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分享:什么是有效沟通
分享内容:什么是有效的沟通?
先做个小互动:一个口字,把它添上两笔能变成什么字?
参考答案:旧、目、田、由、甲、申、电、白、石、巴、巨、央、尺、户、兄、句、叼、叩、叫、叨、叹、占、台、囚、白、四、右、旦、史、另、虫、叱、卟、叮、叶、台、加、召、古、叵、可、号、叭、兄、叽、叹、司、叻、尺、甴、曱、叺、叧、叴、冋、囜、囙
没有明确的指令沟通,所以我们大家有很多不一样的答案。
简单定义:
所谓有效的沟通,是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
1、分享的第一点:沟通的过程中用的最多的是语言,语言不当,沟通便会不畅。
话说有个秀才去买柴。秀才: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嗯?过来。秀才:其价如何?
卖柴的人:价?二文一捆。
秀才: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的人:不懂说的是什么,走了。
分析:秀才就这样没有买到柴。各位觉得秀才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
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简单易懂的言词传达信息,是沟通成功的保障。
2、分享的第二点:不明确沟通的目的,往往会沟而不通,费时误工。有这么一个教授,精心准备一个重要会议上的演讲,会议的规格之高、规模之大都是他平生第一次遇到的。
全家都为教授的这一次露脸而激动,为此,老婆专门为他选购了一身西装。晚饭时,老婆:西装合身吗?
教授:嗯,上身很好,裤腿长了那么两公分,倒是能穿,影响不大。晚上教授早早就睡了
老妈:睡不着,儿子这么隆重的演讲,西裤长了怎么能行。反正人老了也没瞌睡,把儿子西装的裤腿剪掉两公分,缝好烫平。然后安心的入睡了
早上五点半,老婆醒了:现在时间还早,老公的西裤不合身,便拿来西裤又剪掉两公分,缝好烫平。然后惬意的去做早餐了
一会,女儿也早早起床了:妈妈的早餐还没有做好,爸爸的西裤,自己也能为爸爸做点事情了。便拿来西裤,再剪短两公分,缝好烫平。分析:当教授起床时,这个裤子还能穿吗? 故事中的主人公们因为沟通不到位,付出了三倍的劳动得到的结果却是废了一条裤子。
究其原因,首先教授没有明确目标和分工——裤子要不要剪短,由谁来剪断;其次老妈、老婆、女儿在行动之前没有征询家庭其他成员的意见,所以造成吃力不讨好的结局。
3、分享的第三点:沟通需要认真倾听。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林克莱特: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林克莱特: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大家听到此处会有怎么样的心理呢,或者想法?
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于是主持人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 小朋友: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分析:你听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1.听话不要只听一半;2.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4、分享的第四点:沟通是双方的事,重视反馈的沟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大师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旁观者: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大师: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分析:这是个有效沟通的例子,表演大师重视弟子的反馈意见,在适当时机做出相应的举动,保护弟子的面子,鼓励弟子的积极性,下一次自己弟子会很愿意跟他反馈更多的东西。
5、总结:
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达成行动或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即沟通的品质取决于对方的回应。良好的沟通是要说对方想听的,听对方想说的。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编码、解码与反馈。所以,真正的沟通力是100%的责任沟通,不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理解,把“对牛弹琴”沟通责任彻底归于弹琴者。
沟通要弄清楚听者想听什么,通过认同、赞美、询问需求的方式实现,并以对方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如幽默、热情、亲和、友善。同时,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中,依据需求、场所变化。倾听时,用对方乐意的方式倾听,积极探询说者想说什么,设身处地、不要打断并积极回应、鼓励表达;控制情绪适时回应与反馈,最后确认理解,听完后澄清异议。
这就是有效的沟通。
学习笔记: 1.沟通的对方无法理解或者因为种种原因不肯接受,这种沟通就是无效的,也可以说是沟而不通。
2.沟通的过程中用的最多的是语言,语言不当,沟通便会不畅。3.不明确沟通的目的,往往会沟而不通,费时误工。4.沟通需要认真倾听。
