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上海学习行考察心得体会
龙陵第二中学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组 陈廷舜
2014年12月 龙陵第二中学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组—陈廷舜
为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开阔教师们的视野,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学校组织部分教职员工,分批赴上海虹口区进行考察学习。2014年12月12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第三批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我学习、见识了上海虹口实验学校与上海澄衷高级中学先进的教师教育经验,获益匪浅。在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中,我们一边聆听上海虹口实验学校专家们传授的先进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各位校长们的治校办学经验,一边深入现场体验名校的风采。尽管时间短暂,但整个考察学习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深受鼓舞和启发,确实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解放了思想、增长了知识,同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虹口区教育工作者们善于思考和积累,经验丰富,各有特色,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充实更新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善于经营学校的思想等,都非常值得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们借鉴和学习。尽管他们的经验各异,学校规模大小不一,学校性质各有不同,学校管理各有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个明确的办学思想、乐于奉献、艰苦创业的好校长、辛勤工作的教师们。结合自身实际和所在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本人谈几点体会和感悟。
一、立足实践开展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培训学习期间,我们聆听了上海虹口实验学校胡校长、朱老师等教育专家们上的课。丰富了新的现代教育教学知识和理论,开拓了教
龙陵第二中学
师教育的新视野。了解到自2006年以来虹口区教育局紧紧围绕 “聚焦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的工作目标。区教育学校始终围绕这个目标,贯彻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立足实践开展研究,整合学校课改办、师训办、德研、教研、科研、图情等各业务部门的力量,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区、校二级衔接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主要手段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了以“有效教学,减负增效”为突破口的教学实践研究的主线;实施了第一、二、三届 “虹口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组建了结构清晰、衔接紧密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和实践团队,为虹口区基础教育的稳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
概括其特色,就是围绕一个中心、构建一个体系、组建一支团队、搭建一个平台。即推进有效教学;构建虹口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组建一支虹口基础教育的专业团队;搭建一个网上教研平台。目前,上海虹口实验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正进一步优化资源,围绕一个中心,以三维目标的有效实施与评价为抓手,推进区域的课程教学改革,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完成两大任务,即完善区域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区域网络教学教研信息系统;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即以外聘专家和特级教师为主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以学科带头人、高级指导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为主的骨干教师发展梯队以及以学校各业务科室专业人员为主的专业支持队伍;开展四项课题的研究:即虹口区各学科(课程)建设发展规划的
龙陵第二中学
研究,细化到章节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修订和研究、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课堂教学与评价体系研究,中小学作业系统设计研究。用“四元培训”的机制引导专业人员开发短期师训课程,提倡将日常教研活动课程化(课程化的内涵:专题性、持续性、系统性、发展性)。全面提升上海虹口实验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团队,致力于为虹口教育的明天夯实发展的基础。
考察期间,我们见识了虹口区上海虹口实验学校、上海澄衷高级中学等学校领导一班人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情结。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他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虹口区的教育管理者认为: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上海虹口实验学校创新学校管理,提出了“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办学理念和“让优秀的更优秀,让普通的变优秀”和“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体系。按多元智能的理论和上海市课改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精心设计校本课程,以达到“夯实基础,开发潜能,培养特长”的目标,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生之路;以“创文明之学,做真善之人”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特色,他们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凭教育科研上台阶,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十几年来 致力于打造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之路的“阳光文化”品牌。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龙陵第二中学
鼓励教师服务学生,学会创造,感悟幸福;鼓励学生学会自立,享受快乐,体验成功学校发展迅速,由一所普通小校跻身于科研先进校行列,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被确定为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全国“新基础教育”实验基地。
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办学思想,学校管理者负有重要的责任。实践证明,全面育人的学校,它的教学质量也不会低,学校本身和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为学生提供思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应成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比具有知识更重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这种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体现,虹口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们的思想站在了新时代教育的前沿上,抓住了“人本”规律的核心,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二、实施科学管理,丰富发展内涵
