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馆参观汇报[小编推荐]
参观陕西省科学技术馆汇报
我是滦镇街道中心小学的教师王红珍,负责我校的科技活动室及科技活动兴趣小组,鉴于此,学校指派我与11月30日去陕西省科学技术馆进行了参观与学习,下面我就这次的参观向各位老师做个简单的汇报:
陕西科技馆位于西安市新城广场东南角,是一所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教育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科普教育设施,被评定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是我省目前唯一一座以展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场所。
科技馆以常设科普展厅展出和“科普大篷车”巡回展览为主要手段,以科技培训、学术交流、科普报告、科普讲座,科普影视、科普橱窗、科学试验等活动内容为辅助形式,实施丰富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展览教育是现代科技馆的基本功能和特征,馆内常设科普展厅位于大楼主体1至4层,展览内容涵盖了航空航天、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数学、机械、人体科学、材料学、多媒体技术展示、科技动手园、网上科技馆等学科成就的290余件展品。展品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鼓励观众动手制作,总体采用启发式教育的学习形式。能为广大公众创造一个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科技实践环境,使他们在娱乐中能够主动地了解科学原理、掌握科学规律、学到科学知识。展览在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有机联系中,突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应用和趋势,做到了科学与技术兼顾,着眼于基础科学与高新技术知识的普及,特别是将中华民族对科学技术在历史和当代的贡献渗透其中,对公众进行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的教育。
科普大篷车是展览教育功能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陕西科技馆以科技馆为阵地,将科普工作向全省辐射的一项重要措施,科普大篷车工作队,利用大篷车及随车科普展品、展板宣传资料及影像设备深入全省广大乡村开展“科普大篷车三秦行”活动,可打电话预约进各个学校展览,时间为每次半天,一般为下午,预约电话为:
下面是一些科技展示图片及说明
图为一名小朋友在科技馆体验“互动游戏”。
图为一名学生在科技馆体验飞行模拟器。
科技馆里设置有虚拟人体漫游、地面互动游戏、飞行模拟器„„多媒体互动体验元素等等,让参观着有了身临其境的独特体验。
多媒体营造“数码世界”
据介绍,“科技馆里,四层展厅很多都是我们能够体验、参与和动手的,还有很多的多媒体3D技术,非常有趣”。配音室里可体验给喜洋洋和灰太狼配音的乐趣。
四层的定位是“数码世界”,与现有的二层“磁电世界”、三层的“物理数学”互为补充,形成了陕西科技馆小而精的特色展品。“数码世界”运用了空间位置捕捉技术、3D运动平台等,共设置了“互动舞台”等十余个体验项目,让市民与多媒体形成互动,一方面通过景物的真实还原,体验真实感,另一方面通过亲身参与互动,体验多媒体技术的趣味性。
四层融入了更多的多媒体元素,一层也运用了多媒体大屏幕的展示。其中迎宾机器人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展厅讲解员介绍,迎宾机器人是集语音识别技术和智能运动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展品,该机器人为仿人型,身高、体型、表情等十分逼真,观众可通过语言直接与机器人进行对话,并且机器人还有极强的表演能力,舞蹈、武术样样在行,让市民体验到科技乐趣。
当然,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3D技术高仿真飞行模拟器
长空蓝天白云、广阔的原野、高仿真的驾驶机舱,让正在体验飞行模拟器的老师神情紧张,他双手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体验着在高空驾机的感觉。“挺刺激的,随着机舱的左摇右摆,真有在云层中穿梭的感觉”,据体验者说。
据介绍,飞行模拟器是运用3D运动平台,使大屏幕和机舱运动台相匹配,模拟出飞行的真实场景,机舱内的装置也是仿真设计,把飞行中的刺激与紧张带给体验者。体验者能领略到战斗机的常规操纵方式,大大增加了体验真实感。
有兴趣的老师可到省科技馆去亲身体验。据了解,省科技馆实行所有教师及一米二以下孩子免费开放,每日上午9时起开放,下午3时售票结束,节假日一般也开放。
接下来请各位老师一起来观看我在科技馆拍摄的一些图片,由于拍摄时时间紧促,当然也因为我个人的拍摄水平不太好,所以部分图片可能有些模糊,还请大家见谅。
第二篇:参观科技馆
参观科技馆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晴
今天,爸爸带我去科技馆参观。
科技馆很大。里面还设计了很多板块,比如“数学天地”,“声光天地”,“运动天地”······我先走进了板块“运动天地”。找到了一个叫“碰撞”的游戏。在一个空的塑料盒里,挂着八个小铁球,塑料盒的前端下方有一个长方形的洞。我从洞里拨开一个小铁球,小铁球立刻反弹了回去。在另一侧,也有一个小铁球荡来荡去。这时,我又看到了一个游戏:“小球旅行记”。我过去一看,一个小球“躺”在一个环形通道里。我把它滚到第一站:棱齿机构。我看见有一个齿轮,小球就在齿轮上。齿轮旁边有一个滚轮。我就把滚轮使劲转,只见齿轮也在转动,小球跟齿轮“走”着,最后滚到一个通道里。小球又滚到了第二站:爬升机构。我见上方有一条绳子,绳子上有一个铁叉。绳子旁边也有一个滚轮。我也把滚轮使劲转,发现往左转滚轮铁叉向下移动,而往右转滚轮铁叉向上移动。于是我就把滚轮使劲往左转,铁叉下去后也把小球叉住了,我又把滚轮使劲往右转,铁叉向上移动时把小球也带上去了。铁叉向上移动到极限时,小球又滚到了第三站:螺旋机构。在一个塑料箱里竖着一根柱子,柱子上缠着一根长长的弹簧。小球就在弹簧的底部。柱子旁边有一个压杆。我过去把压杆一压,弹簧就转动了起来。于是我不停的压压杆,弹簧也不停的转动,最后顺便把小球也带了上去。我看见小球滚到了一个“摩天轮”里,小球“坐”着“摩天轮”回到了起点。
科技馆真好!我喜欢科技馆!
