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3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第一篇: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1)【教学设计】

解方程(1)

教学内容:教科书58页例1。教学目标:

1、结合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性质,学会解简易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并能用代入法进行检验。

3、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渗透函数的思想。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具:可见、平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什么是方程?

2、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 4 X =36+17 23÷a>43 X +84 3 X +4y=8 48÷a=9

3、后面括号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1)X +42=98(X =57,X =135)

(2)5.2-X =0.7(X =4.5,X =8.8)

4、等式的性质是什么?(方程两边同时加减或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导入:今天,我们就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1的图(1)问:你们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皮球)问: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盒子里有X个皮球和外面3个皮球等于9个皮球)(2)请学生根据关系列出式子。

板书:X +3=9(3)问:怎样解这个方程呢?(出示课件)

(4)师:我们可以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来帮助解方程。(5)看课件演示

问:要使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还能保持平衡,该怎么办呢?(6)学生思考后回答。(7)演示课件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在黑板写出:X +3-3=9-3(8)师生小结: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3)(9)问:为什么要减3,减2可以吗?学生回答

(10)天平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天平两边还平衡吗?

出示课件,学生回答:平衡 师板书: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11)那么天平左边剩下 X右边剩下6个球, X =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我们来验算一下(师在黑板板演验算过程)

2、小结:今天,我们利用了什么知识来解方程?(等式的性质)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我们要注意书写格式,等号要对齐,注意:x=6表示一个数值,后面不能带单位,解方程要用代入法检验一下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3、质疑:看书58页,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通过练习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

三、练习。

1、出示课件:第59页做一做的第一题中的第一个图:列方程解答并验算(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2)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说如何解答的?

2、加法会解了,那么减法又怎样做呢?我们来挑战一下。(1)课件出示:x-2=15 小组讨论完成

(2)投影学生的计算结果,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3、我最棒

(1)我是小法官

A:x+1.2=5.7 B:x-1.8=4 x+1.2-1.2=5.7-1.2 解:x-1.8+1.8=4+4 x=4.5 x=8

4、找朋友

8+ X =16 X =3 X-6=17 X =9.6 X +2.1=5.1 X =8 X-3.2=6.4 X =23

5、拓展

X-0.5=3+1.9

四、作业:

第二篇: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内容:P58-P59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5-7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知识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可以,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二、新知学习 教学例1

(1)再次强调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100+x=250是方程,x=150是方程的解。求未知数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2)投影出示例题1:(图见P58)

①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x+3=9 ②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③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师讲解:首先要写“解”字,然后根据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进行思考;

x+3=9,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什么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板书: x+3-3=9-3 化简,得到 x=6

所以,x=6就是方程的解。

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学生回答)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

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

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接着,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出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并且强调,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

板书: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投影出示教学例二:解方程 3x=18(图见P59)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抽答,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这样可以正好把左边变成为1个x。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让学生打开书59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师再次强调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以及验算过程。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我们还知道了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3.求方程的解的()叫解方程。4.投影出示:

5x+7=42 30a+5b 7x-6<36 2(a-3)=5.8 1÷8=0.125 3.6x-x=5.2 5x=y 上面哪些是方程?你是怎么判断的?(口答反馈)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

2.方程都是等式.()

3. 6是方程的解.()

4.X=8也是方程.()

(三)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X+7=23的解是()

①x=16 ②16

2.x-4=8的解是()

① x=9 ②x=12

3.X+9=56这个式子是()

①是方程 ②是等式 ③既是方程又是等式

4.X=5是方程()的解 ①x+24=29 ②x-17=5

5、试着解方程:x-2.4=6 x÷9=0.7(强调验算)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如果X前面(或后面)是加号,方程两边就同时减去另外一个数,如果X后面是减号,方程两边就同时加上另外一个数,如果X前面(或后面)是乘号,方程两边就同时除以乘号前面(或后面)的数。如果X后面是除号,方程两边就同时乘以乘号前面的数。

五、作业安排:练习十一第5-7题

六、自我问答:本节课要注意什么问题?给方程两边加减乘除一个数时一定要注意:一是两边一定要:或同时加,或同时减,或同时乘,或同时除;二是一定是同一个数;三是注意做题格式。

第三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8、59页例

1、例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及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正式学习解方程的初始课。主要讨论x+a=b,ax=b,x÷a=b的方程的解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和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与原有教材不相同的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以等式的基础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教学解方程,这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对于本课中较简单的方程,教材要求,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只要通过一次变形,即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上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能求出方程的解。教学目标:

1、2、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解较简单的方程。

通过探究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培养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回顾旧知 师: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出示天平图)

师:我在天平的两边同时放两瓶同样重的墨水,天平的两边怎么样?

