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学习心得体会之二
创新精神是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不竭动力
(2010年11月11日)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殷玉峰
2010年通过安徽干部教育在线课程和安徽省人事厅组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一书的深入学习,受益匪浅。结合我所从事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深感创新精神是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不竭动力,只有把创新精神融入到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每一项工作中,才能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都体现着创新精神,并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这一论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对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者而言,如何把握其精髓,并学以致用,把创新精神贯彻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以创新精神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把创新精神转化为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驱动力、监管工作的战斗力。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创新监管理念,明确工作思路;创新监管制度,夯实监管基础;创新监管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创新监管意识,服务药业经济。
一、创新监管理念,明确工作思路。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工作,按照十七大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监管理念的要求,我们在监管理念上进行了探索,通过改变监管理念来创新工作思路,然后用思路指导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我们把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效能建设相结合,融入创新精神,提出“制度管人、标准管事、考核管效”的工作思路。一是在机关效能内涵上下功夫,实行制度管人。制定并严格执行考勤制度、AB岗工作制、服务承诺制、全程代理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制度盯人、制度管人,一改过去局领导盯科室主任、科室主任盯工作人员的局面,行风建设实现了由“监察型”向“预防型”的转变;二是严格工作程序,实行标准管事。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我局的各项工作都制定了作业指导书,使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都有严格的工作标准、工作流程,要求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操作。我们本着服务于相对人、服务于药业经济的原则,简化工作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实施全程代理服务,监管方式实现了由“监管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实行考核管效。是否能够做到“追究不落实的人”,是对我们管理制度的考验,也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对“不落实的人”不追究,那么我们的制度就形同虚设,也会挫伤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责任与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决不放过一个“不落实的人”。但是,我们对不落实者的追究,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促进全体干部树立责任意识,对自己严格要求,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落实工作任务的目的,为此我们实行了“周例会、季考核和年考评”制度,做到年初有规划、季 初有计划、每周有例会、每季有考核、年终有考评,通过考核管效、考核促效。季初,制定工作计划,责任到人;季中,实行跟踪检查,加强督导;季末年终,采取工作目标考核的办法,开展系统考评,给予奖惩,激发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争先进位意识,工作人员实现了由“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局内部管理基本达到“日常工作规范化、工作程序标准化、各项管理制度化、市场整治常态化”的工作目标。
二、创新监管制度,夯实监管基础。
我们主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在党风廉政、机关效能、文明创建、机关管理、工作程序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以制度管人、以标准管事,使我局的各项工作得到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一是制度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制定了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等各项制度共121个,实现“各项管理制度化、日常工作规范化”。二是制定作业指导书,实现工作程序标准化。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作业指导书》33个,几乎覆盖我局的所有业务工作,使每一项业务工作都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实现了“工作程序标准化”。三是作出“你买假药、我赔钱”、“购买假药、免费检验”和“你举报、我奖励”的承诺,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四是压缩办理时限,服务药业经济。我局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全部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对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大力压缩办事时限,形式审查由1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压缩50%。五是强化领导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局党组作出郑重承诺:“工作 上向班子成员看齐,作风上以班子成员为准,监督从班子成员开始”,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几年来的努力,使我局的各项工作上了新台阶。
