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真情学校十年课改总结

时间:2019-05-12 15:4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别山真情学校十年课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别山真情学校十年课改总结》。

第一篇:大别山真情学校十年课改总结

在课改中成长

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喧闹的城市走向宁静的乡村之时,我们李家楼小学也走过了课改的第十个年头年。在这十年里,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把课堂教学改革这项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抓,经过学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得到了大力推进,我校课改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急需解决,现就这一年的课改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加强学习,树立课改新理念。

(一)、加课改理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思想认识。

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上就是教师观念的改革,教师是新课改具体实践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决定着课改能否顺利开展。为了使我校课改得以顺利进行,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学校教务处和各教研组通过多种渠道,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使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有效更新,为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尝试新教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理论培训。

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要求,我校认真组织教师按时参加理论学习培训,听专题讲座,观摩先进的课堂教学。通过学***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教师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老师们都能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校内培训,认真有效的开展。

(1)我校结合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扎实开展新课改系列讲座、专题学习。组织老师们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认真讨论交流,共讨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实际经验和实施困难。共享实施新课改带来的喜悦与成就,共谋如何更好实施新课改的方法与策略。

(2)认真反思,撰写实施新课改心得。结合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师们按照课堂评价量表,不断审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激励教师不求一步登天,但能循序提升。鼓励老师们每天更新一个新理念,每月研究出堂示范课,让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认真总结。并将心得体会写成经验性文章,客观评价课堂中的优缺点。将此项活动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重要内容,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

2、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我校根据教师学科特点,将教师分成不同教研组,每学期开展校内教研活动。此项活动内容丰富,要求人人上公开课,评观摩课堂,写说课稿和教学反思。教师们通过校内教研活动,不但汲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还利用中心学校和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研学习活动,选派了大量教师向兄弟学校的老师,向市内外先进学校的老师学习。十年来,学校先后多次组织老师外出赴北京、武汉、黄州以及市内各兄弟学校观摩学习,亲临课改现场,切磋课改体验,提升教学理念.3、邀请名师专家,传经送宝。在这学年里,为巩固老师更好内化理念,市教育局教研室专家、市师范附小、鼓楼中心小学等地老师分期来我校进行了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二)、实行“推门听课”,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加速提升

课堂是课改的主战场,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力求使课程的生命焕发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根据我校实际,在我校实行“推门进课堂”制度。学校要求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每周推门听课不少于两节,每学期不少于35节,并将推门听课制度化,常态化。通过推门听课督促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加快课改的步伐。每年还举行了校内“比教学”竞赛,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并在年度考核中加分。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大大激发了我校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并涌现出一批在新课改方面卓有成就的年轻教师。我们还积极将他们推荐到市上其他学校上公开课,不断锻炼他们,在课改道路上更快的成长。

二、取得的成绩

我校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校涌现出一批课改新秀,如:郑老师、周老师被列为黄冈市骨干教师;黄老师、周老师麻城市骨干教师。在中心学校安排下我校周老师多次到外校讲课,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我校教师彭路帆在麻城市优质课竞赛中获麻城市二等奖。夏老师、周老师等老师多次参加麻城市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并上公开课。在学校教务处的大力鼓舞校,学校老师积极撰写新课改教研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地区级等不同级别教育刊物上刊登发表或获奖。

三、存在的困惑。

(1)新课改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发现,注重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自学的时间和空间。但在教学探讨中,不少老师谈到:手放得太开,学生容易迷失方向;手收得太紧,学生又得不到充分发展。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开放度,成了我们比较棘手的难题。老师们始终不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尤其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很难把握。

(2)新课改课堂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似乎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放松,于是有老师认为,按照新课改要求,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学的过程,学习效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

四.再接再厉,不断开拓创新。

新课改对于我们来是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我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让新课改理念正在服务于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

第二篇:课改十年总结材料

课改十年总结材料

开发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发展

乌兰浩特市兴安二小

2013.6.27

课改十年,我们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在教研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大胆实践,锐意创新,收获很多,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天我只交流一个方面——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这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给学校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兴安二小在全面落实国家、地方两级课程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本地区、本校的教育资源,根据本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发展需要,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十年的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开发德育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初,为了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形成了“以校为本,全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工作思路。2002年启动了“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科研课题,形成了“一主两翼”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即:以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体,以“亲子社会实践、自主社会实践”为两翼,达到了校内外结合,课内外并举,融会贯通,整体优化的格局。

