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总结
新泉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11月)
新泉镇位于湘资两水尾闾,湘阴县西南,与益阳搭界,全镇下辖5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8.7万人,面积广、人口数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镇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基本实现社会环境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建设良好的社会管理格局。
一、又好又快发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
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逐步解决好这个矛盾就应当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1、全力以赴、真抓实干、经济建设呈现良好新态势,倾力完成政府引资目标。我镇今年,完成税收收入376万元,申请大项目1个,渠道疏通、电网改造、机埠维修、道路硬化项目43个,申请资金3500万元。全力扶持民营企业。目前,我镇的小北湖生态农业、洞庭黄龙水产,兴农机械、金霞米业、先锋电子厂、凤南船业、新洲木才厂、华龙腾飞家具厂等9家企业实现产值近1个亿,安排本镇600多名群众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农业系统、远教办、共青团等部门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我镇已组织500
多人参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我镇积极组织劳动社会保障站人员到各用人企业进行农民工进城务工洽谈,现向远大集团、建华管桩、湘安集团推荐劳动力500余人。
2、广开渠道、强基固本,新农村建设再展美好新画卷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今年累计进行固定资产投资2926万余元。其中投资820万元进行通村公路硬化,投资650万元用于渠道清淤与衬砌工程;投资620万元用于农田水网改造,投资205万元推进新泉集镇建设;投资120万元完成中心完小3000平方米教师住房建设;投资40万元建设农业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体系;投资80万元用于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建设;完成其它基础设施投资380万元。文化建设蒸蒸日上。新建牌头、上滩湖、光华、新洲等村级农家书屋7家,新建新泉、王家寨、学元文化站3家,新建三角坪文化广场1处,开展“七一”、“国庆”大型群众表演3次,开展王家寨村“乡村歌手”大赛,新泉村歌咏比赛、联校诗歌朗诵等大型活动5次。民生建设投入加大。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900万元;发放民政救助资金560万元,五保、幼保生活费及补贴150万元,优抚双定130万元,大病救助20万元,临时救助20万元,发放城乡低保200万元,救灾救济40万元(包括危房改造)。
二、依靠群众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带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自觉性。在具体工作中,积极为群众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实现群众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1、结合“万名干部进民家”联系群众。我镇“万名干部进民家”活动从3月1日开始,深入到村、企业、学校开展活动,全镇共有92名干部参加。到目前位置,82名干部民情日记、走访台账已全部上缴,走访群众达到7000多户,收集到有效问题52件,帮助解决问题45件。
在活动开展中,我镇坚持全面走访与结对帮扶相结合制度。在走访的同时,继续实行“党员负责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制度,在干部中推行“321”结对模式,即正科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3名群众,副科级干部干部每人结对帮扶2名群众,一般干部每人结对帮扶1名群众。通过走访、电话联系等形式与困难群众、困难党员、老信访户等五类重点人群进行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干部共结对帮扶群众282户,解决群众困难115个,化解信访案件27件,帮扶资金、实物、项目折合资金共计5万余元。
2、以“三为三争”建设促进民生发展。通过开展“三为三争”承诺与实践主题活动,制定“为新泉发展争做实绩、为新泉建设争作贡献、为群众服务争当表率”的实施方案,在镇村掀起新一轮创先争优热潮。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开展一次“三为三争”大讨论,开展一次“干部到田间、文化上炕头”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活动过程中,大力开展“春风送岗位”,帮助2000多名群众进城学习专业技能,拓宽致富门路;保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
100%,五保老人集中供养100%,城镇和农村居民符合低保条件对象应保尽保,各项扶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王家寨、中易、土地山、团柱、大仑、万紫商品粮基地建设已接近尾声,南湘、排头、关公潭机埠改造全面完成,长虹、胡家农网扩容全面启动;积极引导群众开展连片育秧,既减轻春旱带来的缺水影响,又将水稻直播比例降到最小的范围。
