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读书心得[范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读书心得
孙扬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读书心得
今天集中会议时,校长为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回家后我上网搜索,读了这本书的的电子版。然而没有读完心中却已经翻江倒海了。书中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着教育现状,直指现象之根。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人或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的学习潜力与求知欲望是无限可能的,千万年来一直在被激发,一直在无限扩容,却一直望不到极限!学习的最初目标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必须掌握相应的技能,掌握技能就必须明白事物的原理,明白原理以便于更好的传承技能,这是教与学的最初来历。
我不禁问自己,我们的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教育有三个层面。
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世界观和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家长和教师首先要为孩子做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同时要相信孩子,给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会思考、有智慧、懂得合作并待人以宽、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人才。
教育要对受教育者的心智进行全面开发,并对其全方位能力进行培养。英国教育家维克多·费兰克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能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懂得负责任,是人的高贵品质。中国教育家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对家长和教师来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一项核心任务。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建立合理期望,让他们体验成功,成就他们的自我实现欲,给孩子重要的角色,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学会坚强是成功的核心品质,我们要从小磨炼孩子的意志,让他们去克服困难;注重细节的培养,从做小事开始,一丝不苟;培养他们的纪律感,让他们懂得遵守规则;多让孩子参加体力劳动,训练吃苦耐劳的习惯。
教育要传授技能和知识。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我们要教会给孩子学习的技能。传授知识要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开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要训练并激发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要尽可能地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另外,我们要记住,思考力是孩子掌握及运用技能和知识的核心。
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它与人的灵魂有关,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相关联的,我们的灵魂是会影响到他人灵魂的。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表,我们的言行都会影响孩子,而且是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灵魂。这让我意识到,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能够帮助孩子发挥潜能的教育,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第二篇:我们为什么需要读书?
我们为什么需要读书?
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阶段以后,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学说”。这套“学说”让他在心理上自给自足,找到平衡。只有平衡了,人才能正常的生活、学习。这是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它容易让人形成一种很强的自我保护、自我封闭意识。当遇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观念进入时,就可能出现有意识的或下意识的排斥甚至反抗。如果他们已有观念中有错误的或落伍的,外来的又是正确的,那么他们就失去了更新、弥补、提升自己的机会。一些遗老遗少和抢残守缺的人属于这一类。
任何人要想进步,都必须时刻以开放、正直、勇敢的心态、胸怀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像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一个国家都这样,一个人更应如此。要想使自己强大,就必须改革并开放。要做到这些,我们就得学习。
学习的方法很多。其中向书本学习,向书本的作者学习不失为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书本及其作者不是指科技书与相关专家,而是文史书哲学书和文学家哲学家。当然了,如果你想学习一项技能赚钱养家,请学习前者。
同时学好后者会更好,学习前者只是针对某一领域的人,学习后者适合所有人。
有人说,社会才是真正的大课堂,要学习修炼可以在社会中进行。可多数人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被污染、同化、压爆了。定力不足,智慧不够的你如何在物欲横行、诱惑满天飞、陷阱随处可见的社会里混得下去、混得比别人好?
你或许要问那不就是学习修身养性吗?学习文学不如学习佛学,佛学里才有大智慧。这一点都不假,可禅宗别教,不立于文字,靠的是个人的灵性悟性,一般人有这个能量吗?你可能会说先创造物质上的富裕再考虑这个,而且修身养性一类的精神活动的进行必须有物质条件的提供。这一点也很对,可前者水平的高低又不完全受后者多少的限制。品德高尚的人可以很贫穷,亿万富翁不见得品质有多好。所以进行内在修养的人不可动不动就拿先等有了钱再说之类的话来搪塞,来自欺欺人。
