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课《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 第九课《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
陈兴军
一、课
时:一课时
二、教具准备:民间工艺品,多媒体课件等
三、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涂色工具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民间美术的欣赏分析,初步了解、掌握民间美术色彩设色特点、搭配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民间美术色彩创作。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从自身做起珍视自己身边的民间美术,努力学习并传承。
五、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本课的文字部分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六、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七、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请同学们与老师一同欣赏我在各地旅游时带回的纪念品及老师自己做的一些作品,在欣赏的同时,大家与老师一同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
老师准备多种民间美术作品布置教室营造环境气氛、并用实物帮助学生再记忆:扎染、蜡染、剪纸、布玩具十二生肖、布老虎、五毒兜、镂空雕、小梅花鹿、十字绣及补绣鞋垫、小布老虎鞋、北京生肖泥塑、燕沙风筝、草扎动物、皮影、民族织锦、双鱼、少数民族的刺绣)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民间玩具(泥塑玩具、布艺玩具、麦桔玩具)刺绣(织锦)、雕刻(圆、浮、镂雕)、风筝、皮影、剪纸、糖人、面塑、布艺(服装、扎染、蜡染)、银器、年画(门神)
过渡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并了解了什么是民间美术、种类、民间美术形象的内涵几个方面的内容,如果说民间美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美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这节课就让我们研究一下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二)、设问一:当我们看到这个课题时,你针对这个课题能提出哪些问题?或者说课依据课题分析,你想在这节课了解及掌握哪些知识?
板书生提出的问题:
色彩搭配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搭配?如何给民间美术作品搭配色彩?色彩有什么象征意义?民间美术作品都用哪些颜色进行色彩搭配?
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
(三)总结民间美术的设色特点
1、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它们的色彩,谈色彩给他们带来的视觉感受。
师归纳并板书:
民间美术设色特点:重视视觉效果、设色讲究、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兼顾色彩的调和、表达出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
过渡语1:民间美术中常用的颜色被称为:“五彩”即:青、赤、黄、白、黑。泛指各种颜色,五行中分别代表着金、火、木、水、土。同时也象征着东、南、西、北、中,蕴含着五方神力。
过渡语2:民间美术的设色特点也是我们在为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上色时首要考虑的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一下民间的艺术家们进行色彩搭配时有什么秘笈。
(四)、出示民间艺人的设色口诀,让学生自读、找学生读、老师示范读。(读出民间的味道,易学易记易上口的语调特点、通过读让学生记忆口诀)“红与黄,喜煞娘”,要求扬,一片黄”,“红搭绿,一块玉”,“要想俏,加点孝”,“浓艳郁,黑为贵”,“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色要少,还要巧,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黑要黑得妙”。
(五)、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
出示图片,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口诀是如何在民间美术中运用的,总结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方法)。分别从以下方面分析:
1、各图片用了哪句口诀?
2、补色对比、明度对比、面积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
(六)、知识再梳理
1、民间美术设色特点、2、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方法)
(七)、看谁眼力好 问题作品欣赏、让学生自己总结设色时及色彩搭配时要注意避免的问题。如:缺少主色调、用色太杂
九、课堂练习、展示评价
作业:用手中的画稿,按本课学习的民间美术配色 方法填色。看谁的作品更具有民间味道? 要求、评价点: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突出民间美术作品韵味。
十、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图片
十一、课堂小结:
民间美术经常使用的色彩大体只有六种,但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灵巧的手下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而我们同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光了解了许多民间美术的知识,更创造出如此出色的作品。同学们都知道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作为内初班的同学,我们更应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和掌握自己本民族的民间艺术,并将之学习与传承。
第二篇:《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范文)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
大连开发区第九中学
赵丽芳
课
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教材名称:人美版十四册第七课 教学年级:七年级 课
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民间工艺品、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十四册中的第七课。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谈色彩,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所带的民间艺术品,让同学们初步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古筝曲)营造学习的氛围。
三、讲授新课
民间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我国的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民间艺术:
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狭义的民间艺术: 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本节课就民间美术与工艺品做一重点介绍。
(一)、民间艺术的形式
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二)、民间艺术作品的寓意
民间艺术中所表现的植物、动物都有深刻的内涵。
鲤鱼——年年有余
龟鹤——延年益寿
石榴——多子多福
另外还有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固定的语言结构模式
瓶插牡丹
——平安富贵 娃坐莲花
——连生贵子 蝙蝠和桃子——福寿双全 猴子骑大马——马上封侯
