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皎煤矿2012年1-5月顶板管理总结汇报

时间:2019-05-12 15:1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皎煤矿2012年1-5月顶板管理总结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皎煤矿2012年1-5月顶板管理总结汇报》。

第一篇:白皎煤矿2012年1-5月顶板管理总结汇报

白皎煤矿2012年1-5月份顶板管理总结及下一步的工作

一、1-5月份顶板管理的主要工作

(一)落实责任,明确目标,添加措施,强化管理、确保顶板安全。

1、为了深刻汲取历年顶板事故教训,抓好顶板这一薄弱环节,杜绝顶板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全年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白皎煤矿于2012年1月1日下发了芙白皎安〔2012〕1号文件,即《白皎煤矿二○一二年安全工作安排意见》。该文件重点要求了矿井在安全生产中应强化顶板管理,抓住顶板管理中容易发生事故七个环节(即岔口支护、断层支护、修料、回柱、敲帮问顶、临时支护、立碹质量)的过程管理,凡采面过断层、初采、回撤、巷道维修、岔口支护等重点工程,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技安措施,岔口维修尽可能采取锚、网、喷进行支护。掘进工作面必须坚持执行前探梁和一掘一喷临时支护。矿安监处要加强对锚喷质量的监督管理,严格工程质量验收考核,并实行“现场验收、现场定级、现场标注”的三原则,杜绝质量检查走过场现象,继续执行工程质量评比奖头罚尾政策,使全矿工程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为认真抓好2012年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提高采掘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从根本上防止顶板事故发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矿特制定并下发了《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考核奖惩办法》,矿特成立了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于矿生产部,全面负责日常资料收集、整理和具体检查考核奖惩等工作。该文件确立了矿井全年消灭顶板重伤及以上事故、采掘质量标准化达规划等级、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考核达标、杜绝一级非伤亡冒顶事故等工作目标;并落实了矿安监处、生产部等主管业务部门的职责;制定了分月考核季度奖惩考核的办法。

3、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煤矿企业强化顶板管理,实现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好转,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和《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开展矿井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芙蓉生函〔2012〕187号)文件要求,白皎煤矿特制定了该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文件,并制定了《白皎煤矿顶板管理补充规定》。该文件明确了专项整治活动的时间、目标和职责,从活动当月起开展了由生产矿长组织的每月顶板管理分析会议;参加并参与了芙蓉顶板事故案例宣讲团的事故宣讲,并作有会议纪要;每月已进行了不少于两次由安监处牵头,生产部参加的顶板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工作;制定有四号煤层破碎顶板条件下掘进工作面和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构造、旧巷等特殊带的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对采掘工作面的顶板进行动态监测并作有记录备查;

4、矿认真开展全国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活动,确定了活动的主题、时间、目标、内容和组织领导,重点明确了“认真开展顶板、机电运输专项治理,防治事故发生”的工作要求。

5、矿转发了芙蓉安函〔2012〕102号《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开展“防治煤与瓦斯、顶板事故”专项活动的通知》文件。全矿全体干部职工对该文件通知的活动时间、范围、目标及活动内容与工作要求进行了学习,重点对“切实加强顶板管理、杜绝重大顶板事故,努力实现采掘工作面轻重伤人次同比下降30%以上目标”的工作要求进行了落实执行。

(二)实现了破碎顶板、旧巷富集四号煤层综采面的安全开采及回撤 2114综采面位于21采区一区段东翼,属近距离采空区下的四号煤层回采工作面,各类本层、上覆层、穿层旧巷富集,开采中顶板管理难度较大。该该工作面开采中主要应用综采工艺和特殊配套开采技术,解决了采空区下极近距离破碎顶板难管理、上下邻近层及本层旧巷数量多且种类复杂、随采加架工艺复杂等多个技术难题,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和顶板破碎带的综采三机回撤,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大幅回收,为矿井其它相似区域应用该类特殊技术进行了有益实践。

(三)在四号煤层工作面等破碎顶板、应力集中带掘进,矿制定了专项顶板管理技术措施,并进行了贯彻落实,实现了安全掘进。白皎煤矿2104、2014工作面均与上覆二号煤层间距较小,且局部段在二号煤层旧巷下掘进,掘进施工中顶板破碎,围岩物理力学性质较差,顶板管理困难,安全威胁大,我矿分别制定了2104和2014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专项技术安全措施》,对施工方式、支护方式、爆破施工、探掘施工等做了详尽说明,还分别成立了2104和2014掘进工作面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迄今两掘进工作面未发生一起顶板类事故,实现了安全掘进。

1-5月我矿还安全施工了2104边界、+300人车联络巷岔口、+450东大巷绕道、2004工作面等顶板破碎带井巷。

二、1-5月份顶板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1、发生顶板类事故,受伤一人。

2012年4月1日,806队施工的2104运煤巷碛头片帮造成一人踝骨骨折。

2、锚喷井巷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矿各锚喷队不同程度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在巷道成型、锚杆施工、挂网和搭接质量较差,另在前探梁使用、备用木料配备、材料消耗方面问题表现明显,矿内应继续加大惩处力度,确保井巷支护质量和顶板安全。

3、矿压监测预防工作开展程度不够,管理水平偏低。应加强对矿井顶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白皎煤矿虽开展有顶板动态监测工作,但普及面不广,开展程度不够,管理水平偏低。把顶板动态监测观测预防看作是一个辅助性工作,谈化了部门职责,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时落实不到位,顶板安全管理人员无实际职权,管理体制不顺,职责权利不明确管理水平总体偏低。

4、顶板管理安全生产人员培训正对性不强,效果待提高。

尽管顶板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年年进行,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听不明白,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培训走过场。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不到目的。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认真落实好顶板管理工作,矿成立以杜维毅为组长,宋润权、盛建发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顶板管理领导小组。成立顶板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部,何玉福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顶板管理日常工作,技术组负责日常资料搜集、整理和具体检查考核奖惩工作。

(二)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各项工作责任制。顶板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并下发具体的顶板管理工作意见。

2、定期分析采掘头面顶板管理状况,提出具体的措施和要求。

3、对各采掘连队进行顶板管理的专项检查,由安监处、生产部组织每旬不少于1次顶板专项检查。

(三)深化隐患治理、强化科技兴安,积极推广使用支护能力强、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深化“隐患治理年”活动,及时分析、排查、治理顶板隐患,超前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2、推广软岩开拓巷道使用“W”钢带+锚索+锚网喷的联合支护。锚网喷支护巷道坚持执行“一掘一喷”支护方式。采煤工作面继续推广使用自移式液压支架。

(四)加强职工队伍顶板安全培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1、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既包括提高监察人员的监察能力,不断加强安监、标准化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技术比武、竞争上岗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安监、标准化队伍综合素质。

2、采掘连队注重职工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方法,重点培训采掘工作面矿山压力、顶板控制、特殊条件下的顶板管理措施及顶板事故防治知识,强化职工按章作业的意识。培训要结合实际,多采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触动职工身心。

(五)完善顶板顶板安全管理奖惩制度,继续开展优质顶板管理竞赛活动 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各生产连队成为搞好顶板安全管理的第一受益者,从而提高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六)具体要求

