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童心美育 读《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心得
童心美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读书笔记
尼乐思悦
教育需要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学生作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个体,他的行为必然会有思想做指导,我们更多的要去发现学生的想法,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去改善学生的行为。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关注学生出现的现象,还要深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我带着疑惑读了《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一书,它是由玛琳.嘉伯.林德曼(美国)著。那到手的时候,我大略地翻看了一遍,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觉得这是一本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值得一读的好书。它可以给新教师指导、启发;可以让老教师重新审视一下以往的教育经验,可以让自己教育经验的合理处与书中案例产生共鸣,也可以与书中的见解产生必要的辩证的争议。总之,对于教育界人士来说,肯定是良师益友!我深深感到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只有枯燥理论的教育丛书,而更像一本实用的教学手册。
一、专业知识 的复习与巩固
首先,美术课程的基础。其中阐述了美术在我们世界中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详细记叙了各学段学生学习目标,美术特长学生教学计划等等。
其次,美术的构成:美术元素,构图原则以及艺术创作。这也是篇幅最长的一部分,因为其中涉及到线、形状、明暗、阴影、空间、设计原理、构图、构思等等几乎所有美术教学中的关键点,最有意思的是,每个关键点中,都有“学习动力小创意”这一部分,如“线”章节中,作者提到“如果你一直在使用铅笔,试着用一下别的工具,钢笔或者炭笔等等,如果用力压着这些工具来画,会发生什么?如果轻轻地画又会怎样?一边画一边扭动画笔呢?你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握笔方法,比如握着一边或者顶端?”又如“肖像画”章节中,作者为孩子们练习画不同的面部表情提供了各种方法:“当你悲伤、快乐、生气的时候,耳朵、鼻子、眼睛、嘴巴会做出什么样的表情?吃饭、睡觉、大笑、哭泣、大叫、打哈欠、吹口哨、打喷嚏时、表情又会有什么变化?情绪对面部表情有何影响?当你感冒的时候看上去是怎样的?” “从三个角度观察模特头像,画三幅轮廓线画或动态素描,然后将三幅画叠加,让画面相互交叉”„„
第三,美术欣赏:观赏美术作品并作出回应——历史、分析、审美。这里也包含了各时期,各派别美术作品的简介。其中从古代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当代美术直到现代美术作了简要的记叙,包括各个时期艺术家的简介和作品介绍。这一章节中,作者还为老师们提供欣赏作品的方法,一幅画,怎样去欣赏?欣赏些什么?评判是否有标准?怎样形成自己的判断?这包括作品主题、视觉结构、历史意义、理解、美感等方方面面,比如:“作者是如何驾驭各种美术元素和构图原则的?注意观察作品的线条、图形、色彩、明暗、空间、图案和质感,以及它们与平衡、比例、主次、节奏、和谐、统一和对比的构图关系。这些美术元素和构图原则在作品中是如何安排的?”
