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致力三读,创设多维的历史教学设计_3
致力“三读”,创设多维的历史教学设计
摘要:一堂充满生机活力的课,肯定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主线,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共同营造的一个开放性、容纳性、生成性的课程。在新课程如火如荼进行的历史进程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智慧,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反思
我们经常听到某些老师说:“今天的课上得不错,就是与我原先计划的有些不一样了。”马克斯·范梅南在《教育的机智》这本书中曾说过 “课程的计划与机智的教学并非不兼容”。一堂充满生机活力的课,肯定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主线,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共同营造的一个开放性、容纳性、生成性的课程。
那么,在新课程如火如荼进行的历史进程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智慧,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此,笔者结合自己两年的新课程实践来谈谈。
一、读透教材,拟订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历史教材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工具。新编的历史教材,由于是专题史,综合性、跨度与弹性都很大,有别于以往传统的教材编排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读透教材,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
(一)领会课标,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所以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严格执行课标,不断钻研、理解课标,在教学中细化课标,遵循“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将三维目标统筹考虑,融为一体。这样使每节课有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并努力去达到这一要求,才能为实现历史教学的任务打下结实的基础。
以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七单元第二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例,《历史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非常简洁。因此在 “三维目标”教学设计时,就应分解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利结构。如何掌握?必须通过展示材料、设计情景、探究学习等方式来一一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其中也贯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设计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感受1787年宪法中的“制约与平衡”原则这一人类政治智慧;通过采取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方式,探讨“美国联邦政府在启蒙思想指导下并结合国情如何进行制度创新的(权力分立和制约平衡)?”这一探究题;又设计了“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有何异同?中国封建君主制和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一比较题,以此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必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也是可以借鉴的。
(二)设计问题,化解教学重难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历史课程要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对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化设计,来化解疑问,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如何进行问题设计,笔者认为首先利用教材的原有问题,如导语、学思之窗、本课测评等,不过不能迷信教材与教参,并且要注意答案的开放性;其次教师自己创设的问题,要注意对问题的分解,做到化解为易,注意问题的挑战性、思考性和层次性;还要注意处理好学生“制造”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通过教师的“预设”问题来促进学生“生成”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因地制宜,利用开发教学资源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的除正文外,还配有引言、图片、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和注释等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以正文为教学的基础,教学的重点要围绕正文来选择,但也不要忽视对这些补充资料的运用,使课文的这两部分运用达到和谐统一。如图片是形象化的教材,设计运用图片,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阐释和运用图片的能力。如讲选修1古代希腊《梭伦改革》的背景时,提到了古代希腊城邦形成的原因,就可以结合地图《古希腊海陆概况与城邦分布示意图》来分析其环境、地形特点,理解“海洋与重叠的山峦” 造就了与尼罗河文明和中华文明截然不同的古希腊文明,也可理解希腊城邦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方面原因。
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学科间的综合,如将历史和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
综合。如讲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可以引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伴君如伴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请君入瓮”等成语俗语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如必修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节时,政治课也恰恰在其前后讲到“经济危机”方面的内容。历史、政治教材这种紧密的联系,便利了两科知识的相互联结。
还可以运用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如校本课程,社区资源等等,加强学生的历史现实感和历史的生活化。如讲必修3《儒家思想的形成》,就可以利用本校校名的来由“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礼记·学记》)和校训“忠、信、勤、毅”来进行导语的设计,来证明儒家思想的印迹就在我们的身边。
总之,我们的设计应该充分运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将课堂历史学习与课外学习相
结合,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课堂历史学习与学生的生活领域相结合,这样的课堂设计就有利于学生不断转换分析问题视角,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维历史思维能力。