三、干部风清气正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保证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建设水平的高低、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和检验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选干部。一是抓好村班子级换届选举,“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为使今年的村级换届选举顺利完成,促乡村政令畅通、干部廉洁自醒,我镇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纪律约束,规范统一动作,顺利地完成村级班子交接工作。我镇村支两委选举工作情况历来复杂多变。地方保护主义、家族式选举或故意扰乱选举时有发生,这次面临我镇撤乡并镇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村支两委换届选举,镇党委高度重视,每个选举村换届选举时,纪委全程跟踪,与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签订责任书,哪个村出问题,责任人必须追查到位,促使他们一心一意为选举工作服务。并要求严格遵循重大原则一个也不变通,该履行的程序一个也不减少,该交给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一点也不保留。二是抓好镇党委换届选举,我镇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
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积极探索推行阳光公推干部制度的新途径,经过推荐职位、任职资格、工作实绩、推荐结果“四项公开”,共选举产生7名党委委员。经过按步骤、按程序选举的镇领导班子既赢得了组织的认同,又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更是坚持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真心实意帮扶群众,为政府树立好了形象,为社会管理带来正面影响。
2、坚持严管活管实管抓建设。一是抓实干部教育培训。今年我镇选派了38名干部参加市、县党校、人事局等机构组织的培训。先后4次组织乡镇领导干部下村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并为有关村部送去有关党建理论、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书籍400余册。我们还利用文化站、会议室等场所开展党员集中培训4期,300多名村组干部参加了理想信念、法律法规、正反典型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二是抓牢班子民主建设。我们始终坚持实行会前专项工作个别沟通、重大议题集体表决的民主议事制度,保证了组织意图的及时贯通,个人意见的及时采纳。在会议期间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由我第一个发言,带动其他干部畅所欲言,让领导领导干部真正放下思想包袱,增加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通过加强民主建设,镇党委班子的整体合力明显增强。
四、夯实基础力量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
切实加强基础工作,需要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建立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机制,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减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1、加强综治维稳,保障地方稳定。为保障群众安全,维护群众的公共利益,我镇以建设“平安新泉、和谐新泉”为入手,实行每周轮岗巡逻制,正常工作日安排五个工作组正、副组长带队轮流值班,星期
六、星期天由政法组负责。不论刮风下雨都有人巡逻,巡逻人员24小时开机。在巡逻工作中坚决做到四个必须:每次巡逻必须有公安干警到岗,关键地段必须步行巡视,必须统一着装、统一佩戴标示,每天必须有详细的巡逻记录。
为扩大巡逻面度和广度,镇综治办出动巡逻车不定期在全镇范围进行治安宣传;派出所在学校、集镇张贴告群众的一封信,公布受理案件电话,实施24小时值班,并承诺在全镇范围内,一有群众举报,最迟30分钟内有民警到达现场;县四中队加强对道路车辆管理,对无牌无照摩托、小车进行定时定点检查,有效地打击非法驾驶。
2、建立健全信访机制化解群众矛盾。经常性开展信访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排查活动,开展“大接访、大走访”活动,集中化解信访积案,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组织集中排查,及早掌握,及时处理苗头倾向性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强化信访责任制和首问制。对群众反映强烈和社会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案责任制,建立健全调处平台,形成调处矛盾纠纷的合力。今年我镇共接到上访案件41例,成功处理39起,矛盾处理率达到95%以上。
第二篇:社会管理创新总结2011.11
中心店镇社会管理创新汇报
中心店镇总面积89平方公里,辖46个行政村,8.2万人。由于临城靠矿,镇驻地及周边分别有东滩、鲍店、兴隆庄三大矿井,以及国宏化工有限公司,外来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治安工作面广量大。中心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和建设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我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构建三个网络,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法制宣传网络。积极开展综治工作宣传月和平安建设宣传活动。采取张贴标语、开通村喇叭、流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加大法律法规等政策宣传力度,对各类犯罪分子营造强大的舆论压力和高压态势。组织司法所、派出所、团委、妇联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中心、东付、老营大集对群众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广泛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在村庄开展“拒绝邪教、争创文明家庭”承诺卡签订活动,引导群众远离邪教、崇尚科学。
