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款实用中药减肥药方
八款实用中药减肥药方
消痰健脾汤
枳实、白芥子、防己、杏仁各9克,白术、茯苓、大腹皮各12克,冬瓜皮、泽泻、赤小豆各15克,法夏6克,陈皮5克,川骨皮10克。日服1剂,早晚服1次,疗程1个月。主治脾虚痰盛型肥胖症。
举例:叶某,女,22岁,未婚。一年来体重增加17公斤。苔薄白,脉软滑。诊为湿阻气滞,脾运失常。服此方37剂,体重减少12公斤。
荷术汤
荷叶、苍术、白术、黄柏、牛膝、薏苡仁、黄茂、桂枝、木瓜、茯苓、泽泻、山楂、车前草、虎杖、夏枯草、甘草各等份,煎水服。主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型肥胖症。
医院报导,观察21例,体重减轻最少者为0.8公斤,最多者13公斤,且有降脂、降压疗效。三花减肥汤
玫瑰花、茉莉花、玳玳花、川芎、荷叶各9克,研末。每日服1包,80-100摄氏度水冲泡,每日2-3次,早晚服,亦可早晚服1包,连服3个月。主治单纯型肥胖症。
医院报导,经50例肥胖病人服用后,明显减肥32人,占64%,体重减轻不显著者4人,占8%,总有效率为72%;无效(体重减轻不足2公斤)14人,占28%;有效病例中体重减轻15公斤者1人,10
公斤以卜者3人,5公斤以上者8人,4公斤以上者9人,3.5公斤以上7人,2.5公斤以上4人,平均减轻4.94公斤。
还童汤
槐角30克。开水冲服,每次l-3克,每日3-4次。主治年老体弱肥胖症。
平陈汤
摈榔75克,厚朴15克,酒军7.5克,青皮15克,苍术15克,半夏15克,云苓15克,壳15克,白芥子10克,焦楂15克。日服1剂,早晚各服1次,疗程1个月。主治脾虚湿盛型肥胖病。
医院报导,治疗肥胖者吕某,女,成人。体重86公斤,苔白腻,脉弦细无力,诊为脾虚痰盛,服平陈汤加减方1个月,体重减为80公斤,3个月后体重降为7l公斤。
防己黄芪汤
防己6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9克、生姜6克、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2次。
医院报导,用本方配合防风通圣散治疗结实型肥胖症患者,每日给防已黄芪汤、防风 通圣散各5克,6个月后体重从69公斤减到67公斤,腹围从100厘米减至85厘米。总胆固醇由341减至148,三酸甘油酯由288降至78,非脂化脂肪酸由0.25升至0.75升。主治肌肉结实型肥胖症。
实消痞丸
枳实15克,厚朴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5克,泽泻10克,山楂30克,首乌30克,大黄15克。头痛头晕者,加川芎10克,菊花10克;大便干燥难解者,加芒硝15克冲服。每日1剂,每次煎200-300毫升,分2-3次服。3个月为一疗程。主治高脂血症型肥胖症。
医院报导,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50-57岁。测腹围90-96厘米,血胆固醇均增高大于320毫克%,三酸甘油酯大于140毫克%。服药2-4月,测量腹围减少17-18.5厘米,血胆固醇最低值150毫克%,最高值200毫克%,三酸甘油酪均小于140毫克%。轻身一号
黄芪15克、防已9克、白芷9克、川芎9克、首乌15克、泽泻10克、山楂10克、丹参20克、茵陈15克、水牛角15克、仙灵脾6克、生大黄3克。水煎服,每日2次。主治单纯性肥胖症。
医院报导,临床观察50例,有48例症状好转,体重减轻,有效率在90%以上,此类减肥中成药的特点在于副作用少,疗效较为稳定,服用较为方便。事实证明减肥中成药的作用不外乎化湿利尿、活血祛瘀、健脾消积、行气通经四个大方面,轻身一号方剂乃综合了以上四方面的机理而成,故见效显著。
第二篇:中药药方
中药药方大全
化脂腹肝汤
组成:丹参15克,茵陈20克,泽泻20克,黄芩12克,山楂12克。
功效:舒肝、消瘀、祛湿、化积。
应用:脂肪肝。
用法:每日一剂,早晚饭前温服。
方解:脂肪肝见于肥胖、酗酒、糖尿病及急性肝炎恢复期和慢性肝炎活动期,由于不适当地增加营养和减少活动使得脂肪堆积,加之肝脏代谢机能受损,过量脂肪在肝内积聚而成。若不及时治疗可使急性肝炎病情迁延,慢性肝炎病情加重,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祖国医学没有脂肪肝的记载,属于中医“胁痛”、“积聚”的范畴,患者常有胁痛、肥胖、肝大的表现,病因病机为湿、痰、食阻滞,化生浊邪,肝胆疏泄失调,血脉瘀阻。方中茵陈疏肝利湿为主药,丹参活血化瘀为臣药,黄芩、泽泻清热利湿,山楂化食消积共为佐药。全方舒肝、消瘀、祛湿、化积,对脂肪肝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加减变化:胁痛甚者酌加青皮10克,郁金12克;不思饮食者加炒麦芽15克,生山楂15克,鸡内金12克;口苦、口干加龙胆草10克;噁心欲呕加清半夏30克,乾薑10克;腹胀纳少者加厚朴10克,生山楂15克;大便稀溏加泽泻15克,白扁豆30克;肝大明显加鳖甲、穿山甲各10克;妇女月经不调加泽兰15克,三七粉3克(冲服)。
注意事项:适当控制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少食糖为原则。慢性肝炎患者长期静脉点滴,用药不宜採用高渗性葡萄糖,以减少糖向脂肪的转化,注意减肥控制体重,绝对禁酒,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肝炎恢复期参加锻炼,运动量以病人体力能耐受为标准,促进脂肪的代谢。
臌 胀 方
组成:茵陈、黄芪各60g,生(妙)白术、益母草、丹参、白花蛇舌草、仙鹤草、泽泻、白茅根各30g,云苓、猪苓各20g,莪术、土鼈、枳壳各10g。
功效:健脾益气、化瘀行水,清热利湿。
主治:肝硬化腹水。主症:腹大胀满,脘腹痞胀,面色暗黑,面颊、颈胸部红点赤缕,腹部青筋怒胀,小便短少,大便稀溏,舌苔腻,脉弦等。
用法:水煎内服(茵陈后下),每日1剂,日分3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
方解:黄芪、白术、云苓益气健脾;云苓、猪苓、泽泻、益母草、白茅根渗湿利水;枳壳、莪术行气以化湿;茵陈、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仙鹤草具涩敛之性,可止血止泻。上药组方合用,有健脾益气、化瘀利水、清热利湿之功效。
临床运用:
(1)针对本病的基本病机遣药组方治疗:臌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甚则青筋暴露为特徵的疾病。据文献资料和大量临床观察证实,其与肝硬化合併腹水非常类似。中医学重在辨证施治,对病机的认识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由于臌胀出现于病之晚期,病变複杂,症状体征多样,徵候类型表现不一,所以应把握其基本病机。笔者据长期临床体验,将其病机概括为肝脾肾功能失调,血瘀水停气滞。外邪(鬁气、酒毒、血吸虫感染等)侵袭为病因之一,虚中夹实为其病机特点,对此宜急则治其标,祛除水湿浊邪乃第一要务。宗“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扶正宜以调皮为主,如芪术苓之用;祛邪,非仅指水湿浊邪,瘀血、气滞、湿热亦可致水液代谢障碍,故化瘀通脉、疏肝理气、清热利湿亦可收到利水之功,脾不为湿困则健,肝亦因脾运複健而得保养。
(2)注意用药宜忌:虽然臌胀病的治疗用药应当化瘀通脉,但某些破瘀逐血之品又非其所宜;本病病机为虚中夹实,故峻下逐水剂用之宜审慎,不可逞一时之快。
(3)随证加减:由于臌胀患者的病程阶段不同,个体体质不同,临床表现也複杂多样,所以当针对具体症状予以加减,冀提高临床疗效。如腹胀甚者加厚朴、大腹皮、焦山楂;发热者加柴胡、黄芩、青蒿;兼阴虚者加用鳖甲、麦冬、枸杞子、女贞子、沙参之类;衄血者加用旱莲草、蒲黄、水牛角粉;黄疸者加山栀、连翘等。
(4)臌胀之治,应斟酌起病的缓急、邪正盛衰以及水停、血瘀、气结、阴虚、湿热之主次,灵活加减用药,有望显着提高疗效。腹水消退之后,继续予以调理,此亦缓则治本之理,应当重视。
疏风通窍聪耳汤
组成:桑叶20g,葛根20g,柴胡10g,黄芩10g,蝉蜕10g,川芎10g,香附15g,路路通15g,磁石30g,生龙牡各30g,甘草5g。
功用:疏散风热,通窍聪耳。
主治:感受风热而致的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舌苔薄白或薄黄,舌质红,脉浮数或弦数。
用法:上药水煮服,每日1剂。
方解:《素问•气交变大论》谓:“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耳聋。”“……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耳无所闻”。此病多发生在外感风热邪气之后,邪气壅遏,使肺气不宣,肝胆经脉经气不畅。肺开窍于鼻,鼻与耳相通,胆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故感受风热,邪气阻滞,上犯头窍,肺气不利,经气不畅,可致头痛眩晕、耳窍不通等。耳鸣、耳聋大多同时出现,也可单鸣不聋,一般耳鸣多于耳聋。方中桑叶、甘寒清润,可轻清发散,既能疏解肺卫风热、宣散燥气,又能倾泻肝胆之火;葛根、柴胡、黄芩、蝉蜕宣散风热,清宣肺气,疏利肝胆经气;川芎乃血中之气药,香附是气中之血药,与柴胡同用,为《医林改错》“通气散”之意,能调气活血,通行经络;石菖蒲、路路通开窍聪耳,又因“肾开窍于耳”,故用磁石、生龙牡重镇潜阳,益肾纳气,以防升散之药太过;甘草调和诸药。方中诸药相得益彰,共奏疏散风热、通窍聪耳之功。
临床运用:如鼻塞声重,可加葱白3支、辛夷10g,以通阳开窍;小便黄可加生地20g、茅根30g,以养阴利小便;口渴、心烦加花粉15g、麦门冬15g,以止渴除烦。
清解肾康灵
组成:生地12g,知母9g,黄柏6g,丹皮9g,黄芪15g,太子参9g,茯苓12g,淮山药12g,绣花针10g,白花蛇舌草15g。
功能:清热解毒,益气滋阴。
主治:频繁复发性肾病综合征。
用法:加水400ml,浓煎200ml,100ml/次,1日2次。
