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教育
“有效教育”是由中央教科所特聘研究员孟兆彬教授创建的教学方式。其核心是通过组织和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因素(环节),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有效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其中:
一、“听”: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既倾听老师讲的,也强化生生互听。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教师讲(教授)的内容与方法、质量如何;
(二)学生能否听的进去,是否理解?
二、“看”: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指学生在一节课中,看到的教师创设的视觉情境,如:图像、视频、板书、教具、教学示范,以及教师的表情等所传递的可视信息等。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教师提供的素材内容的选择是否适当,质量如何,展示的方法与途径?
(二)学生能否看得懂,是否有教学价值。
三、“想”:指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想”,要有深度、有广度、有个性。这种思考与探究是基于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所产生的。“想”是学生实现质变的转折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教师提供的素材内容所创设的问题情景能否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
(二)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层次与价值。
四、“讲”:指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讲清所要表达的意思,对同桌讲,对小组成员讲,对全班同学讲。它可以是对于教师提出问题的回答,也可以是在听到看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之后质疑的提问,还可以是经过思考与探究之后的感悟等。它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反馈。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学生所讲内容的层次与质量?
(二)学生讲的深度与价值,参与态度与情感?
五、“做”:指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体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作业练习,是课堂教学的落实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课堂教学的质量。美术教学中的“做”不仅包括绘画、手工以及诸多的可操作的美术学习内容,甚至表演、交流和展示等都可纳入“做”的范畴。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教师所布置“做”的内容的价值与层次?
(二)学生做的兴趣与质量?
六、“动”:是指整节课中学生较为活跃的教学时段。既包括心动、手动、口动,也包含主动、被动,还含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学生的心动、手动、口动是否主动、生动?
(二)有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能否做到“动中有静”不盲从,有组织,有条理,忙而不乱。
七、“静”:是指整节课中学生较为冷静的教学时段。提醒教师备课时反思:
(一)看师生能否冷静的分析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二)“静”不是死水一潭,是否做到“静中有动”在静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究。
“动”与“静”作为一对矛盾的集合体,在课堂教学中交互出现,互为补充。“动”与“静”转换适当。“动”要达到调节情绪、互相交流、合作提高的目的。“静”也并并非死水一潭。该静要静,当动则动。
总之:上述七个教学环节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体现了整节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仅仅顾及其中几个环节,不做整体分析研究,往往会顾此失彼。应在整个课堂教学大目标下整体把握,由单独的七个环节的改进提高,到正确调整好七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
“新一轮课程改革宣告失败……”这是我在EEPO课改培训中听到的消息,心中很有些遗憾。就我自身的经历而言,可以说,我就是在上一轮课改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就真的要这样去否定上一轮的课程改革吗?上一轮课改的核心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确让包括我在内的一大部分教师更新了观念、明确了目标。这应该是上一轮课改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承认上一轮课改是有其可取之处的。而今为什么把其推翻,而以EEPO有效教育取而代之呢,我进行了思考与比较。
1、教改的思想不一样。新课改过于理想化,过多否定了我们的传统教育,觉得“自家门前的不是风景”,过于推崇西方教育,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EEPO的基本观点则是:把西方最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尤其是中国最擅长的知识性结合起来,并使之大众化。把博取众家之长的发展观发挥得淋漓尽致。
2、推广的渠道不一样。新课改走的是从城市向农村推进的道路,先从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开始,结果发现很多东西倒了农村却实行不了:如教材、以及对师资的要求等等。而EEPO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0%的农村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可以说解决了农村教育问题就是解决了全国的教育问题,而我们孟昭彬教授恰好就选用了这样一条实用主义的道路。