前天在合肥晚报上看到蜀山监狱开设了图书馆,好多犯人都在里面如饥似渴的读书。想象真是为这些失去自由的人感到惋惜,要是没进来的时候就知道读书这么重要该多好啊!外在物质的创造与内在精神品质的修炼可以同时进行,二者并行不悖,而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者的关系就像电脑配置中的硬件和软件。不继承先人遗诣,没文化积累的一些只注重物质金钱的人就像硬件很强大先进,而与之匹配合用的软件却低级、弱化。这样装备的电脑是很难运转良好,运转长久的。
这种现象也可拿暴发户及中六合彩的人来比喻。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拥有大量金钱的因素中智慧所占的比列极少。由于缺少智慧,也就缺少了相应的合理驾驭如此之多金钱的能力。不懂得科学投资、合法经营等长久生存发展的经营理念的他们,大多是守财奴,坐吃山空。没有智慧的心里也必然不会空着。必定会有其它不是智慧的东西充斥其间。一些乱七八糟的不是智慧的东西往往会使他们心烦意乱,迷茫失措,空虚无聊。有了钱的他们就会用金钱填补空虚,满足欲望。殊不知欲望是无底之渊,岂能是金钱能填满的?于是挥霍无度,不知节制,进而滋生骄奢淫逸,醉生梦死。
这样的他,金钱给他带来的不是福利,而是伤害。
诚然,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我们所熟知的暴发户中六合彩者,如若后来坚持过来,必定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意识到内在的重要性,弥补了内在的不足。
内在智慧的多少决定了人生历程的高低。
你或许又要问文学,哲学及其作者们有这样的魔力吗?他们搞的文学,哲学好像与我们平常无关。他们只是自娱自乐,甚至是自寻烦恼的一类。可我要说的是真实情况绝非是这样。
一个人包括人类的整个形式。一个人的痛苦和快乐与其他所有人类有相通相似之处。一个人在快乐中分享人类的美好,在痛苦中探寻、破解人类的局限。懂得文字记录的作家们以文学、哲学的方式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而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继承了民族的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民族的灾难而悲悯而反思,为民族的未来努力探索,积极实践。他们是民族的先锋,人类的精英。
真正的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比如周恩来、李嘉诚、爱因斯坦,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各自领域内的伟大人物,除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内在时刻都在进行的修身养性同样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内在的精神品质决定了他们看待问题的深度、广度、远度。他们外在的身份是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其实他们也多半是个文学家,哲学家。建国后,毛泽东的床头常放的书中有鲁迅文集,现在的我们的温总理常看的是《沉思录》。
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等带领人类完成物质上的富足,而文学家、哲学家等为人类完成内心世界的充实完善。
这些是文学家哲学家的历史意义。也别小看了文学和哲学。文学、哲学等形式的艺术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力,一种有别于其它的软生产力。它们在社会变革前已经出现,在社会变革后还未结束。它们为社会变革鸣号、引导,也为社会变革治愈、疗伤、直至回复元气。二战后呼吁和平的文学的掀起以及文革后“伤痕”文学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证。
读那些伟大的文学、哲学作品是一种精神活动。它的功用在于让人时刻保持自省,反省,让人在忙于生活的同时保留更多可能性的思想空间,让人自我突破,自我完善。书真的很好,读书吧!
http://734095515.qzone.qq.com/infocenter?ADUIN=734095515&ADSESSION=1243510110&ADTAG=CLIENT.QQ.1855_QQUrlReportBlankZone.0
第三篇:《教师教育科研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亲教研”方可“信教研”
-------------一切为了学生是我们教研的最终目的吴敏敏
我只是一个教书匠,所以当我听到教学科研这个神圣的词汇时,总是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而在我心里,那些做教研的名师们也是高高在上,宛如居于教学神坛。当我读完这本《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书时,给我最大的影响是对教研这一概念理解的转变。
书中说到:教科研不是专家和学者的专利,而是一种教师真实的生活和成长的方式。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不仅需要在思想上“认清中小学教科研”,消除教师的“恐研症”,更需要教师“让研究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是第一章的篇首语,也给了我极大的触动。其实我一直不懂什么是教科研,即使懂得一些,也不过是自己对教科研的一些主观认识。正式因为不懂得,所以才会有陌生感,有陌生感,自然不会亲近它,甚至会对它产生恐惧的心理。当我认真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说我掌握了多少教研的方法,而是我打心底不再反感教研,甚至还愿意主动去向它靠近,受它影响。教研不能脱离我们的教学生活,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个教书匠其实都是有理想的教书匠,都渴望将自己的匠气变成将气,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且有艺术。所以,走上教科研这条路是每个有理想的教师的最终归途。而弄懂我们教研的最终目的则显得尤为重要。教研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易被学生接受。
“新课程强调教师须成为真正的研究者,因为那意味着:教师既教知识,更教方法,而且,在教知识的同时,更引领学生一起探索知识背后隐含的思想,让
学生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无疑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极大提高。”
由于我们长期对教研存在误解,教研脱离了教师的实践,由“专家”和“权威”在书斋里依靠概念的堆砌和理论的推演所“凭空构造”出来的“宏大的理论体系”。课题数量多、课题经费多、参与成员多,但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课题少。面对这个现状,书中提出,“中小学教研可以从一下几点着手:
一、选题要突出‘微’字,切入点越小越好;
二、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要清晰;
三、研究方法要注意一个‘细’字,要做有心人。”可见,转变教研的目标,是我们做好教研的最重要的一点。
当我们渴望上好每节课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具备了教研的潜质了;当我们备课时努力将一个深奥的问题浅显的展现出来时,我们已经在做教研了;我们在课后反思自己上课的一些问题时,我们在教研上已经成长了很大一截了。