第三篇:参观科技馆
参 观 科 技 馆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芦阳小学五年级四班牛友艺今天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来到了让大家一饱眼福的科技馆。
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整整齐齐地走到科技馆,和我们班一同到来的,还有其它四个班级。一路上,我们班有说有笑,带着欢声笑语来到这里。站在科技馆的大门口,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门口那几个引人注目的大字—芦山科技馆,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幻想与兴奋。
一进科技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又大又圆的地球仪。它正在不停地旋转着,看着它,我情不自禁地将双手一搓,好想去摸上几下。往里面走,我们来到了防震减灾展厅。我见到了一个模拟小山和城市,小心翼翼地按下按钮,小山与城市竟犹如受到地震般晃动,我又听见响彻云霄的欢呼声,顺着这如雷贯耳的声音寻去,看见大家在搭房子,房子搭好后,就在“地震”下争分夺秒地一一倒塌。我心想:原来,我的科学知识如此薄弱。
接着,我们来到科学体验展厅,琳琅满目的东西摆在眼前,这可真是应有尽有啊!其中,反映测试的小鲨鱼是我记忆尤深。我慢吞吞地将手放在它舌头上,胆怯地看着它。它在三声响后,咬向我的手,吓得我立刻将手缩回,却发现自己在160多毫秒时,便已成功逃脱。心想:科技竟如此神奇!
然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儿童乐园展厅,在稍作休息后,便离开了科技馆。想到:我对科技的认识还真微不足道哪!
最后,我坐在外面的地上,咽下一口唾沫,将知识吞进肚子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指导老师王泽敏
第四篇:参观科技馆(范文)
参观科技馆
星期一,妈妈带我去参观科技馆。科技馆位于中原路与嵩山路交叉口处。
到了科技馆门口,首先我看到了科技馆尖尖的房子,它很特别。进入科技馆,我和妈妈来到了第一展厅,一进门我就看到了“挡风林“,它四周封闭,里面有无数个小泡沫球和一个风头还有三个挡风板。我按了一下开关,里面的小球开始乱动,挡风板后面的小球一动不动,这是告诉我们不要乱砍树木。然后,我和妈妈来到了“静电仪”旁边,我按了一下开关,里面的两个铁住放的电光越来越高,越来越长,最后在最高处“啪”的一声消失了。然后我和妈妈去参观“辉光球”,它的外形是一个圆的玻璃球,我照样按了一下开关,它的内芯放出了五彩滨份的线条光忙,像一只孔雀一样翩翩起舞,如果把手放上去,它的光线就会随着手掌走。最后我和妈妈上了二楼,去参观吸盘,我把盘子接近风口,风口就吹出了超大的风,我松开了手,但是这个盘子还是紧紧靠在风口上,这是因为风大产生压力所以就吸上去了。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小,让我明白了许多科技知识。最后,我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五篇:参观科技馆
参观科技馆
人民大道小学
三(2)班
刘京陶
9月17日下午,我接到一条短信:小记者班明天去濮阳科技馆,大家做好准备。我看了以后高兴的欢呼起来。第二天,我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集合上车,踏上了去濮阳科技馆的路。
到了科技馆前,我们都没科技馆的外观给镇住了,走进院子里,一台大炮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是,老师给我们照了一张相,接着,我们有序的进入了馆内。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静电乒乓球,”正前方有一个大屏幕,屏幕前有一个圆筒,圆筒上有一个乒乓球拍,拍上系着一根绳子。我觉得很有趣,就排队去玩,轮到我的时候,我拿起球拍从初级开始玩,发球的时候连打两次,接球的时候照着球来的方向打,一直打到国家级选手级别,我真的是很高兴。
下午一点半的时候,我们集合去看了4D电影,电影不但像真的一样,而且座位上还不时的晃动,让我感觉身临其境,不过时间有点短,不过瘾,但时间有限,我们便离开了科技馆。回去的途中,我们还去内黄的枣园里体验了一下农家乐,真是充实的一天,来到小记者站真是收获颇丰盛,我期待着下一次实践活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