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脚踏实地做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中国心得体会
脚踏实地做一名特殊教育教师
——学习“中国梦”心得体会
朝天区特殊教育学校:冉启淑
我最近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及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后作的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从而对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十八大,决定了我们下一步幸福的到来;十八大,给了我们每个中国人一个“中国梦”。
“中国梦”是什么?每个人理解可能不一样,“中国梦”是个人的,是国家的,更是民族的。
“中国梦”是小康梦。小康梦即人民幸福梦,人民幸福不是央视记者采访的那句话“你幸福吗”,不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而是十八大为我们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的新的要求。可以说,有十八大精神的指引,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中国小康梦”不仅是具体而又真实的,还是美丽而又可及的。
“中国梦”是强国梦。强国梦即国家富强梦。十八大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梦”就这样离我们越来越近,看得到,也摸得着。
“中国梦”是复兴梦。复兴梦即民族复兴梦。正如胡锦涛主席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总书记也在观看《复兴之路》后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地探索,求解放、求独立、求民主、求科学、求富裕等一个个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中得以实现”。两位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充满感情和感召力,听来让我们青年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回首中国复兴的漫漫征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代代人,带领全国人民一点点把民族复兴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我们的“中国梦”既不虚幻,也不遥远,“小康梦”、“ 强国梦”、“ 复兴梦”,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三位一体,构成了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切身实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党的领导,与十八大的召开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我们坚信,我们的“中国梦”必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而顺利实现!
“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民族复兴的希望。对广大群众来说,实现宏大的“中国梦”的过程,自然是实现具体实在的“就业梦”“上学梦”“安居梦”的过程;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实现“中国梦”,必须把人民的期待转化为一项项具体措施,落实到一件件好事实事。“中国梦”是你我的梦,种种色彩丰富的梦想汇聚成梦想拼图。
“梦想是指引人类前进的灯塔”,“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少年英雄霍去病的梦想;“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少年毛泽东的梦想。每个人都要有或大或小的梦想,这样才能使一生过得有意义,这些很小的梦想交织在一起,也就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梦想。这些小小的梦想勾勒出“中国梦”的生动轮廓,融合成“中国梦”的共同底色。有梦想的人就会有希望,有梦想的国家必将强大!
“术业有专攻”,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当好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我们就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首先,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作风,发挥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作风,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然后,通过教学教研等活动,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最后,坚持素质教育,坚持“六认真”教学,以“目标导学,先学后教,当堂完成”为方法,严格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未来。我觉得人必须有梦想,只要有了梦想,就不会在工作中虚度光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不会整天发牢骚,抱怨种种不满,就会为之不顾一切的努力。只有为你的梦想而努力追求了,你的人生才会因此而更加辉煌。
我作为一名80后的特教老师,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更是热血沸腾,激情四射,也更加明白了:在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同样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特教工作中去,时刻保持细心耐心、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每位特殊儿童融入社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每一名特殊孩子,每一位家长。根据特殊孩子的特征,重点提升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用心教会一部分能力较好的孩子学有一技之长,做最幸福的教师,把“中国梦”变成“我的梦”再变成“特殊孩子们的梦”,脚踏实地做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幸福学生。我作为新时期的特教教师,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更是激动万分,无法言表,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责任之大,任务之重,充分认识到特殊教育也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培养特殊孩子们的生活能力,为民族减轻负担,这就需要我脚踏实地的站在特教岗位上。感谢中国的伟大,感谢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我更是因自己面对每位特殊儿童的耐心、细心、恒心而骄傲和自豪,看到他们学会一个简单的“擦口水”、“正确上厕所”、“穿鞋”等都会让我倍感欣慰和荣耀!
