中投放毒药,后该犬被毒死。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9、下列情况属于犯罪中止的有()A.盗走他人医药费后良心发现将钱送还的 B.犯罪过程中突然生病而停止犯罪的

C.对他人连开三枪,均未击中,还有子弹能继续开枪但放弃

D.张某欲杀林某,在林某的食物中投毒,见林某食用后又不忍心,当即送林某去医院救治,林某经抢救仍然死亡

10、王某教唆李某去抢劫银行,李某接受教唆后,因害怕受惩罚,未去银行抢劫。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B.如果李某15周岁,则王某属于间接正犯 C.对于王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王某、李某均不构成犯罪

11、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2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某甲犯故意杀人罪,但是有可能被适用缓刑

12、甲乙两人在菜市场捣乱,保安丙前来制止,甲挥刀朝丙头部猛力砍去,丙侥幸躲开,甲这一刀却砍中了乙的颈部,致其当场死亡。对甲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

A.故意杀人罪既遂 B.故意杀人罪未遂 C.过失致人死亡 D.无罪过事件

13、罪犯在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可以从事以下哪一项活动()A.选举人大代表

B.为抗议物价飞涨而参加合法游行、示威 C.成为国家机关公务员 D.成为国有企业的员工

14、甲乘坐出租车企图在偏僻处对司机进行抢劫,坚持要司机将车开进路旁的偏僻小道,司机不肯,双方正在争吵时,联防队员赶到,发现有异,将甲抓获。甲的行为属于哪种犯罪形态()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15、关于管制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没有著作权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C.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由公安机关就近在拘留所执行

D.管制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

1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能适用减刑的对象是被判处()A.管制的犯罪分子 B.拘役的犯罪分子

C.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

17、以下情形应予数罪并罚的是()

A.赵某见军人甲某往皮包里装入手枪一把、钱款5万,遂趁其不备将甲某的皮包盗走

B.钱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线数千米,数额较大

C.孙某为杀仇人A某,不顾B某站在A某身旁开枪射击,一枪将A某打死同时将B某打成重伤

D.李某在公共场所安装炸弹,炸死3人,炸伤10人

18、甲和乙共同持枪抢劫并致人死亡后分头逃跑,后甲因犯盗窃罪被抓获归案。在羁押期间,甲主动向公安人员供述了自己和乙共同抢劫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乙的隐藏地点,将乙抓获,乙因抢劫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关于甲的抢劫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坦白,但不成立特别自首 B.成立特别自首,但不成立立功

C.成立特别自首和立功,但不成立重大立功 D.成立特别自首和重大立功

19、甲某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当众持刀抢劫乙某(乙某合法配备枪支),乙某顾不得人多掏出枪来射击甲某,子弹射中甲某后又击中甲某身后的行人丙某。甲某当场死亡,丙某受重伤。则乙某对丙某造成的伤害较为合理的评价是()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不认为是故意犯罪 D.故意伤害罪

20、张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有重大立功表现,受到表扬。受到表扬后次日,张某与刘某开玩笑时,将其推倒在地,刘某头部触地,当场昏迷,后抢救无效死亡,对张某应当如何处理()

A.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与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并罚

B.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

C.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年期满后执行死刑

D.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与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并罚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某甲欲杀某乙,向某乙连砍数刀后,见乙倒地没有再动,以为某乙已死,遂逃离现场。后某乙被人及时抢救未死。某甲的行为不属于()

A.犯罪中止

B.实行终了的未遂 C.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D.犯罪既遂

2、以下情形必定属于我国刑法中首要分子的是指:()A.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B.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C.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D.参加聚众犯罪的分子

3、下列哪些情形成立共同犯罪()

A.甲与乙共谋杀丙,并由乙找来两把匕首,约定次日一同行动,但届时乙因为生病而没有前往犯罪地点,由甲一人杀死丙

B.甲为杀丙而往丙的水杯中加入毒药5克;乙也想杀丙,但并不知甲已投毒,也往丙的水杯中加入毒药5克。丙被毒死,实验发现此种毒药的致死量为9克

C.甲发现某商店失火后,便立即叫乙:“现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我们一起去吧!”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点,窃取了商品后各自回到家中

D.甲将丙打昏抢走其钱包,待甲走后,乙从躲藏处走出拿走丙的一部手机

4、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有()