二是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网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机制。建立健全了镇、办事处、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镇包村领导干部、办事处和村两委都是村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员,一般性矛盾纠纷由办事处协同村调解主任调处,调处结果上报;无法解决的矛盾交镇综治、司法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实行挂牌督办,专门成立工作组解决。基本做到了把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构建治安防范网络。坚持群防群治、人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体系。各村采取专职、义务相结合的形式,村村拉起夜间站岗巡逻队伍。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镇领导带队,定期不定期对各村庄、单位站岗巡逻情况进行夜查,并及时通报夜查结果,增强了各级的责任感,全镇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群防群治防范网络。
二、大力推进综治进企业,创新地企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我镇地处矿区,镇机电产业园入住企业40多家,驻地及周边有东滩、鲍店、兴隆煤矿和国宏化工公司。由于企业的发展,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突出,引发了不少地企矛盾,为了构建和谐地企关系,建设和谐矿区,2010年我镇开始探索和谐矿区创建工作,2011年在全镇铺开。一是通过镇工农办协调企业工农办、保卫处等单位加强企业综治工作建设:二是督促企业抓好内部职工管理,排查、调处、化解好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矛盾,维护好企业内部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三是做好企业与当地村级组织的沟通与联络,维护好矿村、矿群关系,做好厂矿周边地区的维护稳定工作;四是认真排查矿内、矿村、矿群之间的矛盾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并认真进行疏导化解,对不能化解的要及时报请上级部门疏导化解;五是在派出所的直接领导下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做好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工作,强化外来流动人口暂住房证办理工作,无暂住证和其他有效证件的,业主一律不得对其租用;六是积极配合矿区、村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服务工作。2011年以来,我镇矿区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地企关系融洽,全镇没有发生一起因矿群纠纷引发的群体性阻工事件。综治进企业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三、加大综治经费投入,筑牢社会管理服务基础。
镇政府专项拨款用于“严打”专项斗争,对严打整治行动所需经费实报实销。同时率先设立见义勇为专项奖励资金,对积极举报违法犯罪经查证属实的,每举报一例奖举报人200元;对临危不惧抓捕案犯够治安处罚的奖300元,够逮捕劳教的奖500元。各村人防技防相结合,由镇财政列支13万元,为全镇农户统一办理家庭财产保险,为群众筑起安全防范最后一道防线。
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我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下步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转变干群观念,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开创中心店镇社会管理创新新局面。
中心店镇镇综治办
2011年11月
第三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总结谋划
行政审批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工作总结和谋划
按照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区行政审批办认真落实《关于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调研和总结谋划工作的通知》(津武党办[2011]23号)文件要求,积极做好本单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结谋划工作,如下:
一、区分层次,组织学习