1、雨季由于地表水渗透顶板软化极易冒落,各采掘队应做好特殊条件下的顶板支护,维护好后路,确保后路及出口畅通。特别是2104工作面、2014工作面掘进,2414工作面回采均受季节水和采空区积水影响,期间要加强防治水管理及顶板安全工作。

2、对孤岛采煤工作面(如2014工作面、2104工作面掘进),一是受高地压影响煤层均已压酥煤体强度、硬度下降,二是掘进期间过旧巷多、上覆煤层采空区等多重因素影响。必须督促相关施工队编制顶板管理专项技术措施,各职能部门动态掌握、监督现场,确保安全生产。

3、加强对顶板压力的观测。加强采煤面两端头、两巷超前支护段、机(炮)道、断层破碎带,构造带、特殊地段的特殊支护管理,工作面上下两巷严禁破顶或留顶煤掘进,若特殊情况两巷有破顶或留顶煤现象,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的支护质量、采空区悬顶面积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的要求。

4、遇断层破碎带、构造带和特殊地带要制定加强支护的措施,如2461工作面回采期间过断层的特殊支护;掘进工作面靠近断层10m内要按规定要求加强支护。

5、加强顶板支护的七个环节,完善、优化巷道三岔口支护设计方案,尽量避免出现四岔门。三岔门、四岔门要选在顶板完好的地点,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6、掘进巷道开门位置要选在顶板完好、支护完整的地点,开门时要制定防止放炮打到抬棚、架棚和前探支护的特殊措施。

7、掘进巷道要积极推广使用锚杆、锚网喷、锚索等较为先进的支护方式,并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架棚等刚性支护方式。同时,锚网喷支护巷道掘进期间多采用“一掘一喷”方式作业,避免因放炮造成支护失效。

8、选择巷道布置、支护形式。为减少矿山压力,减少巷道支护维修费用,开拓巷道应尽量布置在稳定坚固的岩层中,准备巷道应尽量减少采动影响,回采巷道送巷应采用单孔送巷、小煤柱送巷、沿空掘巷等技术。

9、摸清和分析采前工作面已揭露出来的地质构造,合理控制采高,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破碎顶板尤为重要。加强控顶面积的管理的建立健全制度。目前煤矿井下控顶面积比较大在掘进工作面不能有效的进行临时支护和及时支护导致控顶面积范围大支护效果差支护的刚度不强,常发生冒顶事故。

10、掌握顶板来压规律,搞好来压预报,推广支护质量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各种可能造成支架——围岩系统故障的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使支架有效地发挥其设计支护效能,实现对顶板控制。

11、掌握顶板活动的规律,严格进行观测,采取防、治结合的原则,实现“宏观让步,微观控制”,营造积极的工作气氛,尊重工人的目标。加强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是预防管理科学之一,通过对采煤面各部位顶板动态、支护质量和不安全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和预报,及时制定可行的防范措施,可做到有效地控制顶板。

第二篇:白皎煤矿汇报材料(国家能源局)

川煤集团芙蓉公司白皎煤矿瓦斯治理汇报材料

一、矿井基本情况

1.矿井于1965年4月开工建设,1970年7月简易投产,设计能力为120万吨/年。2011全年原煤综合产量完成101.1万吨,其中保护层开采煤量36万T,完成抽采打钻32.58万米,抽放瓦斯(纯量)1450万立方米,杜绝了重死亡事故,创建矿41年最好成绩。

二、矿井灾情情况

我矿是一个典型的集瓦斯、火灾、水患、矿压于一体的“五毒俱全”矿井,灾害严重危险程度居全国前五位,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组认为:白皎煤矿为国内知名难治理的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一)瓦斯灾害极其严重。矿井煤层瓦斯含量平均为24.7立方米/吨,已测煤层瓦斯压力最大为3.5兆帕。至今已发生突出231次,占四川省煤与瓦斯突出总量的60%左右,其中1000t以上的特大型突出7次,最大一次突出煤(岩)量3114t,涌出瓦斯49.75万m3,突出瓦斯逆流最远距离为1340m。平均每年突出5.7次。投产至今我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63起,瓦斯燃烧事故18起,其中死亡事故11起,死亡59人。1970年建矿至1993年期间,平均每5年发生1次特大瓦斯伤亡事故。

(二)煤层自燃发火与水患严重。我矿为易自燃煤层,投产至今,共发生煤层自然发火115次,因煤层自燃发火引起瓦斯爆炸50次,封闭采煤工作面48次。近十年百万吨发火率为2.38次,为一级自燃发火矿井。矿井水日涌出量最大为13.4万立方米。1998年因涌水骤增、排水能力不足,导致矿井被淹,损失达1.8亿元。

(三)矿山压力大。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每平方公里就有断层多达34.3条,生产揭露落差大于2米的断层多达千余条,构造致使原岩水平和倾斜应力均大于垂直应力的2倍以上,为世界上极少有的矿压显现模式,导致巷道支护困难,失修率高,支护成本高,开拓井巷造价已在2万元/米以上。

三、瓦斯治理主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多年来,白皎人在科技攻关、科技治灾时,将瓦斯灾害防治摆在了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安排布臵,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长期服务矿山、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防突治灾技术队伍。瓦斯的综合利用效果明显,以通风瓦斯治理和矿井防灭火为核心的白皎特色企业核心力逐步形成。

(一)坚持“治灾先行,科技兴矿”的发展思路

面对灾害重,难抽、难采、难治的局面,我矿始终坚持“治灾先行,科技兴矿”的发展思路。坚持区域治理瓦斯为主,局部措施为辅的瓦斯治理方针。努力做到不掘突出层、不采突出面,努力实现“瓦斯零超限、煤层零突出、事故零发生”。

(二)完善治灾体系

1.防突方面。从1964年建井发生第1次突出,就开始开展防突工作,经 “八五”课题攻关后得到提升。现主要坚持以开采保护层为主、底板网格穿层钻孔预抽瓦斯为辅、顺煤层钻孔预抽瓦斯做补充的区域防治瓦斯措施。坚持开展好大直径钻孔排放、边掘边抽、水力冲孔、水力疏松、煤层注水等局部防突措施;坚持深孔预裂爆破、水力

割缝等钻孔增透措施,以杜绝突出事故发生。

2.瓦斯治理方面。坚持“以抽采为主,风排为辅”,“ 预抽为主,卸压抽为辅”。从1979年开始在矿区建立地面抽采系统,现主要坚持“四大一准”,即:大流量泵、大管道、大钻机、大钻孔、准确计量;高低负压、高低层位抽采系统,分源抽采卸压瓦斯和采空区瓦斯,确保抽采达标。通风上实现“四大二双”,即:大断面、大风机、大风筒、大风量、“双风机、双电源”,确保通风可靠。

3.治灾管理方面。健全机构、配齐人员、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瓦斯超限事故的管理和考核,将瓦斯治超责任,层层落实,最终到现场,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

4.科技创新方面。白皎煤矿以保障安全、提高产能为突破口,大打科技创新“牌”,取得了良好成效。从“七五”攻关开始开展科研治灾工作,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8项,其中一等奖2项,即 《“三高”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然早期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煤矿切顶卸压沿空成巷无煤柱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矿井火灾防治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2000年,我矿在煤炭界首创提出“利用井下采空区高深度瓦斯窒息开区火源技术研究”的课题,这种“以毒攻毒”利用高浓度瓦斯防止煤层自燃发火的思路在国内外煤矿工程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防治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白皎煤矿主持的“八五攻关课题――严重突出矿井综合防突技术研究”等6个具有强烈空中色彩和安全实用性科研课题,这些技术和综合应用使白皎煤矿的煤与瓦斯突出威胁大大降低。