A.黄某被姚某殴打后扬言要报复,姚某听说就拿出一把菜刀,被许某劝阻在一旁,此时黄某想先发制人,就从姚某手中夺过菜刀,将其砍成重伤

B.李某身强力壮,对体弱的张某不满,伺机报复,一日见其和女友在一块,遂调戏侮辱其女友,张某看不过就抡起一根铁棍扑向李某,李某轻而易举的夺下铁棍,并将张某手臂打折

C.便衣民警胡某夜晚巡逻,在检查三轮车时被远处的司机林某误认为窃车贼,林某立即找了几个人赶到现场抓贼,而胡某也以为遭坏人袭击,双方因误会而发生冲突,民警开枪将司机打死

D.郭某见狂暴性精神病人吴某拿菜刀在砍杀自己的儿子,情急之下开枪(系合法配枪)将吴某打死。

5、按照刑法规定,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法定量刑情节有()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B.紧急避险过当的 C.自首后又有立功的 D.胁从犯

6、下列哪些情形不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

A.人民法院受理了王某自诉甲某伤害案件,甲某在接到刑事自诉状后离家出走;

B.乙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钟某诽谤案提出控告;

C.丙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张某抢劫,因丙某说话含糊不清,公安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将张某抢劫案立案;

D.丁某得知与其共同盗窃的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遂逃离居住地藏匿。

7、下列犯罪行为人中,不能适用死刑的有哪些()

A.曹某因涉嫌卖给丁某2千克海洛因被抓获,被抓获时其已怀孕2个月,后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2年后因发现新证据证明曹某的确卖给丁某2千克海洛因,因而又被起诉

B.女青年刘某因绑架杀人被捕,在押期间与看守人员发生性关系致孕,审判之前已自然流产身体康复

C.妇女葛某在怀孕期间将丈夫杀死后逃逸,生产后不久即被公安机关抓获

D.王某在18岁生日当天酒后连杀两人

8、下列关于减刑、假释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当他们被减刑后,如果剩余刑期低于十年有期徒刑,则可以假释

B.累犯如有重大立功,符合假释条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仍可假释 C.多次减刑后,原判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年,刑期自被告人被关押时起计算

D.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审议决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法规竞合

2、犯罪集团

3、犯罪主体

4、犯罪中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正当防卫的一般条件。

2、简述单位犯罪的特征。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事责任,为什么?

2007-2008学年(4)防卫时间: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即已经发生尚未结束(2分);

(5)防卫限度: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1分)。2.简述单位犯罪的特征

(1)单位犯罪行为由单位实施,单位即依法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3分);

(2)单位犯罪行为由我国刑法规定(1分);

(3)单位犯罪行为以单位名义实施,即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实施(2分);

(4)单位犯罪行为是为单位谋取利益而实施,包括合法利益和非法利益(2分)。

五、案例分析题

1、(1)乙及其妻子的行为都构成犯罪(2分);

(2)甲与乙系互殴,因而乙不得主张防卫(2分)

(3)乙妻递刀与乙的行为表明其主观上存在伤害甲身体健康的故意;乙持菜刀与甲对打,主观上也存在伤害故意,因此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说构成故意犯罪)(3分)(4)甲的死亡与乙夫妻的共同伤害行为有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2分)。(5)乙及其妻构成共同犯罪(1分)。

(6)乙不成立自首,因为他没有交代同案犯(2分)

2、(1)由于B未满16周岁,对故意伤害(轻伤)不负刑事责任,故A与B属于间接正犯关系。A应构成故意伤害罪,是犯罪行为;B不负刑事责任(3分);(2)B因不负刑事责任,不能成立共犯。E虽未参加盗窃,但参加了共谋,也属共犯。A、B、C均属共犯,既有共同犯罪故意,又有共同犯罪行为(3分);(3)A是主犯(直接实行犯),C是胁从犯(次要的实行犯),D是从犯(帮助犯),E是从犯(共谋犯)。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4分);

(4)A、C、D、E都构成犯罪既遂。共同犯罪中一人既遂,全体既遂(2分);(5)B、C、D、E不应对此承担刑事责任,属于实行过限(2分)。

第四篇:《刑法总论》笔记精华汇总

《刑法总论》

第一章

刑法概说

【本章重点问题】

1.刑法的概念

2.刑法的渊源

3.刑法的法律性质

4.刑法的体系

5.刑法解释的效力和方法

一、刑法的概念

1.定义: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渊源:(1)刑法典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9年7月1日制定,1997年3月14日修订