“小马过河自主社会实践活动”是此课题最具本校特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得到了提高和锻炼。这一活动是挖掘各学科教材,把那些最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证明的,最适合渗透德育的内容选择出来,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设计成不同的主题,编辑成册,命名为《小马过河》。“小马过河”因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而得名,寓意在于提示学生:“不论什么事,自己不去试一试是不行的”。手册分寒暑假两版,共12册,每册由5—6个主题活动组成,供学生寒暑假自主实践时使用。所谓自主,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寒暑假学生多是独自在家,既无教师的现场指导,也无家长的在场帮助,只能独自去完成。其二是学生对活动主题具有选择权,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完成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活动。寒暑假学生的时间绝大部分是离开教师和家长而自己支配的,最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打破传统的看管式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在实施中我们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主题,淡化作业意识,按照《小马过河》的提示,完成自己喜欢的主题。例如二年级寒假版《小马过河》中有一个“缝口袋”的栏目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去亲自动手,讲起当时的情景,他们总是喜上眉梢。再比如:三年级暑假版“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这一主题中设计了四项内容。第一个栏目“唱一首文明歌”中要完成的内容是:你最喜欢唱的一首文明歌曲是什么;你能说出几个音乐家的名字,请写下来;如果你还不会唱,那就学一首吧。在这里,不但涉及了音乐知识,实践中也锻炼了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二个栏目“画一幅文明画”中是这样要求的:假期在户外活动时,你一定见过很多文明行为,比如:路人把食品袋主动扔入垃圾箱等,请把你看到的画下来。这里,不但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也是对美术学科知识的补充与巩固。第三个栏目“种一朵文明花”中说的是:文明之花处处开,把它请到家中来,用你勤劳的小手种下一棵文明之花;选择一种你想种的花亲手把它种在花盆里;施肥、浇水,仔细观察,记下它的生长过程;看到亲手栽种的花儿开放了,你最想说点什么?可以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在这里,既涉及到了科学、综合实践学科的知识,也涉及到了语文学科的观察日记。而这些又都是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中完成的。第四个栏目“做一个文明人”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

“我是一个文明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从我介绍的这一个主题,大家就可以感觉得到,学生们在完成主题活动时,不但巩固强化了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活动的整个过程贯穿了学生的唱、画、读、写、观察、动手实践等,而且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教育,更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办事,促进了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如今,“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课题早已在自治区结题。可以说,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二、开发蒙元文化课程,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青少年教育的主题,它与新课程改革相继提出,教育部已经把每年的九月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可见这一主题的重要地位。为切实落实主题教育,我校从开发文化课程入手,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感染、熏陶及潜移默化作用,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从2002年9月份起,我校就把“学习蒙元文化”确定为校本课的主题,确定这一主题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蒙元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我们的家乡乌兰浩特是蒙古族地区,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蒙元文化资源。开设“学习蒙元文化课”的宗旨是让学生从小学习、了解和弘扬家乡蒙古族文化、红色文化、科尔沁文化,从而升华民族热情,培育民族精神。我们把“蒙元文化”列入课表,设专职教师授课。先后自编了四册教材,供不同年级使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家乡的地理、人口,蒙古族的语言、文字;了解了蒙古族的服饰、风俗习惯;体会到了蒙古族舞蹈、乐器演奏等艺术形式的魅力;走近了成吉思汗,忽必烈、关汉卿、王昭君、乌兰夫、巴拉根仓、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各类历史人物。经多方协调把中蒙药厂、蒙医院、罕山公园、蒙元饮食城、乌兰夫纪念馆、蒙古族小学等作为我校学生学习蒙元文化的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访问,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蒙元文化的博大精深。

“蒙元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种子,有利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开发经典诵读课程,陶冶学生情操。

经典是我国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瑰宝,为了让学生从小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同时,增加课外阅读量,我校校本课程编写组于2004年编写了校本课程读本《小雨沙沙》。去年,我们又把这套教材进行了改编,改编后的《小雨沙沙》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经典性:这是这套读本最基本的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无论是诗、词、曲,还是美文,都是经典之作,每首诗词几乎都包含了流传几千年来的名家名句,如《别董大》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我们希望用诗心去激荡童心,用经典去叩启学生的阅读之门。