我想,这些问题的思考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上,也会有借鉴作用。很多学生在到了高年级美术课堂上就仿佛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不会去思考而只是等着老师为他灌输知识,而我感到,我们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考能力,他们应该要能说、敢说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到了高年级,学生应该自己去思考探索,教师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学生从线条、图形、色彩、空间等方面去初步感受,谈出自己的想法,欣赏才有意义。
二、课堂实践的回顾
这让我想到了,一年级中《画自己》这一课,我着重对抓住自己五官特点这一方面,通过观察几个不同小朋友的脸,或者照照镜子仔细观察五官、用手摸摸感受自己的五官等方法,来感受每个人五官的不同特点,但是,就算是同一个人,当他的表情不同时,五官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书中的内容深深启发了我,为何不来一个喜怒哀乐的表情对比呢?在课前可以收集一个小朋友不同表情的照片,或者是笑或者是大叫甚至在哭泣、打哈欠„„在课堂中,假如有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在课件中看到了自己的同学,并发现原来人的表情是这样有趣,画自画像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表情画出来,这是多么生动有趣啊!从作者的这些小创意看,美术作业仿佛如同游戏一般有趣、随性,结合书中插图来看,教学活动更在意着学生的感知能力、学习动力、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地对作品加以成人的审美观来看待。
三、专业知识与课堂表达相结合
作为教师,除了爱以外,还要有科学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而后者是不会从爱中自然产生的。因为谁都会爱。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既要有爱心,又要有教育智慧,才能有效地教书育人。如何了解身边的孩子,“换位思考”非常重要。说说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每个教师也都是从学生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如果在教育学生时,经常问问自己: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在思考中学习,学会换位思考,教师在完善自己人格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展。教师放下架子,贴近学生,站到学生的立场上想想问题,换个角度考虑一下问题,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育心得
小学美术教育心得
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术学科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例如: “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 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第三篇:《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读后感_李俊彦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读后感
李俊彦
最近我读了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这本书的作者玛琳·林德曼曾在小学任教,也曾经在大学工作以及实习教师培训工作。她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教师、演说家和电视法制新闻制作。书从四个部份十四章节阐述美术课程的基础、美术构成、美术欣赏、计划、评估、组织、提问等。该书规划学生的美术实践,激发学生对于实践的兴趣,从而强化每个人不同的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她对于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结合我的认识,我的体会有三点:
一、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激发学生的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主观世界的一种现象,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积极的兴趣犹如催化剂,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在教学中我常借助多种媒体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如我在教授《美丽的纹印》一课时,在学生进课堂时,我先播放欢快的乐曲,然后用沾有水的手在黑板上按下几个手掌印。这时,学生被老师这特殊而又反常的举动吸引。接着出示课题,用投影仪打出各种拓印画,让学生归纳拓印画特点,讨论制作方法,从而太太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了自信,产生了动手制作的好奇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美术学习活动中我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尝试,如影视、录像、多媒体、范画,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再现形象,有时是师生同台表演,现场演示,展示同龄人作品等方法导入新课,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以激发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方面的感受,使拥有不同优势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机缘和空间,促使他们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的审美体验。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与探究知识的动力,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创造潜能的开发,体验学习的乐趣
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精神与学习动机。
在美术教学中我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长善救失、善于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独特性。将学生蛰伏的独特性——“闪光点”开发出来。我尝试着改进美术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讨论、游戏、表演、创作、展示、欣赏、评价„„,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参加到自由创作中去。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重新认识外部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把握发展性评价,促进习惯的养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由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所以,美术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指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讨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目的。它突破了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美术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以上这几点感受是我看了本书之后最大的感想,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我们美术老师阅读的书籍,能帮助我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