(2)单行刑法:对刑法典某一方面的修改和补充

例如《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1999年后刑法修改以“修正案”方式进行:99、01、01、03、05、06、09、11(3)附属刑法:其他部门法中的刑法条文

例如:《商标法》第40条: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可以并处罚款外,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森林法》第34条:盗伐林木据为己有,数额巨大的,依照刑法第152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213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刑法的性质

1、规定内容的特定性

2、制裁手段的严厉性

3、法益保护的广泛性

4、其他法律的保障性

三、刑法的体系与解释

2、刑法体系 刑法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刑法典由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组成。刑法典第一编为总则,共五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384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重点问题】正确理解刑法三个基本原则的含义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刑法基本原则是指刑法规定的、贯穿全部刑法规范、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的基本准则。

二、罪刑法定原则

1.刑法规定: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3.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含义:

(1)排斥习惯法(2)排斥绝对不定(期)刑(3)禁止有罪类推

(4)禁止重法涉及既往(5)明确性原则(6)实体的适当原则

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包括法益保护平等、定罪平等、量刑平等、行刑平等

包括立法平等?

四、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第5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含义:1.刑罚与罪质相适应2.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3.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本章要求] 理解把把握我国刑法关于效力范围的规定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和原则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

各国在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上主张的原则有:1.属地原则

2.属人原则

3.保护原则

4.普遍原则

(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我国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基本原则。

过渡时期所建立的法律秩序的一切危害社会的作为或不作为,都认为是犯罪”

(3)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概念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1、定义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学理定义: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1)严重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应受刑罚处罚性 三.犯罪的分类:

1.自然犯与法定犯、2.身份犯与非身份犯、3.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

4.重罪、轻罪和违警罪5.亲告罪与非亲告罪

第五章

犯罪构成

【本章要求】

1.把握我国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构成的概念、特征和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2.了解外国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犯罪构成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特征:(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犯罪构成要件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从而对该行为构成犯罪具有决定意义的事实(3)犯罪构成要件具有法定性

3、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1)犯罪主体(2)犯罪的主观要件(3)犯罪的客观要件(4)犯罪客体

二、国外的犯罪构成理论

1.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

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三元递进式

2.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

犯罪本体要件(行为和心态)和责任充足条件(排除合法辩护)双层模式 可得宽恕:未成年,错误,精神病,被迫行为等,相当于责任阻却事由

正当理由: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警察圈套,相当于违法阻却事由中国、俄罗斯:四要件横向整合式

第六章

犯罪主体

【本章要求】

1.理解和把握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2.理解和把握刑法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3.了解单位犯罪的特征和处罚原则

一、刑事责任能力

1、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影响和决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二、我国刑法根据不同年龄对刑事责任的规定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

4.减轻刑事责任年龄:18周岁以下应当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不适用死刑。

5.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司法实践中应注意:

1、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

2、关于跨年龄段危害行为的刑事责任

三、刑法针对不同的精神状况对刑事责任的规定

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2、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4、生理醉酒: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病理醉酒,指因饮酒过量而致精神过度兴奋甚至 神志不清的情况。

5、生理功能丧失者: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1、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

2、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

五、单位犯罪

1、单位犯罪的特征

(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的性质不影响单位犯罪的成立

(2)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单位内部成员实施的犯罪

(3)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

2、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情况。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3)盗用、借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所得或私分的。

3、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双罚

(1)过于自信的过失

A、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B、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但未能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

(2)疏忽大意的过失

A、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B、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四、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五、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1、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

所谓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

所谓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在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2、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联系:区别:

六、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或者对有关客观事实存在的不正确认识。

1、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1)误认无罪为有罪(2)误认有罪为无罪(3)对定罪量刑的误认

2、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1)对客体的认识错误(2)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A、误认甲对象为乙对象,而两者体现的合法权益相同。B、误认甲对象为乙对象,而两者体现的合法权益不相同C、误将非犯罪对象当做犯罪对象加以侵害D、误将犯罪对象当做非犯罪对象加以侵害