这次考察的几所学校,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上海的校长很注重学校管理,其管理水平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个性化管理)。如上海虹口实验学校,在管理上不仅要“管”,更重要的是“理”。“理”就是在“管”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好、引导好、疏导好。只“管”不“理”,学校工作就难以理顺,很容易产生矛盾。如何“理”,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关键,以诚相待、推心置腹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源头活水。胡校长认为,言教不如身教,讲得多不如做得多。管理是底线,不是要压人,而是要育人。总
龙陵第二中学
结出了五句管理心得:“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引领和高尚人格魅力的感召,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也就是高品位的管理方式。什么人适合干什么工作就让他干什么,这里突出的是因人而异、彰显个性,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教师和个性化的学生。真正让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让学校的每个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都有发展自己、展现自己的一个平台,人人能干,人人愿干,干中取乐,乐中有趣。学生都能按着自己的方式去学习,都能以自己的兴趣去选学哪些课程,学校把成才的标准定位更加科学化,使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方面的特长都尽力发挥,尽力培养,形成了各个方面的人才。反观我们自己,在教育方面与他们相比却相差甚远。通过考察,我们应该借鉴学习虹口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因地制宜,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来开展好师训工作。
三、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要成为一所强校,培养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至关重要。考察的几所学校都非常重视这一块。虹口区的教师们和学校管理者都非常注重教师培训研修,特别注重校本研训,因为外出学习、进修只能是少数人参加,只有校本教研、校本研训才能让全体老师受益。他们的做法是首先从培训教师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抓起,让老师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其次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下功夫。比如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的
龙陵第二中学
提高,学校采取和名家联合、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和多种形式造就了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四、走特色发展之路,提高办学品味
这次参观考察的几处名校,在办学上都有各自的品牌特色,特色也代表着学校的文化,所以说特色文化是名校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上海虹口实验学校的““关注全体、关注个性、关注未来”的教育风格,“创文明之学,做真善之人”和“夯实基础,开发潜能,培养特长”等都颇具特色,出现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各层次特长生脱颖而出的喜人局面,同时也造就了学校的品牌特色。他们着眼于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基,为学生的健康奠基,让他们的百年人生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他们把读书纳入常规管理中,首先给师生创设了一种适宜读书的人文环境,为师生读书交流搭建平台,学校开辟各种读书专栏、讨论专栏等,从而让师生开展心际交流。让师生开展随笔漫谈,引导师生读懂美丽、读懂人生的价值,通过读书振奋精神、健全师生的品格、提升境界、演绎人生的精彩;引导师生品读经典,感悟教育,努力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品味。
五、考察学习得到的启示 1.学校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我们参观学习的这些名校共同之处都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虽然办学理念不尽相同,然而正是这些不同的理念,造就了特色不同的名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的学校,我都能感
龙陵第二中学
觉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他们都有“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
2.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几所名校之所以成功,是由于校长和老师们都有可贵的进取精神,不畏困难,励精图治,最终实现了“有思路就有出路;有作为就有地位”的美好愿望。这是值得落后地区教育管理者们学习和借鉴的。3.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参观每所学校,一走进校园都会被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如上海虹口实验学校“会说话”的墙壁,“有灵性”的小草,以及楼道里独具匠心设计出的书吧;教室内读书角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仿佛闻到了弥漫在空气里浓浓的人文气息;浏览着学校几年来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就会让你深深感觉到,这里是老师和学生们享受成功喜悦的美好舞台„„这所名校有现代化的设施、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优美舒适的环境。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办学特色倍受社会的关注,特色就要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支撑。如何才能构建“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值得我们做深刻的检讨和反思。4.人文化、精细化、注重实效的管理机制为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
这几所学校在建校初期就把学校的文化、管理、发展、定位全部科学规划,使学校在一开始就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并有条不紊的组织实施。从学校颜色到办公纸张;从景观设计到学校文化品牌;从制
龙陵第二中学
度建设到管理流程,全部有章可循,按章做事。在考察中,各个学校的管理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从学校环境、人文信息、领导意识、教师培养等多个方面都体现了各个学校在管理上的科学性,使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沿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对教师的管理和培养上,几所学校各有特点,从招聘、考核严格把关,对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有必要的检测,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培养教育和教学活动有必要的检测,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培养方向,提高了教师素养的同时,受益的应该是学生,也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观点。这几所学校的经验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精细管理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仅停留在文件中,也不能仅停留在规章制度中,要具体落实到学校各个方面。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细就是不简单,现在我们缺少的不是文件,不是规章制度,而是具体的落实。5.教学科研是强校之本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考察的这几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感悟上海虹口区教育的成功之道,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实践;借鉴名校的成功经验,理清教师教育的新思路是本次学习的最大收获。我会以这次外出学习为契机,冷静面对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真抓实干,努力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使我校的教师教育迈向更高的起点!
