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初探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初探
一、网络环境下的典型课例分析
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促进了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的深刻改革。我们在听取和收集大量典型课例的基础上将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课例归纳分为如下几种主要类型。
(一)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课例
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要使初学语言者发展语言思维能力,重要的是让他们接受大量的信息输入,并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吸收、加工,进而转化为一定程度的外部活动。因此,网络环境下英语课堂教学就要开发以大量声音和文字的英语信息以及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广泛多样的英语专题网站来满足教学的需要。以下为典型课例On The Farm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利用专题网站创设英语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课前在网上收集的学生们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物,如:Kitty Cat, Snoopy Dog, Teddy Bear, Mickey Mouse, Donald Duck等等,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这些活泼、可爱的画面吸引住了,兴致很快高涨起来。
2.认知活动。开展教学互动,促进学生认知建构。打开教学网页,演示从www.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等网站和校园网资源库收集、整理和精选的动物图片,这些图片都标词、注音并链接相关网页,只要学生点击图片,就能知道怎样拼读和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把课文动物单词安插其中。由于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学生很快识记了所学内容。
3.拓展训练。拓展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虽然课文里只有两个句子: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I like sheep / ducks „,但通过教学资源的有效拓展和学生自我意义建构,学生介绍起自己喜爱的动物仿佛如数家珍,再辅以竞赛的形式以及“和小动物交朋友”的角色扮演,学生表达欲望强烈,新的句子不断脱口而出,朗朗上口,请看下面两个学生的对话。
S1: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
S2:Look, I like polar bear.S1:Why?
S2:Because it's cute.It looks white and looks fat.But its eyes and nose are black.It eats fish and it can swim.最后作业是将从网上收集的动物资料整理成配图文章。
4.评价运用。运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小学英语教学中倡导实施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开放性、过程性的评价,其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发学生创新潜能。这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相一致的。因此,建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的。本课例第一个环节运用了网络评价,第二个环节运用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第三个环节运用了口头评价、即时评价、书面评价。
教师通过创设听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教学互动,促进学生认知建构;拓展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网上资源的课例
由于网络学习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必须认真筛选、整理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以“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学和协作学习,教师则作为“任务”的精心设计者和疑难问题的帮助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典型课例Christmas教学环节如下。
1.资源激趣。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与父母一起上网搜索、查找、浏览有关圣诞节的来历、习俗,收集圣诞歌曲、圣诞礼物。在课前5分钟的Warm up环节里欣赏圣诞歌曲。
2.展示活动。上课时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介绍和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赛,对讲得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肯定,表达不流利的给予鼓励。然后,由学生表决选出5~10名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网页上发布。
3.作品欣赏。学生上网点击欣赏优秀作品和圣诞儿歌。
4.作品设计。学生制作精美的圣诞卡发送给父母、老师、朋友,并在留言板上反馈。
5.评价实施。环节1实施了网络评价、家庭评价;环节2实施了当堂师—生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环节3实施了网络即时评价;环节4实施了家庭—师生—生生联动评价。
由学生、教师、网络、媒介等参与的联动评价、互动评价改变了以往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这种师生、生生、人机等交互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本身,更关注“我学了什么?”“我如何学的?”
第二篇: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初探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初探
湖北省天门市渔薪镇中心小学 李彩霞
一、网络环境下的典型课例分析
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促进了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的深刻改革。我们在听取和收集大量典型课例的基础上将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课例归纳分为如下几种主要类型。
(一)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课例
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要使初学语言者发展语言思维能力,重要的是让他们接受大量的信息输入,并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吸收、加工,进而转化为一定程度的外部活动。因此,网络环境下英语课堂教学就要开发以大量声音和文字的英语信息以及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广泛多样的英语专题网站来满足教学的需要。以下为典型课例On The Farm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利用专题网站创设英语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课前在网上收集的学生们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物,如:Kitty Cat, Snoopy Dog, Teddy Bear, Mickey Mouse, Donald Duck等等,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这些活泼、可爱的画面吸引住了,兴致很快高涨起来。
2.认知活动。开展教学互动,促进学生认知建构。打开教学网页,演示从网站和校园网资源库收集、整理和精选的动物图片,这些图片都标词、注音并链接相关网页,只要学生点击图片,就能知道怎样拼读和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把课文动物单词安插其中。由于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学生很快识记了所学内容。
3.拓展训练。拓展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虽然课文里只有两个句子: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I like sheep / ducks „,但通过教学资源的有效拓展和学生自我意义建构,学生介绍起自己喜爱的动物仿佛如数家珍,再辅以竞赛的形式以及“和小动物交朋友”的角色扮演,学生表达欲望强烈,新的句子不断脱口而出,朗朗上口,请看下面两个学生的对话。
S1: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 S2:Look, I like polar bear.S1:Why?