方解:方中黄芪、知母、黄柏、丹皮、茯苓、白花蛇舌草、绣花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升主出主开,内可清除湿热瘀毒,外可抵御外邪之入侵,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生地、太子参、淮山药凉血益气养阴,主降主入主合,内可激发正气,驱邪外出,外可益气固表,抵御外邪。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益气滋阴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生地具有激素样作用,但无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副作用;知母抗炎作用与强的松相近,并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黄芪、太子参、淮山药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CD4/CD8的比值,可增强机体免疫力;绣花针、白花蛇舌草具有调整机体免疫的作用。本方可减少激素副作用,提高频繁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减少复发次数,并对激素的顺利减量起到过渡的作用。
临床应用:在大剂量激素应用阶段,患儿表现出阴虚阳亢之象,配合清解肾康灵对预防库兴氏综合征,减少激素副作用有较好的效果;在激素减量阶段,患儿表现出阳虚之象,可以加入补肾温阳之品,如仙灵牌9g、菟丝子12g、肉苁蓉9g等,减去黄柏、丹皮、绣花针、白花蛇舌草等;在激素维持阶段,可以去黄柏,加入补阴益阳之品如菟丝子,平调阴阳,使阴平阳秘,机体康复。(董飞侠整理)
複方三七通络片
组成:三七2000g,全虫1300g,黄芪1500g,枸杞1000g,杜仲1300g,桃仁1000g,水蛭1300g,川芎1000g,丹参1500g,冰片30g。
制法:将三七洗淨,晒乾灭菌,研为细粉,过100目筛,其馀九味药加水煮三次,每次滤过,合併浓缩滤液至流浸膏状,将三七粉与流浸膏溷合制粒,60℃乾燥,乾燥颗粒过20目筛,再加硬脂酸镁适量,溷匀压片,菌检合格即可。规格为每片0.25g,相当于原生药0.2g,100片/瓶。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孕妇忌用。
功能:益肾养肝,活血通络,祛瘀生新。
主治:脑动脉硬化、心脑供血不足、中风先兆、脑血栓、高血压等见头痛眩晕、视物不清、胸部憋闷、心痛心悸、四肢麻木者。
方解:上述诸病多因肝肾亏虚,气虚血瘀所致。瘀血留滞,血脉不畅,头窍失养及肝阳上攻可致头痛眩晕、视物昏花;心血瘀阻,心气亏虚可见心悸心痛;气血不畅,脉络瘀阻可致肢体麻木。方中三七味苦,性温,入肝经,气血双补,有消散瘀血,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又能消肿止痛;全虫甘平,入肝经,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能扩张血管,因而有持久的降压作用,与三七同用,为君药。黄芪甘温,入脾、肺经,益气升阳,使阳升阴长,气旺血生,有良好的补气升血作用;枸杞甘平,入肝、肾、肺经,养肝润肺,补肝肾,益精血,虽为补肾之药,实属补阴阳之品;桃仁苦平,入心、肝经及血分,能泄降导下破瘀,和畅气血以生新,有治血祛瘀生新之效;水蛭甘咸,为破血逐瘀消症之品,与桃仁合用,治跌打瘀血、心腹疼痛,为臣药;杜仲甘温,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心包经,《本经》中言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等;丹参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活血祛瘀,凉血消肿,清心安神,与川芎同用,治瘀血痹阻心脉所致的胸痹绞痛,为佐药;冰片苦而微寒,入心、脾、肺经,辛散苦泄,微寒清热,芳香走窜,能散上焦鬱火而开窍提神,为使药。此方益肾固本,养肝生血,祛瘀生新,气血双补,标本兼治。因而,对脑动脉硬化、心脑供血不足、中风先兆、脑血栓、高血压等见头痛眩晕、视物不清、胸部憋闷、心痛心悸、四肢麻木者,疗效显着。
柴胡清肺饮
组成:柴胡9g,前胡9g,赤芍18g,平地木30g,黄芩18g,青皮9g,陈皮9g,薑竹茹9g,姜半夏9g,佛耳草18g,蚤休9g,半边莲30g,江剪刀草30g。
功能:平肝解鬱,清肺化痰
主治:外感后迁延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不明原因的久咳怪咳等有肝鬱肺热见证者。
用法:每日一剂,上药水煎煮后,分两次服用。
方解:方中柴胡为疏肝解鬱之要药,但其性燥主升,容易劫阴,而前胡性润主降,两药相配,润燥相得,共奏“制木安金”之功;方中用平地木、白芍,加强疏肝理气作用,使气机通顺,全身津液输布畅行,有利于行滞解鬱;另外,白芍柔肝敛气,赤芍解痉活血,气血同用,对“久病入络”的久咳患者,更为恰当;方中黄芩为清上焦肺热的要药,佛耳草、蚤休、半边莲、江剪刀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青皮、陈皮、薑竹茹、姜半夏健脾化痰,扶胃和中。
临床应用: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常因外感或内伤影响肺脏,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咳嗽,故治肺是治咳之常法。临床常见久咳不止,或反复发作的患者,虽然屡用抗菌素及润肺、清肺、宣肺等法,往往效果不显。若出现咳嗽时长,胸胁胀闷,口苦咽干,面红升火,头昏汗多,有时伴有寒热往来,舌苔白腻或带黄,舌质红,脉象弦细等,此乃表邪内郁,少阳枢机不利,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肝鬱气滞,日久化火,金不制木,木反侮金,气火上逆犯肺,以致肺失宣肃。另外,久咳患者由于气道感染,大量运用抗菌药物和清热解毒之剂,容易苦寒败胃,脾胃受损,失于健运,痰湿内生,出现痰多、腹胀、纳差、苔腻等表现。本方是由邵老常年临床经验积累而来,意在平肝解鬱,清肺泻热,健脾助运。方中诸药配合,化湿而不伤阴,清肺解毒而不败胃。当然,持久而反复的久咳患者,往往有虚中夹实、实中兼虚以及表裡夹杂的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的兼症,辨证加减用药。
清暑退热饮
组成:香薷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苏叶10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板兰根(或大青叶)30克,青蒿15克,川朴5克,鸡苏散10克(包煎)。
功用:清暑利湿、辛温解表、芳香化湿。
主治:暑天感冒。
方解:《内经》云:“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暑天感冒,是指夏至到大暑期间伤于暑者。症见头痛恶寒,高热无汗,或有汗,但热不退,周身关节酸楚等感冒症状。同时,又有面赤口干,口渴思饮,脘痞困倦,心烦胸闷,或噁心呕吐,大便泄泻等伤暑伤湿表现,此乃暑为寒湿所遏而致。缘由夏暑天气炎热,地气上蒸,人在其中,稍有不慎,易于为病。如纳凉于深堂大厦,或贪图凉快,通宵风扇不息或空调温度过低,或夜宿户外,露水侵袭体表,则见头痛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若恣意贪吃生冷瓜果,冰棒冷饮,寒湿内生,损伤脾胃,则脘痞吐泻。暑为阳邪易于耗气伤阴,又暑必夹湿,故见面赤,口干欲饮,心烦胸闷,噁心呕吐等暑湿内鬱之证。
治宜遵《内经》:“必先岁气,毋伐天和”之皆,确立以清暑利湿、辛温解表、芳香化湿为治疗原则,常用自拟方清暑退热饮治之。若作伤寒感冒,但以辛温之剂,事得其反。
方中香薷、藿香、佩兰、苏叶辛温解表、芳香辟秽。因暑必夹湿,湿为阴邪,非温不化。银花、连翘、板兰根(或大青叶)、青蒿,清热解毒、清暑退热。鸡苏散由滑石、甘草、薄荷组成,辛凉透表、清暑利湿。川朴配苏叶,理气消痞除满。
加减运用:有汗,但热不退者,去香薷、鸡苏散,加柴胡、黄芩、六一散。恶寒头痛较剧者,加川芎、蔓荆子。周身关节酸楚者,加秦艽、大豆卷。噁心呕吐者,加陈皮、法半夏。脘痞困倦者,加苍术、薏苡仁。心烦胸闷者,加川连、广郁金。大便稀薄者,加苍白术、山楂、神曲。
黄芪芍药汤
组成:生黄芪15g,苍、白术各10g,生薏苡仁30g,炮鸡内金10g,苦参15g,煅龙骨15g,血竭粉(冲服)1.5g,炒白芍10g,生甘草6g。
功能:运脾固摄,祛腐生新,化瘀通络。
主治:放射性肠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每次取药汁约250ml,饭前服。
方解:放射性肠炎为肠癌、宫颈癌、宫体癌或其他盆腔肿瘤在放疗过程中的併发症。病人长见表现有腹泻,腹痛,脓血便,排便次数增加,甚至每日多达20-30次。现代医学对此症採用抗生素加皮糖质激素治疗,可缓解症状,但疗效不易巩固。中医学认为,此属气虚滑脱,气滞血瘀,络脉受损。治宜益气固摄,祛瘀生新,通络止痛。本方用生黄芪一可益气升提,二是生肌托毒;黄芪与白术相配,可健脾祛湿;黄芪与血竭、龙骨相伍可祛瘀生新,补气涩肠;方中芍药甘草乃仲景芍药甘草汤,可缓急止痛;方中苍术、鸡内金、薏苡仁可健脾运脾,化湿辟浊,与苦参相合,又增添了解毒辟浊之功。本方可治疗因放射线照射引起的肠粘膜充血、水肿、细胞损伤,改善由此所致的腹痛、腹泻、裡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且有护肝、抗肿瘤复发和转移之功效。
临床运用:如大便次数增多,裡急后重严重者加黄连5g、败酱草15g;脓血便较多者加生地榆10g、三七粉3g(冲服);女性引导脓性分泌物增多者加明矾6g、土茯苓15g,并用此药渣煎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5分钟。本方应连续服用7-15天。
活络通痹汤 组成:羌活10g,独活10g,秦艽10g,防风10g,当归10g,红花10g,丹参30g,桂枝10g,灵仙10g,元胡10g,香附10g,全虫10g,蜈蚣3条,乌蛇10g,三七3g(冲),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能: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湿消肿,理气止痛。
主治: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nsbp 用法:1日1剂,早晚2次水煎服。亦可将生药加工成水丸,每次6-8g,1日3次。
&nsbp 方解:本方中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桂枝、灵仙、元胡、香附、伸筋草、透骨草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之效;当归、红花、丹参、三
七、全虫、蜈蚣、乌蛇有活血化瘀、清热消肿、祛风解痉、通络止痛之功。诸药合用,互相协调,可达到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消肿胀、壮筋骨、祛风寒、理气血、镇疼痛之良好效果。