3、对教师成长的关注不一样。新课改在这方面确实采用了很大的力度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进行了培训,有国家级的万名骨干教师培训的园丁工程,依次下来还有省级、市级、区级的骨干教师培训,为什么教师的成长参差不齐呢?究其原因,其培训主要注重在理论的培训,少有实践的培训,操作性不强,导致许多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而EEPO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教学体系,它涵盖了武大教育猜想所组成的理论范畴、八大技术方式所组成的操作范畴以及四大方法范畴,对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乃至备课听课记录方式都有详尽的指导和培训,让受训教师心中有数。
4、领导者的心态不一样。可以看到新课改中有些学校领导只是抱着通过教改做出学校特色以达到学校的“宣传”效应。而参与课改的教师,从课题的选择到开题论证从课题计划的制定到课题真正的展开,这应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学期甚至一个月、几天就能出来一个论文,可见教育的急功近利,这能做好学问做好课改吗?而在EEPO教改中,我们的创建人孟教授率先垂范,提出要善于放下我们的姿态,虚心向世界优秀文化学习,融贯东西方,优选其方法,形成方法和方法论群体。并从边远地区做起,从小地方做起,在长时间的实验过程中做到既大胆试验又进行及时调整,不断对过程进行优化,并把此轮改革实验时间定为二十年,可见其不急功近利的科学态度,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从以上四点的比较,读者不难看出,两种改革相比,我推崇的是EEPO方式,可以说其弥补了上一轮课改的不足,解决了上一轮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以往教改失败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多少年来,高考这根指挥棒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教改的命运,我们期待着更适合学生发展更适合时代需要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出现。
第二篇:有效教育小结
在素质教育形形式下,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校致力于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历了高效课堂系列课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经验。2010年初,经教育局领导推荐和多次学习培训,我们对“有效教育”这一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它是思想体系、理论体系、操作体系都非常科学完整实效性很强的的教育教学理论,它有自己的一套具体高效的操作办法,它在“课型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备课方式”、“教研活动的方式”、“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教学管理的方法”等有关教育教学活动的所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并给出了灵活多变的具体操作框架,我们认识到“有效教育”将是素质教育形势下最为高效、操作性最强的教学操作体系。因此,我校致力于开展“有效教育”课堂研究。
我们也不是完全放弃我们已有的经验和成果,而是抱着一种学习与借鉴的想法进行接收与改进,争取找到适合我校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我们首先对“要素组合”、“平台互动”、“哲学方式”、“三元方式”四种课型进行了专题研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研究计划,分工合作,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听评课研讨。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有效教育”教学方式不能只就一个方面进行孤立研究,课型方式的改进必须依赖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教师的教研活动方式的改进,学生没有形成有效地学习方式,课型方式只能是一些花架子,没有有效地教研活动做辅助,教师对课堂的把握也只能是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就打破了我们以往的固有思维模式,进行了学生学习方式的重点培训,同时改进了教师们教研活动的方法。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培训方面,我们进行了“五项基础”、“五个防范”、“五个控制”“五个速度”等方面的有效培训。在教师们的教研活动方面,通过孟教授指点,我们把老师们组成若干“团队”进行了“原理结构性团队”训练、“目标导向性团队”训练、“项目结构性团队”训练、“学科结构性团队”训练。使老师们学会了团队合作进行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此期间我们也进行了几次“有效教育”的培训学习,听取了孟教授的报告,观看了许多外省市地区及兄弟学校的教学改革视频,也多次派教师到部分实验学校去观摩学习,还选派了老师到甘肃去讲课,进行了课堂交流。我们学校还承办了两次“有效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孟教授亲临现场进行了调研指导,部分老师得到了孟教授的高度评价。
今年暑假,我们精选出20多位青年教师会同另外两处学校进行了封闭式强化训练。孟教授做了培训报告,并进行了多种教研活动方式的培训,这次培训使老师们“团队教研”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今年9月份,包括我校在内的三处参与试验的学校将在我区承办全国“有效教育”观摩研讨活动,届时我校将选派若干优秀教师提供观摩课,并展示我们的“团队教研活动”水平,汇报我们的研究成果。
第三篇:EEPO有效教育
EEPO有效教育
