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中庸》的心得体会
读《大学中庸》的心得体会
这几周,我认真学习了《大学中庸》的第五到十一章,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内容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实用的学问,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甚至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最早提出“中庸”一词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小人却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都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做事肆无忌惮。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调;拉得太紧,就容易绷断;只有松紧度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生亦如是。
对国家来说,“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我们国家也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难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说明坚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难的。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这种天性使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我们渐渐不再是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忙碌,还为了名与利,为了无穷无尽的欲望去忙碌,变得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欲望的奴隶。只有学习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欲望所困扰,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第二篇:读《中庸》的心得体会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哲学家朱熹把它从《礼记》四十九篇中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内容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实用的学问,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甚至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要劝人们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为上要不走极端,无不及亦无过之。其中也体现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词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小人却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都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做事肆无忌惮。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调;拉得太紧,就容易绷断;只有松紧度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生亦如是。
对国家来说,“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我们国家也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难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说明坚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难的。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这种天性使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我们渐渐不再是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忙碌,还为了名与利,为了无穷无尽的欲望去忙碌,变得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欲望的奴隶。只有学习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欲望所困扰,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第三篇:读《中庸》 谈心得体会
读《中庸》 谈心得体会
临沂第九实验小学 ***
假期,基于学校安排和学习的需要,我对《中庸》这本书进行了一次全文抄写和进一步的阅读并深入的了解。在此,站在教师的角度,从‚中庸‛这个概念出发,我浅显的谈谈对《中庸》的认识和理解。
中庸之道,是尺度,是分寸,是恰到好处,就是一种和谐之道,《中庸》从修身,齐家,治国,诚身,至圣五个方面诠释了怎样做到中庸之道,子曾经这样曰过:‚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
中庸里面很多的道理都让我反复咀嚼,学习生活中自觉受益良多,‚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什么都抵不过坚持,坚持学习,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回报,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做了几次就轻言放弃。‚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学习中,生活中,必将铭记此道,激励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的文化,但内层确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
教师如果希望引导学生走正确的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发展,那么,我们只有从完善自身做起,拿出一颗真诚干净的心,不为私利,去为孩子描述一个真实生命的形状。有句广告语说得很棒,‚和你在一起‛,老师每天与纯真的孩子在一起,绝不是发号施令,宣布清规戒律,来管制、约束孩子,而是要让他们感知一种互相尊重的真诚的生活,感受心与心的交融,让他们慢慢理解,真实生活就是平实无华中泛着不息的快乐。
作为教师,读了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要懂得‚人类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实现这种和谐之本就在于心灵之间的真诚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创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享受学习的美与快乐,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所以,综合看来,中庸一定是常人之道,一定是适中之道,一定是可行之道。任凭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在这本书中,有太多的,真谛和本质,我所理解的这些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以后我会继续解读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完美自己的德性和心境,来开启我们的智慧,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而让学生走上智慧人生。
