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山陵和雨花台旅游资源和开发状况及景区管理对比分析
中山陵和雨花台旅游资源和开发状况及景区管理对比分析
中山陵旅游资源分析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为北高峰,其余分别为西为天堡山和东为茅山,中山陵便坐落于此。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十分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中山陵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它产生于近代民国时期,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坐落于紫金山第二峰上,同时它周围有一系列的景点,如明孝陵、灵谷寺等,同时它还有很多附属建筑,像音乐台,中山植物园、正气亭等。
中山陵的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它既是人文旅游资源,又是自然旅游资源。它是我国伟大的民主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同时它位于紫金山上,周边有紫霞湖、没换山等自然景观。这就使中山陵成为了综合性景区。
中山陵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的定向性,他对喜欢人文旅游和历史旅游的人更具吸引力。中山陵的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具有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吸引性。
中山陵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以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中山陵对国民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它对台湾回归的祖国的怀抱,有重要作用。例如台湾国民党来大陆他们不得不去的地方就是中山陵,连战、宋楚瑜等都先后到过中山陵。虽然现在中山陵已经免除了门票,但它同时可以带动周边相关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另外,钟山风景区的环境建设非常好,绿化相当到位,走到中山风景区,你就会像走入天然氧吧的感觉,所以它也产生了环境效益。中山陵开发状况
中山陵所在的南京钟山风景区,去年以来,开始实施一个颇具规模的开发规划,打破了这个著名旅游区几十年来没有大的建设项目的沉寂。这个规划的参与者之
一、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处主任潘永年先生说,总面积为3000公顷的钟山风景区L要是分三大片来规划的。山南片有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等名胜古迹,已形成三点一线的旅游格局。这一片要恢复永丰社、永慕庐、桂林石屋等一些纪念性的建筑;要建设“竹海公园”、“紫霞湖公园”、“万株桂园”、“万探梅园”等四个具有春夏秋冬季节特色的公园。其中“万株梅园”占地400亩,集梅文化、梅花研究、梅花繁殖生产为一休,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赏梅胜地。山北片主要是开发景区的边缘地带,建设花园别墅、度假村和一些游乐设施。山顶片规划新建的景点比较多,紫金山主峰建“一人泉”、屈居亭;紫金山二峰处建乌龙潭、刘基洞、白云亭、观日台以及问天石刻等;紫金山西子腰地区建鸳鸯亭、连心锁链和摩崖石刻等。为了方便游客游览,淮备把紫金山现有的防火道拓宽成盘山公路,同时,还将规划建一条空中索道缆车,使整个钟山风景区形成一个大的循环旅游路线。中山陵景区管理
中山陵景区的管理采取的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风景区内的风景名胜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利用风景名胜资源而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向管理局交纳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风景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核心保护区、规划控制区内的重要景点,应当制定完整具体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其他景物、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等风景名胜资源,应当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严格组织实施。对严禁一些的行为,如在文物、景物上涂写、刻画、张贴;擅自摆摊设点;对一些违规行为要进行罚款。同时对景区里的工作人员的管理也十分严格,管理局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雨花台旅游资源分析
雨花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一个集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江苏省级纪念性风景名胜区。
雨花台是一座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雨花石是这里的特色,但并不产于这里(产自南京六合雨花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一个集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江苏省级纪念性风景名胜区。
雨花台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城堡南,它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岗,高约100 米、长约3.5公里,顶部呈平台状,由3个山岗组成。东岗又称梅岗,中岗也称凤台岗,西岗延伸至安德门外,无别名。雨花台是革命烈士殉难处,在这里遇难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达10万之多。
雨花台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它不仅有红色旅游,而其他还有生态游和游乐场、雨花茶文化区、雨花石文化区。他的旅游资源吸引的群体是多样的。这样雨花台的资源,就产生了经济效益,雨花茶、雨花石、游乐场等,都会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产生了社会效益,这里是红色旅游爱国基地,教育下一辈不忘前人的奋斗,要爱惜革命先烈的成果。为创建美丽的祖国,而认真学习、工作。雨花台开发状况
