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县煤矿顶板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9-05-13 03:1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坝县煤矿顶板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坝县煤矿顶板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平坝县煤矿顶板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煤矿安全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2011年7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一、基本情况

2010年以来,宝山利民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全面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摆首要位置抓紧抓实。

切实强化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直是我县多年来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便及时将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了煤矿安全生产例会,及时分析研究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安排部署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政府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实行县委常委全员联系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县人民政府班子成员“包保”乡镇安全生产责任制。县委、政府主要领导

经常深入煤矿井下一线检查安全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目前,我县形成了县长、乡(镇)长、企业厂长(矿长、经理)、主管部门局长、安监站站长为框架的安全生产“六长”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进行跟踪检查和严格考核。

为进一步健全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今年4月中旬,组织全县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孙国强副省长4个100%(即100%送达、100%学习、100%培训、100%考核)的要求对《贵州省各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规定》(黔府办发[2009]30号)、《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规定》(黔府办发[2009]31号)两个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的学习贯彻和培训考核,同时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整合技改煤矿建设进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32号)要求,由煤矿所在乡镇与整合技改煤矿签订了建设进度目标责任书,将煤矿整合技改建设和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在同一法人主体下组织实施,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充实和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管理体系,切实保障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二)进一步加大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经费的投入,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为保障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县财政将煤矿安全生产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2006

年以来,政府投入了 1000 多万元资金,用于煤矿顶板管理设备改造、煤矿瓦斯治理等安全技改及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投入 100 多万元用于消除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奖励。

(三)是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有序地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大检查及专项整治工作,同时,把专项行动结果列入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年度安全管理工作目标重要考核内容,实行严格考核和奖惩。一是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按照上级 “延长时间、扩大范围、深入督查、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全面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我县在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工作的同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隐患排查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专项行动与日常检查相结合;二是隐患排查治理与专项行动相结合;三是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与“安全月”宣传活动相结合;四是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与重点行业、部位督查相结合)和“四个必须”(一是必须深入到各行业、各个部位;二是必须百分之百排查到位;三是必须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长期化;四是必须有效预防较大事故的发生)。2009年1-10月,我县共排查出煤矿安全隐患1651条,其中已整改1589条,整改率达96、2%。

三、煤矿顶板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我县煤矿支护改革工作初见成效

近几年以来,平坝县煤矿建设步伐加快,不少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特别是在煤矿支护改革方面,淘汰了木支护;推广使用了金属支护;提倡使用技术含量和安全水平较高的掩护式支架、综合机械化掘进、锚网锚喷支护等。目前我县有23家煤矿的采煤工作面实现了液压支架支护和锚网锚喷支护,其中骆子洞煤矿实现了比较先进的综采和综掘。

2000年以前,我县多数煤矿主要巷道、采区准备巷道及采煤工作面使用木支护及木点柱支护,坑木消耗量极大,巷道高宽受限,支护性能差,巷道维护工作量大,且存在明显的火灾隐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火灾事故、顶板事故,特别是在顶板压力增大、过断层构造带等地段时,木支护巷道难度较大,安全可靠性差,易冒顶片邦,造成工作环境恶劣,且矿产资源回收效率低下,并带来新的生产安全隐患。

2001年至2007年,平坝县煤矿经历了金属磨擦式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阶段。金属磨擦式支柱的使用,使煤矿采面的支护形势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安全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金属磨擦式支柱控制顶板效果差,抗灾能力弱,局部冒顶事故发生率高,支柱丢失现象严重,煤炭资源回收率不高,安全生产条件差,回柱放顶比较困难,生产效率也不是很高,经济与安全上都不利,严重制约煤矿的发展。随着推广使用单体液压支

柱,煤矿的支护效果取得了极大的改变,单体液压支柱生产效率也明显提高,操作方便,灵活,相比金属磨擦式支柱控制顶板效果好,抗灾能力也得到加强,局部冒顶事故发生率降低,支柱不易丢失,回采工作面长度不受限,回柱放顶比较经松,煤炭资源回收率高,安全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它可与金属铰接顶梁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做点柱用,供煤矿一般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支护顶板,或供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作端头支护及其他临时性支护。

2008年,液压支架和综合掘进在我县的骆子洞煤矿成功使用,它把回采工作面的支护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作为动力,由液压元件与金属构件组成的一种用来支撑和管理顶板的先进设备,它不仅能实现支撑、切顶,而且还能使支架本身前移和推动刮板输送机,因此也称自移式支架,液压支架有支护性能好、强度高、移设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用它配合采煤机,能实现回采工作面的综合机械化作业;实现增加产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等特点,是当今技术上最先进、经济上最合理、安全上最可靠的煤矿支护设备;综合掘进技术的使用,彻底改变了煤矿过去先掘进后支护(甚至空顶作业)的操作顺序,做到一边掘进一边支护,确保了掘进工作面的支护效果。

(二)加强培训和制度建设,为支护改革工作提供保障 我县注重煤矿支护设备的硬件建设,同时也注重煤矿支护技术软件的建设,建立了严格的煤矿企业支护管理制度。

(1)采取学习培训:整理了近年来发生的各类顶板事故和先进

管理经验汇编成册,下发到各煤矿企业,并要求认真学习惯彻,同时采取现场实地考试的方式,考试合格人员方能上岗操作。

(2)实施动态控制:要求煤矿企业制定详细的工程标准,对巷道的支护方式,支护材料的规格,顶板的管理方式,辅助设备的配备,都要做详细的规定;要求严格执行顶板管理质量、监测,加大顶板动态控制,强化掘进支护质量。

(3)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减少对顶板的破坏,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爆破参数,能够减少对顶板的爆破震动和破坏,从而达到对顶板安全管理的目的。

(4)预防为主,强化对顶帮的支护,对于顶板岩石比较破碎,必须采用严格的支护,保证顶板岩石不塌落。

(三)大力推进支护改革工作

我县煤矿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结构简单,近水平煤层煤层、厚度1—2.3m平均厚2.0m,无夹矸,顶板为灰、深灰色厚层状凝灰质粉砂岩,为推广使用先进的支护设备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黔府办发[2007]32号)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引导煤矿企业淘汰木支护,进行支护改革。

(1)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副主任,县安监、煤炭、国土局长为副组长的煤矿顶板管理改革领导小组,并将办公室设在县安监局,负责处理该项工作的日常事务。

(2)我县建立了煤矿支护改革专项奖励基金,对于使用先进的

掩护式液压支架的煤矿企业,企业自筹部分资金,由政府专项奖励基金给予部分资金补助,从2006年至2009年10月,县人民政府共计补助煤矿顶板管理改革专项资金1000万元,引导企业投入资金1.1亿元用于支护改革,从而使我县煤矿在顶板管理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2006年的3起3人顶板事故,下降至2009年1至11月份1起1人的顶板事故。