明确了方向之后我们该如何去做呢?书上提到了很多种具体的方法,也很有操作性。总之,教学科研要小切口,深挖掘。
相信自己是在做教研,那么,你真得就会研究出一些东西。在教语文的过程中,知识点很枯燥,我常在想,如何让学生对我所说的内容感兴趣。于是,针对这个问题,我先对学生做了一个调查:你们喜欢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希望老师上课时的语言是什么风格的?如果你是语文老师,你怎样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堂?综合学生的回答,加上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可以更准确的去定位我的课堂。现在90后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很多,他们的知识
面也很广,如果还跟以前的教学一样照本宣科,那么只会让他们觉得乏味,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在新的时代下,面对新的学生群体,我们教师也应该相机而动。经过调查以及平时上课时的经验,我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现在的学生特别需要话语权并且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在课堂上我会尽量把表现的机会给学生;第二、现在的学生特别有好奇心,所以课堂形式可以多变,比如,根据课文的特点,语文课可以是小品课,可以是话剧课,可以是视频课,可以是音乐欣赏课,可以是辩论赛场,可以是诗歌朗诵会等。第三、现在的学生需要的是一种认同感,所以学生喜欢老师用他们“圈内”的话和他们交流,不喜欢老师从故纸堆里爬出来,抖抖飘落一地的尘埃,张口就是生硬的语调。
每一点,都可以让我们思考良久。针对第三点,其实,我们也可以由很多研究的方向。比如,一,一些“时髦”的词在什么时候穿插到课堂里而不哗众取宠;
二、不同体裁的课文如何才能找到适合的教学语言风格;
三、与学生课堂对话时,平等的交流的重要性和批评的艺术。
这只是对课堂语言的一个小小的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用心,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思考,而如何去找到这些思考的点,发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对于教师去研究自己的课堂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反思的内容可以有很多,而我们的出发点是,这节课是否真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是否真的通过课堂环节的设置有所收获。一切以从学生出发为起点,一切以学生获益为最终目的。如果,没有实现这个目标,那么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每节课后都应不断去拷问自己。
只是,拷问自己,总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当局者迷,加上性格当中的自以为是的因子,反思总是显得没有深度。为了不让教学反思流于一种形式,每次课后都会给自己的课找到一个优点,两个缺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力求下次发扬优点规避缺点。
每一个发问都有可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因为寻根究底往往会无限靠近事物的本质。当我们无限靠近教育的根本时,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有极大的收效,我们就可以教育学生更加科学合理的去认识和学习知识,可能这就是教研的重要意义,而同时带来的名利则是教研的副产品,不可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反思,是教研的最好切入点,只是由于自己身体的懒惰,更主要的是思维的懒惰,让我们懒于去思考。特别是教书的时间渐长,教学的热情渐退,更多时候仅把教学当成一种混饭吃的工作,教研便离我们渐行渐远,而我们也渐渐平庸,甚至可能会被时代狠狠的甩在后面。
这本书是《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我认为,需要的东西很多,而最需要的则是对学生发自本性的一种爱。爱学生,爱所在的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我们才有无限热情和无穷动力想着去更科学的完成一节课的教学,想着把最完美的课堂带给最可爱的学生们。内在的驱动力就像是汽车的引擎,是我们钻研,向前奋进的最有力的支撑。
教研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不计名利,不较得失,潜心研究课堂,真心对待学生,方可嗅到这艰辛路途上的芳草香。
第四篇:《备课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听课最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大兴学校小学部 武国民
刚刚读完这本书,心中体会甚深,想就此写下来。在以前听课对我来说真是一窍不通,不知道听课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一直认为听课就是看看别人是怎么设计教学的,如何课堂组织等等。还没有听说过,听课之前还需要备课,还要带着疑问去听课,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感到它就像一位名师给我好好的上了一堂“如何听课”的课。是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一、听课要有备而来,听课前要事先了解本次课教学内容,甚至将这次课提前备出来,做到心中有数。并在备课中找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带着未解决的疑问去听课。这样才能真正的在听课中有目的的去学习。学到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教学知识。在听课中找出与己不同之处,作出比较,取长补短。解决疑问。我认为这是快速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二、听课要注重细节,在一定的程度上课堂是有无数个细节组成。关注课堂细节,捕捉授课者的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的又一捷径之处。善于从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我们听课时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与学生一样遵守课堂纪律。给授课教师一个平常的课堂从而发挥其最好的授课状态;
2、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伙伴。在听课时不仅要向授课者学习,同时也要向学生学习,不能把学生当作配角,而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学习伙伴,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教与学当中的闪光点。