小结:民间艺术常运用谐音、象征的手法赋予自然物象以一定的意义,来抒发人们心中的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说民间艺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艺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
(三)、色彩基础知识的回顾
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紫、绿、橙
三对互补色:红——绿、黄——紫、蓝——橙
色调:暖色:红、黄;
冷色:蓝、绿。色彩的冷暖具有相对性。
(四)、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色彩及其搭配特点。
(1)、分析两幅画面的色彩关系,重点是色彩大的冷暖关系与色彩所占的比例有关。(2)、真虎和布老虎比较
布老虎和真老虎的颜色虽然都以黄色为主,但是布老虎使用的黄色不是老虎身上的固有颜色,而是纯度高的原色,显得更鲜艳。布老虎身上又添加了红、蓝、绿色,由于对老虎的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添加,因而产生了鲜艳夺目的艺术效果。
(3)实例分析:分析山西民间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山西玩具布老虎(提取主要颜色进行色相、色调、纯度、对比、冷暖 方面的分析)
提问:色相、色调、对比
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哪几种颜色? 布老虎身上主色调是什么? 这几种颜色的对比怎样?
结论:色相: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其中红、黄、蓝是三原色,纯度高)
色调:色调的冷暖,是由冷暖色的比例决定的,布老虎以黄色为主色调,所以呈现暖色调,对比:黄与蓝、红与绿
(两种互补色对比)
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特点: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四种颜色,以黄色为主色调,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搭配,使用互补对比色进行搭配,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4)结论:(板书)民间艺术作品主要选用红、黄、蓝、绿四种; 民间艺术作品大多运用纯度较高的三原色进行搭配,纯度高,色彩鲜艳;民间艺术作品大多使用互补色对比进行搭配,色彩对比强烈。民间艺术作品中,白色还黑色的运用也很普遍,白色有透气感,黑色则起到稳定性的作用。
四、课堂实践:
我们了解了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是不是觉得很漂亮,自己也很想动手尝试一下呢,现在,我们也来做一回民间艺术家,用所学的民间色彩搭配的方法彩绘一幅画吧!
(一)、注意要点:
在结构上:你可以依照物像原来的结构上色,也可以在基本型的基础上,作大胆的创新,加入你的特点,让你的作品寓意更深;
在用色上:运用纯度高的色彩,在色彩关系的处理上大胆使用对比色。(老师发稿,学生实践)
(二)、学生彩绘图形,老师巡视辅导。课件展示,播放音乐。
展示的两幅民间美术作品,一幅依据形体结构上色,一幅夸张变形的,作为学生实践时的参考。
五、作业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自评互评,给学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可以登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官方网站,那里有更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民间艺术,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主人,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及传承,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你们手中,让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辉映这个世界吧!
七、课后反思: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谈色彩,应从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入手,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内涵,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再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三篇: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讲课稿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第14册第七课的内容,作为“欣赏、评述加应用”领域的学习。课时一节课,我准备的一些教具为民间工艺品和民族艺术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美术第14册第七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文化艺术,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本节课是想让学生体会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民间艺术,从而体会美术课程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艺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教师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实物,提出问题: 1.这些工艺品漂亮吗?
2.这些工艺品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交流的就是: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目标:实物展示导课,使学生对民间美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问:什么事民间美术?谁创作的?谁的作品?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民间美术是由从事于生产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劳动人民的作品。
播放幻灯片:民间美术家库淑兰及其作品,库淑兰是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作品馆藏于中国美术馆。教师提问:民间美术还有哪些种类?(剪纸、刺绣、面具、民间玩具、风筝、年画)
目标:通过介绍一位杰出的民间美术家,引申出民间美术的精美绝妙,具有高层次的欣赏力和民间美术的多种表现形式。
二.学生探究
1.民间美术形式多样,通过图片演示,提示学生注意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特点。2.学生讨论民间色彩搭配的特点。
3.归纳:民间美术色彩饱满鲜艳,采用强对比手法,色彩和谐统一,鲜艳浓郁。目标: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和配色特点。
三.如果让你来绘制一件民间艺术品,你能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来完成吗?老师准备了一些民间美术的纹样,请同学们进行民间美术特点的色彩搭配。作业要求:强对比手法,和谐统一,鲜艳浓郁。
目标:通过对民间美术纹样的涂色,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引导学生汲取我国民间美术的传统特征,保留它的传承性,同时也要进行有个性的创作。
四.展示作品,带你们的完成稿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你的色彩搭配方法和创意。
目标:通过对作品的展评,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进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陶冶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
五.课后拓展:同学们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有了一个深入的学习,老师和大家要探讨一个问题:同学们 觉得民间美术土吗?还是很时尚?
