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有感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
米晓莉
无意中,看到同事的书架中看到《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本书,立刻被“正面管教”四个字吸引了。什么是“正面管教”?问同事借了这本书细细的阅读,才发现这真的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说起来,我已经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十五年了,自认为已经算是一个老教师了。可是,读完这边本书,回忆自己对待学生课上、课下的种种问题,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让我觉得惭愧不已。对待胆敢挑战我权威的学生,我就是简单的对他们强硬,并要求他们好好的表现。一开始低年级的孩子不敢反抗,我也常常自得,觉得对待学生就要严厉严厉再严厉。随着所教年级的升高,孩子们慢慢的不满我的说教,常常会和我对着干。我也会思考:我干如何对待大孩子?这可能也是我不敢尝试高年级的教学的原因之一吧!直到现在,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对待学生应该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尊重、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他们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与告诉”的活动告诉我们,问比告诉有效的多。当学生出现错误,直接告诉他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他往往会把老师的话当做耳旁风,下次依旧我行我素。可是,换一种询问的方式,尊重的问,学生会有一种被尊重、对参与的感激,感到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效果会更好。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既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儿子的妈妈。不管处于哪个角色,我都忽略了鼓励对孩子的重要性。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绩,我认为理所当然;当他成绩下降,我会责备他不认真,没有尽力。儿子有时常常在获得某种自己认为的进步时,高兴地告诉我,却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妈妈的表扬。犯了错误,我才会重视的不停的重复询问,你为什么做不好?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不给于孩子多一些鼓励,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弱点,利用自己的长处高飞。父母、老师和学生能够一起努力,帮助彼此展翅飞翔。这就是当人感觉收到鼓励时的做法。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还列举了很多阻碍沟通的语言,同时还告诉我们改善沟通的话。让我明白了怎么样才能改善沟通。核实能改善沟通,探询会促进沟通,邀请会鼓励合作。肯定是一种沟通方式,尊重也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
书中提出的“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用孩子学骑自行车的比喻来阐述这一过程,着实是精妙的比喻。那么学习必有收获,收获要出自于实践,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也会尝试着运用书中介绍的方法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希望和孩子们共同进步吧。
第二篇: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假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其英文名字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第五章所讲述的建立情感联结的内容让我感同身受,作为一位教师是很关爱自己的学生的,但为什们孩子们对自己的教育要求完成的不好呢,书中所讲的案例让我茅塞顿开。因为自己的言行让孩子们得不到老师关爱自己的讯息。书中介绍了几种方法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倾听并认真对待孩子们。进行一次野外旅行。欣赏独特性。通过尊重学生的课外兴趣来建立情感联结等方法帮助学生们体验到关爱、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是一位老师所能做到的最有效的事情。
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点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爱是前提,爱的重要性,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真诚的爱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些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想起来我上学期处理课堂上一突发情况时,歪打正着用了这种方法。当时,我正在上课,有一女生突然从后门进入,连招呼也没打一下。按照常规做法,我应该让她站在后面,也可以当时就批评她。可是,当时,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她为什么来迟到了?她高傲地昂着头,“某某同学流鼻血了,我去给她送纸了!”声音很大,一脸的挑衅!我想在她心里,帮助同学是值得肯定的行为,她不认为自己来迟到是不对的,更不会认为自己不打报告就进教室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想让她意识到她的错误,必须先让改变以往的做法。我真诚地看着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平静地说,“你能帮助同学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下次你如果迟到的时候,能从前门进入,跟老师打个报告。这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她没想到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吵她,还肯定了她的行为,低下了头,“老师,知道了。”她态度的改变也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正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的变化,给学生的心里感觉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才会导致她态度的转变吧!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感谢《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上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我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这个寒假读了本有关正面管教的书,它是由美国三位教育家联合编写的,书中力从“鼓励”出发,论述教育教学中正面管教的重要性。读完这本书,自己也在反思从教这么几年里,我用的一些方法,归结起来,就一原则:惩罚为主,鼓励为辅。记得刚教书那半年,我拼命去听老教师的课,他们用什么方法,我就用什么方法,可谁知,那些所谓的好法子,在我班里竟失了效。原因在于,我根本没理解那些方法,只是生搬硬套,给原本的教学上了枷锁。再者,别人的方法可以学,可以用,但前提是要理解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为,教师不同,学生不同,造就的方法当然也不同。下面,我结合自己三年教学中的真实案例说说我对正面管教的浅薄理解。
那是高二的一个早上,我手里拿着查作业的小本子,绷着脸走进教师,一改往常的春风满面,满是严肃地站在讲台上,底下的学生也发现了我的反常,立马很配合的安静的坐在那,我知道,这是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征兆。我开口说“谁今天作业又没交,都给我站起来!”很快,没交作业的学生像出土的春笋刷刷的站起来,我一瞅,怎么又是她!“怎么又是你,天天不交作业,一个女生,怎么脸皮这么厚,以后......”,我像失去了理智一般,说了一大堆,该说的不该说的全说了,最后,在气喘吁吁中结束了我自以为是的“演讲”,本来以为我赢了,可谁知,刚一停下,陈同学便开口大声说道:“你以后别管我了,我......”瞬间,全身的血液一股脑冲向大脑,我感觉自己要疯了。所有学生瞪大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我,很明显,他们这是看戏不嫌事儿大。我该怎么办呢?我很清楚,我需要冷静、冷静,在冷静。就这样,僵持了几分钟,我开口了:好吧,以后随你!自那以后,我再也没管过她。可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她变了,上课很少睡觉,几次的考试,成绩也进步了。我不断地问自己:怎么我不管了,她成绩倒还好了。后来,我找到了原因,那就是我自以为是的关心成了她学习的压力。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重新反思以前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好不夸张的说,我对管学生有了天翻地覆的认识。