三、创新监管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我市是中华药都,中药材市场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首,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分布在千家万户,中药材经营户更是具有散、乱、多的特点,中药材、中药饮片是我们监管的重点,更是难点,为此,我们从中药材监管模式、构建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出台了《亳州市中药材市场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对中药材市场监管模式进行了创新。二是出台了《亳州市中药材经营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建立了备案后即可销售中药材初加工产品的制度。三是出台了《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监测管理办法》,每季度进行一次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监测抽样,使监测工作制度化,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的优势。四是出台《亳州市药监公安联合打假应急处臵预案》。为药监公安联合打假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五是明确责任,真正发挥“两网”作用。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了镇乡、办事处党政一把手是药品药材质量群防群治的第一责任人,做到镇乡、办事处有联络员,村、社区有协管员,村民组、街道有信息员,实行安全隐患周报制度和辖区案件通报制度。
四、创新监管意识,服务药业经济。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我们在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同时,积极创新监管意识,本着服务于相对人、服务于药业经济的原则,千方百计地促进我市药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政策引导,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在加大药业经济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在南部新区创办中药产业园,同时成立生产、经营企业帮扶组,加大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新建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至2011年底将新增药品生产企业120家,新增药品批发企业50家。二是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科学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强化药品药材专项整治工作,规范生产流通,净化药业市场,提高药品药材质量,积极维护中华药都形象,打造中华药都的诚信品牌,最终实现药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引导企业向高端市场进发。建议企业改变传统营销模式,解放思想,开阔思路,积极引导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借助外力,大力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产业,创办中药提取和中成药企业,达到共赢。四是全力打造“现代中华药都”的展示窗口和交易平台,引进康美药业在南部新区规划建造华佗现代中药产业城,逐步扩大我市中药材市场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搞活流通,繁荣市场。几年来,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真实践和总结,用创新精神引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全局,我局两个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较前几年相比,机关作风显著转变、内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队伍素质显著增强、服务质量显著改善、公众的满意率显著提升。实现稽查案件数全省第一;药品抽检批次全省第一;基础建设全省第一;机关效能、案件质量、班子建设都处于全省较好水平,全省药监系统第一批授予省文明单位称号,第一家实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位。今年是我市招商引资,发展药业经济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以药立市”“养生亳州”发展战略,以发展中药物流和中药养生文化为核心,促进和利用高新科技开发中医药资源,锻造“药都”金字招牌。坚持以创新监管机制为手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力求食品药品监管事业与全市科学发展同步推进、与建设和谐亳州同步前行、与助民富民惠民同步实施。
第二篇:学习公务员通用能力心得体会
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二 ]
---------贾亚非
通过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为什么进行这一培训学习,因为可以通过培训学习,达到实施公务员制度和加强公务员通用能力建设目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提出的各项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支没有能力的队伍,怎么能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全面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所以说,对公务员进行培训也是全面履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必须全面提高公务员的领导和管理水平,才能规范,高效、公正地开展公共管理活动。才能切实有效的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做为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也即应按照要求认真学习努力提高在社会管理中的通用能力,为社会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下面结合自身所担负的监所检察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一、正确把握社区矫正政策,提高监所检察执法能力。社区矫正是目前刑罚制度的一项改革,从2003年开始,社区矫正就以试点的形式在一些地方开始。各地情况不一,所以社区矫正开展的情形也不尽相同,政策法规执行也就不完全一致。但基准点一定要正确理解,否则就会影响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问题。因此要正确把握理解社区矫正政策和法规文件,首先一个,考验我们的就是政治鉴别能力,在这个认识学习和理解上政治鉴别能力第一重要。
第一就是学透什么是社区矫正,把握政策法律的政治鉴别能力,社区矫正即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的执行活动。要理解好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噢。实践中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很大分歧,严重影响了刑罚执行活动。第二是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这是一种政治认识上的鉴别能力,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开展社区矫正有利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为建设社会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有利于对那些不需要、不适宜监禁和或者继续监禁的罪犯有针对性地实施社会化的矫正,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提高教育质量,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使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两种行刑方式相辅相成,增强刑罚效能,降低行刑成本。
第三认清社区矫正的任务,这是我们的方向性政治鉴别能力。
1、按照我国刑法、刑 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合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守法公民。