临床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学称之为“痹证”。多由于素体气血亏损,阳气偏虚,卫阳不固,腠理疏鬆,致使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壅塞经络,凝而为痹。风寒湿邪阻塞经络,结聚于关节,多形成风寒湿痹,故本方治则为祛风除湿、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渗湿消肿、理气止痛。若患者病程长,身体虚弱,周身倦怠,为气血不足,肝肾阴亏,本方加黄芪、党参、熟地、枸杞子;若患者脾虚厌食,服药后腹中隐隐作痛,本方加陈皮、白术、鸡内金、焦三仙;若服药后出现腹泻,本方加白术、云苓、诃子、芡实;若服药后出现咽干、舌燥、口渴、唇裂,方中加元参、知母、黄芩、石斛;若关节肿胀严重,本方加茯苓、薏苡仁、防已、萆薢以利水渗湿、清热消肿;服药后汗多者,本方加生龙牡、芡实、麻黄根。
苓 理 汤
组成:附子10g,肉桂10g,人参10g,白术10g,甘草10g,猪苓10g,茯苓10g,乾薑10g。
功能:温中健脾,祛寒破阴,化饮利水。
主治:脾肾虚寒,水湿内停,阴盛格阳。常见症状有烦渴多饮,饮不解渴,噁心呕吐,呕吐物为水饮痰涎;或烦渴多饮,脘腹痞满,小便频而不利等,舌苔白润而滑,或黄白而腻,或舌苔黑润,脉弦大紧数。
用法:水煎后,置冰箱中候冰,频服。
方解:本方是一个方中有方的複方方剂。其中人参、白术、乾薑、甘草,取理中汤、人参汤之意,以温中祛寒、补益中气;肉桂、白术、猪苓、茯苓、泽泻,取五苓散之意,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附子、乾薑、甘草,取四逆汤之意,以回阳破阴;人参、附子、乾薑、甘草,取人参四逆汤之意,以益气救逆、回阳複阴。複佐以热药冷服之法,取甚者从之之意,以免药物格拒。方中诸药共奏温中健脾、祛寒破阴、化饮利水之效。
临床应用:本方主要用于证属脾肾虚寒,水湿内停,阴盛格阳的各种顽固性呕吐,如神经性呕吐、幽门梗阻引起的呕吐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噁心呕吐,另外对尿崩症、糖尿病病人的烦渴多饮、多尿也有良效。
胆胃汤
组成:柴胡10g,白芍15g,黄芩6g,当归10g,枳壳10g,木香10g,党参20g,炒白术20g,白茯苓15g,延胡10g,姜半夏10g,代赭石20g(先煎),云南白药1g(分服),炙甘草6g。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肝鬱脾虚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用法:先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再以砂锅煎煮。每剂药2次,每次煎沸后再用文火煎30分钟,每次取汁200ml,2次药汁溷合后分早中晚3次饭前1小时服用。其中云南白药用温开水调成煳状,分2次药前服用。
方解:胆汁反流性胃炎多是胃和胆囊切除术后或幽门功能不全以致胆汁返流引起的。临床以胃脘痞满不适,或隐痛,或嘈杂,嗳气,口苦为主症。部分患者上腹部有烧灼样痛不能缓解为本病特点。纤维胃镜检查可见胆汁返流,胃粘膜充血、水肿、易出血,有时见糜烂。
本病属中医“胃脘痛”“呕胆”的范畴。《灵枢•四十气篇》曰“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似与本病口苦、噁心、呕吐苦水主症相符。胆附于肝,肝胆互为表裡,《脉经》云:“胆汁系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其借肝之疏泄功能,胃气下降之力,下输于肠,以助消化,因而胆汁的正常排泄,必借肝之疏泄功能及脾胃之气的升降。一旦肝气鬱结,疏泄失常,或脾胃气虚,胃失和降,势必致胆汁疏泄失常而上逆于胃出现胆汁返流性胃炎。
本方中柴胡、白芍、当归、木香、枳壳、延胡疏肝理气止痛;党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代赭石、姜半夏降气和胃;黄芩清肝泄胆;云南白药调成煳状服用,既能活血化瘀止痛,又起保护胃粘膜作用。全方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健脾和胃,扶正固本,标本同治。用本方治疗后经胃镜检查发现,其对消除胆汁返流、改善胃粘膜炎性病变确有较好疗效。
临床应用:胃脘冷痛、舌苔白腻者加高良薑、制香附;口苦、苔黄腻、幽门螺阳性者加黄连、吴茱萸;胃脘痛、大便秘结不畅、舌苔黄腻者去姜半夏加蒲公英、制大黄;右胁胀痛、苔薄黄腻、有胆囊炎和胆石症病史者加乌梅、郁金、金钱草。
化瘀利湿汤
组成:丹参30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茯苓30克,黄柏12克,益母草30克。
功能:益气化瘀、清热利湿。
主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病程已久者。
用法:清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方解:慢性肾炎是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一个共同后果,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但病因、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以水肿、蛋白尿、血尿为突出表现。谢氏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关键是辨清本虚标实的主次,治疗原则以益气活血为本。谢氏常用益气活血法取效,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理论,谢氏治疗肾病时,认为其病複杂,虚实交错,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疗上不能只着眼于水与气的病理变化,应将水、气、血三方面结合起来,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慢性肾炎感染外邪时,常有风热毒邪或湿热之象,治疗上当标本兼顾,方中丹参、当归、桃仁、红花、益母草活血化瘀,其中红花辛温,活血破瘀生新,益母草活血利水,共达通肾络利尿之效。黄芪补气、固表、摄精、升阳、祛毒、利尿,又无留滞之弊,加强诸药化瘀利湿作用。金银花清热解毒,黄柏走下清热祛湿,茯苓利水渗湿,全方共奏益气化瘀、清热利湿之功。
临床运用: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湿热较重,舌苔黄腻者加生薏仁30克,水肿较肾加大腹皮15克、车前子30克,血尿加川牛膝3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30克或白茅根30克,对于反复外感咽痛而出现血尿者宜清上为先,或清上治下并用,加用银翘散化裁,阳虚者加狗嵴15克或仙灵脾30克或补骨脂15克,肌酐、尿素氮增高者加生大黄10克,热甚者加生地15克、栀子10克、生大黄10克,小便涩痛加海金砂30克。
谢氏自拟化瘀利湿汤突出了益气活血、清热通络的治疗法则,并认为治疗中要善于守方,因为慢性肾炎的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病变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切忌随病人的症状有改变,频繁更方,并提出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不必受其影响。
中药明目方
【来源】《外科寿世方》 【组成】决明子、菊花、荞麦皮、绿豆皮、黑豆皮。【功效】疏风清热,明目。【製备】以上诸药溷合作枕。【用法】代枕使用。
【说明】本方代枕使用,有清热明目之能。久用善治肝经风热目翳或肝火目痛,青盲雀目等症。方中诸药有疏散风热,清肝泄火,明目退翳之能,且气味清香,质地鬆软,简便实用,久用有防病、治病之功效。
明目令发不落方 【来源】《外台秘要》 【组成】槐子适量。【功效】明目驻颜。
【製备】10月上巳日,收槐实,置新淨瓮中,以盆密封瓮口,20天后启封,洗去皮肉取槐子。
【用法】第1目服1枚,第2日起服2枚,满10日再从第1日量起服。
【说明】本方为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流传下来的验方。方中槐子、槐实,系豆科植物槐的种子、果实。《本经逢原》云:“其角中核子,专主明目。久服鬚髮不白,益肾之功可知”。《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治“五内邪气热”。《医林纂要》调其“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本方用其清热坚阴,而有明目驻颜,令发不落的功效。
拨云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羌活、防风、柴胡、炙甘草各30克。【功效】散风疏肝,明目退翳。
【製备】上四味共为细末,每服 6克,水煎。
【用法】口服。食后薄荷茶水或菊花汤调下,每日1剂。
【说明】本方主治男子妇人风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眶痒赤痛等症。方中取羌活、防风散风通络明目;柴胡辛苦微寒,疏散风热,《纲目》谓治:“目昏,赤痛障翳”;炙甘草解百毒,缓急止痛。再配以薄荷增强柴胡等散风清热,疏肝明目之功,或配菊花更取疏散风热,清肝泻火益阴明目之效。诸药合用,重在散风邪,兼有疏肝解鬱清肝明目之功,共奏明目退翳之效。
枸杞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
【组成】巴戟天(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120克,肉苁蓉60克,菊花150克。
【功效】补益肝肾,养阴明目。
【製备]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每服50丸,食前,盐酒送下。
【说明】本方主治肝肾不足,目暗不明。方用枸杞、甘菊花补益肝肾,养阴益精,滋水明目;佐以巴戟天、肉苁蓉补肾助阳,益情生血,取阳生阴长之意;五味子滋肾益精,明目安神,秘涩精气。诸药合用,调补肝肾,养阴明目,共收佳效。
清目养阴洗眼方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菊花、桑叶、生地、夏枯草各9克,薄荷3克,羚羊角4.5克。【功效】疏风清肝,养阴明目。【製备】加水适量煎煮。
