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键性细节
关键性细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着力点
“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最近出版的《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中如是说。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处理好关键性细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着力点。所谓关键性细节是指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影响教学流程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科学化的教学环节。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关键性细节,笔者试着从关键性细节的预设性处理和即时性处理两个方面作一浅析。
一、关键性细节的预设性处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杜威说,每一位老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愈是优秀的教师,设计教案的水平与质量愈高。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关键性细节的预设更是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它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1.深究文本:提升关键性细节预设的技术含量。一位特级教师指出: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画龙点睛的句子等,对这些关键地方的理解、揣摩、品味往往可以成为解读文本展开教学的突破口。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发现关键之处,并以此为基础,从关键性细节突破,“窥一斑而知全豹”,使教学落到实处。教学《气象学家竺可桢》一课时,要让学生深刻感受竺可桢坚持不懈、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品读“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两个重点词展开教学。在品读几十年如一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算一算38年有多少天,要完成近千万字的日记平均每天要写多少字,体会坚持不懈的不容易;在品读精心观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在喧闹嘈杂、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你会做些什么,而竺可桢爷爷又在做什么,在对比中感悟出要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观测实在是太不简单了。
看似简单的算一算,说一说,实质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有了这样两个关键性细节的精心预设作铺垫,学生就更能够走进人物的心灵,被竺可桢的精神所震撼,产生情感共鸣,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2.以生为本:增加关键性细节预设的成功指数。语文教学美学论告诉我们,备课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目中无人的备课;第二个层次,眼中有学生;第三个层次,把备课上升到审美的层次,用美学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关键性细节预设的过程中,除了深究文本,还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语言水平等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在每一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设想出几种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的方法,这样,教师才会在课堂上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才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让浅陋变得深刻,失败转向成功,平凡变得伟大。
一位教师在教学《牧童与画师》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个词语,设计了教师即兴在黑板上画竹子的细节,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板画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随后,教师又设计了一个关键性的细节:即在刚刚营造起与文本情境相吻合的课堂氛围中,老师请学生学学文中围观的群众“纷纷称赞”戴嵩的画那样,也来“纷纷称赞”一下自己画的竹子,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地运用课文语言中积累、内化语言。这个关键性细节的设计应该说是很有价值的。谁料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问了一句“老师画得怎么样。”说画得好的学生没几个,挑刺的倒是不少,完全在老师的意料之外。面对这一意外教师手足无措,草草地收场,也就无法收到预想的效果了。如果该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多预设学生可能会从哪些方面评价,并思考好应对的策略,也许就能处理好这一语言运用的关键性细节,使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实处,让课堂呈现出精彩。