目标:民间艺术也很时尚,应用于现代很多设计领域。
六.课堂小结:民间美术是中国特有的东西,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它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目标:使学生明白,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的,是我们国家的宝贵文化财产。谢谢大家!
第四篇: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讲课稿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讲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第14册第七课的内容,作为“欣赏、评述加应用”领域的学习。课时一节课,我准备的一些教具为民间工艺品和民族艺术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美术第14册第七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文化艺术,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本节课是想让学生体会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民间艺术,从而体会美术课程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艺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希望我们共处的这一节课愉快而又难忘。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艺术吗? 学生:(„„)
老师:请同学们列举一下你看到的艺术形式。学生:(„„)
老师:好,同学们,其实我们身边的艺术形式和种类很多很多,因为我们生在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文化的发展的同时也是艺术形式的发展。下面我要为同学们展示一些图片或工艺品,同学们看是什么艺术种类。
2、展示民间艺术品。老师在教室里走动的形式展示民间艺术品(图片、工艺品),介绍民间艺术品(虎枕、蜡染、挂饰、服饰、套娃、年画等)
老师:同学们看这些工艺品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 学生:(„„)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工艺品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是鲜艳夺目的色彩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老师:这些艺术品的颜色是不是很好看? 学生:(„„)
老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二、讲授新课:
1、课件出示板书: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2、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重点是来自我国的民间劳动人民。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民间艺术就是特指的民间美术与工艺。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书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典型而且常见的民间艺术作品,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有哪些种类的民间艺术作品?
3、讨论回答:常见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 学生:讨论、发言。
4、课件出示:打开幻要片展示时老师同时讲解。
5、老师总结:我国民间艺术种类很多,典型而且常见的形式有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民间艺术不但种类繁多而且特色鲜明,蕴含着浓浓的乡情,健康、率真而质朴,而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更是形成其艺术特征的重要方面。
6、老师问: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哪些形象?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老师:民间艺术中所表现的植物、动物都有深刻的内涵。
老虎——镇宅辟邪、护生立子 鲤鱼——年年有余 龟鹤——延年益寿 雄鸡——吉祥如意 牡丹——雍容富贵 ——多子多福
另外还有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固定的语言结构模式 瓶插牡丹
——平安富贵 娃坐莲花
——连生贵子 蝙蝠和桃子
——福寿双全 猴子骑大马——马上封侯 莲花和鱼
——连年有余 玉兰和海棠——玉棠富贵
在民间,逢年过节时,在门上贴上凶神恶煞的门神,在家里贴上年年有余的年画;结婚的时候在窗户上贴上“喜鹊登梅”的窗花;这些不只是为了喜庆、好看,而是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具有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益寿延年、祛病避邪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民间艺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艺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民间艺术究竟使用哪些颜色?又是如何进行搭配的?
7、老师问: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哪些色彩?色彩搭配特点如何? 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展示课件讲解分析:
课件出示:山西玩具布老虎(提取主要颜色进行色相、色调、纯度、对比、冷暖方面的分析)
提问: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哪几种颜色?
布老虎身上主色调是什么?
这几种颜色的纯度如何?
这几种颜色的对比怎样?
这几种颜色的冷暖如何?