行政审批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学习研讨。一是中心组采取成员自学为主的方式,学习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五论”以及高丽书记、兴国市长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等,着重把握思想内涵,理解文件精神实质。二是审批办全体工作人员采取自主学习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文件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自学后组织集中研讨,在学懂、学透的基础上交流学习体会和感想,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区委的重点工作精神上,为高标准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二、总结经验,查摆不足
审批办认真梳理过往的工作,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做法: 一是实行联合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审批办着眼于理顺环节,重新整合,把进驻中心的所有事项依据各自特点,划分为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和行业管理三种类型,分别进行管理。
投资类项目联合审批运行机制于2008年启动。涉及到建设项目的9个部门全部统一整合到一楼大厅,按照“部门牵头、会商相关、剔除难点、分段实施”的原则,由联审部门按照核准备案、规划用地审批和项目开工许可审批三个阶段进行并联审批。备案类项目的审结时限控制在25个工作日,核准类的不超过31
个工作日。
市场准入类项目联合审批机制于2009年年初实行,由工商窗口进行牵头,公安、质监和国地税等联审窗口进行配合,对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的全过程实行并联审批。在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的基础上,从办理前置审批、企业营业执照到刻制公章、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环节,按照“一窗统一接件、一表统一登记、部门并行办理、分别发放证照”的原则,实行“齐头并进”式审批。中心还专门成立综合服务窗口,配备工作人员对企业设立申办人实行组件辅导和办件指导,方便申请人顺利办理手续。今年1月份,又将联合审批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将企业变更的适宜类型也纳入进来,对企业的名称变更、经营范围变更等事项以联审方式办理。
对于行业管理类项目,将涉及的部门统一整合在二楼大厅,一个事项涉及到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由牵头部门一门受理、告知相关,同样以联合审批的方式进行办理。
通过采取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投资类项目的办结时间由以前的一年左右提速到140个自然日,市场准入类项目的办结时限由以前的16天一举提速到现行的4.5天,行业管理类事项的平均审结时限也压缩到2.9个工作日,在全市居于前列。
二是推出多项举措,改善审批服务。主要有:
1、实行企业设立全程免费代办制度。企业设立联审服务窗口为所有注册企业提供全程免费代理服务,只要企业的提交要件齐全,服务窗口即可为其代办涉及工商、公安、质监和国地税的全部审批手续,并由中心先行垫付资金缴纳规定费用,待所有证照办理完毕再通知申请人取件,避免申请人多次往返。
2、实行证照加急办理制度。对于新设立企业,只要企业提出要求,审批办负责协调相关窗口及市地税局,开通快速审批通
道,加速办理相关证照。
3、推行24小时开门服务。公布白天和夜间3部服务热线电话,保证24小时有专人值守。节假日和夜间办件提交,由值班人员审查和代收,特急事项马上召回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办理。
4、对重点项目实行“一条龙”式跟踪服务。审批办加大对项目审批协调的力度,区级审批的,审批办牵头召开项目推动会,召集联审部门主管领导会商,落实责任,限期办结;需要到市审批的,指派专人陪同项目单位到市许可中心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密切与市级相关部门的联系,做到企业有难题联系的上、协调的好、办理的快。已经多次帮助建设单位协调市建委等窗口,将第三阶段从市中心下放至区内审批,为项目单位争取时间。
三是创新机制体制,强化规范管理。为推动行政审批行为规范运作,完善科学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构建规范有序、便民高效、公开透明、廉洁勤政的窗口,2010年起全面开展进驻部门窗口的规范化建设和工作人员的标准化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心的窗口作风建设,推动行政审批行为的规范运作,促进审批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
进驻部门窗口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分为10项,即首席代表职权到位、进驻人员素质到位、良好精神状态到位、坚持集中审批到位、落实现场审批到位、执行联合审批到位、严格期限办理到位、实行政务公开到位、文案内务整洁到位和廉政措施落实到位。进驻工作人员的标准化服务分为8项内容,即(1)按时到岗、坚守岗位,工作专注,不空岗娱乐;(2)着装规范、工装整洁,仪表端庄,不随意着装;(3)微笑服务,礼貌迎送,态度热情,不冷漠怠慢;(4)文明用语,请字当先,语气和蔼,不言语冲突;(5)接打电话,先问您好,解答耐心,不首先挂断;(6)首办负责,一次告知,准确明了,不含糊推拖;(7)系统操作,随时录入,限时办结,不变相压件;(8)高效办件,依法合规,廉洁
自律,不暗箱操作。
虽然审批办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照先进地区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对部门的协调力度有待加强。目前入驻行政许可中心的共有25个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尚未完善,在涉及到多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审批事项时,往往由于部门间的协调不够,做不到无缝链接,造成部门之间的审批信息传递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批进程。