(3)大力宣传提倡使用先进的顶板管理设备和经验。组织全县乡镇煤矿到我县做得较好的黄家庄、骆子洞煤矿学习顶板管理和培训,让煤矿企业真正明白使用先进顶板管理设备对煤矿企业的好处,真正让煤矿企业自愿、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各位领导,平坝县在煤矿支护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煤矿的认识和推进速度的不均衡,所以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我们还要下大力气,根据各煤矿的特点,紧紧依靠科技的进步,加大投入,推行新技术、利用新装备,将我县煤矿顶板管理进一步提高。并与此为契机,加强我县煤矿“一通三防”、水害防治、机电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力争到2010年底完成我县12个标准化矿井建设的目标,进一步将我县煤矿向本质安全型矿井推进。

这次现场会的领导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是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和鞭策,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作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好转,为全市、全省安全生产

形势的持续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平坝县人民政府 2009年12月4日

第二篇:平坝县煤矿顶板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平坝县煤矿顶板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2009年12月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全省煤矿顶板管理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这是对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我县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关心。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平坝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来宾介绍近几年来我县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情况,供大家参考。

一、基本情况

平坝县隶属贵州省安顺市,东距贵阳市48公里,西距安顺市38公里,全县总面积999平方公里,辖6镇4乡(其中产煤乡镇5个)193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全县总人口36.04万人。平坝县区位条件较好,地处黔中腹地,贵昆铁路、滇黔公路、贵黄高等级公路、沪昆高速公路和即将修建的厦蓉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境内有5个铁路客货站、6条铁路专用线,素有“黔中大通道”的美誉。平坝县煤炭资源丰富,是黔中重要的能源基地。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2006年以来,我县按照各级、各部门煤矿关闭整合相关政策,聘请专家对全县煤炭资源进行调查,并结合现有煤矿分布的实际,编制整合方案,由48对矿井整合为29对矿井。其中,整合技改矿井13对,单井技改扩能矿井11对,新建矿井2对,正常生产矿井 3对。通过整合技改,使全县煤矿布局更加合理,提高了办矿规模和管理水平,煤炭生产能力从原来的189万吨/年提高到408万吨/年。

我县煤矿开采煤层为二叠纪龙潭组,可采煤层四层(M8、M9、M12、M14号煤层),煤层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煤层厚度1—2.3m平均厚2.0m,无夹矸,倾角5-8度,顶板为灰、深灰色厚层状凝灰质粉砂岩。

近几年以来,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6 年以来,连续三年实现了“双降”目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自2006年1.9下降到2008年的1.04,2009年到目前为止,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98。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全面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摆首要位置抓紧抓实。

切实强化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直是我县多年来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便及时将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了煤矿安全 生产例会,及时分析研究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安排部署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政府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实行县委常委全员联系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县人民政府班子成员“包保”乡镇安全生产责任制。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煤矿井下一线检查安全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目前,我县形成了县长、乡(镇)长、企业厂长(矿长、经理)、主管部门局长、安监站站长为框架的安全生产“六长”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进行跟踪检查和严格考核。

为进一步健全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今年4月中旬,组织全县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孙国强副省长4个100%(即100%送达、100%学习、100%培训、100%考核)的要求对《贵州省各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规定》(黔府办发[2009]30号)、《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规定》(黔府办发[2009]31号)两个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的学习贯彻和培训考核,同时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整合技改煤矿建设进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32号)要求,由煤矿所在乡镇与整合技改煤矿签订了建设进度目标责任书,将煤矿整合技改建设和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在同一法人主体下组织实施,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充实和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管理体系,切实保障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 位。

(二)进一步加大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经费的投入,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为保障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县财政将煤矿安全生产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2006年以来,政府投入了 1000 多万元资金,用于煤矿顶板管理设备改造、煤矿瓦斯治理等安全技改及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投入 100 多万元用于消除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奖励。

(三)是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有序地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大检查及专项整治工作,同时,把专项行动结果列入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目标重要考核内容,实行严格考核和奖惩。一是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按照上级 “延长时间、扩大范围、深入督查、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全面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我县在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工作的同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隐患排查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专项行动与日常检查相结合;二是隐患排查治理与专项行动相结合;三是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与“安全月”宣传活动相结合;四是隐 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与重点行业、部位督查相结合)和“四个必须”(一是必须深入到各行业、各个部位;二是必须百分之百排查到位;三是必须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长期化;四是必须有效预防较大事故的发生)。2009年1-10月,我县共排查出煤矿安全隐患1651条,其中已整改1589条,整改率达96、2%。

三、煤矿顶板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我县煤矿支护改革工作初见成效

近几年以来,平坝县煤矿建设步伐加快,不少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特别是在煤矿支护改革方面,淘汰了木支护;推广使用了金属支护;提倡使用技术含量和安全水平较高的掩护式支架、综合机械化掘进、锚网锚喷支护等。目前我县有23家煤矿的采煤工作面实现了液压支架支护和锚网锚喷支护,其中骆子洞煤矿实现了比较先进的综采和综掘。

2000年以前,我县多数煤矿主要巷道、采区准备巷道及采煤工作面使用木支护及木点柱支护,坑木消耗量极大,巷道高宽受限,支护性能差,巷道维护工作量大,且存在明显的火灾隐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火灾事故、顶板事故,特别是在顶板压力增大、过断层构造带等地段时,木支护巷道难度较大,安全可靠性差,易冒顶片邦,造成工作环境恶劣,且矿产资源回收效率低下,并带来新的生产安全隐患。

2001年至2007年,平坝县煤矿经历了金属磨擦式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阶段。金属磨擦式支柱的使用,使煤矿采面的支护 形势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安全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金属磨擦式支柱控制顶板效果差,抗灾能力弱,局部冒顶事故发生率高,支柱丢失现象严重,煤炭资源回收率不高,安全生产条件差,回柱放顶比较困难,生产效率也不是很高,经济与安全上都不利,严重制约煤矿的发展。随着推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煤矿的支护效果取得了极大的改变,单体液压支柱生产效率也明显提高,操作方便,灵活,相比金属磨擦式支柱控制顶板效果好,抗灾能力也得到加强,局部冒顶事故发生率降低,支柱不易丢失,回采工作面长度不受限,回柱放顶比较经松,煤炭资源回收率高,安全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它可与金属铰接顶梁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做点柱用,供煤矿一般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支护顶板,或供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作端头支护及其他临时性支护。