想想自己和身边的同事,我们普遍实行的管教方法,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学生,让他们听自己的话,完完全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而各种纪律规定便成了我们控制他们的法宝。比如我吧,用过的法子很多:罚站、罚跑、罚抄、打手心、买东西、不上课等等,但没有一个方法真正得到长久的实效。
学生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你可以想象一列试图靠单轨驶向目的地的火车,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火车需要两条轨道,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正面管教的方法,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在接受正面管教时,学生们能受到尊重的对待,有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再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一个正面管教的教室,为孩子们提供了最好的可能机会,让他们通过对话与分享、倾听与共情、合作、协商和解决冲突,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技能。当出现一个行为问题时,老师们不再插手干预和直接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放到班会议程上,或者使用解决问题的步骤。
很多老师没有认识到学生们拥有个人力量,并且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运用这种力量。我们要形成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孩子们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没有成败评判,没有责任,羞辱或痛苦的氛围中探索自己的选择和行为的后果。正面管教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使学生们能够审视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并为改变自己的行为参与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当我们愿意放弃对学生的控制,转而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学生们共同努力时,正面管教才会有效。那些知道如何问更多的问题并更少说教的老师,会对学生们的想法和观点产生真正的好奇心。当学生们受到鼓励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机会选择而不是被命令,并和其他人一起解决问题时,教室里的气氛就会改善,变成合作、协同和相互尊重的氛围。
第四篇: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有感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有感
熊芳芳
工作之余拜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实在是一次对自己日常班级管理观念的颠覆。在读的过程中,我对于“管教”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在我原来的认识里,管教应该是一种威严,是约束,是赏罚分明的,首先要管,之后才是教。而这本书中谈到一个词语“正面管教”.如书中开篇所言,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与现在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而在我的班级管理当中,奖励与惩罚即是我自己在班级日常中最擅长使用的管理方式。
谈及奖励与惩罚的手段,这二者是我在班级管理中,见效最快的手段方法。我任教的一年级为了让孩子“懂事”、“安分”、“听话”,我采用了奖励的形式,即得到表扬的孩子能拿到奖章,反之,得到批评的孩子则得到无法得到奖章。
这个方法的实行,在短期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成效。班上孩子为了“金星少年,银星少年”为了奖券,似乎安分听话了不少。可是这个“安分”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太久,几个星期后重新开始问题重重,对孩子们来说,班级制定的奖惩制度已经失去了新鲜感,老师的呵斥他们也已经能够完全免疫。正如书中所言,孩子们成为了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我反思自己,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是否遵从了孩子们本性中自然的成长规律?我是否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了“大人”,强行以成人世界的规矩规定去约束孩子,而无视了孩童成长过程中的天真,打断了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一个优秀的班级到底该如何定义?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指出,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应该是让孩子们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而以上的能力培养,目前正是我的班级中极其缺失的。这本书不仅帮助我发现了以上的自我反思问题,还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如何去和学生沟通,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本书实践性非常强,可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书典范。在接下来的班级活动中,我将会以书中案例为模板接着进行班级管理尝试。
第五篇:《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
这是一本写给教育工作者的工具书。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悟和收获:
一、鼓励是正面教育的核心
正如书中摘录的鲁道夫德雷克斯的话所说,丧失信心是所有不良行为的基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也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孩子们对未来满怀希望和欣喜,教育才成为可能。鼓励就像阳光雨露,给成长中的孩子带去力量和希望。
因此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妨谨记并用行动让孩子们谨记以下三个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1.我能行;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
当孩子犯错时,鼓励他接受错误并承担责任;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看清目标、找准方法、勇往直前;当孩子达到目的时,鼓励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转变思维,更好地鼓励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冰山理论,我们看到的人的行为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在水面之下的则是更为复杂的人的心理。
因此正面管教比一般管教方法更多的关注水面之下的部分,把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归结于四种错误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并挖掘出其目的反映的密码信息,给教师或父母提出相应行为下对孩子作出回应的建议和方法。
在活动案例【冰山丛林】中,书中更根据四个错误目的给出了相应的鼓励话语,为教师解决孩子的不良行为提供一定的借鉴。用鼓励代替责罚,也能让学生更愿意去面对错误,承担责任,从而改正并进步。
三、相互尊重即相互鼓励
当教室管理以相互尊重为基础时,学生们在学业和社会情感技能方面都会学得最好。除了一般的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在教室里的教育过程中,更应该有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由此鼓励者和被鼓励者这两个角色也不应该只由两种人去扮演。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告诉我: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学会在纠正学生之前先建立情感联结,这时我们则需要像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的去做:用一个人的眼睛去看,用另一个人的耳朵去听,用另一个人的心去感受。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也是如此。
那应该如何学会相互尊重和教会学生相互尊重呢?书中为此给我们提供了4个赋予力量的相互尊重的沟通技巧:1.说到做到;2.少即是多;3.头脑、内心和直觉;4.网球比赛。学会互相尊重,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理解和肯定,本身便是对对方的一种鼓励。
和善而坚定,和善即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坚定则是教师能够始终用鼓励对待孩子的态度。这不仅是从《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中体会的一些感悟,更多的需要我们加以思考的同时、活学活用,把所学的方法落实到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