二是与中介机构的沟通不到位。投资项目在全程审批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中介事项比较多,环评报告书(表)、能评报告书(表)、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方案、总平面图和建筑施工图等均需要由相应的中介机构来进行编制和测绘,而这些中介机构完全是市场化运作,不受审批部门的制约和监管,与其沟通起来并不顺畅,因此办结时限没有保障,往往延误正常的审批时间。
三是对乡镇组、报卷工作的帮扶力度不够。目前看,建设类项目的审批进展缓慢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乡镇、园区的组件不精准、报卷不及时也是一个因素,而审批办在催办督办乡镇园区组报件上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对相关帮办人员的培训也不够系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审批的效率。
三、加强创新,超前谋划
在认真查摆不足、深刻剖析问题的基础上,审批办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牢牢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创新谋划,提出如下工作思路:
一是加大为重点项目审批服务的力度。区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审批办负责综合协调、信息反馈和督察推动等具体工作。为了形成对大项目审批的全程监管,审批办将严格按照《关于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意见》、《武清
区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工作流程》、《武清区建立重大项目库实施方案》和《武清区重大项目督办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狠抓落实,加大对项目的促办督察力度,确保重大项目快审批、早落地。
二是对审批部门和中介机构的沟通协调形成“两手抓、两手硬”的机制。为加强对审批部门的沟通协调、增进部门之间工作的融洽性,审批办将定期与联审部门的领办人和非联审部门的主管领导进行会商,针对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研究,商定最佳方案。同时,也要将中介机构纳入到审批链条中来,对相关的审批前置件适当掌控。对联审网络平台建立的“中介效率”数据库进行充实完善,将编制环评报告等中介事项涉及到的机构及代码上传,每件进行跟踪计时并计算效率。有关信息及时反馈至对应的审批部门,协助审批部门做好对口中介机构的协调促办工作。
三是提高乡镇园区的组、报件效率。一方面,督办各乡镇园区成立稳定的工作班子,针对重大项目确定具体的业务骨干为帮办人员,为重大项目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同时,将对各乡镇园区实施每月通报制度,针对每个项目的组、报件用时进行比对、分析效率。另一方面,审批办制订详细的帮办人员培训计划,对各乡镇园区报送的帮办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帮办人员的整体素质,力争打造一支能够高标准组件、高效率报卷、高水平服务的帮办人员队伍。
武清区人民政府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
二Ο一一年五月
第四篇: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总结
强基固本 服务为先 扎实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根据全国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按照市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在市创新办及市直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鼎力支持下,以“社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为工作目标,以街道、社区“三个中心(站)”“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坚持强基层夯基础,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不断创新完善社区网格综合服务功能,循序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中央综治委、省委省政府领导视察后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夯实网格基础,培植网格管理力量之源
(一)大力整合,规范建设三中心(站)。我区结合区情出台了《关于做好三个中心(站)和三支队伍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根据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体系建设运行的需要,对街道、社区内设机构进行大力调整,归并人员、整合职能,整建服务大厅,规范设置服务窗口,集中办公,综合履职,将服务管理进一步向居民群众延伸贴近。按照统一的规格、内容、颜色,设置各种标牌、标志,营造清新优质服务环境,不断创新完善各具特色、深受居民群众喜爱的服务平台、服务空间,努力为辖区单位和居民提供不离家、不离社区、不出街道的“一站式”服务。
(二)“三支队伍”共建,扎实推进全覆盖。在市支持下,全区4个街道配齐了175名社区专职工作者332名网格管理员,在社区党组 1