【用法】煎煮诸药时,以蒸汽薰目。再滤渣取汁洗目。
【说明】本方外洗,用治肝经风热,肝阳上亢,目赤多翳,羞明多泪等症。方中甘菊、霜桑叶长于疏散肺、肝二经风热,养肝益阴而有明目的功效;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解郁,助桑、菊疏散之功;羚羊角、夏枯草清肝火,解血热,散结滞;生地养阴生津,清热凉血,诸药共用,用薰洗眼部,药效发挥直接有力,合收明目退翳之功。
夜光育神九
【来源】《寿亲养老书》
【组成】熟地黄(酒浸)、远志(取皮去骨木)、牛膝(去芦)、菟丝子(酒浸)、枳壳(麸炒)、地骨皮、当归各等份。
【功效】养神益精,补血明目。
【製备】以上七味各等份,逐一秤过,除酒浸者外,馀五味锉细,每300克用无灰酒1200毫升浸三宿,取出后与熟地黄、菟丝子同用文武火焙乾,为未,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每日空腹盐酒下20~30丸,如不饮酒,盐水送服亦可。
【说明】本方补肾益精,养血明目,主治精血亏虚、神明失养、视物不清等症。《寿亲养老书》云:“久服目光炯热,神宁泰定,语音清澈,就灯永夜,服力愈壮,并不昏涩,不睡达旦,亦不倦怠,服两三月后,愈觉神清眼明,志强力盛,步履轻快,体气舒畅,是药之致。”方中熟地黄甘温濡润,大补阴精,治“一切阴虚,血少、精亏之证”;远志宁心安神,定魂魄;牛膝强腰健肾;菟丝子补阴益精;地骨皮凉血益阴退蒸;当归养血活血,安神。再配以枳壳行气消积,以防诸药壅滞滋腻碍胃。诸药合用,酒浸久服,借酒力周行全身,培补五脏,共收补肾益精,养血明目之能。
羚羊角汤
【来源】《医方类聚》
【组成】羚羊角、防风、赤茯苓、人参、五味子、知母、茺蔚子、黄芪各30克。【功效】平肝息风,养血明目,行滞通络。
【製备】上药粗捣筛,每服取1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大半碗,去滓取汁。【用法】临睡前服,每日10克。
【说明】本方主治脏腑亏虚,风邪偏中,牵扯目睛所致目偏视症。方中羚羊角清肝明目,息风定痉,散风,牵目系;伍以防风,既散外风,又息内风,能增强祛风之力;伍以茺蔚子能增强养血益精,凉肝明目之。再以五昧子滋肾生津液,知母清热养阴,以使阴生血旺而风息;赤茯苓则能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斡运中,以助诸药清上滋下;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安和五脏;黄芪补气升阳,生血行滞,祛瘀通,诸药共用,同奏平肝息风养血明目,行滞通络之功。
菊花延龄膏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鲜白菊花瓣 500克,炼蜜 250克。【功效】平肝明目。
【製备】将鲜白菊花瓣加入适量水煎煮,共煎煮3次,去渣,合药液慢火浓缩,加入炼蜜收膏。
【用法】每日2~3次,每次15克。
【说明】本方久用主治老年头昏、目暗以及头痛目赤的高血压症。方用白菊花清热平肝,养阴明目,并与蜜同用,以润燥养阴,清火解毒。两药合用,炼为膏滋,味美力缓,久用尚有清润五脏、通便安神作用,为食疗常用方剂。
八制茯苓丸
【来源】《医部全录》
【组成】茯芩1250克(去皮,碎如枣大)。【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明目乌髮。
【製备】将茯芩分为八份,一份同黄芪180克切丝,水6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肉苁蓉120克,酒洗,水6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人参18克,水5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秋石120克,水2盅化开,煮汁干为度;一份同枸杞180克,水8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破故纸150克,水8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人乳250克,煮汁干为度;一份同何首乌250克,黑豆1升,水3升浸,春、秋2日,夏1日,冬3日,煮汁干为度。再将制过茯芩捣筛为未,煮熟为丸如梧子大。
【用法】每日早晚澹盐汤服40~50丸。
【说明】本方用治肝肾不足、气血亏耗、髓海空虚、早衰早老、鬚髮早白、目暗不明等症。方用茯芩健脾利湿,宁心安神,取其甘、澹、平之性,平补五脏,缓而不峻,且补中有利,可使补而不壅。再用八味药物分别制过,以增强药力:用黄芪,增其补气升提之力;再以酒洗肉苁蓉,益其壮阳温润之功;用人参大补元气,安神增智;秋石滋阴降火,以使明生火降;用枸枯培补肝肾,明目强筋;破故纸温肾逐冷,秘涩精气;用人乳益气血,补脑髓;何首乌、黑豆补肝肾,益流血,乌髮明目。诸药合力,使气、血、阴、阳,五脏六腑,均得补益,则目明耳聪,齿牢体健,益寿延年。
沉香鹿茸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沉香30克,炮附子120克,巴戟天(去心)60克,鹿茸(酒浸、炙)90克,熟干地黄(酒洒、蒸、焙)180克,菟丝子(酒浸、研、焙)150克,麝香4.5克。
【功效】养真气,益精髓,明视听。
【製备】先将沉香等6味研细末,再入麝香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每服40~50丸,空腹好酒或盐汤送下。
【说明】本方用治真气不足、下元冷惫、面无精光、唇口乾燥、目暗耳鸣、阴囊湿痒等。方用鹿茸、炮附子、菟丝子、巴戟天补肾命,温元阳,益精血;再以熟干地黄补肾滋阴,填精生髓,以阴配阳,阳生阴长。引以沉香,纳气补肾,麝香开窍通闭。诸药合用,养真气,益精髓,明视听,通诸窍,用治真气不足诸症。
第三篇:中药泡脚药方
中药泡脚药方
中药泡脚药方
1.、泡脚的优点:
1、安全;
2、无痛苦;
3、无毒副作用;
4、廉价;
5、有效;人们常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冼脚,肺润肠濡;冬天冼脚,丹田温灼”;
6、方便;
7、舒适。
2.、泡脚水的组成:泡脚水—般取自来水、河水、等为基水。通过泡脚治病的可根据不同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
三、泡脚水的温度,泡脚水的温度以30~38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0度。
四、泡脚容器的要求:
1、质地应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
2、高度一般泡脚盆的高度最好超过20厘米[没过踝关节]。
3、结构可买一些微电脑浴脚器。
五、泡脚时间的要求:
1、每天安排泡脚几次:如一般保健泡脚,每天一次即可;如患有某种疾病每天至少2次以上。
2、每天什么时间泡脚为宜:如2次,一般上午lO点1次,晚上睡前1次,因为睡前泡脚对消除疲劳大有好处可使人睡得更甜容易进入“倒床不复闻钟鼓”的境界。广为流传的“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3、每次泡脚时间多长为宜:一般为30分钟以上,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每次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六、泡脚与按摩的关系:传统的泡脚不包括按摩,现在有了新变化,有些厂家已生产出泡脚与按摩同时进行的泡脚盆,如没买到可用手做一些足底按摩或一些其它按摩这样结合起来效果最好。
七、泡脚的作用:
1、清洁皮肤的作用。
2、扩张血管作用。
3、降低血液粘稠度。
4、缓解肌肉痉挛。
5、镇静作用。
八、泡脚的注意事项:l、注意卫生[最好以家庭为主]。
2、切忌求快。
3、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不断才能受益终生。
4、儿童禁止泡脚。
5、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禁止泡脚。
6、出血性疾病禁止泡脚,[包括急性外伤出血,如泡脚会引发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高血压: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
失眠: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
肝脾肿大:三棱15克、莪术15克、延胡索15克、乌梅10克。
遗精、早泄:仙鹤草4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芡实30克、女贞子30克、狗脊15克、桑葚30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
足跟、足踝关节痛: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
将泡脚方剂煎汤至2000毫升左右,水温保持在40摄氏度上下为宜。
泡脚中药组成:双花10g、大黄15g、元柏20g、红化15g、地榆炭25g、白芷15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白花蛇舌草20g、蛇床子20g、附子10g,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凉至40℃左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20天为一个疗程。
本组病人均糖尿病,坏疽伤口清创消毒,并加强足部护理
少女痛经中药泡脚: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上药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于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
经临床观察,多数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在洗浴过程中疼痛便可减轻,一般用药两个月经周期后即可明
中药泡脚去脚臭:原料是:葛根25克,五倍子15克,甘草15克,白帆25克。
把它们都到入锅中后加入凉水,中药煎煮前,最好先用凉水浸泡药物约30分钟,因为凉水能穿透植物的表面,使药物湿润变软,细胞膨胀,让有效成分能更容易溶解入水中。
煮中药一般先用猛火,待水沸后改用小伙,煎煮约30分钟,在煎药期间,将药搅拌二至三次,药煎好了!