2008年,液压支架和综合掘进在我县的骆子洞煤矿成功使用,它把回采工作面的支护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作为动力,由液压元件与金属构件组成的一种用来支撑和管理顶板的先进设备,它不仅能实现支撑、切顶,而且还能使支架本身前移和推动刮板输送机,因此也称自移式支架,液压支架有支护性能好、强度高、移设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用它配合采煤机,能实现回采工作面的综合机械化作业;实现增加产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等特点,是当今技术上最先进、经济上最合理、安全上最可靠的煤矿支护设备;综合掘进技术的使用,彻底改变了煤矿过去先掘进后支护(甚至空顶作业)的 操作顺序,做到一边掘进一边支护,确保了掘进工作面的支护效果。

(二)加强培训和制度建设,为支护改革工作提供保障 我县注重煤矿支护设备的硬件建设,同时也注重煤矿支护技术软件的建设,建立了严格的煤矿企业支护管理制度。

(1)采取学习培训:整理了近年来发生的各类顶板事故和先进管理经验汇编成册,下发到各煤矿企业,并要求认真学习惯彻,同时采取现场实地考试的方式,考试合格人员方能上岗操作。

(2)实施动态控制:要求煤矿企业制定详细的工程标准,对巷道的支护方式,支护材料的规格,顶板的管理方式,辅助设备的配备,都要做详细的规定;要求严格执行顶板管理质量、监测,加大顶板动态控制,强化掘进支护质量。

(3)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减少对顶板的破坏,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爆破参数,能够减少对顶板的爆破震动和破坏,从而达到对顶板安全管理的目的。

(4)预防为主,强化对顶帮的支护,对于顶板岩石比较破碎,必须采用严格的支护,保证顶板岩石不塌落。

(三)大力推进支护改革工作

我县煤矿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结构简单,近水平煤层煤层、厚度1—2.3m平均厚2.0m,无夹矸,顶板为灰、深灰色厚层状凝灰质粉砂岩,为推广使用先进的支护设备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黔府办发[2007]32号)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 督促、引导煤矿企业淘汰木支护,进行支护改革。

(1)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副主任,县安监、煤炭、国土局长为副组长的煤矿顶板管理改革领导小组,并将办公室设在县安监局,负责处理该项工作的日常事务。

(2)我县建立了煤矿支护改革专项奖励基金,对于使用先进的掩护式液压支架的煤矿企业,企业自筹部分资金,由政府专项奖励基金给予部分资金补助,从2006年至2009年10月,县人民政府共计补助煤矿顶板管理改革专项资金1000万元,引导企业投入资金1.1亿元用于支护改革,从而使我县煤矿在顶板管理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2006年的3起3人顶板事故,下降至2009年1至11月份1起1人的顶板事故。

(3)大力宣传提倡使用先进的顶板管理设备和经验。组织全县乡镇煤矿到我县做得较好的黄家庄、骆子洞煤矿学习顶板管理和培训,让煤矿企业真正明白使用先进顶板管理设备对煤矿企业的好处,真正让煤矿企业自愿、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各位领导,平坝县在煤矿支护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煤矿的认识和推进速度的不均衡,所以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我们还要下大力气,根据各煤矿的特点,紧紧依靠科技的进步,加大投入,推行新技术、利用新装备,将我县煤矿顶板管理进一步提高。并与此为契机,加强我县煤矿“一通三防”、水害防治、机电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力争到2010年底完成我县12个标准化矿井建设 的目标,进一步将我县煤矿向本质安全型矿井推进。

这次现场会的领导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是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和鞭策,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作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好转,为全市、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平坝县人民政府 2009年12月4日

第三篇:煤矿顶板管理

矿顶板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煤矿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顶板管理、防止冒顶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煤矿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2、顶板管理工作必须纳入煤矿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贯穿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在安全监管和煤矿生产规划、实施、检查过程中,必须同时规划、实施、检查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各煤矿必须成立以矿长为首的顶板管理领导小组,结合本矿实际,制定顶板管理工作目标和实现计划。积极推广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顶板控制技术水平。

二、顶板管理责任制

1、矿长对本矿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负责及时作出加强顶板管理工作的决策和决定,全面落实好顶板管理工作的人、财、物。

2、矿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的技术责任。负责对顶板管理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贯彻和补充完善,并组织研究先进的顶板管理方法,积极推广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3、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对全矿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负责顶板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和管理,组织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负责顶板管理措施的现场落实。

4、采掘队长(班组长)对本队(班组)工作头面管辖区域的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认真贯彻执行“三大规程”和顶板管理的有关技术措施,及时处理现场安全隐患,全面落实煤矿顶板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和指令。

三、矿井顶板技术管理制度

1、确保《作业规程》合格、管理制度有效。

a、《作业规程》的编制能贯彻有关技术政策和结合实际选择先进适用的采、掘、支等技术,能有效指导现场生产(施工)作业,确保生产(施工)作业人员安全。

b、有健全的编制、审批和贯彻《作业规程》的管理制度,矿总工程师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作业规程》复查,形成复查结论性意见。c、《作业规程》应结合矿压观测及地质资料(地质说明书),对支护进行设计。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的选择要有科学依据(已经 核准施工的煤矿建设项目的巷道支护按已批准的《安全专篇》进行设计),支架的性能应满足支得起、护得好、稳得住。

2、过老巷、过采空区、过煤柱、过地质构造带、跨巷、巷道贯通、工作面(头)初采初放(开口)、工作面收尾、过(维修)垮冒区等,必须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3、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对每根进行压力试验。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超过8个月后,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好的支柱,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有压力试验、检修记录。

4、锚喷支护巷道的锚杆的布置形式、锚杆(锚索)、锚梁、锚网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抗拔力)、结构、树脂卷和浆液的材质、规格、配比、性能、喷射砼所用水泥、水、骨料、外加剂质量、喷射砼混合比、外加剂掺和量、喷射砼强度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5锚网支护巷道的锚杆的布置形式、锚杆、锚网及的材质、品种、规格、结构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其他形式的支护也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6、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井巷维修制度,加强井巷的维修,保证巷道设计断面,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巷道失修率不得超过规定(回风巷失修率不超过7%,严重失修率不超过3%,主要进回风巷道实际断面不能小于设计断面的2/3),报废巷道和井筒必须按规定封闭。

7、失修巷道维修必须制定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措施。

四、矿井井下现场顶板管理

1、各矿要坚持开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评比竞赛工作,落实奖惩。制定和落实矿井、班组两级质量验收考核制度,不断提高采掘工程质量,改善顶板安全环境。