二、读透学生,注意差异,培养创新能力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其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会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给一模一样的东西”。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完全全相同的学生。为此,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本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并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首先要了解学生过去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和消化情况,估计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什么困难,新知识中哪些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在课堂上如何针对智力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设置思考问题,课后提出相应的练习题等等。
其次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情况,即学生的思想动向,以便抓住一些倾向性问题,结合新知识的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再次要设计安排合理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多种学习途径来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探讨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机会,如影视欣赏、即兴表演、组织小组讨论、参观调查撰写历史小论文等等。如2006年是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于是笔者设计利用当时的大片《东京审判》来再现当时二战结束后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艰难的审判历程,学生从历史情境中对日本法西斯的丑恶嘴脸深恶痛绝,对梅律师的爱国情操,凛然正义产生深深的敬意,爱憎分明立竿见影,比语言的表达更胜一筹。再如必修3《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中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是通过设计组织一场现场辩论赛来充分感受当时新旧势力的唇枪舌战。还有在讲授《五四运动》时,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表演了历史小品《中国人的独白》来进行课堂教学,升华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正如美国华盛顿大学一条幅所说:“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通过设计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更加大胆地、积极地参加更多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动手、动口、动脑和在“做中学”、“用中学”,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读透自己,反思、调整、再设计
面对新课程,新的要求,新的理念,笔者深切感到教育理论的重要,知识的重要,如果我们教师还抱着当初在学校学的那一点点知识来应付教学,自然会捉襟见肘,陷入困境。因此我们自己必须不断学习,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型,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除专业知识外,不应画地为牢,而应兼学并蓄,涉猎更多的学科领域。另外,向同事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在借鉴中提升自己。还应加强与同事的合作,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过程,再精心设计也不可能预设到教学过程中所生成的各种问题。面对学生随时“制造”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富有教学机智,善于随机应变、对症下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学会学习。
上完一节课,我们总有些感受,也有情绪的波动,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反思:教学中是师生共同生成知识,还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收获了没有?收获了多少?这节课的哪些环节处理得最好,是闪光点?哪些环节还有待提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状况?如何改进等等。对于上下一节课时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进行第二次设计,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萧伯纳说:“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反思,让它更加完善,更加完美。让教学设计成为我们与学生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成为我们与学生探究和体验教学生活的舞台,成为我们与学生生命中智慧碰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马克斯·范梅南.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二篇:历史教学随笔 3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
刘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德育思想,让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充分获得思想品德的熏陶和情感教育的驱动。茫茫书海,无从下手。人们往往会发出如此感叹。感叹之余,留下更多的是沉甸甸的思考和满脑子的困惑。的确,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真的很难找到现成的模式来照搬。我是一名历史老师,在教学一线滚打了几个年头,通过跟学生打交道,得到了一些收获,或者是启发。下面就简单地在这里说一说。
一.配合书上的插图,发放的地图册和填充图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有很多的肖像:雷锋,刘胡兰,焦裕禄,岳飞,郑成功,戚继光,等等。这些人物,皆是我向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载体。可以将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讲给同学们听。这个听的过程,就是在向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寻找类似这些人物的材料,老师再找点闲暇时间,组织同学们来集中学习。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现。通过老师讲,学生学;学生说,大家听;学生议,得体会。这样的以学促思以点带面的活动形式,就能取得很好的教育作用。
二.结合课本上的思想家,来渗透德育思想
西汉时期,大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就是要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斥其他学派的思想。
儒家思想在我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深远。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我国也是根深蒂固。还有东汉时期的王充,写了一篇《论衡》。其中无神论的思想,也可以在同学们中间渗透。这样的例子有许多。