第四篇:网上美育大讲堂观后感心得
为提高全国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于5月23日至28日共同举办“美育云端课堂”活动,通过网上演唱演出、名家讲堂、音乐党课等系列艺术形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网上美育大讲堂观后感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网上美育大讲堂观后感心得1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是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将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下去,因此,我们要做个懂礼仪 有 礼貌的小学生。
不 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 准随地吐痰” “禁止吸烟” “不 准进入草坪”等却用 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 这些不 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 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 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看完这则报道,我的心情很沉重,觉得把 中国人的脸面丢完了。
在 我们身边,有 一部分同学身上,也存在 着一些不 文明的行为。例如,在 我们的校园内,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 和谐的纸屑 食品袋。再例如有的同学在 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还有 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 粗话,甚至还有 个别同学有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同学们,让我们从此刻 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习惯,争做懂礼仪的学生。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关怀共同建设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园。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 温馨 和谐的校园。
网上美育大讲堂观后感心得2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早上见到老师来时简单的一句问候:“老师早上好!”文明是踏入校园看见地上有一张纸捡起扔进垃圾箱的那一瞬间;文明还是洗手时你我互相谦让“你先洗的那一刻。自古以来,我们 中华就有 着“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讲文明,懂礼仪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是架人以人之间友谊的桥梁,在 这开满先花的三月文明礼仪无处不 在,校园里跟是布满着文明礼仪的芳香,而这芳香正是来自校园里的你我他……
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初生的太阳。看校园红领巾监督岗的“小雏鹰”们早早来到校门口,微笑的迎接着到校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同学。校长,早上好。老师,早上好。同学你好,多么甜美的微笑,多么亲切的问候。一声声,一句句。洋溢着正个校园。在看看校园里,二一班的同学早已冲向工具房拿出了 工具各就各位,打扫起校园的卫生。哎,那边有个同学扔下一个早餐盒。噢,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小同学,你好,请把那个早餐盒扔进垃圾桶里好吗?”说完给了小同学一个微笑。小朋友急忙捡起早餐盒扔进垃圾桶里。“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此外,教室里,楼道口,老师办公室,文明礼仪在 校园处处可见。记的我曾经在楼道口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同学抱着一叠厚厚的作业走来,可以看出作业的高度已经高过女同学的身高,她尽量逃避人,还嘴里一直说:“让让,麻烦一下,借过。”虽然,许多人都让了女同学,可这时几位男同学在 楼道口追赶着,没听到女同学的声音。“砰”,男同学碰到了 女同学的作业本作业撒满了 一地,“对不 起,对不 起,我们不是有意的。”边说还边点头。”女同学看了 看他们,甜甜的一笑,说:“不 碍事,没关系。”而后,大家一起捡起作业本。相互微笑着离开了。
是呀。一声“谢谢”拉近了 人一人之间距离,产生了 美;一声“对不 起”化解了剑拔弩张的冲突;一声“没关系”给人吹去阵阵春风,滋润着他人的心田。
文明是风,它可以吹佛每一位同学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在 着开满鲜花的三月,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做起。新世纪,新时代,新文明,新校园。我们将挑起传承文明礼仪的使命,不 负于这教育我们的美丽校园。让文明礼仪之花在 校园处处开放吧!
网上美育大讲堂观后感心得3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文明礼仪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我作为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再也不 是不 懂事的小孩子了,我们要时时讲文明,处处懂礼仪。无论在 学校里,还是在 家 中,在各种公共场所,我们都不 能忘记文明礼仪。但文明礼仪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一个集体,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文明,讲道德,那么我们的校园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在 学校里,我们穿着要得体,要符合小学生身份,要体现出我们新一代小学生篷勃向上的风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最为庄重的。在 凝结了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的国旗下,我们必须严肃认真 精神饱满 高唱国歌,不 负于“礼仪之邦”这个美誉。
课堂礼仪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级的荣誉与凝结力,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校园礼仪就更重要了,在 课间歇息的时间,我们不 随地吐痰乱扔纸屑 不 拿粉笔头玩 上下楼梯一律右行 见老师要用一般话主动问好。在校园里看到垃圾,要随手拣起来放入垃圾箱;看到需要帮助的同学,要主动伸手帮忙。我们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不穿越绿化带,爱护清洁卫生,服从老师管理。对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和老师,一定要诚恳的说谢谢,这样才干更加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在充满欢乐,充满生气的校园里,正是因为我们时时处处讲文明 懂礼仪,才使得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
网上美育大讲堂观后感心得4
文明礼仪是无处不 在 的,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素养的高低,它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首先带给大家一个真实的故事:在 公交车上,一个小男孩在吃着早餐,这时车到站了,母亲在 他耳边耳语了 几句,只见他迅速跑下车回来时手里的吃完的早餐袋已不 见了,原来他是下车扔垃圾啊!再转头看那对母子,他们手里的书竟是韩文书?这样一般的一幕,不由让我想起一句话:素养,是一种习惯。仔细想想,无论是这位母亲还是将来的孩子,文明素养如何,在 这细节 中已有 了 答案。
而在 现实生活 中,有 许多与素养不 高对号入座的行为,都是人们在 不 经意时形成习惯后在 举手投足 中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历史,给我们留下了 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华礼仪。而我们如何让讲文明源远流长呢?