2、矿井采掘头面实行允许开工作业牌制度。每个采掘工作头(面)必须在工作点附近明显位置挂上允许开工作业牌,开工作业前由当班负责人(班组长、安检员)检查作业头(面)安全情况,确认无安全隐患后,由当班负责人在允许开工作业牌上填写“允许作业”字样并签名,否则按违章作业进行处理。

3、实行井巷掘进开口备案制度和回采工作面竣工验收制度。a、巷道开口必须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填制开口通知书(填制开口通知书时,必须核实有无施工设计、规程、措施并学习贯彻,井下现场的各种设备设施是否按规定安设到位并能正常使用等)。

b、由矿长签字报公司核查,同意备案后再交队(班组),队(班组)在接到正式开口通知书后才能实施开口作业,无通知书严禁开口作业。

c、巷道开口通知书一式两份,一份交队(班组)作为开口依据,一份交矿调度室备查。

d、巷道开口位置必须选定煤层(岩石)稳定和技护完好的地点,并由矿级管理人员现场确定标记,开口前在开口位置前后5米范围必须采用抬棚进行加固支护,并加固特殊支护,保证开口支护完好并牢固可靠。

e、各矿采煤工作面至切割形成后,在完善相关安全设施设备后,书面提请公司现场复核验收,验收同意后方可进行采煤作业。无开口通知书而进行开口作业和公司验收同意就进行工作面采煤的,一律视为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要对矿长、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进行处罚。

4、巷道掘进必须选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其支架选型和材料规格、支护间距等技术参数必须在施工设计和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所有新掘煤巷、半煤巷道必须采用锚网、锚喷或金属支护,金属支护必须用板皮、竹笆片进行全断面背护。如因巷道围岩稳定,要采取其他支护方式的,要在作业规程中作明确规定。

5、巷道掘进须配用前探支架进行掘进。放炮作业的掘进工作面,在放炮前必须对迎头10米范围采取防止支架崩倒措施。

6、所有巷道空顶距离不得大于0.5米,且长度不得超过2米,空帮不得超过0.2米,且面积不得大于1平方米,否则必须进行接顶和填实。

7、严禁在迎头无支护的条件下作业,如不能立即实行永久支护的掘进头,必须采取有效的临时支护措施。

8大于25度的上(下)山掘进,支架必须有一定的迎山角,其间要采取防支柱和人员滑倒措施。上山自溜矸石必须实行人、矸分离,人行宽度不小于0.8 米,人行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2米,并随时保持人行道畅通无阻,下口应搭设方便人员的扶梯。装煤矸的矿车不能阻塞人行出口。

9、煤层松软,围岩破碎的掘进迎头在当班完工后必须用板皮、竹笆片扛背 严实,防止交班后迎头垮冒。

10、巷道修理。

a、所有人行巷道在发现断梁、支架歪斜、片帮、漏顶时必 须当班进行维修,没有完成维修工作时,严禁该在区域内及其前方进行其他工序作业;

b、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有安全措施,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和支架歪倒;

c、扩大和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支架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人员能撤退的出口;

d、在独头巷道维修支架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内;撤掉支架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架设和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

e、维修倾斜井巷时,应停止行车,需要通车作业时,必须制定行车安全措施,上山(下山)严禁上、下段同时进行维修作业;

f、平巷维修两点同时作业必须保证有独立的安全通道,且保证相距50米的安全间距,否则严禁安排两个以上的点同时作业。维修地点必须常备足够数量的支柱、板皮、竹笆片等备用材料。

11、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的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12、采煤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放足够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其数量规格、存放地点和管理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规定。采煤工作面严禁使用损坏的金属绞梁和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支柱。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须使用不同类型支柱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13、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井下采掘作业和井巷施工严禁空顶作业。采面支护选型必须科学合理、支护强度满足要求。支柱严禁打在浮煤或浮矸上,底板松软时必须进行踩底背护。工作面特殊支护的形式,关密集后安全通道的留设距离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14、乳化液泵站和液压系统完好,不漏液,压力≥18Mpa(兆帕);乳化液浓度不低于2-3%,使用乳化液自动配比器,有现场检查手段,有现场检查记录。

15、新设支柱初撑力:单体液压支柱柱径为80毫米≥60kN(千牛),柱径为100毫米≥90kN(千牛),有现场检测记录并及时向本矿有关领导、部门报告。

16、锚杆必须做拉力(抗拔力)试验,喷体必须做厚度和强度检查,并有检 查和试验记录。

17、在顶底板松软或有淋水的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竹笆片、板皮进行全封闭背护。

18、当班作业过程中发现工作面有断、松、脱落、失效支柱(支架)及其他隐患时,必须停止作业,由当班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整改,消除隐患后才能恢复作业。如发现重大隐患,当班人员不能处理时,必须立即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9、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禁止采煤,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一次回柱放顶的循环距离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回柱放顶前要检查切顶密集、丛柱、斜撑等特殊支护是否齐备。实行分段回柱的工作面,应尽量加大分段长度,其分段距离不低于15米,对松软顶板分段距离在作业规程中要明确规定。严禁采煤、回柱、打眼等多工序平行作业。严禁放顶人员进入冒顶区内取柱,必须用回柱机进行回柱。

20、采煤工作面必须使用回柱机回柱。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安全地点工作,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回出的支柱等材料要及时运走,严禁阻塞安全退路。

21、工作面坡度大于25度时,要有防滑、防串矸措施。

22、采煤工作面的上、下两巷,要超前工作面20米支护,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米,靠近煤壁线的10米内,在原棚梁下走双排托梁。往外10米到20米范围,采用单排托梁。不能采用托梁加固的,要采取其它加固措施。

23、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宽高均不低于1.6米,必须明确专人进行维护,发现支架失效,巷道底鼓变型时,必须及时更换,随时保证安全出口畅通。

24、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所有井下人员进出的巷道必须进行定期清找悬矸,做到“有疑必探、有险必除”。掘进作业和回采作业人员必须随时对作业地点进行敲帮问顶,确认无隐患威胁后才能作业。掘进巷道每班在打眼前和放炮后,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找净悬矸,确认无危险后,才能进行打眼和装矸作业。专人处理大面积悬矸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25、凡煤矿发生掘进头和工作面垮冒,由生产(安全)副矿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追查,并制定防范措施,作好记录备查。当掘进头垮冒长度达2米及以上或工作面垮冒面积达10平方米以上的,公司参与追查处理。新版反馈