序列性:读本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能力不等有计划地安排了诵读的内容,努力让学生读到对他们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的经典之作。如:低年级除了经典诗词外,还安排了“晨读对韵”,中年级开始增加了“成语熟语歌”,高年级有了《陋室铭》《劝学》等文质兼美的古文。美文诵读的篇目选择尽量接近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如:配合着教材的“走近诗歌王国”主题,读本安排了《再别康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中外经典诗歌。

原创性:这套读本从选择内容、打字、排版、校对,直至最后成稿,均由我校教师独立完成。

趣味性:教材中的诗、词、曲、名言、谚语、对联等内容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早读的教室里、放学后的校园里、晚饭后的家里,孩子们都要读上几句、背上两首,我校学生人人熟读成诵。里边的内容也是各年级语文学科学期末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实用性:在我校完成小学学业的孩子们,毕业的时候,仅这套校本教材就让他们已经积累了课本以外的200首诗、80首词、20首曲,名言、谚语、对联各150条。这厚重的积淀,必将对孩子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许,不是百分这百的孩子都能完全背诵得下来,也许背诵过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忘掉一部分。但我们相信:细雨洒落大地,短暂的润泽之后,可能没留下什么痕迹,然而当嫩嫩的芽儿从黑色的泥土里冒出来的时候,我们会记起雨的光临。这也正是我们把这套校本课程取名为《小雨沙沙》的真正含义。

近十年的使用,我们发现,这套校本课程读本让学生丰厚了底蕴,并带动了更广泛的阅读;让学生亲近母语,亲近世界优秀文化,陶冶了学生情操,净化了学生心灵。

四、开发写字课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书写规范汉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开展好汉字书写教育,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我校启动了“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起步的实践研究”科研课题,此课题被确立为自治区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我们把写字课作为全校的校本课程,每班每周一节写字课。为了让广大的语文教师重视写字教学,提高写字课的教学水平,我们还在广大语文教师中开展了写字指导研究课,通过研究,分别总结出高、中、低年级写字课的教学方法。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描帖,如何掌握临帖的技巧等,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认真上好每一节写字课。如今此课题已在盟里结题,还被评为兴安盟优秀科研课题。去年,我校又被盟里推荐,申报了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此项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我校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汉字的字形和书写技能,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由于多年来我校一直十分重视规范师生的语言文字工作,所以先后被评为盟级、区级、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如今,“读经典书、说标准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已成为我校鲜明的主题文化,丰富了“让生命因学习而精彩”这一校训的内涵。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不断地开发着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困惑与思考

十年课改,应该说是一场触及人的心灵的文化意义上的变革,它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深刻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十年的坚持,虽然没有创造出人们预想的那些“成绩”与“目标”,或许我们没有立竿见影地看到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多少,现实的课堂改变了多少,但它却创

造了另一个意义上的伟大——在最广大的层面上实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启蒙,今天教师们学习观念的转变便是最好的证明。

上面我所提到的,只是我校十年来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所做一些探索与尝试。另外,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带给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等,都是让人感到欣喜的;教师学习观念的转变、专业素质的提升、课堂角色的转变等也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这些都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可喜的变化时,也存在着令我们堪忧的困惑。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2006年曾经这样大声疾呼:“课程改革远不是‘过’的问题,而是远未到位。”他对语文课堂这样描述:“日常课总体上仍是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仍是以训练为主,简单、机械的训练逼仄着学生的思维,个性化的阅读还处在边缘;课堂仍比较封闭,学生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六年前,成老先生是这样描述课改的,六年后的今天,如果再用成老先生的话对照我们的课堂,坦率地说,仍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为此,我们的困惑就是:课堂教学永远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虽然说“课改”绝不仅仅是“改课”,但课堂教学没有改观,任何改革都将难以触及课改的核心和实质。今后的课堂到底该如何改,方向何在?将成为我们长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第三篇:十年课改总结02

十年课改结硕果 联片教研铸辉煌

——特色材料

东赵乡中心校

2010年12月

十年课改结硕果

联片教研铸辉煌

——特色材料

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喧闹走向冷静之时,东赵乡中心校也走过了课改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我们重视教师的课改与教材培训,提倡教师多读书,因为只有把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才能让课改不至于成为盲目的行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提炼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研促教,以研促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与学校优势,努力开发校本课程;重视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提升,定期开展校长专题讲座与教师经验交流会。在盘点收获的今天,我们欣喜地感受到十年教改路上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盎然春意,分享了金秋世界的累累硕果。