S2:Because it's cute.It looks white and looks fat.But its eyes and nose are black.It eats fish and it can swim.最后作业是将从网上收集的动物资料整理成配图文章。
4.评价运用。运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小学英语教学中倡导实施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开放性、过程性的评价,其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发学生创新潜能。这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相一致的。因此,建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的。本课例第一个环节运用了网络评价,第二个环节运用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第三个环节运用了口头评价、即时评价、书面评价。
教师通过创设听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教学互动,促进学生认知建构;拓展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网上资源的课例
由于网络学习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必须认真筛选、整理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以“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学和协作学习,教师则作为“任务”的精心设计者和疑难问题的帮助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典型课例Christmas教学环节如下。
1.资源激趣。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与父母一起上网搜索、查找、浏览有关圣诞节的来历、习俗,收集圣诞歌曲、圣诞礼物。在课前5分钟的Warm up环节里欣赏圣诞歌曲。
2.展示活动。上课时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介绍和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赛,对讲得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肯定,表达不流利的给予鼓励。然后,由学生表决选出5~10名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网页上发布。
3.作品欣赏。学生上网点击欣赏优秀作品和圣诞儿歌。
4.作品设计。学生制作精美的圣诞卡发送给父母、老师、朋友,并在留言板上反馈。
5.评价实施。环节1实施了网络评价、家庭评价;环节2实施了当堂师—生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环节3实施了网络即时评价;环节4实施了家庭—师生—生生联动评价。由学生、教师、网络、媒介等参与的联动评价、互动评价改变了以往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这种师生、生生、人机等交互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本身,更关注“我学了什么?”“我如何学的?”
(三)基于网络课件的课例
在网络环境中,针对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心理特点,有些教师充分应用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课件,把单词或句型教学引入一个愉快氛围之中,并通过网络进行游戏或比赛,这样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例“Clothes”教学设计环节如下。
1.利用课件设置情景,通过视频播放学校学生文艺汇演Fashion Show片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2.网络组图竞赛,探究新知识,认知衣物类词汇。3.“猜一猜”拓展性游戏,新旧句型运用,“What colour...?”“Do you like...?”“What's in...?”“What's your favourite...?”等。
4.Fashion Show服装设计大赛,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同时,为学生提供网络资源,让学生尽情浏览,大胆设计,自由发挥,抒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怀。5.评价运用,把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网络评价等评价综合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
(四)基于专业工具的课例
计算机应用工具如金山词霸、金山画王、Word等也可以给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这些工具为依托,利用网络向学生展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协作学习。最后,大家以网络共享方式交流学习成果来达到教学目标。典型课例Birthday Party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1.展示问题。学生打开班级管理网页,搜索、查询班里本周的小寿星,精心准备一件生日礼物送给他(她)。
2.体验网上购物乐趣。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组成个人、2人组或4人组,体验网上购物的乐趣,学生有的自主购物,有的结伴购物,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协作学习。
3.设计礼物盒、生日卡。学生利用金山画王、Word或Powerpoint模版设计礼物盒,准备将同伴购买的礼物装进去,设计生日贺卡的学生,则用金山词霸把自己的英文祝福话语贴上去
4.展示礼物,进行对话交流。小寿星收到同学发送给自己的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生日礼物时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将礼物打开给全班同学欣赏、介绍,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对话交流,课堂呈现出其乐融融的景象。
5.运用小组评价、师生评价、集体评价等形成性评价。
学生之间不仅没有因为网络的介入而淡化交往,反而由于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而增进情感。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创作、交流的工具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带来极大的发挥空间。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通过对以上课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这些课分别借助于不同的信息技术,但从英语学科听说教学的特点出发,它们存在着许多共性,通过现场观摩、课后分析和讨论归纳,我们把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总结为:“情境创设──交互活动──拓展训练──评价运用”四个步骤。
三、主要问题及思考
在信息技术向教学核心领域的渗透过程中,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英语听说教学实践,实验教师对课程整合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已经开始尝试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语言学习工具;把信息技术由教师的辅助教学手段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方式;把英语听说教学从知识中心向语言运用中心转变。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资源,利用其丰富多彩、界面友好、趣味性强的特点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把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结合起来。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主导与主体关系处理失当
由于网络环境提供听说教学的信息量大,教师担心学生不易接受,完不成教学目标,容易就词汇、句型教学过多地进行机械操练,学生看似不停地练习听和说,但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和学习中,陷入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误区。
在教学中,教师准备了许多“情境激趣”的资源,但在交互活动中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没有必要的启发引导,课堂容易失控,学生看似占有了大量的资源,但没有最大化、最优化,陷入了“以资源为中心”的误区。开展自主学习重形式,轻实质,学生一旦出现疑难,教师不能及时点拨,学习时间看似充裕,但效率不佳,陷入“以学生为中心”的误区。
(二)教学模式生硬