3.以师为本:彰显关键性细节预设的个性神韵。世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个性塑造出了各具特色的老师。有的善长朗读,有的善长板书,有的善长画画,有的善长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关键性细节中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特长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把课堂推向高潮。
大凡听过王菘舟老师课的无不被他的语言、才思所折服。听他的课就像在欣赏一篇美文、聆听一场精彩的演讲、阅读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王老师就是运用自己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关键性细节设计时充分彰显自身的个性,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情境,把文本的意蕴情蕴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了。在教学《万里长城》一课,课末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感受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他发挥自己的话语特长,配乐深情地解说了一段长城视频: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万里长城,这就是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建筑年代十分久远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万里长城,这就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永不低头、永不流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段解说如大浪滔天,如飓风凌霄,显排山倒海之势。它带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的震撼,是回响在心灵最深处的电闪雷鸣。长城是最为宏阔的文化图腾,崇高、崇敬,是学生发自心底的长城之歌。目标的达成可谓是水到渠成。
二、关键性细节的即时性处理
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关键性细节会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闪现出来。课堂中,我们要善于捕捉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使课堂真正实现精神和生命的共同成长。
1.接轨现场:情景性的即时处理鲜活动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教室的天地开阔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冲”进了课堂教学。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将语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的直觉经验融为一体,使课堂绽放出朵朵鲜活的花儿。
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要因地制宜,要真正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创设。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江山执教说明文《捶捶乐》时,就利用了即时的情景性处理。窦老师充分利用了当时听课会场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当一名捶捶乐的推销员,深入到会场中向听课老师推销产品,推销结束后汇报推销情况,教学效果相当好。在关键性细节处,窦老师利用真实情境,学生在推销的过程中,既熟记了有关产品的内容,又在推销中掌握了推销的技巧,可谓是一举多得。
教师不只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只要时时做个有心人,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意识,随时关注课堂教学的现实场景,充分利用现实场景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必能为自己教学的关键性细节增光添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纳川入海:意外性的即时处理不拒异议。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往往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要善于倾听,敏锐发现,灵活把握细节,把细节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发,妥善地处理好细节,或将错就错,或顺水推舟,或刨根问底,或欲擒故纵,或化整为零,或移花接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课堂朝着有效的方向发展。一位教师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在教学将近尾声时提问,“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与之类似的现象吗?”始料未及,学生在回答中发生了争执,两生各执一词。
生1:我经历过。有一次,我遇到了坏蛋,他们要欺负我,我就对他们说:“我爸爸是警察。”结果,这些坏蛋就不敢再欺负我了。(得意地)我觉得我很狐假虎威。
生2:我觉得他说得不对。我查过字典,“狐假虎威”好像是说坏人的。
生1:不会吧!肯定是你搞错了。
生2:真的,词典上是这么说的。你不能说你自己狐假虎威。生1:我肯定是对的。“狐假虎威”是说狐狸很聪明,不信你问老师。老师,我说得对吧!(全班同学先是小声议论,继而将目光一起投向老师。)
师:钟同学说狐狸很聪明,狐狸聪明吗?请大家再读课文然后发表意见。(同学读书、思考后,各抒己见。)