生:天平的两边保持平衡。

师:接下来“我说你答”你和我一起合作,让我们图上的天平保持平衡,可以吗? 生:可以

师:我在天平的右边加3瓶墨水。生:天平的左边也加3瓶墨水。师:我从天平的左边拿走一瓶墨水。生:天平的右边也拿走一瓶墨水。说的真好,换一幅图不知道行不行,“我将天平左边排球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3倍,变成6个排球。” “我将天平左边排球的数量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变成3个排球。”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让天平保持平衡的方法这个游戏让我们想起些什么?(天平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物品,天平的两边保持平衡。天平的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师:这个游戏让我们再次复习了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今天我们将利用这个道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大家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利用我问你答的游戏形式复习和巩固前两节学习的天平平衡道理,再结合连环画式的幻灯片,不仅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㈠(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1、提出问题

师:请看大屏幕,请你说出图上的意思。(盒子里有x个球,盒子外有3个球,合起来一共是9个球。)师:能不能用我们新学的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出方程:X+3=9(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师:大家和他的想法一样吗(板书:X+3=9)那么X是多少?(异口同声说6)

师: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但是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解方程)齐读解方程,(设计思路:在这里学生能列出这个方程其实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一直是按以前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去分析,不假思索就会说出9-3=6,因此我在这里强调用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为后面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做准备。另外强调解方程这种思考方法到中学解更加复杂的方程一直有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掌握新的思考方法的积极性。)

2、结合天平探究解法 A、结合天平,理解方程 师:怎样解方程呢?还是请天平来帮忙。(出示天平图1)师:你能理解吗?说说他的意思,师生结合图一起说:天平的左边是X+3,天平的右边是9,左右两边正好平衡,说明两边相等。方程的左边是X+3,方程的右边是9,左右两边正好相等。齐读这个方程X+3=9 B、明确目的,寻找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解这个方程,哎,我不禁要问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师:对,我们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等于几.师:请你结合天平图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X,而且还要保持天平平衡?(同座位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

组织交流(指名学生说,再说一次,齐说一次)

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天平的两边平衡,为什么要同时去掉3个,同时去掉两个行吗?

(课件演示)进一步明确:只有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左边才能只剩下X。右边剩下6个皮球,说明X代表6个皮球。师: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天平的两边保持平衡,那么这句话表现在里该怎么说?

出示: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左右两边相等。

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就是:出示:方程的左边-3=方程的右边-3 师:方程的左边原来是X+3再减去3,方程的右边原来是9也减去3(板书:X+3-3

9-3)这个时候天平仍然平衡,说明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板书:=)方程的左边是X+3再减去一个3,就只剩下X,(板书:X)方程的右边是9再减去3就是6。(板书:6)这个时候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所以X=6(板书:=)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解方程时每一步得到的都是一个等式,不能连等。另外还要注意等号对齐。

师:画个方框,这个过程就是解方程的过程,所以在过程前面要写上(板书:解:)

师:一起回顾解方程的过程,第一步:先写方程。第二布:写上解:

第三步:为了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第四步:求出X=?

看着解方程的过程自己心里琢磨琢磨。

师:刚才我们求出X+3=9这个方程的的解是X=6这个答案正确吗?我们一起来验算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方程的左边= 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4、巩固练习同学们会解方程了吗?现在我有一个问题需要你来帮忙,在课前我了解到我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求女生有多少人?(学生自己试着列式)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这么多种方程,但我们今天,只解决这个方程,X+----=------展示,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有利于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㈡、出示例2 师:这个方程都解对了吗?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学会了,不过接下来的挑战会更艰巨,大家有信心吗?(出示例2的主题图)师:你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3X=18)

师:那么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请大家打开课本59页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例2的填空

讨论交流:

①、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让方程的左边只剩下一个X的.。师: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求出X=?天平的左边有3个X,要想求出一个X,我们可以把3个X平均分成3分,每份就是一个X,那么天平的右边该怎么做?