没有发展的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模式。“为了用网络”而刻板地套用模式或“拼凑”式地设计教学,都会使教学生硬、僵化。因此,教师不但要灵活运用模式,而且要在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三)拓展训练方法单一
从另一些课例中发现,有的拓展资源很丰富,但从内容到形式都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活跃学生的形象、逻辑和创造性思维,如双人对话、小组对话、辩论、游戏、看图说话、主题对话、角色扮演、故事问答、作品设计等拓展性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交流的机会和时间,从而拓展视野,展现个性,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形成性评价运用欠灵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倡导实施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开放性、过程性的评价,其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对教学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注意评价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注意评价结果的实效性,把握评价主体的层次性,避免评价形式的盲目性。
事实上,实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解惑、总结和提高的过程。开展“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创新探索”实验,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和情感机理工具、学习环境的创设工具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优化了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实现英语教学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依托网络 创建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依托网络
创建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摘要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是依托校园网或局域网,利用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使英语的教与学在某种程度上不受时空的限制,推动英语学习往自主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网络多媒体;交互;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1-0033-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的大力推进,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沟通也越来越频繁,一些国际化的大企业也选择中国作为新的发展平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让培养出的英语人才实现用英语同他人展开无障碍交流,成为时下英语教学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结合新的英语教学课程标准,探索新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对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环境下实施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实施网络多媒体交互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网络媒体技术在学校内的广泛普及和使用。当前一些学校的教室内都安装了现代网络多媒体设备,这是开展网络多媒体英语听说教学的基本前提。在学校内随着电子阅览室数量的增加,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也不断增加。二是教师都经过了专门的多媒体技术培训,具备了操作和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能力。三是互联网上拥有丰富的听说免费资料,可以为英语学习者提供网络在线免费资料,用于课外学习。四是当前的英语教材也配备了相关的光盘与视频材料,作为英语教学的补充材料。以上这些都为全面开展网络多媒体听说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络条件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构建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重组英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设计简明和谐
1)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重组英语教学资源。英语课程资源包含教材、辅助学习材料以及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能通过不同渠道、采用不同方式去学习英语,切实感受并体验英语,科学地运用英语。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使用好教材,还需要涉及其他的课程资源,尤其是音频、视频材料,报纸杂志、网站资源等。教师与学生一同开发英语课程资源,能有效弥补教材的不足,让英语课堂更加具有多样性与时代感,还能把学生的生活资源有机融入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在开展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潜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2)多媒体课件设计简明和谐。一般来讲,多媒体课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开头、主体与结尾。具体来说,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简单,便于进行操作,界面美观,并且画面的布局协调、构图科学。另外,还需要确保英语教材的信息能实现表达的准确性、科学性。最后,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还要体现艺术性与技术性,能准确、生动传达教材信息。
教师角色定位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的促进者在网络多媒体交互训练下,教师应将角色定位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设计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任务,还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全面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赋予学生更大的进行自由发展的空间,并且为学生提供必要指导,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与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收集英语信息,培养分析研究、归纳与总结以及知识迁移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发展成集英语学习的引导者、协作者、促进者及资源提供者于一身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建构的过程中也要达到让学生能主动参与互动交流的目的。教师需要按照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客观条件,比如学生的英语学习程度、年龄、学习反馈等因素,对英语教学过程进行适当调整,让网络多媒体教学能更加富有针对性。教师也需要考虑该如何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互动性方面的功能,有效利用网络多媒体来创建情境,让学生在英语学习实践中能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英语教师创建的英语情境应能全面激发学生参与互动交流的积极性,这才是确保英语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创建网络多媒体下的听说交际互动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建网络多媒体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听说教学互动模式。当前的英语教学法不只是向学生传达知识,培养一种习惯,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包含英语语篇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解释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就显得更为容易。因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通过该系统实现人机对话,进入非线性学习模式内,增强听说交际效果。另外,网络多媒体教学具备参与力强、表现力强、关注听说等方面的优势,让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方式、内容、次序等方面进行自主选择,实现个性化学习。