第四篇:煤矿顶板管理 2014

---利川富源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谭耀武

2014.5.9 煤矿的五大灾害中,最常见的是顶板事故。我国煤矿2013年共发生安全伤亡事故604起,死亡1067人,百万吨死亡率0.288,第一次降低到0.3以下,其中顶板事故起数占50%以上,死亡人数占30%以上,我市煤矿前4个月共发生安全事故11起,其中顶板事故9起,占比例81.8%,几乎全部是在巷道中发生的,在回采工作面仅有一起轻微伤,要确保集团公司煤矿生产安全,加强顶板管理是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关键。鉴于如此多发的顶板事故,我认为今天这个会议对遏制顶板事故多发势头是非常及时的。

煤矿井下生产中,顶板事故对矿井安全危害极大,严 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井下职工的生命安全.顶板事故在煤炭企业中时有发生,冒落的形式很多,冒落的原因也错综复杂.通过分析内因和外因导致顶板冒落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冒顶事故的发生。

一、我市煤矿顶、底板性质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煤层的顶板

1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1~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力学强度低。

2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2m,多由泥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3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煤层底板

1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0.3m。

2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粘土岩,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3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层,石灰岩等。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这类顶板由于冒落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定,顶板容易管理。

2、中等冒落性的顶板。其上部为比较坚硬的老顶,虽然回柱后直接顶随之垮落,但因厚度不大,不能填满采空区,老顶则置于悬露状态,当工作面推进一段距离后老顶才开始垮落,此时因采空区落差较大,致使工作面呈现周期来压状态,严重时可使采场切顶垮面。对于这类顶板应注意老顶的活动规律。

3、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老顶直接赋于煤层之上,或有一伪顶,无直接顶,由于老顶垮时采空区的落差太大,使工作面呈现明显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平时的下沉量及下沉速度较小,而当周期来压时下沉速度急剧增加,工作面顶板情况迅速恶化,应当注意及时采取措施。

4、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板为极其坚硬的整体性厚岩层,在采空区能悬露上万平方米而不垮落,当垮落时则能形成暴风,致使工作面造成垮面和严重破坏。

5、可塑性弯曲的顶板。该类顶板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坚硬岩层(如砂岩、石灰岩),但由于其中存在有平行于工作面的节理裂隙,采煤后顶板下沉,在移动过程中断裂成块,但仍互相挤在一起具有传递水平的能力,就像“砌体梁”一样,各岩块互相牵制而成平衡,随工作面推进顶板弯曲下沉接触底。(二)、巷道围岩压力概念

地下岩体在开挖以前,由于自重和构造所引起的应力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当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工作时,破坏了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就会引起岩体内部应力的重新分布。表现为巷硐周围煤、岩体产生移动、变形甚至破坏,直到煤、岩体内部形成一个新的应力平衡状态为止。在此过程中,巷道本身或安设在其中的支护物会受到各种应力的作用。这种由于在地下煤岩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在井巷、硐室及回采工作面周围煤、岩体中和其中的支护物上所引起的力,就叫做“矿山压力”。

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会引起各种力学现象,如顶板下沉,底板臌起,巷道变形后断面缩小,岩体破坏散离甚至大面积冒落,煤被压松产生片帮或突然抛出,支架严重变形或损坏, 充填物被压缩,以及大量岩层移动、地表塌陷等等。这些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围岩、煤体和各种人工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围岩膨胀、崩解体积增大而施加于支护上的压力,称为膨胀压力。膨胀压力与变形压力的基本区别在于它是由吸水膨胀而引起的。从现象上看,属于变形压力范畴,但两者的变形机制截然不同,前者是指与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后者主要 是围岩应力与结构效应。

影响巷道围岩压力的地质因素

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很多,通常可分为地质、开采和支护等类,影响围 岩压力的地质因素有:原岩应力状态、围岩力学性质及岩体结构等。

(1)原岩应力状态  原岩应力是引起围岩变形、破坏的基本作用力。原岩应力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长。所以,随采深的增加,巷道围岩压力会明显增长。原岩体中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对巷道的影响作用不同,也直接影响到围岩压力。

(2)围岩力学性质  围岩力学性质是指它的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等各种强度和粘聚力c、内摩擦角φ等值)和变形性质及其它力学属性。不言而喻,强度小的岩体,围岩压力必然大,反之亦然。C、φ值大的岩体,其围岩压力小,反之亦然。其中φ的影响要较c大。岩体的变形性质是指它的弹性、塑性和粘性。岩体的塑性变形和粘性流动是影响围岩压力大小的重要因素,许多围岩压力较大的巷道,常常是由它引起的。(3)岩体结构 当结构面强度远小于结构体强度时,结构对围岩压力的影响极大。通常岩体破坏首先从弱面开始,这是围岩压力在节理和层理等弱面发育区、破坏带、断层和褶皱区显现强烈的重要原因。由于层状岩体具有定向弱面,所以层状岩体的走向和倾角也与围岩压力密切相关。如果岩层走向与巷道轴向平行或夹角很小,则岩体结构容易与巷道轴线形成不稳定的松动体,因而围岩压力大。水平岩层沿巷道侧帮的稳定性较好,因而帮压较小,而顶压较大。

(4)膨胀压力的影响因素  影响膨胀压力的因素主要有岩石的组成与胶结状态,物理化学性质, 围岩中水分的补给状况,水与岩石的接触条件,支护和充填层的可 塑性等。

巷道矿压控制的三类方法及途径:  第一类:巷道保护  第二类:巷道支护  第三类:巷道维护(维修)目前所采用的各种矿压控制方法,其对付矿压的原理来看不外“抗压”、“让压”、“躲压”、“移压”等几种。(抗 压)提高支架的支撑能力或支护密度, 用加强支护的手段去抑制或减少围岩移动,增强巷道抗变形能力 以对付矿压的作用 1.增大型钢重量,提高支架承载能力 2.增加支护密度 3.充填支架背后空间 巷道布置地点及掘进时 间可不受限制,但为此要消耗大量支护材料, 支护劳动量大,使开采费用大幅度提高。(让压)在采用适当支护措施和保持支架本身不遭受严重破前提下,容忍围岩产生一定变形,以释放掉一些能量(也称应力释放)1.采用有一定工作阻 的大可缩支架 2.为巷道受压收缩预留 备用断面 3.容忍巷道底鼓然后起底 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围岩自承力,减轻支架受载,(躲压)将巷道布置在应力经重新分布后 岩体已处于卸载状态的天然低应力区,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躲开高压力的作用 1.在煤体边缘或煤体下 放的低压区内布置巷道 2.错过高压作用的时间 ,等压力充分稳定后再掘巷 可在不同程度上减轻巷道受压,有利于支护工作,但有时要多开一 辅助巷道(如联络眼等),或要求延迟掘 时间,不利于采掘接替工作 转移矿压。(移压)通过人为方法使巷道围岩受到松动,形成卸载槽孔或其他形式的卸载空间,迫使载荷转移到离巷道较远的地点,达到减轻巷道受 压的目的 1.在巷道或底板中形成卸载槽孔 2.宽面掘进或在巷旁故意留出卸载空间 3.用跨采工作面使巷道 得到卸载 巷道布置地点及掘进时间可不受限制,但要增加与采用卸载措施有关的额外费用。