三.充分利用活动为载体,就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建国五十周年,香港,澳门回归周年庆典等大型庆祝活动过程中,借助曾经学过的《历史》课,回顾历史,历史的再现那种真实的场面。我相信,在同学们中开展此项活动,就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利用活动为载体,深入同学,让他们去更好地铭记历史,开创美好的未来。
我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在班上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寻找历史的活动。通过他们的双手和大脑,集思广益,分头寻找,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找到了好多的老照片,采访了很多的老校友,留下了历史的真迹和脉络。后来,我发现同学们的爱国护校的意识更浓了,我想,这是一次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分角色排演情景小品,在快乐学习中渗透德育。有一次上课,我让同学们在活动与探究一题中,就安排同学们扮演过一回这样的角色:汉武帝,韩非,荀子,孟子。问:汉武帝会用哪个人的思想来治理国家?说出你选择的理由。通过同学们的尝试,确实效果很明显,同学们置身其中,也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我想,这样有效果的活
动还要继续搞下去。
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历史可以明智。智者,那是需要一种境界的,那时需要一种责任的。境界与责任的背后,就是需要教育的给予。给予我们老师的,是更多的思考和行动。我们将拖起的是明天的太阳,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我们将要为此奋斗终生。
第三篇:创设教学情境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创新教学设计 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汪村中学
黄勇飞
[摘要]: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几乎所有的历史教师都在考虑教学创新问题。创新教学设计是适应新课程要求和激活课堂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本人进行了教学设计创新的探索与运用,主要有:设计有层次问题、展现“活”的历史、提升对问题的认识、孕育情感四种教学尝试。[关健词]:历史教学
创新教学设计
【正文】: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几乎所有的历史教师都在考虑教学创新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创新和如何进行教学创新是广大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课程教学设计创新阐述和其中包含的理念入手,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实例探讨。
吕叔湘曾云:“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所谓“活”,活在学生的情绪,兴趣,更活在学生的思维、思想。“活”是形式,是过程,也是状态。那么,历史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活”起来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浅谈四点做法和体会。
一、依据历史现象,发掘内涵,设计有层次问题
在进行历史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时,教师必须有一种“用”教材、“用”史实的观念,即依据教材内容所呈现的历史现象,发掘内涵,设计问题。
例如,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
5、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一课关于兴办民用工业有这样一段论述:70年代以后,为了解决军事工业在能源、资金、原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始兴办民用工业。,通过研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1、中国近代工业开始什么时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2、洋务派为什么要从“自强”转向“求富”兴办民用工业?
3、这样兴办民用工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这样,可以加深教学内涵,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评价洋务运动提供一个方面的依据。
善教者,必善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气氛,设计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精当问题,引发学生的的主动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去质疑、探究、发现,并从中获取知识、经验、方法。也只有巧妙地提问,方能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励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从而找到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创建真正高效的课堂。
二、创新教学设计,运用联系方法,展现“活”的历史
赵亚夫教授认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它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很容易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是“死”的,不变的。教师 1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运用联系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展现的是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是动态的发展;历史展现的是我们先辈的经历,体现人类的创造,与学生个人是有联系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探求现实问题的历史渊源,进行历史反思,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路。生活中的一片瓦当、一块残碑、一座建筑,都蕴含着历史信息。学生参与其中,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在体味历史与现实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中,勾画对未来的美好情景,从而达到“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
三、精选教学内容,以情取胜,提升对问题的认识
一节课的教学史料很多:文字资料、历史遗址、图画、照片、数字等等。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有“ 以情取胜”的观念,依据所教年级学情,选用效果较理想的史料类型,精选教学内容,明确一节课的重点,围绕重点,设计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探究程序,依据学生探究的结果,引导学生谈历史启示 , 提升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例如:学习《
17、英国工业革命》(华师大版九年级)一课选择:
1、材料: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
阅读材料后你能给工业革命下一个定义吗?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及重大发明:
a该机器什么时 间谁发明的?
b、它用什么作动力? c、它有什么优点?