接一盆凉水,把煎好的中药倒入盆中,就可以泡脚了。
泡脚
睡前泡脚(饭后一小时)
一.温水(30--40度)以舒服为标准,凉了不断加热水.二.时间(30--50分钟)以全身舒展放松出汗为度.三.加姜(枣大的一块):煮开,适用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关节病.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两次,适用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加花椒:1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泡脚后按摩磕脚,磕脚方法:趴在床上,小腿翘起来,双脚互相磕打15--30分钟,养生之学--足疗和泡脚
手脚冰凉是气血不通,末梢神经血液循环不通畅所致,一到冬天许多MM都会手脚冰凉的毛病,睡前泡个脚,对脚凉怕冷非常有用,如果再能按照中医说法,加点药材对症下药更好了。
实施安全可靠的自然疗法“泡脚”: 生姜泡脚:脚凉怕冷,用生姜一块(像枣大这么一块姜)用刀拍扁,红花、取一份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
红花泡脚:和血化淤,药店买一两红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烧开,然后加一勺盐,方法先熏脚后泡脚,治腰酸痛。(泡脚的水一定满过脚踝骨)
腰扭伤拿一块红砖放在微波炉里加热2到3分钟,然后用布垫子包好坐在上面(骑马的姿势)坐着,冶腰伤和脱肛,平时大便畅通的人用,如果平时大便难解的话,那一定要坚持推肚子了,其实推肚子效果非常好的。把红砖放在炉子上加热也可以的,但不要太烫了。
艾叶和花椒泡脚,可治疗皮肤病如湿疹。腿上有静脉曲张的,用红花加盐泡脚,然后在腿面上从下往上推。人的情绪一定要调节好控制好。
艾叶泡脚:药店买一两艾叶分成五份,每次取五份之一艾叶用纱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先熏脚,然后再泡脚,水温40到50度的时候再把双脚放入水中泡脚,可治疗呼吸系统毛病去风寒。红花、艾叶泡脚,可治脚凉腰酸。
花椒水泡脚,可防脚臭、脚汗、脚气、抓一把花椒用沙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后,双脚先熏等水温能下脚的时候就开始泡脚。
醋泡脚,在泡脚水里放一勺到两勺醋可治脚后跟干裂,有软化足跟骨刺的作用。小苏打加盐泡脚,可平稳血压,先放一勺盐把水烧开,然后放小苏打,血压偏低就少放些 偏高就多放点。严重的高血压,再加上芥沫面。(芥沫面和小苏打主要是降血压)泡脚时间在饭后一个小时进行,水温在40到50度,泡20到30分钟。每次泡完脚后,最好趴在床上,两只小腿竖起来左右摇摆,瞌打脚后跟两下左右摇摆小腿两下,(一般要求100到300 下)反复做此动作,以舒服为度,不要太累,可治腰痛。
红花和血化淤,生姜去寒,花椒去湿除臭。艾叶主要对手脚麻木、糖尿病脚肿。轻度的可用红花泡脚,严重的用艾叶泡脚,有高血压的还可以稳定血压。
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以给劳累一天的各个脏器送去最实在的关怀,同时,泡脚后人会睡得很香,又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泡脚时要用高一些的桶来泡,通过热力来放松脚上以及小腿处的经络,使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心脑等器官的供血,而随着热力的不断增加,就会微微出汗,可以疏通经络,排出体内的寒气和废物,调节体温,降虚火。血液循环的改善,对血压有非常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所以忙碌了一天后,一定要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给身体放松、调节。不要小看这半小时,只要天天坚持,仅泡脚这一项保健方法就能使你多活很多年。
1、泡脚的方法
泡脚要用桶来泡,木桶虽然保温效果好,但太沉太贵,使用不方便,可以到超市买高一些的所料桶来代替,一边泡一边加热水。
2、泡脚的时间
一般人都会选择在临睡前泡脚,这样一是方便,二是利于睡眠。但如
果有时间,特别是老人,可以在下午4-5点左右,也就是膀胱经合肾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候泡脚,这时补肾的效果最好。
每次泡脚一般泡到全身发热,有微微出汗,就算是泡好了,泡完脚后要多喝水,即使补充水分。当身体受凉时,最好是一边泡脚,一边喝温水或生姜红糖水,让身体内部多产热,通过出汗让寒湿即使排除体外。
孩子泡脚多数是用在冬季或受凉感冒时,感冒时要泡出汗为止。
3泡脚水的温度
视每个人具体耐热程度而定,刚开始时温度可以低一些,然后再慢慢地增添热水,不断加温,泡到全身发热为止。
4、为什么有人泡脚时不易出汗?
常年坚持泡脚的人都不存在这个问题。只有那些才开始泡脚的人才会有这种问题,原因还是体内寒湿重。只要坚持泡脚,慢慢排掉身体内的寒湿,就会很容易出汗了。
5、泡脚的水需要加东西吗?
最好不要在泡脚的水中随便加东西,因为由于热力的作用,泡脚用的药物是很容易吸收的。身体内寒气重时可以加艾叶一起泡,但不能天天加,一周加1-2次,艾叶加一小把就可以了。记住,千万不能在泡脚的水中经常加盐,那样会伤肾,容易引起全身浮肿。脚气严重的人可以在泡脚水中加醋,能杀菌、止痒。
能坚持常年用温水泡脚已经是非常好的保健方法了,别老想着加各种中药,如不适合你身体的状况,反而会适得其反。
6、其他保健方法是否可以在泡脚时一同使用?
颈椎不好的人,泡脚的同时最好将双手也一起泡,对治疗颈椎病很有好处。
当泡脚泡到身体发热时,乘热劲将颈椎、肩膀、腰背活动活动,人会感觉非常轻松、舒爽,这时去睡觉,一定能睡得热别舒服,长久下去身体的免疫力,抵抗力都会慢慢地恢复甚至增强。
每天坚持泡脚,让血液循环加快,身体内所有的寒凉就能及时排出,每天让经络活起来,畅通起来,再配合食疗补足气血,人就没有理由生病。
百草堂 的 中药泡脚小药方
人们常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冼脚,肺润肠濡;冬天冼脚,丹田温灼”。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保护它要讲究科学。
一、泡脚的优点:
1、安全;
2、无痛苦;
3、无毒副作用;
4、廉价;
5、有效;
6、方便;
7、舒适。
二、泡脚水的组成:泡脚水—般取自来水、河水等为基水。通过泡脚治病的可根据不同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
三、泡脚水的温度:—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以38~43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5度。以舒服为标准,凉了不断加热水。
四、泡脚的时间:(20—30分钟)以全身舒展放松出汗为度。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每次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五、泡脚容器的要求:
1、质地应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一定不能用金属和塑料盆泡脚,否则药液有效成分会损失一部分。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
2、泡脚盆的高度最好超过20厘米[没过踝关节]。
3、可买一些微电脑浴脚器。
六、泡脚时间的要求:
1、每天安排泡脚几次:如一般保健泡脚,每天一次即可;如患有某种疾病每天至少2次以上。
2、每天什么时间泡脚为宜:如2次,一般上午l0点1次,晚上睡前1次,因为睡前泡脚对消除疲劳大有好处,可使人睡得更甜容易进入“倒床不复闻钟鼓”的境界。
七、泡脚的作用:
1、清洁皮肤的作用。
2、扩张血管作用。
3、降低血液粘稠度。
4、缓解肌肉痉挛。
5、镇静作用。
八、泡脚的注意事项:l、注意卫生[最好以家庭为主]。
2、切忌求快。
3、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不断才能受益终生。
4、儿童禁止泡脚。
5、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禁止泡脚。
6、出血性疾病禁止泡脚,[包括急性外伤出血,如泡脚会引发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7、中药泡脚只能起辅助治疗的作用,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治病的方法,以免耽误病情。
8、注意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导致营养不良。
9、注意时间不能太长,最多半个钟头。
10、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几种配制方法简单的泡脚药方:
高血压: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
失眠: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
足跟、足踝关节痛: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
贫血:红花15克、艾叶15克、荆芥15克、茵陈20克。
脑力劳动:红花10克、益智仁15克、通草15克、艾叶15克。
腰膝酸软:洋火叶10克、淡竹叶5克、羌活10克、透骨草15克。
站立过久:红花10克、伸筋草15克、桃仁10克、洋火叶10克。
气虚:黄芪30克、菟丝子15克、艾叶15克、红花10克。
活血补肾:洋火叶10克、覆盆子10克、红花10克、寸云15克、赤芍15克。
去脚臭:葛根25克,五倍子15克,甘草15克,白帆25克。
中药用于泡脚之前,最好先煎煮一下。把
它们都到入锅中后加入凉水,中药煎煮前,最好先用凉水浸泡药物约30分钟,因为凉水能穿透植物的表面,使药物湿润变软,细胞膨胀,让有效成分能更容易溶解入水中。煮中药一般先用猛火,待水沸后改用小火,煎煮约35分钟,在煎药期间,将药搅拌二至三次,药煎好了!接一盆凉水,把煎好的中药倒入盆中,就可以泡脚了。
加姜(枣大的一块):煮开,适用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关节病。
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两次,适用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生气、急躁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
加花椒:2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
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泡脚后按摩磕脚,磕脚方法:趴在床上,小腿翘起来,双脚互相磕打8—10分钟,起来后喝杯白开水。确实有效的中药泡脚药方免费公开
一、泡脚的优点:
1、安全;
2、无痛苦;
3、无毒副作用;
4、廉价;
5、有效;人们常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冼脚,肺润肠濡;冬天冼脚,丹田温灼”;
6、方便;
7、舒适。
二、泡脚水的组成:泡脚水—般取自来水、河水、等为基水。通过泡脚治病的可根据不同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
三、泡脚水的温度:—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以38~43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5度。
四、泡脚容器的要求:
1、质地应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
2、高度一般泡脚盆的高度最好超过20厘米[没过踝关节]。
3、结构可买一些微电脑浴脚器。
五、泡脚时间的要求:
1、每天安排泡脚几次:如一般保健泡脚,每天一次即可;如患有某种疾病每天至少2次以上。
2、每天什么时间泡脚为宜:如2次,一般上午lO点1次,晚上睡前1次,因为睡前泡脚对消除疲劳大有好处可使人睡得更甜容易进入“倒床不复闻钟鼓”的境界。广为流传的“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3、每次泡脚时间多长为宜:一般为30分钟以上,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每次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六、泡脚与按摩的关系:传统的泡脚不包括按摩,(致富技术网竺焕松提供)现在有了新变化,有些厂家已生产出泡脚与按摩同时进行的泡脚盆,如没买到可用手做一些足底按摩或一些其它按摩这样结
合起来效果最好。
七、泡脚的作用:
1、清洁皮肤的作用。
2、扩张血管作用。
3、降低血液粘稠度。
4、缓解肌肉痉挛。
5、镇静作用。
八、泡脚的注意事项:l、注意卫生[最好以家庭为主]。
2、切忌求快。
3、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不断才能受益终生。
4、儿童禁止泡脚。
5、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禁止泡脚。
6、出血性疾病禁止泡脚,[包括急性外伤出血,如泡脚会引发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中药泡脚治各类疾病的药方,以下是确实有效的药方:
治失眠:泡脚水的成分:
[1]:以磁石30克、菊花15克、黄芩15克、夜交藤15克、生龙骨30克、合欢花l 5克,煎水取汁。
[2]:以丹参20克、远志20克、石菖蒲20克、珍珠母30克、酸枣仁{打碎}20克、黄连10克、白芍20克,煎水取汁。
[1]对胸中烦热头痛失眠效佳。