第二篇:脚踏实地做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脚踏实地做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参观了凤阳小岗村,学习了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深深感动了。沈浩同志积劳成疾倒在了任职的村子里,沈浩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选派干部牢 记党的宗旨,紧跟时代步伐,忠诚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 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他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学习榜样。努力争当科学发展观的忠 实执行者,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当好公仆。本人将以沈浩精神为动力,扎实工作,争做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我对小学科学学科充满了敬畏,因为要想做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他不仅要是一名会天文通地理的杂家,他还要是一名会探索有深度的专家,本人深深觉得自己的进步空间还很大,所以脚踏实地,做好教学工作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务。
一、转变思想,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
通过对于沈浩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做任何事情不能纸上谈兵,要深入实地,真抓实干。作为一位科学教师,教师不能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能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不断学习,领会学科精神
首先,科学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事情具有较强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需要、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堂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第三、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应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
三、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以问促学,以问导学,以问题为学习主线,教师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愿望去学习。那么作为老师应该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告知答案,把探究的时间还给学生,只有这样,从问题提出,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到最终解决,这才是教学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教学目标就不难达成了。
2、把探究摆在首位。科学课堂上没有什么比探究更重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和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要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当然探究不是唯一学习模式,他需要和别的教学模式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 在科学课堂中,科学器材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小学科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是为小学生一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服务,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它应该是一个长远的规划,应该为学生升入初中、高中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也不能为其服务而服务,那么势必会使小学科学走向应试教育的道路,那么科学课那光辉亮丽的一面肯定会被遮挡,学生就会望而生畏,我们应该在彼此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的支点,让它在中间徘徊,带着那一份神秘的色彩,带着一份心驰神往在其间游离。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很多科学课因为实验器材的准备麻烦,都是在四十分钟的老师讲授中度过的,一节课下来学生似懂非懂,学生保持着一颗沉睡的心灵在上课,好多同学只是盯着眼睛看书本,最多做下科学作业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而更多时候老师仍然以自己操作为主,虽然时间节省了,课堂任务完成了,学生也亲眼所见了,实验对其结果也加以证明了,但教学目标是否真的达成了呢?学生对实验的结论是否真的信服了呢?这就要大打折扣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此刻无形地被扼杀,他们带着一些遗憾结束了40分钟的时间,那些在他们看来难得的实验器材,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讲台上。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对科学课还会有兴趣吗?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小学生对知识容易遗忘,我们的孩子需要真实的体验,需要动手做一做,这样的学习他们兴趣会更加高涨,他们会更加觉得有趣,实践出真知,科学中许多结论都需要实验去加以证明,我们为何不慷慨一些,把探索的时间让给我们的孩子们呢?千万别把老师的探索外化为学生的探索,把老师的体验替代学生的体验。只有亲历亲为,才会有所感有所悟。这样的体验才是真实的,孩子们才会从中学的多,懂的多,收获的更多。
沈浩同志为什么会成为广大党员学习的榜样?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字:爱。因为他爱自己的工作,他爱人民,所以他才能从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这正像我们教师,教师职业也同样是一份爱的事业。不论是对业务的钻研,还是对学生的关心,都是基于教师对于工作的热爱,只有爱,才能使我们执着追求,不懈奋斗,才能脚踏实地做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脚踏实地做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王水湘
二○一五 年 五 月
第三篇:脚踏实地做一名小学教师
脚踏实地做一名小学教师
姜庄乡姜庄小学王俊委
都说童言无忌,那是因为儿童的率真、可爱,让人忍俊不禁;都说童心烂漫,那是因为儿童的心中充满了奇思妙想,所以童年是最具有诗意的岁月。天天和儿童在一起谈心、读书、学习,学着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和他们同喜同悲、同苦同乐,一起成长,真是一件幸福无比的事情!弹指一挥间,育人九年。当我把点点滴滴的心血化为浇灌花朵的雨露时,我惊喜地听见了花开的声音。它告诉我:脚踏实地做一名小学教师是真实的、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永恒的„„
一、呵护童心 倾注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这种呵护就是无微不至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去发现并宽容他们新、奇、趣、怪的想法,可以激发他们具有个性的思想火花,培养其创造精神。
怎样才能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想做的事呢?那就把自己当作孩子吧。只有把自己也当作孩子,你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灵,播撒你爱的种子。三月是诗人漫步诗语的季节,三月更是学生放飞风筝与大自然拥抱的季节。每年开春,乍暖还寒之时,学生的眼里总闪着光。他们的眼光总爱追逐窗外暖暖的阳光和调皮的风儿。让学生出去玩吧,完不成教学任务;不让他们玩吧,他们的思想总不能集中。改上班会课,讲讲学习的重要性,效果更差,他们烦着呢,交上来的作业超级差!