d、它的发明有什么影响? 3、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工业开始
:1764年英国人哈格里夫斯
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的序幕 2 揭开了。
这些素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研究历史的兴趣。
新课程更加需要我们努力改变历史课令人厌烦的呈现和表达方式,用典型生动的材料模拟再现历史,让学习者手、眼、脑真地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愉悦情感。这才是历史课堂教学价值之所在。
四、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情感特征,创设情境,孕育情感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情感特征,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有针对性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如学习美国《1787年宪法》(华师大版九年级
14、《美国独立战争》第三目),我先给出一幅奥巴马神情沮丧地抽烟的图片,问道:“大家想象一下,这是两百多年前奥巴马的前生,为何他如此寂寞沮丧唏嘘地抽烟?”学生大笑回答:“两百多年前的黑人与妇女、印第安人一样没有得到《1787年宪法》保证的政治权力,不能与白人有平等地位。”接着显示一幅奥巴马当总统后风流倜傥的照片,问道:“现在的奥巴马又会如此的风骚有型?难道他只是传说?”学生看到照片后狂笑说:“奥巴马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学生运用时事热点知识回答历史问题,激起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比较充分地体现了美国人民的政治智慧,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要点。
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时,应该根据初中学生重形象思维、乐于表现的特点,整合素材,创设情境,孕育情感。依据教材,适当增加相关素材,用生动有趣的情节吸引学生,使学生神入历史。注意整合的素材可以调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述、讨论等活动,从而形成技能、能力、方法、认识的生成,素材可以挖掘出问题,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丰富、完善学生的认识。(字2717个)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聂幼犁主编
第四篇:挖掘名人资源,创设历史教学“名人效应”[范文模版]
挖掘名人资源,创设历史教学“名人效应”
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统称为“名人效应”。当今校园的追星热潮便是“名人效应”的一种表现。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盲目追“星”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其实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何止万千,教师完全可以因势利导,从历史人物中去帮助学生寻找人生榜样,在教学中也创设一番“名人效应”,即运用历史名人资源对青少年有的放矢地进行感染熏陶,引导他们以杰出的历史名人为榜样,感受名人魅力,吸取精神力量,提升人文素质。
一、多角度开发运用名人资源,多方位影响学生情感
深入挖掘及多角度运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积极向上的古今中外各领域名人的事迹,有目的地去实施角色典范教育引导,充分展现名人风采,多方位感化学生,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1、用名人青少年时代的事迹打动学生。“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少年时代的“名人”,与学生是同龄人,易被亲近、接受,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示范影响作用。如:少年拿破仑的好学上进;独立顽强、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的玛丽(居里夫人);“划粥断齑”苦读成才的范仲淹;少年早慧和忧国忧民的邹容、陈天华;乐于助人、热爱学习、心忧天下的少年毛泽东、周恩来,等等。不胜枚举。
2、用杰出名人远大的理想志向引导学生。中学生处于人生的起跑线上,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座标,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关系着他本人的前途命运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引导学生学名人立大志,展宏图,他的人生之路就会拥有航标和动力。如张骞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功在边疆的远大志趣;马克思、恩格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3、用以“小”见“大”的名人轶事启发学生。名人轶事能以小见大,让人领悟其平凡中不平凡的一面,常常更富感染力。如毛泽东尊敬长辈、刻苦学习,周恩来平易近人、关心同志,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等,不仅能让学生感受伟人的崇高人格,良好修养,从中受到教益,油然而生崇敬之情,而且这些名人故事贴近学生生活,使他们感觉名人离自己并不遥远,名人行为自己也能学习效仿。
4、用名人崇高的精神品格感召学生。名人所以能成就一番伟业,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具有的高尚品格情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弘扬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感人情怀和无私无畏精神;林觉民“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意志;中国共产党英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大无畏精神;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等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的强烈爱国情感,等等。这些伟人事迹都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树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理想。
5、用睿智的名人名言启迪、鞭策学生。名人名言的恰当引用是人物教学中的点睛之笔。名人名言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甚至一语铭刻在心,使学生终身受益。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的著名格言;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蒲松龄的落第自勉联;毛泽东、莎士比亚、培根、罗曼?罗兰等关于社会人生、立志奋斗、惜时成材等方面富有哲理的睿智名言,都能催人奋进,给学生以深刻教益。
6、用名人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奋斗精神震撼学生。在每一位名人耀眼光环的背后,往往是鲜为人知的血汗付出。他们超人的毅力,不畏艰难险阻、不懈奋斗的精神感天动地。挖掘名人成功背后的艰苦奋斗、不懈抗争的经历,向青少年传递“爱拼才会赢”“一切皆有可能”这种与时代脉搏相吻合的价值观,利于将“追星”转化为对成功的自我激励。如:司马迁惨遭宫刑屈辱,却用毕生的心血成就彪炳千古的《史记》;徐霞客三十余年历尽艰险留下宏篇巨著《徐霞客游记》;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经历,等等。