近年突破了煤厚0.5米的煤岩共采保护层开采技术,形成了世界领先的“切顶卸压自动沿空成巷无煤柱开采”新技术,并已在其它矿区推广应用。通过科技创新真正提高了治灾的可靠性和治灾的效率,使白皎煤矿最终得以生存下来,并在逐步发展。

(三)增投入,夯基础,促发展。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充分利用好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国债资金,配套好自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了安全保障度,促使矿井产能快速提升。矿井生产能力以每年10至15万吨的速度快速提升,2007年原煤生产能力为46万吨,到2011年原煤生产突破100万吨,生产原煤101万吨,创建矿41年最好成绩,并首次实现了建矿41年来死亡率为零的好成绩。

在瓦斯灾害严重升级的情况下,灾害威胁和对生产的制约在逐年降低,瓦斯超限、瓦斯突出和煤层自然发火事故同比“十一五”分别下降了81.4%、25.6%、61.1%,瓦斯抽采量增加了3.15倍,企业安全快速发展的前景正在呈现。近两年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我矿率先进行保护层开采,保护层开采的吨煤瓦斯超限次数比正常生产降低了84%。

四、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情况

(一)工作思路

以防止瓦斯事故为矿井安全工作主线,严格执行 “三区配套两超前”的整体治灾思路。通过完善制度,配备一流装备,建设一流治灾队伍,尽量开采保护层治灾,建成“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安全高效、节能环保型矿井。

(二)建设目标

根据矿井瓦斯治理现状,计划在两年内,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结合矿井丰富的瓦斯治理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模式,集中对矿井通风系统、防突系统(保护层开采、底板网格抽采)、瓦斯抽采及利用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防灭火系统、综合防尘系统等进行技术改造,建立矿井瓦斯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在西南地区发挥示范作用。主要目标如下:

1.努力消除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杜绝通风瓦斯伤亡事故。2.瓦斯超限次数逐年下降30%以上,两年后力争消除落煤(矸)工艺中的瓦斯超限。

3.矿井瓦斯抽采达标,年抽采量由现在的1350万m3提高到2000万m3以上,矿井抽采率达到55%以上,瓦斯利用率达到95%以上。

4.采煤工作面个数由3个降为2个,实现综采率100%,综掘率30%以上,矿井产量逐年上升,吨煤工效达到2.0吨/工。

5.各种技术工种比例达到全矿职工总数的20%以上;大专以上学历职工在现有的基础上增长30%;技术标兵、技术工种带头人比例达到职工总数的2%以上,并建成西南片区瓦斯治理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三)建设情况

预计今年底能完成全国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工作。

五、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预期效果

(一)总体效果

两年建成高产高效矿井;三年建成芙蓉最好煤矿;五年建成生产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安全保障最好,利润最高,环境最优美,崭新的现代化的美好新白皎。

“十二五”末,把我矿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川煤一流、芙蓉领先”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

(二)具体效果

1.安全:消除“一通三防”事故,有效遏制零星事故,为建成本质安全矿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产:矿井生产能力得到释放,各项生产指标提升,预计到2015年原煤产量可达120万吨优质煤+60万吨保护层低热值煤,实现矿井设计以来从来没有达到的设计产能。

3.瓦斯治超:抽采能力提高4倍,主要采掘头面的通风排放CH4能力提高2倍,通过抽采、增加风量排放CH4措施,CH4超限将逐年减少,预计每年下降幅度50%左右。

4.瓦斯抽采量将由2011年的1426万m3,增加到2015年的2500万m3,利用率100%,可增加瓦斯发电量3800万度/年,每年可增加收入2000万元。

5.经营效益:按目前市场行情评估,到2015年企业经营总收入可达4.5亿元,职工人均收入再度翻番。

6.环保效果:发电利用1000万m3纯瓦斯,可减少CO2排放量16万吨/年,根据已在联合国注册的CDM项目,企业可获得收益1400万元。同时,大量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六、面临的困难

虽然我矿前期在瓦斯治理方面得到了国债资金的大力支持,促使我矿矿井产能快速提升,安全状况逐年好转,职工收入逐年大幅提升,6

但是由于我矿还面临不少困难,导致在深化瓦斯治理方面显得后劲不足。

(一)瓦斯抽采成本高,收益低。瓦斯抽放成本为4.12元/m3,售价仅0.48元/m3,每抽采1 m3亏损3.29元,近3年我矿年平均抽采瓦斯1100多万 m3,每年亏损3000多万元。随着治灾需求的提高,矿井抽采量将逐年增加,亏损金额还将随之增加。

(二)保护层开采成本高。保护层开采的低品位资源收益大大低于开采成本,保护层开采成本为330元/吨,售价仅280元/吨,吨煤亏损50元,每年保护层开采量为50万吨,亏损2500万元。但由于我矿煤层构造复杂,透气性低,钻孔增透技术不成熟,仅靠抽采来治理瓦斯难度大。同时国办发26号文下发后,对瓦斯超限次数限定非常严格,迫使我矿必须加大对保护层的开采。

(三)历史欠账多。地质情况特殊,导致开采成本较高,加之企业老,历史欠账多,企业积累有限,无法消化亏损。2011年吨煤平均完全成本为307.24元,但售价仅284.68元/吨,造成吨煤亏损22.56元,主要是靠国家财政补贴来弥补亏损,靠争取安全国债资金来减少企业自身投入,才能基本做到企业盈亏持平。

(四)税费过重,重灾矿井无法承受。我矿近三年平均税费为19.47%。约为其他工业企业税费率的2.5倍,再加上社会统筹性支出与其他资产性税费等,重灾矿井无力承担。

(五)矿井治灾体系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加大,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需要更多的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以完善矿井的各项治灾体系,这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类似我矿的重灾矿井根本无此类资金来源。

七、建议

(一)为了鼓励煤矿企业将瓦斯作为资源进行开采,并且有一定的综合效益,改善当前抽采利用瓦斯亏损严重,积极性不高的局面。建议:提高瓦斯利用财政补贴。

(二)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瓦斯含量和压力大,煤与瓦斯突出严重,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治瓦斯办法就是开采保护层,同时抽采被保护层的卸压瓦斯,实现煤与瓦斯共采。但我矿保护层为不可采煤层或煤线,厚度仅有0.3~0.5米,是国家未计算工业储量的废弃资源,开采成本极高,而开采的煤炭经济效益差。虽多回收了资源,但亏损严重。建议:国家对企业开采保护层回收的煤炭资源应免除所有税费(如:增值税、资源价款、资源税、电煤调节基金等),并按每开采1平方米给予220元补贴,以补偿资源利用和瓦斯治理成本,促进企业加大保护层开采这一根本性瓦斯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我矿是全国著名的地质和开采条件复杂的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因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灾害治理困难,投入大,安全风险高。建议:一是应取消资源价款;二是煤炭增值税应先征后返,返还100%;三是应取消四川省规定的电煤价格调节基金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