二、顶板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

顶板事故原因分析:1.认识不足,抓得不力 一些矿的领导对加强顶板管理的重要性缺 乏应有的认识。没有针对本单位采掘工作进展情 况采取得力措施。特别是目前煤炭行情差,贷款压力大,只注重出煤、降低成本、挣钱还账,放松了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这是顶板事故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2.干部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 从我市历年发生的顶板事故看,80%以上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突出表现是不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干部为什么要违章指挥?主要是重产量、轻安全的思想所驱使。工人为什么要违章作业?除少数是不懂 三大规程之外,大多数是图省事,侥幸心理作怪,认为违章不一定死人,质量差一点未必出事故。因此,对空顶作业、缺梁少柱、迎山不够等违章现象司空见惯,不以为然,以致酿成事故。3.现场管理不严,工程质量低劣 从对顶板事故的分析看,将近一半是由于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可见抓好工程质量,加强现场管理,是防止事故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有人认为“煤矿是粗活,采场支护是临时的,得再好一回柱也什么都看不见了,费那么大劲没用”。因此习惯于“眼睛当线,镐把当尺” 2 的老一套,对待工程质量“马乎、凑合、不在乎’‘。有的金属支架长期不检修、不试验、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有的支柱规格小,间距大,该“穿鞋” 的不“穿鞋,该“戴帽”的不“戴帽”,达不到应有的支撑效果;有的工作面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执行不严,致使工程质量放任自流,干部带班下井流于形式、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安全规程、质量标准化嗤之以鼻,缺乏现场指挥、指导和检查,由于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少,对职工不敢大胆管理,任凭一些技术差操作水平不高又缺乏经验的临时工、农协工蛮干。4.技术管理工作薄弱 不少作业规程公式化、通用化,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地质 条件的变化和事故多发地点的施工特点拿出有针对性的控制事故 的具体措施。有的作业规程编制完了就束之高阁,不及时向工人传达贯彻,工人在井下盲目干活。

工程技术人员应积极探索适合本矿地质条件和有利于顶板管理的工程设计方案,编制作业规程应从多方面考虑,尽可能周全。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审批、学习制度《作业规程》是煤矿指导生产、保证生产安全的纲领性文件。因此,要求采掘作业规程编制之前都要事先进行论证,编制时依据地质资料与矿压观测资料,包括顶板来压规律进行切合实际的编写。矿长、总工程师应严格把关,制定“四不批”制度,即地质构造不清不审批;顶板管理措施不具体不审批;规程编写不认真,措施没有针对性不审批。“三大规程”出台后必须组织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让大家领会和掌握,同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

5.技术装备落后目前,对工作面顶板和巷道围岩的监测和预报几乎为零。

我市近几年发生的顶板事故原因基本上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乏支护,支护不当或不及时(背帮接顶不实),缺少支架,支架的初撑力与顶板压力不相适应。②,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架放顶等作业不妥当.③,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在顶板事故中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事先缺乏检查,没有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等原因造成的.④,地质条件不好.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形成破碎带,或者由于节理,层理发育,破坏了顶板的稳定,容易发生顶板事故.⑤,操作不合规范.不遵守操作规程,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珲, 作业循环不正规,爆破崩倒支架等.三、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分析

掘进巷道顶板管理的主要内容:(1)掌握巷道开掘后围岩体的范围及围岩应力分布情况。根 据影响巷道围岩应力的因素:围岩的性质、巷道所处的深 度、巷道周围的地质构造、水文变化、巷道的断面形状尺 寸等,了解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及在此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变 形和位移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支护形式,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2)从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出发,合理选择巷道的施工方法,减少各工序对顶板管理的影响。(3)按作业规程规定控制工作面空顶距离和临时支护的长度 ,尽可能缩短工作面空顶时间和临时支护巷道的长度。(4)施工中,做好基础资料的积累和隐蔽工程的记录工作。施工中和竣工时,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井巷工程 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

巷道掘进期间日常顶板管理工作:(1)敲帮问顶。上班进入工作面,打眼放炮前均应敲帮问顶 ,处理隐患,排除不安全因素后再作业。(2)控制工作面空顶距离,超过规定的空顶距应先支护后掘进。(3)长距离掘进,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支架的情况,对 断梁折腿或变形严重的支架,应加固修复。修复巷道时,修复地点以里的人员应全部撤出,预防冒顶堵人。工作面因放炮,崩倒的棚子应由外向里逐架扶棚复位。(4)熟悉掘进巷道出现冒顶事故的原因,加强日常检查,采用针对性措施,预防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顶板管理的措斲

架棚巷道的顶板管理的顶板管理: 架棚巷道掘进工作面迎头必须使用金属前探梁,严禁空顶作业。采用工字钢支护的炮掘工作面在爆破前迎头加固长度不少于10m。巷道开口时的顶板管理。(1)开掘地点要选在顶板稳定,支护完好并目避开地质构造区、压力集中区、顶板冒落区。(2)新掘巷道与原有巷道的方位要保持较大的夹角(最好大于 45°)。(3)必须加固好开掘处及其附近的巷道支架,若近处有空顶空的情况,小范围的可加密支架,背好帮顶;大范围的应用木垛接顶处理,同样用背板背好打紧。对将受施工影响的棚子 进行加固,其方法有挑棚、打点柱、设木垛等。(4)新巷开掘施工,要打浅眼、少装药、放小炮,或用手镐 挖掘的方法,尽量避免震动围岩或因放炮引起冒顶。(5)新巷开掘处要及时进行支护,尽量缩短顶板暴露时间和减小暴露面积。若压力增大,则应及时采用适合现场情况的 特殊支护。

沿空掘巷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措施:(1)避开动压影响,巷道施工必须在上区段回采工作结束, 待岩层活动完全稳定后再进行。(2)尽量减小掘进时的空顶面积。放炮前支架紧跟到工作面 ,放炮后及时架设支架。要减少装药量,避免对顶板的震动。如果放炮难以控制和管理顶板,改用手镐方法掘进。(3)巷道支架要加密,将顶帮用木板等背严接实。(4)擦边掘进时,如遇上区段巷道的棚腿外露时,其下帮棚腿不要抽掉,可以捆上木板或笆片,起到挡矸帘的作用。(四)过断层、裂隙地质构造带的顶板管理措施(1)采用架棚支护时,棚距要缩小,提高支护应变能力。(2)棚梁方向尽量正交节理面架设,增大支架密度,减少空顶距离,永久支架要紧跟工作面,背帮背顶要严实。(3)采用砌碹支护时,每次掘砌长度不大于1m。(4)顶板特别破碎时需采用超前支护的办法管理顶板。