3.对行为的认识错误

(1)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如假想防卫。(2)对行为方法的认识错误

一是行为人所使用的手段本来会发生危害结果,但行为人误以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

二是本欲使用会产生危害结果的手段,但由于认识错误却使用了不会危害结果的手段

三是行为人因为愚昧而使用的手段不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发生,但行为人误以为可以导致危害结果发生。

3.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1)因果内容的错误:一是实际结果小于行为人预想的结果二是实际结果大于行为人预想的结果

(2)因果联系的错误(3)因果进程的错误

七.期待可能性

1.指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他适法行为

A.前行为只提供基础,未起积极作用B.前行为仍起决定作用:C.介于A、B之间

(4)行为具有足以造成危害结果的力量,但人们有可能采取措施阻止,而介入因素对采取措施起了障碍作用,使本可避免的结果不能避免

六.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构成要件的时间、地点、方法

第九章

犯罪客体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社会利益。

二、犯罪客体的分类(层次)

1、一般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社会利益的整体。

2、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犯罪行为共同侵害的社会关系、社会利益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3、犯罪的直接客体: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1)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2)主要客体、次要客体和随机客体

随机客体,是指在某一具体犯罪侵害的复杂客体中可能由于某种机遇而出现的客体,例如非法拘禁罪。

(3)物质性客体和非物质性客体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1、犯罪对象的概念: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1)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2)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3)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人或物

2、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区别: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而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侵害

(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1、被告人赵XX,男,57岁,农民。被告人赵XX系养花专业户。赵多次发现有人晚上翻墙人院偷花,虽采取了一些措施,仍不断发生花卉被盗之事。为抓住偷花人,赵在自家院内沿围墙拉上一根铁丝做电线。因怕电死人,就去掉电源插销上的一块铜片,通电后用手试过,确信不会电死人。此后,每天晚上给电线通上220伏交流电。某日晚10时许,被害人高XX(男,X岁,与赵XX同村)会同马XX,赤

01、正当防卫的定义: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2、正当防卫的要件

(1)起因条件— 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

(3)主观条件—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4)对象条件—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3、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防卫过当没有独立的罪状,也没有独立的法定刑,法律规定按照行为人触犯的有关条文和罪名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特殊防卫权

刑法20条第3款: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湖北某市街上横幅:“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者当场打死有奖”,“对抢劫银行和运钞车的犯罪分子当场打死有奖”

三、紧急避险

1、紧急避险的概念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2、紧急避险的要件

(1)起因条件—必须遭遇现实的危险:危险来源

(2)时间条件—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

(3)可行性条件—必须是不损害某种合法权益就无法避免的危险(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5)对象条件—必须是针对第三者的合法利益

(6)限度条件—必须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3、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

某天晚上10时许,何某手持三角刮刀在公园门外拦截调戏女青年。李某(男,商场职工)上前干预,何某及其同伙四人将李某围住纠缠,并用刮刀刺伤李某,李某在反击中刺伤何某及其同伙顿某,夺路逃跑。何等四人在后面呼喊追击。途中恰逢许某骑车经过,听到呼喊声以为是在抓流氓,就上前抓住李某。李某不能挣脱,不得已将许某刺伤,得以逃跑。事后许某经检查为轻伤,何某被刺成重伤,因大出血死亡。

问:李某刺伤许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2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行为人主观上有中止犯罪的决意(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的

2、犯罪中止的类型

(1)预备行为的中止和实行行为的中止(2)实行终了的中止和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3、中止犯的刑事责任: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十二章

共同犯罪

【本章重点问题】

1.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2.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

一、共同犯罪的立法理由

1、共同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2、为处罚非实行犯提供依据

3、区别对待的需要

二、共同犯罪的定义和构成条件

共同犯罪简称共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1、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

2、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三、共同犯罪的形式

1、任意的共同犯罪与必要的共同犯罪

2、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中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3、简单的共同犯罪与复杂的共同犯罪

4、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

犯罪集团的特征:

四、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和刑事责任

1、主犯及其刑事责任(1)主犯的定义和种类

定义:第26条第1款:“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种类:①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②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A、犯罪集团的骨干分子

B、在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C、在某些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4(6)犯罪构成说(7)个别化标准说或折衷标准说二、一罪的类型

1、实质的一罪(1)想象竞合犯

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种罪名的犯罪。

对于想象竞合犯,应当择一重罪处断

(2)继续犯: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违法行为着手实施后,在停止之前持续地侵害同一客体的犯罪

