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视频是微课
教学视频是微课
(1)时间较短,内容精简: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2)短小精悍,使用方便: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3)资源多样,情境真实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并整合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4)主题突出、目标明确。
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5)反馈及时、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第二篇:什么是微课教学
宝藏学校:任绍君
什么是微课教学?如何运用微课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微课定义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未来是以网络的全面深入运用世纪。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应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网络教育的进程已在我们身边迅速展开,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极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同样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微课作为网络资源最基础、最生动、最形象的在线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以下是个人结合现有的完善的网络资源建设实际情况,就充分利用微课这一环节,提高学校教学效益进行学习总结。
一、完善的网络条件是微课得以实施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的基础
首先,学校教学要想成功地搞好微课,必须要具有完善的网络条件。现在的高等院校,都极为重视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学校领导必须认清社会教育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不惜巨资加大了网络方面的投入,建设现代网络化校园,并时刻注意保持与教育改革同步。
学校必须全面开通校园网,这样才可以充分共享网上资源,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信息;校内服务器也已提供了丰富的学校内部网络教学资源,例如,当前最为流行的清华大学多媒体网络数字化资源库。一律实行现代网络化办公;投影仪、“三线”等已走进每一间教室,切实实现了“班班通”、“校校通”,真正地实现了校园高效率的网络化管理。这样也又利用优秀的微课能够惠及到全国各地的学生,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以上完善的校园网络建设是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先决条件,并为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丰富的微课资源是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特网上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且网上信息具有传递迅速、更新快、共享性好等优点,例如可实现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实时跟踪。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和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展,知识量在短时间内发生猛增现象,有人称这种现象为知识爆炸。而网络化的教学却也能以其独有的特点,迅速、准确地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活动。
正是鉴于网络可以提供海量资源,支持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才得以全面提出及开展。多样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网上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充分实现交互与共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从而最终有利于学校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提高教师的网络应用水平是产出高质量微课资源的有力保障
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及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条件,要想将其充分运用于教学,为教学服务,就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具有较高的与之相适应得计算机水平,这对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目前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他们的计算机网络化应用水平比较高,而一些中老年教师在青年教师的带动下,积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并且学校定期对中老年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及课件制作的培训,使之达到熟练应用和制作的目的。这样,学校教师整体计算机水平较高,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这极为有利于教师的备课与教学,同时学生也对这种现代的网络化教学手段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整体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微课得以普及的前提
网络信息时代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要求学生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外,还应具有高度的创新能力和很强的信息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除吸收传统知识技能的精华外,还应有意识地强调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而当前正流行的热门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方式。这是与当今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远程开放教育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此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经常地适时组织学生到电子阅览室进行自主网络探究。探究过程中的相互交流不仅可扩大知识的摄入量,更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在交流中学习成长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基于网络的自学习惯,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进而为实现教育改革的新的课标要求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第三篇:如何制作微课视频 - 副本
如何制作微课视频?
制作微课视频主要有三大步骤:1.制作课件;2.编写微课脚本;3.录制微课视频。
一、制作课件
