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法学总论学习感受
刑法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需要我们记住大量的名词解释,像各种主刑、附加刑和非刑法性措施,我觉得在记忆之外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从我们之前的课堂练习中激烈的讨论就能看出来,我们对于一些难点还是理解的不够。像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分辨,特别是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我认为在分辨两者时一定要注意行为人是否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意识。还有量刑中法定情节的应当和可以,应当表示必须,可以就是法官使用他的自由裁量权的时候了。数罪并罚的三种计算方式也许最开始还不是太理解,这就需要多做多看多分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什么情况下属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我认为看各种版本的教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而要真正做到运用这些知识,多看案例多分析案例将所学的知识一个一个套入案例中,不太理解的知识会随着眼界的开阔而渐渐明朗。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非法买卖、储存危险物质的案例。
被告人王召成、金国淼在未依法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约定由王召成出面购买氰化钠。2006年10月至2007年年底,王召成先后3次向倪荣华购买氰化钠。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王召成先后3次向李光明购买氰化钠。王召成、金国淼均将上述氰化钠储存在其二人各自承包车间的带锁仓库内,用于电镀生产。其中,王召成用总量的三分之一,金国淼用总量的三分之二。2008年5月和2009年7月,被告人孙永法先后向王召成分别购买氰化钠1桶和1袋。2008年7、8月间,被告人钟伟东向王召成购买氰化钠5袋。2009年9月,被告人周智明向王召成购买氰化钠3袋。孙永法、钟伟东、周智明购得氰化钠后,均储存于各自车间的带锁仓库或水槽内,用于电镀生产。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被告人王召成、金国淼、孙永法、钟伟东、周智明五人在未取得剧毒化学品使用许可证的情况下,明知氰化钠是剧毒化学品仍非法买卖、储存,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买卖、储存危险物质罪,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各犯罪人均有相同的犯罪故意,且各犯罪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所以属于共同犯罪。在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非法买卖”毒害性物质,是指违反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规定,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许可,擅自购买或者出售毒害性物质的行为,就是说只要做出买卖其中一个行为就构成犯罪,并不需要兼有买进和卖出的行为。
王召成等人到案后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购买氰化钠用于电镀生产,主观恶性小,未发生事故,未发现严重环境污染,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这五个被告人均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因此可适用缓刑。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各种名词、概念、法条,更是法律精神,我们所需要的不仅是满腔热血,还要有一颗负责任、肯钻研的心。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都谨记我们是一个法律人,不要因外部环境而失去赤子之心,牢记法律精神吧,它在任何黑暗的时候都会是一盏照亮前路的明灯。
第二篇:刑法学总论答案
刑法学总论答案
刑法的适用范围()是保护原则的管辖根据。
A、危害本国国家安全的犯罪,本国有管辖权
B、危害在其它国家的本国公民安全的犯罪,本国有管辖权 C、危害本国公民安全的犯罪,本国有管辖权
D、危害在本国的外籍公民的犯罪,本国有管辖权 我的答案:A 属地原则的管辖根据是:一个国家对()有管辖权。A、本国领域内的犯罪
B、在任何国家的本国公民犯罪 C、本国领域内的外籍公民犯罪 D、特定领域内的犯罪 我的答案:A 属人原则的管辖根据是以公民的犯罪地点作为根据。()我的答案:×
空间效力原则
我国刑法如何规定当行为地和结果地不一致时的犯罪?()A、采取行为地管辖原则 B、采取结果地管辖原则
C、同时采取行为地和结果地管辖原则 D、采取属人原则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关于刑法个别化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罪行相适应的刑法原则 B、强调客观的行为及其危害
C、把行为作为唯一的定罪处罚根据 D、目的是为了教育和改善犯罪人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在我国领域外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经过外国审判后,无需再依法追究。()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对于域外的外国人犯罪,我国没有管辖权。()我的答案:×
刑法的时间效力
我国主要采用的刑法适用原则是()。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2 以下关于从旧兼从轻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则上只能使用行为时的法律来定罪处罚,但若新法有利于被告时,适用新的法律 B、如果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新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
C、如果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而新法不认为是犯罪的,依然适用旧的法律来定罪 D、旧法和新法都认为是犯罪,但新法处罚较轻,则适用新法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3 一个新制定的刑事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有效,称为()。A、无溯及力 B、有溯及力 C、法律生效 D、法律失效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4 刑法的时间效力包含的内容有()。A、刑法的生效时间 B、刑法的失效时间 C、刑法的溯及力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5 禁止事后法的正确含义是禁止不利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被告人的事后法。()我的答案:√
特殊情况下刑法的适用问题 1 我国刑法如何认定中间时法?()A、依照旧法进行处罚 B、依照新法进行处罚
C、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存在立法漏洞
D、本法实行后,法律又多次变化的,适用最有利被告的法律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对于按照行为时的法律已经判决生效,当新法律发生变化后,可根据新的法律更改判决。()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司法解释没有溯及力。()我的答案:×
犯罪的法定概念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
A、窃取国家情报,严重危害国家安全
B、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 C、醉酒驾驶致人死亡 D、装修噪音扰民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在司法实践中,某些案件根据具体情况,可按照()的规定不予犯罪处理。A、行政处罚 B、民法 C、法律原则 D、但书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犯罪对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不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但书是对刑法的补充条文()。我的答案:×
犯罪的基本特征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不属于犯罪成立条件的选项是()。A、符合构成要件 B、违法的
C、造成重大损失的 D、有责的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如何理解刑法学界关于犯罪特征的讨论?()A、两特征说和三特征说都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B、两特征说优于三特征说
C、三特征说实践性比两特征说强
D、这些争议只具有理论价值,并不具有实践意义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犯罪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民事违法性 B、社会危害性 C、刑事违法性
D、应受刑法惩罚性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4 迷信犯属于犯罪。()我的答案:×
犯罪构成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犯罪构成是刑事法里规定的,为犯罪成立所必要的()。A、各种主观要件 B、各种客观要件
C、各种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D、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2 关于大陆法刑法理论中的有责性判断,说法错误的是()。A、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
B、刑事责任指的是行为人所具备的应该用刑法来加以惩罚的心理 C、责任分为责任形式和责任能力
D、责任形式涉及到有无阻却责任的事由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3 在大陆法国家,判断犯罪成立的第一步是()。A、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 B、违法性的判断 C、有责性的判断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4 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说法错误的是()。A、英美法系中定罪的构成要件和诉讼规则紧密相连 B、英美法系没有抽象的构成要件概念
C、大陆法系所抽象出来的构成条件理论与实际定罪过程相符
D、消极要件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都被纳入犯罪成立的要件之中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5 大陆法系与欧美法系定罪方式不同,大陆法实行同种数罪并罚,而欧美法为同种数罪不并罚。()
我的答案:×
犯罪构成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犯罪构成是刑事法里规定的,为犯罪成立所必要的()。A、各种主观要件 B、各种客观要件
C、各种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D、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2 关于大陆法刑法理论中的有责性判断,说法错误的是()。A、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
B、刑事责任指的是行为人所具备的应该用刑法来加以惩罚的心理 C、责任分为责任形式和责任能力
D、责任形式涉及到有无阻却责任的事由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3 在大陆法国家,判断犯罪成立的第一步是()。A、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 B、违法性的判断 C、有责性的判断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4 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说法错误的是()。A、英美法系中定罪的构成要件和诉讼规则紧密相连 B、英美法系没有抽象的构成要件概念
C、大陆法系所抽象出来的构成条件理论与实际定罪过程相符
D、消极要件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都被纳入犯罪成立的要件之中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5 大陆法系与欧美法系定罪方式不同,大陆法实行同种数罪并罚,而欧美法为同种数罪不并罚。()
我的答案:×
刑法总则的构成要件与实施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刑法分则规定,犯罪构成要件的要素不包括()。
A、因果关系
B、行为的时空条件
C、行为的手段方法
D、行为目的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修正的犯罪构成在总则中主要有共同犯罪和()两类。
A、有组织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未完成犯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关于犯罪客体说法正确的是()。
A、客体可作为考量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标准
B、客体可作为犯罪分类的标准
C、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不属于未完成的犯罪。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正当防卫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贪污受贿罪属于简单客体犯罪。()我的答案:×
犯罪主体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我国最早规定单位犯罪的法律是1987年()。 A、《海关法》
B、《刑法》
C、《环境保护法》
D、《反垄断法》
我的答案:A得分: 33.3分
犯罪主体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并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
A、自然人
B、单位
C、法人
D、自然人与单位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自然犯罪主体的构成要件是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我的答案:√
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关于责任能力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限定责任能力人是指部分丧失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B、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加了对限制责任能力人的规定 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无需承担刑事责任。D、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需同时满足医学标准和心理学标准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刑事责任能力包含年龄因素、精神因素以及()三个反面。A、环境因素 B、生理因素 C、经济因素 D、情感因素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刑事责任能力只需满足精神病学(或称医学标准)即可。()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经鉴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了危害结果,可不负刑事责任,也无需进行治疗。()我的答案:×
醉酒犯罪刑事责任能力的界定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关于身体残疾的犯罪,错误的选项是()。
A、聋哑人包括只聋不哑和只哑不聋两种情况
B、盲人必须是双目失明的人
C、我国刑法中没有对聋哑人和盲人有先天性和后天形成的区分
D、在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对于聋哑人和盲人犯罪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我的答案:A得分: 33.3分
我国刑法中规定,聋哑人和盲人应当负刑事责任。()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病理性醉酒犯罪属于醉酒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我的答案:×
特殊主体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关于特殊主体说法错误的是()。
A、必须具有某些犯罪所要求的特定身份作为其构成要件的自然人主体
B、是一般主体的对称
C、渎职罪的特定身份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职务侵占罪的特定身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下列属于身份犯的犯罪的是()。
A、强奸罪
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C、逃税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不属于职务犯罪。
A、贪污罪
B、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C、挪用公款
D、受贿罪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身份可以决定某些犯罪的罪与非罪。()我的答案:√
单位犯罪主体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法人单位犯罪不属于单位犯罪
B、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犯罪都属于单位犯罪 C、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视为单位犯罪
D、界定单位犯罪最重要的是把单位犯罪行为和个人犯罪行为区分开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如何认定合法成立的公司,但是既有违法犯罪活动又有合法经营活动?()
A、以违法犯罪为主要活动的按自然人犯罪定罪处罚
B、按单位犯罪定罪处罚
C、按自然人犯罪来定罪处罚
D、既包含单位犯罪,又包括自然人犯罪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设立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按()处罚。
A、按自然人犯罪来定罪
B、既包含单位犯罪,又包括自然人犯罪
C、按单位犯罪定罪
D、按特殊主体犯罪定罪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法律规定的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包括一人公司。我的答案:×
单位犯罪的构成特征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不属于单位意志的反映的情况是()。
A、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的犯罪行为
B、由单位负责人决定实施的犯罪行为
C、经单位负责人授权的其他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行为
D、由于单位负责人违反单位章程而实施的犯罪行为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单位犯罪的客观特征体现在()。
A、由自然人代表单位来实施的行为
B、自然人代表单位实施的个人行为
C、自然人利用职权实施的个人行为
D、以单位名义,代表单位的职务行为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3
下列犯罪中,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单位犯罪的是()。
A、走私罪
B、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C、盗窃罪
D、金融诈骗罪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单位犯罪必须以刑法分则有明文规定为前提。()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单位犯罪必须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犯罪活动。()我的答案:×
单位犯罪的其他方面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单位自首的认定不包含()。
A、由单位集体决定自首,能够反映单位意志 B、代表单位实施犯罪的直接主管人员自首
C、单位自首认定以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只要到案,如实供诉罪行,认定为自首 D、参与单位犯罪的任何人员自首,都可以认定为单位自首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不属于纯正单位犯罪的犯罪行为是()。A、逃汇罪 B、单位受贿罪 C、受贿罪
D、单位过失犯罪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我国单位犯罪的单罚制指只处罚代表单位实施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犯罪的单位。()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我国刑法原则上对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不区分主犯和从犯,但在具体案件中,对所起作用较小的人,可按从犯依法予以从轻处罚。()我的答案:√
犯罪客观要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是任何犯罪构成所必须具备的。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行为的手段和方法
D、行为的时空条件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关于犯罪的客观要件说法错误的是()。
A、指刑法所规定的,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各种客观事实情况
B、所有的犯罪构成客观要件都取决于分则规定 C、修正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取决于总则规定
D、犯罪的客观要件必须具有法定性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刑法分则对各种犯罪的客观要件与要素要求是一样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只有主观的犯罪意图,而没有客观的危害行为,不构成犯罪。()我的答案:√
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下列关于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说法错误的是()。
A、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通常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基本形式
B、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C、不作为是指不履行作为的法律义务的行为
D、不作为通常不构成犯罪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关于持有型犯罪的理解错误的是()。
A、持有型犯罪的对象都是特定的
B、在司法实践中,只有当不构成其它犯罪时才认定为持有型犯罪
C、持有型犯罪全部属于不作为的危害行为
D、持有行为可以分为事实的持有和推定的持有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着手”可以区别预备犯罪和犯罪未遂。()我的答案:√
不作为的分类与构成要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职务要求产生的义务?()
A、警察应该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
B、医生有义务救死扶伤
C、商人应该诚信经营
D、教师应该禁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2
80年代我国法学界在选择作为的法律义务的来源时,没有包含下列哪一项?()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职务业务要求产生的义务
C、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D、法律行为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不作为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是行为人必须同时具有作为的法律和道德义务。我的答案:×
先行行为、法律行为产生的义务已完成成绩: 100.0分
田华下班回家,遇到持刀抢劫,田华逃跑但进入了死胡同,而劫匪持刀紧随其后。田华慌忙中拿起墙角的木棒向劫匪挥去,劫匪应声倒下。田华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过失伤害 D、紧急避险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关于紧急避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紧急避险保护了合法利益,但是牺牲了第三者的利益
B、紧急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大于所牺牲的利益
C、紧急避险的行为是无害的,因此符合法律规范
D、紧急避险实际上损害了合法利益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孙某驾驶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以25公里的时速前进,此时迎面开来一辆高速行驶的失控汽车,孙某急忙向右打舵,将车开到人行道上造成撞伤一人的后果。孙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过失伤害
D、紧急避险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先行行为所产生的法律义务包含了道德的要求。()我的答案:√
不作为行为的分析与见解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下列关于其它法系对不作为行为的认定,说法正确的是()。
A、在大陆法系中,危险共同体有救助义务,如果一方遇到危险,另一方不救助,则会构成不作为犯罪。
B、英美法中,自愿承担援助所产生的法律义务中,不援助即是犯罪。
C、英美法中,应邀到土地所有人的领土内的人,对土地所有人的财产和人生安全有保护义务。
D、在英美法和大陆法中,均已将见死不救犯罪化。
我的答案:A得分: 33.3分
犯罪的受害人处于危险状态,犯罪人对其有救助义务,若不作为导致其死亡,我国法律对此如何认定?()
A、算重罪谋杀罪
B、将数罪并罚
C、不单独定罪,视作结果加重犯
D、其不作为行为是否要独立定罪,将取决于刑法分则规定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3
法律行为产生的义务通常是指合同义务,并且在实践中只涉及民事违约责任,不会产生刑事犯罪。我的答案:×
危害结果已完成成绩: 75.0分
下列哪些犯罪不是将犯罪结果作为既遂的判断标准?()
A、故意杀人
B、盗窃
C、诈骗
D、丢失枪支不报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下列哪一项属于行为犯?()
A、脱逃罪
B、盗窃罪
C、诈骗 D、遗弃罪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刑法分则中,结果犯、危险犯、行为犯、结果加重犯是根据()来进行划分。
A、犯罪动机的不同
B、危害程度的不同
C、犯罪结果的意义不同
D、犯罪主体的不同
我的答案:D得分: 0.0分
大陆法理论中,抽象危险犯是指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的危害行为,而是需要证明其危险后果的存在的一类犯罪。()我的答案:×
因果关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关于因果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刑法中,若一个行为直接导致一个结果的发生,不需要再做因果关系判断。
B、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有刑法意义的危害行为与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C、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在案件事实清楚的情况下的关系,而非刑侦意义上的犯罪原因。 D、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具有相同的意义。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关于介入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介入因素只能是第三者的行为,不能是被告人的自身行为。
B、介入因素中如果有他人的犯罪行为,因果关系一定会中断。
C、如果是异常的介入因素导致犯罪结果,前行为则与后行为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D、异常的介入因素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在英美法系中,如果有介入因素,直接根据前行为和后结果的事实因果关系进行判定。()我的答案:×
因果关系的判断和行为对象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犯罪客体要件中的选择性要件的是()。