“老师,带我们到操场上放风筝吧!”
“老师,外面有好多虫子呢,可好玩了,黄山都捉了好几瓶呢!”
“老师,这一课可以编成课本剧,我们保证能演好!”„„
望着他们渴求的眼睛,利用语文综合实践课,我带着学生玩去了。操场上,我和孩子们放风筝;用“嘻唰唰”的旋律唱着我们自己改编的歌:“考呀考,考不好。想呀想,乱糟糟„„”在跑道上排演《鹿和狼的故事》„„
当你全身心地和学生们玩在一起,疯在一起,用他们的思维、用他们的语言、用他们的动作去表达你的爱时,连平时最不爱说
话的学生也会说:“老师,你害死我了,虫子都爬到我的手上去了!”
“老师,这歌词应该这么改:我们整天异想天开长翅膀„„”“老师,你看我的POSE帅不帅?”
呵护童心就在不经意“玩”成,倾注师爱在举手投足间定格,那一张张笑脸才会那样真、那样纯。那一声声“老师”才会叫得那样无拘无束,那样有滋有味。水乳交融的师生情打开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通道,爱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教育是传递爱的事业,“以火点火火愈明,以爱知心心愈爱”。呵护童心,倾注师爱,就这样爱的教育在脚踏实地中走出了第一步。
二、挖掘潜能 竭尽师责
教育是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爱好不一样,所具有的潜质也不尽相同。“如果你感觉到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你就会对人的多面性和无穷尽性感到惊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竭尽师责,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不容易被发现的优点、潜质,育人育心,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一)避实就虚,正确引导,化“腐朽”为神奇
面对问题生,僵化式的、说教式的教育只能让他们更加反感你,相应的与之产生的对抗性也就愈强。此时童心童趣已被班主任的权威强压在心隅一角。他淘气、顽劣的神经经过无数次与老师的对抗会变得更加淘气、顽劣,老师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头痛不已。
石少博,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他经常一个人在家自己照顾自己,爱说些俏皮话、成人话,还喜欢乱改歌词:“学习雷锋打麻将,杀人放火抢银行”,常规性的说教对他一点效果也没有。日子就这样在“对抗”与“反对抗”中一点点消逝。他喜欢唱歌,改歌词,说明他有文学细胞,痛定思痛,我决定以引导他健康地改歌词,唱好歌为突破口,以他的兴趣点来改正他的缺点。元旦联欢会上“调皮大王”当主持、唱歌,成了明星,同学们还送他一首打油诗:“石少博,不简单。说唱讲演,样样能,都快赶上周杰伦”。当班主任工作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时,往往就会发现那些很调皮、很难管的学生其实还具有能开发的一面,挖掘他们内在的不容易被发现的优点,就能点石成金。
(二)抓住闪光点,多元化评价,化“平庸”为神奇
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这样一类学生,表面上他们资质平
庸,成绩总徘徊在“良-”这个档次,要让他们进一步或下滑一步都很困难,平时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久而久之,老师们便放弃了对这类学生的提升教育。经过长期的观察以及我与他们,与他们的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发现,造成他们不积极进取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孩子本身很娇气,吃不得半点苦;二是家长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在小学阶段,能跟班走,考试及格即可。这样,慢慢地他们的意志越来越脆弱,学习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差,被老师关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是“老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并且要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当我从浮躁中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拿起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时,一个个小荷露出了尖尖角。
别看王小芳平时一声不响,可她对画画很感兴趣。下课后,总能看见她趴在课桌上涂涂画画。整天,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老师走进教室前,总爱穿行在组与组的通道上,摸摸这个,拍拍那个,同学们都叫他“万人嫌”,但他能及时向老师报告不遵守纪律同学的表现„„一旦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我便紧抓不放,让这些优点更优,成为他们爱学习、乐学习的动力。王小芳的画画得好,我便指导她自制班级美文摘抄本,并让全班同学仿效,她的习作水平由此突飞猛进;整天坐不住,爱到处乱跑,我就让她管纪律,结果一个月下来,她自己意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主动约束自己遵守班级纪律,我们班也因此一个月连续两次拿到循环红旗。
(三)深度挖掘,让优生更优,化“神奇”为更神奇
优生永远都是幸运儿,总是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赞美声中抬头挺胸地向前走去。但优生也容易被老师忽视他们身上除了学习优秀之外的潜质。其实他们身上这些不易被人发现的潜质的价值远远高于学习成绩的优异。
在小学当了六年班长的曹帅鹏,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一次查找资料时,我发现他交给资料上面有他自己制作精美的幻灯片。我便试着让他帮助我设计、制作课件,结果我们师生合作的课件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制作课文幻灯片的兴趣。兴趣一旦被激发,学习就成了一件很快乐的事。我也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
“天生我材必有用”竭尽师责,挖掘潜质,师责在相知互爱中升华,教书育人成了享受生活。
第四篇:做一名脚踏实地的好党员
做一名脚踏实地的好党员
《第一书记》观后感
前些天,我们支部组织收看了影片《第一书记》,静心细想自己应该向沈浩学习什么。
