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数学下册《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成与面的旋转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联系生活,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
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教学用具:
长方形、圆形、圆形铁丝圈、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的小旗,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模型。教法选择:
与数学规律、计算等知识一样,“数学概念”在担负“思维基本形式”这一角色的同时,其本身还有待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去提炼和组织,创造重现的“知识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观察、操作、启发等方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建立表象、在实践中探究新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寓课堂于生活,移生活于课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学法选择: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尽力体现出做中学、学中做、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牢固建构起“点、线、面、体”的知识体系。
教学流程:
一、活动——感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动的世界里,风吹树梢动,鸟儿飞翔翅膀动、就连我们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跳的,其实我们的数学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动而变得丰富多彩。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两种运动?(平移和旋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平移和旋转在图形世界里究竟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出示课件)
(一)点的运动
(1)出示流星图提问:如果把一颗流星看做一个点,当它划过黑暗的夜空,流星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划过时形成的图形是什么?(板书:点平移直线)
(2)出示自行车图提问:将自行车后轮支架支起,在后轮辐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轮,观察彩带的运动时平移还是旋转?车轮转动形成的图形是什么?(板书:点旋转曲线。)
师小结并板书:点动成线。
(二)线的运动
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拿起一根木筷子分别做平移和旋转运动会形成什么图形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线动成面。
追问:看看下面的直线做什么运动?形成了什么图形?
(三)面的平移
师:看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把我们的数学书看成是一个长方形,让它平移,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长方形平移长方体 质疑:如果让它旋转呢? 揭示课题:面的旋转
(设计意图:本着“数学回归生活”的理念,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一)面的旋转
师:课前,每位同学都用纸片和小棒分别做成了长方形、半圆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形状的小旗,如果快速旋转小棒,纸片旋转后分别会形成什么图形呢?请你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旋转小棒进行观察,并完成课本第2页的第3题。
1.学生活动。2.交流结果。3.课件动画演示圆柱、圆台、球、圆锥的形成过程,验证学生结果。
4.师小结并板书:面动成体。(不同的平面图形可以旋转成相同的立体图形,同一个平面图形却能旋转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观察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不仅加深了对“面动成体”的认识,更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5.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面动成体”的例子。6.课本第2页“找一找”:请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二)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师: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圆柱和圆锥,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它们。你想有关圆柱、圆锥的那些知识呢?(哪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内容:利用圆柱、圆锥的实物,通过看、滚、剪、切、摸、量等方法,看看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点?并把你的想法和伙伴进行交流。
学生汇报。圆柱:有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板书:底面)通过剪切重合上下两个面,发现这两个底面是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圆。通过滚、摸等活动,发现圆柱有一个曲面叫侧面。(板书:侧面)用尺量出圆柱上下一样粗,与前面旋转形成的圆台不一样。而且上下两个地面之间距离一样,这叫圆柱的高(板书:高)。
小结: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圆锥:上面有一个尖尖的点(板书:顶点)下面只有一个圆形的平面叫底面。(板书:底面)圆的圆心正好对着上面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板书:高),顶点到边缘的线长不是高,圆锥只有一条高。圆锥的侧面也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质疑: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并通过看、滚、剪、切、摸、量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强化图形表象,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应用——提升 1.辨一辨:下面物体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 2.写一写:写出下面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底面直径和高。3.连一连:转动后会形成怎样的图形?
(设计意图:夯实基础知识,加深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提高学生辨析、理解能力。)
4.新兴包装厂为底面直径8厘米,高20厘米的“露露”花生奶做包装盒,将12罐花生奶放在一个包装盒内,你打算怎样设计包装盒,这个包装盒的长、宽、高至少各应是多少?
(设计意图:利用一题多解的形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四、总结——反馈
1.今天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数学问题?
2.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些学习问题的?