(四)鉴于我矿是国有老矿,安全生产历史欠账较多,矿井灾害严重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对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生产继续加大财政资金。

我们坚信,如果有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通过 3-5年的时间,我矿各方面的能力将速的提升,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煤矿顶板管理

矿顶板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煤矿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顶板管理、防止冒顶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煤矿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2、顶板管理工作必须纳入煤矿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贯穿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在安全监管和煤矿生产规划、实施、检查过程中,必须同时规划、实施、检查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各煤矿必须成立以矿长为首的顶板管理领导小组,结合本矿实际,制定顶板管理工作目标和实现计划。积极推广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顶板控制技术水平。

二、顶板管理责任制

1、矿长对本矿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负责及时作出加强顶板管理工作的决策和决定,全面落实好顶板管理工作的人、财、物。

2、矿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的技术责任。负责对顶板管理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贯彻和补充完善,并组织研究先进的顶板管理方法,积极推广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3、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对全矿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负责顶板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和管理,组织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负责顶板管理措施的现场落实。

4、采掘队长(班组长)对本队(班组)工作头面管辖区域的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认真贯彻执行“三大规程”和顶板管理的有关技术措施,及时处理现场安全隐患,全面落实煤矿顶板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和指令。

三、矿井顶板技术管理制度

1、确保《作业规程》合格、管理制度有效。

a、《作业规程》的编制能贯彻有关技术政策和结合实际选择先进适用的采、掘、支等技术,能有效指导现场生产(施工)作业,确保生产(施工)作业人员安全。

b、有健全的编制、审批和贯彻《作业规程》的管理制度,矿总工程师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作业规程》复查,形成复查结论性意见。c、《作业规程》应结合矿压观测及地质资料(地质说明书),对支护进行设计。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的选择要有科学依据(已经 核准施工的煤矿建设项目的巷道支护按已批准的《安全专篇》进行设计),支架的性能应满足支得起、护得好、稳得住。

2、过老巷、过采空区、过煤柱、过地质构造带、跨巷、巷道贯通、工作面(头)初采初放(开口)、工作面收尾、过(维修)垮冒区等,必须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3、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对每根进行压力试验。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超过8个月后,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好的支柱,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有压力试验、检修记录。

4、锚喷支护巷道的锚杆的布置形式、锚杆(锚索)、锚梁、锚网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抗拔力)、结构、树脂卷和浆液的材质、规格、配比、性能、喷射砼所用水泥、水、骨料、外加剂质量、喷射砼混合比、外加剂掺和量、喷射砼强度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5锚网支护巷道的锚杆的布置形式、锚杆、锚网及的材质、品种、规格、结构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其他形式的支护也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6、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井巷维修制度,加强井巷的维修,保证巷道设计断面,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巷道失修率不得超过规定(回风巷失修率不超过7%,严重失修率不超过3%,主要进回风巷道实际断面不能小于设计断面的2/3),报废巷道和井筒必须按规定封闭。

7、失修巷道维修必须制定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措施。

四、矿井井下现场顶板管理

1、各矿要坚持开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评比竞赛工作,落实奖惩。制定和落实矿井、班组两级质量验收考核制度,不断提高采掘工程质量,改善顶板安全环境。

2、矿井采掘头面实行允许开工作业牌制度。每个采掘工作头(面)必须在工作点附近明显位置挂上允许开工作业牌,开工作业前由当班负责人(班组长、安检员)检查作业头(面)安全情况,确认无安全隐患后,由当班负责人在允许开工作业牌上填写“允许作业”字样并签名,否则按违章作业进行处理。

3、实行井巷掘进开口备案制度和回采工作面竣工验收制度。a、巷道开口必须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填制开口通知书(填制开口通知书时,必须核实有无施工设计、规程、措施并学习贯彻,井下现场的各种设备设施是否按规定安设到位并能正常使用等)。

b、由矿长签字报公司核查,同意备案后再交队(班组),队(班组)在接到正式开口通知书后才能实施开口作业,无通知书严禁开口作业。

c、巷道开口通知书一式两份,一份交队(班组)作为开口依据,一份交矿调度室备查。

d、巷道开口位置必须选定煤层(岩石)稳定和技护完好的地点,并由矿级管理人员现场确定标记,开口前在开口位置前后5米范围必须采用抬棚进行加固支护,并加固特殊支护,保证开口支护完好并牢固可靠。

e、各矿采煤工作面至切割形成后,在完善相关安全设施设备后,书面提请公司现场复核验收,验收同意后方可进行采煤作业。无开口通知书而进行开口作业和公司验收同意就进行工作面采煤的,一律视为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要对矿长、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进行处罚。

4、巷道掘进必须选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其支架选型和材料规格、支护间距等技术参数必须在施工设计和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所有新掘煤巷、半煤巷道必须采用锚网、锚喷或金属支护,金属支护必须用板皮、竹笆片进行全断面背护。如因巷道围岩稳定,要采取其他支护方式的,要在作业规程中作明确规定。

5、巷道掘进须配用前探支架进行掘进。放炮作业的掘进工作面,在放炮前必须对迎头10米范围采取防止支架崩倒措施。

6、所有巷道空顶距离不得大于0.5米,且长度不得超过2米,空帮不得超过0.2米,且面积不得大于1平方米,否则必须进行接顶和填实。

7、严禁在迎头无支护的条件下作业,如不能立即实行永久支护的掘进头,必须采取有效的临时支护措施。

8大于25度的上(下)山掘进,支架必须有一定的迎山角,其间要采取防支柱和人员滑倒措施。上山自溜矸石必须实行人、矸分离,人行宽度不小于0.8 米,人行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2米,并随时保持人行道畅通无阻,下口应搭设方便人员的扶梯。装煤矸的矿车不能阻塞人行出口。

9、煤层松软,围岩破碎的掘进迎头在当班完工后必须用板皮、竹笆片扛背 严实,防止交班后迎头垮冒。

10、巷道修理。

a、所有人行巷道在发现断梁、支架歪斜、片帮、漏顶时必 须当班进行维修,没有完成维修工作时,严禁该在区域内及其前方进行其他工序作业;

b、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有安全措施,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和支架歪倒;

c、扩大和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支架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人员能撤退的出口;

d、在独头巷道维修支架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内;撤掉支架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架设和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

e、维修倾斜井巷时,应停止行车,需要通车作业时,必须制定行车安全措施,上山(下山)严禁上、下段同时进行维修作业;

f、平巷维修两点同时作业必须保证有独立的安全通道,且保证相距50米的安全间距,否则严禁安排两个以上的点同时作业。维修地点必须常备足够数量的支柱、板皮、竹笆片等备用材料。

11、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的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12、采煤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放足够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其数量规格、存放地点和管理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规定。采煤工作面严禁使用损坏的金属绞梁和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支柱。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须使用不同类型支柱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13、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井下采掘作业和井巷施工严禁空顶作业。采面支护选型必须科学合理、支护强度满足要求。支柱严禁打在浮煤或浮矸上,底板松软时必须进行踩底背护。工作面特殊支护的形式,关密集后安全通道的留设距离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14、乳化液泵站和液压系统完好,不漏液,压力≥18Mpa(兆帕);乳化液浓度不低于2-3%,使用乳化液自动配比器,有现场检查手段,有现场检查记录。

