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统一——《实践论》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2 15:0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知行统一——《实践论》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知行统一——《实践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知行统一——《实践论》读书笔记

知行统一

——《实践论》读书笔记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重要的一对范畴。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客体要顺应主体,知是科学知识,行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然而,“知行合一”中,“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关系,指的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这只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中,毛泽东辩证地概括了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深刻论证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认识的过程是从前入深的,包括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革命实践。三个阶段相互联系,知行统一。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前两个阶段,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推移是认识从低级向高级深化的过程。虽然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但是二者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任何知识都离不开“行”,都是在“行”中获得。“不如虎穴,焉得虎子。”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在《实践论》中,毛泽东通过对“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的论述,再次指出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而且是基于社会实践,而不是凭空捏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三者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相互衔接、相互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是建立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面临了一系列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在解决这些新矛盾新问题中,党和领导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然而,“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的后遗症还很严重,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还未走上正确的轨道,百废待兴。此时,邓小平同志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中,邓小平的思想从经验逐步发展成为理论,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并将理论不断深化发展。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历史时期铸造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践是基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行”是“知”的前提,“知”、“行”二者,辩证统一。“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革命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从这句话也能看出,这是毛泽东最为侧重的一个方面。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能动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在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这一个巨大飞跃。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没有了实践,认识并未能够完成,没有了实践,认识的正确性就无法得到检验。认识是从实践开始的,就必须回归实践。无法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的认识,只是高谈阔论,并没有实在的意义。同时,许多的理论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这需要实践的检验和纠正错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理,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知行统一,一旦知行分割,“行”便会是盲目的。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斯大林说过,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教条主义即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931~1934年,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使中国革命在军事上处处失败,节节失利;大搞宗派斗争.更是为整个中国民主革命埋下了冒险主义、"左"倾主义的思想祸根。这直接使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并使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而毛泽东的《实践论》,正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条主义不从实际出发,否认实践的重要性,对革命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1871年3月18日凌晨,法国巴黎政府军企图夺取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时,巴黎人民奋起反击,临时政府总理狼狈逃离。不久,巴黎人民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巴黎公社。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攻占。历时两个月的巴黎公社并不是什么有计划行动的产物,也决非得力于什么个人或具有明确纲领的组织的领导。缺乏一个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革命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巴黎公社成立后并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的资金,反而让凡尔赛政府获得这笔巨额的支持,从而对巴黎公社进行反扑。巴黎人民的革命斗争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偶然的产物,并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持,从而导致很多行动是盲目的。实践必须以革命理论作为指南,不可蛮横盲干。

值得注意的是,右倾机会主义、“左”翼空谈主义是知与行的分割,而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在实践中发展和真理。在新时期,毛泽东的知行统一观依旧指导着政党、社会建设的发展。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是政党如何永葆生机不可忽视的重点。

第二篇:毛概读后感 知行统一----读《实践论》有感

知行统一

—— 读《实践论》有感

一九三七年七月,党内出现了两种妨碍着革命发展的思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此时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为了揭露这两种不好的思想,纠正同志们的观念,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进行,毛泽东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实践论》。

《实践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继承了其优良成分,又结合中国实际,摒弃了不符合中国革命的部分。通观全文,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芒,又洋溢着文学气息。只有毛泽东才有这样的才华,写出这样伟大的文章。

文章先从马克思主义者的三个观点入手,从“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分别阐述了马克思普遍真理,纠正人们对此的误解,详细地叙述了理解的方法。然后,文章解释了“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人的认识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时感性认识,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第二个阶段是理性认识,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文章还强调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对于这个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文章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最终总结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不知而行,是一种盲目的、不理性的行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很有名的故事:《驮盐的驴》。有一头驴驮盐过河,一不小心滑倒在水里。它爬起来后觉得背上的负担轻了,心里很高兴。后来,它驮着布过河,按照先前的经验以为滑倒后再爬起来,背上的负担肯定也会减轻,于是就故意滑倒,结果不言而喻。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经验主义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从真理的片面理解发展成全面的理解,不能依赖于固有的知识经验而停止对真理的探索。

在毛泽东晚年时,其实他也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许多党的干部凭借以往革命斗争胜利的经验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于此表现得较为突出。革命胜利后,他常拿经济建设与战争作比较,认为,大工业完全可以用“人民战争”的方法,通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地超越常规建成。过去打运动战用大兵团作战,他认为搞建设也可以用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毛泽东把掌握科学技术等同于政治革命,认为可以用革命的方式来解决,同样存在着经验主义的认识误区。他指出,科学技术发明大都出于被压迫阶级,出于那些文化少、学问不行、社会地位低的人,甚至推导出外行领导内行是普遍规律的观点,具有明显的经验主义片面性。轻视理论和知识的作用,忽视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只重视自己已有的局部经验,用打仗的方法搞建设,用局部经验指导全局工作。可见经验主义所造成的危害是绝不可低估的。

知而不行,只会让知识真理成为一纸空文,变得毫无意义。毛泽东在文章中也批评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观点,提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的观点。知而不行,不若不知。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并服务于实践的,如果我们没有将认识运用于实践中,认识就会无意义,我们更是无法推进自身的发展、事物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所以,知而不行是不可取的行为。

知行统一,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动指南。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所以,我们不应该对认识的探索,不应该停止对认识的总结,不应该停止在实践中发现真理,不应该停止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唯有这样不停地认识与实践,我们才能得到发展。