(3)法条竞合

由于规定不同罪名的数个法条在内容上存在交叉或者包含关系,使得某一行为因同时触犯数个法条而符合数个犯罪构成

包含关系:如盗窃罪与盗窃枪支、弹药罪

交叉关系: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假药罪

第140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

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 收财产

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处理:

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279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结果加重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与该行为的性质不相一致的严重结果,法律规定加重其法定刑的犯罪。

A、行为人实施了一种犯罪行为。

B、造成了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重结果

C、法律规定加重其法定刑

D、行为人对重结果出于过失

要与转化犯区别开来

2、法定的一罪

(1)结合犯:结合犯,是指由于刑法的特别规定,将本来是数种独立罪名结合规定为另一新罪名的犯罪

(2)惯犯:惯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以犯罪所得为其主要生活来源或者生活腐化的来源,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犯罪的犯罪类型。理论上一般把惯

6176个月—15年,在数罚并罚、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可以15-25年

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4、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在监狱强制进行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5、死刑

(1)死刑立即执行

-死刑的适用对象: 死刑只适用于犯罪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死刑的核准执行(2)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①死缓的适用对象

A.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已经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论罪应当判处死刑。

B.由于犯罪人具有某些法律规定的特别情节而不需要立即执行死刑。

②死缓的考验期限

③死缓的考验结果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三、附加刑

1、罚金,是指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一种刑罚的方法。

罚金的数额确定

罚金的缴纳执行

2、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的一种刑罚方法

(1)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对象(2)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内容(3)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期限(4)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计算

A.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管制判决执行之日计算

B.判决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拘役完毕之日计算

C.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者假释之日起计算

D.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5)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

3、没收财产: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方法

4、驱逐出境

四、非刑罚处理方法

1、赔偿损失

2、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

3、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全国首例贞操权索赔案被驳回起诉终审分文不赔

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全国首例因强奸引发的贞操权索赔案,12月6日由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裁定,撤销一审法院有关赔偿受害人8万元的判决,驳回被害人

9三.刑罚裁量的情节

刑罚裁量的情节,简称量刑情节,是指审判机关对犯罪人决定刑罚适用和刑罚轻重时必须考虑的各种情节

1、刑罚裁量的法定情节:免除处罚情节、减轻处罚情节、从轻处罚情节、从重处罚情节

注意区分应当和可以 应当是义务,可以是权利

2.酌定刑罚裁量的情节(1)犯罪的手段(2)犯罪的环境

(3)犯罪的对象(4)犯罪的结果(5)犯罪的动机

(6)犯罪后的态度(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四.累犯

1.累犯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又犯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1)一般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

A.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所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都是有期徒刑是以上的刑罚

C.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5年内

D.犯罪主体在18周岁以上

(2)特殊累犯:也称特别累犯,根据刑法第 66条的规定,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任何进修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构成累犯情形。

2、累犯的刑事责任:应当从重处罚

五、自首和立功

1、自首

(1)自首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或者被采取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①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一般自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犯罪人自动投案

第一、时间 第二、向谁投案

第三、自动性

第四、方式

B.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第一、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罪行第二、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全部罪行

第三、犯罪人供述自己罪行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现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以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②特别自首: 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4、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数个无期徒刑的并罚问题

(4)不同种自由刑的并罚问题(5)原判为数罪后发现漏罪的限制加重问题

(6)执行期间既犯新罪又发现漏罪的问题

七.缓 刑

1.缓刑的概念和意义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考验期间内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

2.缓刑的适用条件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

(3)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不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这是适用缓刑的禁止条件

3.缓刑的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4.对缓刑的考察和处理: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发现漏罪或者又犯新罪:并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如果没有上述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5.特别缓刑制度:(第449条)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1)适用的对象和条件不同(2)考验的方法不同(3)法律后果不同

第十八章

刑罚执行制度

【本章重点】 1.减刑的适用条件

2.假释的适用条件

一.减刑

1.减刑的概念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监规我,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囊刑罚执行制度。

2、适用减刑的条件(1)适用减刑的对象条件(2)适用减刑的实质条件(3)适用减刑的限度条件

32425-

第五篇:刑法总论名词解释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11级法学1班罗国顺)