第二篇: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1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丰富阅历、调动工作热情、激发工作干劲,同时为了亲身感受国内发达城市的名牌学校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及管理经验,开始了上海学习之旅。
旅途中,我们途径南京,镇江,无锡,苏州,最后到达上海,从车窗中感受了各地繁荣的经济和独特的人文气息。闲暇时间我们领略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高速电梯,闻名海外的东方明珠,繁荣的南京路步行街,悠久的城隍庙等,所到之处经济发展快、城市建设气势恢宏、全市文明程度极高、生活节奏快、学习气氛浓厚,在视觉和心灵上给我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真正体会到国际大都市的风采。本着团结互助,求真务实,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既考察、又学习的有原则,圆满完成了这次内地学习考察的全部任务,回顾学习考察的经历,让我感慨万千。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下面我就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归宿。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现,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考察的鞍山中学,市八中学等三所学校,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科学的探究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用爱去教育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培养学生“能力”是教育的主题
期间,我们参观了鞍山中学,市八中学等三所著名学校,并听课交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探究过程,探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的灌输,因此我们要改变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做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2我随中山区教育局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全国校长高级研修班”赴上海华东师大学习。聆听了多为专家的教诲,还亲临了长征中学、甘泉中学参观考察。我最大的感受是上海地区不愧为全国教育改革的前沿,在经济及教育发展上思想观念之新、之高。思路之前、之清。措施之硬、之全。工作之实、之真。发展之快、之大。等方面都在我们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我获益良多,体会颇深。
一,见微知著的文化环境
走进上海中学,首先被学校的艺术特色所吸引。粘贴在走廊墙上的芭蕾、钢琴、舞蹈、美术等作品等都使我们赞叹不已!专业的`设施,固定时间邀请知名专家来讲座。学校面积不算大,但整体整洁、美观,布局合理,虽有不大的操场作为活动场地,但学生课间操时也是井然有序。
二,人才强教的队伍建设
通过校长的介绍我们感觉到上海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因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上海之所以是我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名校云集,主要是因为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爱岗敬业、知识渊博、善于交流、亲和力强、表达流畅,学生喜爱。在交流中,我们感觉到上海的教师有一定文化底蕴的(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个人和我们年轻教师学习),他们的知识面很广,教育理论、财经政治、新生事物都有所涉及,这与他们生活在上海大都市环境有关(本身接收到的信息大而新),同时上海也是我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教师的选拔、培训也有他们自己的先进理念与做法。每年都有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从这个事例不难看出学校师资力量的雄厚和上海市对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这也充分说明了积极促进学校优秀教师队伍形成的意义。
这对于我们来说虽不能给教师创造出国学习的机会,但作为学校今后要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建立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规划。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学校的帮助下自主的发展,如通过“师徒结对”活动、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组织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等,倡导新型校本培训学习方式的形成,从而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
针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深入,作为学校的校长,肩负的职责重于泰山。据几位专家,教授的分析,现阶段校长除抓好学校常规外,校本教研,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至关重要。一所学校的`质量离不开校本教研,教师的素质更是离不开校本教研。
总之,通过上海学习,观念得到了提升,理论得到了升华,见识得到了拓展。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37月1日至16日,我有幸参加了红河州州委组织部组织的赴上海学习考察的《新型工业化建设》培训班,历时半个多月,期间,认真听取了资深教授的知识讲解,实地考察了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情况,对我来说既对新型工业化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又亲眼目睹了我国金融中心城市的繁荣与发展,这对于我们企业今后在工作中如何理论结合实践有着很大的帮助,短短的十几天学习时间,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受益非浅,通过这次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习机会难得,应当倍加珍惜。
在企业由于工作任务比较重,能到国家一流的城市参加此次培训学习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我公司来说,目前班子里只有我一个来学习过。这次学习,公司领导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了使我集中精力学习好,已将我分管的工作全部交给了其他同事,想到在家的战友们仍在一线辛苦地工作,心里多了一份对组织的感激,也增加了认真学习的动力。应当说,外出学习,无论从组织信任、鼓励,同志的支持,还是家庭的理解,都迫使我要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我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将先进的理念带回去,用起来,为我公司下一步的发展作出自己努力。
二、培训效果好、教师水平高。
在学习期间,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安排了裴蓁、陆顺良、李令德等上海多位知名的教授给我们上了《企业文化》、《执行力》、《沟通管理》等课程,李令德教授还对上海经济发展与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让我们对上海有了更深的认识,几位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案例讲解;既有政治、经济内容,又有社会科学、心理学等知识;他们能抓住重点,层层剥开,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使我的思想瞬间有了升华。