A、行为的时空条件
B、行为的手段和方法
C、危害行为 D、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犯罪性质是由()决定。
A、行为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体
D、犯罪结果
我的答案:B得分: 33.3分
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具有因果关系。()我的答案:√
犯罪的主观要件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已完成成绩: 100.0分
犯罪的故意和()称为犯罪的必要要件。
A、犯罪的过失
B、犯罪的目的 C、犯罪的动机
D、犯罪的结果
我的答案:A得分: 33.3分
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有犯罪目的的要求。()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犯罪动机可用于决定罪与非罪。()我的答案:×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分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下列不属于间接故意犯罪的是()。
亡。A、同一宿舍的甲在饮水机里投毒杀害了乙,但甲没有阻止丙喝饮水机里的水,最终丙也中毒身 B、甲乙二人打赌,看谁敢点燃库房边的草席。甲将草席点燃后,与乙扬长而去,造成火灾。
C、甲在公共场所私设电网,又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造成多人触电身亡。
D、警察甲与警察乙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时放在桌上的手枪向乙瞄准、开枪,并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乙被当场打死。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
关于犯罪过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过失犯罪都要负刑事责任。
B、过失犯罪是以造成严重后果作为定罪要件。
C、量刑与过失行为的种类无关。
D、犯罪过失与过失犯罪是同一个概念。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医生为某种药贴上“芒硝”的标签后拿给病人,后来发生中毒,两人死亡,经检验死于砒霜中毒。该案医生的行为属于()。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甲某为防小偷在果园私设电网并特意安装上“漏电保护器”,但是仍然造成一名3岁儿童被电击死的后果。该案甲某的行为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我的答案:√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过于自信包括两个方面:过高估计了个人能力以及()。
A、对行为对象过于自信
B、过低估计了危害结果
C、对客观条件过于自信
D、过高估计自己对法律的认识程度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下列关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说法正确的是()。
A、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
B、在实践中,若行为人没有采取积极措施避免结果的发生,则被认定为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因为过于自信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D、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意图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而由于过于自信未能避免。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已经认识到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没有任何避免危险结果发生的措施,又无任何自信根据而不计后果的行为属于()。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直接故意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可以从二者认识危害结果的程度进行区分。()我的答案:×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案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瓜农在西瓜中注入农药防治被偷,一定要在旁边设立警示标志,这样才会避免间接故意杀人。()
A、正确
B、错误
我的答案:A得分: 33.3分
醉驾的标准是酒精含量达到()以上。
A、20mg
B、40mg C、80mg
D、200mg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高速路上的井盖被偷后由于存在车祸的严重隐患,该小偷应被判处危害公共安全罪。
A、正确
B、错误
我的答案:B
无罪过事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疏忽大意的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区别是()。
A、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应不应当预见
B、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有预见
C、是否具有不可抗力的因素
D、是否具有犯罪故意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行为人是否能预见危害结果,其判断标准有:行为人标准、()和折中标准。 A、职业标准
B、行为能力标准
C、主观标准
D、一般人标准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下列选项属于意外事件的是()。
A、甲意图杀害乙,甲得知乙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后,随即防火烧毁值班室,最终将顶替乙值班的病烧死。
B、甲抓到一条毒蛇,放在家里的水桶里。一天家中请客,来了很多人。其中的一个客人在水桶里洗手,被蛇给咬了,造成重伤。
C、甲在爬山时由于山路湿滑,不慎摔倒后撞到身后的乙,乙跌下山崖。
D、甲欲杀害妻子乙,并在饭菜里下好毒后说自己有事要出门,让妻子先吃饭。这时他们的儿子从外面回来说肚子饿,于是乙给儿子盛了一碗饭,儿子吃了之后中毒身亡。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意外事件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预见义务,并且应当有预见能力。()我的答案:×
认识错误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A、假想非罪
B、客体错误
C、行为错误
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我的答案:A得分: 20.0分
认识错误属于()。
A、过失犯罪
B、不作为犯罪
C、无罪过事件
D、故意犯罪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行为错误包括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和()。
A、行为对象错误
B、行为目标错误
C、行为方法或手段错误 D、行为目的或目标错误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关于行为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为差误是客观行为的打击发生了偏差。
B、行为差误属于无罪过事件。
C、行为差误在主观认识上有错误。
D、行为误差可导致行为人的行为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产生错误。
我的答案:A得分: 20.0分
广义上,认识错误是指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我的答案:×
正当化事由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事后防卫包括不法侵害已经完成或已达既遂,以及()。
A、不法侵害已被阻止或因未遂而停止
B、不法侵害人已丧失继续侵害能力 C、不法侵害已自动停止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当防卫的起因是客观上存在不法侵害行为,而这种不法侵害行为只能是法定的犯罪行为。
B、对合法的行为不能实施正当防卫。
C、对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进行的反击,不是正当防卫。
D、防卫不适时不属于正当防卫。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紧急避险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第三者对进行合法避险的行为人进行的反击属于间接故意犯罪。()我的答案:×
防卫对象及防卫意图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下列选项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为保护非法利益的行为
B、防卫挑拨
C、偶然防卫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合法的防卫意图不包括()。
A、保护国家利益
B、保护公共利益
C、保护动物权益
D、保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在共同犯罪中,只有针对主犯的反击才是正当防卫。()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在互殴事件中,如果甲已经放弃,而乙继续加害甲,并且威胁到甲的生命安全,此时甲有正当防卫的权利。()我的答案:√
防卫限度条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下列哪一项不是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A、客观存在不法侵害
B、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C、防卫行为超过合理限度
D、防卫对象仅限于不法侵害人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下列案例中属于防卫过当的是()。
A、乙到甲的饭店吃饭后不付钱便离开,甲要求乙付钱但遭到拒绝,二人发生争吵时乙用刀威胁甲,但刀滑落在地,此时甲捡起刀刺向乙,并连捅数刀致乙死亡。
B、甲在回家路上遭到乙抢劫,甲奋起反击,二人扭打起来,此时丙路过欲帮助甲,但被甲误以为是乙的同伙,并将丙推倒致其受伤。
C、甲与乙在停车场因车位问题发生了争执,争吵越来越激烈,乙动手打甲,乙被甲反击后随即离开,但甲继续追打乙致其重伤。
D、甲在公交车上看见乙行窃,甲提醒被偷乘客注意财产安全,甲下车后遭到乙跟踪报复,被乙用刀刺伤,二人随即扭打起来,甲夺刀反击乙,致乙死亡。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
防卫行为是否过当,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判断。()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防卫过当不能免除刑事处罚。()我的答案:×
特殊防卫已完成成绩:
无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
A、防卫起因不同
B、防卫手段不同
C、防卫意图不同
D、防卫结果不同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规定的无过当防卫的犯罪行为?()
A、行凶 B、杀人
C、盗窃
D、绑架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刑法》对于无过当防卫的规定中,“其它危及人生安全的暴力犯罪”包含哪些条件?()
A、必须是暴力犯罪
B、必须危及人身
C、必须达到严重危及人身的程度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行为人对毁坏财物的行凶采取的防卫行为,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我的答案:错
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护自己生命而牺牲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避险行为,可不负刑事责任。
B、紧急避险对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同样适用。
C、紧急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小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利益,同样合法,可不负法律责任。
D、紧急避险只能是发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紧急避险构成条件中的时间条件是指()。
A、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B、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C、避险行为产生于不法侵害结束之后
D、避险行为产生于不法侵害之前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紧急避险行为人的主观保护意图不包括()。
A、保护国家利益
B、保护公共利益
C、保护动物权益
D、保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
为保护个人名誉产生的紧急避险行为可不负法律责任。()我的答案:×
修正的犯罪构成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根据我国《刑法总则》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根据刑法通说,下列选项中具有未完成形态的是()。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过失犯罪
D、结果加重犯罪 我的答案:A得分: 20.0分
修正的犯罪构成包括未完成的犯罪和()。
A、共同犯罪
B、单位犯罪
C、过失犯罪
D、故意犯罪
我的答案:A得分: 20.0分
犯罪的中止形态只存在于着手以后的实行阶段()。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指犯罪的完成形态。()我的答案:×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构成条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下列关于犯罪未遂的条件-“着手实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着手实行是实行行为的起点。
B、着手实行的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C、对于单一行为的着手实行的认定,是看行为人是否已经开始实行犯罪行为。
D、判断是否着手实行的主观标准是指行为本身能否反映犯罪意图。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故意犯罪的发展过程包括犯罪的预备阶段和犯罪的()阶段。
A、实行
B、中止
C、结束
D、既遂
我的答案:A得分: 20.0分
犯罪预备构成的条件是()。
A、为了实行犯罪
B、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
C、停止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4
我国《刑法》规定,预备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对于复合行为,只有当目的行为开始时才被认定为着手实行。()我的答案:×
犯罪既遂已完成成绩: 100.0分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的标志是()。
A、犯罪未得逞
B、是否着手
C、犯罪停止的原因
D、犯罪停止时间
我的答案:A得分: 20.0分
行为犯的既遂标准是()。
A、是否着手 B、行为是否发生
C、行为是否完成
D、行为是否造成危害结果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财产性犯罪中,()是作为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A、犯罪是否得逞
B、是否着手
C、结果是否发生
D、结果是否造成危害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构成要件的齐备与否,是犯罪成立与否的标准。()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所有未遂的犯罪都要受到处罚。()我的答案:×
犯罪未遂的分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相区分的标志是()。
A、犯罪是否着手
B、结果是否发生
C、犯罪是否得逞
D、犯罪未得逞是否是行为人的意志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关于犯罪未遂的处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犯罪未遂都要受到处罚
B、犯罪未遂都要从轻处罚
C、犯罪未遂有不从轻处罚的案例
D、犯罪未遂要加重处罚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结果加重犯必须是法定的犯罪。()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迷信犯属于不能犯。()我的答案:×
犯罪中止已完成成绩: 100.0分
犯罪中止的构成条件不包括()。
A、中止的自动性
B、中止的时间性
C、中止的客观性
D、中止的条件性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一般来说,以下属于意志以外而停止犯罪的因素的是()。
A、被害人的吓唬而停止犯罪
B、犯罪过程中遇到熟人而停止犯罪
C、自行将被害人送到医院抢救
D、行为人出于怜悯同情而停止犯罪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犯罪中止的前提是行为人认为自己客观上不能继续实施犯罪达到既遂状态。()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积极中止指的是犯罪行为尚未实施完毕,采取作为的方式。()我的答案:×
共同犯罪概述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
A、免除处罚
B、减轻处罚
C、加重处罚
D、酌情量刑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犯罪未完成形态的三种类型不包括()。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阻碍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经拐骗但尚未卖出时,不能被称为既遂
B、买卖双方商谈好价钱但尚未转移人口时不能被称为既遂
C、只要对人口进行拐骗就构成既遂
D、未找到买家的时候不能被称为既遂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未做出任何伤害性的行为时不能判定为犯罪既遂。()我的答案:√
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共同犯罪行为从分工来讲,不包括()。
A、实行行为 B、组织行为
C、教唆行为
D、挑拨行为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目标,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体现出共同犯罪行为的()。
A、主体性
B、一致性
C、整体性
D、规律性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人共同过失犯罪是主观存在的
B、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C、应当负刑事责任,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D、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才能被称为共同犯罪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于两个以上古河犯罪主体条件的自然人。()我的答案:×
不成立共同犯罪的特殊情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实行过限时,承担行为责任的是()。
A、过限行为人
B、所有犯罪人
C、其他犯罪人
D、酌情量刑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当两人先后给被害人造成致命的伤害时,两人的犯罪情况为()。
A、皆为犯罪未遂
B、皆为犯罪既遂
C、前者是犯罪未遂,后者是犯罪既遂
D、前者是犯罪既遂,后者是犯罪未遂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有期徒刑
A、三年以下
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C、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
D、十五年以上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窝藏与包庇行为即便是事先通谋过,但因为不是同时犯罪,不能以共犯论处。()我的答案:×
共同犯罪的形式及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有明确分工的共同犯罪被称为()。
A、简单共犯
B、复杂共犯
C、主观共犯
第三篇:刑法学(总论)教案
刑法学(总论)教案
梅 胜
第一章 刑 法 概 说
本章重点:刑法的概念、性质(尤其是法律性质)、任务、体系和解释。
本章的难点: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的外延;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区别;刑法解释的主体不同导致的解释效力的不同。
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刑法的基本属性、创制及完善过程;全面掌握刑法的体系和各种解释方法。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详言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根据自己意志,规定那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的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另外,还有把刑法分为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是指具有普遍效力的刑法,如刑法典。特别刑法——是指仅适用于特定人、时、地、事的刑法,包括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二、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性质包含两层性质:一是刑法的阶级性;二是刑法的法律性。
1、刑法的阶级性。它是指刑法的阶级属性,即是哪个阶级意志的体现,为哪个阶级利益服务。我国刑法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保卫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保护广大公民利益,惩罚犯罪,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
2、刑法的法律性质。它是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而呈现刑法所特有的性质。表现为:第一,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最广泛;第二,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后盾法;第三,刑法的强制性最严厉。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
一、刑法的创制
刑法的创制,就是刑法的制定过程。我国第一部刑法典经历了漫长的创制过程。表现为:
1、早在建国初,我国先后制定了一些单行刑事法律,如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为刑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2、1950年——1954年9月,法制委员会起草了两个草案: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纲草案》,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指导原则草案》。3、1954年10月——1956年11月,法律室共起草了13稿。4、1957年6月28日,已写出22稿,经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中央书记处审查,准备提交全国人大代表讨论后,以草案的方式公布,但因“反右”斗争的进行而搁浅。5、1961年10月——1963年10月9日,经过多次修改,形成了33稿,且经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同志审查,准备公布,但“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开始,又一次被搁置了。6、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从1978年10月开始,对33稿进行修改、补充,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7月6日公布,1980年1月1日生效。
二、刑法的完善
1、刑法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计划经济背景下颁布的刑法,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宜粗不宜细”立法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制定的刑法急需修改。我国陆续颁布24个单行刑法,为全面修改刑法奠定了基础,再加上刑法学研究的深入,完全具备修改的条件。
2、刑法修改的阶段。第一,酝酿准备阶段(1982—1988.2)。最高立法机关认识到刑法确需修改,并着手收集和整理材料;第二,初步修改阶段(1988.3—1989.6)。列入立法议程,并尝试性的拟定了修改稿。第三,重点修改阶段(1991年),主要讨论反革命罪的修改问题。第四,全面修改阶段(1993——1996.12),刑法的体系、罪名作了大面积的修改,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讨论,拟定出草案供立法机关通过。第五,立法审议通过(1996.12——1997、3),第八届全国人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10月1日施行。
2、刑法修改的原则。A、坚持刑法的统一性和完备性原则。制定一部将方方面面的犯罪容纳在一起的法典。B、坚持刑事法治原则和加强刑法保障功能。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正当防卫、对公民人身权的保护等,均体现了这一原则。C、立足本国国情与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相结合的原则。如反革命罪的修改、国际刑法规定的国际犯罪转化为国内刑罚的相关罪名。
第三节 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一、刑法的根据
1、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宪法第28条有专门规定。
2、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是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
二、刑法的任务
刑法第2条规定了刑法的任务。具体说来有四项任务:
1、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4、维护社会秩序。
刑法的总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排除干扰、创造良好的治安和经济环境。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
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或者说,刑法内容的排列和组合。
我国刑法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章、节、条、款、项、段等层次。全文用统一的序号。
1、总则——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的规范体系。A、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适用范围。B、犯罪——犯罪的一般原理(成立要件)。C、刑罚——刑罚的一般原理(刑种、体系)。D、刑罚的具体运用——量刑、行刑制度。E、其他规定——刑法术语、名词的立法解释。
2、分则——是关于具体犯罪和具体法定刑的规范体系。共分为十章:A、危害国家安全罪; B、危害公共安全罪;
C、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其中又分为八节小类罪; D、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E、侵犯财产罪;
F、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其中又分为九节小类罪; G、妨害国防利益罪; H、贪污贿赂罪; J、渎职罪;
K、军人违法职责罪。
3、条文的结构。条文采用统一编号,便于引用准确。条文的结构不尽统一,有的只有一款,有的有两、三款。所谓“款”,条文另起一段行文的,就叫款。有的条文分若干项。所谓“项”,是用序号编排的,如剥夺政治权利:
(一)、(二)------。有的条文包含多个意思,用句号或分号隔开,隔开的部分称为“段”,前段、中段、后段。如“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它就有三段内容。
关于“但书”的规定。但书——是指刑法条文中,用“但”、“但是”转折词引导的句子,就是但书。有几种情况:(1),但书是对条文前半部分的补充,如第13条,关于犯罪概念的但书规定。(2)但书是前半部分的例外,如第65条关于累犯的规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3)但书是对前面的限制,如对防卫过当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于处罚。
二、刑法的解释
刑法的解释——是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解释的意义是以便准确无误地理解刑法规定和刑法精神。