《实践论》是毛泽东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第三篇:《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读书笔记

S1:马克思之前的唯物论不能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S2: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S3: 人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 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都对人的认识产生作用

S3;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S4: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S5: 认识的第一个阶段, 认识的感性阶段.认识的第二个阶段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的阶段

S7: 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S8辩证唯物认识运动——认识的逐渐深化的运动是

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S9: 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是 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

S10:总结:认识的过程:一,感性认识.二,理性认识

S11: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S12要用认识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S13当认识不符合认识时,要在实践中纠正认识.S14:人的认识应该随着过程的推移而推移和发展

S15: 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 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S16: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S17: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是: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第四篇:《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是毛泽东于1937年7月写作并发表的。发表当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已经结束,开始了抗日战争时期。从当时的共产党内的思想状况看,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经验主义倾向,另一种是教条主义倾向。经验主义者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狭隘的经验,不了解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因而轻视革命理论的重要性。以王明为代表的一代到处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只言片语。为了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进一步从思想上、理论上分析批判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肃清其恶劣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更好地参加领导抗日战争,毛泽东同志写作了《实践论》。在艰苦的民族解放战争年代,各种矛盾斗争激烈,各类关系错综复杂。革命斗争的严酷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开创出一条中国自己的斗争之路来。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科学地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哲学之路。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明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指出实践基本内容、基本形式和基本特点。

他指出真理是通过实践发现、证实和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全面具体阐明了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次能动飞跃,即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为理论认识,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飞跃为实践。

指出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深刻地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明确了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又包括改造主观世界。

《实践论》的中心思想是全面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着重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论的知行统一观,即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实践的“左”、“右”的错误思想。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感觉是对现象问题的解决,理论是对本质问题的解决,两者都离不开实践。简言之,感性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

是认识的深入阶段。感性有其不可替代的前提性作用,是理性思辨的基础。没有感性的直接观念,就没有进一步思维的可能。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初级的感性阶段,没有感性向理性的那一次飞跃,思维的深度只能限于直观的浅层次阶段,从而断绝了思想深刻以至于深刻的可能,乃至于关闭通达真理的大门。

《实践论》中关于主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历史统一的原则,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由于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实践论》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观点,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必须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凡是实践证明是成功的,那就是正确的,必须坚持下去。《实践论》关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要把握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针对性。群众利益无小事,环境污染危害群众健康,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大对重点污染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认真解决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严格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环境安全事故防范,维护环境安全。

《实践论》是永放光芒的伟大著作,它永远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永远是照耀我们事业前进的光辉理论灯塔。认识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对现实客观事物的把握,就要用现实客观的方法。在解决感觉的真实性方面,在解决理论的真理性方面。

第五篇:《实践论》读书笔记(范文模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读《实践论》有感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从实践论中,可以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两者不可分割。如果理论离开了实践,那理论的正确性便无法知道。当然实践也不能没有了理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需要理论的支持,没有了理论的实践,只会浪费人力物力。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偏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理论只是人们根据前人的经验,或其自己的推理,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想要知道一件事的真伪,必须自己动手才能明白,大概毛泽东深知其中的道理,才写出《实践论》。想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其中的重要性。

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毛泽东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切活动当然也包括认知,“人的认知,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人类才能不断的认知自然,认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首先实践是认知发展的基本来源。《实践论》让我我明白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实践要注意方法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实践论》让我懂得对待事情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在大学里学到很多知识,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但实际却不是,一但毕业了,出去找工作才发现学校的知识大多数不适用,所以我现阶段在大学不单单只是学知识,还会尽可能找一些机会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实践是锻炼自己能力的最好手段。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

由此,我想到了《实践论》可以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指明正确方向。实践决定认知,实践是检验认知真理性的标准,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知的真理性的标准。”因此,若要直接认知事物,只有亲身参加实践活动,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也是认知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实践论》运用到教学领域,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课堂理论的正确性,不断完善课堂理论,使理论更好的指导人们的实践。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仍以课堂灌输教学为主,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与主动参与性,这种单向的教学路径既不利于实现双赢的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践教学的提出,是改变单一教学模式的一大转折点,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对学生的参与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践论》注重实践的观点为实践教学的提出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实践教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善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我个人认为,从建国以来所确定的理论性认识最重要的是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并形成真理指导实践。

下载知行统一——《实践论》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知行统一——《实践论》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践论读书笔记

    毛泽东《实践论》读书笔记———— 浅浅读完毛泽东的《实践论》,脑海中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许也是因为自己两年时间没有接触过这种文字,再次咀嚼,难免生涩。 为了更好地理解毛......

    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读书笔记(一) 在高中时,政治哲学课学过关于实践的一些理论,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现在经李老师的介绍,又读了毛主席写的《实践论》,对实践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该文不仅......

    读书笔记--实践论

    《实践论》读书笔记 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

    《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读书笔记 自小就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教育和熏陶,于是近期浅读了毛泽东同志写的《实践论》。《实践论》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著......

    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理论是一个伟大的领导毛泽东总统在1937年7月文学作品。收集在毛泽东选集中,是国内革命战争篇的第二期。 在第二次内战时期,反日的革命战争即将到来。在中国共产党,有一......

    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

    《实践论》读书笔记

    标题: 关于《实践论》得读后感论文 摘要: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

    《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是毛主席的最著名的哲学著作之一,是在1937年7月,在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