15、新设支柱初撑力:单体液压支柱柱径为80毫米≥60kN(千牛),柱径为100毫米≥90kN(千牛),有现场检测记录并及时向本矿有关领导、部门报告。

16、锚杆必须做拉力(抗拔力)试验,喷体必须做厚度和强度检查,并有检 查和试验记录。

17、在顶底板松软或有淋水的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竹笆片、板皮进行全封闭背护。

18、当班作业过程中发现工作面有断、松、脱落、失效支柱(支架)及其他隐患时,必须停止作业,由当班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整改,消除隐患后才能恢复作业。如发现重大隐患,当班人员不能处理时,必须立即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9、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禁止采煤,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一次回柱放顶的循环距离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回柱放顶前要检查切顶密集、丛柱、斜撑等特殊支护是否齐备。实行分段回柱的工作面,应尽量加大分段长度,其分段距离不低于15米,对松软顶板分段距离在作业规程中要明确规定。严禁采煤、回柱、打眼等多工序平行作业。严禁放顶人员进入冒顶区内取柱,必须用回柱机进行回柱。

20、采煤工作面必须使用回柱机回柱。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安全地点工作,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回出的支柱等材料要及时运走,严禁阻塞安全退路。

21、工作面坡度大于25度时,要有防滑、防串矸措施。

22、采煤工作面的上、下两巷,要超前工作面20米支护,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米,靠近煤壁线的10米内,在原棚梁下走双排托梁。往外10米到20米范围,采用单排托梁。不能采用托梁加固的,要采取其它加固措施。

23、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宽高均不低于1.6米,必须明确专人进行维护,发现支架失效,巷道底鼓变型时,必须及时更换,随时保证安全出口畅通。

24、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所有井下人员进出的巷道必须进行定期清找悬矸,做到“有疑必探、有险必除”。掘进作业和回采作业人员必须随时对作业地点进行敲帮问顶,确认无隐患威胁后才能作业。掘进巷道每班在打眼前和放炮后,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找净悬矸,确认无危险后,才能进行打眼和装矸作业。专人处理大面积悬矸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25、凡煤矿发生掘进头和工作面垮冒,由生产(安全)副矿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追查,并制定防范措施,作好记录备查。当掘进头垮冒长度达2米及以上或工作面垮冒面积达10平方米以上的,公司参与追查处理。新版反馈

第四篇:煤矿顶板管理 2014

---利川富源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谭耀武

2014.5.9 煤矿的五大灾害中,最常见的是顶板事故。我国煤矿2013年共发生安全伤亡事故604起,死亡1067人,百万吨死亡率0.288,第一次降低到0.3以下,其中顶板事故起数占50%以上,死亡人数占30%以上,我市煤矿前4个月共发生安全事故11起,其中顶板事故9起,占比例81.8%,几乎全部是在巷道中发生的,在回采工作面仅有一起轻微伤,要确保集团公司煤矿生产安全,加强顶板管理是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关键。鉴于如此多发的顶板事故,我认为今天这个会议对遏制顶板事故多发势头是非常及时的。

煤矿井下生产中,顶板事故对矿井安全危害极大,严 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井下职工的生命安全.顶板事故在煤炭企业中时有发生,冒落的形式很多,冒落的原因也错综复杂.通过分析内因和外因导致顶板冒落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冒顶事故的发生。

一、我市煤矿顶、底板性质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煤层的顶板

1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1~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力学强度低。

2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2m,多由泥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3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煤层底板

1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0.3m。

2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粘土岩,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3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层,石灰岩等。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这类顶板由于冒落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定,顶板容易管理。

2、中等冒落性的顶板。其上部为比较坚硬的老顶,虽然回柱后直接顶随之垮落,但因厚度不大,不能填满采空区,老顶则置于悬露状态,当工作面推进一段距离后老顶才开始垮落,此时因采空区落差较大,致使工作面呈现周期来压状态,严重时可使采场切顶垮面。对于这类顶板应注意老顶的活动规律。

3、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老顶直接赋于煤层之上,或有一伪顶,无直接顶,由于老顶垮时采空区的落差太大,使工作面呈现明显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平时的下沉量及下沉速度较小,而当周期来压时下沉速度急剧增加,工作面顶板情况迅速恶化,应当注意及时采取措施。

4、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板为极其坚硬的整体性厚岩层,在采空区能悬露上万平方米而不垮落,当垮落时则能形成暴风,致使工作面造成垮面和严重破坏。

5、可塑性弯曲的顶板。该类顶板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坚硬岩层(如砂岩、石灰岩),但由于其中存在有平行于工作面的节理裂隙,采煤后顶板下沉,在移动过程中断裂成块,但仍互相挤在一起具有传递水平的能力,就像“砌体梁”一样,各岩块互相牵制而成平衡,随工作面推进顶板弯曲下沉接触底。(二)、巷道围岩压力概念

地下岩体在开挖以前,由于自重和构造所引起的应力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当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工作时,破坏了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就会引起岩体内部应力的重新分布。表现为巷硐周围煤、岩体产生移动、变形甚至破坏,直到煤、岩体内部形成一个新的应力平衡状态为止。在此过程中,巷道本身或安设在其中的支护物会受到各种应力的作用。这种由于在地下煤岩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在井巷、硐室及回采工作面周围煤、岩体中和其中的支护物上所引起的力,就叫做“矿山压力”。

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会引起各种力学现象,如顶板下沉,底板臌起,巷道变形后断面缩小,岩体破坏散离甚至大面积冒落,煤被压松产生片帮或突然抛出,支架严重变形或损坏, 充填物被压缩,以及大量岩层移动、地表塌陷等等。这些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围岩、煤体和各种人工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围岩膨胀、崩解体积增大而施加于支护上的压力,称为膨胀压力。膨胀压力与变形压力的基本区别在于它是由吸水膨胀而引起的。从现象上看,属于变形压力范畴,但两者的变形机制截然不同,前者是指与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后者主要 是围岩应力与结构效应。

影响巷道围岩压力的地质因素

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很多,通常可分为地质、开采和支护等类,影响围 岩压力的地质因素有:原岩应力状态、围岩力学性质及岩体结构等。

(1)原岩应力状态  原岩应力是引起围岩变形、破坏的基本作用力。原岩应力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长。所以,随采深的增加,巷道围岩压力会明显增长。原岩体中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对巷道的影响作用不同,也直接影响到围岩压力。

(2)围岩力学性质  围岩力学性质是指它的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等各种强度和粘聚力c、内摩擦角φ等值)和变形性质及其它力学属性。不言而喻,强度小的岩体,围岩压力必然大,反之亦然。C、φ值大的岩体,其围岩压力小,反之亦然。其中φ的影响要较c大。岩体的变形性质是指它的弹性、塑性和粘性。岩体的塑性变形和粘性流动是影响围岩压力大小的重要因素,许多围岩压力较大的巷道,常常是由它引起的。(3)岩体结构 当结构面强度远小于结构体强度时,结构对围岩压力的影响极大。通常岩体破坏首先从弱面开始,这是围岩压力在节理和层理等弱面发育区、破坏带、断层和褶皱区显现强烈的重要原因。由于层状岩体具有定向弱面,所以层状岩体的走向和倾角也与围岩压力密切相关。如果岩层走向与巷道轴向平行或夹角很小,则岩体结构容易与巷道轴线形成不稳定的松动体,因而围岩压力大。水平岩层沿巷道侧帮的稳定性较好,因而帮压较小,而顶压较大。