以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种的解释。
(一)以解释的主体或者解释的效力为标准,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1、立法解释。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的解释。有三种情况:A、附在刑法典中,如第五章。B、对立法的说明。如加重处罚,立法机关的代表所作的说明。C、刑法实施中,司法机关发生分歧,立法机关出面解释。如对第93条第2款的解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包含不包含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成员。
2、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所作的解释。在我国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的解释。凡涉及审判过程中应用法律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凡涉及到检察业务适用法律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解释。两家可以联合解释。值得引起思考的是检察机关应当不应当享有解释权,同学们可以研究。
以上两种解释都是有效解释,但两者解释的效力不同。发生冲突时,后者无效。
3、学理解释。有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科研部门、学者、专家及司法工作者所作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不可轻视之,它可以推动刑事立法和司法,为立法提供理论支撑、为司法提供参考。
(三)以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1、文理解释。对条文的字、词、句概念、术语,从字面含义上加以解释。既不广于字面含义,又不窄于字面含义,不偏不依的解释。
2、论理解释。根据立法精神、联系实际,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又分为当然解释、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当然解释——刑法虽未明确规定,但按情理应包含在刑法规定的内容之中。如、偷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那末偷税三、四次-----,当然应构成了。
扩张解释——超出字面含义所作的解释。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工具,除了刑法列举的汽车、火车、轮船、电车、飞机之外,还应扩张解释,包括大型的拖拉机、索道车。
限制解释——对刑法条文作狭于字面意思的解释。如伤害罪,就应当作限制解释,不能说殴打致人鼻孔出血,就构成伤害罪。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重点:基本原则的概念、三大基本原则及其理论根据。
本章难点: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原则及其发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
本章的基本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三大原则的含义、价值、立法、司法体现;了解其他原则的基本内容
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关于这一问题,学界是有争议的,有的主张是刑法所特有的原则;有的主张只是贯穿于刑事立法中的原则;有的主张刑罚的原则也是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刑事立法和司法并体现我国刑事法治精神的准则。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坚持基本原则,能使刑事立法更加规范、明确、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又便于司法人员严格司法,做到司法公正、公平,保障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究,不至于殃及无辜。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后给予何种刑罚处罚,都必须明文规定在刑法条文中。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这一原则的理论依据是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最早的渊源是1215年的英约翰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后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规定,体现了这一原则。
该原则的意义在于:是对罪刑擅断的否定,注重保护人权,实现刑事法治。
其派生原则有: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有人主张当代的罪刑法定,应增设刑罚法规的正当性(惩罚范围的合理性和惩罚力度的适当性)、明确性、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等。
二、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
79年刑法只能说基本上坚持了罪刑法定原则,原因是存在类推。97年刑法比较好的体现了该原则:A、总则关于犯罪、刑罚的规定、量刑原则、刑罚制度。B、取消了类推;C、溯及力上坚持从旧兼从轻原则;D、分则上规定了具体罪的罪状、法定刑、量刑情节。
三、罪刑法定的司法适用
1、严格依照刑法的规定,认定案件的性质,该给予刑罚处罚的也应按照规定予以处罚。
2、正确进行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对于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司法解释不能违背立法精神,不能“法官造法”,不能以司法解释代替刑法条文。
第三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一、含义
这一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具体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出身、地位、职业、性别、财产状况、贡献大小、资格、业绩等,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
二、该原则的体现
1、定罪上的平等;
2、量刑上的平等 ;
3、行刑上的平等。
第四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一、含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重的罪,就应承担多重的刑事责任,即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所以又称之为罪刑均衡、罪刑相称原则。
这一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派生的原则,它是对罪刑擅断、重刑主义的否定。贝卡尼亚提出了罪刑阶梯论。
随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发展,学界和有关国家刑法提出了或者规定了刑罚个别化原则。它是指对具体个案的犯罪人,在量刑时既要根据罪行的轻重,又要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确定刑罚的轻重。我国刑法的规定(如累犯、自首、再犯、立功等),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二、罪责刑原则的立法体现
1、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以适应各种不同犯罪的处罚。
2、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如对预备犯、未遂犯、主犯、从犯等。
3、设置拉轻重不同的法定刑,规定了不同的情节。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体现
1、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观念。
2、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观念,追求量刑公正。
3、纠正不同法院之间量刑不平等的现象,追求执法的平衡和统一。
第五节 刑法的其他基本原则
除刑法条文明文规定的原则之外的,体现在刑法中的原则,称之为其他原则。主要包括罪及个人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一、罪责自负原则
罪责自负原则,是谁犯了罪,谁承担刑事责任,不得株连那些与犯罪分子有亲属关系而没有参与犯罪的人。即一人犯罪一人当。
该原则的立法体现在:A、明确了犯罪概念和构成条件;B、明确了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容易把共同犯罪人与非参加人区分开来;C、没受财产刑的规定;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也体现了不株连无辜。
该原则的司法适用:A、在侦查、起诉、审判活动中,必须收集各种证据,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防止错判。B、对共同犯罪的处罚严格于构成条件,缺少主观要件或缺少客观要件的,不构成共同犯罪。C、对单位犯罪严格依照刑法规定。D、对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要查明行为人的主体身份。
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指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必须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构成条件。犯罪的危害性在罪过心理的支配下的危害行为。坚持这一原则,防止主观归罪或客观归罪。
该原则的立法体现:A、故意、过失的刑法规定;B、意外事件的规定;C、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规定;D、严重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E、对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的规定;F、分则对每一种罪主客观要件的规定。
该原则的司法适用:A、反对主观归罪;B、反对客观归罪。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本章重点:刑法效力的范围、种类;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溯及力的规定。
本章难点:空间效力的各种原则及其利弊;我国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的规定;从旧兼从轻原则的“轻”的含义。
本章的基本要求:准确掌握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规定及意义,溯及力的规定;了解空间效力的各种原则。
本章课时:3课时。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效力,亦称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对那些人、那些地域和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它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一、刑法空间效力概述
它是指刑法对地域的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关于这个问题,各国采取的原则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
1、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
2、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
3、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
4、普遍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评价:以上各种原则都有其正确性,也有其局限性。
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1、领域的含义。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和领土延伸(航天、航海器具、我驻外使领馆)。
2、“法律的特别规定”:A、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B、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别规定;C、特别刑法的规定;D、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定。
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1、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2、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原则上适用,但按我国刑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没有实行“双重犯罪”原则,存在着不科学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之罪的,适用本法。
对我国公民在领域外犯罪,依照刑法应当追究的,如果已经受到外国刑罚处罚,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这种规定在某种意义上说,违背了“一事不二罚原则”,也是消极承认外国法院判决的效力。
四、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或我国公民犯罪的,按照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两个条件:A、犯罪较重——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B、犯罪地国的法律也规定为犯罪的,——体现了“双重犯罪原则”。
对犯罪的外国人,如果在外国已经受到刑罚处罚,我国可以免于处罚或减轻处罚。
五、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对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国际犯罪,我国在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具备两个条件:在条约规定的范围内;限于国际犯罪。
举例:A国人,在B国领域内,劫持了C国的飞机,迫降于D国机场上,最后,A国人逃到E国。
分析:如果E国加入了反对劫持航空器的国际公约,E国就有普遍管辖权。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它是指刑法何时开始适用。有两种方式:A、公布之日就是生效之日;B、公布后,间隔一段时间生效。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它是指刑法何时停止适用。有两种方式:A、明示终止效力;B、默示终止效力。
三、刑法的溯及力 它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否则就无溯及力。
各国对此规定了不同的原则:
1、从旧原则。——新法无溯及力。
2、从新原则。——新法有溯及力。
3、从新兼从轻原则。——新法有溯及力。但旧法处罚较轻或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旧法。
4、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无溯及力。但新法处罚较轻或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新法。对第3、第4两个原则进行比较。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体现在第12条的内容上:
第一,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新法认为是犯罪的,依旧法不为罪。——体现了从旧原则。第二,旧法认为是犯罪,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依新法不为罪。——体现了从轻原则。
第三,新、旧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未过追诉时效的,原则上依旧法追究;——体现了“从旧”,但是新法处罚较轻的,依新法。——体现了从轻原则。
如何比较新、旧法何者为轻?主要从法定刑的轻重上比较,还要从量刑标准、量刑制度、行刑制度等比较。要贯彻“有利于被告人原则”。
讨论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
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1年12月7日公布的《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的规定》:A、自发布或规定之日起实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B、当时未处理的,按新的解释处理;C、已经处理的行为,适用新解释对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解释;D、已经处理的,未有错误的,不再变动。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本章重点:犯罪概念的三种类型;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明确犯罪构成的特征及一般要件。
本章难点: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不仅是犯罪论的基础,而且在整个刑法学体系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犯罪概念回答“什么是犯罪”的问题,犯罪构成回答“犯罪怎样才能成立”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犯罪是刑事责任的前提,刑罚是刑事责任的基本承担方式,犯罪论因而成为刑事责任论和刑罚论的逻辑前提,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在整个刑法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全面掌握犯罪构成的特征及一般要件。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犯罪概念
一、犯罪概念的类型
犯罪概念,是犯罪基本特征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现代各国学者和立法对犯罪概念的表述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犯罪的形式概念。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仅从法律形式上对犯罪下定义,而不涉及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的犯罪概念类型。
(二)犯罪的实质概念。犯罪的实质概念,是指仅揭示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而不涉及其法律特征的犯罪概念类型。
(三)犯罪的混合概念。犯罪的混合概念,即犯罪的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概念,是指从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和法律形式特征两个角度对犯罪进行界定。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了犯罪概念。根据该条规定,概括地说,犯罪是指违反我国刑法、应受刑罚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可以看出,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社会危害性,即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刑事违法性,即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三)应受刑罚处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上述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
第二节 犯罪构成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之所以必须是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犯罪构成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任何一种犯罪,都可以用很多事实特征来说明,但并非每一个事实特征都是犯罪构成的要件。只有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
(三)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具有法定性。换言之,行为成立犯罪所需的构成要件,必须由我国刑法加以规定或包含。只有经过法律选择的案件事实特征才能成为犯罪构成要件。
二、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了400余种犯罪,这些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各不相同,但是概括起来说,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这是因为,要追究任何犯罪的刑事责任,司法机关都要回答“该犯罪侵犯了什么?”、“是怎样侵犯的?”、“是谁侵犯的?”、“是由于什么侵犯的?”这四个问题,在各种具体犯罪中带有共性的这些问题,经理论的提升,就成为犯罪构成的上述四个一般要件。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特殊主体,即具备特定职务或身份的自然人或性质有所限定的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有些犯罪的犯罪构成还要求有特定的犯罪目的。
三、犯罪构成的分类
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因而刑法中规定的犯罪行为的犯罪构成也是多种多样、不一而足的。为了深入研究犯罪构成,需要将多种多样的犯罪构成加以分类。一般来说,以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可以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作以下分类: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所谓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就某一种故意犯罪的既遂状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所谓修正的犯罪构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前提,适应犯罪过程中的未完成形态和共同犯罪的形式,变通而成的犯罪构成。
(二)普通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所谓普通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就某种犯罪行为的通常危害程度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所谓派生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以普通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就同种犯罪行为的较重或较轻危害程度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这一犯罪构成与普通的犯罪构成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派生的犯罪构成包括加重的犯罪构成和减轻的犯罪构成。
(三)叙述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所谓叙述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对犯罪构成的要件予以详细的或简单的叙述的犯罪构成。所谓空白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没有明示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而是有待援引其他法律来说明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
(四)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所谓简单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规定的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均单一化的犯罪构成。所谓复杂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规定的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并非都单一化的犯罪构成。
第五章 犯罪客体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客体的概念;犯罪的一般客体,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直接客体;犯罪对象的概念,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本章的重点在于明确犯罪客体的分类,特别是直接客体的分类,理解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
本章难点:犯罪客体作为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一般要件之一,集中体现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任何一种行为,如果不侵害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客体,就不可能构成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越重要,它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可见,犯罪客体是决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首要条件。
本章的基本要求:明确犯罪客体的分类,特别是直接客体的分类,理解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
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犯罪的一般要件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
(一)犯罪客体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个方面。
(二)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涉及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范围极其丰富、广泛。并非所有社会关系都能作为犯罪客体来对待。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而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刑法之所以保护这些社会关系,乃是因为这些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三)犯罪客体是被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社会关系,这不意味着社会关系就是犯罪客体。除了那部分并非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不能成为犯罪客体外,即使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如果它没有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也还不能称作犯罪客体。这就是说,犯罪客体是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这说明,犯罪客体与犯罪是密不可分的。
二、犯罪客体的立法形式
我国刑法对犯罪客体的规定,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
(一)直接明确规定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二)通过规定犯罪客体的物质形态而表明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三)通过指明犯罪所违反的非刑事法律、法规而表明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四)通过指明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主体而表明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五)通过描述犯罪的行为特征而揭示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三、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一)有助于认识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
(二)有助于划分犯罪的类别,建立刑法分则的科学体系。
(三)有助于准确定罪,分清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四)有助于准确评估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正确量刑。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分类
一、犯罪客体的一般分类