第四篇:读《中庸》后感(模版)
读《中庸》后感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孔子“五美”学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讲的就是中庸之道。中庸是中国文化的主轴。中国人就连生活方式也是中庸的,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张或弛,或进或退,持中和,处柔顺,善变通,精辩证。中庸不是调和,不是迁就,中庸是适度,是平和,是战战兢兢的循“道”而行。以中庸之道为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使我们的民族有了持久的韧性,其主要特点是柔中有刚,表现在我们的忍耐性以及以柔克刚的巨大能力上。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性。在现实生活与自我感悟生活中找到平衡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中国几千年中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事的精髓。中庸文化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是庸俗与懦弱,不是做老好人......而是对人生万事万物的一种平衡把握,这种平衡把握要求懂得助人律己,懂得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助人时且助人,要求懂得进攻别人就是在暴露自己
《中庸》的含义不是无能、怯懦,而是中和、平常。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常常把中庸之道挂在嘴边呢,平常心、平安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说的总是简单,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的大境界连圣贤都难以抵达,故而我们也只需要尽量保持一颗朴实的心即可。其实《中庸》并不是不鼓励上进,而是提醒人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要激进,应当张弛有度。比如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当鼓励他们拥有远大的理想,制定一个高的目标。但是又要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懂得,由于诸多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左右,不是每个人都能登上世界的巅峰的道理。这个世界最重要、最主体的组成部分是居于中处的平凡人,最成功人的人生并不是财富人生、艺术人生,而是真诚人生、快乐人生。生命最郑重的使命并不是去拥有、获得,而是去爱、适当适时地付出,去有机地中和社会。就好像老师一样,并没有很多的财富、权力,却能每天和你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中庸》卷尾引用《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的,而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那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如此说来,人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地存在着,其实不然。人们常说,“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这里的“隐”是一种纯粹的品格与心境的修为,一种最完美的、最优雅的自我控制力。当然,这非常地难,甚至可说无法抵达,即使是《中庸》作者子思也望尘莫及。让我们看一看《中庸》的创作背景:子思以说道传教为宗旨,周游列国。曾为鲁缪公之师。后困于宋,不得志,遂愤而作《中庸》。因此可以看出《中庸》本身就是一部在不中和的状态下创作的作品,故而说明“中庸之道”更多时候是一种理想的道德境界,是人类难以突破的极限。作为一个平凡人,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天”或者世界、人类是有法则、有定律的,所以只要严谨、率真地做自己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违背规律行事,否则就是背叛和谐、自取灾难。恰巧,这正是巅峰对峙了数千年的孔孟、庄老两大国学屋脊最奇妙、最中和的一次共识。就做人来说,中庸之道意味着:既不纵欲,也不禁欲;既不愚忠,也不奸诈;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升了迁不专横跋扈,丢了职不低三下四;发了财不要为富不仁,受了穷不要人穷志短;既不让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心性之沉静,取舍之中和,方能超越浮躁,以踏实、持久的一贯风格来为人处世。
中庸之道实在是太博大了。我在此只可浅一段,愿大家可以多关注我们的古典文化。
第五篇:读《中庸》心得
读《中庸》心得
电气102温云
很多人说进入了大学就开始步入了社会,既然步入了社会,就应该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中发展。虽然我不太赞同进入大学就步入社会这个观点,但大学作为一个亚社会,我们大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就应该或多或少学一点为人处世之道,而我们都知道《中庸》集合了古代圣贤的处世之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本着学习的目的,我读了《中庸》这本书,并写下这篇心得。
在初读这本书之前,我曲解了“中庸”思想,将它与“折中主义”、“圆滑”划等号,无疑把它视为贬意词。但是,随着慢慢的阅读,我对“中庸”思想渐渐深入。“中庸”思想之所以能够千古传承下来,是有它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固有的文化内涵的。“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对于我们现代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等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对于“中庸”思想的现代解读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的人被日益汹涌的物欲所困,追名逐利,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以破坏为手段,结果可想而知,误解、抛弃和毁坏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把本不该误解、抛弃和毁坏的思想和智慧否定了,其中就包括“中庸”思想的许多合理成分,如做人要讲诚信,要仁爱,不偏不倚,做事要有尺度,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等等。“中庸”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辨证法,对今天认识和观察世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诸多问题仍具有极大的价值,而并非有些人所说的这已经跟不上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变化了,已经老套了。