雨花台除了有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烈士群雕等这样的红色景点开发。而起增加了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雨花台景区管理
雨花台景区管理采取的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风景区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烈士群雕以南、忠魂亭以北、环陵路西干道以东、纪念碑至东炮台道路以西围合的区域,以及东殉难处、西殉难处、知名烈
士墓为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以外为一般保护区。管理局应当充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开展健康有益的游览和文化娱乐活动,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普及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风景区内已有的建筑和设施,凡是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妨碍游览的,应当限期治理或者逐步迁出。风景区内的风景名胜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利用风景名胜资源而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向管理局交纳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对违规行为加以惩罚。管理局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山陵与雨花台的对比
中山陵在名气上要比雨花台高,中山陵为全国首批5A景点,雨花台为4A景点。在客源上相对比雨花台多。但雨花台的开发的很好,除了有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烈士群雕等这样的红色景点开发。而起增加了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这样为游客会赢的多样性的旅游体验。中山陵更多的给旅游者的是文化的体验,少了点有了功能。中山陵和雨花台同为人文旅游景点,都起着很强的社会效益。中山陵对祖国的统一,以及中国多党制的民主政治制度起着稳定作用,雨花台更侧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所以才会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称。还有中山陵和雨花台虽然都是全国知名景点,但都不要门票,这在旅游景区中是很难得的,它们是通过旅游相关产品来产生经济效益的。它们景区景点很密集。中山陵周围有很多的景点,如明孝陵、中山植物园、灵谷寺等。同样,雨花台周围也有很多景点,如中华门、瞻园、夫子庙等。
中山陵和雨花台的景区管理都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对景区管理度很严格,并且要求很高。对景区的环境要求很高。都采取风景区内的风景名胜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对违规行为也都进行惩罚。
第二篇:中山陵景区旅游纪念品开发分析
中山陵景区旅游纪念品开发分析
1 中山陵景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现状
中山陵景区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占地面积共8万余m2,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是国民瞻仰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圣地。据统计数据表明中山陵是全国年客流接待量最大几个景点之一,2005年仅“
十、一”期间共接待游客达到58万人。它不仅拥有优良的自然资源。同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所包含的教育意义也吸引着国内外无数的游客。而相对于中山陵对游客的独特政治魅力,中山陵的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则逊色很多。主要表现在市场管理混乱,定价不一,旅游纪念品的品种单一,以次充好等,严重影响了景区的严肃性。1.1中山陵景区旅游纪念品的经营概况
目前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商店主要分布在景区门口的商业街上,经营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纪念品。这些店铺有经营摄影的公司,经营南京的土特产品的店面,经营玩具的店面,销售江苏名优特产的店面,还有各种餐饮店面。可以说经营种类良莠不齐,分类乱且无规范性可言。
与中山陵有关的旅游纪念品有:5~10元不等的孙中山先生头像像章、5~15元一把的“天下为公”扇子、30~50元不等的镇纸、2.5~5元一副的民国革命高级将领扑克、书籍、图片、中山陵风光牒片、钥匙扣、中山装等印有明显中山陵标志或拥有民国文化烙印的小商品。这一部分的旅游纪念品的价格都在3~50元内不等。
中山陵旅游纪念品的经营方式主要以铺面销售为主。通过走访管理处和商家发现在中山陵景区的商业街内,有很多都是旅游纪念品商店95%都是以铺面销售的店面形式,其中又有78%为杂货店形式,经营多种游纪念品,店内吸引眼球的特色旅游纪念品零散分布其中,纪念品的种类也都是常规的几种式样。剩余的太湖珍珠、宜兴紫砂、杭州丝绸、貔貅都是以专卖店的形式,另有一家现场剪纸。1.2中山陵景区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情况
在调查中,旅游者对于购买的旅游纪念品的满意度为64%,不满意的为
15%21%满意一般不满意 64%图1 游客购后满意度调查表(数据来源:SRT调查问卷统计)
15%,其余的认为一般(图1),和南京市所统计的游客满意度为96.7%有一定的差距。在中山陵的旅游调查中,36%的游客不是
2.3商家营销观念欠缺,产品的质量和创新不足