一、校本教研,立足课堂

以往的教材培训更多地依赖于上级教育部门的安排。校本教研则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它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实践研究活动。提倡校本教研以来,我们以月反思会诊、校长专题讲座、联片教研、班级教研、学科教研、网络教研、个人研读等方式刷新了教研形式,使得教研真正成为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有力平台,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反思会诊

如何合理借鉴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更加求真务实地学习洋思经验,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推广榆次区课堂教学的主推模式——“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领导杨建林、赵剑飞、郝永峰、赵天明、杜勇林、桑共义、李海燕、董志强对区域联片教研“工程” 高度重视,务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对每次活动都做了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每年都要组织见次大型的课堂教学说、讲、评校际交流互动研讨活动。同时我们依托区域联片教研平台,在前几年反思会诊的基础上,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我们特邀区教研室各科教研员来我乡进行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策略”和“三步导学”课堂模式操作要素的指导,同时开展了各科互动交流活动和专题讲座,就教学问题如何深化为教研课题,如何开展说、讲、评式的备课,教案如何来一次革新,教学评价如何改革,和教研员们多了一份“对话”,多了一份思想上的交锋,观念上的碰撞,方法上的辩论,这次活动为我乡教研教改创设了展示自我的评台,教师们思想更开阔了,措施更明晰了,点子更有新意了。

为了有效提高我乡教研的实效性,各学科教师的教材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充分发挥本地各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的示范作用,搞好各学科带头人的培

提高力,头人养,选拔和使用,乡中心校以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评选乡、校级学科带头人的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择优选聘了乡“兼职教研员”同时明确了他们的职责和义务,通过这一活动,创设了全乡教科研活动的长效机制。

为了不断优化教研工作方式,实现教学研究互动,形成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4月12日,我乡和经纬小学的领导及省、市、区三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开展了“一帮一,一对红”的课堂教学校际互动交流

10月14日,乘晋中市第一批首席教师评选的东风,参加了经纬小学牵头组织的“首席教师引领行” 活动,我中心校20多位教师参与了听课、辩课等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们一致认为,收获非浅。

11月15日,经纬小学的领导们热情地接待了来自东赵乡中心校的三位做课教师和七名听、评课教师。上午由东赵乡中心校的崔斌、赵瑞琴、郝颖三位数学、语文,英语教师各自做课,下午由两校的有关领导和骨干教师就这三节课分组展开了认真的研讨。经纬小学的领导对这三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点评。肯定的说,这三节课都很成功,数学课设计理念新颖,师生互动交流效果好,同时也一针见血的提出数学课对教材的定位不到位,重点有所偏离;语文课教师素质很高,但教师语言评价单调,缺乏课中备课;英语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大家畅所欲言,做课教师受益浅。

11月28日,经纬小学副校长李永成一行五人,来到东赵上戈小学进行校际交流研讨,经纬小学郭晋萍、郭建芬、马晨燕三位教师分别做了数学、英语、语文三节示范课。东赵中心校郝丽萍、刘晓伟、张瑞颖三位老师了分别做了数学、英语、语文三节观摩课。课后分三个组就六节课展开研讨。做课教师、听课教师互动交流,研讨气氛活跃,最后李永成校长做了针对性的、实用性的点评。这样的活动实实在在,对提高我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提高两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小学教师教研QQ群,中青年教师建立个人教育博客。通过上网学习,我乡教师及时准确的了解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动态,明确了教学重点和指导方向;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网上教研活动,中青年教师养成利用网络资源的习惯,游览教育信息网,让网络能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研究整合,让大家勇于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拿出来,在网络中寻求同伴间的教研支持;引导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随笔、总结,在网上交流,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几年来,我们共有几十篇文章发表或汇编。在各种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也屡获佳绩。

(五)校本课程

校本教研还带动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古村落明珠——后沟》课本中,一篇篇朴实无华的短文和史实,犹如一道道纯真的家乡美味,弥漫着浓浓的乡情和乡思,让同学们去尽情享受,反复回味;一次次有趣的实践活动,又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素质的绝妙机遇,让学生们去拓展视野,丰富阅历;《让危险远离我们》告诉大家: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极其珍贵的,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更宝贵的。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应当无私的亲善他们,回报他们;我们的生命又是属于整个社会的,应当有为的保护生命,健康身体,让生命焕发出无限的价值;《跟我学礼仪》让大家知道了应当把宣传中华礼仪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文明礼仪教育必须从小学开始,逐步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摒弃陋习,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校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提高整个社会的礼仪水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组长、学科带头人评。