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是在承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前提下,为人处世“执中”、“用中”,这并不是主观地排除或消除事物的矛盾,因为矛盾着的“两端”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孔子还认为“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提出了“时中”的概念。《中庸》载:“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思想以“至诚”为做人做事的准则。《中庸》是这样说的:“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就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得以“诚”为重,从而在为人处世中,达到“中和”、“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也正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和谐”。而且,“中庸”思想里孔子创立的儒学具有人学特质。“人”一直是孔子思考和关怀的对象。“中庸”思想在现代人处理个人、家庭、朋友、同事、异性交往等关系中,依旧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是任何一个与外界有必然联系的人所不可否定的。孔子仁学思想的两大内容就是“仁者爱人”、“克以复礼为仁”,孔子中的“仁”具有强调突出政治、注重主体修养、侧重抑制个体的特点。孔子以“仁”为儒学的根本范畴,纳“仁”入“礼”,形成“仁”、“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这是与现在在推行的“八荣八耻”是密切相关的,也是相互照应的。
由此可见,“中庸”不但不是老古董,也不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反过来,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
我们对待“中庸”思想要像对待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与现代社会、现代人息息相关的共通点,从修养自身和交往处世两个大方面,将其中有现代意义的部分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阐释,以便于更好地为现代人借鉴,从而,在使人与人、社会、万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复杂,人际交往也越发反复无常,变幻万端。如何在与人交往中得心应手?有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求外不如求内”,就应该先做到修养自身,先摆正自己的心态,而“致中和”。“中”是有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人们共同遵循的原则。按照“中庸”的原则规范自身,如果每个人都能先做到修身正己,都能心平气和,这样就可以突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井然,天下也就相安无事。而以仁道修养本性,用良好心态对待人和事,以诚信作为与人交往的基石是至关重要的。
人在社会关系中好比是一个零件,直接或间接带动人际关系的良好运转,而不是独立的、封闭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有交集的,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孔子说:“发乎情,止乎礼”,在社交过程中让感情自然流露,而又有节制,就要靠“中”“礼”。“有仁的人是安守仁道,明白事理的人善于用仁”。用真情去打动别人,用适中的仁爱之心去体谅、理解别人。那么,人际关系这台关乎你我的机器就会正常运转。
善于交际的人,往往就有好的人缘,与人相处时,左右逢源。那如何让人对你有好感,愿意诚心与你交往呢?“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交际中,要着眼自身,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说自己应该说的话,同时又能恭敬合乎礼节,使人感到你平易近人,让人感受到你的崇高的品格。对人要平等相待,“忠恕”可信。那么,在与人相处时,就会让人更加对你感兴趣,更加容易接近。
在与人相处得时候发挥自身的亲和力很重要,这就需要时时检查、审视自我。态度庄重而不过于呆板,与人为善又不失于放肆。在交际中注重适可而止,言行举止都要符合“中道”。这样,用自身的亲和力与人相处,别人也乐于与你交往,那就没有什么好埋怨的了。适中才能取得和谐的理想境界,沟通是“桥梁”,发挥亲和力为你赢得通往良好人际关系的“通行证”。
然而,社交过程中不可能一顺百顺,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令人难以抉择的情况,这时不能过于偏激,不能四钻牛角尖,更不能片面处理。要学会运用“中庸”思想,万事之前,权衡两端,透析明辨,把握其中症结,找到正确方向,用变通的技巧,“不偏不倚”“深中肯棨”的方式,去区别对待。这样,在与人交往中就能实现双赢,人际关系就会达到最佳的效果,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和谐。
当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处在两难的境界实时,孔子说过:执其两端,用其中。在实际生活中要能变通地把矛盾转化,“比中而行”,采用“中庸”态度与人相处,因势利导,换一种方法去解决矛盾,交际双方都感到适中,人际关系就会更进一步。绝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学会灵活地运用“中庸”思想,从而达到“中”的境界。但是,在人际关系中强调的不是“游戏规则”,不能反其道而行,否则会得不偿失。读《中庸》知如何为“中”,在我们与人、自然、社会打交道时,均不可以走极端,要掌握好尺度。要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交圈,我们就应该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下懂得变通,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并变换。与人交往时的“过”与“不及”要非常重视,正确对待为人处世中的利害得失,所谓不可因得而过喜,因失而过悲。同时要适可而止的对待自己的欲望。绝不能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从而使自己成为了欲望的奴隶,这就不会有人与你交往了。另外,也不可总是无欲无求,对于他人总以忍让的态度,这不是宽容,而是纵容。对待朋友要真诚,对待陌生人也不可失去真心真意。、无论我们以后从事何种工作,都缺不了与人打交道。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一般都会有很多朋友,因为这个人懂得真正与人交流的分寸,也能够真正用心与人去交流。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以“中庸”思想与人交流,那么我们也能够成为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只要我们以坦诚的心,仁爱的心去与人交流,我们也能行的!
虽然我读了《中庸》,但我不能妄自菲薄地说我完全理解了其中的思想,不过我想我会更加精细地去品读它,从而让我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这篇心得是我读此书之后综合名人品读而写下的,这里有我的一些感悟,也有我读《中庸》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