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正确把握住了这三条社区矫正政策,我们的政治鉴别能力就会大大的得到提高,并正确执行,社会稳定工作和三项重点工作就会稳步推进。做为从事监所检察这块业务的检察人员,就要从以上三方面来把握社区政策和中央保持一致,只有把握准备了,监所检察监督工作才能做的好。
二、认真钻研业务,提高监所检察监督工作能力。通过学习,认识到要注意加强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去,为检察监督服务,为法律服务,为党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即要认真学习监外执行检察业务,又要认真掌握社区矫正有关文件法规、规定、规章。
第一要熟悉监所检察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性文件,《刑法》、《刑事诉讼法》中有关监所检察监督条款,监所检察办法,监外执行检察办法,看守所条例以及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为提高监所检察工作能力打下良好的的基础。
第二要讲究工作态度,把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运用好,不能讲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要言行一致。讲的是公平、公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努力提高监所检察工作能力端正工作态度。
第三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照监所检察的工作要求,对看守所和公安派出所以及负责社区矫正的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管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坚持原则,坚持党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忠于职守不断提高监所检察工作能力。
第四要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加强组织纪律性,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要经得起考验,保证清正廉洁。无论什么小利大利都不能破坏纪律,要按党的要求,组织要求和法律的要求,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提高监所检察工作能力保证清正廉洁。
所以我认为应从这几个方面做起,如果你不熟悉监所检察法律法规,监所检察工作就无法开展。如果熟悉监所检察法律法规,而没有一个好的工作态度,所熟悉的法律法规不能得到落实。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保持清正廉洁,严明纪律,相信监所检察监督工作能力就一定会大大提高。个人的能力提高了,整个队伍的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然提高,从而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三、努力学习,加强协调沟通能力,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刑罚制度的改革。社区矫正工作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7年时间了,从社区矫正部分地区试点发展到在全国试行,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同时为促进社区矫正改革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而其中的一些矛盾仍未能解决,比如《刑法》、《刑事诉讼法》仍未为社区矫正正名,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未明确。高检院制定的《监外执行检察办法》亦未见就社区矫正监管,如何实行检察监督。司法行政机关与公安机关、法院在《刑法》、《刑事诉讼法》上不能衔接,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的衔接,法院与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之间的衔接问题,这给检察机关开展监外执行检察监督工作不免带来一些影响。实际目前检察机关开展监所检察,尤其是监外执行检察这一块,也就是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现时是按中央综治办、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司法部联合发文执行,然后再根据省制定联合发文和各家出台的规范性法规文件开展社区矫正和检察监督,公安机关从监外执行罪犯日常监管中脱离出来,形成了法律程序上的监督管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加强协调沟通能力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监所检察面临法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基层派出所、司法所等,面对一院、两局、多所。
首先是和法院的协调沟通,交付执行是监外执行的源头,按最高检监外执行检察办法,法院应向公安机关交付。法院实际执行的是省社区矫正文件规定,五种罪犯的监外执行直接向司法机关交付执行。与现行的《监外执行检察办法》发生矛盾,公安机关作为法定的监外刑罚执行机关就这么暗消了。现联合下文又改过来,还是直接向公安机关交付执行,而法院的执行部门却不知道有新的规定,仍按原规定执行。这个协调沟通就是要多印新的文件规定 《细则》,多上门宣传,让更多人了解《细则》,执行方式又有了新的变动。同时要求法院多制作执行通知书,公安机关需要,司法行政机关也需要。公安机关需要是程序上的需要,司法行政机关需要是实体上的需要,这项工作协调沟通好了,程序员上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第二是和公安机关协调沟通,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了解社区矫正的刑罚改革,掌握监外执行的过去和现在,才能增强协调沟通的能力。对于公安机关在刑法意义上的监外执行刑罚同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进行比较,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公安机关从繁重的监外执行监管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警力侦破案件和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的稳定,将监管的日常事务交给司法行政机关进行社区矫正,但没有全部交出,而是由两家共同完成监外刑罚的执行任务。从目前改革过渡阶段中找出矛盾和实际问题,共同予以消除解决。达到了这一步协调沟通的能力才能得到增强,协调沟通能力的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开展的监所检察工作才能顺畅,监检察工作的新局面才能打的开。
第三是和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各基层司法所的协调沟通,如何才能协调沟通,也还是要加强对己的了解,对社区矫正的了解,对基层司法所的工作进行了解,不了解就不好协调沟通,协调沟通的能力自然不会得到提高。这个能力的提高范围就要更宽范一点,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是一项新的工作,而且这项工作是非常严肃的,是非常严厉的,具有非常大的强制性。刚开始接触这项工作的人,一般都不适应这样的力度,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从刑罚执行意义上讲,这个力度不能减,否则刑罚就要丧失惩罚的意义,达不到惩罚教育的目的。刑罚制度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还要一件一件的做,一步一步的走,考验监所检察工作能力,检验协调沟通能力,还需要我们着力在监外执行本质上下功夫。要不断提高协调沟通的能力,并采取多种形式和实地考察,参加协调沟通能力经验交流会,包括书面上协调沟通能力的经验。将监外执行检察工作落到实处,将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制度改革稳步推向前进。以上是我个人学习公务员通用能力的一点体会,学的不深不透,理解还可能不位,错误之处在所免,敬请批评指正,请多帮助,谢谢