师:是呀,狐狸是聪明。它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谋略,这正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我希望同学们在困难和危险面前,都能像这只狐狸一样机智勇敢、应对自如。大家都喜欢狐狸,可是孙同学却说,词典上解释“狐假虎威”是说坏人,真是这样吗?我们来讨论一下。(学生在短暂的沉默后,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师:是的,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它是对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借助别人的威风干好事或者和狐狸一样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好的策略,像钟同学就属于这一种;也有人借助别人的威风干坏事,这样的人和事是应该批评的。你觉得我们现在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时候,应该指哪一种现象呢?
生(异口同声):第二种。
寓意的理解是寓言教学的重点,从学生的针锋相对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这则寓言寓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面对这一关键性细节,教师没有马上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机智地顺水推舟,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读书,在阅读理解、深入讨论、查工具书论证中寻找答案,澄清学生的认识,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教师只有不断锤炼内功,锤炼对课堂进行状态的敏锐感知能力,就能在预料中或出现特定情境中沉着“接招”并瞬间决策,让课堂在预设中、在随机推进中展现出一片诗意般的精彩,从而在最大空间里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篇:ERP导入的关键性因素
ERP导入的关键性因素
一、高阶主管的坚定支持:当企业导入ERP时,常会造组织的不适应,同时也会产生反对的声音或是所有部门不确定的心理产生,若由高阶主管的支持,则易于推行,也可以避免反对声音的扩大。
二、倚重有经验的项目经理或顾问,引进软件包ERP:若对自行开发ERP有问题时,可以选择有经验的经理或顾问公司来参与导入ERP的过程,他们可以完成检视流程,针对主要功能来建置,也有充分的沟通能力与公司各部门沟通,达成对公司导入ERP的向心力,而顾问公司更是提供建置后及企业上线时的咨询。
三、要求供货商参与配合:由于ERP着重于供应链的关系,因此供货商也成为主要的角色,有了供货商的配合才可使系统运作正常。
四、在交货地点设立组装厂及发货中心:ERP的最终目标就是降低库存量和及时送货到客户手上,因此设立组装厂可以减少成品的库存,而在交货地点设立发货中心,可以立即取得组装厂组装完后的成品,并可立即出货给客户。
五、信息科技的配合:采用主从式架构或三层式应用程序架构,第四代语言来开发,使得ERP开发更快速及更稳定;由于ERP系统为开于系统,因此可提供夸平台运作的规划;也可使用GUI,让使用者使用上更方便和易于训练;加强ERP支持数据库功能或决策支持能力等。
六、维持ERP项目的主控权:ERP由于是系统整合,但也有可能因为系统的整合而导致失败,若不能维持ERP项目的主控权,容易造成ERP与现有流程的配合失调,而起因在于流程与不同的部门有关系,从接单、制造、出货到应付帐款其整个流程跨越到各个部门,使得系统分析和设计都必须一气呵成,若中途无法维持主控权或是更换经理人,则会造成中间落差的出现或系统建置的失败。
七、软件合用的程度:每个ERP厂商都由其适合的产业,因此当导入ERP时,必须认清这些事实,必免导入错误的产业ERP,而造成金钱和人力的浪费。
八、导入时间不宜过程:企业导入ERP不宜超过一年,因为整个组织会呈现出失去信心的状态及开始怀疑ERP的效益,使得原有的向心力崩溃
二、如何建置一套ERP系统
ERP是一套庞大的系统,它覆盖了整个企业内部,甚至涉及对客户以及对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所以真正的ERP系统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企业全面建置起来的,真正的具备推行ERP经验的资讯公司都会有一套完整的推行步骤:
这个步骤基本分为两个大部分:
1、教育训练部分
企业若想成功地导入一套完整ERP系统,首要因素既是企业内部之部门主管及员工必须对该系统及ERP相关理念有相当程度的认知。因此充分的教育训练是系统顺利导入的重要前提。企业要配合资讯公司要制定出系统教育训练方案,以确保系统之训练连续不断,纵观整个ERP上线导入过程。最终使各部门主管及相关人员了解进而熟悉系统之各项功能及作业流程。教育训练又分为大堂课训练与上机训练两种形式:
大堂课教育训练:资讯公司之管理顾问依实际需求对企业各部门主管及相关人员授课,着重于对系统流程及主要功能之介绍。
上机训练:顾问会依部门实地教授各相关人员具体操作系统,主要讲解各画面相关栏位与操作注意事宜。
2、系统导入部分
系统导入部分具体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循序渐进自可如期完成系统全面上线:
系统导入筹备阶段
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与资讯顾问共同组建专案推行委员会,并确定委员会之各成员权责,并召开会议,向全企业宣布公司推行ERP进入公司日程。并让相关人员了解到ERP的推行对企业的重要性,以达到全员参与,积极配合,共同推进的作用。现场流程了解分析阶段
因为资讯顾问要对企业的产业特性和现有业务流程作深入了解。需以现场访谈的方式对企业现行运作流程以及表单部分作了解,并向企业作出报告提出现行流程的不合理的地方以及解决方案,并根据最后方案制作S.O.P(标准作业流程),作为ERP运作的流程参考依据。
系统全面导入阶段
本阶段又分为三个部分:
基础资料建立由于整个企业的基础资料是ERP系统正式上线的前期准备工作,虽然不复杂,但它是系统成功上线的重要关键,而且涉及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各部门应在相关教育训练后,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并认真进行审核,输入系统。系统试运作此过程可以进一步检讨基础资料和SOP(标准作业流程)的准确性,同时可以让企业内部人员深入理解ERP及相关作业流程,并进一步进行调整和更改。
系统正式启动阶段在ERP所有运行资料和程序确定后,企业开始全面运行系统。