在中山陵景区内,即使是高档的专卖店,例如:貔貅、珍珠、紫砂都存在着要价过高、以次充好、对旅游者无质量保证的问题。由于旅游者的消费是具有异地性和流动性的,而且旅游者对旅游纪念品的质量也降低了要求,部分不法商家抱着侥幸的心理,为了谋取暴利,在专业知识不强的旅游者面前坑蒙拐骗,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例如有些商家用抛光的鹅卵石代替雨花石,有的甚至以有机玻璃来仿制出漂亮的纹理或者以其他的石英制成。低档的小商品在大打价格战的基础上,更是用制作粗糙、质量不好的小商品来赢得价格的优势。比如一元一把的雨花石、十元一块的雨花石,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的雨花石能提供给旅游者,有的严重地影响市场的秩序和旅游者对中山陵的审美感受。“天下为公”的扇子已经和其余的扇子一起堆放,和一般的没有区别。博爱的钥匙扣也只是变成简单的2个字,再无其他的意义。中国结、中山装仅仅是从成品市场上上架的摆设。游客也仅仅以新奇和好玩的逛旅游纪念品商店,并未感受其中传达的更深的意义。中山陵的深刻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延伸。
中山陵旅游纪念品的老化和雷同很大程度是由于满足现状,没有开拓创新,不断随着景区的发展而发展中山陵景区内存在许多流动的商贩兜售中山陵景区的风光光牒以及其他的小商品。正版的光牒的价格在30-40元不等,而商贩所出售的光牒仅10元就可以买到。经管理处验证和检查,商贩所出售的光牒系属正版的光牒。由于光牒的摄制是10年前由珠江路的几家商家承制,时间的推移和不法分子的钻空,使得正版的光牒也流失到市场。另外一方面,一些小商品,只要有人研制出新的产品,刚上市就立刻被克隆。知识产权得不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3中山陵旅游纪念品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
3.1产品创新时技术及资金不足
在中山陵,虽然在视觉上的感受是商品琳琅满目,但是真正能体现和代表中山陵开放的纪念性的旅游纪念品却寥寥无几。商家一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开发和研制新的旅游纪念品,另一方面,商家凭借这中山陵每年巨大的客流量,在一定的时期依然是可以得到利润。抱着侥幸和暴利的心理,商家的经营并不是
以市场的需求来展开,而是简单的传统营销,最后导致“人有我有、人无我无”的销售局面。现代的市场营销观念在一定的时期还不能深如人心,竞争的格局并没有达到商家要奋发振兴的地步。3.2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和宣传意识不强
在调查中,48%的旅游者表示看重的是旅游纪念品的纪念价值;28%表示看重的旅游纪念品的品质;20%旅游者的表示看重的是旅游纪念品的价格。旅游纪念品的纪念价值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旅游者的选择,旅游者到异地,对目的地的了解也缺乏,很大程度上品牌的建立可以给旅游者以消费的安全感和信任感。44%的游客倾向于在专卖店购买旅游纪念品;24%选择倾向于在超市购买;33%倾向于在小商铺购买。可见品牌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代表着质量的保证。但是由于旅游纪念品价格一般在50元左右,属于成本和利润都受到了限制。小本经营的商家便忽视了品牌和宣传的重要性。96%的旅游者表示没有接触过旅游纪念品的广告。不在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旅游纪念品。品牌的建立是一样产品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也是市场发展的要求。宣传的重要性在于旅游者消费旅游纪念品的特殊性上,旅游纪念品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异地消费,品牌的建立和宣传的作用可以增加消费者消费的安全感。
4中山陵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对策
4.1深度挖掘中山陵的文化内涵
旅游纪念品是面向旅游者的,只有根据他们的需求才能开发出真正适合市场的产品,中山陵作为南京的代表,也是至雅的旅游景点,是民国文化的代表,具有教育和政治的双重意义,也是一个严肃的旅游景点,旅游者在中山陵更多的是看在中它的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所以体现在对纪念品的要求上更加注重品质,希望在中山陵的旅游纪念品能代表着孙中山先生的品质和精神,激励着国民的前进和唤起对历史的怀念。
4.2研究开发新的旅游纪念品,拓宽其深度和广度
纪念品和地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需要有明确、可以识别和交流的文化主题。作为名胜古迹的中山陵,可以开发三个层面的旅游纪念品,包括关于中山陵本身的、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关于民国的文化。
有关孙中山先生、宋庆龄和宋氏三姐妹以及当时的四大家族,甚至包括孙科到台湾后的故事都是国人和许多国际友人所关注的兴趣点。孙中山先生一生奔波世界各地,为革命奔走疾呼,成立了
参考文献
[1] 李恭忠.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J].民国研究,2004, [2] 钟志平.旅游商品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3] 南京年鉴编辑部.南京年鉴[M].南京:南京年鉴编辑部,2005.[4] 陈洪田.旅游纪念品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J].生态旅游,2000,(4).[5] 李俊峰,石高俊.论南京旅游纪念品的深度开发和创新策略[J].江苏商论,2003,(1).[6] 杨从锋.旅游纪念品开发思路探析[J].江南大学学报,2004,(2).[7] 苗学玲.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J].旅游学刊,2004 [8] 郑丽娟.旅游纪念品的营销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9] 张瑜,杨达源,董杰,张蕾.中山陵园风景区风景区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变及因素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6,(1).[10] 魏欣铤.提升旅游纪念品价值的设计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04,(3).[11] 邸柱.谈旅游纪念品的文化设计[J].韶关学院学报,2004,(10).[12] 刘蓬春.旅游纪念品营销策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2).[13] 吕锋.基于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思考[J].包装工程,2005,(10).
