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涂春英
本学期,为积极投入到有效教育改革浪潮中,我在班级也组建了单元组,并进行了一定的训练。下面我就谈谈在这次活动中得到的对单元组的认识。1.单元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授课方式更多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而EEPO有效教育单元组合作学习把传统的个人竞争变为了小组与小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竞争环境转化为了EEPO有效教育单元组合作环境,使得每个小组及组内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使那些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充满了自信,从而大面积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单元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单元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改变了课堂上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特别是对生字的学习,EEPO有效教育单元组合作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更好地发现生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学习上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求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向别人提问和解答他人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能力,更促进了他们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增加思维的碰撞,从而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3.单元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传统课堂上的竞争机制,使一个学生的成功需要其他学生的失败作为代价,这对于学生学习是极为不利的。而EEPO有效教育单元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帮助他人,提高集体荣誉感,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使学生意识到每一个同学的收获都是小组的收获,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所以,EEPO有效教育单元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相互尊重,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发扬团队精神。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一种习惯,为以后事业上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运用EEPO有效教育单元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更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语文课中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2014
年4月28日
第二篇:有效教育心得体会11
参加EEPO有效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7月23-25日,非常有幸的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MS-EEPO有效教育课堂改革培训会,主讲教师孟照彬教授,经过三天的培训,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现阶段江安教育课堂改革非常有必要,以往的课堂让学生厌学,逃学,得不到学生家长不理解,以致教师的工作压力特别大,课堂效率低下。
二、课堂改革还是应该“规范+特长”,孟教授的课堂“约定”这点很好,实际以往我们也有,就是班级公约或者班规,但很多老师还是在具体落实时不行,没有达到效果,往后应该研究更多的规范课堂行为的公约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至于孟教授讲学生可以在课堂坐桌子,我觉得不符合学生的行为规范。
三、单元组形态或团队合作,虽然这种方法很好,但我觉得并不像孟教授所讲,处处可用,在中学数学上,有很多学生有困难的地方,但是必须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就应让学生思考,例如数学的压轴题,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能做的难度较大的题,让学生讨论,浪费时间,最后得不到效果,这时不如教师引导下的讲解。
四、对于“五防”,以前也有所注意,但没有系统的反思,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
五、时间,这时本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孟教授的团队在任何时候都非常注重时间,我想,时间是很好落实小组讨论的措施,很多老师害怕学生讨论后不能完成教学任务,那就必须在每一个环节规定好时间,备课时也要注明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
总之,经过三天辛苦的学习,使得自己的一些教学理论更加系统化,也学会了一些教学的注意事项,观摩的两堂课,让自己看到了与江安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以后的落实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
第三篇:EEPO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EEPO—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天峨县第四小学:吴丽敏
我有幸成为学校EEPO有效教育实验教师,并于2010年12月至今先后参加了四次培训会,培训中孟教授和区级专家组给我们精心培训了MS—EEPO有效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一年多来的几次培训,使我深有感触,下来简单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培训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介绍MS教育操作系统的基本方式中谈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必须学会撑握3-5种的教学方式。其中“基本上课方式”——要素组合方式。指的是,把 “听、看、讲、想、做、动静转换”这几种方式组合起来上课,效果最好。因为孟教授根据研究发现,学生单纯看,学习效果是20%,教师讲、学生听、看,学习效率只有30%,学生讲、听、看想结合,学习效果达50%,如果讲、听、看、想、动静转换,学习效果可达70%,如果各要素有机的巧妙组合运用,教学效果高达90%。特别是“想、做”这两种方式,属于开放性的、动态的方式。而研究发现,中小学生专注时间是7到8分钟,往我们的课堂大多是学生坐着听,回想起来,真是浪费了很多学生的时间,效率低下得可怕。而EEPO有效教育的动静转换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到了学生的专注时间上限时就应该让学生动起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中学。而在动与静的转换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约定”来节约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训练到位。只要我们朝这样一个最佳教学模式努力,课堂教学效率何愁不高?