[2]对心火亢盛所致的失眠、等有较好效果。做法:取自然水,水温在40度左右再加入[1]、[2]组煎好的药汁。[泡脚的时间安排]:在每天睡前泡1次 每次40-50分钟。[配合穴位按摩]:1,用拇指轻揉印堂穴2分钟,然后向上揉至神庭穴,往返5-6遍。
中药泡脚治足癣
足癣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种传染性的皮肤病。足癣南方较多见。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足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足癣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
1、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一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一10天。
2、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一30分钟,连续5一天。
3、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l0一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4、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l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5、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10一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
中药泡脚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是通过温热和摩擦,刺激足部穴位,从而疏畅经气运行,增强腰椎自调能力;二是通过药物吸收,发挥药效
,对腰椎起调节作用。二者结合,可起到良好治疗作用。下边介绍三种中药泡脚水的组成和使用方法。
l、威灵仙、鸡血藤、木瓜、丹参各20克,乌梢蛇30克,当归、红花各l0克,杜仲、续断、牛膝、路路通、伸筋草各15克.煎水滤渣取汁,每天泡脚2次,每次40分钟。安排上午与晚间进行。
2、透骨草50克,全蝎、桂枝、虹花、乳香、没药各15克,五加皮、威灵仙各20克,娱松10克,煎水取汁。每天泡脚2次,每次30分钟,病情轻者,每天泡脚1次,每次40分钟。
3、葛根、透骨草各30克,川牛膝,川椒、莪术,丹参、细辛、艾叶各20克,羌活15克,煎水取汁,另如米醋250克(药液煎好,倒入盆内再放醋)。每天泡脚2次,安排上午和晚上进行,每次40分钟。
在泡脚后.配合按摩则效果更好。点按腰椎旁的痛点3分钟左右,掌按腰大肌2分钟。按压倒多数涌泉1分钟,拔伸脚趾。后伸扳腰部2—3次,斜扳腰部1次。分别直腿抬高双下肢,再做双下肢屈髋屈膝动作。
热盐水泡脚治鼻炎:在洗脚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约小半汤匙),一边不断地添加热水,一边双脚交替着互控脚心,洗至身体感到有—股热流从脚下往上源时为好。若偶遇身患感冒,洗脚后还会感到鼻子通畅。
热水泡脚治感冒: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调养胃病泡脚方:干姜30克、肉桂30克、良姜50克、香附50克,将其用水浸泡15分钟,煮20分钟,待药液温后将双脚泡入药液中,每次20分钟,1日3次;用于胃病暴作,疼痛剧烈,畏寒喜暖,得热痛减,胃痛隐隐或绵绵不断,喜暖喜按者;这种泡脚的药水可以反复使用几次,但不能使用时间过长,而且每次泡脚后应将药水加热。
万能泡脚方: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杜仲、牛膝各15克,独活20克,水煎滤出药液浸泡双脚,每次l小时,1日1次,多数早期患者使用可获较好疗效。
第四篇:中药泡脚药方
中药泡脚药方大全:
一、泡脚的优点:
1、安全;
2、无痛苦;
3、无毒副作用;
4、廉价;
5、有效;人们常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冼脚,肺润肠濡;冬天冼脚,丹田温灼”;
6、方便;
7、舒适。
二、泡脚水的组成:泡脚水—般取自来水、河水、等为基水。通过泡脚治病的可根据不同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
三、泡脚水的温度:—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以38~43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5度。
四、泡脚容器的要求:
1、质地应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
2、高度一般泡脚盆的高度最好超过20厘米[没过踝关节]。
3、结构可买一些微电脑浴脚器。
五、泡脚时间的要求:
1、每天安排泡脚几次:如一般保健泡脚,每天一次即可;如患有某种疾病每天至少2次以上。
2、每天什么时间泡脚为宜:如2次,一般上午lO点1次,晚上睡前1次,因为睡前泡脚对消除疲劳大有好处可使人睡得更甜容易进入“倒床不复闻钟鼓”的境界。广为流传的“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3、每次泡脚时间多长为宜:一般为30分钟以上,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每次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六、泡脚与按摩的关系:传统的泡脚不包括按摩,(致富技术网竺焕松提供)现在有了新变化,有些厂家已生产出泡脚与按摩同时进行的泡脚盆,如没买到可用手做一些足底按摩或一些其它按摩这样结合起来效果最好。
七、泡脚的作用:
1、清洁皮肤的作用。
2、扩张血管作用。
3、降低血液粘稠度。
4、缓解肌肉痉挛。
5、镇静作用。
八、泡脚的注意事项:l、注意卫生[最好以家庭为主]。
2、切忌求快。
3、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不断才能受益终生。
4、儿童禁止泡脚。
5、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禁止泡脚。
6、出血性疾病禁止泡脚,[包括急性外伤出血,如泡脚会引发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中药泡脚治各类疾病的药方,以下是确实有效的药方:
九、治失眠:泡脚水的成分:
1]:以磁石30克、菊花15克、黄芩15克、夜交藤15克、生龙骨30克、合欢花l 5克,煎水取汁。
2]:以丹参20克、远志20克、石菖蒲20克、珍珠母30克、酸枣仁{打碎}20克、黄连10克、白芍20克,煎水取汁。[1]对胸中烦热头痛失眠效佳。
[2]对心火亢盛所致的失眠、等有较好效果。做法:取自然水,水温在40度左右再加入[1]、[2]组煎好的药汁。[泡脚的时间安排]:在每天睡前泡1次 每次40-50分钟。[配合穴位按摩]:1,用拇指轻揉印堂穴2分钟,然后向上揉至神庭穴,往返5-6遍。
十、中药泡脚治足癣
足癣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种传染性的皮肤病。足癣南方较多见。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足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足癣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
1、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一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一10天。
2、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一30分钟,连续5一天。
3、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l0一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4、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l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5、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10一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
十一、中药泡脚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是通过温热和摩擦,刺激足部穴位,从而疏畅经气运行,增强腰椎自调能力;二是通过药物吸收,发挥药效,对腰椎起调节作用。二者结合,可起到良好治疗作用。下边介绍三种中药泡脚水的组成和使用方法。
l、威灵仙、鸡血藤、木瓜、丹参各20克,乌梢蛇30克,当归、红花各l0克,杜仲、续断、牛膝、路路通、伸筋草各15克.煎水滤渣取汁,每天泡脚2次,每次40分钟。安排上午与晚间进行。
2、透骨草50克,全蝎、桂枝、虹花、乳香、没药各15克,五加皮、威灵仙各20克,娱松10克,煎水取汁。每天泡脚2次,每次30分钟,病情轻者,每天泡脚1次,每次40分钟。
3、葛根、透骨草各30克,川牛膝,川椒、莪术,丹参、细辛、艾叶各20克,羌活15克,煎水取汁,另如米醋250克(药液煎好,倒入盆内再放醋)。每天泡脚2次,安排上午和晚上进行,每次40分钟。在泡脚后.配合按摩则效果更好。点按腰椎旁的痛点3分钟左右,掌按腰大肌2分钟。按压倒多数涌泉1分钟,拔伸脚趾。后伸扳腰部2—3次,斜扳腰部1次。分别直腿抬高双下肢,再做双下肢屈髋屈膝动作。
十二、热盐水泡脚治鼻炎:在洗脚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约小半汤匙),一边不断地添加热水,一边双脚交替着互控脚心,洗至身体感到有—股热流从脚下往上源时为好。若偶遇身患感冒,洗脚后还会感到鼻子通畅。
十三、热水泡脚治感冒: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十四、调养胃病泡脚方:干姜30克、肉桂30克、良姜50克、香附50克,将其用水浸泡15分钟,煮20分钟,待药液温后将双脚泡入药液中,每次20分钟,1日3次;用于胃病暴作,疼痛剧烈,畏寒喜暖,得热痛减,胃痛隐隐或绵绵不断,喜暖喜按者;这种泡脚的药水可以反复使用几次,但不能使用时间过长,而且每次泡脚后应将药水加热。
十五、万能泡脚方: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杜仲、牛膝各15克,独活20克,水煎滤出药液浸泡双脚,每次l小时,1日1次,多数早期患者使用可获较好疗
热水泡脚的同时,如果加点中药,对某些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强身保健作用。专家推荐了几种配制方法简单的泡脚药方:
气虚的老人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
高血压患者宜将菊花、枸杞子、桑叶枝、丹参等与冰片少许煎药泡脚。冬季需要活血补肾的老人,可选择当归、赤芍、红花、川断等。冬天皮肤干燥、容易皴裂的老人,可选择桂枝、银花、红花等中药。上述中药每样取用15~20克,用砂锅煎煮,然后将煎好的药液去渣倒进桶里,再加入热水,每天浸泡30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泡脚不要用金属盆和塑料盆,否则药液有效成分会损失。皮肤有破损、伤口时要暂停使用中药泡脚(皮肤干皴破裂的情况除外)。中药泡脚只能起辅助治疗的作用,老年朋友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治病的方法,以免耽误病情。1,失眠
用药: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
用法: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2,高血压
用药: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g。
用法:用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去渣后混入足浴盆,睡觉前浸泡双足30-40分钟。
3,痛经
用药:小茴香200g。
用法:上将药煎水去渣后,混入问温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4,感冒或感冒头痛
用药:生姜200g。
用法:上药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5,风湿麻木
用药:山姜茎叶适量,或野花椒枝叶适量,或番木瓜枝叶适量。
用法: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
6,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药: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参各15g。
用法:煎后去渣,混入温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10天一疗程,每日二次。
7,中风后手足拘事
用药: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6g。
用法:5kg清水加上药,煎煮10分钟后加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8,水肿足起水肿
用药:楠木,桐木各适量。
用法:用上药煎汤后加温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