3、应该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在教学中不要把自己当成旁观者,要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行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和想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三、有效听课,关注教学重难点。听课时我们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些都是我们在听课时要认真细心揣摩的。
四、听课反思有效提高听课效率。听课反思就是听课后自觉地对自己的听课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反思主要围绕八个方面去进行:
1、反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的协同程度。
2、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协调融洽。
3、反思课堂教学结构安排的适宜程度。
4、反思教学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
5、反思教师基本功是否扎实。
6、反思训练是否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7、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8、反思成功直觉和失败之处。
听课是提高课堂实践水平、提升教学经验、提炼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听课给教师提供了观摩和学习的机会,能够有力地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听课是做一名乘公教师的必经之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依然会抓紧一切时间来多听课,从中获取新的“养分”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计划。
第五篇:《我们如何思维》读书心得
约翰·杜威的哲学与教育思想
杜威在基本哲学路线上继承了经验论传统。他把经验解释为超出物质和精神对立之外的中性的东西,既否定经验是客观对象的主观反映,也反对把经验看作是一种纯粹主观意识。在杜威看来,经验既包括人的情感、意志、思想等一切心理意识的、主观的东西,也包括事物、事件及其特性等一切“客观”的东西。杜威否定思想、概念、理论等等是客观对象的反映,认为它们不具有客观真理的意义,而只能作为有用的假设。它们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只要它们对实现目的有用或者对有机体适应环境有用,它们便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杜威非常重视教育和哲学的关系,甚至把哲学看作是“教育的普遍理论”、“广义的教育学说”。他认为,教育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而思想和学习是人用来适应生活要求的工具,人为了生活而思考,所以哲学也是一种生活工具。掌握生活工具要通过教育,教育好像是实验室。哲学的种种理论可以在其中经过一番试验,使之成为具体的。杜威一生的哲学活动从没有与其教育活动分开,他的教育活动也从没忘掉工具主义哲学。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首先来看一下书的基本内容吧,也供未读者有个基本的预览。本书共分为3大部分,十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可以概括为思维训练的一般性问题,包括思维的基本概念、思维训练的必要性、思维训练的社会、自然和智力条件。第二部分可以概括为思维训练的性质及成长,主要是思维成长过程中所必经的过程,也可以成为逻辑元素。包括完整思维过程分析、归纳、演绎、判断、意义、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科学思维和经验思维。其中,意义被给予了较大的篇幅阐述。第三部分可以概括为如何训练思维,从活动、语言、观察、讲课进行了阐释,并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
本书是我6月份以来所认真阅读的第4本书,为每一章进行了总结,并为该书画了3副思维导图。本书在豆瓣上的评论者不多,评分也并不高,被我购买实属偶然,属于购买《研究是一门艺术》时的凑单商品。购买该书当然也得感谢书商的成功宣传“被胡适等学者推荐为青年必读书”,之所以说感谢是因为该书确实值得推荐,给了我比较大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杜威对我所从事的职业曾有杰出的贡献,对我而言当然并不陌生,但认真阅读他的著作还是第一次。该书可以从两个层面给读者提供思考,即教育层面和思维层面。
书商的成功宣传“被胡适等学者推荐为青年必读书”,之所以说感谢是因为该书确实值得推荐,给了我比较大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杜威对我所从事的职业曾有杰出的贡献,对我而言当然并不陌生,但认真阅读他的著作还是第一次。该书可以从两个层面给读者提供思考,即教育层面和思维层面。
杜威是公认的卓越教育家,提出了让众生癫狂的”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显然也在该书中得到了比较切实的体现:一是强调教育必须由具体到具体,敦促教育引导学生由“游戏”上升到智力层面,即强调能够为学生创造”善于观察和实践,并能够审慎思维,追溯现象背后的因果,而且能将得出的概念性知识运用与实际”的主客观条件;二是该书将思维训练的背景全部设在学校,而且强调知识传承与切身观察的高度统一。个人以为,杜威的教育理念与与我国古代先哲及近代贤人所倡导的并无二致,比如“知行合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等等。缺乏亲身体验的纯粹文字教育、自省和独立思考模式训练的缺乏都被其抨击,而这些却我们当下的教育广泛的运用。我们现在的教育领导者及从业者们,愧于中外先贤,愧于这个时代,更愧于孩子们!
杜威也是知行合一的优秀哲学家,著述颇丰。本书对完整的思维行为进行了深刻分析,简约而又深刻的阐释了逻辑过程。该书中的思维,实际上指推理,包括归纳、判断、意义等。书中重点强调了3个关键词:意义、联想、观察。简单而言,一个优秀的思维者,必须能够切身观察,恰当联想,并付诸于有意义的实践,必须习惯系统思考,主动探索真实。作者强调思维可以训练,一是调控联想能力;二是调控推理条件,这些微言大义给了我极为深刻的触动。杜威所强调的思维训练对学术研究有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而且与其学生胡适所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研究方法有共通之处。
总而言之,本书让从一个外国学者那里更为着实了解了“知行合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先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