第三篇:关键性技能训练法重点总结
孤独症干预的关键性技能训练法的总结
一、语言学习动力
(一)孤独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在语形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言语发展落后、语义学习障碍语用障碍句法结构障碍等,孤独症儿童主动性语言训练最好从表达要求的语言开始,所以在看以前首先要做好喜好物的评估,激起孩子说话的需要,还要选择功能性的词汇,作为第一批的语言目标。
(二)教导者必须熟练掌握prt教育体系中的七大关键性技能。第一点,要遵循孩子的兴趣,不仅要做好教导前孩子兴趣,喜好的调查,还要在教导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孩子的兴趣和喜好。在遵循孩子兴趣的前提下,教导者首先要获得孩子的注意。可以列一个表格,内容是让你自己知道怎样才能获得孩子的注意。第二点,要提供明确的机会,教导者的指令,问题,要求,必须尽可能的清晰,明确,音量适中,用词准确,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当前的任务有关联等。此外教导者在再次提供机会时应该使用统一的语言和条件。要给孩子提供渐进性辅助的时候例外。第三点,教导者在与孩子互动时,必须进行新旧技能的交替,重要的是将旧任务和新任务交替,和提供更多引起孩子兴趣的新任务。第四点,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注意分享控制权。遵循着孩子的引导和与孩子轮流是分享控制的两种方法,如果儿童能够有一些控制的机会,反应将提高,学习更快。第五点,要有条件的强化,必须以孩子的行为为条件。第六点,自然性强化,指强化必须与活动或任务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七点,强化孩子的努力,对于来自指导者的问题指令或者机会,孩子做出任何一次相关的努力都应该给予强化,尽管一个努力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它必须是合理的,合理的意味着孩子必须是专心于任务,努力必须是与任务有关的。
(三)创造语言机会 第一点:时间延迟法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一点主动表达的意思或已经学习过表达所用句,在机会呈现时,可以等待3秒左右,给孩子一个独立表达的机会,如果5秒之后孩子还不能独立表达,教导者最好能及时辅助,以增进孩子成功的机会,减少孩子的挫败感,维持语言学习动力。第二点:将孩子喜欢的强化物放在他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
一定要注意,对孩子喜欢的东西不要一次性的满足她的需要,分次给予,每次提供少量或小片,创造多一些的需求机会更多一些学习的机会。第三点教导者也可以使用打破常规的方法
打破习惯性的活动程序和日常规律,给孩子一个变化引起孩子的好奇和相应的语言。第四点考虑研学习机会的语境也非常重要
通过使用熟悉的故事和短语来设计机会引起新的不同的词语,准备语言故事,选择机会进行教学,计划机会,测量计划的有效性。
二、共同注意力
(一)孤独症儿童存在注意的过度选择性问题,注意的分配问题,注意的广度问题,共同注意力的缺乏等问题。
(二)提高注意力的一般方法
首先根据关键性技能训练法的技巧和程序培养孤独症儿童的早起注意力
第一点,动力的调动,遵循孩子的兴趣,让孩子选择活动,把注意力的培养自然的融入到所选择的活动中。
第二点,训练中自然环境的合理设置利用
prt强调在自然环境中教导,关键是教导者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一起生活流程,给孩子提供大量有序的适当性互动,让孩子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减少,把握好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训练孩子关注的习惯。第三点,维持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在新目标中穿插一些维持目标和更有吸引力的目标。第四点,分享控制,允许孩子作为主角
其次教导孤独症儿童注意事物多重属性的方法。
第一点用同一物品教导学生学习对不同的指令做出反应 第二点采用差异性教学。
第三,通过小组指令引导学生对事物多重特征的注意和学习。最后是教导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的方法
第一点,教导者要让孩子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有机会选择有关的活动和游戏。第二点,教导者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为孤独症孩子提供及时恰当的辅助。第三点,教导者在安排训练目标时,要根据新旧交替的原则。
第四点,对于孩子的学习表现,不仅要有奖励,要尽量努力使孩子的表现和所得奖励物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三、主动交往能力
(一)孤独症孩子在交往方面的特点。缺乏社会交往的动机;依恋关系异常;不能建立正常的同伴交往;缺乏主动交往的技巧;
(二)首先是非语言性主动交往能力的教导。
第一点,以眼神表情为表现形式的非语言性主动交往,了解孩子的兴趣,设计一个安全的环境。
第二点,以肢体动作为表现形式的非语言性主动交往
第三点,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第一阶段,给出图片以表达要求,第二阶段,从图片交流本上获取图片以用于沟通,第三阶段,辨别不同的图片,用于不同的沟通目的。其次是语言性主动交往能力的教导
第一点,主动打招呼;第二点,主动提问题;
四、自我管理能力
(一)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的应用 第一点,可以影响孤独症儿童很多外力不易掌控的行为。第二点,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会话能力。
第三点,能够帮助控制孤独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提高孤独症儿童行为的灵活性。
(二)发展自我管理能力
1、准备阶段
第一点,明确定义要教导的目标行为,其目标行为要符合孩子现阶段的能力,是清晰的,是可测量的。
第二点,选择一个初始目标,使儿童能够通过初始目标来获得强化物。第三点,为学生准备记录行为的工具。第四点确认学生所喜欢的强化物。
2、教导阶段