7、用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卓越贡献鼓舞学生。历史名人顺应历史潮流,成就了符合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颂扬其丰功伟绩,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如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为解放黑奴、实现南北统一做出的奋斗和牺牲;曾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临危受命,无所畏惧,坚决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勇气;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力主改革开放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生机和活力;还有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和勇于改革创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各条战线的时代精英、先进模范的事迹,都会激励和鼓舞学生,二、多元化教学方式,创设“名人效应”
1、以多样化教法灵活开展名人教学。创设名人效应,需重视过程与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教法,教师应创造性地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现不同领域历史名人的风采。无论是教师激情讲述、生动描述,还是学生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讨论互动;无论是图文资源辅助教学,还是多媒体影视形象演绎,不拘一格,各有特色和优势。教师尤其需要研究尝试贴近时代、青少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
2、在常规历史教学中穿插名人事迹。日常教学中依托课程标准的要求,选取紧跟时代节拍、学生感兴趣的名人事例适当穿插,可加深学生对课标内容的理解,于无痕无形中亲近名人,认同和仰慕名人,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尤其是历史长河中的乡土名人事迹,更具亲切感,更能产生“名人效应”。如笔者所在地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名人事迹:定海三总兵之一的郑国鸿鸦片战争浴血抗英;熊希龄的维新变法活动等与统设历史课程相得益彰。
3、专题讲座、研究性学习深化名人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名人事迹。如关于毛泽东、拿破仑、华盛顿等中外政治家、领袖人物;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等著名科学家,以及一些乡土历史名人的专题讲座。除此,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成果形式可以是人物小传、名人故事、小论文、小调查、手抄报、名人想象画、PPT展示,等等。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感悟名人精神。开展阅读名人传记、写读后感、讲名人故事;观看史料记录片、历史影视片;举办“我所敬仰的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对我的影响”之类的谈话会或演讲会;参观名人故居及博物馆,开展“寻访乡土名人”主题活动等等。这一切,让学生走近名人,了解名人事迹,感受杰出人物的高尚情操,使他们逐渐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实际生活中的榜样。
三、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名人,理性看待名人。
名人所以成为名人,在某些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名人绝非都是超凡脱俗的圣者。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名人,理性地看待名人,这是实施“名人效应”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如:应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怎样评价华盛顿、林肯的历史功勋?又该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功过?由于中学生在思维、情感等方面尚不成熟,认知能力有限,加上个人喜好和某些不严谨的文艺作品影响,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常常缺乏准确、客观、辩证的定位,导致低估、抹煞或夸大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现象。对此,教师需正面引导,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依据史实客观辩析人物功过。譬如:根据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要坚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标准;要注意运用时代性、阶级性、辩证性等原则;注意将历史人物、事件和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评述;要客观认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等。
第五篇:历史教学设计 (精选)
七年历史(下)第5课 和同为一家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⑴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⑵了解和掌握唐朝册封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族首领的历史史实。⑶了解吐蕃、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突厥与唐朝亲密的关系及文化互相交流影响的史实。
能力目标
⑴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⑵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
⑷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现象,帮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
3.正确态度。
同感。
族关系的主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相互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传统的⑵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⑶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教学重点 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重点突破:利用书中的地图、文字资料、图片及学生查找的补充资料,通过视频资料等形式,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比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前后吐蕃社会发展的变化情况,从而理解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与吐蕃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
教学难点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
难点突破:引导学生归纳唐朝对突厥的宽容政策、唐朝对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族首领所采取的册封政策、及对吐蕃的和亲政策,了解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政策的表现,并分析这些政策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加深理解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的原因。
教学方法
⑴提问引导法。
⑵材料归纳法。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⑶讲述法、讲解法。
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导学
⑴分组安排学生查找突厥、吐蕃、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兴起的历史资料、重要人物和故事。
⑵了解我国现今这些民族的风俗习惯。
⑶了解我国现今的民族政策。
教学渗透点
⑴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具备中华民族的认同情感。
⑵使学生初步了解唐朝繁荣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民族关系的融洽。⑶联系今天现实,使学生初步具备开明、平等的民族交往观。
1.导入 新课
我们听一听这首歌曲《爱我中华》,听了这首歌,你有何感想?