首先,我们着装要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 中学生篷勃向上的风采,因为仪表 仪容 仪态可以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升旗仪式,最为庄重。这凝结了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在 礼仪的包围 中更显得明艳。此时此刻,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 精神饱满,不负于“礼仪之邦”这个美誉。课堂礼仪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荣誉与风貌,也体现了 我们对老师劳动的尊重和肯定。我们应该认真听课,积极举手。校园礼仪就更重要了,下课后的歇息时间,不 随地吐痰 乱扔纸屑 不 拿粉笔头玩 上下楼梯一律靠右行走 见老师要用一般话主动问好。我们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公共设施,不穿越绿化带,爱护清洁卫生,服从老师管理和接受值勤同学的。受到老师的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同学之间也离不 开礼仪,它像润滑剂悄悄滋润着我们的关系。在发生争执或矛盾时,应该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互相理解 宽容待人,培养比较好的协作精神,这才干使班级更加团结 同学友谊更加深厚。
中国以“礼仪大国” “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把这属于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我们作为在校学生,要养成文明礼貌 尊敬师长 爱护同学的良好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品行兼优的有 用之才。
网上美育大讲堂观后感心得5
有 一支歌,我们天天都在 吟唱;有 一支歌,就像鲜花四季开放,这支歌的名字叫“礼仪”。
当你踏着轻盈的步伐迈进校园的时候,你是否会看到那些手拿扫把,埋头扫地的同学;当你在干净的校园里开心玩耍的时候,你是否注重到角落里默默清理垃圾的老爷爷。
在这么美丽的校园里,同学们,我们怎么可以漠视到处飞舞的果皮纸屑,我们怎能让干净的墙壁,留下笔迹和脚印,我们怎么能和同窗好友吵吵闹闹,追追打打?我们又怎么不能和同学互相理解 互相帮助呢?同学们,校园的美不 仅美在 环境,更美在 你我的文明举止!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 一个小故事。有 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 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 半截,而我此刻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 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也许大家会有 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 名人才具备,我们一般人做不 到,其实讲文明 讲礼仪很简单。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把文具借给同学,扶起摔倒的小朋友……这些都是文明的举止,爱心的奉献!
文明是风,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学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领文明风气,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行!
网上美育大讲堂观后感心得范文
第五篇:悦读绘本 笔绘童心
悦读绘本 笔绘童心
——我和孩子们的阅读故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下午,我想以一个一年级语文老师的角度,跟大家探讨一年级孩子阅读启蒙的话题,分享自己实实在在的一些做法。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悦读绘本 笔书童心》。
记得刚把孩子们迎进小学一年级的大门时,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孩子亲近童书,用童书润泽童年!毕竟,“当孩子爱上阅读,教育才真正开始!” 亲近什么样的童书?