第一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辨别目标行为。第二点,教导学生记录目标行为。
第三点,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行为。要注意表扬学生的每一步行为。
3、独立性培养阶段
第一点,增加学生自我管理行为持续的时间 第二点,逐渐撤退对学生的辅助
第三点,逐渐提高学生获得强化物的行为标准 第四点,教导者逐渐增加离开学生的时间
4、泛化、运用阶段
首先告诉学生,如果他能够在第二个环境中这样做,就能得到额外的奖励,然后到第二环境中,带好计数器,教导者先给学生指令,让学生开始自我管理,教导者观察几分钟后离开,然后询问第二场景中的其他人,根据学生表现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社会智力
(一)孤独症社会智力特点
第一点,对别人的感觉反应迟钝。
第二点,说话时,从不考虑听者是否有兴趣,了解多少,也不懂得注意听者的反应。第三点,不能理解别人的用意和反应
第四点,对谈话者的语言理解停留在字面意思。
第五点,不知道其他人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来衡量自己。第六点,不明白欺骗是什么。
第七点,不能理解别人行为背后的理由。
(二)帮助孤独症儿童认识与表达人类各种情绪。
第一阶段,增加孤独症孩子对他人面部表情认读的能力。
第二阶段,教导孤独症孩子理解日常生活中导致情绪变化的一些基本原因。第三阶段,在孤独症儿童对各种基本情绪有所认识之后,教导者还要训练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四阶段,要让孤独症孩子认识人们的主观要求与其高兴,悲哀,生气和恐惧等情绪的联系。第五阶段,要使得孤独症孩子能够理解人们的信念观点与他们高兴,悲哀,生气和恐惧等情绪的联系。
(三)用社会性故事的方法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智力 首先要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题目,从而达到为孩子提供相关的社会知识和帮助孩子改善行为的目的。
其次用描述性,揭示性,指示性和评论性的句子,来传递社会知识和教导期望行为的目的。
(四)电视录像法
第一阶段,让孤独症人士理解客观事物客观与主观想法之间的反应和代表的关系。第二阶段,让孤独症人士明白,人们的主管想法有可能与客观事物不相一致。
(五)用prt方法教导孤独症儿童游戏技能。
首先,教导者在和孤独症孩子一起玩游戏的时候,给孩子提出指令,问题或机会之前,最重要的是要获得孩子的注意力。
其次,在游戏过程中,注重新旧技能的穿插。
六、培养良好行为能力
(一)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与功能 1:社会性正强化:沟通要求 2:社会性负强化:反抗和逃避 3:生理性正强化:感官刺激
(二)控制先行事件为主,预防问题行为发生的方法
1、对环境机制的调控,包括物质性环境,社会性环境,环境的结构性程度
2、给孤独症孩子以选择的机会
第一点,教导者要为孩子提供进行选择的手段
第二点,尽可能的让孩子选择活动,而且还应该让孩子选择为良好行为准备的奖励物品 第三点,教导者用其他训练方法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
3、对教育课程作个别化的调整
第一点,干预方法以功能评估为起点
第二点,为残障儿童的教育程序作适当的调整,使之更能反应他们的水平和需要
4、鼓励孤独症孩子进行适度体能运动。
第一点,教导者对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要有一定的功能评估
第二点,教导者在以适度体能运动作为干预方法时,最好能与有医疗知识的人员,如护士合作,在干预开始前对孤独症孩子各方面的身体功能进行检测,并在干预过程中对孤独症孩子心跳等状况进行测量。第三点,如果孤独症儿童有一定的作息表和固定的设计活动,可以把速度体能运动作为预防性的干预方法,安排在这些活动之前进行。
(三)以行为结果为杠杆矫正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 一,矫正以沟通要求为功能的问题行为
在处理孤独症孩子以沟通要求为功能的问题行为时,家长或者其他教导者要避免以下几种倾向。
1、在孩子表现不错的时候家长忙于自己的事务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和与孩子的交往,2、在孩子用问题行为如发脾气等于来引起他人的关注时,家长去批评孩子或者试图向孩子讲道理,3、家长在使用上述停止对问题行为关注的方法后,看到孩子的行为反弹如脾气发得更大的,马上就让步或者去安慰孩子或者给孩子各种好的实物。二,矫正因为困而引起的问题行为矫正
教导者可以把视觉活动作息表的执行与积级奖励结合起来,以使得孤独症孩子向生活规律化和情绪稳定化的方向发展,另外教导者也可以用系统脱敏方法帮助孩子逐渐适应变化,再者教导者可以训练孤独症孩子学习各种行为放松的方法。
三、逃避任务为功能的问题行为。
第一在要求孩子完成较困难的任务之前,教导者应该要求他们做三四项简单容易的任务,并因此对孩子加以表扬和奖励
第二对较为困难的任务教导者发出口头指令,同时,做出示范动作 第三如果孩子听从指令而完成有关步骤,教导者给予奖励,否则的话教导者应亲自辅助孩子完成动作。
第四篇:抓住关键性词语,培养语言敏感性
抓住关键性词语,培养语言敏感性
摘要:阅读教学中离不开语言的品味,而学生面对美文却味同嚼蜡,追根究底是他缺少对语言的敏感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词语来赏析,由词及句,由句及段,由段及篇,不失为一种提高语言敏感性的比较实际的方法。关键词:关键性词语
语言敏感性
语言的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对美的语言敏感的特质,也可以说是对美的语言的敏感程度。就能力而言,是一种对语言的审美能力,应该说每个人都天生对美的语言敏感。语言的敏感性,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而时下由于快餐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学生面对文字时的想象力和思考力退化了,他们对文字的刺激不那么敏感甚至有些迟钝。中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文学作品占较大比重,阅读文学作品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因此,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才能从根本上学生的阅读能力。