织、自治组织的组织动员下,按照“一格八员”的单元模式和“一个网格一个服务团队”的工作需要,发展志愿者组织283支,共计8000余人。街道、社区三中心(站)在各级党组织统筹协同下开展工作,三支队伍互动配合开展社会服务管理。社区居委会普遍为网格管理员提供“十个一”(即一个工作证,一个社区通,一个公文包,一盒居民联系卡,一本会议记录本,一本民情日记本,一本社区服务手册或一卡通,一套应急工具,一套办公桌椅和一间储物柜)的工作支持。社区党组织安排专职社工“一对一”帮辅网格管理员,带领她们尽快熟悉网格范围、居民情况,教会她们群众工作方法,安排负责不同业务的专职社工为网格管理员授课,通过训考结合的方式,迅速提高网格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引领他们尽快入格全面履职。同时,网格管理员在楼栋“新八大员”志愿服务人员的配合下,在基层网格充分了解社情民意,为专职社工提供基础信息、动态信息和工作支持,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和特殊困难居民代理代办事务,不断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的全覆盖。
(三)积极探索网格管理机制,大力拓展网管能效。我们十分注重探索构建市垂管与街道、社区托管之间协调联动机制。一是探索街道社区“三中心(站)”互动、网格管理员与上级部门联动的运行机制;二是探索网格管理员和社区志愿者之间互动配合,完善网格综合信息收集的机制;三是探索了街道、社区内“五星级网格管理员”考核评比办法,激发网格管理员工作热情,建立了社区专职工作者、党员、群众对网格管理员的三方评议机制,按照月度汇总、年终总评,以考评总分值进行奖励兑现,不断探索网格管理员考核管理机制。
二、创新群众工作,赋予网格管理时代气息
(一)健全党组织,有序组织群众。我们充分利用“选聘分离”社区管理体制的优势,积极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领导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社区单位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组织架构。以小区党建为着力点,组建“四同(同域、同趣、同业、同建)党支部”,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覆盖到小区楼栋、居民片区、社会组织,努力实现社会领域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完善社会动员组织网络,以楼栋为基础、楼长或片长为骨干,培育“楼长会客厅”、“议事恳谈会”、“居民说事室”等载体,畅通社会动员渠道,丰富网格管理资源,完善社会动员措施,增强社区凝聚能力。
(二)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发动群众。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吸纳“新八大员”志愿者。创立“爱心银行”、志愿者志愿服务累计计算办法等方式,鼓励公益热情。二是充分利用社区名人、能人打造工作室和服务热线承接居民服务需求。以经验丰富工作细致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张明跃命名的热线电话,24小时开通。热线开通以来,社区已解决社区居民求助21件,帮助23个困难家庭子女进行就业技术培训,回答居民咨询400多个。三是大力组建特色志愿者服务队伍,亮起志愿者队伍品牌。社区党员互助服务中心、社区志愿者“三葵”阳光行动、社区老妈妈防火团、养老助老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阳光驿站、义工中心、“议案说法”宣讲团、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室等10多支特色服务队,活跃在各个社区,为居民排忧解难。
(三)丰富活动内容,有效凝聚群众。全区大力开展“邻里节”、“五四运动”纪念活动、“唱红歌”比赛、夏日纳凉晚会、知识竞赛、3
联谊活动,以文化体育活动凝人心聚人气,形成社区搭舞台、网格为中心、居民唱主角、和谐大家庭的氛围,网格管理在活动中得到更广泛的宣传,获得更多居民支持。
(四)健全“三会”制度,充分依靠群众。健全听证会、议事恳谈会和民主评议会“三会”制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听证会由社区党组织就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难事以及反映强烈的事项,组织社区单位和居民代表通过质证、论证、表决等方式做出决策,明确社区“管什么”;议事恳谈会由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协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明确社区“怎么管”;民主评议会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及专职社工述职,接受居民代表评议,明确社区“管得怎么样”。社区利用“三会”,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实现了杂居小区的改造,形成了党委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居民自助服务,成功化解了杂居小区的管理难题。
三、探索综合服务,增强网格管理新活力
(一)“一站式”政务服务延伸到居民社区。各中心(站)以服务群众为宗旨,进一步梳理社区政务服务事项及工作流程,编印《服务指南》方便居民群众办事;创建社区网站、社区QQ群、公示服务电话,拓展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时间、空间;推广错时工作制度,在中午休息和下午下班后延长工作时段,服务“上班族”居民群众;大力推行“代理”“代办”服务,实行“一门受理、后台处理”的方式,极大方便了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
(二)建设“一刻钟”服务圈方便居民基本生活。各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围绕居民群众基本生活必需的服务项目,运用市场 4 的手段、社区组织的公信力和合同的约定,挂牌推出“社区一刻钟服务圈”加盟服务单位,为居民群众提供诚信、友善的市场服务,为社区特殊人群提供基本生活品慈善资助。
(三)不断化解矛盾,充分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工作流程,组织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人员学习《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确保矛盾化解在基层。全面推行“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警司联调” 等调解机制,创新工作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多种渠道解决问题的渠道。截止5月19日,全区利用社会矛盾联动化解系统共排查各类矛盾和问题隐患1956件,社区自办自结1744件,各类矛盾问题办结率97.82%,其中群众满意率达99%。