对犯罪客体进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类,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犯罪客体的结构和层次,正确看待犯罪客体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的作用。按照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的层次的不同,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三类:犯罪的一般客体、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直接客体。这三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整体。犯罪的一般客体,反映着犯罪的一般本质和共同属性。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犯罪的同类客体与犯罪的一般客体,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社会关系。犯罪的直接客体的意义在于,它作为具体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深刻展现了具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状,因而是司法实践中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界限的关键。
二、犯罪直接客体的分类
鉴于犯罪的直接客体的重要意义,刑法理论对其作了进一步分类研究。现将其通常分类法介述如下:
(一)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根据具体犯罪行为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简单客体,又称单一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只直接侵害一种具体社会关系。复杂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客体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二)主要客体与次要客体。主要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害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严重的,刑法予以重点保护的具体社会关系。次要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害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轻的、刑法予以一般保护的社会关系,也称辅助客体。次要客体虽不决定犯罪的法律性质,但也对犯罪的具体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在同类犯罪中区分此罪与彼罪,次要客体有时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必要客体与选择客体。必要客体,是指某种具体犯罪构成所必需的直接客体。选择客体,也称随意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构成所不必要,但为具体犯罪行为所偶然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一般情况下,选择客体往往是从严进行刑事处罚的原因和根据。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物。许多具体的犯罪行为,都直接作用于一定的人或物,从而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害,阻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人或物的感知,是他们进而认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必经阶段和重要媒介。犯罪对象的主要特征是:
(一)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
(二)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
(三)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人或物。
犯罪对象在犯罪构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其一,有些犯罪只能由特定的对象才能构成。其二,在某些犯罪中,犯罪对象是决定犯罪构成整体性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不同的犯罪对象构成不同性质的犯罪。其三,在某些犯罪中,犯罪对象的数量是划分罪与非罪、轻罪与重罪的界限。
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的联系在于:首先,犯罪对象中具体的人是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主体,即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犯罪对象中具体的物,则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物质体现,即社会关系的承受者。其次,在有犯罪对象的许多犯罪中,犯罪行为对犯罪客体的侵犯,是通过对犯罪对象的直接作用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犯罪行为如果离开了对犯罪对象的直接作用,也就谈不上侵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但是,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不可将两者混淆。它们的区别主要是:
(一)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一般不决定犯罪的性质;
(二)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而犯罪对象并非如此;
(三)任何犯罪都必然使犯罪客体受到一定的侵害,但却不一定损害犯罪对象;
(四)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与特征;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危害结果的含义,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不同规定方式;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本章的重点在于明确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概念,理解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形态和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
本章难点:犯罪是人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它包括两类基本要件,即主观的要件和客观的要件。在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中,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属于主观的要件,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属于客观的要件。研究犯罪客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司法实践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的基本要求:明确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概念,掌握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形态和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
本章的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需的、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外在性;
(二)必需性;
(三)法定性。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
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时间、犯罪地点和犯罪方法等说明犯罪客观方面的客观外在特征。根据它们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必要要件与选择要件两类:必要要件是指所有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要件;选择要件是指某些犯罪构成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危害行为是所有犯罪构成都不可缺少的要件,没有危害行为也就没有犯罪,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对危害结果、因果关系是必要件还是选择要件的问题,却有争议。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由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侵害事实,它包括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和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物质性结果和非物质性结果。
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危害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危害结果是选择要件,而不是必要要件。但是根据刑法的规定,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成立的构成要件。因此,它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与方法也是如此。
三、研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在犯罪构成的诸要件中,犯罪客观方面处于基础地位,它既是犯罪主体与犯罪客体的纽带,也是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依据。因此,研究犯罪客观方面,对定罪量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客观方面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尺度。
(二)犯罪客观方面是划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三)犯罪客观方面是正确分析和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基础。
(四)犯罪客观方面是确定刑罚轻重的依据。
第二节 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危害行为是我国刑法中犯罪客观方面的首要因素,在犯罪构成中居于基础地位。
(一)行为的含义
我国刑法是在三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行为”一词的:一是指最广义的行为,即泛指人的一切行为,而不限于犯罪行为。二是指广义的行为。这时,行为即指犯罪行为。三是指狭义的行为,即危害行为,这时“行为”专指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上述三类行为虽然都称为“行为”,但意义不同,不能混淆。
(二)危害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我国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即由行为人的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作或静止。它不同于犯罪行为,更不同于合法行为。危害行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危害行为是人的活动。其次,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动作或静止。再次,危害行为是行为人的意志支配的结果。复次,危害行为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最后,危害行为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根据危害行为的基本特征,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一是欠缺主体性的自然现象。二是欠缺有体性的思想活动。三是欠缺有意性的行为。四是欠缺有害性的行为。五是欠缺法定性的行为。
二、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
刑法上规定的危害行为,其客观表现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但是我国刑法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危害行为作了基本的类别划分,从而揭示了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
(一)作为与不作为
将形形色色的危害行为分为作为与不作为,是我国刑法理论对危害行为最重要的分类,以至有的学者称作为与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需要指出,作为与不作为这种划分,是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
1、作为
所谓作为,就是行为人用积极的身体动作去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按照行为人是否借助于外力来划分,作为可分为两种:一是自身的作为,即行为人只依靠自身的一系列积极的动作与举止所进行的作为。二是借力的作为,即行为人借助工具、利用动物和自然力,甚至利用别人的行为帮助自己所实施的作为。
2、不作为
6所谓不作为,是指消极地不实施刑法要求实施的行为,是人的消极行为。也就是说,从行为状态上看,不作为是一种消极的身体静止,它表现为行为人应为而不为,即消极地不实施一定行为;从主体上看,不作为是负有特定行为义务的人的行为。
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前提。一般认为,特定义务有三个来源:一是法律的明文规定。二是职务或业务上的要求。三是行为人的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第二,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这是不作为成立的条件。第三,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而且能够履行,但没有履行,就引起刑事法律后果,构成不作为犯罪。这是区别作为与不作为的根本标志。
为正确理解犯罪的作为与不作为问题,还应明确以下几点:其一,不能把作为与不作为的划分同故意与过失的划分相混淆。其二,应当正确认识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的危害程度。其三,要正确认识研究犯罪的作为与不作为形式的重要意义。
(二)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除作为与不作为这种最重要的划分外,刑法理论还根据刑法总则与分则对危害行为在犯罪构成中的不同规定,将危害行为分为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1、实行行为
实行行为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它是继犯罪的预备行为之后的行为,始于犯罪着手之时,止于犯罪的结束。实行行为在犯罪构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刑法中危害行为的主体部分,是大多数具体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要件。
2、非实行行为
非实行行为是指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刑法分则规定的实行行为起补充作用的行为。非实行行为包括犯罪的预备行为、犯罪的组织策划行为、指挥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等。非实行行为作为危害行为的一部分,同实行行为一起构成了我国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的总体,对认定犯罪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危害结果
一、危害结果的含义
如前所述,危害结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是从狭义上理解危害结果的。因此,所谓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险状态。其含义是:
(一)危害结果具有客观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二)产生危害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危害行为;
(三)危害结果可以是实际损害,也可以是现实危险状态;
(四)危害结果具有法定性。
二、危害结果对定罪量刑的作用
我国刑法关于危害结果的规定,有以下几种不同情况,反映了在不同犯罪中危害结果的不同意义。
(一)以对直接客体造成某种有形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
(二)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现实危险状态,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
(三)以发生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罪与非罪的标准。
(四)以发生某种特定的严重危害结果,作为此罪与彼罪区分的界限。
(五)以造成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轻重程度,作为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的标准。
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概念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又称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按照现代刑法的个人责任原则,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因此,当危害结果已经发生,要使某人对这一结果负责任,就必须查明这一结果是他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正确理解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问题,对于正确解决刑事责任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于:首先,因果关系都具有客观性。其次,因果关系具有相对性。再次,因果关系具有顺序性。复次,因果关系具有条件性。最后,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因果关系的形式是复杂的,刑法因果关系亦然。犯罪形式的复杂性决定了刑法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可分为以下三种:(1)单独的因果关系。(2)竞合的因果关系。(3)介入的因果关系。
(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区别。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首先,范围的特定性。其次,内容的法定性。
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认定
不能将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混为一谈。如何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刑法理论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至今尚无定论。大陆法系刑法因果关系学说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等。英美法系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有:近因说、预见说、刑罚功能说等。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有五种观点:一是“必然因果关系说”。二是“两个因果关系说”。三是“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统一说”。四是“实质性联系说”。五是“高概率因果关系说”。秉持传统观点的学者坚持“必然因果关系说”,否定偶然因果关系的存在;但是目前,“两个因果关系说”较为通行,一般认为,这种观点既有哲学根据,又有刑法依据。
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它以行为人负有特定的行为义务为前提。除此以外,它的因果关系应与作为犯罪一样认定。否认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实质上也就是否认了不作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
第五节 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
一、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概述
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等客观要件。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实施的,但仅有极少数犯罪把它们作为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
一般来说,犯罪时间是指犯罪从预备开始到结果发生所持续的时间,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对于没有预备阶段的犯罪而言,犯罪时间始于实行行为的着手,终于危害结果的发生;对于具有非物质性危害结果的犯罪来说,犯罪时间仅指犯罪的预备行为和实行行为所实施的时间,因为这种犯罪一经实施,非物质性危害结果即行产生。
犯罪地点是指犯罪发生的场所与位置,它也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刑法理论通常将犯罪地点分为犯罪行为地与犯罪结果地,前者是犯罪行为的实施地点,后者是犯罪结果的发生地点。犯罪行为地与犯罪结果地既可能是分离的,也可能是合一的。
犯罪方法,又称犯罪手段,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法,它也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方法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的范畴,但它并不等于危害行为,而只是危害行为的一部分。刑法理论根据不同标准,将犯罪方法分为徒手的犯罪方法与借力的犯罪方法;暴力性方法与非暴力性方法;智能性方法与非智能性方法;等等。
二、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量刑的意义
在法律把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明文规定为某些犯罪构成必备的要件时,即构成要件的时间、地点、方法对某些行为是否构成该种犯罪具有决定性作用。应当指出,虽然对大多数犯罪来说,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并非犯罪构成要件,但是往往影响到犯罪行为本身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因而对正确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章 犯罪主体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主体的概念;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刑事责任年龄等刑事责任能力诸影响因素,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分类与意义;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等。本章的重点在于明确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和刑事责任能力诸影响因素,理解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本章难点: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之一,即任何犯罪的成立都需要犯罪主体的存在。犯罪主体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只有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才是犯罪主体,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不是犯罪主体。犯罪主体又是刑事责任的承担者,凡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而刑事责任的基本实现形式是承受刑罚,因而犯罪主体也是刑罚的对象。因此,研究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都离不开对犯罪主体的研究。
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和刑事责任能力诸影响因素,明确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单位主体在我国刑法中则不具有普遍意义。有鉴于此,本章第四节专门对单位犯罪加以阐述,其余各节均限于研究自然人犯罪主体问题。
自然人犯罪主体(简称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的一般要件有两个:
(一)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
(二)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二、研究犯罪主体的意义
研究犯罪主体,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主体在定罪方面的意义
首先,犯罪主体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其次,犯罪主体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重要界限。
(二)犯罪主体在量刑方面的意义
犯罪主体除具有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的意义之外,还影响到量刑。这是因为,在具备犯罪主体要件的同样情况下,犯罪主体的具体情况也可能不同,而不同的具体情况又影响到刑事责任的大小程度。我国刑法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犯罪、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犯罪的处罚问题等,都规定了有别于一般人的刑罚。因此,研究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中有关犯罪主体的问题,对刑罚的正确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成立条件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简言之,刑事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是人实施行为时具备的相对自由意志能力,即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时具备的相对自由的认识和抉择行为的能力。因此,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犯罪能力与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统一,是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的统一。通常而言,一定年龄的人,只要智力发育正常,就自然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当然,即使达到一定年龄的人,也可能因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不具备、丧失或者减弱刑事责任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减弱的人,其刑事责任相应地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作为犯罪主体的核心和关键要件,对于犯罪主体的成立与否以及行为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轻重,具有至为重要的意义。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
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明确二者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是正确把握刑事责任能力概念的前提。
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性质、意义、后果的辨别认识能力。行为人有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否被刑法所禁止和制裁,他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刑法意义上的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也就是决定自己行为的方向、力度、方法、时间、地点等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要求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必须俱备。
刑事责任能力中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一方面,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
三、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决定和影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有两个方面:一是智力发育程度。二是精神发育程度。