9,糖尿病性趾端坏死
用药:川桂枝,生附片各50g,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g,乳香,每剂药各24g。
用法:上药用5000g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去渣后混入温水内用足浴盆浸泡30分钟,每剂药可反复使用三次。
10,减肥,脂肪堆积过多造成的肥胖病
用药:冬瓜皮200g,茯苓100g,木瓜100g。
用法:水煮去渣后,混入足浴盆内浸泡双足每次30-40分钟,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
脚是人体之“根”,因为,连接人体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一半以上起止于它;脚上有多达66个穴位,并有许多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生物全息理论认为,脚是人体的缩影,刺激位于脚上的特定穴位对全身的相应组织器官能产生重要和直接的影响。由此可知,脚与人之躯体紧密相连,脚的健康与人体健康、脚的保健与人体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
洗脚养生由来已久,乃广泛流传的养生方法之一。这种养生方法不仅是用温热水洗脚,而且是按照一定处方配合齐全药物煎成药液,用来洗脚养生治病的方法。根据经络学说,将药物直接作用于双脚,对其进行良性刺激,活跃神经末稍,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可达到解除疲劳、养生治病的目的。故昔人有“春天洗脚,升阳固托;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暖和”的说法。下面,介绍洗脚养生疗疾的方法数则,供大家参考。
一、高血压:①罗布麻叶、夜交藤、签草、牡蛎、白芍、珠珠母、吴茱萸各30克,煎水洗双脚,每日2次,每次30分钟。②钩藤20克剪碎,冰片适量(布包)放入脚盆,冲入温热水洗双脚,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二、失眠:磁石30克,夜交藤、黄芩、菊花各15克,煎水洗泡双脚,每晚睡前一次,每次20~30分钟,洗后入睡并保持卧室安静。
三、肝脾肿大:三棱、莪术、延胡索、乌梅各9克,加水煎液洗双脚,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四、腿疼:红花、牛膝、络石藤、虎杖、签草、延胡索各30克,川椒10克,煎水洗泡患腿和脚,每日2次,每次约半小时。
五、脚跟骨刺:樟木30克,苏木、大黄、乌药、连翘各20克,红花10克,加水适量煎液,再加入黑矾50克、陈醋200克洗患脚,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可连用3~5天,用时重新加热。
六、脚踝关节炎:透骨草、寻骨风、白毛藤各30克,独活15克,乳香、没药、血竭各10克,老鹳草、黄蒿各20克,加水煎液熏洗双脚,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每剂药可适用3~5天,用时需重新加热。
七、感冒:50℃热水适量倒入塑料桶,放入双脚和小腿泡洗,水凉时再加热水保持温度,洗至头部,面部微汗时为止。
八、急性结膜炎:菊花(干品)100克,水煎连药倒入洗盆,待温度适量时洗双脚,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九、痛经:益母草、乳香、没药、香附、夏枯草各20克,加水煎成2000毫升药液泡洗双脚,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
十、早泄、遗精:仙鹤草30克,丹皮、黄芩各18克,加水煎液洗泡双足,每晚睡前1次,每次30分钟。
十一、火眼、目赤流泪:夏枯草、桑叶各50克,白菊花、刺蒺黎各20克,煎水倒入盆中,先熏后洗双脚,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十二、胎位不正:白术、黄芩、茯苓各20克,加水煎成2500毫升药液浸泡双脚,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十三、小儿遗尿:川断、狗脊、女贞子各30克,党参、茯苓各20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2500毫升药液浸泡双脚,每晚睡前1次,每次30分钟。
十四、脚跟痛:①威灵仙、透骨草、独活各30克,鸡血藤60克,元胡、白芍、川牛膝、乳香、没药各20克,加水煎液,再加入芒硝50克、食醋250克浸泡患脚。②艾叶、木香、苏木、丹参各20克,加水煎液洗泡患脚。③艾叶60克,皂角刺、防已各30克,当归、苏木、制草乌、延胡索各15克,加水煎液浸泡患脚。④马齿苋(干品)、生姜、红花、川芎、当归、三七粉各30克,加水(煎液倒盆中,再加米醋1000毫升熏洗患脚)。⑤食醋2000毫升(陈醋减半),加水适量,煎热泡洗患脚至药液凉时为止,每日2次。以上五方的每剂药均可连续使用3~5次,每次用前必须重新加热。
十五、脚癣:①无花果(鲜或干)叶数片,加水煎沸15分钟,浸洗患脚,每日2~3次。②葛根、白矾各30克,研末,加入热水中浸泡再洗患脚,每日2次。③新洁尔灭适量,加入温热水,配制含2%~3%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患脚,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现代人常坐办公室,又懒于运动,普遍足部循环不良。另外,膝盖以下到脚底,有许多重要穴位,如果我们常以温水泡脚,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强体内循环;倘若足部的循环变好,心脏就不需要额外一再加压,输送血液至足部末梢,可减少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等高危险疾病的发生。
首先,水的温度要够热,但不会烫伤,大约摄氏45度。
加盐
1.能预防脚气:经常用盐水洗脚,不仅能杀菌消毒,防止脚气发作,还能使双脚光滑整洁。
2.能助眠抗衰:洗脚时再配以按摩涌泉等穴位,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眠抗衰之效,甚至可以增强记忆力,使头脑感到轻快。
3.可预防感冒:脚心受了寒暖,就会因反射而引起上呼吸道局部温度的降升和抵抗力的减弱和增强,故有“洗脸宜冷水,刷牙需温水,洗脚要热水”一说。
盐水洗脚的方法是:一般在半盆热水中加入半调匙盐即可,水温可高一些,但脚部如有伤口,应暂缓盐水洗脚,改用热水泡脚。
加姜 1.治失眠:每晚睡觉前,用三大片生姜加入小半盆水中,煮沸后加醋一勺待水温适宜,浸泡双脚30分钟。
2.暖脾胃:用生姜100克、陈皮20克、薄荷30克煮水洗澡,可以暖脾胃、祛湿、解困,如觉得繁琐,可以用此水泡脚。
3.防治下肢静脉曲张:用生姜煎水洗脚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网,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呼吸道黏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时地消灭侵袭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经常站立者,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而足浴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环,使腿部的静脉血液及时向右心回流,有利于减轻腿部的静脉淤血,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泡完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按摩涌泉穴(足心)或太冲穴(一、二足趾关节后)或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对头昏、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加酒
1.促进血液循环:温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白酒,可促进血液循环。
2.除脚臭:用白酒加点茶叶用来泡脚,多泡几次就不会有脚臭了,因为白酒有很强的杀菌的功能。具体方法是:取葛根15克研成细粉,加白酒15克,再加适量水,煎后泡脚20分钟。每日1次,连泡一周。
3.缓解疲劳:每晚临睡觉前先用热水半盆加少许白酒泡脚15分钟,再取红花油少许至脚心,依次刮拭足底六个基本反射区,即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丛、脾区各50~100下,再将5个脚趾颈头以及整个脊椎部分各50~100下,刮拭完毕,取红花油少许至脚背,用双手心搓擦脚背脚心至发热为止,整个刮拭过程15~20分钟即可。这个方法可以缓解你白天的疲劳,让你轻松入睡。
美容方:双花川芎方:杏花、桃花、川芎各40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煎数沸,取药液与1500ml开水同入盆中,趁热熏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40分钟。清热凉血,活血润肤。适用于面色无华,皮肤粗糙、干燥,面部色素沉着。
杏仁茶叶方:苦杏仁45g,绿茶10g。将上药一同入锅,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1小瓶药液外搽脸部及手臂,余下的药液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足3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防治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痤疮、疥疮。
当归桂圆方:当归40g,桂圆肉2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2500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可养血益颜。适用于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
山楂当归方:山楂、当归各16g,白藓皮、白蒺藜各1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频饮,余液与2000毫升开水—起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10天为1疗程。补血疏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尤其适用于产后服用避孕药而使面部长黄褐斑的妇女。
花椒是家庭烹调中常用的芳香佐料,无论荤素菜肴都离不了它。但是它的药用价值却鲜为人知。花椒在我国古代各种本草典籍均有收录。花椒在中药里归入祛寒类的药物中,它能祛除里寒,扶助阳气。因而善散阴寒之气,助元阳之不足,利气行水。
另外,还有杀菌、消毒、止痛、止痒、消肿等作用。用花椒煎汤泡脚能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因为在人的足部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用药汤浸泡或按摩这些反射区,就可以使全身经络疏通、血脉流畅,能够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
现代人常坐办公室,普遍足部血液循环不良。良好的足部循环,可以使心脏不需要额外加压,便能将血液输送至足部末梢,从而减少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等高危险疾病的发生。
如果我们常以温水泡脚,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对身体很有益。
话说泡脚
民间有个说法: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其实这话有些科学道理。
脚又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这是因为现代科研已经证明: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时热刺激会使足部微循环加快,使得水中的药物成分快速地被吸收,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使泡脚治病的效果更胜于口服给药。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也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其实哪怕能坚持热水泡脚对健康都有很多益处。
正确足浴步骤
先将脚放入37℃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足浴时间不要少于30分钟,40分钟较适宜,这是普通热足浴方法;还有中药热足浴方法:每次足浴前先在水里放入煎煮过的药液(可对水稀释),然后按普通热足浴的方法进行。
脚底按摩三法
人老脚先老。从中医角度讲,人体穴位最密集的就是脚底,共有76个穴位。常做脚底按摩,能缓和人身体的疲劳紧张,延年益寿,增强精力,特别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日常在家里,洗完澡,泡完脚之后,可以自己按摩脚部。大致有三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推法: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脚底发热为止。
功效:此法对肾虚、中气不足者,有一定的益处。
■压揉法: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