师:把18个皮球也平均分成3分,每份就是一个X所对应的。把这一过程表示在方程里就是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3,(课件演示)得出X=6它是不是方程解,请大家自己验算,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师: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做法,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设计意图: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放手自己思考3X=18的解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有利于把教学的重点由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类推出方程保持相等的变换方法上来,采用先“试”后“教”,先做后说的方法,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练习:  20+ x = 47 解

20+x○□=47○□

x =□

㈢、归纳总结,加深记忆

提问:你学会解方程了吗?和同学讨论一下,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总结:

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或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注意解方程的格式。

3、记得验算。

三、强化认知,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

2、强化练习

四、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 5 x = 60

5x ○ □=60 ○ □

x =□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这个问题且听下回分解。

《解方程》的设计思路

寿阳县东关小学

冯志平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58页,和第59页的例1和例2这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及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正式学习解方程的初始课。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和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与原有教材不相同的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以等式的基础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教学解方程,这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对于本课中较简单的方程,教材要求,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只要通过一次变形,即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上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能求出方程的解。根据以上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2、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解较简单的方程。

通过探究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培养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而让学生能够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首先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利用我问你答的游戏形式复习和巩固前两节学习的天平平衡道理,再结合连环画式的幻灯片,不仅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第二部分,提出问题探究新知,先出示例1的主题图,让学生根据图列出方程,在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学生一直是按以前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去分析,不假思索就会说出9-3=6,因此我在这里强调用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为后面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做准备。

本课的难点是根据是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这部分内容我分两步来完成,①、结合天平理解方程,理解清方程的左边和方程的右边,把方程和以前的算式从根本上区别开来。②明确目的、寻找方法。先让学生明确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未知数是几。再让学生思考怎样让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学生通过反复的说可以理解,只有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才能只剩下X.。然后我又出示“方程的左边-3=方程的右边-3”这样的一个等式,这其实等于是给了学生一根拐杖,使学生真正明白是在谁的基础上减去3。对于学生来说,怎样根据天平平衡原理来解方程就不难理解了。在教学例2,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时,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放手自己思考3X=18的解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有利于把教学的重点由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类推出方程保持相等的变换方法上来,采用先“试”后“教”,先做后说的方法,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外我还在课件上想办法,让天平的两边真正体现两边同时除以3,天平保持平衡,明确显示出,一个X就代表6个球。

③、规范书写,指导验算。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有利于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第四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学设计[推荐]

《解方程》教学设计

高峰小学

张 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8页例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及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正式学习解方程的初始课。主要讨论x+a=b的方程的解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和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与原有教材不相同的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以等式的基础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教学解方程,这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对于本课中较简单的方程,教材要求,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只要通过一次变形,即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上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能求出方程的解。

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通过探究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培养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4、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掌握形如x+a=b简易方程的解法。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抵消”方程左边的常数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实物、粉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回顾旧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出示天平)

师:我在天平的两边同时放两支粉笔,天平的两边怎么样? 生:天平的两边保持平衡。

师:接下来请同学和我一起合作,让天平保持平衡,可以吗? 生:可以

师:我在天平的右边加2支粉笔。生:天平的左边也加2支粉笔。

师:我从天平的左边拿走一支粉笔。生:天平的右边也拿走一支粉笔。

师:同学们,刚才这个游戏让我们想起些什么?(天平的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物品,天平的两边保持平衡。)

师:数学中有一种与天平非常类似的现象,那就是等式,请大家回忆一下,等式的性质1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抽生补充)

师:今天我们将利用等式的这个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大家有信心吗?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㈠(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1、提出问题

师:请看大屏幕,请你说出图上的意思。(盒子里有x个球,盒子外有3个球,合起来一共是9个球。)

师:能不能用我们新学的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出方程:X+3=9(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师:大家和他的想法一样吗(板书:X+3=9)那么X是多少?(异口同声说6)

师: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但是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解方程)齐读解方程。

2、结合天平探究x+a=b方程的解法 A、结合天平,理解方程

师:怎样解方程呢?还是请天平来帮忙。(出示天平图1)师:你能理解吗?说说他的意思,师生结合图一起说:天平的左边是X+3,天平的右边是9,左右两边正好平衡,说明两边相等。方程的左边是X+3,方程的右边是9,左右两边正好相等。齐读这个方程X+3=9 B、明确目的,寻找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解这个方程,哎,我不禁要问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

师:对,我们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等于几.师:请你结合天平图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X,而且还要保持天平平衡?