根据年龄、精神状况等因素影响刑事责任能力有无和大小的实际情况,各国刑事立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程度采用三分法或四分法。三分法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和限定(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三种情况。四分法是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无论是三分法还是四分法,都承认在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的限定(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下面依据我国刑法采取的四分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程度问题予以阐述。
(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精神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完全责任能力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负全部的刑事责任,不能因其责任能力因素减免刑事责任。
(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完全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都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亦称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仅对刑法所明确限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明确限定的其他犯罪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中间状态,又称限定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是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等原因,而使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低的情况。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限制责任能力人有四种情况:(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2)又聋又哑的人可能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3)盲人也可能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四、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一)刑事责任年龄
1、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主要解决不同年龄段的人刑事责任的有无问题,同时还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从宽处罚原则。因此,研究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对于从理论上认识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的关系,把握犯罪主体要件的本质,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都具有重要意义。
2.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立法划分
古今中外刑事立法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刑事责任年龄问题。我国刑法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青少年刑事政策为指导,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以及现实犯罪结构等方面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立法例,以刑法第17条专门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全面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刑法学界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亦称绝对无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依法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亦称相对有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部分危害行为依法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对自己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又称完全负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依法全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我国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
我国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主要解决的是认定犯罪方面的问题。基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既有容易被影响、被引诱走上犯罪道路的一面,又有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的一面,我国刑法从刑罚根本目的出发并结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采取了两条重要而特殊的处理原则。(1)从宽处罚的原则。(2)排除死刑的原则。
在司法实践中,依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还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问题。二是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年龄界限问题。三是跨责任年龄阶段犯罪的认定问题。
(二)精神障碍
一般来说,一个人达到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就具有了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如果这个人有精神障碍尤其是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其刑事责任能力则可能受到影响。近代各国刑事立法关于精神病者的概念,规定极不一致。我国刑法第18条专门规定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这为司法实践解决实施危害行为的精神病人和其他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这是确认精神障碍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依据。刑法学界普遍认为,认定精神障碍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标准:(1)生物学标准。(2)心理学标准。2.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责任能力完备而应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包括以下两类:(1)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我国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大多数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大多数并不因精神障碍使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丧失或减弱,而是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因而原则上对其危害行为依法负完全的刑事责任。但是,在少数情况下,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也可成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甚至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从而导致其刑事责任的减免。
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亦称减轻(部分)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是介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与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的中间状态的精神障碍人。
(三)生理功能丧失
一般来说,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精神正常人,就开始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是,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也可能因重要的生理功能丧失而受到影响。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又聋又哑的人,简称聋哑人;盲人,是丧失视觉能力的人,即双目失明的人。
(四)生理醉酒
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确认醉酒状态者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依据。醉酒,医学上通常称为“酒精中毒”、“乙醇中毒”,是指由于饮酒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病学根据酒精造成人的精神障碍程度的不同,把醉酒划分为“急性酒精中毒”和“慢性酒精中毒”两大类。急性酒精中毒中又可以有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之分。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要负刑事责任的醉酒状态,通常被认为仅指生理性醉酒。而病理性醉酒则不同,它是一种由于少量饮酒即可引起的严重精神障碍。
对醉酒人犯罪案件处罚时,应当注意到行为人在醉酒前有无犯罪预谋,行为人对醉酒有无罪过心理,醉酒犯罪与行为人一贯品行的关系等予以轻重不同的处罚,以使刑罚与犯罪的醉酒人的责任能力程度及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
第三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一、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这些特殊身份不是自然人犯罪主体的一般要件,而只是某些犯罪的自然人主体必须具备的要件。
通过分析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种犯罪,可以看出,犯罪主体按照法定的要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要求具备自然人和刑事责任能力这两个一般要件即可的犯罪主体;另一类是要求在具备上述两个一般要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特殊身份的犯罪主体。因此,以是否要求特殊身份要件为标准,自然人犯罪主体可分为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在刑法理论上,通常还将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构成要件或者刑罚加减根据的犯罪称为身份犯。身份犯可以分为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无此特殊身份该犯罪则根本不可成立的犯罪。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罪。如果行为人不具有特殊身份,犯罪也成立;如果行为人具有这种身份,则刑罚的科处就比不具有这种身份的人要加重或减轻。
二、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分类
对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它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刑法理论往往从不同角度,对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一)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
从特殊身份的形成上考虑,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有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之分。自然身份,是指人因自然事实而形成的身份。法定身份,是指人因法律事实而形成的身份。
(二)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
定罪身份,是指决定刑事责任存在的身份,又称犯罪构成要件身份。此种身份是某些具体犯罪构成中犯罪主体要件的必备要素。缺此身份,犯罪主体要件就不具备,因而也就不构成该种犯罪。量刑身份,是指不影响犯罪的成立而只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身份,又称刑罚加减身份。此种身份虽然不影响刑事责任的存在与否,但影响刑事责任的大小,表现为从重、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根据。
三、研究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意义
由于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不仅反映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而且影响着行为产生的客观危害程度,现代各国刑法都以不同形式设立有关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法律规范。刑法设立犯罪主体特殊身份规定的旨意,在于从犯罪主体角度调整犯罪行为与刑事责任的关系,以更加公正、有效地打击犯罪,从根本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秩序。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单位犯罪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对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一般性规定。根据这一规定,所谓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公司,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和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在我国,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是指公司以外的,以从事生产、流通等活动为内容,以获取赢利和增加积累、创造社会财富为目的的营利性社会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机关,是指执行党和国家的领导、管理职能和保卫国家安全职能的机构,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在我国,党的组织也视为机关。团体,主要是指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有人提出,机关不应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这一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二)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单位内部成员实施的犯罪
单位犯罪必须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其负责人员决定实施,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其负责人员决定是单位整体犯罪意志的体现形式。所谓“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是指经过根据法律和章程规定有权代表单位的机构研究决定,如职工代表大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等;“负责人员决定”是经过根据法律或章程规定有权代表单位的个人决定,如企业的厂长、公司的董事长或经理。如果单位内部人员未经单位授权擅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除非事后得到单位认可,否则只能是个人犯罪而非单位犯罪。
(三)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
刑法分则性条文,包括刑法分则及其颁行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又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的单行刑法及有关附属刑法规范。从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来看,单位犯罪主要存在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和贪污贿赂罪等章中。这些单位犯罪多数是故意犯罪,但也有少数属于过失犯罪。1997年刑法典颁行后通过的单行刑法《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增设了骗购外汇罪,同时规定该罪可由单位主体构成。
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对单位犯罪的处罚,现代各国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上存在三种立法例:一是双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代表人、主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均处以刑罚;二是转嫁制,即单位犯罪的,只处罚单位而对直接责任人员不予处罚;三是代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转嫁制和代罚制可统称为单罚制。
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处罚原则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但是,当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单行刑法或附属刑法规范)另有规定不采取双罚制而采取单罚制的,则属例外。
第八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及意义;犯罪故意的概念,犯罪故意的类型;犯罪过失的概念,犯罪过失的类型;意外事件的概念,意外事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的概念,两者的关系;刑法中认识错误及其类型、意义。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的概念、类型,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联系和区别,意外事件的概念及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本章难点:犯罪行为是罪过心理的客观反映,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反对脱离罪过心理的客观归罪。在我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中,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之一,是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因此,犯罪的主观方面在犯罪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的概念、类型,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联系和区别,意外事件的概念及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本章的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所谓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主观方面作为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它是行为人的心理态度。第二,这种心理态度针对的是一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犯罪的主观方面所关涉的问题,主要是犯罪的故意与犯罪的过失(统称为罪过)、犯罪的目的与动机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某些与犯罪主观方面相关的问题,诸如意外事件和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等。行为人的罪过即其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因此被称之为犯罪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犯罪的目的只是某些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因此也称之为犯罪主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它一般不影响定罪,但却影响量刑。至于意外事件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相关问题,由于它们对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也有必要纳入犯罪的主观方面来阐述。
为了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
根据我国刑法第14、15条的规定,一种行为要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这两种基本罪过形式之一。如果行为人的某种行为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尽管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也不构成犯罪。犯罪的故意与过失,不仅是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法律依据,也是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犯罪的故意表明了行为人对刑法规范及其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持有敌视或蔑视态度,而犯罪过失则表明行为人对刑法规范及其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持有漠视或忽视态度。人应当对自己自觉的有意识、有意志的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犯罪主观方面与犯罪客观方面是对立的统一
犯罪的主观方面与犯罪的客观方面作为犯罪构成的两大一般要件,就其各自内容来看是相互对立的。因为,犯罪主观方面是用以说明行为人是在怎样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实施危害行为的,它所揭示的是行为人内在的心理活动;犯罪客观方面是用以说明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是被什么样的行为所侵犯以及受到何种程度侵犯的,它所揭示的是行为人外在的行为表现。但是,从犯罪构成的整体性来看,犯罪的主观方面与犯罪的客观方面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确认某人构成犯罪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客观上必须具备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同时在主观上也必须具有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缺少前者,就失去了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客观基础,导致“主观归罪”;缺少后者,就失去了行为人构成犯罪的主观基础,导致“客观归罪”。
(三)罪过在具体犯罪构成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从罪过形式的角度看,主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类型。但从其与某种犯罪的结合方式来说,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只能由故意构成的犯罪;二是只能由过失构成的犯罪;三是既可由故意构成,亦可由过失构成的犯罪。我们认为,这一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犯罪主观方面,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主观方面对定罪的意义
查明行为人行为时是否具备具体犯罪构成所要求的特定罪过形式与罪过内容,有助于正确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此外,对某些具体犯罪构成,法律还要求其主观方面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查明这些特定犯罪目的是否具备,也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二)犯罪主观方面对量刑的意义
罪过形式与罪过内容不同,所反映出的主观恶性程度也就不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出于故意的危害行为,是一种自觉地反社会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大;出于过失的危害行为,不具有自觉地反社会的意识,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小。因此,法律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规定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通过查明主观方面,正确地解决定罪问题,就保障了正确适用各个轻重不同的法定刑。
第二节 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关于犯罪故意的学说,刑法理论上起初有“希望主义”与“认识主义”之争:前者认为,只有当行为人意欲实现构成要件的内容时或希望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故意;后者认为,只要行为人对构成要件事实有认识或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时,就成立故意。这两种学说被认为均是从一方面去区分故意与过失的,而且缩小或扩大了故意的范围。因而后来又出现了立足于希望主义的“容认说”与立足于认识主义的“盖然性说”:前者认为,行为人只有在有实现构成要件的意思时,才成立故意,而这里的故意,并不以意欲、目的、希望为必要,只要行为人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成立故意。后者主张,对于故意只能依据行为人对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来确定。即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盖然性(可能性很大),还实施该行为,就足以表明行为人是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不很大)时,就表明行为人没有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显然,盖然性说是想通过认识因素解决意志因素问题。我国刑法采取的是容认说。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需要注意,故意犯罪与犯罪故意虽然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它们二者在本质上却有所差别。故意犯罪指的是一类犯罪的统称,而犯罪故意则指的是一种罪过形式。犯罪故意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罪过形式之一,包含以下两项内容: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认识因素;二是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意志因素。只有这两个因素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构成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虽然一个人的行为在客观上发生了危害结果,但其在行为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这种结果,就不构成犯罪故意。关于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需要弄清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认识的内容
认识的内容即“明知”的内容。这一问题在刑法理论上众说纷纭。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中的“明知”,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二是对行为结果的认识。三是对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相联系的其他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关于“明知”的内容,争议较大的是关于违法性认识是否属于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的问题。
2.认识的程度
认识的程度,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中,“明知会发生”的含义。所谓明知会发生,一般认为有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无论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均符合犯罪故意的认识特征。
