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感想竹石
《竹石》读后感
四年三班: 陈科元
指导教师:石伟华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郑燮的《竹石》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咬住青山不肯放松,深深扎根在岩石缝隙之中。竹子经历了千万次磨炼、打击,才变得更加坚韧,不惧怕外界环境的艰险,任凭东西南北的狂风吹打,依然努力生长,毫不动摇。
我们都知道竹子是四季常青的植物,无论在哪个季节,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且能在险恶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当春天还没来到,竹子就偷偷的在地下萌发了。第一场春风拂过,竹子就似利剑般,穿过顽石,不畏艰险的迅速地生长起来。无论是狂风的袭击,还是暴雨的降临,它从不在乎,也从不躲藏,依旧傲然挺立,毫不畏缩。我们华夏民族的先辈祖孙也有着像竹子这样顽强、执着的品格。
回想起抗日的时候,先辈们就是用那落后的小米加步枪,赶走了在我国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打败了蒋介石的飞机大炮,解放了全中国。中华民族不忘国耻,先辈们又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刻苦钻研,研制出了两弹一星,我国快速的成为了世界军事强国之中的一员。
我们的祖国像无数如竹子一样,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下,成为了一个繁荣、富强、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爱竹子!更爱竹子的品格!我爱它那“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爱它那不畏艰险的品格。我要坚强、自信、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高尚品格的人。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古诗《竹石》教学设计
古诗《竹石》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看图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位朋友(出示岁寒三友图片)同学们,你看到了哪三位朋友呢?(梅花、松树、竹子)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他们被统称为岁寒三友。你知道为什么称他们“岁寒三友”呢?(因为他们不畏严寒,在冬天依然傲然挺立)是的,这就是历来被无数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的“岁寒三友”。今天我们要重点了解的就是它了。(竹子图)睁大你的眼睛,你看到了什么?(自由说,竹子,长在石头缝中的竹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长在石头缝中的竹子的古诗《竹石》(在图片中出示课题《竹石》,板书《竹石》)
2、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郑燮。(出示作者简介)
二、初读诗文,自主感知。
师: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呢?请同学们快快翻开课本,请你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可以拿笔划划节奏。
1、指名朗读,给学生正音。(出示整首诗的幻灯片)师:读的很好,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生读)
2、师:你们想听听名家是怎么读这首诗的吗?生听后在读一遍。(出示名家范读)
三、品味语言,理解诗情。
师: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呢?我们看到这些难懂的古文也许会有疑惑。那理解古诗有哪些方法呢?(生:看注释,抓重点字词)
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经验的积累,那请同学们浏览古诗,看看哪些词语阻碍了你理解古诗。(生反馈:咬定、坚劲、立根、任尔等)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小组交流学习对这首诗的理解。(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学生反馈
学生自由反馈词语的意思 师:同学们,你们读懂了哪个词语?(生回答)
2、学习前两句诗
师:来我们来借助关键词的意思,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从咬定我看到了竹子扎根在岩石中,对,这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示这句诗)
师:怎样的咬住?(死死的咬住)竹子,你为什么要死死的咬住呢?(生答:因为我想要扎根,只有咬住,才能。。)
师:对,他就是想立根在这破岩中,石缝有多深,他的根就扎到多深,在这缺乏土壤,缺乏水分的环境中,他竟然能够生长着,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竹子?
生:生命力顽强,坚强。。(教师板书:坚强不屈)师:带着对竹子的敬佩之情来读一读这一句诗。
3、学习后两句诗
师:这棵顽强不屈的竹子在这险恶的破岩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生:千磨万击
师:联系生活实际张开想象竹子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生自由说)
师:是啊,当强劲的风吹来的时候,它依然傲然挺立;当沉重的雨落下来的时候,它铁骨铮铮顶天立地。当冰冷的雪覆盖在它身上的时候,它依旧咬着牙挺了过来。当炙热的太阳暴晒在它身上的时候,它依旧默不作声没喊一句。不管什么样的困难,它依旧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示后两句诗句)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竹子?(生自由说,教师板书坚韧不拔)
师:作者写的仅仅是竹子吗?(生说:不,写的也是像竹子一样坚忍不拔、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人)
师:这种借写物来写人的手法叫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师:人们常说言为心生,那这首诗作者想要表达自己怎样的心声,怎样的志向呢?那我们借助资料来了解郑板桥这个人。(出示作者生平事迹)
师:从这些资料中你看出郑燮有什么志向呢?(生回答)师:对,诗人以竹明志,以竹自勉。接下来我们一起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怀。
四、拓展延伸
师:泱泱华夏,中华上下五千年,不乏具有竹子精神的能人志士值得我们学习,你能来说一说吗?