三、考察让我们对新型工业化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
上海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金融中心,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腾飞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出了许多好经验,受到全国、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许多好经验、好方法在全国进行推广。在学习期间,组织上安排了到多家企业考察,亲身体会了工业化建设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最难忘的是宝钢之行,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是上海世博会的全球合作伙伴和钢材总供应商。
四、学习考察对今后工作的启发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联系我公司的实际,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
一是要创“学习型、创新型”企业。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认识要到位、思想要统一,要有一种朝气蓬勃、敢创敢干、积极向上、雷厉风行的良好工作作风,与此同时,提高员工素质、培养人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涉及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课题,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写到:“员工是资产和资源,不是成本和费用。”他所强调的是人的价值,因此把员工当作资源还是成本,这就是体现了经营管理者的战略眼光和价值观,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凡是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强的企业,肯定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鼓励职工技术创新、技术改革,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
二是及时准确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把握各种机遇,使企业生产多元化。单一的生产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即有优越性也有风险性,正确把握政策与时机,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合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逐步向其它产业渗透,让企业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4上海之行是一次学习之旅、收获之旅,更是一次增强信心的动力之旅,上海超常规的高速发展态势,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反思、借鉴、感悟。
三点收获:
(一)开发成就了上海。
1990年10月10日是上海难忘的日子。那年,一位老人“抓紧上海开放、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的话语石破惊天,之后,上海沧桑巨变。上海确立了“开发上海,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十六字方针,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强的措施,开拓进取、大胆探索,建设了一个崭新的新上海,告别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成为全国最具有经济发展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之行,不但见证了邓书记南巡之行的意义,更见证了此后改革开放的新进程。改革开放成就了上海。
(二)改革造就了上海。
上海巨变背后点石成金的力量源自于改革。上海新区政府采取“资金空转、土地实转”的创新开发方式,由政府部门按照土地出让价向开发公司开出支票,作为政府对企业的资本投入,并成为该开发公司的国家股股东;开发公司将此支票背书后,作为土地出让金支付,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并签订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合同;上海市土地管理部门出让土地使用权后,再将从开发公司得到的出让金(支票)收入全部上缴给财政部门。政府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又提升了土地价值,加速了土地开发一级市场循环进而加速了城市化发展速度。上海新区运用资本运用方式,借助外力大胆创新,破解了发展中资金不足的“瓶颈”。改革焕发了经济活力,改革造就了上海。
(三)创新是上海的生命力。
创新成为上海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的创新。发展道路创新、体制创新、区域竞争力的创新。上海新区以建设新技术产业基地为目标,以“三港”(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三网”(轨道交通网、市区道路网、越江交通网)为核心,注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建设经济、金融、贸易中心,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建设、高定位、高标准的科技发展之路;上海新区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来进行运行管理,很多地方实行二级政府管理,较之传统的政府模式,上海新区政府机构减少了2/3;人员减少了1/3,提高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效能,政府从“审批员”变成了“服务员”。“一门式”、“十分钟”让老百姓明明白白,“零收费”政府送来了免费大礼,转换了政府角色,从而推进了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提高园区竞争力。上海立足区域优势、以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为基础,大力建设产业园区,把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内辐射的基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园区建设强化了发展主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上海不断在创新,建设“创新上海”已成为上海人的追求。
三点启示:
启示一:突破。
区划四年来,包河区负重奋进、顽强拼搏、实现了新跨越,建设了一个新包河,赢得了第一城区的称号。新一届区委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提出了因湖作为,打造“安徽上海”的伟大梦想。今日上海一行,让我们感受到明日“安徽上海”的雏型,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这一梦想的压力和差距。首先要在三个方面求突破。
(一)思想观念上。
上海善于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造性地把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思想大胆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敢为人先、勇于拼搏,在全国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资金空转、土地实转”、“小政府、大社会”、“戴帽子、挂牌子”、“二级政府、三级管理”都是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面对省、市的高度关注,我们不能坐失良机、止步不前,必须解放思想、登高望远,只争朝夕,抢抓新机遇,寻求新突破,谋求新发展。(二)发展战略上。