1、刑法:即一个国家规定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⑴广义刑法~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附属刑法规范)。⑵义刑法~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2、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我国刑法典分为①总则②分则③附则。

3、刑法解释: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4、刑法基本原则: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

5、罪行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6、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即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刑法的特权。

7、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刑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8、刑法的效力范围:刑法在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以及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问题。

(A)属地管辖——凡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包括实行行为和预备行为,希望发生之地,可能发生之地)有一项发生在中华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B)属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C)保护管辖——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本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D)普遍管辖——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

9、刑法的空间效力:解决刑法在什么地方、对哪些人适用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是涉及国家主权和国与国之间的刑事管辖权的关系问题。

10、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生效、失效时间及是否具有溯及既的效力问题。

11、刑法的溯及力: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使用的效力。

12、从旧兼从轻原则:原则上适用旧法,新法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时,按照新法处理。

13、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事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4、犯罪构成: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统一整体。

犯罪构成要件必须由我国刑法加以规定才能成为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具有重要作用,为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提供了明确而具体的法律标准。同时犯罪构成对量刑的意义也十分重要。

任何犯罪都具有四个共同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15、犯罪客体:我国刑法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16、犯罪一般客体: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即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的整体。

17、犯罪同类客体: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18、犯罪直接客体: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19、犯罪对象: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人或物。犯罪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意义和有关客观事实情况的错误理解。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犯罪对象反映着犯罪客体,是犯罪客体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犯罪客体则是隐藏在犯罪对象后面的犯罪的实质内容。

区别:a 是否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但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对象; b 是否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

c 是 否受到实际的损害:任何犯罪都危害客体,而犯罪对象却不一定受到损害;d 是否是刑法分则犯罪分类的依据: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

20、犯罪客观方面: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

21、危害行为:被刑法所明文禁止,表现人的意识和意志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或者言辞。

22、作为: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

23、不作为: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

24、危害结果:广义的指由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事实,包括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狭义的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也就是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事实。

25、犯罪主体:实施危害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26、自然人犯罪主体: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且实施了危害行为的自然人。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违反刑事法律义务的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后果的一种应有的、体现国家根据刑法对该行为人否定性道德政治评价的承担标准。

27、刑事责任年龄: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28、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9、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

30、单位犯罪: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31、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

32、犯罪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33、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4、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5、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清新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36、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7、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8、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危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不可抗力: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情形,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39、认识错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和有关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40、犯罪目的: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

41、犯罪动机: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一带到犯罪目的的内心起因或者内心冲动。

42、正当行为:客观上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行的行为。

43、正当防卫:为了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且未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假象防卫——指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而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从而进行所谓的防卫,或者对没有实行不法侵害的第三者,误认为是不法侵害而加以防卫,因而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

事先防卫——指不法侵害尚未开始而实行所谓防卫 事后防卫——指不法侵害已经结束而实行所谓的防卫。

防卫过当——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的重大损害从而构成了犯罪的行为。无限防卫——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44、防卫过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45、特殊防卫(无过当防卫、无限防卫):公民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限制,对其行为的任何后果不负刑事责任。

46、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47、避险过当: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

48、犯罪预备:行为人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创造条件,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犯罪形态。

49、犯罪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其意志意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故意犯罪形态。

50、犯罪中止: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故意犯罪形态。

51、犯罪既遂: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犯罪所规定的完成形态。

52、结果犯:发生了法定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53、行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

54、举动犯:也称即时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55、危险犯:行为人的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而构成既遂的犯罪。

56、任意的共同犯罪: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个人单独可能实施的犯罪,有两人以上共同实施而形成的共同犯罪。

57、必要的共同犯罪: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以两人以上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犯罪集团: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58、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59、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60、胁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61、教唆犯:故意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人。

62、继续犯(持续犯):作用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行为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

63、想象竞合犯:指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故意,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64、结果加重犯: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要件意外的重结果,因为刑法规定加重刑法的犯罪形态。

65、结合犯: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明文规定,结合而成为另一个独立新罪的犯罪类型。

66、集合犯:行为人以犯下不定次数的同种犯罪为目的,实施了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刑法却规定作为一类罪论处的犯罪形态。

67、连续犯: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立犯罪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68、牵连犯:为了一定的目的实施某种犯罪,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类型。