(设计意图:巩固深化本节课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并且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板书设计: 面的旋转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旋转,掌握旋转的两个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三要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教学重点
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教学难点
体验并能说出图形旋转的过程。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自制PPT、模型钟表、画好图形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小运动,全体起立。转转你的脖子,扭扭你的腰,转转你的手,再转一圈。热身运动之后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今天的知识吧!
2、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在欣赏的同时请思考,这些都是什么现象?(旋转)
3、咱们在以前就接触过旋转这一现象,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探索“旋转”的奥秘。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旋转
1、观察钟表和道闸,你发现了什么?钟表的指针围绕着一个点转动,道闸的杆围绕着一根轴转动,由此我们知道物体或图形绕一个点或轴进行转动,就是旋转现象。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度数称为旋转角度。
2、了解什么是旋转了吗?小面来做个小练习测试一下。举起你的双手,是旋转现象的双画圈,不是的双手画叉。(6个小题)
看来什么是旋转大家已经很清楚了。
(二)理解旋转三要素
1、下面我就要考考你了,物体旋转的方向一致吗?先不着急回答,咱们一起来观察这一幅。
这个女生在干嘛?(旋转)她朝哪个方向旋转?(有看到向右边转的同学,也有看到向左边转的同学)
2、通过观察咱们发现旋转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观察一下这个钟表的指针是朝哪个方向转动的?(左→右)我们说它是顺时针旋转。水车呢?(右→左),我们就说它是逆时针旋转。想想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有什么区别?回顾一下。
咱们来测试一下你分清楚了吗?全班起立,请你按顺时针的方向转一圈,再请你按逆时针的方向转一圈。分清楚这两个方向了吗?
3、清楚了旋转的方向之后咱们一起来探究一下钟表上有什么旋转的奥秘。请你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钟表,同桌之间讨论一下,完成学案第一题。
4、钟表的指针可以旋转吗?(可以)可以怎样旋转?(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你能说说指针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吗?(按顺时针方向从12点旋转到1点、2点等等)
5、从12到1,指针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指针围绕哪个点进行转动?(O点)它的旋转方向是什么?(顺时针旋转)从12到1是几个大格?(1个大格,一个大格也就是30°)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指针绕O点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了30°。
下面请你利用手中的钟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案里第2题的描述。咱们发现在完成指针旋转描述的时候首先要说的是点(旋转中心),其次是方向(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最后是角度(旋转了几度)。点、方向、角度也就是咱们的旋转三要素。
6、完成对钟表的探究后咱们一起来探究风车旋转的奥秘。(1)描述风车旋转时,也要把旋转三要素描述清楚,分别是点、方向、角度。风车的点是?(O点)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旋转)(2)请你思考一下怎样来描述。
图一到图二,以黄色叶片的一条边为基准,本来黄色的叶片在上方现在逆时针旋转左边,观察一下旋转了90°,刚好是一个直角。图二到图三,依旧以黄色叶片的一条边为基准,逆时针旋转从左边到了右边,观察一下刚好组成一个平角180°。(3)观察一下风车旋转后和旋转前有什么变化? ①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⑤三角形的位置改变了。
(4)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旋转后物体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板书 特点:形状、大小不变 位置改变)
(三)欣赏图形,感受生活中的创造美
1、旋转在咱们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其中这些美丽的图案就是由旋转而来的。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
2、当然还有很多通过旋转设计出的美丽图案,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3、欣赏完这些精美的图案之后,咱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请你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利用旋转的原理做一朵小花(确定旋转中心、确定旋转方向、确定旋转度数)
4、学生作品展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请你完成旋的第四小题。
三、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旋转三要素:点:旋转中心
方向: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角度:旋转的度数
旋转的特征:形状、大小不变
位置改变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7页内容及第28页“练一练”1、2题。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出现得比较多的几何现象,因此,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和旋转的两种现象。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平移与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学生在第二课时还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是物体或图形在空间变化的位置方式,认识平移和旋转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在观察生活现象中,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感受平移与旋转,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这部分内容单靠教师讲解和学生的记忆是学不好的,最好的方式是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现实生活中来,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描述、表达和和交流中体验。让学生在直观操作中,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非常的重要,可借助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操作演示,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让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及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谁能说说游乐场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