(4)膨胀压力的影响因素  影响膨胀压力的因素主要有岩石的组成与胶结状态,物理化学性质, 围岩中水分的补给状况,水与岩石的接触条件,支护和充填层的可 塑性等。

巷道矿压控制的三类方法及途径:  第一类:巷道保护  第二类:巷道支护  第三类:巷道维护(维修)目前所采用的各种矿压控制方法,其对付矿压的原理来看不外“抗压”、“让压”、“躲压”、“移压”等几种。(抗 压)提高支架的支撑能力或支护密度, 用加强支护的手段去抑制或减少围岩移动,增强巷道抗变形能力 以对付矿压的作用 1.增大型钢重量,提高支架承载能力 2.增加支护密度 3.充填支架背后空间 巷道布置地点及掘进时 间可不受限制,但为此要消耗大量支护材料, 支护劳动量大,使开采费用大幅度提高。(让压)在采用适当支护措施和保持支架本身不遭受严重破前提下,容忍围岩产生一定变形,以释放掉一些能量(也称应力释放)1.采用有一定工作阻 的大可缩支架 2.为巷道受压收缩预留 备用断面 3.容忍巷道底鼓然后起底 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围岩自承力,减轻支架受载,(躲压)将巷道布置在应力经重新分布后 岩体已处于卸载状态的天然低应力区,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躲开高压力的作用 1.在煤体边缘或煤体下 放的低压区内布置巷道 2.错过高压作用的时间 ,等压力充分稳定后再掘巷 可在不同程度上减轻巷道受压,有利于支护工作,但有时要多开一 辅助巷道(如联络眼等),或要求延迟掘 时间,不利于采掘接替工作 转移矿压。(移压)通过人为方法使巷道围岩受到松动,形成卸载槽孔或其他形式的卸载空间,迫使载荷转移到离巷道较远的地点,达到减轻巷道受 压的目的 1.在巷道或底板中形成卸载槽孔 2.宽面掘进或在巷旁故意留出卸载空间 3.用跨采工作面使巷道 得到卸载 巷道布置地点及掘进时间可不受限制,但要增加与采用卸载措施有关的额外费用。

二、顶板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

顶板事故原因分析:1.认识不足,抓得不力 一些矿的领导对加强顶板管理的重要性缺 乏应有的认识。没有针对本单位采掘工作进展情 况采取得力措施。特别是目前煤炭行情差,贷款压力大,只注重出煤、降低成本、挣钱还账,放松了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这是顶板事故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2.干部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 从我市历年发生的顶板事故看,80%以上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突出表现是不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干部为什么要违章指挥?主要是重产量、轻安全的思想所驱使。工人为什么要违章作业?除少数是不懂 三大规程之外,大多数是图省事,侥幸心理作怪,认为违章不一定死人,质量差一点未必出事故。因此,对空顶作业、缺梁少柱、迎山不够等违章现象司空见惯,不以为然,以致酿成事故。3.现场管理不严,工程质量低劣 从对顶板事故的分析看,将近一半是由于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可见抓好工程质量,加强现场管理,是防止事故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有人认为“煤矿是粗活,采场支护是临时的,得再好一回柱也什么都看不见了,费那么大劲没用”。因此习惯于“眼睛当线,镐把当尺” 2 的老一套,对待工程质量“马乎、凑合、不在乎’‘。有的金属支架长期不检修、不试验、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有的支柱规格小,间距大,该“穿鞋” 的不“穿鞋,该“戴帽”的不“戴帽”,达不到应有的支撑效果;有的工作面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执行不严,致使工程质量放任自流,干部带班下井流于形式、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安全规程、质量标准化嗤之以鼻,缺乏现场指挥、指导和检查,由于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少,对职工不敢大胆管理,任凭一些技术差操作水平不高又缺乏经验的临时工、农协工蛮干。4.技术管理工作薄弱 不少作业规程公式化、通用化,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地质 条件的变化和事故多发地点的施工特点拿出有针对性的控制事故 的具体措施。有的作业规程编制完了就束之高阁,不及时向工人传达贯彻,工人在井下盲目干活。

工程技术人员应积极探索适合本矿地质条件和有利于顶板管理的工程设计方案,编制作业规程应从多方面考虑,尽可能周全。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审批、学习制度《作业规程》是煤矿指导生产、保证生产安全的纲领性文件。因此,要求采掘作业规程编制之前都要事先进行论证,编制时依据地质资料与矿压观测资料,包括顶板来压规律进行切合实际的编写。矿长、总工程师应严格把关,制定“四不批”制度,即地质构造不清不审批;顶板管理措施不具体不审批;规程编写不认真,措施没有针对性不审批。“三大规程”出台后必须组织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让大家领会和掌握,同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

5.技术装备落后目前,对工作面顶板和巷道围岩的监测和预报几乎为零。

我市近几年发生的顶板事故原因基本上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乏支护,支护不当或不及时(背帮接顶不实),缺少支架,支架的初撑力与顶板压力不相适应。②,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架放顶等作业不妥当.③,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在顶板事故中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事先缺乏检查,没有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等原因造成的.④,地质条件不好.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形成破碎带,或者由于节理,层理发育,破坏了顶板的稳定,容易发生顶板事故.⑤,操作不合规范.不遵守操作规程,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珲, 作业循环不正规,爆破崩倒支架等.三、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分析

掘进巷道顶板管理的主要内容:(1)掌握巷道开掘后围岩体的范围及围岩应力分布情况。根 据影响巷道围岩应力的因素:围岩的性质、巷道所处的深 度、巷道周围的地质构造、水文变化、巷道的断面形状尺 寸等,了解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及在此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变 形和位移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支护形式,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2)从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出发,合理选择巷道的施工方法,减少各工序对顶板管理的影响。(3)按作业规程规定控制工作面空顶距离和临时支护的长度 ,尽可能缩短工作面空顶时间和临时支护巷道的长度。(4)施工中,做好基础资料的积累和隐蔽工程的记录工作。施工中和竣工时,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井巷工程 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

巷道掘进期间日常顶板管理工作:(1)敲帮问顶。上班进入工作面,打眼放炮前均应敲帮问顶 ,处理隐患,排除不安全因素后再作业。(2)控制工作面空顶距离,超过规定的空顶距应先支护后掘进。(3)长距离掘进,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支架的情况,对 断梁折腿或变形严重的支架,应加固修复。修复巷道时,修复地点以里的人员应全部撤出,预防冒顶堵人。工作面因放炮,崩倒的棚子应由外向里逐架扶棚复位。(4)熟悉掘进巷道出现冒顶事故的原因,加强日常检查,采用针对性措施,预防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顶板管理的措斲