一是学习他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沈浩同志生前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忘 我工作,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他的先进事迹是广大党员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教材。这6年,沈浩同志为小岗、为群众贡献 了很多,对家庭、对自己却亏欠了很多,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基层、全心投入的奉献精神,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 那样,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学习他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爱民的公仆精神。6年来,沈浩同志始终与小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村里的五保户 生病住院,他自己掏钱为其治疗;村民家庭生活困难,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只有真心付出,才有衷心爱戴。“有困难、找沈浩”、“我们能有今天,多亏了沈书记”,这些真挚而朴素的话语,就是小岗群众对沈浩同志的最好认可和最大褒奖。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视群 众为亲人,把自己当公仆,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是学习他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他被选派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帮助小岗村群众修公路、办企业,带领小岗村农民科 学种田、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了小岗村振兴和发展,提高了小岗村民的人均收入。作为一名财政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克服困难,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做好 本职工作。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争当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 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在不断学习沈浩同志的过程中,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我被他的精神强烈地震撼了,极大地鼓舞了工作热情,也更加坚定了服务群众的信念,沈浩同志的精神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我要认真学习沈浩精神,始终立足自身实际,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用实际行动做一名脚踏实地的好党员。
刘晓蓉
2010-7-28
第五篇: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心得体会
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心得体会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们学习最多的理念;教育为学生服务,已成为每个学校的口号;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已基本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可同时,“不会做教师了!”也成为许多教师共同的困惑。是啊,高比例的学生厌学、青少年道德滑坡、“高分低能”和“低分低能”现象、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考试指挥棒的格格不入……人们对教育的诸多问责,对教师角色越来越高的期待和要求,确实使我们困惑:“新时期,该怎样当老师?”每每看到家长、学生对教师压制学生个性甚至伤害学生等教育失范行为批评以致控诉、亲身体会到教师的委屈和在家长要应试与学生要素质的矛盾要求下困惑彷徨时,“该如何当好一名教师”的问题日夜萦绕于怀。按照新课改和时代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对当前基础教育的观察思考,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应从下列几方面去做。
首先,摒弃功利心,找准教育的“真目的”。任何一所中小学,要在社会上和家长心目中有好地位,教学质量好坏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就当前的情况看,最直接的标准便是各类统考的分数。由此引发社会对“好老师”的评价标准,便是看所教学生知识掌握的好坏,家长还看教师平时作业布臵多少、对学习抓得是否紧……这便是学校“紧抓教学质量”(实际上单指知识学习)的原因。因为只有学生考试成绩好了,家长才会选择这所学校,学校才会保住生源。而且,家、校还有这样“高瞻远瞩”的理由:如果放松了学习,学生如何面对中考、高考?如果考不到好学校,学生便失去了接受好教育的机会;就是将来步入社会,还是要参加各种考试考核才能赢得竞争呀!目前,教学评估的功利主义色彩也十分浓厚:各类检查评比、竞赛课公开课、教育科研课题、各种大小活动……在浓厚功利心作用下,“水分”大得惊人;许多老师也一边学习着新课改理论,一边仍以应试为目标,大作业量、占课拖堂、对学生拔高要求、方法简单粗暴……用极浓厚的功利心实施着“虐待性”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才能显效的工程,怎能简化为用分数或其他简单方式来考评教育短期内的突出效果? 面对当前社会上许许多多这样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地思考: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首先该教给学生什么?--爱因斯坦曾说:“青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著名学者费孝通在谈到“德育的遗憾”时回忆:“潘光旦先生曾经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以每个人为目的,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促进个性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把自我推进到一个至善的世界,成为完人。”余秋雨在谈到人的素质时认为,文化知识只是人文素质中的一小部分,要被称为一个完整的人,他还要有对事物整体判断的能力、感性知觉能力和证伪能力,以及一颗善良的心。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叶圣陶曾经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培养学生最核心的习惯是什么?