EEPO有效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文表达为: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简称有效教育。是孟照彬教授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西部五省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我市天等县2008年开始试点),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被称为第六种教学方式。有些教师单独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好像学生全程参与和合作学习,因此形像地称为“参与式教学”或“小组合作学习”。它的核心理念是有效——时间有效、资源有效、教学效果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些有效,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ms-eepo是一个方法系统,因此不能单独地从教学这个环节来认识它,应该从备课、教案、上课的组织、效果的评价等全方面来认识它,下面是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备课与写教案环节
平时备课是想到哪写到哪,有很大的随意性,eepo的备课则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ms-eepo”要求在充分地研究教材与学生的前提下,首先确定的是课型方式,由课型方式决定自己的教学步骤与策略。
1、框架:首先根据内容确定一节课的整体框架,大致分为多少个节点(参见eepo教案示例中的圆圈,每个圆圈就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要占用多长的时间(时间轴),有哪些基本任务(即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通常书写在节点时间轴的下方),明确每个节点要达到何种目标(一般书写在节点时间轴的上方),明确一节课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强化次数(基本知识和技能始终要抓好)。
2、步骤:确定节点后,根据每个节点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小组内交流与评价——小组展示探究结果——教师评价”的基本流程,完成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生生互动(含组内互动和组间互动)——师生互动”多维度的参与到学习中,或许这就是eepo的精髓——参与式合作学习。
3、策略:每个节点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eepo“要素组合方式”为例,教学中“七个要素轮换着用”,它的基本方法是: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依据生理、心理和目标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把人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七个基本要素“看、听、讲、想、做、动、静”单列或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来交替进行。这就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大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方式,据资料显示: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看,效果只有20%;教师讲,学生听与看,效果只有30%;如果学生听、讲、看结合起来用,效果可达70%;如果七种要素都能巧妙运用,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因此,在备课中,要思考好“听、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如何交换着用。同时将基本知识与技能强化次数上升,一个知识点至少要强化7到12 次,学生才能掌握。专家研究使用学习卡,可提高7到12倍。所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学习并用学习卡(扶中的学案其实是学习卡的更高级形式)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使强化次数上升,提高学习的效率。反映到教案上,就要求教案中反映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化(不能模棱两可,要具有可测量性),教学内容要问题化(知识分解成问题),教学过程要实践化(重视探究过程和学生的参与度而不是结论的得出),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造成课堂上瞬息万变,因此eepo格式的教案要有很大的宽容度,不大可能去设计每一个细节的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老式的问答式详案就不适用了,只能大致确定 基本节点、节点完成的任务及用时,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随机应变。详细请参阅教案示例。
二、上课的组织
eepo的核心理念,即“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我们都知道,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方面,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孔子在论述教育时,曾说道: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我们可以将孔子的智慧做一修改并扩充,使之成为我们eepo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信条: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传统的满堂灌)。对于我听过和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一点(自学和讲授)。对于我听过、看过并问过问题或与人讨论过的东西,我会开始理解(讨论法)。对于我听过、看过、讨论过和做过的东西,我会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探究式学习)。对于我教过另外一个人的东西,我会掌握(eepo模式的深层次)。因此,eepo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小组讨论学习………………………解决问题
组内评价和组间交流………………掌握知识 ←相当于教别人的层次 教师评价……………………………辅助作用
