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员工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刘佳 戚家夼社区支行
“《致加西亚的信》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在100年前写的关于“忠诚”、“敬业”、“服从”、“信用”等内容的书,100年来该书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以上是该书的导语,真有这么好吗?现在出版商为了吸引人的眼球,许多书的导语写的很精美、很抓人,但书的内容却不是很精彩,影响阅读情绪。直到行里发了这本书,当我读了几页之后,便放不下了…。
该书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美西战争期间,美国麦金莱总统急需求得与在古巴丛林中反抗西班牙军队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的合作。然而,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加西亚到底在哪里。阿瑟•瓦格纳上校对总统说:“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于是,总统把罗文中尉找来,把致加西亚的信交给他。尽管罗文也不知道加西亚在什么地方,但他接过这封信,什么也没有说就出发了。3个星期之后,他历尽波折,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终于找到了加西亚将军。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使我受益非浅,虽然书中所写的都是100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但好像就发生在今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感到要成就事业,做好工作,必须有很多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这是事业的需要,同样也是个人的需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中需要的不是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像阿尔伯特•哈伯德讲的态度决定一切。有人满足于平庸的现状,也有人自强不息。你正在走向成功是因为你下定决心要成功。你可以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选择努力拼搏、发愤图强的生活方式。关键是要做出决定,然后采取行动,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如果你已经对成功充满信心,那么我相信,你就是一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现在不少有“才华与能力”的人,整天抱怨社会不公平。不知当他们在抱怨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不幸”会找上身来?我觉得人生真正的不幸就是那些对自己、对社会不负责,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有些人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应该被重视,被重用,不愿意从小事做起,碰到困难绕着走,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种缺乏忠诚的敬业精神的人,是不会把信送到的,同样也是不会做好工作并享受美好生活。联想到我们银行的前台工作,很多很琐碎很累,有的人觉得自己能力强这种简单前台业务辜负自己的能力,看了这本书,我们会发现很多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罗文中尉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忠于职守、履行承诺、敬业、主动的品质,这种主动性与忠诚,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将永远值得人们学习与标榜。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对工作的忠诚与敬业的理念,我们行很需要这种敬业精神,遇事不应该扯皮推诿,忠诚于我们银行,要有敬业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在解读这部畅销书的时候,我们还应注意其中的另一个侧面,即麦金莱总统对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的绝对信任,以及阿瑟•瓦格纳上校对罗文中尉的了解和绝对信任。这就足以解释罗文中尉为什么能够毫不迟疑地接受并且不讲任何条件地去完成这个极其艰巨的任务的原因了。因此,我们在阅读中,既不能单纯地站在“领导”的角度,一味地指责干部如何的“推委、消极”,而是要想着如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罗文中尉的“敬业、忠诚、勤奋,尤其是主动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后天培养,靠良好的用人氛围;所以要有一定的氛围来培养像罗文中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土壤,这样的大环境,这是需要一个团体共同努力的。
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就是鱼与水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赖,相互滋润的关系。如果真正地树立了这种客观、辨证、科学的干群关系,那么每一个领导,都可能成为在关键时刻能够充分相信自己的员工,而没有丝毫的忧郁与怀疑的“麦金莱”,每一个员工也完全可能变成敬业、忠诚、勤奋,主动的“罗文”。
我理解这本书不只是一首英雄的赞歌,更是一本励志佳作。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环境,每个人都要在自己所处的工作和生活轨迹中努力地、主动地做好自己的事。作为领导,要学会如何慧眼识人,如何廉洁、公正、宽容;作为员工,要学会如何磨练自己的意志,克服困难,使自己尽量具有罗文式的敬业、忠诚、勤奋和主动性。所以《致加西亚的信》不单单是员工的励志宝典,也是领导识才用人的醒目教材,这是《致加西亚的信》的精髓所在,这是我们应该提倡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义所在。如果我们都能从这个角度去解读《致加西亚的信》,我们的社会将会因此变得更和谐、富足;董事长推荐的这本书用心良苦,我相信大家认真的学习领悟,一起努力会让我们行更好更强,也会让我们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以实现。
第二篇:企业员工读《致加西亚的信》后的心得体会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
第三篇:企业员工读《致加西亚的信》后的心得体会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四篇: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一本书怎么读才可怕
——辩证阅读《致加西亚的信》,构建和谐高效组织
首先,我要说,看《致加西亚的信》时,最要关注和体会的是书中所表达的精神,而不是仅仅站在一个员工接受老板或者领导推荐读一本书立场上来感受它,即使无法摆脱站在一个员工的立场来看待书中所提倡的“敬业、忠诚、服从”,那么也试着站在一个老板或是领导者的立场上思考一下,这样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书中的观念,才能读出内在的内涵和深意,才能发挥该书创造和谐高效组织,提升、团队执行力的作用。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所要阐述和提倡的是“敬业、忠诚、服从”,这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思想观念,也时常被各种各样的人表达和谈论。就象经典的爱情故事千古传颂不衰一样,“敬业、忠诚、服从”这些观念从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被人淡忘。
为什么看《牛郎织女》、《罗密欧和朱丽叶》会让你感动流泪,看《致加西亚的信》会不由自主对主人公产生敬意?我想不是因为这些故事的叙述方式或作者的写作手法出色,而是因为书中主人公的行动所体现出来的无形东西──“敬业、忠诚、服从”感染并激起我们的共鸣!