(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要引起的危害结果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是构成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所谓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就是行为人在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在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努力运用自己的意志来协调决定自己行为性质的各种主客观条件,使自己对行为的认识按自己的意愿转化为客观现实,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活动。所谓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就是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但不是设法改变自己行为的性质或方向以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而是以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继续运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决定行为性质的各种条件,最终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过程。
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犯罪故意成立的两个有机联系的因素,缺一不可。
二、犯罪故意的类型
根据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不同,刑法理论一般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类型。
(一)直接故意
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的构成因素有二:其认识因素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意志因素是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间接故意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构成因素也有两个:其认识因素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意志因素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在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的存在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发生。(2)行为人为实现一个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放任严重后果的发生。
综上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都是犯罪的故意,二者在认识因素上都要求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有明确的认识,在意志因素上都要求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排斥、反对的态度。这是两者的相同点。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认识因素、意志因素以及特定危害结果是否发生的意义等方面。从我国刑法规定的来看,故意犯罪中的绝大多数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只有少数故意犯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放火罪、爆炸罪等,则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
应当指出,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
与间接故意是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法也是刑法总则规定犯罪故意时所采取的方法。除了这种分类方法以外,刑法理论还常常根据其他各种标准对犯罪故意另行分类,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犯罪故意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择要加以介述。其一,根据认识内容及确定程度,将犯罪故意分为确定故意与不确定故意。其二,根据形成时间的长短,将犯罪故意分为预谋故意与突发故意。此外,有些学者根据行为人在行为时的意思,将犯罪故意分为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第三节 犯罪过失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我国刑法在规定犯罪过失方面采取的是避免结果说,这与其在犯罪故意问题上所采取的容认说是相协调的。根据我国刑法第15条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根据刑法的这一规定,所谓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
根据犯罪过失的上述概念,它与犯罪的故意一样,也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体,只不过行为人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根据犯罪过失的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犯罪的过失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为人的实际认识与认识能力不一致
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具备认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但事实上在行为时却没有认识到,或者虽然已经认识到,但对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却作出了错误的估计和判断,认为危害结果可以避免。
(二)行为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不一致
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主观上不仅对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是不希望、不放任,而且反对、排斥这种危害结果发生,也就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危害结果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行为人缺乏注意、轻率行事造成的,是与行为人的主观愿望是相违背的。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根据行为人的心理态度不同,刑法理论将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亦称无认识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认识因素。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有预见的义务,又有预见的能力。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区别于意外事件的关键所在。所谓预见的义务,是指国家和社会向行为人提出的要求其在行为时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预见的义务一般是由法律或者规章制度规定的;在没有相应的法律或者规章时,一般应根据共同生活准则或生活经验来确定。所谓预见的能力,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有预见的现实条件和实际可能性。一般来讲,预见的义务与预见能力是有机的统一,法律只能对有条件可能预见的人才会提出预见的义务。因此,即使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负有预见义务,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具有预见的条件,不存在预见的能力,即使发生了严重的损害结果,也不能要求行为人对此负刑事责任。2.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意志因素。所谓“没有预见到”,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当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并不是说他平时就不了解所实施的行为可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这种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无认识状态,是由于意志上的疏忽大意。疏忽大意的意志状态,就是没有集中必要注意力的意志状态。正是由于行为人没有集中必要的注意力去认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致使在毫无警觉的情况下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亦称有认识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它也有两个方面的特征: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识因素。如果行为人在行为时根本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就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者意外事件。当然,对于过于自信的过失来说,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的预见,只能是预见到这种结果可能发生,而不是预见到这种结果必然发生,因为只有在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条件下,才谈得上“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意志态度。2.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但未能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意志因素。所谓轻信能够避免,包含以下三层意思:(1)行为人相信危害结果不会发生,即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是持否定态度的。(2)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实际根据。就是说,行为人不是毫无根据地认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而是有实际的根据才相信可以避免,如行为人熟练的技巧或较强的体力,行为人对客观环境或自然规律的熟悉等。(3)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的根据并不充分、可靠。也就是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根据,以至于最终还是发生了危害结果。正因如此,这种过失才叫过于自信的过失。
此外,在认定过于自信的过失时,还应将其与间接故意区别开来。
三、意外事件
(一)意外事件的概念
我国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这条规定称之为广义的意外事件。广义的意外事件包括狭义的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两种情况。所谓狭义的意外事件,就是指根据上述刑法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而所谓不可抗力,就是指根据该条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广义意外事件的主要特征是:1.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2.行为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没有罪过。3.损害结果的产生是由于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
(二)狭义的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异同
二者都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并因此发生了这种结果,可见它们在主客观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但是,它们更有着原则的区别,这种区别关涉到罪与非罪的界限。根据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和当时的情况,意外事件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可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其疏忽大意而导致了未能预见。因此,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能力和当时的情况,结合法律、职业等的要求来认真分析其是否预见的原因,对于区分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至关重要。
第四节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一、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
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因素之一,犯罪的目的与动机不仅对危害行为的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有影响,而且对定罪与量刑也有一定影响。所谓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以观念形态在人脑中存在的、危害行为的预期结果。所谓犯罪动机,是指刺激、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一般来讲,行为人某种犯罪目的的确立,决不可能出自无缘无故,而始终是以一定的犯罪动机作指引的。
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犯罪的目的与犯罪的动机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二者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第一,二者都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活动,都反映了行为的主观恶性及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第二,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它来源于犯罪动机,是犯罪动机的延伸和发展,而犯罪动机对犯罪目的的形成又具有促进作用,犯罪目的是犯罪动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第三,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的联系,即它们所反映的行为人的需要是一致的,如出于贪财图利的动机所实施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即是如此。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虽有上述联系,但又有一定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二者形成的时间先后不同。第二,同一种犯罪的目的相同,而犯罪动机则可能有所不同。第三,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种不同的犯罪目的。第四,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反映的需要并不一致。第五,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不同。
三、研究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意义
研究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犯罪目的的意义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在刑法规定的以特定犯罪目的为要件的犯罪(即目的犯)中,特定犯罪目的的存在是行为构成犯罪所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况下,犯罪目的不仅可以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也可以成为划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2)在刑法规定的不以特定犯罪目的为要件的犯罪(即非目的犯)中,犯罪目的也是影响犯罪主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总之,在分析具体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时,明确其犯罪目的的内涵并予以确切查明,对于定罪有重大意义。正因如此,研究犯罪目的对适当量刑也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二)研究犯罪动机的意义
犯罪动机是犯罪的重要情节之一,不仅对于量刑有突出影响,而且对于定罪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影响。(1)犯罪动机对量刑的意义。犯罪动机是反映行为人行为时的主观恶性及其人身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它也是衡量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不同的犯罪动机在司法实践中对量刑的轻重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同样是故意杀人罪,行为是出于为民除害的动机还是出于贪财图利,直接影响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因而对它们的量刑应有明显区别。(2)犯罪动机对定罪的意义。根据我国刑法总则第13条规定的“但书”的内容以及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某些“情节犯”的要求,某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除了必须具备犯罪构成要件外,还要视其情节是否轻微或是否显著轻微。这样,作为犯罪情节之一的犯罪动机,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犯罪成立与否的一个因素。
第五节 认识错误
一、刑法中认识错误的概念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意义或者对有关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根据行为人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刑法理论通常将刑法中的认识错误分为两种:一是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二是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二、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
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亦称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刑罚处罚的不正确认识。这类认识错误,通常包括三种情况:
1.假想的犯罪
即行为人误认自己无罪为有罪,具体说就是行为人的行为依照法律并不构成犯罪,而行为人却误认为构成了犯罪。这种认识错误不影响对该行为认定无罪,司法实践中不能因为行为人假想的犯罪而认定其为有罪。
2.假想的不犯罪
即行为人误认自己有罪为无罪,具体说就是行为人的行为依照法律的规定已构成了犯罪,而行为人却误认为不构成犯罪。这种认识错误一般不影响故意犯罪的成立。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行为人确实不了解国家法律的某种禁令,因而也不知道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就不能追究其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
3.定罪量刑的误认
即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但对其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的何种罪名,应当被处以什么样的刑罚,存在不正确的理解。这种认识错误既不影响定罪,也不影响量刑。行为人对法律的错误认识,不影响其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应当按照他实际构成的犯罪及其危害程度依法定罪量刑。
三、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亦称事实认识错误、事实错误,是指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这类认识错误是否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要区别对待:如果行为人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发生认识错误,就会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对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发生认识错误,就不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事实认识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对客体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客体的认识错误,亦称客体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其侵犯客体的性质的不正确认识,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
(二)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亦称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其侵害对象的不正确认识。这一认识错误主要表现为:
1.同类对象错误,又称具体目标错误,是指行为人实际侵害的对象与其所误认的对象在性质上属于同类。
2.非同类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实际侵害的对象与其所误认的对象在性质上不属于同类。在误将人为兽而杀害或者误把非不法侵害人认为是不法侵害人而进行防卫时,对象错误阻却了故意,不能以故意犯罪论处,如有过失,应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无过失,则是意外事件。在误将兽为人而杀害时,对象错误不阻却故意,应以故意杀人罪的未遂论处。
3.具体的犯罪对象不存在,行为人误以为存在而实施犯罪行为,因而致使犯罪未得逞的,应定为犯罪未遂。
(三)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亦称行为性质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性质的不正确认识。
(四)对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亦称对行为方法的认识错误、方法错误、手段错误、工具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所使用的手段、工具是否会发生危害结果的不正确认识。在这类情况下,行为人具备犯罪的主客观要件,只是由于对犯罪工具实际效能的误解而致使犯罪行为未发生犯罪既遂时的犯罪结果,应以犯罪未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五)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亦称因果关系错误,即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行为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际发展过程的不正确认识。这一认识错误主要包括:
1、行为人误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犯罪结果,事实上并没有发生这种结果。
2、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事实上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3、行为人的行为没有按照他预想的方向发展及其预想的目的停止,而是发生了行为人所预见所追求的目标以外的结果。
4、行为人实施了甲、乙两个行为,伤害结果是由乙行为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由甲行为造成的。
第九章 正当行为
本章重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概念、成立条件、限度。本章难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
本章的基本要求:正当行为的概念、根据;正当行为的种类 本章课时:3课时
第一节 正当行为概述
一、正当行为的概念
正当行为,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似乎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成立犯罪的情况。
二、正当行为的种类
关于正当行为,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只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两种。但在刑法理论上和外国的刑法中,除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之外,正当行为还有下列一些情形:
(一)依照法律的行为
依照法律的行为,是指具有明文法律依据的行为,直接依照法律作出的行为不为犯罪。
(二)执行命令的行为
执行命令的行为,是指基于上级的命令实施的行为。
(三)正当业务的行为
正当业务的行为,是指为从事合法的行业、职业、职务等活动实施的行为。
(四)经权利人承诺的行为
经权利人承诺的行为,是指权利人请求、许可、默认行为人损害其合法权益,行为人根据权利人的承诺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情况。
(五)自救行为
自救行为,是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依靠自己力量及时恢复权益,以防止其权益今后难以恢复的情况。
(六)自损行为
自损行为,是指自己损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节 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防卫起因
即必须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如果并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进行范围的,属于“假想防卫”。
(二)防卫时机
即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而进行所谓“防卫”的,称为防卫不适时。
(三)防卫意识
即实施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防卫挑拨,相互斗殴、偶然防卫等不具有防卫意识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防卫挑拨,是指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动引起对方对自己的侵害,尔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于对方的行为。
相互斗殴,是指双方在侵害对方身体的意图的支配下相互打斗的行为。
偶然防卫,是指故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巧合了正当防卫的客观条。即行为人故意对对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巧遇对方正在进行可以成为正当防卫起因的不法侵害,其行为客观上制止了他人的不法侵害的情况。
(四)防卫对象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而不能针对不法侵害人以外的任何人,包括不能针对不法侵害人的家属。
(五)防卫限度
即实施正当防卫所采取的暴力反击行为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也必须具有正当防卫的根据,在此条件下,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
因防卫过当而犯罪时,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对于防卫过当应当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确定罪名。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时,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四、特别防卫
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这就是所谓的特别防卫,又称无限制防卫,无限度防卫,无过当防卫等。其中,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是指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之外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既包括独立的暴力犯罪罪名。
第三节 紧急避险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1条的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实施的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21条的规定,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避险起因