一段时间里,我认真学习了安徽省人事厅组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一书。通过学习,受益匪浅,在整本《教程》众多内容中《公务员心理调试能力概述》一篇最使我震撼,情出笔尖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必须有健康的心理。
公务员在工作中代表国家利益与形象,不断要有公务员必须的综合能力,还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换言之,公务员工作成就就是公务员素质能力、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表现。健康的心理是这种表现的必要条件。
何为健康的心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其标准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要达到上述境界谈何容易,据权威人士调查测算,心理健康四个等级中达一等的不到10%,二等占人群70%,三等占15%,心理健康极差恶化能成为精神病患者要占5%.这是多么一个可怕的数据。又据我国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对一年来心理咨询者进行分析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最多的人群是男性公务员且40岁左右居首,焦虑、抑郁、失眠、头痛是他们的常病。
本人是乡镇基层工作人员,看了上述数据资料令人吃惊,同时非常认可。基层这种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有过之而不及。我在和一些同事在平时交流中常听到唉声叹气,有的同志牢骚满腹,究其原因又无所以,这些状态很可能就是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近日,在电脑上看见一则新闻:XX省一检察院官员因抑郁症自杀,更使人感到莫名其妙,又闻XX县法院一法官无故在其办公室上吊自杀,经查也无其他法律原因。按理这些同志无论在生活条件还是工作环境上都是较好的,为何还自寻短见,通过学习《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概述》,本人找到了答案:这类同志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心态失衡才走上了不归路。
在学到《公务员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时,使我对党内腐败现象又多了一层认识,我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恨不能斩其根杀其苗。我有几位老领导曾公正廉洁、作风正派、办事公正,在我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但在近几年中纷纷落马,被金钱这种糖衣炮弹击中。多可惜呀,因此我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我认为,除了他们党性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外,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综上所述,我深深体会到公务员确实存在下述心理健康问题:
1、心理压力大。由于政府行政权力系统需要高度的服从性,使一些个性突出、能力强、水平高的公务员常会感到压抑;人格冲突、循规蹈矩的工作程序使少数公务员气馁,阻碍创新能力的发挥,有人思想报怨“不该做的必须做、该做的做不了”。
2、人际关系紧张。一些公务员用来维持上下级关系和私人小团体关系精力支出大,认为这比作出成绩更重要,过度自我保护。
3、公权意识淡薄。即公权私用,少数公务员乐于结交“大款”相互利用,贪污腐化的风险低,一些公务员的行为处于“灰色地带”,是非观念淡薄。
4、自我意识有偏差。有些公务员在工作中总是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对自我缺乏正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在哪,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周围环境不相协调。怎么办?我认为必须要调适。
二、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是公务员必须的能力 公务员心理健康不只是某个公务员自己的事。首先,是关系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作为基层公务员工作生活环境决定了每天要面向广大群众,肩负服务群众之责,如果你时常孤僻,怎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怎能联系和服务群众。如果你时常不安、焦虑和怨恨,又如何搞好工作,工作不顺,势必带来各种麻烦与矛盾,如此,你虽然作为一名让人羡慕的公务员,但是你的生活不可能谈的上幸福。其次,公务员心理健康是关系家庭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保障,在上面所述的一些案件中由于某些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直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麻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的健康。有心理障碍的公务员比例不断上升,这将是多么可怕的现象,这个问题是社会不安宁的隐患。最后,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是国家素质的具体表现。公务员的形象直接反映国家的形象,形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国家的声誉,公务员每一个行动,每一个表现在群众都有好坏反映,对社会起示范作用,因此,每个公务员的表现都与社会文明关系密切,是国家素质整体体现。
三、公务员应学会调适心理克服灰色心态。
公务员虽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属于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是其个体也具备一般人的性格,不能将公务员神化而促使其固步自大、傲不可视,从而“弱不禁风”,通过学习《提高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本人从内心觉得如要尽量完善公务员心理,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公务员的人生观我个人理解就是公务员对自己生活的看法。公务员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首先要把每一天的时光都要看成美好的时光;要把每一天的生活看成美好的生活;把每一天的工作看成快乐的工作;纵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这样那样的不愉快,也要学会化不愉快为愉快的本领。在基层我们面对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矛盾,解决群众疾苦,有时苦口婆心、三番五次,从而使群众满意,这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然而有些同志对待自己生活和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却无法解脱,不能站得高、看得远实在可恶。所以我们不但要善待别人更要学会善待自己,不能在别人门前好看戏,而自己门可罗雀。
说到价值观,这是当前众多同志头脑糊涂的地方。我认为人生价值并不是一个人工资多少,而是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的认可度,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将导致人们走入歧途,这可能经常提到的人生拐点。