第三篇:镇江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调查研究
江苏镇江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调查研究
一.调查情况介绍
1.a)调查时间
b)调查范围
c)调查对象
d)调查方式
2.a)镇江旅游资源背景:
b)镇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调查目的二.调查内容介绍
1.a)镇江旅游资源开发变化:
b)镇江旅游资源开发特点:
c)镇江旅游资源开发成果:
2.a)镇江旅游资源开发方法
b)镇江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论
第四篇:关于嘉兴市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调查研究
关于嘉兴市旅游资源开发状况研究
姓名:黄建柯
所在系:经管系
班级:2010级报关4班
学号:1002100420
成绩:
关于嘉兴市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黄建柯
摘要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中国抓住这样的机遇,大力扶持旅游业使得中国的旅游产值一再上升!同时,嘉兴市作为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紧跟中国的旅游政策,在各级党组织,政府的领导下,将嘉兴的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改进,完善。以其独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革命文化深刻的人文旅游资源。让嘉兴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现嘉兴市政府在此基础上,坚持国家和党的领导,进一步开发嘉兴的旅游资源,努力把嘉兴开发成一个旅游大城,从而使嘉兴的产业结构得到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嘉兴市旅游资源概况
1、嘉兴的地理环境优势
嘉兴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其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下辖南湖、秀洲两个区,平湖、海宁、桐乡三个市和嘉善、海盐两个县。
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
嘉兴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嘉兴承载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苏南开放型经济和浙南民营经济的交汇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所辖县(市)均进入中国百强,三分之二的镇进入全国千强镇。嘉兴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列浙江省前列,市和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行列,全部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县城)、省级教育强县(市)称号。
嘉兴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也是浙江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2、嘉兴主要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嘉兴南湖、湘家荡、海宁的钱江涌潮,中国皮革城、海盐的南北湖、嘉善的水乡古镇西塘、马家浜遗址文化、桐乡的历史文化名镇乌镇、平湖的九龙山海滨风光、盐官观潮景区等。
人文旅游资源:蚕桑丝绸文化、硖石灯彩文化、书画家吴镇以及茅盾、沈均儒、王国维、张乐平、丰子恺、徐志摩、蒋百里、金庸、钱君陶等名人纪念馆等。
红色旅游景点:南湖革命文化。
目前嘉兴拥有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7个,分别是南湖景区、乌镇景区、西塘景区、海宁中国皮革城、盐官观潮景区、南北湖景区、东湖景区。
二、嘉兴旅游资源开发的亮点
1、亮点之一:产业提升凝强市
嘉兴市依托1156个旅游资源单体,24个旅游资源集合区,科学搭建产业提升的承载平台,获取旅游经济的长远化、最大化。以红色旅游、水乡古镇游、滨海度假游、乡村休闲游为主导,全方位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旅游品牌。推动整个旅游市场全面繁荣,规模迅速扩张,实现了旅游产业从小到大、从弱转强的跨越式发展,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2、亮点之二:入境旅游跃前茅
嘉兴植文化之魂于旅游之体,发展触角频频向国际性旅游高端市场延伸。以“港澳浙江周”为载体,主推古镇产品;举办“中韩旅游合作大会”,主推“金色江南·九州精华”特色线路产品;组织“心手相连-浙台旅游业高峰论坛”,推出乌镇二期、古运河水上游项目,又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频频引起轰动,使入境游有序推进,产生出极大的经济、文化效应。
3、亮点之三:红色旅游昂龙头
依托党的诞生地政治资源,其他景区无法比拟的历史特色,嘉兴市加快景区建设、旅游博览等资源整合,全力打造中国的“红色旅游源头”,吸引全国各地的党员群众纷纷涌向这个中国革命航船扬帆起航的地方。南湖景区更在全国重点发展的12个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全部榜上有名,使红色旅游的龙头成功地在嘉兴高高昂起。同时更好更快得宣传了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亮点之四:乌镇模式开先河