巷维修顶板管理:(1)、矿井在进行巷道维修前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确定临时支护方式.在井巷维修前应进行现场顶板鉴定,确定施工方法,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向维修人员贯彻,施工中明确顶板监护人员.维修巷道要执行“先外后里,先支后撤,先上后下,先近后远,先顶板后帮”的原则.(2)、加强巷道巡回检查,及时除掉脱皮,危石,悬矸,对严重失修地段必须及时维护.(3)、扩大断面和维修井巷时,必须保证有安全出口.独头巷道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严禁维修人员进入维修地点里侧;严禁前后两处同时维修;严禁前掘后修.巷道对头维修时,两处都必须有安全出口;发生冒顶时必须木垛接顶.更换巷道支护时,必须先加固支护,拆除和架设支架应连续进行,严禁留尾巴工程.(4)、生产采区的巷道有失效支架或有冒顶危险时, 必须立即处理,否则应停止生产.加强独头井巷维修和掘进工作面的维护,如出现断梁折柱,歪斜,弯曲,片帮,撑木、拉杆脱落等情况,必须停止作业,防止发生顶板冒落伤人,堵人事故.(5)巷道冒顶处理时应由外向里逐架进行,支护要牢固,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倾斜巷道处理冒顶时,处理人员要有护身柱或护身板.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1)采煤上作而必须按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护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检查到有损坏、失效的支柱, 必须立即恢复或更换.移动输送机机头,机尾需要拆除附近的支架时,必须先架好临时支架.回采工作面两端必须使用端头支架 或增加其它形式的支护,采煤工作面遇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2)采煤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有足够的备用支护材料.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面,必须备有坑木,其数量,规格,存放地点和管理方法必须存作业规程中规定.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制定安全措施.(3)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超过作业规程时,禁止采煤.采煤作面采用密集支柱切顶时,必须有防止工作冒顶和矸石窜入工作面的措施.(4)减少工作面控顶时间,加快工作而推进速度.工作面推进速度对顶板下沉量和冒顶影响很大,尤其对松软顶板影响更大.由干工作面进度慢,顶板下沉大,支架折损多。(5)我们矿井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回采工作面顶板动态,掌握初次与周期来压规律。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容易造成冒顶事故,特别是对于断层、裂隙发育的顶板,一旦采面某个地点的支架失效,就有可能发生局部漏冒,破碎顶板从这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全部漏空,造成大片支架失去平衡,导致漏垮工作面。因此,必须认真搞好初次放顶和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预防大型恶性顶板事故发生。日常工作中要摸索和掌握来压步距,在来压之前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如加木垛、从柱等,确保安全无事故。(6)、强化事故多发地点的顶板管理,局部冒顶实质是控顶区内已破碎的伪顶、直接顶失去有效支护而造成的,采掘工作面较容易发生冒顶事故的位置:一是地质构造破坏附近;二是采面靠近煤壁处或顺槽掘进迎头;三是巷道、顺槽交叉口及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处;四是采面放顶线附近。这四个位置是顶板事故多发区域,因此也是顶板管理的重点部位。

根据以上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分析,结合集团公司煤矿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①、严格控制控顶距,工作面随采随支,遇顶板破碎时严格执行超前支护。

②、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③、架设支架要有足够的初撑力,顺槽上的支架要有3-5度的迎山角,支架的顶部与两侧应用木板背紧背牢,严防片帮。④、布置炮眼时,应使最小抵抗线处在相邻两柱之间,装药量要适度、合理,尽量采用小范围放炮方式。

⑤、巷道、顺槽交叉口架设抬棚支护,特别是几个急倾斜煤矿的煤层巷道交叉口,其支柱不但要承受顶底板压力,还要承受上面煤层的压力,工作面上下出口的支护必须加密,必要时增设特殊支架。

⑥、每班检查一次支柱压力,压力不足的及时加压,目前还没有压力检测设备的必须每天加一次乳化液,但对坏柱没有作用,所以没有压力检测设备的矿井要及时购买。发现有歪斜、断梁折柱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⑦、强化班组建设,定期培训教育,班组是企业管理和职工从事生产劳动的最基本单位;是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的基本环节;也是企业实现生产安全的基础。要实现安全生产,关键问题就是要把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安全措施和监督检查等都要在采掘班(组)当中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和企业的安全工作部署变成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把安全生产的标准、制度和措施等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生产工艺流程第一线的物和人的不安全因素上,达到有效避免各种灾害事故。为此,要切实加强班组建设,特别是加强对班组长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顶板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⑧、加大安全监察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作用。矿井安全管理人员、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都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力量。监管部门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管理条例》,对“三违”人员一经查出,都要进行严肃处理,任何人不准讲情,不得护短。对于预防重大顶板事故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井下一旦发生顶板事故,必须以“三铁”手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分析原因,严格追究事故责任人,同时以血的教训教育群众,并制定防范措施,杜绝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以前因为行情低迷、工人难招、个人情感因素(对煤矿业主普遍抱有同情心、集团 4 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因为特殊的身份,拿着煤矿的工资,如果提出问题多,部分业主也很反感等)基本上没有什么安全处罚,而处罚是安全事故的预防疫苗,也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如果我们的同情心给煤矿带来安全事故,那反而是害了煤矿,现在一起死亡一人的安全事故一般是200万元的损失,而按现在的市场行情和生产成本需要挖4万吨煤炭才能弥补,而生产4万吨煤炭要大半年,有的矿甚至一年还生产不了。现在的煤炭行情还没到最恶化的时间,但一起死亡事故足以让一个煤矿破产,如何能坚持到煤炭行业的春天是我们业主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技术措施完善可行是顶板管理的基础,生产现场管理到位是搞好顶板管理的保证,职工安全意识高低是顶板管理的关键,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冒顶事故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也是有规律的,只要采用正确的手段对顶板实行监测,掌握其规律,并提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将顶板管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绝大多数顶板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四、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抢救事故前,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2)抢救遇险人员时,首先应通过电话、喊话或敲打管子等物体与遇险人员取得联系,探明冒顶范围和被埋压人数及位置。

(3)处理冒顶前,必须先恢复冒顶区域的正常通风,如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被堵压人员处输送新鲜空气,并把后路和顶板清理维护好,保证后路畅通、安全。

(4)处理冒顶前,必须坚持由外向里、逐步进行的原则,要排查冒顶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进行加固,确保在抢救中不会再次冒落;另外要对后路进行找顶加固,保障退出时的安全。