即必须发生了现实危险。危险的来源主要有:(1)自然力形成的危险。(2)动物袭击造成的危险。(3)人体病症导致的危险。(4)人的侵害行为导致的危险。一般说来,合法行为不能成为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
(二)避险时机
即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所谓危险正在发生,是指危险已经出现尚未结束的状态。危险已经出现,是指危险已经对特定的合法利益形成了紧迫的威胁,如果不加以排除,合法利益势必损害。危险尚未结束,是指危险继续威胁着一定的合法利益或者可能给合法利益造成更大损害的状态。如果合法利益不再受到现实威胁或者受到进一步损害,就说明危险已经结束。凡是在危险尚未出现或已经结束之后实行所谓避险的,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避险不适时”。
(三)避险动机
即避险人实施避险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四)避险必要
即必须是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所谓“不得已”,是指在合法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危
第四篇:刑法学总论考试答案
关于行为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为差误是客观行为的打击发生了偏差。
B、行为差误属于无罪过事件。
C、行为差误在主观认识上有错误。
D、行为误差可导致行为人的行为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产生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 2
犯罪的主观要件不包括()。
A、犯罪的故意
B、犯罪的过失
C、犯罪的目的
D、犯罪的结果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3
关于犯罪未遂的处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犯罪未遂都要受到处罚
B、犯罪未遂都要从轻处罚
C、犯罪未遂有不从轻处罚的案例
D、犯罪未遂要加重处罚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4
犯罪中止的构成条件不包括()。
A、中止的自动性
B、中止的时间性
C、中止的客观性
D、中止的条件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下列关于不能犯未遂的理解,正确的是()。
A、行为人能够达成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能完成。
B、行为人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导致犯罪未能完成。
C、不能犯未遂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意图。
D、不能犯未遂是由于行为人的主观原因中止了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6
下列哪一项不是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A、客观存在不法侵害
B、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C、防卫行为超过合理限度
D、防卫对象仅限于不法侵害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下列犯罪行为中,不能被判定为累犯的是()。
A、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被判处的刑法有一个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C、后罪的发生是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规定年限内发生的
D、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都年满十八周岁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犯罪预备构成的条件是()。
A、为了实行犯罪
B、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
C、停止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
在死刑缓刑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A、六个月
B、一年
C、18个月
D、两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0
不属于纯正单位犯罪的犯罪行为是()。
A、逃汇罪
B、单位受贿罪
C、受贿罪
D、单位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11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重要区别是()。
A、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
B、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
C、正方防卫可以针对无辜的第三人
D、紧急避险行为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 12
有明确分工的共同犯罪被称为()。
A、简单共犯
B、复杂共犯
C、主观共犯
D、客观共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13
下列关于实行行为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犯罪定罪要件以实行行为为中心
B、教唆犯具有实行行为
C、在共同犯罪中,实行行为叫做正犯
D、犯罪预备虽然是没有着手的实行行为,但依然要受到处罚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14
紧急避险构成条件中的时间条件是指()。
A、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B、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C、避险行为产生于不法侵害结束之后
D、避险行为产生于不法侵害之前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5
刑法分则关于共犯的特别规定应当()总则共犯规定适用。
A、独立于
B、服从于
C、平等于
D、优先于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6
特别量刑情节不包括()。
A、累犯
B、自首
C、立功
D、逃逸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17
一个新制定的刑事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有效,称为()。
A、无溯及力
B、有溯及力
C、法律生效
D、法律失效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8
共同犯罪行为从分工来讲,不包括()。
A、实行行为
B、组织行为
C、教唆行为
D、挑拨行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9
疏忽大意的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区别是()。
A、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应不应当预见
B、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有预见
C、是否具有不可抗力的因素
D、是否具有犯罪故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20
犯罪未完成形态的三种类型不包括()。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阻碍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1
关于紧急避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紧急避险保护了合法利益,但是牺牲了第三者的利益
B、紧急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大于所牺牲的利益
C、紧急避险的行为是无害的,因此符合法律规范
D、紧急避险实际上损害了合法利益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22
我国主要采用的刑法适用原则是()。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23
关于大陆法刑法理论中的有责性判断,说法错误的是()。
A、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
B、刑事责任指的是行为人所具备的应该用刑法来加以惩罚的心理
C、责任分为责任形式和责任能力
D、责任形式涉及到有无阻却责任的事由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24
《刑法》对于无过当防卫的规定中,“其它危及人生安全的暴力犯罪”包含哪些条件?()
A、必须是暴力犯罪
B、必须危及人身
C、必须达到严重危及人身的程度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5
无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
A、防卫起因不同
B、防卫手段不同
C、防卫意图不同
D、防卫结果不同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26
已经认识到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没有任何避免危险结果发生的措施,又无任何自信根据而不计后果的行为属于()。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直接故意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27
关于犯罪客体说法正确的是()。
A、客体可作为考量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标准
B、客体可作为犯罪分类的标准
C、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8
防卫过当的构成条件是()。
A、必须是正当防卫行为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C、造成重大损害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29
1997年的刑法修改中,胁从犯仅限定于被()参加犯罪的人。
A、胁迫
B、说服
C、诱骗
D、引诱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0
国际法公认的才一个普遍管辖原则的犯罪是()。
A、恐怖组织最和反和平罪
B、海盗罪和恐怖组织罪
C、战争罪和恐怖组织罪
D、海盗罪和战争罪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31
80年代我国法学界在选择作为的法律义务的来源时,没有包含下列哪一项?()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职务业务要求产生的义务
C、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D、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32
犯罪主体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并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
A、自然人
B、单位
C、法人
D、自然人与单位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33
田华下班回家,遇到持刀抢劫,田华逃跑但进入了死胡同,而劫匪持刀紧随其后。田华慌忙中拿起墙角的木棒向劫匪挥去,劫匪应声倒下。田华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过失伤害
D、紧急避险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4
根据刑法通说,下列选项中具有未完成形态的是()。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过失犯罪
D、结果加重犯罪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35
行为人是否能预见危害结果,其判断标准有:行为人标准、()和折中标准。
A、职业标准
B、行为能力标准
C、主观标准
D、一般人标准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6
当新旧法律均认定为犯罪时,且最高刑和最低刑相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量刑情节来比较处罚轻重
B、可以根据附加刑来比较处罚轻重
C、可以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比较
D、根据旧法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7
犯罪,是指具备构成要件()。
A、该当性、违法性和目的性
B、该当性、危害性和有责性
C、该当性、责任性和危害性
D、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8
瓜农在西瓜中注入农药防治被偷,一定要在旁边设立警示标志,这样才会避免间接故意杀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39
犯罪论的结构涉及到的三要素不包括()。
A、罪
B、责
C、刑
D、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40
关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着手实行以前停止的犯罪是犯罪预备
B、着手实行以后停止的是犯罪未遂
C、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的犯罪都是犯罪未遂
D、由于意志以内的原因而停止的犯罪都是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41
下列犯罪中,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单位犯罪的是()。
A、走私罪
B、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C、盗窃罪
D、金融诈骗罪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42
剥夺政治权利不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机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力
D、参与国家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利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43
单位犯罪的客观特征体现在()。
A、由自然人代表单位来实施的行为
B、自然人代表单位实施的个人行为
C、自然人利用职权实施的个人行为
D、以单位名义,代表单位的职务行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44
在司法实践中,某些案件根据具体情况,可按照()的规定不予犯罪处理。
A、行政处罚
B、民法
C、法律原则
D、但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45
修正的犯罪构成在总则中主要有共同犯罪和()两类。
A、有组织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未完成犯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46
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当防卫的起因是客观上存在不法侵害行为,而这种不法侵害行为只能是法定的犯罪行为。
B、对合法的行为不能实施正当防卫。
C、对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进行的反击,不是正当防卫。
D、防卫不适时不属于正当防卫。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 47
紧急避险行为人的主观保护意图不包括()。
A、保护国家利益
B、保护公共利益
C、保护动物权益
D、保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48
()是任何犯罪构成所必须具备的。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行为的手段和方法
D、行为的时空条件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 49
我国刑法如何规定当行为地和结果地不一致时的犯罪?()
A、采取行为地管辖原则
B、采取结果地管辖原则
C、同时采取行为地和结果地管辖原则
D、采取属人原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0
犯罪的受害人处于危险状态,犯罪人对其有救助义务,若不作为导致其死亡,我国法律对此如何认定?()
A、算重罪谋杀罪
B、将数罪并罚
C、不单独定罪,视作结果加重犯
D、其不作为行为是否要独立定罪,将取决于刑法分则规定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利用身份犯的身份来共同实施犯罪的,非身份犯不能构成身份犯的共犯。()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
不作为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是行为人必须同时具有作为的法律和道德义务。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 管制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五年。()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
我国刑法原则上对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不区分主犯和从犯,但在具体案件中,对所起作用较小的人,可按从犯依法予以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
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于两个以上古河犯罪主体条件的自然人。()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6
委托他人代为投案不能被视为自动投案。()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7
行为人对毁坏财物的行凶采取的防卫行为,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8
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有犯罪目的的要求。()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9
认定间接故意必须有实际的危害结果发生。()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0
积极中止指的是犯罪行为尚未实施完毕,采取作为的方式。()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1
某个行为是否属于犯罪,一定要有刑法的明确规定。()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2
在大陆法,刑事责任建立在责任有责性,是在定罪要件的基础之上。()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3
迷信犯属于不能犯。()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4
身份可以决定某些犯罪的罪与非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5
大陆法理论中,抽象危险犯是指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的危害行为,而是需要证明其危险后果的存在的一类犯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6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以后,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判决刑期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7
犯罪动机可用于决定罪与非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8
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具有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9
我国刑法中规定,同种数罪原则上是要并罚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0
对于域外的外国人犯罪,我国没有管辖权。()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1
立法之后,自首的条件只包括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2
禁止事后法的正确含义是禁止不利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被告人的事后法。()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3
法律行为产生的义务通常是指合同义务,并且在实践中只涉及民事违约责任,不会产生刑事犯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
为保护个人名誉产生的紧急避险行为可不负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5
经鉴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了危害结果,可不负刑事责任,也无需进行治疗。()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6
我国刑法中规定,聋哑人和盲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7
在英美法系中,如果有介入因素,直接根据前行为和后结果的事实因果关系进行判定。()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8
先行行为所产生的法律义务包含了道德的要求。()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9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指犯罪的完成形态。()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0
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五年。()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1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对于从犯可以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2
构成要件的齐备与否,是犯罪成立与否的标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3
自然犯罪主体的构成要件是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4
我国的刑法理论中,保护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所必须的条件。()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5
危害结果是选择要件。()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6
共同犯罪的基本行为方式中强调作为,一般不考虑不作为的行为人。()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7
“着手”可以区别预备犯罪和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8
只有主观的犯罪意图,而没有客观的危害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9
共同犯罪在法律上强调事先是有通谋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0
刑事责任能力只需满足精神病学(或称医学标准)即可。()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1
我国单位犯罪的单罚制指只处罚代表单位实施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犯罪的单位。()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2
对于按照行为时的法律已经判决生效,当新法律发生变化后,可根据新的法律更改判决。()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3
共同犯罪人,无论他共同犯罪的哪一个环节起什么作用,都要对整个共同整体犯罪行为及其后果负责。()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4
盗窃之后防火、毁坏现场属于牵连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5
我国《刑法》规定,预备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6
着手实行是犯罪预备的终点。()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7
但书是对刑法的补充条文()。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8
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与正当防卫相同,都是存在不法侵害。()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9
胁从犯可以是受到精神上的威胁,也可以是受到身体上的威胁。()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0
意外事件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预见义务,并且应当有预见能力。()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第五篇:刑法学总论知识点总结
刑法学知识点总结 刑法的渊源
答: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民族自治地方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的基本原则制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也可是刑法的渊源。但注意其没有普遍的效力只是在特定的地区适用)刑法的机能
1、概念:刑法机能是指刑法现实与可能发挥的作用。
2、分类:包括显在的机能与潜在的机能。
3、一般认为:刑法具有以下三种机能:行为规制机能,它是指刑法具有使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得以明确的机能。保护法益的机能,它是指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与威胁的机能。人权保障机能(即自由保障机能),它是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个人的人权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机能。【注意】:本书中认为刑法的机能只有两种即法益保护(推出刑罚目的)与人权保障(推出罪刑法定原则),行为规制机能基本上只是法益保护机能的反射效果。(注意一下刑法第2条)
刑法的性质
制定内容的特定性 制裁手段的严厉性 法益保护的广泛性 处罚范围的不完整性 部门法律的补充性 其他法律的保障性 刑法的目的
刑法的目的基本上有三个层次:
刑法的整体目的即保护法益。刑法的整体目的与宪法相符合,对宪法目的有服从、体现和保障实现的义务。
刑法分则各章规定的目的,是由分则的章名和有关规定体现的。刑法分则各章的目的,贯穿在该章的全部刑法条文中,对分则各章具体条文的解释与适用必须体现该章的目的。各个条文的目的,是由条文的具体规定体现出来的(这里的条文主要是指分则性条文)【注意】:除条文有特别规定或者应为立法缺陷导致具体犯罪存在具体归类错误的以外对各个条文目的的理解不应超出规定该条文的“章”的目的范围。不同层次的目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底层次目的受高层次目的的制约,高层次目的依赖于低层次目的的体现与实现。刑法的目的体系、结构与刑法文字是纲与目的关系。刑法规范
概念:以禁止、处罚犯罪行为为内容的法律规范,就是刑法规范。(即罪刑规范)刑法规范与刑法条文具有密切联系。但是规范与条文并非等同。刑法规范首先是裁判规范,即是指示或命令司法工作人员如何裁定、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对犯罪如何科处刑法的法律规范。刑法规范也是行为规范。
刑法规范的实质是法益保护规范。刑法解释的方法
分类: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 文理解释的概念:是指根据刑法用语的文义及其通常使用方法阐释刑法意义的解释方法。论理解释的概念:是指参酌刑法产生的原由、理由、沿革及其他相关事项,按照立法精神阐明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论理解释的分类: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刑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行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是指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
罪行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3条)罪行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传统基础:三权分立思想与心理强制说。现实基础(即现在一般认为):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或者说民主与自由)。