2、符老师这里也收集了游乐场一些游乐项目的照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好)在这些游乐项目里有许多数学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图形的运动。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让他们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二、自主学习:
1、观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运动画面,今天符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你们想看吗?(想)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希望同学们在认真观察的同时要开动你聪明的脑筋思考:它们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运动的样子一样吗?你能描述它们的运动或用手势表示出它们运动时的样子吗?(好)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2、出示课本的主题图。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对于平移、旋转的概念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又是必要的。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和打手势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在边做边说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给这些运动分类吗?小组说说你分类的标准和结果。
2、指名汇报:你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3、结合上面图形的运动,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物体或图形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板书:平移旋转
4、试着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学生大胆尝试,可以上台给大家展示,并说说这个动作的特点,大家来判断。
5、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与同伴交流。
6、首尾呼应:我们再回到游乐场,看看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分别属于什么运动现象?(课件出示游乐场)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环节的设置,学生用不同的感官,全方位的接收了关于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信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达标检测:
练一练1、2题。
五、拓展延伸:
仔细观察图形运动,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根据图形运动思考:平移和旋转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特点的理解和区分】
板书:不同:平移方向不变,旋转方向改变。
相同:物体在平移或旋转时,图形大小、形状不变,位置变了。
六、课堂小结:
1、师: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顶博士帽,希望同学们长大后都能成为一名小博士,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2、师:随着钟表指针的旋转,这节课也即将结束,谁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3、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例子,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身边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七、布置作业
绩优学案:26页平移和旋转第1题、第2题。
【设计意图: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板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习。
课前准备:
1、将《平移与旋转》微视屏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
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视频练习题。
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微练习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图形的运动—平移。
2、导入语:图形的运动除了前面学的平移,还有一种图形的运动—旋转
3、出示课题:旋转
二、新课学习。
1、在观看微视频,观察图中的物体运动。
2、小组探究:和昨天的知识对比,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三、提升训练
1、寻找身边的平移和旋转。
孩子们,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生说。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2、孩子们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师也找到了一些,你能准确地判断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吗?(课件展示)
3、孩子们判断得可真准确,现在想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小汽车的卡片。老师先贴在黑板上,听老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指任1名同学发口令,1名同学平移卡片。小结:细心的学生仔细观察,我们每次平移后,物体的.什么有变化吗?什么没变?想一想旋转时呢?
4、课间小活动。
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拿出准备的学具,线和纽扣。小组合作,设计纽扣的运动方式。
二、课堂作业。
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三、课后作业。
寻找身边的平移与旋转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平移与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41、4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实物展示台、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
(出示“儿童乐园”的图片)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想看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注意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变化的。
(分别出示儿童乐园中的一些动态画面,如:旋转木马、观缆车、豪华波浪、小火车、缆车、青蛙跳等等)
(同时出示6个画面)这几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它们分别是怎么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比划比划。
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分类吗?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吧。
你是怎么分的?(学生说分类方法)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揭示课题:像上面这三种(即缆车、小火车、青蛙跳)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平移);而像下面这三种(即旋转木马、观缆车、豪华波浪)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
二、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1.判断下面哪些物体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出示27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幅图,你能说出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或者旋转?