(同座位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

组织交流(指名学生说,再说一次,齐说一次)

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天平的两边平衡,为什么要同时去掉3个,同时去掉两个行吗?

(课件演示)进一步明确:只有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左边才能只剩下X。右边剩下6个皮球,说明X代表6个皮球。

师: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天平的两边保持平衡,那么这句话在方程里该怎么说?

出示:方程的左边-3=方程的右边-3 师:方程的左边原来是X+3再减去3,方程的右边原来是9也减去3(板书:X+3-3 9-3)这个时候天平仍然平衡,说明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板书:=)方程的左边是X+3再减去一个3,就只剩下X,(板书:X)方程的右边是9再减去3就是6。(板书:6)这个时候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所以X=6(板书:=)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解方程时每一步得到的都是一个等式,不能连等。另外还要注意等号对齐。

师:画个方框,这个过程就是解方程的过程,所以在过程前面要写上(板书:解:)

师:刚才我们求出X+3=9这个方程的的解是X=6这个答案正确吗?我们一起来验算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方程的左边= 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一起回顾解方程x+a=b的步骤。(出示课件)

3、探究x-a=b方程的解法

①出示方程:X-3.2=4.6,你能利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左边变成只有x的形式吗?

②同桌互相讨论,将计算过程补充完整。③汇报交流,并板书。

④引导比较方程X+3=9与X-3.2=4.6,共同总结:原题中是加就用减来抵消,原题中是减就用加来抵消。

4、(出示课件)归纳总结解形如x+a=b的方程的步骤。

三、强化认知,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解方程。

(出示课件)完成数学书第59页“做一做”第2题的第一排,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板演,集体评析,抽生口头检验。

2、强化练习

①判断改错,找出课件解方程过程中出现的错误。②选择方程的正确的解。③列方程,并解答。

四、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

《解方程》教学反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材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前教材中,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而新教材则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

在教学前,由于我个人一直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我深入了解新教材的含义——方程是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平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平这样的实物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通过直观演示,充分给学生提供小组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发现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的很好,而且很乐意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但同时让我感到了一些困惑:

1、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有意避开了,形如:45—X=23 56÷X=8等类型的题目。把用等式解决的方法单一化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用等式性质来解就比较麻烦。很显然这种方法存在着局限性。对于好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尝试解答X在减号、除号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先把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或先把等号二边同时乘上X,再左右换位置,这样有点麻烦。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但是用减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就比较简单。

2、内容看似少实际教得多。难度下降后,看起来教师要教的内容变得少了,可实际上反而是多了。教师要给他们补充X前面是除号或减号的方程的解法。,成功之处: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

不足之处:对解方程的格式和检验的格式强调不够。

再教设计:课堂中一定要注意细节化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资源应用:直观的演示,能让学生更好地区别等式和方程。

《解方程》的设计思路

高峰小学 张 芳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58页,和第59页的例1和例2这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及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正式学习解方程的初始课。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和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与原有教材不相同的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以等式的基础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教学解方程,这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对于本课中较简单的方程,教材要求,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只要通过一次变形,即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上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能求出方程的解。根据以上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通过探究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培养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4、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让学生能够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首先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利用与学生合作操作的游戏形式复习和巩固前两节学习的天平平衡道理,再引导类推回忆等式的基本性质,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第二部分,提出问题探究新知,先出示例1的主题图,让学生根据图列出方程,在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学生一直是按以前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去分析,不假思索就会说出9-3=6,因此我在这里强调用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为后面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做准备。

本课的难点是根据是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这部分内容我分两步来完成,①、结合天平理解方程,理解清方程的左边和方程的右边,把方程和以前的算式从根本上区别开来。②明确目的、寻找方法。先让学生明确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未知数是几。再让学生思考怎样让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学生通过反复的说可以理解,只有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才能只剩下X.。然后我又出示“方程的左边-3=方程的右边-3”这样的一个等式,这其实等于是给了学生一根拐杖,使学生真正明白是在谁的基础上减去3。对于学生来说,怎样根据天平平衡原理来解方程就不难理解了,然后让学生回顾解方程的步骤。③探究x-a=b方程的解法,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X-3.2=4.6的解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有利于把教学的重点由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类推出方程保持相等的变换方法上来,采用先“试”后“教”,先做后说的方法,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然后将这两种类型的方程进行比较,归纳总结方法,完善解形如解形如x+a=b的方程的步骤。④、规范书写,指导验算。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有利于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第三部分,强化认知,巩固提高