架棚巷道的顶板管理的顶板管理: 架棚巷道掘进工作面迎头必须使用金属前探梁,严禁空顶作业。采用工字钢支护的炮掘工作面在爆破前迎头加固长度不少于10m。巷道开口时的顶板管理。(1)开掘地点要选在顶板稳定,支护完好并目避开地质构造区、压力集中区、顶板冒落区。(2)新掘巷道与原有巷道的方位要保持较大的夹角(最好大于 45°)。(3)必须加固好开掘处及其附近的巷道支架,若近处有空顶空的情况,小范围的可加密支架,背好帮顶;大范围的应用木垛接顶处理,同样用背板背好打紧。对将受施工影响的棚子 进行加固,其方法有挑棚、打点柱、设木垛等。(4)新巷开掘施工,要打浅眼、少装药、放小炮,或用手镐 挖掘的方法,尽量避免震动围岩或因放炮引起冒顶。(5)新巷开掘处要及时进行支护,尽量缩短顶板暴露时间和减小暴露面积。若压力增大,则应及时采用适合现场情况的 特殊支护。

沿空掘巷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措施:(1)避开动压影响,巷道施工必须在上区段回采工作结束, 待岩层活动完全稳定后再进行。(2)尽量减小掘进时的空顶面积。放炮前支架紧跟到工作面 ,放炮后及时架设支架。要减少装药量,避免对顶板的震动。如果放炮难以控制和管理顶板,改用手镐方法掘进。(3)巷道支架要加密,将顶帮用木板等背严接实。(4)擦边掘进时,如遇上区段巷道的棚腿外露时,其下帮棚腿不要抽掉,可以捆上木板或笆片,起到挡矸帘的作用。(四)过断层、裂隙地质构造带的顶板管理措施(1)采用架棚支护时,棚距要缩小,提高支护应变能力。(2)棚梁方向尽量正交节理面架设,增大支架密度,减少空顶距离,永久支架要紧跟工作面,背帮背顶要严实。(3)采用砌碹支护时,每次掘砌长度不大于1m。(4)顶板特别破碎时需采用超前支护的办法管理顶板。

巷维修顶板管理:(1)、矿井在进行巷道维修前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确定临时支护方式.在井巷维修前应进行现场顶板鉴定,确定施工方法,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向维修人员贯彻,施工中明确顶板监护人员.维修巷道要执行“先外后里,先支后撤,先上后下,先近后远,先顶板后帮”的原则.(2)、加强巷道巡回检查,及时除掉脱皮,危石,悬矸,对严重失修地段必须及时维护.(3)、扩大断面和维修井巷时,必须保证有安全出口.独头巷道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严禁维修人员进入维修地点里侧;严禁前后两处同时维修;严禁前掘后修.巷道对头维修时,两处都必须有安全出口;发生冒顶时必须木垛接顶.更换巷道支护时,必须先加固支护,拆除和架设支架应连续进行,严禁留尾巴工程.(4)、生产采区的巷道有失效支架或有冒顶危险时, 必须立即处理,否则应停止生产.加强独头井巷维修和掘进工作面的维护,如出现断梁折柱,歪斜,弯曲,片帮,撑木、拉杆脱落等情况,必须停止作业,防止发生顶板冒落伤人,堵人事故.(5)巷道冒顶处理时应由外向里逐架进行,支护要牢固,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倾斜巷道处理冒顶时,处理人员要有护身柱或护身板.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1)采煤上作而必须按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护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检查到有损坏、失效的支柱, 必须立即恢复或更换.移动输送机机头,机尾需要拆除附近的支架时,必须先架好临时支架.回采工作面两端必须使用端头支架 或增加其它形式的支护,采煤工作面遇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2)采煤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有足够的备用支护材料.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面,必须备有坑木,其数量,规格,存放地点和管理方法必须存作业规程中规定.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制定安全措施.(3)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超过作业规程时,禁止采煤.采煤作面采用密集支柱切顶时,必须有防止工作冒顶和矸石窜入工作面的措施.(4)减少工作面控顶时间,加快工作而推进速度.工作面推进速度对顶板下沉量和冒顶影响很大,尤其对松软顶板影响更大.由干工作面进度慢,顶板下沉大,支架折损多。(5)我们矿井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回采工作面顶板动态,掌握初次与周期来压规律。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容易造成冒顶事故,特别是对于断层、裂隙发育的顶板,一旦采面某个地点的支架失效,就有可能发生局部漏冒,破碎顶板从这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全部漏空,造成大片支架失去平衡,导致漏垮工作面。因此,必须认真搞好初次放顶和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预防大型恶性顶板事故发生。日常工作中要摸索和掌握来压步距,在来压之前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如加木垛、从柱等,确保安全无事故。(6)、强化事故多发地点的顶板管理,局部冒顶实质是控顶区内已破碎的伪顶、直接顶失去有效支护而造成的,采掘工作面较容易发生冒顶事故的位置:一是地质构造破坏附近;二是采面靠近煤壁处或顺槽掘进迎头;三是巷道、顺槽交叉口及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处;四是采面放顶线附近。这四个位置是顶板事故多发区域,因此也是顶板管理的重点部位。

根据以上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分析,结合集团公司煤矿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①、严格控制控顶距,工作面随采随支,遇顶板破碎时严格执行超前支护。

②、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③、架设支架要有足够的初撑力,顺槽上的支架要有3-5度的迎山角,支架的顶部与两侧应用木板背紧背牢,严防片帮。④、布置炮眼时,应使最小抵抗线处在相邻两柱之间,装药量要适度、合理,尽量采用小范围放炮方式。

⑤、巷道、顺槽交叉口架设抬棚支护,特别是几个急倾斜煤矿的煤层巷道交叉口,其支柱不但要承受顶底板压力,还要承受上面煤层的压力,工作面上下出口的支护必须加密,必要时增设特殊支架。

⑥、每班检查一次支柱压力,压力不足的及时加压,目前还没有压力检测设备的必须每天加一次乳化液,但对坏柱没有作用,所以没有压力检测设备的矿井要及时购买。发现有歪斜、断梁折柱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⑦、强化班组建设,定期培训教育,班组是企业管理和职工从事生产劳动的最基本单位;是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的基本环节;也是企业实现生产安全的基础。要实现安全生产,关键问题就是要把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安全措施和监督检查等都要在采掘班(组)当中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和企业的安全工作部署变成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把安全生产的标准、制度和措施等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生产工艺流程第一线的物和人的不安全因素上,达到有效避免各种灾害事故。为此,要切实加强班组建设,特别是加强对班组长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顶板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⑧、加大安全监察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作用。矿井安全管理人员、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都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力量。监管部门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管理条例》,对“三违”人员一经查出,都要进行严肃处理,任何人不准讲情,不得护短。对于预防重大顶板事故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井下一旦发生顶板事故,必须以“三铁”手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分析原因,严格追究事故责任人,同时以血的教训教育群众,并制定防范措施,杜绝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以前因为行情低迷、工人难招、个人情感因素(对煤矿业主普遍抱有同情心、集团 4 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因为特殊的身份,拿着煤矿的工资,如果提出问题多,部分业主也很反感等)基本上没有什么安全处罚,而处罚是安全事故的预防疫苗,也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如果我们的同情心给煤矿带来安全事故,那反而是害了煤矿,现在一起死亡一人的安全事故一般是200万元的损失,而按现在的市场行情和生产成本需要挖4万吨煤炭才能弥补,而生产4万吨煤炭要大半年,有的矿甚至一年还生产不了。现在的煤炭行情还没到最恶化的时间,但一起死亡事故足以让一个煤矿破产,如何能坚持到煤炭行业的春天是我们业主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技术措施完善可行是顶板管理的基础,生产现场管理到位是搞好顶板管理的保证,职工安全意识高低是顶板管理的关键,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冒顶事故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也是有规律的,只要采用正确的手段对顶板实行监测,掌握其规律,并提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将顶板管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绝大多数顶板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四、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抢救事故前,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2)抢救遇险人员时,首先应通过电话、喊话或敲打管子等物体与遇险人员取得联系,探明冒顶范围和被埋压人数及位置。