我认为,应当是对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以及做人的起码准则。作为教师,需要有崇尚科学的态度、追求理想的精神,在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中,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只有深刻认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并把它内化为自已工作的指导思想,才可能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淡出”功利心”,不唯利、不唯上,不追风赶潮,保持正常的心态,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其次,走出误区,找准教师的“真位臵”。当今,我们虽然高谈着人文关怀、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但由于几千年师道尊严的影响,每位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及方式方法上,都深深地打上了自己学生时代所受教育的烙印,加上过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思维时不时对新理念进行着干扰歪曲,因而在教育中常常不知不觉地穿新鞋走老路,为自己错误的定位。
新时期,教师的“真位臵”又该是怎样的?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是一名“人道”的人。一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少年科大的学生家长说:“春天正是花儿开放的时候,秋天才是收获的季节,培养孩子也要顺其自然;每种树苗都有各自不同的生长条件,需要不同的栽培方法,教育孩子也要因材施教……”“人道”的教师应该这样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让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因人而异地施教,重在育人,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用心观察和体会教育过程中的乐趣,淡化结果,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分享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学生同欢乐共发展;能用足够的耐心欣赏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个性,耐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各种意见,并巧妙地引导;能把学生当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即使他们有错误,也能建立在唤醒学生自觉性的基础上慎用惩罚,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能放手锻炼学生,把学生推到台前,把自己隐藏在幕后,甘为学生的成长想方设法搭建最好的舞台、花大力气改进教法,不仅能授人以鱼更能授人以渔……总之,请相信阿莫纳什维利的话:只有把自己当作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作是自己童年生活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最后,全心全意地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同时,教师应是一名有“人格”的人。关于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自古就有身教重于言教的论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新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人格的影响力显得更为重要。那么,新时期教师怎样做才能具备人格魅力呢?
一、做一个“真人”。虽然工作、生活的压力使许多教师的生活轨迹几乎成了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但路上匆匆而过,你是否已无心顾及周围的人和事?在学校忙碌地工作,你是否已无暇真正关心学生和同事?晚上回家忙完家务、孩子和白天剩余的工作,你是否已无力关心身边邻居……在这些忙碌中,你是否已慢慢忽视了生活中其它一切事情?就像一位教师要求学生讲自己“给”比“拿”愉快的故事时,学生要他讲,他搜肠刮肚后大吃一惊,因为他居然找不到这样的故事!——教师要培养活生生的人,一个社会中的人,那么,教师首先就应是一名血肉丰满的生活“真人”,而不能迷失了真我,变成了工作的机器人!否则,这样的“机器人”教出的学生就算知识越来越丰富,技能越来越强,创造力却会慢慢枯竭,成为“智能机器人”!
二、做一名智慧者。叶澜教授说:“如果一个教师缺少智慧,就缺少尊严。”智慧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博览群书,教师要广泛涉猎,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来自于对工作的满腔热爱,勤思考,善钻研,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有可能口吐珠玉、游刃有余、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谈吐不凡,这样的课堂,才能深深吸引学生,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并不断成长。
三、做一名反思者。教育是一种常做常新的事业,教育无止境,教师生涯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前行的充满新奇的旅途。反思将让师生的生命变得五彩缤纷,反思将让我们的教育变成一支抑扬顿挫的交响曲。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永远拥有前进的动能;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永远拥有不竭的力量;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勇敢的反思以不断超越再超越,一个善于不断反思的教师,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科学地施教,深受学生敬仰。
说到底,做新时期的教师,就要积极地更新知识、观念和能力,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工作。让我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使教育适合学生的发展,让我们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