从基层的执行这看,作为一名教师,学校的员工,我们应该从罗文身上学习敬业、忠诚、服从、勇敢、勤奋、主动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落实到日常的教书育人工作中。
员工的思维和习惯影响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如果员工们总是在不停地抱怨单位的不好,社会的不公,工作中推三阻
四、应付了事,不安心工作,那么这样的单位一定也绝对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这个单位没有了,员工又如何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现今的社会充满很多浮躁的东西,一些脚踏实地的事情已经很少有人去做了,借口和抱怨充斥在我们的耳旁,事情的成败似乎成为衡量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唯一标准。其实,结果是否成功固然重要,但是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同样是难得的财富。
人生可以预设很多目标,但切不可预设立场。只要我们微微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生活或工作,多一分勤奋和主动、少一分懒惰和推诿,多一份忠诚和勇敢、少一分背叛和懦弱,多一分敬业和奉献、少一些应付和索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切定会另一个天地,原本很枯燥的事情会变得丰富多彩,原本繁杂琐碎的工作会变得井井有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罗文!
如果每个员工多成为罗文式的员工,都像罗文那样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一个组织何愁没有执行力,一个组织的效率又怎么会不高呢?!
然而,我们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看的时候,要能够读出另外的东西出来。如果一个组织或者团队缺乏执行力和工作效率的时候,真的是员工们没有罗文精神吗?组织真的缺少罗文吗?如果员工缺乏罗文精神,原因只在员工自己一方吗?组织能不能吸引和挽留更多的具有罗文精神的人?罗文生就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管理者的思维和习惯决定组织发展。换一种思维,改变传统习惯,你就会发现你的组织或者团队,“罗文”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发现和培养,是引导和激励,是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信任和授权。
我并不赞同此书的英文版序《一本可怕的书》中“哈伯德强调主动完成任务,切中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通常是员工的职业道德,而不是管理层的水平决定工作效率。”一说。
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与管理层的水平、沟通能力都是息息相关的,管理层的水平决定了工作效率。员工的职业道德是依靠管理层的挖掘、培养和引导的,是依靠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来规范的。什么样的环境会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员工。同样,优秀的“罗文”们也会选择合适自身成长与发挥的环境。
“罗文”成为众所周知的英雄,成为忠诚的象征,被号召成为世界各国、各种组织的学习榜样,并非只是他成功的将一封重要的信件送给了加西亚将军。在当时,所有的人看来他只是以一个军人的素质圆满的完成了一项有难度的任务。大家都认为美西战争的英雄是古巴起义首领加西亚将军。但哈伯德的儿子提出,真正的英雄是罗文,他送信的成功使得局势得以良性发展,在战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观点获得哈伯德的认同,他结合了社会上的某些现象一挥而就写下《致加西亚的信》一文,刊登在《菲利士人》杂志上。从此罗文闻名于世。
有了哈伯德的儿子的发现与哈伯德的文章的指引,我们才沿着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才去了解“送信”背后的故事,才看到被发掘出的“罗文”的高贵品质。有些优秀的、好的东西并不是不存在,我们往往认为理所当然,而是忽略了它的存在。正如“罗文送信”一样,只有把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放到特定的环境中,我们才能体会出一些难能可贵的东西。请大家注意罗文送信成功的一些至关重要的细节:
当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与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需要一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时,麦金莱总统问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上校当即回答:“在华盛顿有个名叫罗文的中尉,他一定能给你把信送到。”
“派他去!”总统下达了命令。
命令是如此简洁,与瓦格纳的回答一样干脆利落。
一个小时后,大约中午时分,瓦格纳上校约罗文在海陆军总部共进午餐并郑重的传达了任务,对于完成任务所要面临险阻进行了说明。第二天中午,罗文开始了他艰难的旅程。
我们可以看出:罗文之所以被委以重任,是因为他的上级领导对于下属的能力、品质的了解和无私的推荐。更因为总统对部下的信任,毫不犹豫的纳其所言,并授权其行动。
在整个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只有信任、只有沟通、只有托付、只有肯定,没有其他……
绝对的信任才能换取绝对的忠诚。是谁说:“一丁点的忠诚抵得上一大堆的智慧”?