桐乡市乌镇景区开发建设敢为人先,突出做精品、极品的概念。一期在全国首家修旧如旧,管线地埋,二期又率先提出历史街区再利用概念,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来做大做强。并从一开始就导入差异化发展理念,古镇风貌上力争
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景区内涵上突出乌镇的文化亮点。使其成为中国小城镇旅游开发的精品,被中外旅游界誉为“乌镇模式”。
5、亮点之六:旅游节庆获美誉
嘉兴优化整合全市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产品特点,精心熔铸一个个特色独具、经久不衰的旅游节庆活动品牌。巧做“红”、“古”、“水”文章,旅游搭台,文化助推,经济唱戏,全方位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各个旅游节庆活动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又以嘉兴旅游节庆品牌走向全国、世界的活力和实力,引领了旅游文化经济活动互补共赢的发展方向。
6、亮点之七:乡村旅游涌新军
嘉兴把流行元素注入百姓生活游,推动以本地市场为主的乡村旅游在旅游产品中异军突起。其中休闲农业以垂钓、餐饮、体验、娱乐等各具特色,满足了城里人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农家乐以“吃农家菜,过农家生活”,丰富了游客回归自然的情感需求。到目前,乡村旅游已经以理念清晰、分布均衡、特色各异三大特征,纳入嘉兴旅游整体网络,发展了旅游生产力。
7、亮点7:第三产业发展好
嘉兴以行政、管理力量的大聚合,形成内生力凸现的旅游管理体制。以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新思维,构筑活力大增的旅游市场经营机制。用“一心、六区、一带、一网”的旅游形态功能区构筑,推动城市环境、生态、服务日趋配套,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渐呈一条龙。目前,大产业、大市场、大开放的机制已经激活,夯实了旅游的支柱产业地位。
四、嘉兴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嘉兴市在开发自然旅游的过程中,影响自然生态平衡
2、嘉兴市有限的旅游资源面对着游客量加大的压力
3、嘉兴市高速发展的旅游经济与其僵化的旧体制存在矛盾
五、分析解决问题
1、问题1
嘉兴市在开发自然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难免会破坏被开发当地的生态平衡,要使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相并存,就应该采取“为保护而开发”的模式!使得嘉兴市可以更好得完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又做到保护环境的功效!让人与自然,文化和生态处于和谐状态!发展“两型”社会。
2、问题2
现今,随着嘉兴市的旅游业不断发展,使得有更加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鱼米之乡”的美景!也正因为如此,让嘉兴市的旅游业面对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出于此,嘉兴市应进一步开发本地资源,挖掘人文历史资源,让一些著名景点有后补之力!同时,嘉兴市要建立专业化的旅游公司,合理分配每个旅游高潮的客流量!在此基础上,嘉兴市要完善交通和服务业,使客流量保持畅通。
3、问题3
嘉兴市的旅游业在不断的,高速的发展过程中,但其旅游体制的改革难以跟上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此,嘉兴市要时时刻刻观注国家相关的旅游政策,观注嘉兴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建立活跃的旅游经济体制,做到因势而变!从而让旅游经济可有悠远绵长的发展。
第五篇:景区管理中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解决
由于众多历史遗留因素,使得瓦屋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游客活动中心的建设。没有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和规划,忽视了市场及景观方面因素,严重影响了该处的景观美,造成了很大资金浪费。目前处于闲置状态。“退建还林”。同时,对于将来的建设要以此为鉴,在建设之初一定要做好可行性报告和多方论证,避免盲目建设所引起的资源浪费。
台顶小型滑雪场的建设。在利益的驱动下,盲目跟风国内滑雪热,没有考虑旅游市场、交通等各方面因素,造成了对台顶植被的破坏及资金的浪费。目前已荒废。首先进行植被恢复,其次根据该地的定位及整个旅游区的主题对其进行改造(和项目挂钩)。要考虑到旅游区的整体性和和谐性。垃圾污染严重、人为造成公路护坡滑坡严重。
对于当地居民,应加大加强保护意识的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引导,避免乱扔生活垃圾、随意开采护坡山石等情况的出现。对于游客,需在标志牌上多下功夫,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提醒游客加强保护意识,参考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根据瓦屋山旅游总体布局、风景资源现状、区内保护对象的种类及属性特征,结合地貌构架和人文景观以及旅游产品的特点和布局现状,按土地利用方式将整个旅游区可划分为以下几个保护区,根据保护类型制订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