(三)学生评价。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

学生评价由单纯注重学业成绩测试转向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主要内容为:⑴道德品质;⑵公民素养;⑶学习能力;⑷交流与合作;⑸运动与健康;⑹审美与表现。评定实行分项评价、分项鉴定的基本方式,在此基础上采取“等级确定+描述性评语鉴定”的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并以《山西省小学生德育指导与评价手册》、小学生成长记录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为载体进行记录。

●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

总结这几年课改经验,本着“全、新、实、活”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个人成长记录档案,即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有效的推进了评价改革,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主页分别设计了 “成长快乐”、“我长高了”、“我又重了”、“我的成长记录”、“我和好书交朋友”、“我的学业成绩情况统计表”、“我的光荣榜”、“成长中美的记忆”等八项内容,并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不断更新其具体内容。每页设计根据不同的内容精心装饰了有助于学生品味和领悟的隐性教育格言和警句,做到了处处面面在育人。多年来,学

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等得到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得到发展,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培养。

本课题的研究,引领了广大教师人人参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改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小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而练习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根据我校教学实际,课堂中存在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学习兴趣不浓,个别学生怕学、厌学的现象。为能使练习更趋于合理、灵活、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真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小学校申报了自己的课题。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前后有180多人次的教师论文、案例、调查报告等获得国家级、省、市、区级奖。

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课改带给学校、教师、学生的巨大变化,我们欣喜地体会到课改为中国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随着课改进一步深入,我们感到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高,如:提高教师课改教研成果的档次,发挥好课改教研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建设相结合的优势等。我们将不断改进,提高我乡课改工作,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篇:课改十年总结先进个人材料

课程改革教学教研先进个人

事迹材料

10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基层教研员来说,却因课程改革的历史机缘而承载了太多的执着与奋斗、荣耀与辉煌,于是无形中拉长了长度。

一、热爱教研,甘心乐守清贫寂寞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爱这个行当,你才能把它干好。教研室是个清水衙门,教研员的工作也平平淡淡,缺少那些轰轰烈烈的机会,所以要求教研员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倾心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作好教研工作。

热爱这份工作,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主动就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自己的兴趣,认为教研工作就是我的所爱;被动就是不得已而选择了此项工作。比教研工作有实惠有地位的工作有很多,但是我们没有机会从事那些风光体面的工作,命运把我们安排在了这样一个岗位上,我们就要服从命运的安排,要心安理得心情愉快地去从事这项工作。对我来说,热爱教研工作是自己主动地选择。因为从事教研工作最适合我自身的条件,也最能发挥我的特长。从内心来说,我是很热爱教研这份工作的。

二、不断学习,提升研究指导水平

我常想,教研员虽说不是老师的老师,也应该是平等当中的首席,是教学工作的研究者、指导者,教研员只有坚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更新知识,尽量做到知识方面应对自如,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才能胜任研究和指导的重任。

我热爱学习。我善于向文本学习,我每年都要读3本以上体现指导价值的理论著作,及时汲取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新成果,把握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教学改革动态和学科发展走向,对新知识领域、新观念持敏感态度。二是我能主动向教师学习,从教育实践中学习,不断夯实教研基础,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使得我有机会向一线的老师们学习,分享他们的教学智慧。我还善于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我们教研队伍中,有许多学科带头人,他们本身功底深厚,经验丰富,不仅是我们的名师,也是我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学习的榜样。我觉得老教研员们的管理与协调能力、青年教研员的热情与虚心好学、优秀党员的高风亮节都值得我去学习借鉴,从合作伙伴中我感受到互助、高效,鞭策我在这样的群体中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三、研究课堂,指导高效课堂建设

研究是教研员的立业之本,我立足教育教学的现实,抓住当前教育的热点、难点,做深文章,做好文章,把热点搞成亮点,把难点变成突破点,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的价值。我从教师日常生活中发现、捕捉和思考问题,从听评课、座谈研讨、问卷调查、质量监测中开展研究,在教研实践中养成写教研日记、随笔、故事的习惯,着力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有效策略。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课堂教学实践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师们开始觉得仅在操作层面打转还不解渴、不透彻、不深刻,他们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探寻。身为教研员,我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研究、指导、引领、服务”的基本职能,不断提高教研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积极性,为基层学校课改实验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效指导和优质服务,努力实现教研活动主题化,调研工作制度化,教师培训多样化,教育科研实效化,全面促进我县小学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四、关注课题,指导教师课题研究