就我个人来说,基层工作人员待遇不高,还要培养子女,可以说现在是一无楼房可居、二无储蓄可谈,但是我觉得我在群众中可称为“清白”两字,对社会自认为有点贡献,问心无愧。有了上述认可,我认为人生价值不为太低,所以知足常乐!
(二)、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沟通更要端正生活态度。
“屋漏偏遇连阴雨、人生常有不如意”这大概是一首歌的词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作为公务员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就会落伍,如何与时俱进,自我调节沟通是必须的。
如何调节是我常想的一个问题,在解放战争年代那些先烈们在那种环境中都能奋发图强、牺牲自己,都不曾有什么郁闷、痛苦、头痛、精神病。解放初期,人们饿着肚子干革命,也精神焕发去争取胜利。而如今大好形势下还存在住着洋楼、坐着轿车----还心烦意乱、百事不爽。我认为公务员首先应该自己跟自己谈谈话,应该问问我是谁?我怎么了?我到底有多大本领?我该做什么?我不该做什么等等。
个人对话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玩世不恭,不能用辨证唯物主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站在自私自利的观点上必然心理不平衡,这是根本原因。
总之,与时俱进、乐观生活、心平如镜,才能达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海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之境界!
第三篇: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学习心得体会之一
公务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2010年10月10日)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殷玉峰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现阶段的特定国情和现实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中的各个方面,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建设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主体和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是衡量创新型国家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准,更是影响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不断培养和提升公务员创新能力是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民族的进步,就没有国家的发达。作为国家和政府的代表,公务员在社会大众眼里就是国家和政府的化身,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权威价值取向。如果公务员队伍缺乏创新能力,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那么,它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一个部门。因此,无论从全面实践公务员精神的角度,还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都必须着力提升公务员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逐步塑造的。培养和激 发创造动机,最根本的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社会精神通过培养转化为社会实践主体的创新精神,为创新提供精神支柱和动力。第一,公务员应具备勇于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的创新本质的精神表现,是人在创新活动中反映的精神素质。培养创新的社会精神对推动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精神是一种怀疑精神。不迷信理论,不迷信权威,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创新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批判就是研究,批判就是讨论,批判就是思想的交锋、互补和互动,通过交换达到思想的完整和提升。创新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可能性统一起来。创新精神是一种自由精神。
第二,公务员应坚持良好的创新心态。
心态就是性格加态度。性格就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态度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即一个人在思想观念支配下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心理状态的总和。良好的心态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应该包括健康的心理机制、健全的性格、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首先,应该充满激情,保持求知、求新、求变、求奇、求胜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看到希望,保持旺盛的斗志,发挥聪明才智,能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适应客观实际变化的要求。要使自己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并且以爱心和热情发挥这种习惯。积极的激情能够调动起全身心的巨大潜力,推动创新。
第三,公务员应具备坚忍不拔创新理念。做到百折不挠,必须确立坚持的心态,调适自控,增加自己的耐性,以开阔的心胸包容所有事物,世界 上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一而再的挫折正是成功路上的指路牌,愈挫愈勇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历程,务尽一切努力去赢得胜利,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坚持不懈。
第四,公务员应掌握科学的创新理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谓理论创新是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而赋予理论以新的内涵,它是在扬弃原有的思想、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出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的过程。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要敢于否定自己,超越自我,古人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因此,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公务员创新能力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国家公务员担负着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责,其创新意识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败尤为重要。新形势下,公务员是否具备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素质,是衡量其政治水平的重要标尺。具备创新意识,是现代公务员在精神素质方面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政府管理活动的综合性、多变性、动态性日益显著,有时瞬息万变,公务员如果不善于观察并提出新的东西来,就跟不上形势,工作就会被动,就完不成政府服务的使命。