69、吸收犯:数个犯罪行为,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其他的犯罪行为,仅成立吸收的犯罪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70、刑罚: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为眼里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71、刑罚权:创制和运用刑罚的权力,包括制刑权、求刑权、量刑权和行刑权。72、刑罚体系:刑法所规定的并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

73、主刑(基本刑罚):对犯罪人主要适用的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二个以上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74、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理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75、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强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76、有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进行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77、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强制进行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78、附加刑(从刑):补充助兴适用的刑罚方法。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A.罚金:法院判决犯罪行为人或单位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B.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行为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其作为附加刑可单独或附加适用。C.没收财产:将犯罪行为人的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79、量刑:即刑罚裁量,审判机关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以及刑事责任,在确定行为性质的基础上,依法决定对犯罪分子所判处的刑罚的刑事审判活动。

80、量刑情节: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量刑时,决定刑罚的轻重或者免除处罚的主客观事实依据。

81、累犯: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

82、惯犯:行为人因为犯罪已成为习惯或以犯罪为常业,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犯罪,依法律规定应按一罪处理的情况。

82、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A.一般自首~犯罪行为人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B.特别自首(准自首或“以自首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83、立功: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84、数罪并罚:行为人犯有数罪,人民法院分别对其定罪量刑,然后根据刑法的有关原则决定最终出发的量刑制度。

85、缓刑:刑罚的暂缓执行,即原判处刑罚有条件的先不予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86、减刑: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87、假释:对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行刑制度。

88、刑罚消灭:由于法定的或事实的原因,致使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不能对犯罪人行使具体的刑罚权。

89、追诉时效:刑事法律规定的追究犯罪分子刑法责任的有效期限。

90、赦免:国家宣告对犯罪人免除或者减轻其罪、其刑的法律制度,包括大赦和特赦,我国无大赦。四 简答: 刑法特征:使用范围——地域范围,时间范围,对人范围强制手段 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 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意义:法不溯及既往;不搞类推;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司法结实不能超越法律;各种犯罪及其处罚必须明确,具体。派生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运用。表述内容不同; 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 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关系——

1、认识上,对危险 结果都有预见性。

2、意志上,对危险结果的发生都不是希望的,即没有追求其发生的意欲。

区别:

1、认识程度有所不同,间接故意认识程度较高。

2、对危险结果所持的态度不同。过于自信是违背行为人意愿;间接故意是放任态度。在实践中主要是看是否有避免结果发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疏忽大意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关系——应该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9 犯罪目的与动机在刑法中的作用:A、犯罪目的:1)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2)犯罪目的在某些犯罪中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区别之一。3)影响量刑。B、犯罪动机:1)侧重影响量刑。2)对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也具有一定的意义。10 不作为特定义务的内容: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b职务上 业务上要求旅行的义务;c行为 人已经实施的行为所产生的责任。11 犯罪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

(1)以对直接客体造成的特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2)以发生了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罪与非罪的标准。

(3)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物质性严重后果的危险性,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4)以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轻重作为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的标准。

预备犯与犯意表示的关系——犯意表示与犯罪预备相同之处在于:a二者都是一种行为。犯意表示是一种言词行为,而犯罪预备则是一种 为犯罪创造条件的行为。b二者都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都反映了行为人的犯罪意图。c二者都不能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直接的、现实的侵害或破坏。二者的区别主要是a犯意表示是通过口头的或书面的形式,简单地流露犯罪意图;犯罪预备则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为实行犯罪创造条件,b犯意表示停留在单纯表 现犯罪思想阶段,尚未通过实际的犯罪行为将犯罪意图的实现付诸行动; 而犯罪预备则是将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始实施犯罪的准备活动。

犯罪预备的刑责: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的刑责: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的刑责: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14 主犯的刑责: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犯罪的全部罪行处罚。

从犯的刑责: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的刑责: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教唆犯的刑责: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罪数区分的意义:首先,正确区分一罪与数罪,是正确定罪的要求。其次,准确确定罪数,是正确适用刑罚的前提。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对定性,量刑的意义:—— 影响定罪量刑。

刑罚目的表述——用刑罚和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改造罪犯,教育罪犯,预防犯罪。一般预防——指防止社会成员实施犯罪行为。其特点是没有特定的具体对象,只是作为社会一般的预防措施来加以应用