分两个层面的练习:一时基本练习,即解方程,是学生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及方法;二是强化练习,安排了判断改错、选择方程的正确的解、看图列方程并求解等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以促进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第五篇: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

方程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未知数参与进式子,利用顺向思维,降低思考的难度。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简易方程”。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与初中知识的接轨,新教材对简易方程的解法进行了一次改革,将旧教材利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解方程,改为让学生根据天平的原理来学习方程解法,也就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举个例子:

旧教材:

x+48=127

x=127-48

依据运算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

新教材:

x+48=127

x+48-48=127-48

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等式不变。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同旧教材的方法相比,现行教材中的这种解法,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们不必再去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这些关系式了,只需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想办法让方程左边只剩下X就行。学生很快就将这种解法运用自如,毫不费力。

可是,当学到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出现了状况。

新教材在改革方程解法的同时,有一个相应的调整,那就是它把形如a-x=b和a÷x=b的方程回避掉了。因为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a-x=b、a÷x=b,方程变形的过程及算理解释比较麻烦。然而,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上两种类型的方程。如:“一本书有65页,王红看了一部分后,还剩27页。王红已经看了多少页?”学生很自然就列出65—x=27这样的方程。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细读教参,发现编者的思路是,当需要列出形如a-x=b或a÷x=b的方程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改列成形如x+b=a或bx=a的方程。这样的处理方法倒是可以继续回避上述的两种特殊方程,可是,新的矛盾又出现了。

我们知道,方程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未知数参与进式子,利用顺向思维,降低思考的难度。这是方程方法的优越性。然而,在刻意回避a-x=b或a÷x=b这样的方程时,往往会出现和方程思想的基本理念相违背的现象。

如“6枝钢笔比4枝铅笔贵12元。钢笔每枝3元,铅笔每枝多少元?”

合理的做法应是“设铅笔每枝X元”,从顺向思考,列出方程为“6×3-4X

=12”。然而,按新教材的编排,学生无法解这样的方程,只能转列成“4X+12=6×3”。再如:一共有128人平均分成Х组,每组8人,学生们都不假思索地列出了128÷X=8,等到解方程时才发现利用天平的原理没法继续,只好改列成8X=128。

如此一来,学生怎么能充分体会方程顺向思维的优越性?

如果说用旧教材的思路解方程对初中学习有负迁移,需要改革,现在改成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同样出现问题,如何是好?

我只能把新旧教材两种方法进行互补,告诉学生,遇到这类方程时,一种解决的办法是按减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另一种方法就是先按等式的性质,把方程的左右边都加或乘一个x,然后把方程的左右两边交换一下位置,再按照a-x=b及a÷x=b的方法进行解答。

下载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 今天对五年级教材中的各种解方程题进行了教学。本课主要对方程的解法和格式进行强调。 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二)》教学设计

    课题五:解方程(二) 教学时间:年月日 授课班级:五年级班 教学内容:数学书P60:例3、及61页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8题。 教材分析: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未知数能以一个字母(如x)为代表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一)》教学设计

    课题四:解方程(一) 教学时间:年月日 授课班级:五年级班 授课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57—59页内容。 教材分析: 前面在引入方程时,曾通过实验得出杯子重100克,设水重x克,则......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学设计[全文5篇]

    《解方程》教学设计 新小 尹彩娜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7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及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正式学习解方程的初始课。主要讨论x+a=b的......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罗新隆 课题: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解方程(1) 教学内容:教材P67~68例1、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1、2、7题。 课型: 新授 教学目......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共五则范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8、59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及方程的意义的基础......

    人教版新起点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解方程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 编写意图 (1)前面在引入方程时,曾通过实验得出杯子重100克,设水重x克,则杯子和水共重250克。即100+x=250。这里,教材利用这个例子通过让学生尝试找出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一)》教学设计

    解方程(一) 授课班级:五年级2 班 授课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57—59页内容。 教材分析: 前面在引入方程时,曾通过实验得出杯子重100克,设水重x克,则杯子和水共重2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