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上海新区建设的高起点、规划的高定位、管理的高水平,值得我们借鉴。良好的城市规划、宽畅便捷的成功交通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个建筑物都是一件艺术品、观赏品,气势恢宏、布局巧妙,蔚为壮观,金茂大厦高贵身价,洋山跨海大桥、磁悬浮列车不仅仅是交通、商业的功能和作用,而且蕴含着旅游的商机,已从商业模式拓展到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交通、餐饮、购物、观光的集成体,吸引了世界眼球。我们必须正确审视区情,在新区规划上要大气派、建设上要大手笔,定位上要超前,推动新区大发展。(三)人才队伍上。
上海新区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和巨大的发展的潜力,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他们在建设人才高素质上有新招,造就人才“金字塔”,有一批适应新形势要求、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必须以人为本、广纳贤才,构建人才高地。启示二:创新。
“80年代看特区,90年代看上海,世纪之交看西部,新的世纪看东北”。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全国各地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历史进程。比较发现差距、差距催生创新、创新促进发展。要缩短差距,模仿不行,建设“安徽上海”,走“上海上海”之路不行,唯有靠创新。一是创新须知学。创新是智慧的结晶、灵感的闪耀,思想的火化,没有思想,没有渊博的知识就没有创新。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学习型干部,从过去注重资历和学历,转变为注重知识和能力。“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新”,知识积累越丰富,创新的成功率就会越高,创新思路就会越清晰。二是创新须知情。知情就是了解和掌握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区情。吃透上情、把握区情,了解下情。“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统揽全局,善抓机遇,才能势如破竹。建设“安徽上海”,要抓建设“滨湖新区”这个尚方宝剑,争取政策、优化环境,把“安徽上海”打造成“磁场”、“洼地”,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聚焦。三是创新须知“活”。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激发经济发展潜力。在招商引资上招招新、招招实;在资本运营的方式上敢于大胆创新,建立政府引导,开发商为主体、区内自行平衡的投资开发管理体制;要制定实施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优惠政策,使“安徽上海”成为区位优势、政策优惠、土地优价、服务优质、设施优良区,突破发展的“瓶颈”。
启示三:信心。
学先进,重要的是学精神、学思路、学作风、学胆略。感叹之余,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上海之行给我们增添了信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实现“安徽上海”的梦想。伴随着飞驰的磁浮,“滨湖新城”的前沿──包河区,将以磁浮速度建设“安徽上海”,不久的将来,一个璀灿夺目的“安徽上海”将矗立在巢湖之滨。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5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我有幸参加了xx省组织的大学生村官赴苏州、上海学习培训班。培训期间,苏州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原苏州市委副书记xxx、优秀村干部代表及农村干部学院的有关领导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进行了介绍,并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苏州保税区和华西市村等地,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接受了大量新视点、新思路,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亲身感受到苏州经济发展的滚滚浪潮,真切感受到苏州人大胆试、大胆闯、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气魄。这次学习培训,虽然时间较短,但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现将我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一些体会汇报如下:
一、苏州经验
一是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苏州破除障碍、引领发展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苏州借助背靠大上海的区位优势和悠久文化的人文优势,看准时机,抢抓机遇,培育“不管东西南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不闯官场闯市场、不比官职比贡献,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新思想,形成“亲商、安商、富商;干部办企业、老板当领导,全部放开、全民创业”的新观念,强化“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新意识,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苏南模式,诞生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三大-法宝。苏州的实践证明,思想活跃,发展才有活力;思想僵化,发展必然受阻。只有在解放思想上先人一步,抢抓机遇,才能高人一筹;只有在思想解放上率先胜出,才能在加快发展上走在前列。
二是文化带动助推发展。文化已成为苏州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州从思想上认识到文化是一种经济状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坚定做优做强文化产业的信念,积极利用苏州“文化高地”的优势,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苏州的文化竞争力,促进和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苏州注重古城文化的保护,已经走出了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困局,以文化古城为基础、为主体,打造新区、园区,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实现了新区园区对古城的反哺。目前,从苏州老城区内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城内最高建筑北寺塔,仅从这点就体现了苏州在古城保护上的力度和效果。苏州也非常注重现代文化的发展与张扬,近年来苏州兴起太湖文化论坛,为苏州太湖确立了“文化新地标”,进一步推动太湖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太湖生态文明与区域内经济、文化、旅游等的互动互融,全面提升太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也建设性地推动苏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是优化环境促进发展。苏州视环境为形象与财富,视环境为经济资源与生产力。一方面,加强硬环境建设,“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相继高标准成立了昆山开发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吴江开发区等一批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工业园区。同时,加大园区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让苏州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彻底改善了城区和园区的环境面貌,打造了秀美的园林式东方古城。另一方面,加强软环境建设,发挥“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乘数效应。通过职能归并、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压缩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一站式”、服务体系、“电子政务”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办事效能;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倡导“办事高效,信守承诺,不讲不好办,只讲怎么办”的服务理念,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良好投资软环境,以人性化服务、契约型服务等举措吸引外商投资。