5.沟通是双方的事,重视反馈的沟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6.沟通要弄清楚听者想听什么,通过认同、赞美、询问需求的方式实现,并以对方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如幽默、热情、亲和、友善。同时,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中,依据需求、场所变化。倾听时,用对方乐意的方式倾听,积极探询说者想说什么,设身处地、不要打断并积极回应、鼓励表达;控制情绪适时回应与反馈,最后确认理解,听完后澄清异议。
7.沟通时容易主观臆断,只按照自己的思维和立场看待问题。8.沟通过程中形象的表达比语言来的更真切,体会更深。
9.沟通中会误解对方的意思,重复对方意思,跟对方再度确认,能减少很多误解。
10.沟通是生活和工作中极为重要的能力,学会沟通会让生活更愉快,工作更开心。
11.生活工作中常常会犯否定别人来证明自己的正确的错误。
12.压力下的学习更高效,体会更深刻,分享是更好的学习方式。
第二篇:学习有效沟通有感
有效沟通有感
人与人的接触谓之沟通。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不可避免地在社会生存中与其他成员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个过程中信息的交换、传递、协和等就是沟通的过程。沟通是为了更好使自己的意愿得到抒发,更全面地了解外部的信息,更彻底地相互了解。而沟通放到企业的语境之下,又有了更具体的内容。对此,余世维博士的“有效沟通”讲座立足于企业管理,放眼于市场竞争对如何有效地将沟通进行到底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沟通就是企业运作的一把利器,只有把握好诀窍才能灵活地驾驭之使其为我所用,而不至于反受其害。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必很多人于此有戚戚焉。凡世间之事,有三点很重要,意识、心态和方法。意识,就是对事情的认识,包括对事情性质的界定、重要程度的辨识、可行性的判定等。这是一件怎么样的事情,这件事情的影响如何,这件事该不该做,做了会有什么影响,不做又会怎么样„„这些都是意识的内涵。意识是作为的前提,它立足于眼光及见识,在多数情况下它让人感觉流于理论,但却不可或缺,在没有意识到的地方意识依然存在,指导着人的行为。
而在“有效沟通”的课程中,更关注的是后二者。这是哲学中的方法论的问题。沟通主要的手段是讲话,余世维博士在讲座中提出影响讲话的几个条件有:
1、技巧,(人都有技巧,只是愿不愿用就是了)。
2、态度,(要有强势,态度是沟通的筹码,如果你很强大,你的态度一定很强硬)。
3、知识,(我们在把东西讲给别人听时,要考虑到对方对这个东西理不理解,具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4、社会文化的背景,(像中国的酒文化,注意风俗文化的不同)。首先是心态。《礼记》有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个道理可以大而化之,推而及之。那么,心态的问题放到沟通上又是怎么说的呢?余博士说:“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基本原理是关心,基本要求是主动。一个人心态不好,嘴象弹簧一样也没有用。”他在总结人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容易犯的心态上的问题概括为三点:
1.自私
2.自我(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眼中只有自己)
3.自大(我的想法就是答案,关心你会不会想到别人,分三点:①注意他的状况与难处,②注意他的需求与不便,③注意他的痛苦与问题。自私和自我使到在考虑问题、做事情的时候都是从自己的利益、需要、感受出发,而忽略了他人的需要及感受。自私是人的天性,人不能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从自身出发,但是若想要很好地沟通,一昧地自私却是行不通的。做一件事情,不仅要达到目的,而且要做得漂亮,做生意、和人打交道都不是一次性的,鼠目寸光之人才会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断绝了后路。而在当今的社会中,更讲究的是双赢的策略,那么,起码在表面上表现得不那么自私也就相当重要了。自私的一个重要的后果是自我,自我却不完全因为自私导致。但是自我却是沟通中重大的障碍。
自我会行之于外表、言行,给人以自大地感观。任何自大的人给人的感觉都是不舒服的,与这样的人交往相信没有谁会感觉愉快的,他不会注意到你的感受、需求、难处,只有他的想法才是良方。强势的人往往会给人这样的感觉,但不是任何强势都是自大的,其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立足于对事实的充分考虑、对双方的换位思考上。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常讲究刚柔相济,在使用“刚”的手段的时候尤其是要注意的。在心态之上重要的是方法,也就是技巧。做任何事情,一昧地盲干撞的只是运气,而掌握其中的诀窍却往往事半功倍。生活就是实践,一
切的实践都讲究技巧。
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讲出来的效果往往不同,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讲出来的效果也往往不一样。撇开一些我们无法改变的背景,其实中间有一种技巧的东西在起作用。所以聪明的人会说话,会说好话,会好好地说话。写作的时候,我们有所谓的写作技巧,就是所谓的艺术手法的东西,而说话的时候,同样有着“修辞”手法。余世维博士在讲座中介绍了六种基本的方法:基本型,谅解型,提示型,直言型,警界型,询问型。