(四)突出人性化服务,促进源头治理和重点人群的管理。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一方面坚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区直各部门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决策和实施前的必经程序和前置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另一方面以街道为示范,为精神病人救助治疗、吸毒人员管控关爱、刑释解教人员社区帮扶、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社区探索的“青少年关爱工程”,累计帮扶23名闲散青少年,有19名走上工作岗位;探索的“社区辅住、扶路”刑释解教人员社区帮扶工作法帮助21名刑释解教人员安家就业,并得到中央、省、市的肯定,在中央电视台“平安中国”、“法治在线”栏目宣传报道。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社会管理创新总结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金沙镇育才社区
金沙镇育才社区位于通州区城区北部,东起竖十河,西至通州高级中学,南起崇学桥,北至北二环车管所,面积约0.6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15家,有居民住宅楼115幢,住户2100户,6562人。社区基础设施完善,有公共服务大厅、市民学校、党员谈心室、居家养老室、妇女儿童之家、世代服务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会议室、警务室、心理咨询室、法律咨询室、健身活动室、棋牌活动室等,向居民开放。
今年,我们育才社区借助社会管理创新活动这一良机,充分利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这一平台,集中社区资源,切实加强一个核心、三个载体建设,努力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引向深入。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为确保一方和谐平安,保持社会稳定,建立了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社区主任任组长。社区上下群策群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紧紧把握准“一个核心”,即抓好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按照“夯实基础、管理创新、激活内力、强化服务、共建和谐”的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建设、提升素质、化解矛盾、丰富活动,扎实推进社区创新工作。汇聚辖区内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和失业人员中的党员,有效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组织在社区中的核心地位。
三、认真建设好“三个载体”。一是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实行服
务项目一站式集中办公模式,提供社区党务、劳动保障、民政服务、人口计生、政法综治、城管物管“一条龙”服务,有效搭建满足居民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综合服务平台。二是居民活动中心。利用社区人脉、资源、文化集中优势,创建棋牌、阅读、演唱、舞蹈、绘画、健身等满足各类人群兴趣爱好的活动室以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使各类人群共享社区资源,建立关心、友爱、互助的睦邻友好关系,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三是心理咨询中心。创办通州区首家社区“心理咨询室”,聘请血站书记羌明伟、通州高级中学心理教师蔡志红为社区心理咨询师,共举办了多次集体咨询和37人次的个人咨询。定期邀请教育、婚姻、家庭、矛盾调解等不同领域的心理咨询专家来社区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调解身心健康,为社区矫正对象以及各种患有不同心理障碍的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实现精神上的和谐社区。
今年我们育才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江苏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江苏省节水型社区”、“南通市文明社区”、“南通市绿色社区”、“南通市充分就业示范社区”、“通州区和谐社区”、“通州区科普文明示范社区”、“通州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但是我们育才社区作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单位,深知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的关怀指导下,一如既往地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把社区建成“民主法制、公正平等、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安定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安社区,努力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