网络多媒体下的听说教学互动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将英语学习促进、英语语言环境缔造以及学生潜能的挖掘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互动式教学的主导人员。学生仍然是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最佳的英语听说训练模式是采取合作学习性质的小组活动。采用网络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就是要提升英语教学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教师在分组互助模式下要指导学生采取双向互动模式,做到师生互相问答,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双向互动,多维度交流,实现英语学习的有效“会话”,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意义建构。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认知心理学指出,学习是两者相互发生作用的积极过程。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学习者既是语言学习的接受者,还是学习主体。学习者的积极投入将可以决定英语教学的内容与方式。特别是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实行分组学习后,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知识主动建构者。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英语课堂教学将紧密围绕学生去获取和应用知识来实施。英语课堂学习只是学生开展英语学习的一个有效环节,但不是英语学习的唯一场所,学生要真正掌握好英语,只依靠课堂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课外英语学习中,借助网络多媒体辅助听说教学,来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从英语学习任务的特点出发,采用适合的学习策略,优化英语学习策略,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在利用网络多媒体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观察、分析与归纳,掌握英语语言规律,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识别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研究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锻炼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英语学习水平。结语
总之,实施网络多媒体交互训练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对提升英语教学水平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网络多媒体交互训练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建设,可以重组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资源,注意多媒体课件设计应做到简明和谐。另外,还需要创建网络多媒体下的听说交际互动模式,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应将角色定位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的促进者,让学生能自觉加入到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幅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推动英语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刚,王云青.谈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与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8-129,135.[2]陈冬纯.多媒体英语教学语境的匹配观[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4):83-86.[3]杨国兰.浅谈建构理论下的多媒体英语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2(6):114-115.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日益成熟,正成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不断地渗入人们的生活, 其影响亦辐射到了教学之中。网络在教学中的介入必定对传统教学带来冲击并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以便教师和学生能更有效地将网络运用于教学之中。关键词:网络环境 教学 教学模式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实。本文拟从网络教学出发,分别探讨了网络教学的主要特征,网络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新要求,从而转入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1.网络教学
1.1 网络教学的主要特征
1.1.1 多媒体运用于教学的主要特征
多媒体教学基于教室里的多媒体局域网, 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许多相同之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把准备的多媒体CA I课件放入服务器,以便上课调用,这些课件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信息处理系统是对教、学信息的处理,使教学双方随时能得到反馈的信息。1.1.2 互联网运用于教学中的主要特征
互联网教学作为远程教学的一种新的模式, 具有很多新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 教与学可以不受课程时间表的安排限制,不受空间的约束,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必为学习而加入各个学习群体;教学可以面向各个阶层的人们,为学习者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等。这主要体现了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共享、协作的精神和由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互联网教学的主要优点体现在:高度的互动性,资源的共享性,服务的及时性,教学方式的多元性,总体社会资源的节约性等。
1.2 网络教学对学生的新要求
网络教学中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了许多新的要求, 这些要求主要表现在:学生希望能与教师、其他学生之间获得更多的交流;网络教学中学习者对辅导量的需求不是比传统面对面授课所要求的辅导量少而是增加;网络中巨大的资源有助于给学生形成一种很有潜力的丰富的学习环境, 但同时也要求教师能提供学生寻求获取有用资源的方法;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必将会通过电子邮件等手段在网上交作业,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作出综合的和迅速的反馈。(张新明,2001)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眼光局限于教材。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在许多方面支配着整个教学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负责。现在,进步主义教育者提出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组织、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 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 并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这两种方式都不完全适合网络的学与教。在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将这两种模式有机结合, 并向协同化教学模式发展。教学不能仅仅是一般的讲解,而是要通过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特点, 这样就必须有师生间的广泛交流和对话。对话方式主要有:讨论式:教师与学生必须有一致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能接受对方的概念并能相互反馈。适应式:教师应当按照自己形成的概念与学生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来适时地修改谈话的话题。