特殊预防——指采取特殊预防手段和措施,对犯罪分子依法进行监禁和改造,防止他们重新违法犯罪。是犯罪预防措施的重要组织部分

刑罚与其他法律强制方法的异同:适用对象不同。刑罚是对特定对象适用的强制方法,即只有犯罪分子才是刑罚适用的对象。适用的机关不同,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适用,人民法院在适用刑罚时,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的干涉。执行的机关不同。刑罚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监狱分别执行,并以监狱为主。刑罚执行的方法与场所都是法定的。19 管制的期限——一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拘役的期限——一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有期徒刑的期限——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本法的第50、69规定的除外),数罪并罚总和刑期不满35年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死刑的限制——对象: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行为时未满18周岁或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制度: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 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制度。程序: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剥夺政治权利——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对象: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时间计算:管制(和管制相等,同时起算)拘役和有期(主刑执行完毕后开始计算,1~5年)无期徒刑(减为有期,3~10年)数罪并罚原则:

1并罚原则,又称相加原则、累加原则或合并原则等,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各罪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合并处罚规则。

2吸收原则,是由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刑最重的罪吸收其它较轻的罪,或者由最重宣告刑吸收其它较轻的宣告刑,仅以最重罪的宣告刑或者已宣告的最重刑罚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

3限制加重原则,又称限制并科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应当判处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

4折衷原则,又称混合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不单纯采用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而是根据法定的刑罚性质及特点兼采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以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和宣告刑结构的合并处罚规则。换言之,它是指以上述一种原则为主、他种原则为辅,将其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或刑罚结构的数罪合并处罚方法。24 缓刑——对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不是累犯

时间:拘役(2月~1年);有期(1年~5年)

法律后果: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刑法典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b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典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新犯之罪和漏判之罪,不受犯罪性质、种类、轻重以及应当判处的刑种、刑期的限制。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减刑——对象:被判处官职,拘役,有期,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时间——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来判刑的二分之一;无期的,不能少于13年。

假释——对象: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时间:有期满1/2以上,无期满13年

法律后果:a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刑法典第71条规定的“先减后并”方法实行并罚。b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刑法典第70条所规定的“先并后减”方法实行并罚。c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d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没有上述情形的,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时效期限——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不满1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a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b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c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c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对于“法定最高刑”的确定,应根据刑法规定的条款和量刑幅度,按法定最高刑来计算追诉期限。如果所犯罪行的刑罚分别规定有几条或几款时,按其罪应适用的条款的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时效期限。

下载大学刑法总论 上编 要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刑法总论 上编 要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刑法总论案例

    刑法总论案例 1、犯意表示与犯罪预备 案情:被告人蔡某对邱某久有成见。一日下午,被告人蔡某因轻信刚离婚的前妻殷某的胡言乱语而对邱某极为恼怒,下午上班时,即将家中一把菜刀携......

    刑法总论多选题

    第1——6章 ABC32.广义的刑法包括( )。 A 刑法典 B 单行刑事法律 C 附属刑法规范 D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ABCD33.下列属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的有( )。 A 排斥习惯法 B 禁止有......

    刑法总论论文素材

    刑法总论题目参考 一、刑法总论1. 试论刑法的调整对象2. 刑法立法解释探讨3. 刑法司法解释研究4. 刑法基本原则若干问题研究 5.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蕴含 6. 论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总论》教学辅导案例

    特别提醒: 1、参考价值较高,请认真对待。 2、已经做过的考生,请把精力放到需要投入的地方去。 3、题目没有答案,拿不准的试题最好请教老师(部分试题难度较大)。 《刑法总论》教学......

    刑法总论教学大纲(北大)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刑法学是化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可以分为刑法总论与刑比各论两部分,其中刑法总论是关于刑法的一般理认的研究,它对于学习刑法各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刑......

    刑法期末考试 大题要点总结

    刑法: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特征:1、道德性 2、不完整型 3、政治性 4、谦抑性 。 刑法的性质:1、公法、 2、实体法 3、强行法 4、国内法 5、司法法。 创制的原则:1、合理......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题(共5篇)

    案例分析题 1、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请问:乙的行为属于哪一种犯罪停止形态?为什......

    《刑法总论》学习目的、要求以及思考题

    《刑法总论》学习目的、要求以及思考题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刑法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刑法学的体系和研究方法。 思考题: l、刑法学与刑法的关系是什么? 2、比较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