一、首选绘本,开启悦读
针对一年级的孩子,我首选了绘本,因为绘本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最能吸引孩子爱上阅读,所以,我们拾起了它的美丽。
开学第一天,我便给初入学校大门的孩子阅读了精心挑选的绘本《肚子好饿的毛毛虫》。一个卵变成又小又瘦的毛毛虫。在吃了好多好多东西后,变成茧,最后成一只美丽的蝴蝶。这是一个简单而美丽的故事,却揭示出成长的执着。惠特曼说:“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最初看到什么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把这个故事作为一年级开学的第一个故事,用意也在于此,那就是在孩子们心目中播撒读书的愿望。毛虫吃食物会变成蝴蝶,那你们要吃什 么才能变成小蝴蝶,成为有用的人呢?为此,我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有他们照片的PPT,毛虫就是自己,当他们一本一本啃食书本,吸取知识的养料,最终破茧成蝶的时候,我想,阅读的种子应该落在了他们的心中。此后,这“小毛虫”成了我们的班级特色,“毛虫和蝴蝶”的故事一直陪伴孩子到现在。
接下来的日子,我又给孩子们阅读了《大卫不可以》《蚯蚓的日记》《猜猜我有多爱你》《小阿力的大学校》等一些经典绘本。
很享受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时候,只要一开始讲故事,那么,就算那个每节课钻桌子底下找不着人的孩子也能坐得端端正正地竖耳倾听。我还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猜一猜”,每每提问小手如林总有“欲罢不能”的激动与遗憾。记得在讲《大卫不可以》时,我引领孩子欣赏封面,让孩子描述大卫的长相,在说到
大卫牙齿时,我让孩子猜测,怎么就剩下稀稀拉拉六颗牙?孩子就说出了诸如“糖吃太多坏牙了”,“半夜三更出门摔交了”,“打架时被木棍敲掉了”,“自己没事干把牙齿摇掉了”等等不下十种答案,甚至还有说“这牙齿不是掉了,是黑墨水把牙齿涂黑的”独特思维,让人不得不佩服孩子们丰富想象力!就着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我再让孩子猜测:“大卫可能是个怎样的孩子?”有说调皮淘气的,有说爱惹事闯祸的,也有评论机灵可爱的。“是否真像你们说的那样,咱们继续往下听”,随着这句导语,我随即将孩子引入让人捧腹的有趣故事,让孩子在开怀大笑中收获思考,变得丰盈!
至今为止,我们已经一起阅读了近100本经典绘本。(开头,这些绘本大多来自网上,但在讲完这些故事后,发现其实孩子很希望再看看这本书,但电子阅读总感觉不如纸质的实体书。于是我在班级博客上推荐家长购买一些经典的绘本,已有的已阅读也可以带到学校共享,毕竟绘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贵的。在我们的图书角越来越充实,可供孩子们阅读的书越来越多时,我也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绘本资源。此外,如果遇到一些较好的绘本,我们的家长也会积极推荐,比如〈风喜欢和我玩〉〈小绿狼〉〈〈勇气〉等都是家长推荐阅读的。其中推荐绘本〈勇气〉的那位家长对我说,王老师,孩子特别爱吃巧克力,一吃停不下来,但读了这本书,特别管用。真有这么神奇吗?拿来一翻看,真的很经典,于是推荐给孩子们,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其中这几句: 勇气,是你有两块糖,却能留一块到明天。
勇气,是和别人吵架后你先去讲和。
勇气,是你有个大秘密,却答应对谁也不说。
勇气,是解释你的新裤子是怎么破的。)
除了整本的,有些整套的绘本,我往往就读最精彩的一两本吸引孩子自己去阅读,我向孩子们推荐过《可爱的鼠小弟》、《花格子大象艾玛》、《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等。在一次次的阅读中,人性中美好的种子就这样通过绘本播撒在孩子的生命里,每个周一绘本故事课成为孩子们的盼望。第一学期,我努力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每回上阅读课,孩子总是特别开心,特别期待!
我坚信:孩子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必定会变得聪慧,变得丰盈,并收获一生的优雅与美丽!