“EEPO—— 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其操作系统包括:
1、学生学习方式,2、教师教学课型方式,3、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训练内容包括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人力资源和教室资源利用、约定与规则动静转换、一般性激励、学习的表达呈现、速度训练(记忆、阅读、写作、记录、计算等速度训练)、社会实践体验等。
教师组织教学的课型方式包括许多种,主要有以下三种:(1)要素组合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重点是关注看、讲、想、做、动、静以及各要素交换使用等教学互动要素。
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其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顺应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学生单纯看,学习效果是20%,教师讲、学生听、看,学习效率只有30%,学生讲、听、看想结合,学习效果达50%,如果讲、听、看、想、动静转换,学习效果可达70%,如果各要素有机的巧妙组合运用,教学效果高达90%。
(2)“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
平台互动方式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3)哲学方式
哲学方式是EEPO---有效教育的课型方式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是这一方式还没有机会具体接受培训,期待下一期培训能具体学习并掌握。
培训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有有效教育的强化次数的问题。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做得累,教师改作业也累,而效果反而很差。有效教育主导的是在课堂中找准关键知识点和考点,然后在课堂上用多种形式把这些知识点和考点提升强化次数,最终完成课堂教学目的。而课后作业应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这样一来不仅照顾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也照顾了知识性的教育。
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有效教育是当下中国教育改革的科学途径,而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我只有努力掌握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才不至于被教育淘汰。
2012年2月
第四篇:MS-EEPO有效教育心得体会6
MS-EEPO有效教育心得体会
今年7月23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孟教授举办的MS-EEPO有效教育培训。带着激动与困惑去参与,在迷茫中也收获了一点惊喜。经过三天的培训以及回来后自己查找相关学习资料,我对有效教育总算有了初步的理解。
“EEPO——有效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教育要讲效率,过程要讲优化”,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觉得EEPO的要素组合方式、平台互动方式(课型方式)和小组讨论方式(学习方式)是最实用,最有效的。
一.实践要素组合方式和平台互动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要素组合课型强调了七个要素的轮换使用,“听、看、讲、想、做、动、静。”因为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动静结合,灵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顺应学生学习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者、学者都轻松了。学习的效果也会特别好。七种要素的不同使用,效果是有不同的。
七个要素使用的效果:
看——20%
听、看——30%
讲、听、看——50%
讲、听、看、想+动静转换——70%
七种要素巧妙运用——90%
听,倾听能力怎么样;看,学生能否看到表面的,还能看到内在的;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怎么样,能讲清所要表达的意思吗?想,学生的归纳能力,个性化,多向度的想像能力培养得怎么样?什么是“动”?我认为,小组合作是“动”,起立回答、上黑板讲解,组间讨论和辩争都是“动”,展示呈现也是“动”。教学时,由“静”到“动”易,由“动”到“静”则需要一些规则来约定„„学生在这样的课型中,能充分调动感官,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如果能掌握这种要素组合课型,我想,我们就可以解决当前学生存在的厌学、学习不专心等问题了。
平台互动方式,教师抓住一些关键的要素构建多功能、多向度的作业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操作,体验学习过程,享受合作的成果的同时落实知识点,突破重难点。平台互动方式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教师点讲)
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让学生各抒己见,张扬个性。但对老师调控课堂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如果组织不好,就容易出现闹哄哄的场面,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EEPO的学习方式的小组学习中,制定了规则,比如:准备好了吗? OK手势;明白了:正手;不明白:反手;正确:打√;错的:×;鼓励表扬的掌声约定;还有,有节奏的三击掌组建或解散单元组,可以间接控制动静转换等等。事先做好手势的约定,以便于老师的调控。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求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要学会关照、关注、倾听,有持久性、亲和力,有分工,强调小组贡献率。这样,使小组学习真正发挥了作用,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在开学之初就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发现课堂有秩序多了,也比较容易调控了,但运用起来还是不能很自如,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大胆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培训的时间很短暂,我对EEPO有效教育的了解也很有限,甚至会有偏差,如同雾里看花,但我发现“EEPO有效教育”是朵教育奇葩,虽朦胧但美丽,花香袭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第五篇:开展有效教育的心得体会
开展有效教育的心得体会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名山中学 周永新
孟教授提出了‚孟照彬的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是继续了陶行知的实践与教育理论,把国际视野与本土视野相结合,深入课堂,将课堂研究作为自己研究的重心。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MS教育操作系统的基本方式中谈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基本上课方式‛——要素组合方式。指的是,把 ‚听、看、讲、想、做‛这几种方式组合起来上课,效果最好。
‚EEPO—— 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效教育的理念对于课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是在教师讲授上‚限制‛,控制教师讲授时间,一般情况下要求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讲就要精讲,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二是在学生学上‚放开‛,在教学‚真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放开、学生的思维要放开、学生的交流要放开、学生的学习结果要放开。
三是在互动上‚多维‛,要做到‚多维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中介的互动。
四是在讲练上‚结合‛,做到练习---检测---反馈---矫正连环跟进。
五是教学模式要‚有效‛。不管何种教学模式,都要看学生是否经历了认真的思维过程,是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这五条标准,各学科又分别制订出比较全面的评价细则。
通过开展有效教育,我认为,有效教育将人们原来轻易不敢问津的高深繁杂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及技术方式,使我尝到了有效教育‘化繁为简’的妙处和甜头。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相信有效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有效教育的基础上,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