公务员创新能力的开发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人才创新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公务员是特殊的人才队伍,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是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组织者和推进者,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公务员不仅个人要具备创新能力,还要求公务员必须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冲破陈旧落后的思维局限性,摒弃因循守旧的教条和讲话的思维方式,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公务员必须深刻认识创新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创新和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研究,培养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勇于创新实践,适应新时代对行政管理的需要。
公务员创新能力开发是公务员自身发展的需要。创新讲求独创性,它力求探索新的思路,运用新的思维方法,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寻找新事物、新形态与旧事物、旧形态之间的差异,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中产生新的突破,得出具有开拓性的、崭新的理论和选择。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只要大力开发创新能力,坚持创新,必将取得新的成绩,使自己得到新的发展。
公务员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素质。能力是人的素质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它包括体力、智力、道德力、审美力、实践操作能力等一般能力,以及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特殊专业才能,如信息收集、鉴定、检索、利用,以及行政管理现代化设备的操作能力等等。创新能力是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是从事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它是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实践,独立地解决问题,产生创造性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与人的思维水平、认识方式、人格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创新能力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智力思维活动,如果长期坚持公务员的创新能力培养,就会促进其思维活跃,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创新致胜,成为行政管理的骨干力量,出色完成行政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开发公务员的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 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素质。
创新能力有利于国家公务员提升管理能力和素质。创新能力与人的思维水平、认识方式、人格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公务员长期坚持创新能力培训,就会促使思维活跃,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创新致胜,成为行政管理的骨干力量,出色完成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还有助于公务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提高。
公务员的创新能力,说到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负责。责任是公务员的工作灵魂。公务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高度责任精神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也根本谈不上工作创新。其次,要善于学习和调研。要学好理论知识,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工作历史、工作过程、工作现状,从群众中吸取营养,在调研中开启心智,不断提高对工作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再次,要求实上进。求实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基础。工作创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过程,必须有目标、有措施、有反馈、有修正等,不能用华而不实的工作手段来对待工作创新。上进心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动力。对工作必须时时刻刻保持争上游、争进位的状态,即使面对极其平凡、极其简单的工作,也要不断寻求工作的新目标,自觉地把工作做得好不好、效率高不高,作为检验自己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就是最大的创新。
总之,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运用科学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现实工作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第四篇: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学习心得体会
(2010年11月22日)宁国市发改委:任文有
公务员队伍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党的干部队伍的关键和保证。经过今年区委组织的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了作为一名公务员要能胜任工作需要,依法履行公职、完成公共管理任务,必须着力提高其应有的九项通用能力。这九项通用能力是坚持改革创新,吸收、借鉴国内外关于公务员能力研究和培训教材的新经验和新成果。具有理论性、创新性、系统性,突出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加强公务员通用能力建设和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确确实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就我自身而言收获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刻认识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政治鉴别能力位于九项能力之首,是最为关键的。这是政治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整个国家讲,我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多党合作制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重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提出要以人为本,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这个根本性的大方向不要搞错。