这种组织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舞台上的主角,教师不再是导演,只是一个观众,而掌声就是评价,会让主角愿意更卖力地表演。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以往的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都是在学生领完合作任务后,便有一个人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其他人只是在做观众。甚至还有一些小组成员干脆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说说笑笑,实效性何从谈起;这样的课堂看似注重学生的参与,可学生的学习能力怎能提高。eepo有效教育把小组合作的操作模式进行了细化,分别从小组的构建、目标的明确、合作要求、关注边缘人物、成果展示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每个小组成员之间都能努力做到互相关注、互相关照、互相倾听、而且他们能努力营造有亲和力的氛围,为了完成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助性学习。只有精心的组织教学,并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学效率的最优化才会得以实现。(我校目前正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试点,有许多地方要完善)
三、评课
eepo创始人孟照彬教授再三强调:教学中主动权能不能交出去,交出去多少,交出去后还要看能不能收得回来,这是衡量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标准。评课要从学生参与度这方面去衡量
eepo的评课模式要求能记录时间线,活动及活动目标,目标达成程度,基本知识技能的强化次数,并试图分析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见示例)下文附孟照彬eepo有效教育原文,供大家研读
一、有效教育概念
就是把西方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擅长的知识性有机的整合起来,并使之大众化的教育。即是将西方教育的优势和中国传统教育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第六种教学方式。有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共分五大板块。
二、五大板块。
(一)、课型方式。1要素组合方式 2平台互动式 3哲学方式
(二)、学习方式。1小组学习团队学习
(三)、评价方式。1经典性评价 2单要素评价 3学科性评价 4项目性评价 5过程性评价
(四)、备课方式。1图文备课式 2模块结构式
(五)、管理方式 1单元组管理 2 e---s管理 3逻辑框架管理
三、经典表达方式。
三性合一:知识性 个性 创造性 一般表达方式:互动 主动 能动
(一)、知识性的五性: 1是什么的知识 2为什么的知识 3何时何地的知识 4谁的知识 5怎么做的知识
(二)、个性:
1、听:善于听的学生只占5分之1
2、看:善于看的学生只占5分之1
3、讲:善于讲的学生只占5分之1
4、做:善于做的学生只占5分之1
5、综合性:善于综合的学生只占5分之1
(三)创造性:人家没有说过的话,你说了。人家没有做过的事,你做了。人家没有组合过的,你组合了。
(四)互动:
1、师生互动
2、生生互动
3、人机互动
(五)主动:
1、主动前要教,教多少由目标而定。
2、主动前要讲策略。
(六)能动:
1、兴趣
2、产生动机
3、效应 效应包括一八效应 二八效应 三八效应
四、e-----ms要素组合式:
就是在课堂上将看、听、讲、想、做、动静转换,这7个要素同时起用,用不同的方式刺激学生,同时将强化次数上升,一个知识点至少要强化7到12 次,学生才能掌握。专家研究使用学习卡,可提高7到12倍。所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学习并用学习卡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使强化次数上升,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要素组合方式
基本概念:“要素组合是eepo方式最基本的课型方式,也是eepo方式中最简明也最易掌握的课型,掌握要素组合这种课型,就能为学习其他课型打下扎实的基础。
1.要素: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听、看、讲、想、做,加上动静转换这七个基本元素。
2.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教学活动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它的组合形式有五千多种(5040),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3.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形态,就是七个要素换着用。充分调动学生感官,顺应学生学习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能全神贯注地投人学习,这样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
实施要义:“要素组合方式”课型。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活动,属于基础课型形 态。要素组合方式在九大课型的教学活动中所占的分量在60%左右。操作要点:
1.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组合着用,并适时进行动静转换。动静转换主要靠组织形态的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大组活动来调节。一般情况下,生理心理决定了一节课小动2-4次,大动1-2次是比较适宜的。
2.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组合,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力,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特别是训练学生的小组水平、大组水平、约定、表达呈现方式。良好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益,实现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保证。