基本型:是直截了当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议见。
谅解型:是同情对方,但仍然说明自己的需要。提示型:是过去的承诺跟现况有所出路。
直言型:提醒对方,他的行为已经对你有了不良的影响。警界型:告诉对方如果不改正,会有什么后果。询问型:希望了解他人的立场,感受和愿望。
讲座中举了开会的例子以及日常交际中一些具体而微的例子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其实,这些都是具体的技巧,有些可以借鉴,有些可以启发,有些可以模仿,它们都建立在一个叫做经验的基础上。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成功是不可复制的。经验也是在不断地发展中,它在指导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积累和修正。不过,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一切事情均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后,余博士总结道:“沟通是门学问,是人跟人的相处,本来没那么困难,都是我们这文化和氛围里面常常扭曲了很多事情,弄的好像你觉的人跟人沟通很困难,其实不困难,是不正常的扭曲把我们的想法弄弯了,大家都这样想沟通就简单了。”总算是在“知易行难”的现实上的一点勉励吧。沟通不是一种说服,而是一种感染、一种形象展示、一种言行一致的体现。学会沟通技巧,这世界就会变的更美好,社会就更和谐,团队战斗力就会不断增强,事业就会更进步
第三篇:《有效沟通》学习心得体会
《有效沟通》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10月17日学习并观看了《有效沟通》课程,分享了在工作中、生活中沟通的成果,很有启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有效的沟通能使事情简单通顺,所表达的意思指令明确,叫执行的人明白,这是很必要的,也很重要,误解所下达的指令,一是延误办事效率,二是出现方向性的偏差,给工作带来重大失误,以下是几点体会。
一、要有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将心比心,同样的事情,两样的时间,把当事人换成自己,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体谅他人,站在对方的角度,专心听对方说话,让对方觉得被尊重,辨识对方的情绪,解读对方说话的真实性,表达相互理解关怀,从而达到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沟通要有一定的技巧:强调立场一致,有利于双方的条件,先谈容易达成的共识,把争论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就容易达成,用不同的方式谈同一内容形成协议条款,让对方听得进去,听的乐意,听的合理,让想法是他自己的,把选择权留下,把决定权给他。逐渐增强评价,给对方期待的评价,似否定实肯定,从否定得到肯定的评价。
三、沟通要有真诚的态度:不要轻易的批评指责和报怨,表现出真诚的欣赏和赞扬,最快的说服是短时间内成为朋友,欣赏和赞美对方是赢得友谊的便捷方法,人性中最深切的禀性,是被人欣赏和渴望,在沟通中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所遇到的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扬,这是所有人都欢迎的。我们度着找出别人的优点,给别人诚实而真挚的赞赏。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真诚永远不为过”,赞美需要真诚,是发现对方确实存在的优点,而后赞美之,恭维是虚假的,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是“发明”,是对方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的、虚假的赞美,没有价值,所以沟通需要真诚,真诚在沟通中也是最根本的条件。
第四篇:学习《有效沟通》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沟通》心得体会
我代表我们组谈一下学习这门课程后的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人力资源给予我们这次学习机会。这门课程选得非常好,讲沟通讲得很透彻。授课老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感染力强,并在课程中列举了大量实例,使课程易于理解,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对沟通有了深刻的认识:
首先,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以往认为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工作质量的影响最大,但学习这门课程之后,认识到沟通才是对工作质量影响最大的。课程中讲到,在所有对工作表现的影响因素当中,沟通占了75%的比例。
其次,认识到相互信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必须先要取得对方的信任,并与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课程中讲到,人际关系不好的话,沟通将变得非常复杂。正确的沟通应该花40%的时间,用来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