新课改要求教师具有研究能力,教师的研究能力培养,需要教研员的引领。教研员参与、指导课题研究,是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重要形式。课改十年间,我县在小学开展了三轮“一校一题”课题研究,其中我参与、指导的课题达39项。

第一轮实验开始,老师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课题哪儿来。于是我帮助他们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我指导九资河小学从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选题:有的老师从来不训斥学生,但班内纪律一直很好;有的老师不布置多少书面作业,考试成绩却常常领先;有的老师费时多而效率低;有的老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可是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学任务还往往完不成;有的老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可是效果却不理想,等等。在这些现象的背后,肯定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我帮助教师,把它们纳入校本课题来研究。

我指导河铺小学从难点问题中选题:教学中的有些问题长期难以解决,教师感到迷茫。比如,多媒体何时、何处运用,运用多少为宜?

考试与素质教育怎样和谐一致?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怎么减下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怎样处理?新课改倡导激励学生,是不是就不能批评学生了?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就帮助教师把这些问题纳入研究视野。

我帮助凤山镇长塘坳小学的教师从各类考试试题中选题。试题设计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考试的可信度,也关系到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导向。研究试题可使试题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导向性,达到考查学生真实水平、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果试题考查记忆性、技能性的东西过多,就会导致教师死教、学生死学的现象大量出现;如果考查内容过于偏僻,就会导致题海战术。我还帮助平湖东冲畈小学的教师从同行的教学行为中选题。我提示他们,同行的教学行为也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就可以对它进行探讨。课题一旦确定,还要围绕教师所选的课题,指导教师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三、组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几年来,我组织开展的教研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讲课达标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活动最基本的出发点;优化课堂,提高课效是活动最根本的目的。这类的活动几乎每年都有,年轻教师以及新招聘教师都要参加这样的讲课活动。

二是教学开放活动。以县直学校和课改成绩突出的乡镇农村中心小学为主要依托,开展全县规模的大型教学观摩活动,组织全县各小学教师代表来校学习,充分感受校园文化氛围,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参加教学互动研讨,交流课改经验。活动结束后,各乡镇又迅速在各自的区域内举行类似活动,进一步向村小辐射。这种活动每年一次,一共举办了十多次。从2007年开始,我们决定为条件成熟的农村中心小学提供展示的机会,三里畈小学、胜利小学、河铺小学、大河岸小学等学校就成功地举办过这种大型教学开放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中老年教师优秀课堂教学展示(竞赛)活动。每两年一次,主要对象为40岁以上的各学科中老年教师。去年秋季,全县小学40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共600余参加了讲课比赛活动,经层层选拔,28人参加县级比赛,王金海等三位教师获得了语文组一等奖,张林静等四位老师获得了数学组一等奖,廖武书等四位教师获得了科学组一等奖,王菊环等三位教师获得思品组一等奖。这一活动为一大批优秀的中老年教师提供了展示平台,极大地激发了中老年教师的教研活力。

四是“送教下乡”和“校际交流”活动。在不同层级区域(县、乡镇)内开展“送课下乡”和“校际交流”活动,进一步壮大骨干教师队伍群体,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带动作用。广泛多维的交流互动,活跃了教研氛围,促进了城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共享共进。

五是教师四优评比活动。教学论文、案例(包括教学叙事)、优质课、优秀课件评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通过系列评比活动,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近年来,全县小学获奖有近两千余人次,其中280余名教师获得市级奖,110名教师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四、当好“伯乐”,发现培养骨干教师。

教研员深入学校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当好伯乐,善于发现千里马。我觉得,教研员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是培养教师的工作。一个出色的教研员应当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伯乐”。

我认为,教研员要做好工作,单枪匹马是不行的,还必须紧紧地团结和依靠本学科的骨干教师力量,要在自己的身边形成一个骨干教师群体。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骨干队伍。十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我发现并培养三十多个青年教师,他们与课改一同成长,如今都已经成为我县小学语文教学的精英。

五、搭建平台,组建教师博客团队

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研修的作用,尝试建立教师博客群,组织网络教育论坛,引领教师在网络研修中不断提高。我们邀请了实验小学王金海老师为全县的小学语文教学精英介绍什么是博客以及怎样撰写博客,建立小学语文教师博客团队。经过短短两个月的努力,已经拥有成员76位,发表博文和回帖近千篇,教师博客点击率超过了三万次。