功效:此方法,对头晕眼花、严重失眠者有帮助。
■刮法:脚踝骨以下内外两侧。双手食指关节用力刮36次,至有酸痛感为宜。
功效:对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帮助。
不适合足浴的人群
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孕妇;小孩(应在成人帮助下使用);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上述人群不适合足浴。
泡脚小偏方
盐泡:温水中加入两大匙盐巴,盐有消炎杀菌、通便的效果。
姜泡: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老姜生姜,姜有散寒、除湿的作用。
酒泡:温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类,可促进血液循环。
柠檬泡:温水中加入两片柠檬,可顺气提神,预防感冒。
醋泡:温水中加入3大匙的白醋,可中和体内的酸,滋润皮肤。
■泡脚小贴士
★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要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比较适宜。
★泡脚时间不能太长,最多30分钟,否则会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相对缺血。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因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点按脚底。妹妹们月经期一般都会比较焦躁,尤其是患有痛经的人,经常会因此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憩,如果您正受痛经困扰,尝试过多种医疗都没好转,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博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切的适龄女性皆可以采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调养身体。但不同体质或者不同的辨证类型,在用药方面会有不同的选择。气滞血淤型
其症状体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解气血,化淤止痛。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盆中药液量应该浸没踝关节,如果药液不足量,可加适量温水。脚在药中不停地运动,让足底接收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钟以上。阳虚寒盛型
其症状体现为下腹冷痛,热敷痛减,手脚发冷。需用温经散寒的原理止痛。因为中医有酱紫一种说法:“肾主一身阳”,泡脚所选药物应该多以入足少阴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引经药咸水,比如可用肉桂、丁香、乌药、当归、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吴茱萸各6克,食盐少许,煎水泡脚。气亏血虚型
其症状体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用手按腹部也会有轻微的疼痛感,月经量少、色淡,需要通过补气养血调经。中医上称作“脾统血”,泡脚所选药物应该多以入足太阴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甜水,比如可以用白芍、当归、川芎、熟地、白术、杜仲、黄芪各15克,饴糖适量,煮水泡脚。
对于手脚冰冷的妹妹下面的方法最适合你不过了:冬天用红花艾叶泡脚有粉好的保健效果,既暖和全身,还对睡眠有益。而且这些资料在中药房里粉轻易买到,价钱粉便宜。红花有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艾叶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和增强免疫等功用。另外,艾叶属于凉性的草药,可以用来祛除脚气和脚癣。
具体用法是先把50克左右的红花和艾叶等放入纱布袋包好并捆紧,放到锅里加水,先用大火煮开,然后小火煮5至10分钟,取汁即可。将药汁兑在温度在40℃或50℃的热水里,然后泡上半个小时就可以了。一次熬制的药汁可以泡2至3天,用容器装好。
泡脚要对症下药其实,隆鼻整形针对不同的病症可选用不同配方的中药进行足浴,他又被称为“xxx着的运动”。,如果依据自己身体状况,在红花艾叶水里适当再加点中药,对预防疾病、医疗疾病能起到粉好的辅助作用。如患有高血压的人,可以在泡脚水里加点具有降压作用的夏枯草、钩藤;患有风湿病、怕冷、怕凉、脾胃虚寒的人,适合用具有温通作用的中草药,如干姜、桑枝;痛经的女性,或者脚干、皮肤干燥的人,用点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白芍、益母草、当归、艾叶等。同时,如果还可以多加些苏木、泽兰、伸筋草、黄芩、当归等,都具有解乏、活血的功效。
在此建议,在泡脚时可以把中药粉碎成末,药物吸取会更加匀称,还可以放雨花石.鹅卵石边泡边做按摩,泡脚后用泡脚石磨脚。
第五篇:中药泡脚药方
中药泡脚药方大全
一、泡脚的优点:
1、安全;
2、无痛苦;
3、无毒副作用;
4、廉价;
5、有效;人们常说“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
6、方便;
7、舒适。
二、泡脚水的组成:
泡脚水—般取自来水、河水等为基水。通过泡脚治病的可根据不同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
三、泡脚水的温度:
泡脚水的温度以30~38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0度。
四、泡脚容器的要求:
1、质地应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
2、高度一般泡脚盆的高度最好超过20厘米[没过踝关节]。
3、结构可买一些微电脑浴脚器。
五、泡脚时间的要求:
1、每天安排泡脚几次:
如一般保健泡脚,每天一次即可;如患有某种疾病每天至少2次以上。
2、每天什么时间泡脚为宜:
如2次,一般上午lO点1次,晚上睡前1次,因为睡前泡脚对消除疲劳大有好处可使人睡得更甜容易进入“倒床不复闻钟鼓”的境界。广为流传的“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睡前泡脚,胜吃补药”。
3、每次泡脚时间多长为宜:
一般为30分钟以上,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每次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六、泡脚与按摩的关系:
传统的泡脚不包括按摩,现在有了新变化,有些厂家已生产出泡脚与按摩同时进行的泡脚盆,如没买到可用手做一些足底按摩或一些其它按摩这样结合起来效果最好。
七、泡脚的作用:
1、清洁皮肤的作用。
2、扩张血管作用。
3、降低血液粘稠度。
4、缓解肌肉痉挛。
5、镇静作用。
八、泡脚的注意事项:
l、注意卫生[最好以家庭为主]。
2、切忌求快。
3、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不断才能受益终生。
4、儿童禁止泡脚。
5、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禁止泡脚。
6、出血性疾病禁止泡脚,[包括急性外伤出血,如泡脚会引发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九、中 药 泡 脚 药 方
1、高血压:
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
2、失眠:
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
3、肝脾肿大:
三棱15克、莪术15克、延胡索15克、乌梅10克。
4、遗精、早泄:
仙鹤草4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芡实30克、女贞子30克、狗脊15克、桑葚30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
5、足跟、足踝关节痛:
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
将泡脚方剂煎汤至2000毫升左右,水温保持在40摄氏度上下为宜。
6、糖尿病:
泡脚中药组成:双花10g、大黄15g、黄柏20g、红化15g、地榆炭25g、白芷15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白花蛇舌草20g、蛇床子20g、附子10g,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凉至40℃左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20天为一个疗程。
本组病人均糖尿病,坏疽伤口清创消毒,并加强足部护理
7、少女痛经中药泡脚:
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上药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于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
经临床观察,多数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在洗浴过程中疼痛便可减轻,一般用药两个月经周期后即可明。
8、中药泡脚去脚臭:
葛根25克,五倍子15克,甘草15克,白帆25克。
把它们都到入锅中后加入凉水,中药煎煮前,最好先用凉水浸泡药物约30分钟,因为凉水能穿透植物的表面,使药物湿润变软,细胞膨胀,让有效成分能更容易溶解入水中。
附:煎泡脚中药的方法:
煎中药一般先用猛火,待水沸后改用小火,煎煮约30分钟,在煎药期间,将药搅拌二至三次,药煎好了!
接一盆凉水,把煎好的中药倒入盆中,就可以泡脚了。
十、泡脚
睡前泡脚(饭后一小时)
一.温水(30--40度)以舒服为标准,凉了不断加热水.
二.时间(30--50分钟)以全身舒展放松出汗为度.
三.根据不同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以上8组药方液)或料。
加姜(枣大的一块):煮开,适用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关节病.
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两次,适用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
加花椒:1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
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泡脚后按摩磕脚效果更好。
磕脚方法:趴在床上,小腿翘起来,双脚互相磕打15--30分钟。
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图)
下面这几张图显示了,咱们的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按摩的时候,对准穴位下力,才能对我们身体有益。
如图所示,比如我们的脚趾分别代表了我们眼睛和耳朵,而整个脚底就相当于人体身体的主干。
下面是手
身体是人生的本钱,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按摩一下吧。
人体奥秘——生物钟
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Medicine,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简单易学的强肾健体保健法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
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肾阴虚者,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
中医认为,肢体的功能活动,包括关节、筋骨等组织的运动,皆由肝肾所支配,故有“肾主骨,骨为肾之余”的说法,因此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从而达到强肾健体目的。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不错的锻炼项目。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保健方法,您可以试试。
搓擦腰眼:
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
揉按丹田:
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此法常用之,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固本的目的,有利于延年益寿。
发“吹”音 “吹”与肾相应,肾属水,故有滋养肾水的功效。反复做6~9遍。
另外,心脏对应的是“呵”音,肝脏对应的是“嘘”的音,脾对应的是“呼”的音,肺对应的是“斯”的音,三焦对应的是“唏”的音。发音的时间长一些,次数多一些。
健脾通胃肠气的保健方法:
双手重叠,顺时针绕肚脐揉腹,以通为主,可促进胃肠气通畅,逆时针绕肚脐揉腹,则以补为主,可起到健脾作用,便秘患者,多顺时针揉,脾虚者,则加逆时针揉,每次300~500下,每天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