(3)处理冒顶前,必须先恢复冒顶区域的正常通风,如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被堵压人员处输送新鲜空气,并把后路和顶板清理维护好,保证后路畅通、安全。

(4)处理冒顶前,必须坚持由外向里、逐步进行的原则,要排查冒顶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进行加固,确保在抢救中不会再次冒落;另外要对后路进行找顶加固,保障退出时的安全。

(5)处理冒顶区的方法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如冒顶严重无法通过时,可采取打绕道的方法抢救人员。若遇险者被碎煤矸所埋,清理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不可用镐刨的方法扒人;若遇险者被煤岩块压住,应用千斤顶或液压起重器等工具把煤、岩块抬起,绝不可用锤砸的方法破岩(煤),使遇险人员近一步受到伤害。抢救被埋压的人员时间较长时,可通过管路向遇险人员送饮料或食物。

(6)营救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进行施工,行动中必须保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防止灾情扩大,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7)事故单位在抢救过程有困难时,指挥部可抽调其他单位有经验、有技术的骨干力量,进行紧急增援。(8)医疗救护组要安排到达井下事故现场附近,对抢救出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或护送重伤人员上井救治。(9)抢救出伤员后,必须判断伤性的轻重,人员较多时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并按照 “三先三后”的原则,即:①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②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③对骨伤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2013.5.9

第五篇:煤矿顶板管理调研材料

煤矿顶板管理调研材料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把安全生产工作摆首要位置抓紧抓实。切实强化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直是我矿多年来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矿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了安全生产例会,及时分析研究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安排部署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矿各级领导经常深入井下一线检查安全工作。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进一步加大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经费的投入,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为保障我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逐年加大安全费用投入。兼并重组以来,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顶板管理设备改造、煤矿瓦斯治理等安全技改及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投入 大量资金用于消除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奖励。

(三)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按照国家、省、市、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矿实际,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有序地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大检查及专项整治工作,同时,把专项行动结果列入对各级领导安全管理工作目标重要考核内容,实行严格考核和奖惩。

二、煤矿顶板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我矿支护改革工作初见成效

近几年以来,我矿发展步伐加快,不少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特别是在煤矿支护改革方面,淘汰了木支柱和摩擦支柱,使用了单体液压支柱;提倡使用技术含量和安全水平较高的支护形式及方式。

2000年以前,我矿主要巷道、采区准备巷道及采煤工作面使用木支护及木点柱支护,坑木消耗量极大,巷道高宽受限,支护性能差,巷道维护工作量大,且存在明显的火灾隐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火灾事故、顶板事故,特别是在顶板压力增大、过断层构造带等地段时,木支护巷道难度较大,安全可靠性差,易冒顶片邦,造成工作环境恶劣,且矿产资源回收效率低下,并带来新的生产安全隐患。

2001年至2017年,我矿经历了木支柱、金属磨擦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阶段。金属磨擦支柱的使用,使采面的支护形式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安全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金属磨擦支柱控制顶板效果差,抗灾能力弱,局部冒顶事故发生率高,支柱丢失现象严重,煤炭资源回收率不高,安全生产条件差,回柱放顶比较困难,生产效率也不是很高,经济与安全上都不利,严重制约煤矿的发展。随着推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效果取得了极大的改变,单体液压支柱生产效率也明显提高,操作方便,灵活,相比金属磨擦支柱控制顶板效果好,抗灾能力也得到加强,局部冒顶事故发生率降低,支柱不易丢失,回采工作面长度不受限,回柱放顶比较轻松,煤炭资源回收率高,安全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它可与金属顶梁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做点柱用。

(二)加强培训和制度建设,为支护改革工作提供保障 我矿注重支护设备的硬件建设,同时也注重支护技术软件的建设,建立了严格的支护管理制度。

(1)采取学习培训:整理了近年来发生的各类顶板事故和先进管理经验汇编成册,下发到各部门,并要求认真贯彻学习,同时采取现场实地考试的方式,考试合格人员方能上岗操作。

(2)实施动态控制:制定详细的工程标准,对巷道的支护方式,支护材料的规格,顶板的管理方式,辅助设备的配备,都要做详细的规定,要求严格执行顶板管理质量、监测,加大顶板动态控制,强化掘进支护质量。

(3)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减少对顶板的破坏,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爆破参数,能够减少对顶板的爆破震动和破坏,从而达到对顶板安全管理的目的。

(4)预防为主,强化对顶板的支护,对于顶板岩石比较破碎,必须采用严格的支护,保证顶板岩石不塌落。

(三)大力推进支护改革工作 大力宣传提倡使用先进的顶板管理设备和经验。组织相关人员到做得较好的煤矿学习顶板管理和培训,让我矿真正明白使用先进顶板管理设备对矿井的好处,真正让矿井自愿、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我矿支护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认识和推进速度的不均衡,所以整体水平较差。我们还要下大力气,根据自身情况,紧紧依靠科技的进步,加大投入,推行新技术、利用新装备,将我矿顶板管理进一步提高。

下载白皎煤矿2012年1-5月顶板管理总结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皎煤矿2012年1-5月顶板管理总结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煤矿顶板管理会议纪要[范文]

    煤矿顶板管理工作会议纪要 时间:2014年10月12日下午 地点:矿调度室 记录人: 参加人员:矿长 、安全副矿长 、各专业副总、各工区、科室负责人。 首先由技术科科长 介绍了采煤工......

    煤矿顶板管理措施

    XXXXXX矿 XXX矿顶板管理措施 XXXXXXXXX矿 2015年1月20日 XXXXXX矿 XXX矿顶板管理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规范现场管理,提高......

    煤矿顶板管理责任制

    神源煤化工顶板管理责任制及管理制度 第一章 顶板管理责任制 第一条 总经理对顶板管理负主要领导责任 (一)检查和督促顶板管理计划、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落实,及时对顶板管理工......

    煤矿顶板管理责任制

    顶板管理责任制 2013年 顶板管理责任制 1、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顶板管理责任制及奖罚办法。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督促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资金落实情......

    煤矿顶板管理题库

    采掘知识竞赛一、 填空题1.矿井瓦斯管理的四项基本制度是瓦斯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 排放瓦斯制度和盲巷管理制度。2.瓦斯检查必须防止空班、漏检、 少检和假检。3.瓦斯检查员......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

    第一章顶板管理责任制与管理制度 第一节顶板管理责任制 第一条矿长对顶板管理负主要领导责任 (一)检查和督促顶板管理计划、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落实,及时对顶板管理工作做出决策......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东河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根据太煤化生字[2013]225号《关于太原煤气化公司下发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矿制定了《东河煤矿顶板专项整治......

    2015年XX煤矿顶板管理总结(5篇模版)

    望田煤业顶板管理总结 2015年来,为了全面加强顶板的安全管理,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积极开展顶板管理活动,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顶板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生产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