二、亲子共读,交流感悟
除了课堂,课外我向孩子们发出“啃书吧毛虫们”的呼吁,要求孩子“每天阅读一个故事”,争当班级小书虫。开学初因为孩子识字能力有限,我倡导家长朋友“读给孩子听”,这个阶段准确地讲可以叫
1、“亲子听读”。日本著名的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泰国一所大学演讲时,被问及这样一个问题:怎样使儿童喜欢书——是靠文字呢,还是靠画?松居直的回答是:靠耳朵。所以,我希望孩子们从亲子听读开始,踏上亲子阅读的旅程。
2、亲子共读。当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这时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亲子共读。
当孩子读完一个故事,可以跟妈妈交流自己感受,可以是故事的简单复述,也可以是对故事角色的评价,对故事内容的感悟等等。并号召家长在博客上晒晒孩子们的阅读书目、阅读收获、阅读情况。至今,一些孩子的亲子共读已形成了习惯!说真的,有时候还真挺为家长感动的。连续几个星期,曹晗宸拿着砖头块似的没有拼音的书本来积分,比如《中国历史》《漫画史记》,问他里边的问题,对答如流,说得头头是道。问他是自己看的吗?他说全是妈妈读给他听的。一翻看,一本书几十万的字啊,《中国历史》4本已读了3本,18本《漫画史记》读了12本,这一刻,真的有点儿感动,为孩子有这么好的妈妈,为这位妈妈的执着与付出。
有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孩子们的悦读之旅走得格外轻松。如今,班级好多孩子爱上倾听,爱上了阅读。
三、尝试读写绘,收获别样精彩
所谓“读写绘”就是师生共读一首歌谣、一本画册,听一个完整的故事等,用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让低幼儿童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发挥的一种方式。低段读写绘的核心是“读”,在积累了一定“读”的基础上,尝试让孩子“写绘”。一年级孩子,正是特别爱涂爱画的年龄。通过写绘,孩子可以将绘本故事进行创造性地续编并以“绘画+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正如马玲老师所说:“让他的指尖对你说,因为这是他此刻最好的语言”!
第一次尝试写绘是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阅读了《肚子好饿的毛毛虫》之后,我让孩子们想像一下,毛毛虫为了实现变成美丽蝴蝶的愿望,它不停地吃着各种
东西。设想一下你自己是一条毛毛虫怎样才能变成美丽的蝴蝶,然后用绘画表达出来。瞧,这就是孩子们可爱的作品。孩子们的作品绝大多数完成得认真而出色,有些虽然画得稚嫩,但也充满想象,童趣可爱。第一次的尝试给了我继续的信心。
这样的写绘我们一直持续着,几乎每周一次。最大的惊喜来自于半个学期后的一次写绘,这一次是“鼠小弟”系列故事后的一个写绘作业,曹晗宸创作了一个绘本故事:《鼠小弟和云朵面包》。当时我也在置疑,是不是家长的杰作。沟通后了解到,除了文字的书写,确实全都是孩子的。是啊,语句可以指导,图画可以代替,但这种灵动的想像力却往往是我们成人的思维都不能及的。
感受最深的作品,出现在《我爸爸》的写绘作业中。当时的我,读不懂这个故事,只觉得还不错。这个学期才知道,这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婚了,父亲现在在北京。而孩子至今不知道父母的事,而是告诉周围的小伙伴,爸爸在他16岁的时候肯定会回来的。再读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种心疼的感觉。是啊,孩子是在用心书写他们的故事。
看着这些作品你会觉得他们不是在画画,是在画故事,画他们自己的故事。你除了欣赏,没有理由挑剔!此外,孩子们还创作了《我喜欢书》、《小阿力的大学校》、《妈妈的红沙发》等等。优秀的作品,大多数我都会拍成照片发到博客上,并在班级里展评。在孩子们飞扬的想像中,一个个灵动的故事记录了毛虫们的成长,也坚定了我“悦读绘本 笔绘童心”的信念!
当班级里最顽劣的孩子家的阿婆无比担忧地告诉我:王老师,怎么办,连吃饭上厕所都把书捧着的时候;当用一边一边造句,王心儿说:我喜欢一边泡脚,一边看书的时候;当几个孩子一遍又一遍遗憾地追问:老师,怎么没有绘本写绘作业的时候;看着这帮逐渐爱上阅读的可爱的孩子,真的觉得很幸福!
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儿童诗: 进城怎么走法
(加拿大)丹尼斯·李著 任溶溶 译
进城怎么走法? 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起,左脚放下。
进城就是这么走法。
其实,我们不必为了无数条“进城”的路而烦恼,我们只需乐观的提起脚来,去单纯的面对,去勇敢地尝试,一定会和孩子们一起走上悦读之路。
(看着这帮逐渐爱上阅读的可爱的孩子,我们相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把心放在哪里,哪儿就会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