在制作微课视频前,首先要制作课件,比较常用的是PPT。课件是为了呈现故事的内容以及引导学生如何阅读。那么微课中的故事素材如何选取呢?推荐大家找一些英语绘本故事,比如,《牛津英语阅读树》绘本系列,《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系列,《Eric Carl 世界经典英文故事》系列等等,这些绘本故事,内容有趣,色彩鲜艳,人物丰富,语言简单易懂,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当然,还有其他许多绘本故事,老师们可以自行选择。选取好故事素材后,大家可以将绘本图片拍下来,处理后插入PPT中。(看what a bad dog课件)接下来,教师应在微课中引导学生如何阅读这个故事: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加深印象;可以对故事中的难懂的生词和句子进行点拨,降低阅读的难度;也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体会其中的情感和寓意。(二、编写微课脚本)
将这些步骤和思路呈现在PPT中,并将讲解的内容写下来,这就形成了微课的脚本。
三、录制微课视频
录制微课视频的软件较多,我给大家推荐一款:Camtasia Studio(C S)是一款强大的视频制作工具,是最专业的屏幕录制及编辑软件,包含了屏幕录像、视频编辑、视频录音配音、视频发布等一系列的强大功能。
下面我将从软件安装和使用两个方面来向老师们做简单介绍。
(一)软件安装:
特别提醒一下:软件安装前请务必关闭电脑的网络!因为是试用版,如果不关闭网络会导致安装失败。这个安装的程序我会在教研活动后放到网盘里供大家下载。双击安装程序,就是exe结尾的这个绿色图案的文件,选择英语,点击ok开始安装,安装时基本上只要点击next就可以了,这里要输入序列号,序列号在安装软件的文件夹里有,复制进去就可以了。然后就完成了。安装后再打开安装程序所在的文件夹,找到host.exe文件,双击后看到修复完成提示就可以了。安装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使用期结束后,老师们只要将软件卸载后重新安装,就可以继续使用了。
(二)软件使用:
首先我们要对软件的操作界面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在这里就介绍一下几个常用功能,这几个功能如果操作熟练,那么一节微课视频也就可以制作成功了。
大家请看这个界面,上方有三个功能,record the screen录制屏幕;import media导入媒体;produce and share生成与分享。下面还有几个功能:第一个clip bin对已经录制好的源文件进行剪辑;第二个是library库,系统自带的一些主题背景及音乐;第三个callouts标注,对视频内容进行标注,包括在视频中加入文字、符号等;第四个是缩放,对画面大小进行缩放处理;第五个是audio声音,是处理视频中的声音及导入的音频文件,可实现声音的增强及降低、淡入淡出、静音等功能。第六个是transitions转场,就是视频动画切换效果。选择合适的切换效果,可以使画面过渡自然。这是演示区,可以看到视频的呈现效果。最下面是视频编辑区。制作视频的整个过程分为这几个步骤:1.录制屏幕;2.导入刚刚录制的视频及素材文件;3.编辑视频;4.编辑音频;5.切换效果设置;6.保存并生成文件。
(三)操作过程:
1.首先右击电脑屏幕右下角声音按钮,选择“录音设备”,选择“麦克风”,建议使用外接耳麦和鼠标,效果会更好。试音时看到旁边的声波有明显的高低变化,说明可以正常录音了。
2.开始录视频,打开CS录屏软件,点击左上角的record the screen“录制屏幕”,出现这样的操作界面,选择full screen全屏,也可以选择custom,输入自己需要的尺寸,音频显示的是Audio on,旁边有声波变化;web camera on,摄像头打开,就可以将自己的头像录进视频中;点击record键,屏幕会出现倒数三秒准备,就开始录屏了。
3.录屏时,画面与讲解的声音应尽量同步,一次性完成录制。如果在录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说错了,不需要关闭程序,只要继续接着重新录,等后面编辑视频时,将不需要的部分剪切掉就可以了。录制完成后点击stop或F10键,再点击save and edit保存并编辑。
4.下面开始编辑视频:点击上方的Import media,导入媒体,打开刚刚保存的视频源文件,右击add to Timeline at playhead添加到时间轴播放,点击空格键开始播放刚刚录好的视频文件。想要将不需要的视频剪切掉,应先点击所要编辑的对象,变成蓝色,说明选中,将进度指示线拖到需要删除的位置,点击上面的split即分割按钮,右击delete删除。再把后面的部分拖到最前面。
5.如果要在微课视频中播放原声的音频,可以这样操作:增加一个轨道,track2,import the media,导入mp3音频文件,添加到轨道上来,拖到你所需要它播放的时间段的位置,与对应的视频画面同步。(视频里如果有电脑麦克风录进去的很小的声音,最好把声音去掉,否则声音很不清楚,可以用静音silence按钮,将声音去掉。)6.下面开始编辑音频,比如你觉得录制的声音有点小,那就先把不需要编辑的音频锁定,点击上面的Audio键,处理声音,可以音量变大volume up, 音量变小volume down,声音进入时可以选择渐进fade in, 最后就要结束时声音可以选择渐出fade out。
7.这样,视频和音频已基本完成,如果想在微课讲解时加入轻柔的背景音乐,import media导入声音文件,添加的背景音乐比较长,将多余的删掉,声音偏大的话,也可以将音量变小。
8.我在做微课视频时还加入了片头和片尾,可以这样插入。导入片头,想要在片头后面加入切换效果,使过渡更自然,应将片头拖到视频轨道上,点击Transitions就是转场,拖到两个画面之间。只有在两个画面或视频之间才能插入切换效果。
9.最后,生成文件,点击produce and share生成和分享,选择MP4格式,1080p,数值越大,清晰度越高。也可生成多种视频格式,满足不同要求。输入文件名,保存。
做片头:
1.从library里选择一种主题(theme),右击选择add to Timeline at playhead,添加到轨道上来。
2.点击callouts标注,点击下拉箭头,选择这个大写的T,在方框里输入文字,调整字体、文字大小、文字颜色,在演示区调整字体的位置。3.在编辑区调整字体显示的位置和时间长短。
4.添加音乐:点击library从系统的库里选择音乐,或者导入媒体,添加音乐。可以添加渐入和渐出的效果,使过渡更自然。
5.如果要单独再添加一行文字,增加一个轨道,不要选中之前的对象,变成灰色。点击标注,点击T,用刚刚同样的方法再添加一些文字内容。
第四篇:教学课件、微课视频技术规范
教学课件、微课视频技术规范
为规范教师讲课竞赛参赛作品质量,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有效共享,制订如下技术要求:
一、基本内容
参赛作品围绕本专业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知识点群,基本内容包括:微课程视频,配套的教学设计(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PPT)以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二、技术规范
1、讲课竞赛视频,建议时长范围:15~20分钟。
2、视频分辨率不低于720p(1280×720,16:9);
3、视频采用MP4格式,单个视频文件尽量不超过200M;
4、音频要求清晰,无其他杂音或噪音;
5、字幕应与画面同步,无延迟,无错句;
6、片头与片尾:片头片尾不超过10秒,应包括: LOGO、单位名称、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等信息。片尾包括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三、其他事项
(一)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一经发现抄袭、造假将取消参赛资格,并通报批评。因著作权等纠纷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参赛人和所在单位负责。
(二)参赛作品一律不退。报名参赛即视为同意将其参赛作品以出版物或网络的形式发表,供教师学习借鉴。
第五篇:什么是微课
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1、概念
一、“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微课堂尤其专注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