在我国古代各民族交往史上,唐朝以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友好地对待少数民族,也堪称历世王朝的典范。这节课,我们就讲唐朝时期的边疆主要民族以及唐朝和它们的关系。
2.讲授新课
(提问)“和同为一家”怎样解释?课文大方框里的揭示都讲了些什么?(指导学生阅读,并在课本22页和24页两个疆域图中用笔标出唐朝边疆主要民族)“和同为一家”这句话概括了唐朝和边疆各族之间的友好亲密关系。唐朝时期,北部和西北地区主要有突厥、回纥,东北有,西南地区有南诏和青藏高原的吐蕃,他们和唐关系密切。
一,突厥(投影映出)
1.习俗和特点:游牧、冶铁、创字(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突厥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特点?他们和以前讲过的哪个古代民族习俗相似?(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看课本p23“突厥骑兵”图画,并回答)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5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提示学生在“唐前期疆域图”标出它的地理位置),他们放牧马、牛、羊、驼,饮奶吃肉,强健剽悍,擅长骑射,风俗习惯和匈奴大体相同。突厥人学会了冶铁,善于制作刀矛和甲剑。在我国古代北方各族中,突厥人第一个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强调指出突厥文字自5世纪开始创制和使用,到8世纪时,突厥文字结构已相当完整,词汇也相当丰富。
2.突厥汗国的兴衰(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突厥汗国何时建立?何进分裂?(指导学生看书,回答)6世纪中期,空厥强大起来。552年突厥首领土门(副板书)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突厥汗国最盛时曾控制了东起辽河上游,西到中亚里海的广阔地区(指“唐前期疆域图”)。但由于突厥汗国是建立在强力征服的基础上,汗国内部各种矛盾尖锐复杂,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不断反抗,贵族之间争斗加剧。6世纪末,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以阿尔泰山为界,山以东直到兴安岭,是东突厥辖地;山以西直到里海的广大地区由西突厥控制(指“唐前期疆域图”)。
唐朝初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副板书)趁机多次南下骚扰,对唐威胁很大。630年唐军在阴山一战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唐太宗对颉利等芝突厥统治者优以相待,让他们住在长安,赐给田宅,授予官爵,颉利等十分感激。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讲述时,可指导学生看课本p23“渭水之盟”图画和相关小字部分,使学生弄清:由于东突厥多次南下骚扰,严重威胁了唐的安全,唐太宗才决心用战争解除这种威胁,灭掉东突厥。他的开明之处在于:在打败东突厥以后,又给以妥善安置,优礼相待。
西突厥在唐初控制了西域广大地区,奴役当地各族,阴断中西商路,对唐构成威胁。为维护对西域的管辖和保护中西商路,唐高宗时,利用西突厥内部纷争加剧,趁机进兵,于657年灭掉西厥。
3.唐对突厥故地的管辖(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东突厥亡后,唐太宗在其故地任用原东突厥首领进行管理。对西突厥:640年,唐太宗为打击西突厥,派兵攻占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设置安西都护府,控制了西域天山南路包括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西突厥亡后,武则天又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讲述时,出示两都护府投影片,使学生明 其管辖范围)两个都护府是唐管辖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都护府的官员由唐政府任命,其中一些官员由西域各族首领担任,并统辖着几万边防军。唐朝通过两个都护府的设置,有效地巩固了西北边疆,保障了中西商路的畅通,西域和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的。两个都护府管辖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应向学生强调两都护府设置的历史意义)。
二,吐蕃——藏族祖先(投影片)
1.习俗和特点:游牧、农耕、冶作、尚武(边讲述、边投影)
(提问)吐蕃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他们生活在哪里?生活习俗有哪些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议论、回答〉强调本目的也是本课的重点)吐蕃是藏族
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他们有的从事游牧,有的从事农耕。饲养牦牛、猪、马和独峰缤纷(可略提独峰驼和双峰驼的区别),种植青稞、小麦等作物。他们用牦牛毛织布,住在毡帐里。他们能制作精美的金属器皿,制作的铠甲坚实耐用,就连劲弓刺刃也很难剌破。其习俗崇尚勇敢,以战死为荣,几代战死之家,被称赞为“荣誉甲门”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如时间不够,该部分内容可略讲,指导学生把课文要点记住)。