二、苏州启示
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苏州有很多东西我们学不到,但也有很多东西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如在解放思想、招商引资、服务环境和狠抓落实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采取各总方法,解放村民思想,从党员、干部开始带头示范,干出成效,取得村民认可。敢于创新,敢于进取,改变观念,不断地解放思想、激活内在动力,广泛发动村民各显其能,各尽所职,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二是紧紧围绕本村实际,牢牢抓住各种机遇,以时不我待的作风、向上争取的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的发展项目,形成一个争项目、跑项目、咬定发展不放松、一心一意搞建设、保持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推进发展不放松,村民增收放第一的良好的工作风气。
三是注重发展,挖掘集体经济,以乡村种养殖业为突破口,引导村民不断做大做强做出成效,把精力集中在谋发展上,创新发展理念,做到发展一例,就要成功一例,特别是参观了华西市村的乡村成片种养殖业,使我看到了我们村的希望,有了学习的榜样,更使我对xx村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通过学习了他们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好理念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一些优势,使我更有决心有信心把我村建设的更美好。
第三篇: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英语组 拉巴扎西
(2012年3月19)
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丰富阅历、调动工作热情、激发工作干劲,同时为了亲身感受国内发达城市的名牌学校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及管理经验,2011年12月27日我第一次跟随着几十名德育教育工作者走进宽敞的机舱,开始了上海学习之旅。
在此次学习考察的旅途中,我们到过上海,杭州,苏州,路过了重庆,成都,感受了各地繁荣的经济和独特的人文气息。说句实话,我实现了人生的许多梦想,空中飞的飞机,地上跑的火车、列车,水上的轮船,高速的电梯,闻名海外的东方明珠,繁荣的南京路步行街,美丽的西湖景色等,领其味,悟其道。我和同事们边看、边学、边议、边思。所到之处经济发展快、企业星罗密布、城市建设气势恢宏、全市文明程度极高、生活节奏快、学习气氛浓厚,在视觉和心灵上给我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真正体会到国际大都市的风采,感受到了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在上海市教育部的精心安排与我校领导的组织带领下,本着团结互助,求真务实,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既考察、又学习的有原则,圆满完成了这次内地学习考察的全部任务,回顾学习考察的经历,让我感慨万千。
首先,我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外出考察学习。在历时两周左右的考察学习中,我们主要在上海师范大学学习,听好几次讲座,特别是听了各位老师,校长,教授的精彩讲座之后,真正体会到语言的美,知识的 1 广,经验的足。也先后参观了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上海信息职业技术学校等并参观了其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一路行程紧张而充实。所考察的这些学校都是全市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佼佼者。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胸中似有千言万语,却无从下笔。梳理了自己的思绪之后,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应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素质。尤其参观黄红班主任办公室并与那边的老师交流沟通之后感触更深。下面我就从一下五个方面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归宿。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现,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所参观考察的学校都是上海市比较有名的学校,这些学校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半优质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兼顾。大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小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无不展现着良好而又务实的育人氛围,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旺盛的生命力。例如:上海信息职业学校突出人本管理、“五个一”以及“五导”、用系统论的观点管理学校等使学校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成绩。教育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享受高起点、高品位的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坚强意志,成为有人性的人。他们认为 2 只关注分数是不行的。这所学校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及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树立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和维护正义精神。相比之下,我以前在潜意识之中还是看重学生的成绩的,在育人方面缺少创新和实践,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为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创造的条件还不够。又如:石化工业学校明确办学思想走“建工厂化学校、品牌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学校从教育管理者到教师实行双师教育、引进国外技术,科学教育等很好的实现了学校和社会的有效连接,体现着超前的办学思想。然而我深知,这些学校所形成的教育规模、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无不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这些学校将素质教育演绎的淋漓尽致,大气豪迈而又自信!