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创设情境,感知平移的距离。
情景:(边叙述边出示蚂蚁搬家图)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美丽的草地上看看吧。原来它们正忙着搬家呢。(出示简化的格子图)瞧,小房子是在做什么运动?(平移)向哪边平移的?(右边)
蚂蚁们觉得有些累,就停下来休息。(分别出示3段录音)
一只蚂蚁说:“你们看,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
另一只蚂蚁说:“不对,向右平移了5格。”
第三只蚂蚁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们的房子是向右平移了7格。”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说法呢?在小组里相互说说。
学生汇报各自的想法。(结合画面指一指,动态演示平移的过程)
(2)动手实践,理解平移的距离。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在左边的小房子图上找一个你最喜欢的点,再到右边的小房子图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说说它向右平移了几格。
指名学生汇报:
你选的是哪个点?它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平移了几格?还有谁和他选的不一样?(指名三到四名学生汇报,注意抓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还有好多学生想汇报的,则要求他们与同桌交流。)
你们找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都是7格吗?
我们再来看看,小房子到底是向右平移了几格呢?(动态演示)
你们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不管哪个点,都是向右平移了7格,正好和小房子平移的距离是一样的。我们以后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板书:
(3)练一练: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幅图分别向哪边平移了几格?你是怎样想的?(先填好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这幅金鱼图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呢?你是怎么看的?这幅蘑菇图呢?〖同时出示金鱼图(向左平移6格)、松树图(向上平移5格)、蘑菇图(向下平移6格)及相应的填空题,学生先汇报,教师在电脑上完成填空。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1)画出线段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你们能不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呢?(出示格子纸上的线段图,要求是向右平移6格)。提问:这是一条……?(线段)学生尝试先画,然后汇报画法和想法。(请一个画得最快的学生把作业进行展示并说出画法。)
(2)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学生先画后汇报是怎么画的。)
(3)学生独立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学生作业)
3.游戏:走迷宫
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猫抓老鼠的游戏。有兴趣吗?(出示图)我们来看,图上有猫和老鼠,老鼠很狡猾,在途中设置了不少的障碍物,猫只能横着走或竖着走。你能帮猫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吗?先试着画画看。
学生活动。
指名学生汇报是怎样帮猫设计路线的。指出: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猫先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再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多请几个学生汇报,也可让学生同桌之间说说,关键是说的面要广)
你认为哪条路线能使猫最先抓到老鼠?为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然后再汇报。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研究什么?
第四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和圆锥- 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一
圆柱与圆锥
面的旋转
一、填一填
1.快速旋转一面底面是直角的三角形小旗就会看到一个()。2.圆柱有两个面是()的圆,有一个面是()。
3.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侧面展开图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4.从圆锥的()到()距离是圆锥的高,一个圆锥有()条高。
5.把一张长8dm,宽5.2dm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dm2.6.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它的连长是18.84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厘米。
二、判断对错。
1.圆锥只有一条高。
()
2.三角形的小旗旋转一周,就可以得到一个圆锥。
()
3.一个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沿着它的高展开的侧面一定是正方形。()4.将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圆。()
三、选 一选
1.下面的物体中,()不是圆柱形物体。
A、圆铅笔
B、筷子
C、圆钢柱 2.圆柱的高和底面上的任意一条直径所成的角()A、都是锐角
B、都是直角
C、都是钝角
3.以一个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一周,就可以得到一个()A、圆锥
B、圆柱
C、长方体
四、解决问题
1.给一个底面周长为16cm,高为7cm的圆柱形固体胶棒的侧面贴上包装纸,需要贴多大的面积?
2.分别以一个等腰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为轴和底面半径,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如果直角边长7cm,它的底面周长是多少?
3.制作一个圆柱形铁皮罐头需用756cm2,如果侧面用去4822,做一个底面需用料多少?
4.将一个长2m的圆柱垂直于底面剖成相等的两半,它的底面周长是25.12dm,问剖开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m
第五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面的旋转
课题:面的旋转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面的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理解并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养成教育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大家有兴趣么?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一
如图: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活动二
观察下面各图,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三
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师生共同学习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指名请学生说。1.找一找
请你找一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2.说一说
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四、汇报交流,共同提高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教师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五、尝试应用,拓展练习
1. 找一找,下图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2.下面图形中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地面的直径和高。
3. 想一想,连一连
六、课堂小结,多元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还有那些疑问?
板书设计:
面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