2.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都逻些(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青藏高原何时得到统一?完成统一大业的英雄是谁?他把都城定在哪里?(学生看书、议论、回答)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赞普。他平定的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的叛乱,又打败了邻近一些部落,统一了青藏高原。这是青藏地区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完成统一后,松赞干布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从此,吐蕃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统一政权时期(讲述时,指导学生看“唐后期疆域图”,强调松赞干布是统一吐蕃,而不是开始建立吐蕃政权)。
3.文成公主入吐蕃(板书)
(提问)谁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文成公主入吐蕃是怎么回事〉有何重大意义?(指导学生看书、议论,提示学生注意课本彩图《步辇图》,然后让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关系,松赞干布几次遣使向唐求婚。640年,他又派大相禄东赞为求婚使臣,携重礼再闪求婚,唐太宗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次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亲到柏海(今扎陵湖或鄂陵湖)迎接(讲该部分时,要说明《步辇图》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禄东赞,这是珍贵的形象资料。在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时,要指导学生看p28《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线》图)。松赞干布还特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华丽的王宫(今布达拉宫前身)。为了尊重文成公主的宗教信仰(文成公主信佛),又为她修建大昭寺(今拉萨大昭寺前身)。如今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还保存许多唐朝的珍贵文物(指导学生看《大昭寺》图画,说明大昭寺是汉族人民和吐蕃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
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又与唐通婚结好,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他不愧是吐蕃杰出的政治家。而文成公主入吐蕃意主也深为远大:和亲后,吐蕃贵族放弃了传统的毡裘笨重服装(指导学生对经p28《吐蕃赞晋图》和《回纥贵族》两幅图画中的人物服装,以说明吐蕃传统的毡裘服装之笨重),改穿华丽轻软的丝绸衣服。吐蕃人民学会了养蚕;改变了的始粗放的农耕操作方法,学会了平整土地和种植蔬菜的技术。松赞干布还命人创制了吐蕃文字和吐蕃历法,还派贵族子弟赴长安学习。在中的文化的影响下,吐蕃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文成公主为发展唐蕃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讲述时,指导学生看课本《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彩图,指出他们二人世世代代受到藏族人民的崇敬,以加深学生对其联姻的历史意义的理解)。同时,吐蕃的土特产,如马匹、金银器皿、玛瑙杯等也输入内地,双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尺带珠丹联姻金城公主(投影片)
唐太宗以后(松赞干布在唐太宗死后一年死去),唐蕃关系继续发展。710年,唐中宗又应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请求,把宗室女金成公主嫁给他。金城公主入吐蕃,进一步传播了中原文化,发展了唐蕃友谊。730年,尺带珠丹怀着感激的心情上书唐玄宗(时唐中宗已死)说:“外甥是行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唐蕃友谊已情同手足,义为一家(要学生阅读29尺丹上书之语,并适当解释)。三,回纥(投影片)
(提问)同突厥相比,回纥人的生活习俗有哪些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回纥也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曾受突厥控制,因此他们的习俗与突厥相近。
六、七世纪时,回纥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指“唐后期疆域图”),居无定所,“随水草转徙”。回纥人健朴豪爽,君臣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应向学生强调这点)。受突厥影响,他们使用突厥语言文字。随着和内地的接触增多,8世纪中期,回纥有了农业、商业,开始建筑城市和宫室,走上了半定居的生活。(向学生强调,这是和突厥不同的地方)
2.回纥汗国的兴衰(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回纥汗国是何时、由谁建立的?又是在何时瓦解的?(指导学生看书、议论、回答)东突厥亡后,回纥逐渐向南发展,和唐关系密切起来。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了各部,建立起回纥汗国。其辖地西起阿尔泰山,东到黑龙江上游,大漠南北尽为所有,可汗王廷设在色楞格河上游(指导学生看“唐后期疆域图”,弄清回纥汗国范围)。骨力裴罗和唐友好,唐玄宗封他为“怀仁可汗”。8世纪晚期,回纥上书唐朝,请示改称“回鹘”,意思是像“鹰鹘”那样轻捷勇猛,这反映了回纥民族尚武的精神。9世纪中期,回鹘内部纷争激烈,国力削弱,汗国瓦解。此后回鹘人大部分西迁,其中迁到今天新疆的一支(西州回鹘),就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副板书“西州回鹘”,并提示学生在学习宋元部分时,还要讲到它)。