二、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
当前,“细节”问题已成为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记得有位班主任在其文章中这样写道:“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艺术性的育人工作,可谓‘大事’,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关注细节,不仅能体现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更能展现一个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和人格魅力;关注细节,将有助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它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体现在行动实践上,则无异于空中楼 3 阁、如水中月、镜中花。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学院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局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型机械零件、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三、注重修养,用细节完善自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以教人者教己。”自古以来就强调身教胜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给学生树立榜样。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创新,做到以德育德、以个性育个性、以创新育创新。要想做到这些,班主任还要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实实在在的形象。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领路人。对学生要注意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爱心呼唤,用心去引导学生的转型。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与学生必要的关心与帮助,只要有了问题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与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课。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作为职业教育者,还要用心去引导学生的转型,促使学生由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转变,使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安全教育,苦累教育等,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班主任要有责任心
教师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首先,班主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雄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班主任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使命感。这样就会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就会有甘为人梯、善为人梯的精神。这几天的考察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学生的老师,班主任,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出班主任的责任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教育。可谓“一树剖提,一沙一世界”。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 5 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做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学生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的,有效的经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改善管理班级的模式,力争使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人才!
第四篇: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方略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 孙太潮
2013.11.18 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丰富阅历、调动工作热情、激发工作干劲,同时为了亲身感受国内发达城市的名牌学校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及管理经验,开始了上海学习之旅。
旅途中,我们途径南京,镇江,无锡,苏州,最后到达上海,从车窗中感受了各地繁荣的经济和独特的人文气息。闲暇时间我们领略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高速电梯,闻名海外的东方明珠,繁荣的南京路步行街,悠久的城隍庙等,所到之处经济发展快、城市建设气势恢宏、全市文明程度极高、生活节奏快、学习气氛浓厚,在视觉和心灵上给我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真正体会到国际大都市的风采。本着团结互助,求真务实,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既考察、又学习的有原则,圆满完成了这次内地学习考察的全部任务,回顾学习考察的经历,让我感慨万千。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下面我就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归宿。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现,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考察的鞍山中学,市八中学等三所学校,集
1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科学的探究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用爱去教育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培养学生“能力”是教育的主题
期间,我们参观了鞍山中学,市八中学等三所著名学校,并听课交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探究过程,探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的灌输,因此我们要改变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
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做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3 篇)
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丰富阅历、调动工作热情、激发工作干劲,同时为了亲身感受国内发达城市的名牌学校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及管理经验,开始了上海学习之旅。
旅途中,我们途径南京,镇江,无锡,苏州,最后到达上海,从车窗中感受了各地繁荣的经济和独特的人文气息。闲暇时间我们领略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高速电梯,闻名海外的东方明珠,繁荣的南京路步行街,悠久的城隍庙等,所到之处经济发展快、城市建设气势恢宏、全市文明程度极高、生活节奏快、学习气氛浓厚,在视觉和心灵上给我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真正体会到国际大都市的风采。本着团结互助,求真务实,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既考察、又学习的有原则,圆满完成了这次内地学习考察的全部任务,回顾学习考察的经历,让我感慨万千。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下面我就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归宿。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现,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考察的鞍山中学,市八中学等三所学校,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科学的探究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用爱去教育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培养学生“能力”是教育的主题