交互式:学生必须参加对话活动以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教师则必须提供反馈给学生,为学生解惑,学生亦必须提供反馈给教师, 以使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思考型: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将他们的活动反馈, 与每一个层次的主题目标联系起来。1.3 网络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师为了适应网络教学中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的上述新的要求,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和改变教学模式上下功夫。网络教学既有实时性又有非实时性的特点, 教师授课可以按着自己喜欢的时间安排,学生学习亦可按着自己的时间安排。但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同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能及时给予解答、及时反馈,因此传统教学中一人对一个群体的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尽管网络教学的特点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但是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通过主持各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网上教学的对象是不同层次、不同社会背景、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学生,他们同在一个网上, 在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之中, 比一般的学校教学更为复杂,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有全能型的教学素质,而这恐怕是一个教师难以独立完成的, 这就需要多个教师在网上协作工作和协同教学,以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2.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网络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多媒 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如何在没有教师的监督 下保证学生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适合网络教育的教 学模式,使网络教学朝着开放、高效方向发展从建构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学生必须能够从他们个人经验中找到新的观点,因为含有新观点的经验对个人的理解、运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建构主义者认为: 教师不应该只关注包含在绩效目标中的行动计划的传递,相反,他应该关注和开发学习者的技能,这样的话,他们才能针对情景要求和机会,构筑自己的行动计划。这就要求让新的学习处于真实的环境经历中。向学生示范如何得出所学内容的合理解释是重要的,这样,他们才会在形成自己的目标替代最初的学习计划时获得合适的方式。2.1 多媒体教学网的教学模式 2.1.1 支持互动式教学
教学中教师在需要时,可将教师机的屏幕(图像、动画、文字)语音(音乐等)实时广播给任意指定的个别、部分或全体学生,也可对学生机实现个别、部分或全体的轮流监看、监听。随时与学生机共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对话和可视化辅导,实现交互式教学需要时可指定学生机为教学实例。2.1.2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使有创造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更为出色。把教师的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2.1.3 有利于大班教学
传统的大班教学的效果一般可能不如小班。但如何上好大班课,这是很值得我们考虑的因素,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大班教学成了事实。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平台为教师上好大班的课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随着教学班规模的增大, 了解学生个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由于可以实现互动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的在这里都可做得更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 教师再也不需要扩大自己的嗓音和加强手势及脸部表情, 或者书写大字以使坐在后面的学生看得清,因为大屏幕的投影机及网络的广播功能,教师再不需忧虑传统的大班教学的烦恼, 可专心致志地把更多的精力放 在自己的教学设计。2.1.4 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水平,选择或编制CA I课件,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这些素材可能来自其他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自己的工作总结,甚至是学生的习作等)。在提出某个课件的需求时,既注意课件的科学性,又注意它的教育性和艺术性。最后在计算机专家、教育心理学家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制作出M CA I课件精品,并将这些M CA I的精品放在网络上,供师生们共享。2.1.5 提供科学的教学测量手段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系统提供课堂教学信 息系统,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测试和评 定, 以提供确切的学生学习数据供教师教学决策作为依据。(陈琦,1994)例如,学习过程的测试,包括课堂上实时反馈的 学生信息,学生对问题的态度、反应和回答问题的用时等,以 及使用网上标准题库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然而对学生建构性、创造性学习的测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2 互联网教学模式 2.2.1 个别学习模式
个别学习者可以通过W W W 查询和阅读在线数据库中的信息;调用在网络上教学软件,由教学软件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通过E-m ail或InternetPhone向教师提问,还可以在网上BBS站(电子公告)上提出疑问,征求解答。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可以24小时进行,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的内容或向教师请教,从问题的不同时间、角度来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提倡的随机访问学习方法。(黄清云,2000)这种模式有助于学习者掌握非良构领域知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缺点是缺乏实时的交互性。2.2.2 “ 一对一”学习模式
远距离教学中的一对一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和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在师生一对一的学习模式中,师生之间进行实时的多媒体交互。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对课程的具体指导,学习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学习属于协同型学习, 即两个学生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网络共用写字板、画笔或某些应用程序(课件注释系统)相互交流讨论,协同学习。通过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总结和自述,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2.2.3 “ 一对多” 学习模式