当我们发出“到哪里能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的感慨时,为何不去再认真研读《致加西亚的信》呢?其实答案就在书中。
开启慧眼吧!众多的“罗文”就在身边。
那些组织梦寐以求的栋梁之才,往往是存在。只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那么显现。
看看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又有多少良驹被世人误认为是劣马而平庸、抑郁一生。有多少才华横溢之人却因种种原因而埋没,暗淡了光彩。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为何一再找不到“罗文”。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与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看待、分析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忠诚与被忠诚不是要求出来的,而是总统和的人格魅力长期影响使罗文对他所领导的事业绝对的相信和坚定的信心;而是罗文长期的行为表现使总统相信只有罗文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其实,总统麦金莱是伟大的,军事情报局局阿瑟.瓦格纳上校是伟大的,罗文也是伟大的。我们的社会需要伟大的总统,也需要伟大的中层管理者,更需要伟大的罗文。有人适合当总统,有人适合做军事情报局局长,有人适合做罗文,他们都是完成一个伟大事业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只要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本着罗文精神,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任何伟大的事业都能够取得成功。
一个组织基本上由高层管理者(决策层)、中层管理者(沟通层)、一线员工(执行层)构成,组织或者团队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取决于三者的密切配合。无论你处于组织的高层、中层或者基层,都应该用辩证的思维去阅读《致加西亚的信》,站在不同的角色角度换位思考,抛弃互相要求、互相指责,甚至互相推诿,相互抱怨的那不解决实质问题,只能出一时之气的有害工作的思维和习惯,我们才能建立起和谐和高效的工作组织。
只有当一个组织或者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能够通过该书获得正确的思维和习惯,并将其贯彻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中,从而建立起和谐高效的工作组织的时候,这本书才真正成为一本“可怕的书”。
经济管理系
梅鹏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建议阅读书目:
1、《没有任何借口》、2、《谁懂了我的奶酪》
3、《五星级员工》
4、《你为谁工作》
5、《西点军校二十二条军规》
6、《管理是金——有效管理全书》
第五篇: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最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公司发的《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该书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美西战争期间,美国麦金莱总统急需求得与在古巴丛林中反抗西班牙军队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的合作。然而,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加西亚到底在哪里。阿瑟•瓦格纳上校对总统说:“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于是,总统把罗文中尉找来,把致加西亚的信交给他。尽管罗文也不知道加西亚在什么地方,但他接过这封信,什么也没有说就出发了。3个星期之后,他历尽波折,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终于找到了加西亚将军。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使我受益非浅,虽然书中所写的都是100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但好像就发生在今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感到要成就事业,做好工作,必须有很多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这是事业的需要,同样也是个人的需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中需要的不是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像阿尔伯特•哈伯德讲的态度决定一切。有人满足于平庸的现状,也有人自强不息。你正在走向成功是因为你下定决心要成功。你可以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选择努力拼搏、发愤图强的生活方式。关键是要做出决定,然后采取行动,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如果你已经对成功充满信心,那么我相信,你就是一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现在不少有“才华与能力”的人,整天抱怨社会不公平。不知当他们在抱怨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不幸”会找上身来?
我觉得人生真正的不幸就是那些对自己、对社会不负责,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有些人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应该被重视,被重用,不愿意从小事做起,碰到困难绕着走,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种缺乏忠诚的敬业精神的人,是不会把信送到的,同样也是不会做好工作并享受美好生活。
罗文中尉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忠于职守、履行承诺、敬业、主动的品质,这种主动性与忠诚,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将永远值得人们学习与标榜。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对工作的忠诚与敬业的理念,我希望自己和我的同事们都能成为把信及时送到的人,特别是我们军工系统,特别需要这种送信的人,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
在解读这部畅销书的时候,我们还应注意其中的另一个侧面,即麦金莱总统对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的绝对信任,以及阿瑟•瓦格纳上校对罗文中尉的了解和绝对信任。这就足以解释罗文中尉为什么能够毫不迟疑地接受并且不讲任何条件地去完成这个极其艰巨的任务的原因了。因此,我们在阅读中,既不能单纯地站在“领导”的角度,一味地指责干部如何的“推委、消极”,而是要想着如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罗文中尉的“敬业、忠诚、勤奋,尤其是主动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后天培养,靠良好的用人氛围;也不能单纯地站在干部的角度,只是议论、抱怨,而是要时时牢记自己为档案事业,是不是尽职尽责了。
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就是鱼与水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
损的相互依赖,相互滋润的关系。如果真正地树立了这种客观、辨证、科学的干群关系,那么每一个领导,都可能成为在关键时刻能够充分相信自己的员工,而没有丝毫的忧郁与怀疑的“麦金莱”,每一个员工也完全可能变成敬业、忠诚、勤奋,主动的“罗文”。
我理解这本书不只是一首英雄的赞歌,更是一本励志佳作。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环境,每个人都要在自己所处的工作和生活轨迹中努力地、主动地做好自己的事。作为领导,要学会如何慧眼识人,如何廉洁、公正、宽容;作为员工,要学会如何磨练自己的意志,克服困难,使自己尽量具有罗文式的敬业、忠诚、勤奋和主动性。所以《致加西亚的信》不单单是员工的励志宝典,也是领导识才用人的醒目教材,这是《致加西亚的信》的精髓所在,这是我们应该提倡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义所在。如果我们都能从这个角度去解读《致加西亚的信》,我们的社会将会因此变得更和谐、富足;我们的航空事业将会因此发展得更好、更快;我们的生活将会因此变得更加幸福、美好。
压力成型厂
袁小宁
2011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