3.唐与回纥关系(政治、经济、文化)(投影)
(提问)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回纥和唐的关系是亲密友好的?(指导学生看书、回答)回纥和唐长期友好。在政治上,受唐册封,接受唐的领导。安史之乱时(揭示学生,以后要讲到),唐政府曾两次求助回纥骑兵帮助平叛。唐还三次将公主嫁给回纥可汗,课本上提到的太和公主就是第三次出嫁的公主。在经济上,回纥用马匹、皮毛换取唐的丝绸、茶叶和粮食,双方贸易往来密切。在文化上,回纥受中原文化影响,有了农业、商业,建筑了城市和宫室,从游牧生活走上了半定居的生活(该部分前面已述过,可略提及)。回纥采用唐朝历法,回纥贵族喜穿华丽的丝绸服装(指导学生看“回纥贵族”图画并要求记忆),回纥的某些风俗也被唐朝内地人民所接受。长安、洛阳等都市的汉人爱穿回纥服装。当时一位诗人说:“回鹘衣装回鹘马”,正是汉族和回纥两族人民往来密切和汉族人民喜爱回纥文化的生动写照。回纥人到唐朝内地经商的很多,许多人在长安等地居住,长留不归,与汉族通婚。
四,靺鞨(投影)
1.生活及习俗:狩猎、农耕、穴居(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人生活在哪里?其习俗有什么特点?(学生看书、议论、回答)是生活在我国长白山、黑龙江流域的古老民族。他们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生活,主要从事狩猎,也从事农耕,种植粟、麦等作物。为了抵御严冬,人掘地为穴,上在架上覆土,相聚而居。
2.渤海政权的建立(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说一说粟末 的发展和建立政权的情况(学生看书、回答)。有许多部。唐初,居于黑龙江下游两岸的黑水(今黑龙江)部(提示学生,在讲辽金时期时还要着重提到)和生活在粟末水(今松花江)的粟末部逐渐强大起来,尤其是粟末部文化程度较高。7世纪末,粟末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与唐通好。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他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大祚荣就专以渤海为国号。渤海受唐朝文化影响较深,经济文化发达,史称“海东盛国”(讲述时,强调学生看“唐后期疆域图”)。
3.渤海与唐的关系(投影片)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渤海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渤海都城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仿唐长安城建筑,布局对称严整,是当时东北最大和最繁华的城市(指导学生看“上京龙泉府遗址示意图”和“石灯塔”图画)。渤海政权自建立起,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入长安学习。有的人在唐朝考中进士,有的学成回国在政府中任要职,这些留唐学生大力传播了中原文化(该部分内容系课文小字,如时间不够可不讲。温庭筠诗可着重点一下“车书本一家”的含义)。
(五)南诏(投影片)
1.南诏的统一:(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南诏政权是怎样建立的?(指导学生看书、议论、回答)唐朝时,在云南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在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诏,即六个较大的部落。六诏当中包括有今天彝族(提示学生注意“彝”字写法)、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其最南的一诏称南诏。8世纪前期,南诏势力强大起来,首领皮罗阁统一了六诏。738年,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南诏政权正式建立(课本小字“皮罗阁设计灭五诏”的传说,由学生阅读)。
2.南诏与唐的关系(投影片)
南诏和唐关系密切。南诏立国165年,历代国王继位都受唐册封。为了发展南诏的经济文化,南诏王不断派贵族子弟到长安、成都(副板书)学习。汉族工匠也大批进入南诏,他们带去了精湛的手工技术,促进了南诏丝织、冶铁和建筑业的发展。著名的大理千寻塔就是汉族工匠帮助建立的。它是汉族人民和西南各族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指导学生看“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彩图,说明其高超的建筑工艺,并强调大理三塔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3.巩固小结
本课通过叙述突厥、加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的历史,以及他们和唐朝的密切关系,说明了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在祖国各民族交往的历史长河中,唐王朝尤为重要,唐朝时候中央政权和边疆各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有了显著各强,友好交往是唐与边疆各族关系的主流。唐王朝的这种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边总结边画出“唐朝边疆主要民族及其与唐关系”示意图,请学生回答)。
4.布置作业
1.画出唐朝时期边疆主要民族的分布示意图。
2.简答突厥、吐蕃、回纥、靺鞨、南诏、同唐朝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