在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中,一位教师同时向多个学生授课,除独立操作外, 学生只能和教师进行交互或者通过教师的控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互。这种模式的交互学习不仅仅是学生观看屏幕上远地教师的授课, 而且是在学生决定的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得以实现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结语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运用于教学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调整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因此对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其实践意义。只有通过实践和探讨才能使网络与教学结合的道路走得更宽更广。参考文献: [1]陈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大学 报,1994,第5期.[2]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M ].广西:关系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9.[3]黄清云.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M ].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0.[4]张新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研发[J].中国远程教育, 2001,1:17-18.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网络时代呼唤教学方式改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构建适合建立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学生主体
网络技术
《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尤其为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提供了良好途径。为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探索网络时代下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本人对于利用多媒体校园局域网以及因特网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作了一些尝试。
一、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WEI(Web—Based Instruction基于)]正在学校悄然兴起,WBI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诸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此,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策略”两方面进行,课程表现形式是通过网页用超链接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教学表现。例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子塔》这一课时,我利用Flash及 FrontPage制作的《埃及的金字塔》的主页,包括教学目标、思考问题、文本资料、图形资料、媒体播放、课后练习、BBS等,网页之间用超链接的方式链接。并设计大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有:讨论论题、疑问及解答、课程辅助资源、测验试题、自主学习活动、相关链接等。学生可以利用BBS(论坛)、协作(交互性)、意义建构(知识网络),教学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网络技术、超媒体的优势最适合建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网上协作→网上测试→归纳小结→反馈评讲。通过教师语言讲授,学生操作计算机,教师以教学答疑、主持讨论、个别辅导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利用FrontPage制作的网站《埃及的金字塔》,已把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通过超链接的形式与网页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学生只需要通过鼠标点击该部分文字,就可以进入相关网页,并制作BBS和几个专题交流室;课上使用浏览器浏览全堂课的教学内容。
三、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思考
(1)网络环境下教学不仅带来的是教育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其优点:变微观为宏观(如模拟金字塔的构建的课件等)、化抽象成具体(如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金字塔模型等),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教学模式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网络的特点决定了WBI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与“会话”的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通过BBS进行。对于某些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协作的方法展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习者更全面、更深入,多角度积极地学习。网上的背景资料也是多层次的,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与阅读习惯,更能促进认知主体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于WBI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课程资源有丰富的信息量,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发现空间;并有丰富的表现形态,涵盖媒体素材(音频、视频、动画、文本、图形)等多种形式,满足学习多样性的需求。当然教学资源要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避免与课程教学目标无关的资源,防止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对比,通过观察、类比、联想、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 “被动”转变为“主动”;媒体由“教具”(知识的播放工具)转变为“学具”(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既是感知的对象,又是认知手段),教学进程由“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研究建构知识的过程”;测试的过程由原先的被动转变为学生主动。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交流。
(2)网络环境下教学不能代替传统教学。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历史产物,虽然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和各性化等特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学。首先网络教学主要是人机交流,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感情的电脑,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被削弱了,在情感培养、人格的塑造方面,网络显然无能为力。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的优势,采用各种技术将课堂教学中欠缺的表现方式加入到网页中来,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三维的图像加深对新知识的领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但网络环境下教学,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现实课堂学习方式变为单调的理性探求,且虚拟的情境不能创造真实的感受,这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者网络教学必须在网络教室上课,课程软件还比较缺乏,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很少,网页及课件制作量也很大。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结合实际。教育者仅仅考虑如何把交互网络引到教室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交互网络就像书本、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等教学媒体一样,它本身不能产生任何教育作用。只有当教师真正把交互网络同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学媒体的改变必然要引起整个教学组织过程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教师要依据这些变化,把网络的应用同学校目标、教学过程等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使用网络开展教学。