第三,认识到需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课程将人的性格分为四类:力量型、和平型、活泼型和完美型,并详细讲解了各种性格的特点和应采取的沟通技巧。
第四,以往认为沟通必须要有很好的口才,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必须要会说。但学习这门课程学习以后,认识到沟通是一个说、听、问等技巧综合运用的过程,单纯的说不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作为调配人员,处于供应与需求的中间环节,上要与采购沟通,下要与门店沟通,因此沟通工作十分频繁,而且特别重要。为了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与门店人员和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如果人际关系好,沟通将变得非常简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很多,比如平时多给人以关怀、对别人的困难尽力相助、多为别人着想等等。
二是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性格,然后根据对方的性格特点,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和对方沟通。比如:某个商品货源紧张,所有门店都不想将该商品调出,这时就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说服对方将商品调出。
三是在沟通过程中要多听多问。比如在门店调研时,要多听门店人员说,并向门店多提问,这样才能了解门店的真实需求。
总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多,但还需慢慢消化并最终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以提高沟通效率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谢谢大家!
第五篇:关于有效沟通学习感想
关于《有效沟通与交流技巧》课程的学习感想
在近四个月的学习课程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沟通、礼仪、交流、心理等方面,我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思考,开始注意自己平时没有注意的细节,留心自己待人接物的一些表现。
记得第一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时就应该这样,语速自然,语音清晰,镇定自若,精神饱满,仪态大方。简明扼要的表达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展示自己积极阳光的一面,这样才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其实我性格内向,不太喜欢表达自己,第一节课就被逼上讲台来自我介绍,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我在心中模拟好大概内容后上台介绍,没有卡壳,也没有怯场,我给自己打了一个不错的分数,记下老师的话,记住在台上的感觉。在后来的课程里我们开展了自由分组、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每次课上感觉都是硬着头皮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介绍自己,大家都为组名和口号冥思苦想,为讨论出共同的辩题唇枪舌战,但我们收获的却远远超出想象。这些都是以前从未想过的,会在一门普通的选修课上认识这么多人,他们中有的个性十足、气场强大,有的落落大方、气定神闲,到现在我甚至有了一些能叫出名字相互玩笑的同学。我想这些应该都是老师希望我们在这选修课上能学到的,打破自己与外界的壁垒,主动与别人交流,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展示自己,看到别人的闪光点,也更了解自己,能更好的完善自己。
在课堂上我们也会有不太给力的时候,上课的人越来越少,心不在焉,做自己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已经习惯十几年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考试有个漂亮的分数就好。我们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被限制太多,思维僵化、想象匮乏,打不开自己,习惯性沉默。在突然换了种课堂模式后,我们往往会茫然无措,所以才会有在这需要互动的课堂上时不时的冷场与尴尬,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改善,可是课时太少。
我愿意相信我们是有收获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沟通技巧,心理知识,而是从心底起了变化,我们会重新思考沟通交流的意义,在与陌生人的交往里也更了解了自己,认真审视自己,这是每个认真上过这门课程的同学都能得到的。在这短暂的课程里,我知道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太多,不过我也知道,如果我愿意鼓起勇气往前迈一步再迈一步,我会看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