(5)处理冒顶区的方法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如冒顶严重无法通过时,可采取打绕道的方法抢救人员。若遇险者被碎煤矸所埋,清理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不可用镐刨的方法扒人;若遇险者被煤岩块压住,应用千斤顶或液压起重器等工具把煤、岩块抬起,绝不可用锤砸的方法破岩(煤),使遇险人员近一步受到伤害。抢救被埋压的人员时间较长时,可通过管路向遇险人员送饮料或食物。

(6)营救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进行施工,行动中必须保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防止灾情扩大,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7)事故单位在抢救过程有困难时,指挥部可抽调其他单位有经验、有技术的骨干力量,进行紧急增援。(8)医疗救护组要安排到达井下事故现场附近,对抢救出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或护送重伤人员上井救治。(9)抢救出伤员后,必须判断伤性的轻重,人员较多时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并按照 “三先三后”的原则,即:①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②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③对骨伤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2013.5.9

第五篇:煤矿顶板管理调研材料

煤矿顶板管理调研材料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把安全生产工作摆首要位置抓紧抓实。切实强化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直是我矿多年来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矿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了安全生产例会,及时分析研究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安排部署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矿各级领导经常深入井下一线检查安全工作。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进一步加大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经费的投入,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为保障我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逐年加大安全费用投入。兼并重组以来,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顶板管理设备改造、煤矿瓦斯治理等安全技改及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投入 大量资金用于消除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奖励。

(三)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按照国家、省、市、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矿实际,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有序地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大检查及专项整治工作,同时,把专项行动结果列入对各级领导安全管理工作目标重要考核内容,实行严格考核和奖惩。

二、煤矿顶板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我矿支护改革工作初见成效

近几年以来,我矿发展步伐加快,不少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特别是在煤矿支护改革方面,淘汰了木支柱和摩擦支柱,使用了单体液压支柱;提倡使用技术含量和安全水平较高的支护形式及方式。

2000年以前,我矿主要巷道、采区准备巷道及采煤工作面使用木支护及木点柱支护,坑木消耗量极大,巷道高宽受限,支护性能差,巷道维护工作量大,且存在明显的火灾隐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火灾事故、顶板事故,特别是在顶板压力增大、过断层构造带等地段时,木支护巷道难度较大,安全可靠性差,易冒顶片邦,造成工作环境恶劣,且矿产资源回收效率低下,并带来新的生产安全隐患。

2001年至2017年,我矿经历了木支柱、金属磨擦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阶段。金属磨擦支柱的使用,使采面的支护形式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安全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金属磨擦支柱控制顶板效果差,抗灾能力弱,局部冒顶事故发生率高,支柱丢失现象严重,煤炭资源回收率不高,安全生产条件差,回柱放顶比较困难,生产效率也不是很高,经济与安全上都不利,严重制约煤矿的发展。随着推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效果取得了极大的改变,单体液压支柱生产效率也明显提高,操作方便,灵活,相比金属磨擦支柱控制顶板效果好,抗灾能力也得到加强,局部冒顶事故发生率降低,支柱不易丢失,回采工作面长度不受限,回柱放顶比较轻松,煤炭资源回收率高,安全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它可与金属顶梁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做点柱用。

(二)加强培训和制度建设,为支护改革工作提供保障 我矿注重支护设备的硬件建设,同时也注重支护技术软件的建设,建立了严格的支护管理制度。

(1)采取学习培训:整理了近年来发生的各类顶板事故和先进管理经验汇编成册,下发到各部门,并要求认真贯彻学习,同时采取现场实地考试的方式,考试合格人员方能上岗操作。

(2)实施动态控制:制定详细的工程标准,对巷道的支护方式,支护材料的规格,顶板的管理方式,辅助设备的配备,都要做详细的规定,要求严格执行顶板管理质量、监测,加大顶板动态控制,强化掘进支护质量。

(3)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减少对顶板的破坏,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爆破参数,能够减少对顶板的爆破震动和破坏,从而达到对顶板安全管理的目的。

(4)预防为主,强化对顶板的支护,对于顶板岩石比较破碎,必须采用严格的支护,保证顶板岩石不塌落。

(三)大力推进支护改革工作 大力宣传提倡使用先进的顶板管理设备和经验。组织相关人员到做得较好的煤矿学习顶板管理和培训,让我矿真正明白使用先进顶板管理设备对矿井的好处,真正让矿井自愿、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我矿支护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认识和推进速度的不均衡,所以整体水平较差。我们还要下大力气,根据自身情况,紧紧依靠科技的进步,加大投入,推行新技术、利用新装备,将我矿顶板管理进一步提高。

下载平坝县煤矿顶板管理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坝县煤矿顶板管理经验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煤矿顶板管理会议纪要[范文]

    煤矿顶板管理工作会议纪要 时间:2014年10月12日下午 地点:矿调度室 记录人: 参加人员:矿长 、安全副矿长 、各专业副总、各工区、科室负责人。 首先由技术科科长 介绍了采煤工......

    煤矿顶板管理措施

    XXXXXX矿 XXX矿顶板管理措施 XXXXXXXXX矿 2015年1月20日 XXXXXX矿 XXX矿顶板管理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规范现场管理,提高......

    煤矿顶板管理责任制

    神源煤化工顶板管理责任制及管理制度 第一章 顶板管理责任制 第一条 总经理对顶板管理负主要领导责任 (一)检查和督促顶板管理计划、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落实,及时对顶板管理工......

    煤矿顶板管理责任制

    顶板管理责任制 2013年 顶板管理责任制 1、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顶板管理责任制及奖罚办法。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督促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资金落实情......

    煤矿顶板管理题库

    采掘知识竞赛一、 填空题1.矿井瓦斯管理的四项基本制度是瓦斯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 排放瓦斯制度和盲巷管理制度。2.瓦斯检查必须防止空班、漏检、 少检和假检。3.瓦斯检查员......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

    第一章顶板管理责任制与管理制度 第一节顶板管理责任制 第一条矿长对顶板管理负主要领导责任 (一)检查和督促顶板管理计划、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落实,及时对顶板管理工作做出决策......

    煤矿顶板管理指导意见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的指导意见 顶板灾害是煤矿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辖区煤矿顶板事故总量一直居高不下,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60%左右,还有多起死亡......

    煤矿顶板管理措施 (5篇)

    浅谈煤矿企业如何抓好区队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单位:贵州省水城水矿集团汪家寨煤矿机修厂 邮政编码:553009作者简介:摘要:在抓好煤矿区队班组安全建设中:一是班组安全建设是班组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