五、作业
1、积累写竹的诗句。
2、写一写你想对竹石说的话。
第三篇:古诗《竹石图》教案设计
古诗《竹石图》教案设计
1、认识“破、磨、击、尔、南”5个生字,掌握“磨”的两种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扑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
1、(课件出示《竹石图》,配以古琴乐)
导人:听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吧,说的就是清代著名大画家郑燮的故事。他可喜欢竹子了,大家看到的这幅{竹石图}就是他62岁时的作品。
2、感知图画。说说画中的竹子给你的感觉。
3、感知古诗。
郑燮还会作诗呢,这画中的诗就是他自己写的,老师读给你们听听吧。
教师范读古诗。{配以课件《竹石图》及古琴乐)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来学习这首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诗,自学不认识的字。(教师进行巡视,提醒学生把宇音读准)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互评。
4、救师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
咬定
破岩
千磨万击
坚劲
5、小组齐读古诗,读流利。
1、欣赏图画,练习读古诗,整体感悟诗中怎样写画中竹的。
2、逐句练读。
①赏画。竹子长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读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②教师描述诗句的意境: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样.一点也不放松。
③学生自由读前两句诗,指导学生评读。标准:音准、有感情、韵律美。
④赏画想象: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
学生自由读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⑤引导学生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教师总结: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⑥指名读全诗,学生评读。
3、再次整体感悟古诗。
①指名学生诵读全诗。
②对照图画,再读古诗,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③引导:你喜欢诗中的竹子吗?为什么?
④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4、练习背诵古诗。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交流好的背诗方法。
自然界中有好多植物都具有优秀的品质,诗人们时常写诗来赞美它们。课后读读(梅花)。下次课大家来交流学习体会。
第四篇: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教学内容:生字 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 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后两首古诗。
教学目标: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背诵《墨梅》。
2、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1)强化学习古诗的方法。
(2)询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竹石》
1、了解诗人,理解诗题。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是“扬州八怪”之一。
(2)理解诗题。(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首诗是题写在他画的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抓字眼,明诗意。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岩之中。
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坚韧不拔。
任尔:随你。人,任平。尔,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的磨难仍然坚挺,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劲松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3、想意境,悟诗情。
(1)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喜欢哪种植物?你喜欢竹子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以诗人的身份,怀着对劲竹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
三、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2、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3)想意境,悟诗情。
a.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d.朗读全诗。
四、总结复习。
1、分组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语调停顿、语速都应该以据诗人所表达的
第五篇:古诗诵读---竹石_题诗后___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竹石》、《题诗后》。
2.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郑燮坚韧不拔、不屈不饶的高尚情怀;体会诗人贾岛刻苦学习、斟酌推敲的创作精神。3.能正确默写古诗。一.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说说学习过的第32课《推敲》一课中,贾岛是一位怎么样的诗人? 2.出示诗名,并解诗名 自由发言
齐读诗名,交流诗名的意思。
为学习《题诗后》,体会诗人斟酌推敲的创作精神作铺垫。二. 读通古诗 整体感知
1.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古诗,要求做到字字音准,读正确,读流利。2.在田字格中指导“燮”、“卧”的笔顺 个别学生读,纠音。分男女生读
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
交流如何停顿,并说说原因,再读一读。分小组读
初步感知古诗,掌握诵读古诗的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三.
1.老师打乱顺序说诗意。学生找出相对的诗句并朗读。
大致理解诗意,为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 读懂古诗 理解诗意
2.出示诗句和诗意。
男女学生相互配合读。感埋下伏笔。
四. 读好古诗 体会诗情 1.学习《竹石》
(1)郑燮描写的是一棵怎么样的竹子?找找诗中的字词说一说。(2)介绍作者郑燮。(3)指导朗读。
2.学习《题诗后》 用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 感受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3.为什么两首诗时间相隔那么久,作者也不相同,却要放在一起让我们学习? 学生交流,并在老师指导下诵读出古诗的感染力,诵读出对诗人的敬佩。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并 在老师指导下再次朗读。
学生交流,并说说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可以做到坚韧不拔、推敲斟酌。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体会诗情的方法学习古诗,读出古诗的感染力。整合两首古诗,联系生活达到育人的目的 五. 背诵古诗 正确默写
1.选择一首古诗进行默写,部分能力较差的孩子可以借助板书默写。2.点评默写情况。
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进行默写。自检后订正。
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给予鼓励性评价。六. 拓展延伸 诗情画意 布置分层回家作业:
1.熟练背诵古诗,并正确默写。2.古诗译画。3.了解扬州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