总之,网络环境下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切入口,也是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将丰富教育的技术手段,给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伴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网络课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商们的不断成熟,网络教学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犹如含苞待放的鲜花,正簇拥着21世纪教育的绚丽前景向我们款款走来。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网络时代呼唤教学方式改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构建适合建立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学生主体
网络技术
《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尤其为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提供了良好途径。为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探索网络时代下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本人对于利用多媒体校园局域网以及因特网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作了一些尝试。
一、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WEI(Web—Based Instruction基于)]正在学校悄然兴起,WBI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诸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此,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策略”两方面进行,课程表现形式是通过网页用超链接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教学表现。例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子塔》这一课时,我利用Flash及 FrontPage制作的《埃及的金字塔》的主页,包括教学目标、思考问题、文本资料、图形资料、媒体播放、课后练习、BBS等,网页之间用超链接的方式链接。并设计大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有:讨论论题、疑问及解答、课程辅助资源、测验试题、自主学习活动、相关链接等。学生可以利用BBS(论坛)、协作(交互性)、意义建构(知识网络),教学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网络技术、超媒体的优势最适合建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网上协作→网上测试→归纳小结→反馈评讲。通过教师语言讲授,学生操作计算机,教师以教学答疑、主持讨论、个别辅导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利用FrontPage制作的网站《埃及的金字塔》,已把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通过超链接的形式与网页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学生只需要通过鼠标点击该部分文字,就可以进入相关网页,并制作BBS和几个专题交流室;课上使用浏览器浏览全堂课的教学内容。
三、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思考
(1)网络环境下教学不仅带来的是教育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其优点:变微观为宏观(如模拟金字塔的构建的课件等)、化抽象成具体(如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金字塔模型等),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教学模式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网络的特点决定了WBI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与“会话”的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通过BBS进行。对于某些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协作的方法展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习者更全面、更深入,多角度积极地学习。网上的背景资料也是多层次的,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与阅读习惯,更能促进认知主体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于WBI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课程资源有丰富的信息量,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发现空间;并有丰富的表现形态,涵盖媒体素材(音频、视频、动画、文本、图形)等多种形式,满足学习多样性的需求。当然教学资源要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避免与课程教学目标无关的资源,防止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对比,通过观察、类比、联想、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 “被动”转变为“主动”;媒体由“教具”(知识的播放工具)转变为“学具”(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既是感知的对象,又是认知手段),教学进程由“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研究建构知识的过程”;测试的过程由原先的被动转变为学生主动。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交流。
(2)网络环境下教学不能代替传统教学。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历史产物,虽然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和各性化等特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学。首先网络教学主要是人机交流,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感情的电脑,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被削弱了,在情感培养、人格的塑造方面,网络显然无能为力。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的优势,采用各种技术将课堂教学中欠缺的表现方式加入到网页中来,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三维的图像加深对新知识的领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但网络环境下教学,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现实课堂学习方式变为单调的理性探求,且虚拟的情境不能创造真实的感受,这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者网络教学必须在网络教室上课,课程软件还比较缺乏,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很少,网页及课件制作量也很大。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结合实际。教育者仅仅考虑如何把交互网络引到教室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交互网络就像书本、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等教学媒体一样,它本身不能产生任何教育作用。只有当教师真正把交互网络同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学媒体的改变必然要引起整个教学组织过程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教师要依据这些变化,把网络的应用同学校目标、教学过程等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使用网络开展教学。
总之,网络环境下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切入口,也是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将丰富教育的技术手段,给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伴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网络课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商们的不断成熟,网络教学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犹如含苞待放的鲜花,正簇拥着21世纪教育的绚丽前景向我们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