从个人来讲,就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鉴别能力,理论上所谓鉴别能力是一种具备敏锐特质的观察力,科学地判断形势,全面地把握形势和正确方向,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技巧、经验、方法等,进行正确分析、判断、取舍的能力,表现为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能够抑制和反对错误思想、言论,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不良态度和倾向。按照我国对公务员的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因为,政治素质是个人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过硬的政治素质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严格的政治纪律,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当今分居变化时期,公务员首先应能在政治上正确鉴别各种复杂现象和问题,善于识别各种错误倾向和思潮,并敢于与之作斗争,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的政治方向、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战略部署和工作意图,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原则问题不含糊、方向问题不动摇。
二、深入理解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如果不是此次学习,还真不清楚这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才了解何为公共服务,应当从五个方面来正确理解:一是公共服务是满足某种直接需求的活动。二是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享有者能从中得到利益满意和满足的一种社会活动。三是公共服务是使用了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的社会生产过程。四是公共服务的对象是公民及其组织。五是公共服务满足的是公民及其组织的基本的直接需求。除此还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法制性、二是权威性、三是垄断性、四广泛性、五是无偿性。而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乃是整个公共服务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一种政治能力,表现了各级政府的基本政治取向,表明了政治选择、政治行为,实质表现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落实人民政治意愿的过程,公共生活中具有重大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重要因素。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一种责任能力,是政府与社会之间形成的政治契约关系构建了各自的权利、义务范畴及其约束条件。它给社会和公众以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对获取社会信赖与支持、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夯实公共服务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一种依法行政能力,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各种行政权威是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法理来源与支撑,它规定了公共服务能力发挥的范围、途径与基本要求。是一种依法行政行为,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很显然也就表现出的是一种依法行政的能力。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一种实务能力,即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有着具体内容和细化了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解决具体实际事务的具体过程。表现为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一种应变能力,表现为公务员应当与时俱进,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而带来的公共服务内涵与要求的变化,始终保持对行政环境的高度敏感性、自省性以及自我调适、自我改变的适应力、生存力和发展力。环境在变,我自当变,知识在变,我自当变,社会在变,我自当变。
公务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内在驱动与外在强化结合,自我促进和制度保障并重、个人努力与组织培养互助、思想意识修炼与实际技能训练共存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重点必须放在精神要素的固化和强化上,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外在素质的训练和提高。一是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政治教育,强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群众观、权力观、利益观。二要破除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历史中、官吏们把治理的辖区看成是自己的私产,把人民看成子民的封建思想。这种思想仍不断反映在公务员队伍中,尤其在领导干部头脑中大量出现。严重损害了政府威信,必须切实清除“官本位”思想,树立“民本位”思想。三是要树立公共服务成本效益以观念,应该倡导企业家精神,对每一项公共服务都要进行必要的成本、效益核算,确保以最小的成本做好公共服务。消除错误认识,不考虑成本、不讲成本、讲成本就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要跳出只讲办事、不计成本、发文越多、开会越多、花钱越多、政绩越大的误区。
三是认真学习领会提高公务员沟通协调能力。这个方面就我自身来讲是个很大弱项,对沟通协调学习的很少,理解的就更少,通过学习才真正认识到,沟通和协调定义,沟通就是消除障碍使两水相通,泛指使彼此相通。协调就是指组织者调整某一活动各参与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各个因素能够相互配合,促成组织目标的完成。沟通与协调的关系,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良好沟通促进协调,有效的沟通未必协调的现实意义。国家对公务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要求,有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语言文字表达条理清晰,用语流畅、重点突出,尊重他人,关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提高公务员沟通协调是满足政府改革创新管理模式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国家公共管理整体水平的要求,是公务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要不被人误解,留下好的印象,就要按照理论标准努力增强沟通协调能力的意识,认真学习沟通协调的知识,请教他人沟通协调的经验,积极参与沟通协调工作的实践,在不断训练中锋利沟通协调能力。在实践中通过以下方法提高自身沟通协调能力:加强书面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经常练习公文写作,“编筐编篓、难在收口”,提高写作能力。加强言语沟通训练,学习倾听、善于倾听,掌握倾听的技巧,学会说话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以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协调。注意培养训练与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关系的沟通协调民。逐步消除沟通协调中自身存在的障碍。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好地适应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