3.事先约定、快速流程检测效果,快速传递信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约定与快速流程检测的结合,是迅速、有效转入下个环节学习的前提。流程检测的目的,一是快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二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减少无效教育状况的出现。流程检测得到的结果:如果80%以上的学生达到要求即可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如不足50%就要及时或课后或下一节课补救。
4.调集一切要素强化知识点、考点、演化点是教学考试质量的关键。训练关键点一要注意梯度;二要考虑向度;三要充分用好学生这个人力资源,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迅速打开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资料链接:
为什么要进行要素组合? 原因有三:
1.多年前,西方人完成了要素组合的效果测试,证明要素组合能提高学习效率。西方人进行要素组合测试的效果如下:①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看,效果只有20%。②传统的讲授式,教师讲,学生听与看,效果只有加30%。③如果学生讲、听、看结合起来用,效果可达50%。④如果讲、听、看、想加动静转换,效果可活70%。⑤如果7种要素都能巧妙运用,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2.人的专注时间有限。到了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动静转换,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注时间只有7-8分钟,中学生专注时间12-15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限,学生注意力就会开始分散。分散的损耗率,第一时限为15%,第二时限为30%,第三时限为50%。因为课堂上能照顾到的学生一般只达到50%,所以加上不能照顾到的学生的损耗率,超时限的平均损耗率就会达到75%。因此要适时进行动静转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3.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要强化到一定的次数,才能记住记牢。要达到一定的次数不能靠重复。要适时进行动静转换并组合运用五个学习要素。反复强化关键要素,才能提高效率。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强化基本量和理想量分别是:母语12-11次,17-22次;数学7-12次,12-17次;外语17-22次,22-32次;实验教学活动3-5次,5-7次。
因此,要使学生把握知识,形成能力还得遵循教育规律,训练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二、哲学方式
基本概念: 哲学方式是九大主流课型之一,在eepo教学方式中处于核心地 位。它体现的是一种哲学辩证的关系。它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关联的。它的一个重要调控艺术“少就是多”。它可以通过一幅图一句话、一个字,对学生进行大量思维能力的扩张训练。哲学方式是操作艺术的高级形态。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是培养思想家的秘密武器。实施要义:“哲学方式”适宜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并能由一点散开去的课。可单独作为思维训练课上,也可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某一环节。两周上一次为好,至少一个学期要上两次。
操作要点:
1.使任意一个教育素材个性化,是上好“哲学方式”课的前提。这里要注意“任意一个素材,并使之个性化。”任意一个素材,如:一张纸、一幅画、一首小诗、一段文章、一道算式、一个数、一个水杯……
2.营造一个充分自由民主的研讨空间,并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小组、团队……),进行梯度形态下的思维扩张,再扩张。
3.哲学方式课倡导的理念是不依附任何学科不解决学科问题,不下结论,只重思维开发的训练。
哲学方式的课有三个看点:①看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②看学生思维是否得到打开(即一堂课有多少个思维向度)。③看学生思辩的过程(批判能力和答辩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迅速处理、收集信息,特别在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出来后,老师要及时捕捉关键点,加以点拨、引申;在问题汇集强化中,迅速地进行个性化的问题强化、筛选、补充……
三、平台互动方式
基本概念: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这里的关键要素指的是,本节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多向度”指的是,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个性表达。
平台互动方式主要流程:
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一老师精讲《评+讲》。
实施要义:平台互动式同哲学方式一样适宜思维的训练,不同的是,它适宜所有的学科,可解决学科的重点、难点问题,是eepo十大教学方式中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操作要点:
1.从示意图上可见,每一个平台的构建,都有具体的内容,有思维扩张的要求,(向度的数目)有达成的目标。它与一般教学环节不同的是,它有一个强化关键要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进行一定梯度形态下的交互式学习。
2.关键不宜太多,小学一堂课,一般是1-3个关健点.中学一堂课一般是1-5个关键点(平台不宜太多〕
3.第三个操作点“交互”一定里充分。每人一个向度,交互后变成多向度。多向度的目的就是从多角度来刺激关键点,强化关键点。
4.在多向度达成后,教师要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以便在评中讲,讲在点上,讲在关键处。
5.平台方式的课,交互很多,一般要与“团队水平”这种学习方式配套。因此必须把学生训练成团队水平。四、二元方式:
基本概念:二元方式是eepo教学方式的一种,他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区域。即“一元区”、“二元区”。“一元区”的要求是充分地“想”,设计做的方案,“二元区”的要求是科学地“做”,严格地按方案“做”。从“想”到“做”的有效实现是通过二次排序这座桥来完成的。
实施要义:二元方式动手实践性强,适合理、化、生、科学等学科的教学。是培养科学家的武器。操作要点:
1.想是第一个操作点。这里,一方面教师要设置想的宽松环境.让学生充分进行个性化,创造性地想;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出个性化的方案,并不断地修改完善。
2.“二次排序”是二元方式的重要操作点。二次排序。即在信息极大扩展并得到多种方案时,以重要性和可行性所进行的排列、筛选。
第一次排序。以重要性为依据,在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一些重要信息。第二次排序。以可行性为依据,在第一次筛选的基础上,再进行筛选。
通过二次排序,将扩展的思维集中到一个方案上来,然后就此进行方案设汁,再进入二元区“科学地做”的阶段。
3.做特别强调学生是在设计好个性化方案的前提进行严格地、科学地做,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在想与做的过程中,反思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由想到做这个过程的反复性。在严格地按方案做的前提下反思。然后调整修改方案,再做、再反厦,这是二元方式的常态。
4.二元方式的课。每次一般是2节课或许还需要课外时间来完成。它是一个过程训练。
体验方式基本概念。体验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地体验、感受、表达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交流讨论,使自己得到强化与演化。实施要义:体验方式课型非常适宜思品、社会、作文等学科教学。它也可与哲学方式或其它课型相结合,产生新的课型,再运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第四篇:MWS--EEPO有效教育总结
MS-EEPO有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上饶县一小 张丽萍
本学期已经结束,现将本学期做如下总结:
1、学生能够在小组学习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活动。同时能够在小组汇报总结。
2、大部分学生学会了关注、关照、倾听,知道资源要分享,懂得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谦让。还有少部分学生不会关注、关照、倾听、学会资源利学、会与他人相处,还是处于边缘状态。
3、班级单元组和团队的建立总的来说很不错,90%的学生积极参与,90%的后进生也积极参与到单元组活动中,共同进步。
4、大部分学生起来汇报时会说:“大家好,我是--组,我代表我们这组发言,我们这组认为或我们从----看出了----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5、大部分学生熟悉要素组合课型、平台互动课型、哲学方式课型的。80%学生能熟悉课堂上学习想与做的操作模式,积极思考,大胆完成。
6、自己在半年内熟悉评价的具体内容,并能运用。大部分学生学会相互评价。
7、努力把EEPO课型方式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去,教学中依据本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把七个基本要素“看、听、想、讲、做、动、静”单列或加于适当的排列组。,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多思、多讲、多动。
8、积极参加EEPO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不断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把有效教育教学理念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课,一同探讨EEPO有效教育模式。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针对这个学期学生的表现我将在下个学期修正计划,以求将课改进行到底。
张丽萍 2015年1月
第五篇:有效教育心得体会11
参加EEPO有效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7月23-25日,非常有幸的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MS-EEPO有效教育课堂改革培训会,主讲教师孟照彬教授,经过三天的培训,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现阶段江安教育课堂改革非常有必要,以往的课堂让学生厌学,逃学,得不到学生家长不理解,以致教师的工作压力特别大,课堂效率低下。
二、课堂改革还是应该“规范+特长”,孟教授的课堂“约定”这点很好,实际以往我们也有,就是班级公约或者班规,但很多老师还是在具体落实时不行,没有达到效果,往后应该研究更多的规范课堂行为的公约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至于孟教授讲学生可以在课堂坐桌子,我觉得不符合学生的行为规范。
三、单元组形态或团队合作,虽然这种方法很好,但我觉得并不像孟教授所讲,处处可用,在中学数学上,有很多学生有困难的地方,但是必须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就应让学生思考,例如数学的压轴题,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能做的难度较大的题,让学生讨论,浪费时间,最后得不到效果,这时不如教师引导下的讲解。
四、对于“五防”,以前也有所注意,但没有系统的反思,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
五、时间,这时本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孟教授的团队在任何时候都非常注重时间,我想,时间是很好落实小组讨论的措施,很多老师害怕学生讨论后不能完成教学任务,那就必须在每一个环节规定好时间,备课时也要注明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
总之,经过三天辛苦的学习,使得自己的一些教学理论更加系统化,也学会了一些教学的注意事项,观摩的两堂课,让自己看到了与江安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以后的落实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