期间,我们参观了鞍山中学,市八中学等三所著名学校,并听课交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探究过程,探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的灌输,因此我们要改变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做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随中山区教育局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全国校长高级研修班”赴上海华东师大学习。聆听了多为专家的教诲,还亲临了长征中学、甘泉中学参观考察。我最
大的感受是上海地区不愧为全国教育改革的前沿,在经济及教育发展上思想观念之新、之高。思路之前、之清。措施之硬、之全。工作之实、之真。发展之快、之大。等方面都在我们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我获益良多,体会颇深。
一,见微知著的文化环境
走进上海中学,首先被学校的艺术特色所吸引。粘贴在走廊墙上的芭蕾、钢琴、舞蹈、美术等作品等都使我们赞叹不已!专业的设施,固定时间邀请知名专家来讲座。学校面积不算大,但整体整洁、美观,布局合理,虽有不大的操场作为活动场地,但学生课间操时也是井然有序。
二,人才强教的队伍建设
通过校长的介绍我们感觉到上海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因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上海之所以是我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名校云集,主要是因为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爱岗敬业、知识渊博、善于交流、亲和力强、表达流畅,学生喜爱。在交流中,我们感觉到上海的教师有一定文化底蕴的(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个人和我们年轻教师学习),他们的知识面很广,教育理论、财经政治、新生事物都有所涉及,这与他们生活在上海大都市环境有关(本身接收到的信息大而新),同时上海也是我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教师的选拔、培训也有他们自己的先进理念与做法。每年都有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从这个事例不难看出学校师资力量的雄厚和上海市对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这也充分说明了积极促进学校优秀教师队伍形成的意义。
这对于我们来说虽不能给教师创造出国学习的机会,但作为学校今后要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建立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规划。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学校的帮助下自主的`发展,如通过“师徒结对”活动、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组织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等,倡导新型校本培训学习方式的形成,从而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
针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深入,作为学校的校长,肩负的职责重于泰山。据几位专家,教授的分析,现阶段校长除抓好学校常规外,校本教研,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至关重要。一所学校的质量离不开校本教研,教师的素质更是离不开校本教研。
总之,通过上海学习,观念得到了提升,理论得到了升华,见识得到了拓展。
月 1 日至 16 日,我有幸参加了红河州州委组织部组织的赴上海学习考察的《新型工业化建设》培训班,历时半个多月,期间,认真听取了资深教授的知识讲解,实地考察了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情况,对我来说既对新型工业化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又亲眼目睹了我国金融中心城市的繁荣与发展,这对于我们企业今后在工作中如何理论结合实践有着很大的帮助,短短的十几天学习时间,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受益非浅,通过这次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习机会难得,应当倍加珍惜。
在企业由于工作任务比较重,能到国家一流的城市参加此次培训学习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我公司来说,目前班子里只有我一个来学习过。这次学习,公司领导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了使我集中精力学习好,已将我分管的工作全部交给了其他同事,想到在家的战友们仍在一线辛苦地工作,心里多了一份对组织的感激,也增加了认真学习的动力。应当说,外出学习,无论从组织信任、鼓励,同志的支持,还是家庭的理解,都迫使我要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我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将先进的理念带回去,用起来,为我公司下一步的发展作出自己努力。
二、培训效果好、教师水平高。
在学习期间,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安排了裴蓁、陆顺良、李令德等上海多位知名的教授给我们上了《企业文化》、《执行力》、《沟通管理》等课程,李令德教授还对上海经济发展与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让我们对上海有了更深的认识,几位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案例讲解;既有政治、经济内容,又有社会科学、心理学等知识;他们能抓住重点,层层剥开,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使我的思想瞬间有了升华。
三、考察让我们对新型工业化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
上海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金融中心,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腾飞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出了许多好经验,受到全国、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许多好经验、好方法在全国进行推广。在学习期间,组织上安排了到多家企业考察,亲身体会了工业化建设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最难忘的是宝钢之行,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是上海世博会的全球合作伙伴和钢材总供应商。
四、学习考察对今后工作的启发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联系我公司的实际,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
一是要创“学习型、创新型”企业。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认识要到位、思想要统一,要有一种朝气蓬勃、敢创敢干、积极向上、雷厉风行的良好工作作风,与此同时,提高员工素质、培养人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涉及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课题,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写到:“员工是资产和资源,不是成本和费用。”他所强调的是人的价值,因此把员工当作资源还是成本,这就是体现了经营管理者的战略眼光和价值观,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凡是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强的企业,肯定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鼓励职工技术创新、技术改革,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
二是及时准确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把握各种机遇,使企业生产多元化。单一的生产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即有优越性也有风险性,正确把握政策与时机,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合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逐步向其它产业渗透,让企业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