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可视为互相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阶段是借助对内容的理解,掌握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遵循叶圣陶先生“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的语文教育思想,在阅读过程第二阶段中抓住关键词语精心设计提问,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感知、想象、品味,在品词、品句、品评中培养语感。
词语是作品的组成材料,又是作品灵魂的载体。而关键词,是作品中最能精练体现内容和主题的核心词语。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就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好的作品,或全篇或局部,总会存在有特色的文字。”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以“星星”“眼睛”作比喻,写出了野花星星点点小巧伶俐的形状,“眨呀眨”写出了野花摇曳 的姿态,由于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整个句子既给人鲜明的视觉形象,又给人美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下微风中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了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用诉诸视觉的鲜花来写诉诸听觉的温柔美好,感觉奇妙相通,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外祖母的话语所传达出的那份深沉的爱,巧妙的表达使只有在当时特定情景下才感受得真切的温情在文章里也极易捉摸;“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豆麦、水草、月色都不是具有情感的人,而是客观的物,此处却分别用“扑面”“朦胧”等词语来修饰或描写,词语的组合打破了常规,新奇而有深意。仿佛它们都有情有义,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看似简单的描写调动了人的嗅觉、触觉和视觉,有味有色更有情。特色鲜明的文字很容易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刺激,阅读时,即使不能立刻准确把握文字的意蕴,也起码应该能注意到这类文字的与众不同,意识到这些文字需要涵泳,倘若视而不见,就意味着对语言缺乏敏锐的直觉——这类问题在青少年身上也确确实实存在着。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进入阅读之前提醒学生注意自己认为有特色的文字,并在课堂上安排时间进行交流,各人畅谈自己的理由。坚持这样做,就可以养成学生对文章语言自觉注意的习惯,从而提高语言感知的敏锐性。
二、引导学生比较鉴别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培养语感
比较鉴别,实际上就是比较语言是“怎么说”的。让学生通过比较“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从而训练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分辨力,欣赏力,理解力。
(一)、调换词语比较。
因为比较的词语都要从原稿和修改稿中去找,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些精妙的用词,是作家以其娴熟的功力一挥而就的,并不是多次修改而成的。因此,运用同义词调换课文中的用词,两相比较,以显示课文用词之妙,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比较法。
在教学中,可运用选择式比较,如《我的老师》中这样一句:“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敲”是一个寻常词语,而用得却极其精当,为了让学生体会其妙处,我们故意在黑板上写成这样:(敲、打、抽)。然后要学生选择出精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因为“打” “抽”是比较重的,表明老师比较用力,和前文“轻轻地”不符。因此,用“敲”就表现出蔡老师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她对学生的爱也在这“敲”中流露无遗。
(二)、填空式比较。
如:“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学生伤痕,一()乱蓬蓬的胡子。”我曾要求学生在括号内填上量词,他们填写的量词五花八门,主要有:把、团、撮、络、束等,然后让他们对照课本,原来是一个“部”字,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分析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用其他量词而用一个“部”字呢?“部”一般与书本、机器等相联系,“部”与书组合时,表示书的容量大,数目多;与“机器”组合时,表示机器的整体性。鲁迅在这里也正是取了“部”的整体性和量大数多来形容孔乙己的胡子,说明孔乙己的胡子多而且乱,这样,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精神颓唐、贫穷潦倒、寒酸邋塌的小知识分子形象。所以,这个“部”在刻划孔乙己的外貌上具有很强的形象性,是其它量词所不能代替的。
运用这种比较方法,要让学生懂得:读文章时,不要只盯在“丽词佳辞”上,要重视品味寻常词语,尽管其“貌不惊人”,其实它的内涵在特定的语境里也是很丰富的,其表现力也是很强的。
(三)、同物异词比较
这种比较就是对课文中同一描写对象先后的不同用词进行比较。如高尔基的《海燕》中,海燕从“叫喊”到“大笑”到“号叫”更显其欢快、豪放;从“飞翔”到“飞舞”显其全身心投入战斗,在斗争中得到快乐;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示其敏捷、勇猛,富于战斗力。诗篇用这类词语的变化绘声绘色地进一步把海燕英勇战斗的激越豪迈的雄姿突现了出来。