以上是通过学习的一些的体会,主要还是书本上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对我来说也确实是头一遭,从来没有学习过,十分的新鲜,十分的实用,也确实是新成果。绝对要学,绝对不能够忽视,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学。这绝对是大道理的细化,是细化了的大道理。过去一开始参加工作时,前辈们就经常讲做工作,干事情,要注意方式方法,具体如何去做,也讲不上什么所以然,也不太好讲。现在算是正了名,言而顺的事了,而且有了一套理论书籍来指导,真是太好了。真是发展的成果,改革的成果。
第五篇: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贾亚非
公务员队伍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党的干部队伍的关键和保证。经过今年区委组织的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了作为一名公务员要能胜任工作需要,依法履行公职、完成公共管理任务,必须着力提高其应有的九项通用能力。这九项通用能力是坚持改革创新,吸收、借鉴国内外关于公务员能力研究和培训教材的新经验和新成果。具有理论性、创新性、系统性,突出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加强公务员通用能力建设和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确确实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就我自身而言收获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刻认识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政治鉴别能力位于九项能力之首,是最为关键的。这是政治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整个国家讲,我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多党合作制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重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提出要以人为本,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这个根本性的大方向不要搞错。从个人来讲,就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鉴别能力,理论上所谓鉴别能力是一种具备敏锐特质的观察力,科学地判断形势,全面地把握形势和正确方向,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技巧、经验、方法等,进行正确分析、判断、取舍的能力,表现为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能够抑制和反对错误思想、言论,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不良态度和倾向。按照我国对公务员的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因为,政治素质是个人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过硬的政治素质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严格的政治纪律,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当今分居变化时期,公务员首先应能在政治上正确鉴别各种复杂现象和问题,善于识别各种错误倾向和思潮,并敢于与之作斗争,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的政治方向、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战略部署和工作意图,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原则问题不含糊、方向问题不动摇。
二、深入理解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如果不是此次学习,还真不清楚这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才了解何为公共服务,应当从五个方面来正确理解:一是公共服务是满足某种直接需求的活动。二是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享有者能从中得到利益满意和满足的一种社会活动。三是公共服务是使用了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的社会生产过程。四是公共服务的对象是公民及其组织。五是公共服务满足的是公民及其组织的基本的直接需求。除此还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法制性、二是权威性、三是垄断性、四广泛性、五是无偿性。而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乃是整个公共服务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一种政治能力,表现了各级政府的基本政治取向,表明了政治选择、政治行为,实质表现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落实人民政治意愿的过程,公共生活中具有重大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重要因素。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一种责任能力,是政府与社会之间形成的政治契约关系构建了各自的权利、义务范畴及其约束条件。它给社会和公众以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对获取社会信赖与支持、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夯实公共服务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一种依法行政能力,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各种行政权威是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法理来源与支撑,它规定了公共服务能力发挥的范围、途径与基本要求。是一种依法行政行为,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很显然也就表现出的是一种依法行政的能力。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一种实务能力,即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有着具体内容和细化了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解决具体实际事务的具体过程。表现为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一种应变能力,表现为公务员应当与时俱进,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而带来的公共服务内涵与要求的变化,始终保持对行政环境的高度敏感性、自省性以及自我调适、自我改变的适应力、生存力和发展力。环境在变,我自当变,知识在变,我自当变,社会在变,我自当变。
公务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内在驱动与外在强化结合,自我促进和制度保障并重、个人努力与组织培养互助、思想意识修炼与实际技能训练共存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重点必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