回首过去,脚步匆匆,展望未来,激情依旧。在今后的教学研究路上,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悉心指导广大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我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把我县的课程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向前进。

第五篇:十年课改反思总结

十年课改反思总结

 作者: 杨艳霞(小学数学高台县小学数学二班)

 评论数/浏览数: 2 / 10

 发表日期: 2013-07-30 10:30:1

2给作者发送信息 | 推荐此文章 | 添加到收藏夹

十年课改,我在教学中,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念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也改变我的教学理念,使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是要更新旧观念,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数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更必须转变数学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发挥学生课堂教学主体作用。主要方式有:一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二是创设问题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三是创设交流环境,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四是改进教与学方式,变满堂灌为自主学习;五是教师走近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知识的思维过程,增强问题意

识,鼓励大胆质疑,有效搞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在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的过程中,我由衷地感到,数学课变了,变得鲜活而富有生机。每次走进课堂,看到学生们如花的笑脸,听着他们发出的由衷的掌声,我的心是甜的,是课程改革的春风带来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春天。在这十年中,我欣喜感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级教研部门、广大教师及社会各方面给课程改革给予了关注和支持,使数学新课程实施扎实有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对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在推行数学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

1、课程标准的变化:之前的教学大纲,现在是课程标准,改变了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基础性、体现时代性、反应选择性、强调逻辑性、可操作性,落实三维目标,调成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关注探究性学习,课程功能的发挥,给师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2、课程教学更加注重过程的变化。“把过程作为目标”是十年来课程教学理念的一个极大转变。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过程不只是手段,过程本身就是目标。过程对于学生获得知识,对于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教师已由单纯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到更注重学生的想法及其来源的过程,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重要的是清晰地呈现他们思维的过程,直面思维本身,真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课程功能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以往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轻过程的教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4、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变化。这是在课改十年后,在教学实施当中,最引起老师们重视和关注的一个环节,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前老师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本没有动手操作、动脑分析的机会。现在我们引入了大量的科学探究,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在探究过程当中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更加

注重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的实践和探索。主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5、课程教学注重对学生即时和全面评价的变化。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普遍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全面,尤其要重视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科学精神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价,不仅要有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的即时评价,在对学生个性潜能,以及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的评价方面,也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6、课程改革十年后确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首先从课程标准开始减负。接下来又从教材减负,从教学减负,其核心的一个减负是教学评价的减负。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下载大别山真情学校十年课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别山真情学校十年课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5篇)

    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脚踏实地谋发展,课程改革绽新花——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提纲:一、健全管理机构,保障课程改革有效开展,学校十年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十年课改体会

    十年课改体会 东港市东尖山学校 周 伟 十年课改,坎坷跋涉,风雨相伴,酸甜苦辣,喜忧参半。为了教育的明天,我们必须平心静气地回顾和反思,诚恳深刻地探讨和总结。首先我们可以坦然面......

    十年课改经验总结

    寄情十年课改,追求发展创新 ----------哈拉道口学区十年课改经验总结 自2003年9月,哈拉道口学区中心校,正式进入全面课程改革。自此,教育部2001年8月27日颁布实行的《关于当前积......

    课改十年话课改

    “课改十年话课改”园丁论坛 课改十年的收获 金汤小学 姜晓坤 课改已度过了十个春秋。在与课改同行的路上,身为一线教师参与了课改,也见证了课改,我在课改中探索,反思其不足,思......

    课改十年感想

    《课改十年名思教研》学习体会 金凤凰学校 曾燕华 2011-11-07 11日四日,我有幸参加东莞市体育馆举办的课改十年名思教研活动,聆听了郑毓信《立足成长》的报告、黎锦才、黄爱......

    课改十年心得

    课改十年心得从事数学教学24年了,十四年前上数学课,总是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教学手段是那么的单一,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老师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多年的教学实......

    课改十年经验总结

    新课程改革十年总结转导中心学校新课程改革,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的首要任务,目的在于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使之培养新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课程改革以来,我校领导和教......

    全县课改十年总结(精选多篇)

    着眼全局,突破创新,全面推进 ——饶河县课程改革十年总结与回顾 我县全面实施新课程十年以来,我们在教育观念、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着眼全局,突破创新,循序渐进,扎实有效地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