结论:色相: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色调:以黄色为主色调,添加红绿蓝
纯度:红、黄、蓝(三种原色,纯度高)
对比:黄与蓝、红与绿
(两种互补色对比)
但是表现各不相同,一组为大面积的黄和小面积的蓝,另一组为大面积但分散的红和小面积但集中的绿。
冷暖:暖色 多,冷色少
(以暖色为主)
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特点: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四种颜色,以黄色为主色调,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搭配,使用互补对比色进行搭配,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下面,我们再看看其它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风筝 以蓝色为主色调,运用纯度很高的黄、蓝、红、绿两组互补色进行对比搭配,显得格外醒目。鲤鱼:以红色为主色调,与黄色、蓝色进行对比搭配,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石榴插花:橙色作底,以大红为主色调,红和绿作为花的主色,配以配以少量的蓝色和紫色等,花瓶以图案形式组合,鲜艳的色彩交相辉映、富丽堂皇。
剪纸:以单一的红色或黑色为主色调,多以娄空剪切或贴在单色纸上,色调单一;图案多以适合纹样或单独纹样;取材多以动物和植特或人物等。
以上民间艺术作品主要使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由于主色调不同,使用比例不同(重点),因而效果各异,精彩纷呈。民间美术中的“五彩”:青、赤、黄、白、黑
通过对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很多相同之处。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三、结论: 民间艺术作品主要选用红、黄、蓝、绿四种或加以少量的其它颜色作以衬托; 民间艺术作品大多运用纯度较高的三原色进行搭配,纯度高,色彩鲜艳;民间艺术作品大多使用互补色对比进行搭配,色彩对比强烈。(教学重点)
所以,要想画面对比清新亮丽多使用纯色,要想画面对比鲜艳多使用对比色。纯色多是常用的原色如:红、黄、蓝或绿;对比色是颜色对比反差最大的色。(教学难点)
四、教学拓展:同学们:通过我们对民间艺术品的鉴赏和深入了解学习,民间艺术本身就是成熟的艺术品,我国的劳动人民早已掌握其创作规律。民间艺术像一株绚丽的山花,展现出鲜艳的光彩,散发出清新的芬芳,又根据地区特点,体现出各地独特的风格。让她伴着我们的民族继续繁衍壮大,留住民间艺术——传承民族精神,在继承中寻找发展,让我们的民间艺术得以延续,也是让我们的民族的凝聚力得以延续,让我们的中华灿烂文化继续发扬传承。
五、学生作业:
1、学生上网查找民间艺术作品十幅并发到老师的邮箱里;
2、学生自主选材描绘简单的民间艺术作品一幅。(选做)
第五篇: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说课稿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下面,我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第十四册第七课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从其内容设置来看,其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和学习了解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感悟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现代学生处于科技发展迅速的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但是由于中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现今的孩子都不太了解,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利用网络等手段查找相关信息,主动探究知识,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两点和新课标精神,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并学会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色彩的运用问题是民间艺术作品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我把民间艺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特点作为本课的重点。由于这一问题的生活性、民间性,我通过让学生到生活中和网络上搜集和查找相关信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解决这节课的重点。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段变化,民间艺术离我们既亲切而又陌生,如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它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以及色彩搭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又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而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创作,无疑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五、教学准备
备好画具是上好本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画具等 学生准备:网上资料收集 画具等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六、教学过程
美术教学是美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学,在教学过
程中,应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创设情境,欣赏东北秧歌,使学生对生动绚烂的民间艺术有个强烈的感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美术学科强调视觉感受的新理念,并产生愉悦的学习心理,为更深入地探究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形式手法、文化内涵,打下了认知上的基础。
(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
课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信息的调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及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民间艺术的色彩魅力和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不知不觉中解决本课的难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以合作讨论、小组探究、分析发现等学习方式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并且通过教师总结,使知识得以正确全面的呈现。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重点,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习不在枯燥无味。
(三)放飞想象、实践创新
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力求做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激发学生主动尝试应用的乐趣,再一次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并感受到美术来源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特征。
(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让学生主动评价作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拥有说话的权利,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体现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同时愉快的情绪体验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这为今后的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心理铺垫。
(五)教师总结,情感升华
再次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作品图片,进一步感受民间艺术的色彩魅力和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回顾提高的过程。通过教师总结,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加强民族自豪感,并把发扬传播民族文化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最后设计两个问题:
1、你学会了什么?
2、你的体会是什么?
目的是通过学生回顾内容,尊重其个体感受,从而实现本教材人文性特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
西安市黄河中学 水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