同物异词,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教学,反复体会,才能深刻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四)、同词异物比较
有的时候,也可进行同词异物比较,就是将用于不同对象的相同的词语进行比较。同一词语,尽管字面意义相同,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表现出不同的情趣,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同词异物比较,有助于学生懂得“义随境迁”的道理。
例如《故乡》中“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这句话中的“鄙夷”,是对二嫂这一人物的嘲笑和讽刺,表现了杨二嫂可笑的自尊和势利,《多收了三五斗》中“‘乡下曲辫子!’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中的“鄙夷”,则表现了帐房先生居高临下的盛气凌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虽然都是轻视和厌恶,但是由于人物处境不同,具体的心态也就不同。
《我的叔叔于勒》中“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表现母亲令人憎恶的冷漠、势利;《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表现祥子因寒冷而产生的生理反应;“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有象征意味,象征人物饱受折磨的悲惨命运。作者用了相同的词语,但表达的却是人物的不同心态。
同词异物比较教学的好处在于:有助于学生体会到同一词语的表达效果在不同的语境里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对词语的理解和鉴赏,要因文而异,不能以此代彼。
总之,词语的比较教学,目的在于找一个参照物,造成“反差效应”。通过比较形成“反差”,其“效应”能使学生产生“顿悟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两相比较,形成“反差效应”,其效果比单纯就词讲词要好得多。
三、引导学生抓住动词去想象、还原,从而揣磨人物性格,培养语感 一篇文章要想生动活泼,就离不开动词的恰当运用。用了动词的文本所展现出的画面是鲜活的,是灵动的。如果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准确把握动词传达出的形象,不能将画面激活,那么这样的阅读是苍白无力的。老师要适时捕捉这些有灵性的词语,有时甚至要通过形象演绎来促成学生的理解,把文本读活。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中“跳、拔、点、磕、退后、上前、架、说笑、嚷”等一系列动词一气呵成,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勤劳能干,架船技术高超的农村孩子,听到了他们得到允 许去看戏时的欢呼雀跃,看到了他们前往看戏时的急切欢乐的劲头,他们的淳朴热情、憨厚可爱也为江南农村的月夜平添了几多美丽。
抓住动词,通过想像,还原,及时地调动大脑储存的经验,在脑海中快速地浮现人物的外貌,演绎人物的言行,景物画面、场面,伴随阅读过程在脑海中随机地演绎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巧妙地使他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形成强烈的“角色意识”,自然而然地把握了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感受。要让学生领悟到:精选动词可以使人物灵动传神,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双喜很可能是个孩子王,在伙伴中有一定的威信,有号召力、组织力。他说话干脆利落,脑子灵活,主意颇多。遇事也能比一般孩子想得周全。他皮肤黑黑的,身体健壮,动作敏捷。他的聪明能干还表现在他能善解人意,办事果断,。阿发同样也勤劳能干,“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可见其活泼的身影;而偷豆时力主偷自家的,更见其淳朴善良,憨厚无私、好客豪爽的内心。
总之,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中的语言敏感性问题,既是阅读习惯的问题,也是阅读心理的问题。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就是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其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培养其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全面建构学生的阅读心理
“确定关键词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文本核心的确认过程。”只有让学生们踏踏实实地在字里行间挖掘,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引起情感共鸣。抓住关键词进行文本阅读,就是为解读文本寻找到一把钥匙,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
第五篇:审题是作文的关键性步骤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性步骤。近年来,小升初作文在考题的设计上都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文体上多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主,在形式上,以命题、半命题和自拟题作文多见。文题后常有一段提示语。提示语能够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启迪考生展开联想,暗示考生写作内容。在立意、选材上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提示中的每一句话都有深刻的内涵,透露出大量的信息,需要考生仔细审读、推敲。准确审读提示语至关重要!