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分为“形式的侧面”与“实质的侧面” 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的侧面要求: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这是对罪刑法定中“法”的要求。禁止溯及既往,禁止事后法;但并非禁止一切事后法,而是禁止事后重法溯及既往;禁止类推解释,但并非禁止一切类推解释,而是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有罪类推;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禁止不定期刑,但并非禁止一切不定期刑,而是禁止绝对不定期刑,我国刑法分则立法采用的是相对不定期。)
罪刑法定原则实质的侧面要求:明确性(即刑法法规的明确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排斥含混模糊的立法语言与规范)。禁止处罚不当处罚的行为。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实现:实现罪行法定原则,要求适当改变观念。实现罪行法定原则,要求司法体制的合理性。实现罪行法定原则,要求合理解释刑法。实现罪行法定原则,要求正确定罪量刑。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刑法第4条)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基本内容:平等地保护法益平等地认定犯罪平等地裁量刑罚平等地执行刑罚。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具体内容:刑罚与罪质相适应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刑法第5条)刑法的溯及力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刑法的溯及力,也称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具有适用效力,则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注意】: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刑法第12条的司法解释)但书
含义:法律条文中“但”或“但是”以下的部分,指出本条文的例外或限制。“但书”,是指立法表述中以“但是”、“但”作为转折连词,用以表例外的条件或行为的前提的句法模式。当同一条款前段与后段的意义发生转折时,使用但书。【10】犯罪的法定分类
概念:是指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作的分类。刑法分则根据犯罪所侵犯的法益性质,将犯罪分为10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还可以对犯罪做如下分类: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身份犯与非身份犯亲告罪与非亲告罪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11】犯罪构成的分类
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关闭的犯罪构成与开放的犯罪构成 单一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
普通的犯罪构成、加重的犯罪构成与减轻的犯罪构成。【12】犯罪构成要件
含义:犯罪构成要件是犯罪构成的组成部分,要件的有机统一形成犯罪构成。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
含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也称具体的构成要件,是指具体犯罪(罪名)的成立必须具备的要件,是具体犯罪的违法性与有责性的法律标志。确定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要遵循的原则:法定原则、犯罪的法律特征与实质特征相统一原则、违法性与有责性相一致的原则。确定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还应掌握科学的确定方法是:把握总则规范与分则规范之间的关系;把握分则条文之间的关系;把握刑法条文的统一性,包括刑法条文的体系性与统一条文内部的协调性;把握空白刑法规范中指明的参见法规;把握刑法分则条文的保护法益。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的含义: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即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是指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的分类:客观要件(即犯罪客观要件)是表明行为违法性的要件,其内容为违法性(法益侵害性)奠定基础、提供根据,因而也可以称为违法构成要件。主观要件(即犯罪主观要件)是表明行为的有责性的要件,其内容为有责性(非难可能性)奠定基础,提供根据,因而也可以称为责任构成要件。【注】:客观(违法)构成要件:客观构成要件符合性(行为、行为对象、结果、构成身份);违法性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其他违法阻却事由)。
主观(责任)构成要件:主观构成要件符合性(故意、过失、目的与动机);有责性阻却事由(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期待可能性)。【13】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概念:犯罪构成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而组成,各个要件也由不同要素所组成;组成要件的要素。就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类: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管的构成要件要素作为违法类型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作为责任类型的构成要件要素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14】客观构成要件的概念: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是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害性,而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客观要素。【15】客观构成要件的特点:客观构成要件具有法定性客观构成要件的内容是说明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性的客观要素客观构成要件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6】客观构成要件的机能:自由保障机能(即罪行法定主义的机能)犯罪个别化机能故意规制机能违法性推断机能 【17】行为主体 概念:行为主体是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分类:自然人和单位 自然人
特殊身份的含义:特殊身份是指行为人在身份上的特殊资格,以及其他与一定的犯罪行为有关的,行为人在社会关系上的特殊地位或者状态。特殊身份总是与一定的犯罪行为密切联系的,与犯罪行为没有联系的资格等情况,不是特殊身份。特殊身份既可能是终身具有的身份,也可能是一定时期或临时具有的身份。身份犯的含义:客观构成要件要求自然人具备特殊身份或者刑罚的加重减轻以具有特殊身份为前提的犯罪。
身份犯的分类: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 【注】:真正身份犯:行为人只有具备某种特殊身份,才能构成犯罪。这种身份就是定罪身份或构成身份。如贪污罪的主体身份是国家工作人员。不真正身份犯:行为人不具有某种特殊身份,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但是影响量刑。这种身份也称为量刑身份或加减身份。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
特殊身份既可能是终身具有的身份,也可能是一定时期临时具有的身份。
作为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特殊身份,是只针对该犯罪的实行犯(正犯)而言。刑法将特殊身份规定为某些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原因是:有些犯罪只能由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实施。有些行为只能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实施,其法益侵害性才能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为了保护特定法益,将某种犯罪作为加重类型,而规定特殊身份。有些不作为性质的犯罪,由于相关法律只是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义务,故只有具有该特定身份的人不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才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
特殊身份的分类:以特定职务为内容的特殊身份;以特定职业为内容的特殊身份 【注】:常见罪名关于身份的要求:(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构成身份的犯罪:报复陷害罪(第254条),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罪(第294),渎职犯罪。①放纵走私罪(第411条)的定罪身份:海关工作人员。②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第404条)的定罪身份:税务机关工作人员。③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第417条)的定罪身份: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④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第398条)通常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但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构成该罪。(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加减身份的犯罪:诬告陷害罪(第243条),非法拘禁罪(第238条)。(3)司法工作人员作为加减身份的犯罪: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第245条),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第307条)。(4)没有身份规定的易混犯罪:打击报复证人罪(第308条,窝藏、包庇罪(第310条)。单位
单位犯罪概念:一般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
单位犯罪的特点: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即是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集合。单位犯罪是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的,并且与其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密切关系的犯罪。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不是绝对的)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者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单位犯罪以刑法有明文规定为前提,即只要当刑法规定了单位可以成为某种犯罪的行为主体时,才可以将单位认定为犯罪主体。(单位犯罪以刑法明文规定为前提。因此,某种犯罪行为“由单位实施”,但刑法没有将单位规定为行为主体时,应当而且只能对自然人定罪量刑。)单位犯罪的法律后果具有特殊性。单位行为主体的特殊要素:要求单位具有特定的所有制性质;要求单位具有特定的职能性质;要求单位具有特定义务。【注】:构成单位犯罪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性质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下三种不得以单位犯罪论的情形:一是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二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得以单位犯罪论处。三是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直接以自然人犯罪定罪处罚而不以单位犯罪论。【18】实行行为
概念:犯罪的实行行为是指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实行行为并不意味着形式上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是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的行为。实行行为并不是任何与法益侵害结果具有某种联系(或条件)的行为,而必须是类型性的法益侵害性行为。
直接正犯:实行行为以行为人自身的直接、积极的身体活动去实行为原则。间接正犯:通过支配他人进而支配犯罪事实的。【19】结果加重犯
概念:结果加重犯也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基本犯罪),由于发生了严重后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
结果加重主要表现在:基本犯为抽象的危险犯,而行为导致抽象的危险发展为侵害结果时,该结果可能成为基本犯结果的加重;基本犯为具体的危险犯,而行为导致具体的危险发展为侵害结果时,该结果是基本犯结果的加重;基本犯为侵害犯,行为导致性质相同且更为严重的实害时,该严重实害是基本犯结果的加重。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1)故意+过失:故意伤害致死;(2)故意+故意或者过失:抢劫致人死亡;(3)过失+过失:危险物品肇事。】 刑法就发生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由于刑法对结果加重犯规定了加重的法定刑,故对结果加重犯只能认定为一个犯罪,并且根据加重的法定刑量刑,而不能以数罪论处。遗弃罪没有结果加重犯。】
【20】因果关系(案例分析)【21】正当防卫的条件:必须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紧迫性);关于防卫意识(主观的正当化要素);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2】特殊正当防卫(刑法第20条,注意法条的分析)【23】其他违法性阻却事由
1、法令行为。它是指基于成文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一是法律基于政策理由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如发行彩票。二是法律明示了合法性条件的行为(如国外的堕胎行为)。三是职权(职务)行为,如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实行逮捕。四是权利(义务)行为,如一般人扭送现行犯。
2、正当业务行为。它是指虽然没有法律、法令、法规的直接规定,但在社会生活上被认为是正当的业务上的行为。业务是指基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复实施的行为。只有正当业务中的正当行为才是排除犯罪的事由。新闻报道、职业体育活动、律师的辩护活动、治疗行为(人体实验不属治疗行为)。
3、被害人的承诺
4、自救行为。它是指法益受到侵害的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可能或者明显难以恢复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法益的行为。
5、推定的承诺
6、自损行为
7、义务冲突 【24】故意 概念: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心理态度。
2、犯罪故意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认识因素,二是意志因素。
3、故意的种类: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4、直接故意概念: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5、间接故意的概念: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7、直接故意的一般认识内容:a.明知自己行为的内容与社会意义。b.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侵害结果与危险结果)。对危害结果的明知包括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与可能发生两种情况;行为人所明知的是哪一种情况,应以行为人自身的认识为准,不以客观事实为准。因果关系不是故意的独立认识内容。c.某些犯罪的故意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特定事实,如特定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特定身份等。
8、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9、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10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放任”是对危害结果的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
11、故意的认定:(1)区分犯罪的故意与一般生活意义上的“故意”(2)区分犯罪故意与目的或单纯的认识(反对双重罪过)(3)正确理解总则条文规定的“明知”与分则条文规定的“明知”的关系
分则关于“明知”的规定,大多属于注意规定,即提醒司法工作人员注意的规定。即使分则没有“明知”的规定,也应根据总则关于故意的规定,确定必须明知的事实。此外,在个别情况下,分则的“明知”主要是作为总则中的过于自信过失的具体化而规定的(4)犯意转化、另起犯意与行为对象转换犯意转化:犯意升高者,从新意(变更后的意思);犯意降低者,从旧意(变更前的意思),但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另起犯意:在前一犯罪已经既遂、未遂或中止后,又另起犯意实施另一犯罪行为,因而成立数罪。(l)行为在继续过程中,才有犯意转化问题;如果行为已经终了,则只能是另起犯意。(2)同一被害对象才有犯意转化问题;如果针对另一不同对象,则只能是另起犯意,行为对象转换:是指行为人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原先设定的行为对象,转移到另一行为对象上。如果行为对象的转移,导致个人专属法益的主体变化,或者导致法益性质变化,则属于另起犯意。【注意】: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25】过失
种类: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过失的概念: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责任形式。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成立条件: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构成要件的结果。
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有相似之处,表现在都没有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客观上又都发生了结果,但前者是结果不能够预见、不应当预见并由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后者是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如汽车司机在雨夜行车,从农民放在公路上的稻草上驶过,轧死了睡在稻草下的一个瘦小精神病人,属于意外事件。)过于自信的过失概念: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a.认识因素:预见与明知;b.情感因素:轻信与不关心;c.意志因素:希望不发生与放任发生。【26】法定年龄的规定
1、不满14周岁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或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相对负责任时期。
3、【注意】:①“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包括刑法分则所规定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达到重伤程度)论处的情形:138条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241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伤害被拐卖人的(达到重伤程度);247条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取证致人伤残、死亡的;248条虐待被监管人致人伤残、死亡的;289条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292条第2款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333条非法组织卖血、强迫卖血,对他人造成重伤的(以故意伤害罪论处)。②“强奸”包括奸淫幼女(注意14-16周岁男少年的特殊性)。注意拐卖妇女、儿童罪与组织、强迫卖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③“抢劫”不限于抢劫财物的犯罪,还包括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抢劫罪不仅包括第263条的抢劫罪,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准抢劫罪与转化抢劫罪,如269条、267条第2款等规定的抢劫罪;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以抢劫罪定罪处罚。④“投毒”包括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⑤刑法第17条第2款所规定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的罪名。因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所实施的某种行为包括了上述8种犯罪行为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⑥行为人既可以是八种罪的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帮助犯。即行为人对这八种罪仅实施了教唆行为、帮助行为,也要承担刑事责任。【27】犯罪预备
1、概念: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
2、特征: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3、处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8】犯罪未遂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特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不是犯罪行为的起点,而是犯罪的实行行为的起点。)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的基本标志。)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3、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9】犯罪中止
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成立条件:中止的时间性:“在犯罪过程中”中止的自动性:“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中止的客观性:客观上有中止的行为。中止的有效性: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30】教唆犯
1、概念: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进而使其基于此决意实行犯罪的情况。
2、成立条件:教唆对象(教唆对象原则上必须是事实上具有责任能力的人,但不必是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就真正身份犯而言,在被教唆者具有特殊身份却又具有责任阻却事由的情况下,仍应肯定教唆犯的成立。教唆行为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但特定并不意味着只能对一人教唆,对特定的二人以上实施教唆行为,也能成立教唆犯。如果唆使的对象不特定,则叫“煽动”,不成立教唆。)教唆行为(教唆行为必须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进而使之实行犯罪。)教唆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3、认定:对教唆犯,应当依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而不能笼统定教唆罪。当刑法分则条文将教唆他人实施特定犯罪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犯罪时,对教唆者不能依所教唆的罪定罪,而应依照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定罪,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教唆犯的规定。教唆犯教唆他人实施几种较为特定犯罪中的任何一种犯罪时,对教唆犯按被教唆者具体实施的犯罪定罪。【31】主犯及其处罚原则
1、主犯的概念: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犯罪集团中首要分子一定是主犯,但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2、主犯的分类: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二是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主犯的处罚原则: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32】从犯及其处罚原则
1、概念: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处罚原则: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3】主刑、附加刑
1、主刑种类: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种类: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注】看法条32至60条 【34】累犯
1、种类: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
2、一般累犯概念: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3、一般累犯成立条件:(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的,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的,以及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的,都不成立累犯。)
4、特殊累犯的概念: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5、特殊累犯成立条件:只要前后两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必须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再犯罪。
6、累犯的法律后果:一者应当从重处罚;二者不能适用缓刑;三者不能适用假释。【35】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36】适用数罪并罚的不同情形
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2、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先加后减)
3、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先减后加)
【37】缓刑的适用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必须不是累犯。换言之,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38】减刑的幅度与限度
1、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2、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注意】:仔细看书467至469页 【39】假释的适用条件
1、前提条件:假释只适用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正在服刑的罪犯。
2、执行刑期条件: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实际执行10年以上,才可以假释。根据刑法第81条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3、实质条件:假释只适用于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提前释放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人。假释不以立功为条件,根据监狱法的有关规定,如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假释。
4、消极条件(不适用假释的情况):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这里的暴力性犯罪,不限于杀人、爆炸等罪名,还包括其他暴力性犯罪,例如武装叛乱、**罪、劫持航空器罪等。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5、根据刑法第82条的规定,对于犯罪人假释的,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