一、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要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和“题限”。“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题限”,即题目限制的记叙范围。例:我的好朋友
提示: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请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最好的朋友,写出他的特点。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
审题解读:题目中的核心词是“好朋友”,因此这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用一两件事”写出好朋友的“特点”。
二、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题型。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中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然后细读提示中对空白处的要求和限制。再根据提示展开联想,搜寻最适合写的材料。补写文题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在提示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填在横线上。例:____给予____ 提示: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我们曾经感受过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也曾将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请围绕“给予”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以上的纪实作文。审题解读: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给予”,“给予”就是“给”的意思,它包括物质上的给予和精神上的给予。“给予”是双向的,既可以是他人给我,也可以是我给他人。“提示”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一句,它点出了“给予”带给人的感受,同时也为文章定下了情感的基调,那就是“快乐”。
“提示”中的几个小句子同时起到了辅助选材的作用。“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提示了选材的第一个角度,他人、社会、生活给予“我”,“我”是接受者;另一个角度是,写自己把“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我”是实施者。后面的省略号则涵盖了更多的内容。无论选取哪种材料,一定要注意写出“给予”的过程,写出“快乐”的感受。
三、给范围自拟题作文
此类作文命题思路是先明确一个“靶心”,再要求考生自拟题写记叙文。命题者在命题时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简明的引领性提示。这些提示在材料选择和习作思路上给了考生一个重要的导引,使考生对主题的感悟有了个性发挥的余地。审读提示语,首先抓住其中关键词,其次,提示语中常常包含着命题者对选材范围的规定,审读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提示语”中各分句的意思。学会抓提示中的“选材点”,与自己的素材积累建立联系。以2009年和平区六年级升级考试作文试题为例:
在喜庆热闹的春节、欢欣快乐的儿童节、幸福温馨的生日、丰富多彩的周末……我们总是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那场面多么令人留恋,那故事多么令人难忘。请你围绕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欢聚”,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50字以上的纪实作文,题目自拟。
审题解读:这是个提供了核心词的自命题作文,核心词是“欢聚”,“欢聚”就是快乐的团聚。提示中第一句从两个方面明确了选材的范围。“在喜庆热闹的春节、欢欣快乐的儿童节、幸福温馨的生日、丰富多彩的周末……”罗列的生活场景都是考生所熟悉的,同时又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省略号还省略了其他的时间和场景,这样让考生人人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我们总是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明确了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事情发生在“我”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这些人物之间。
第二句话“那场面多么令人留恋,那故事多么令人难忘。”一方面提示考生写“欢聚”不仅要有场面描写,还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作支撑。另一方面提示考生文章情感基调为留恋、难忘。
第三句话“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欢聚’”突出了故事的难忘,明确了选材的典型性,点明了核心词“欢聚”,要写出愉悦的感受。
通过将提示语分层次解读,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小学生作文:妈妈的“礼物”
啊!期中考试终于结束了,我拿到考卷一看,太棒了!考之前,我和妈妈约定过,二门考98分以上,就给我一份大礼。
我蹦蹦跳跳地回了家,一路上,汽车喇叭声像是一首美妙的乐曲,小鸟清脆的叫声,仿佛在祝贺我考试的成功。不一会儿,就到家门口了。我大声喊道:“妈妈,我回来了!快出来呀!”妈妈走了出来,看到我洋洋得意的笑脸,猜出了几分,便问:“考得怎样啊?”我从书包里抽出三张考卷,放到妈妈跟前,拍了拍,说:“怎么样?数学100分,语文98.5分,英语99分。”“嗯,是不错。这次发挥得很好嘛!”我一听,心里乐开了花,把一只手伸到妈妈面前说:“我们说好的,三门当中两门在98分以上就有礼物,现在三门都在,该是一份大礼吧!”“是啊,应该有份大礼。” 吃过晚饭,我又向妈妈要礼物了:“妈妈,我的礼物呢?别赖皮哦!”“怎么会呢?明天给你,一定给!”妈妈笑着说,真猜不透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晚上,我一躺到床上就睡着了。真巧,我梦到了妈妈送我礼物的情景。我做梦都想要一个PSP,妈妈真的送了我一台PSP。我在梦里捧着PSP傻笑,笑了好久好久。最后还是闹钟把我叫醒了。一醒来,穿上衣服就去问妈妈要礼物了:“妈妈,礼物!”“会给你的,先把被子叠好了,看看你,床像狗窝一样!”我不情愿地走进房间把被子叠好了,妈妈走进来扫视了一下我的房间,说:“这还是人住的地方吗?桌子上堆满书,床上娃娃、衣服一大堆!猪圈都比你房间干净!”我只好把房间整理了一遍,要知道我房间是有个小阳台的,加在一起足足20多平方米!“不错嘛,很干净!”“礼物呢?”我句句不离“礼物”两字。“会给的!你再把地拖一下吧,礼物加倍!”听了这话,力气又来了,我卖力地干起来。吃晚饭的时候,我又问:“礼物呢?快给我!”“什么礼物?我早给你了呀!”“什么?没有啊!”“锻炼你的劳动能力不就是一份很好的礼物吗?”听了这话,我又好气又好笑,差点晕过去。妈妈真是用心良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