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着力抓好关键性环节 加快建设省级小城市
着力抓好关键性环节 加快建设省级小城市 中共姚庄镇委员会
姚庄镇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22日)
近年来,我们姚庄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和嘉兴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抓住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开展“两分两换”试点和农房改造集聚,创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着力加快人口集聚,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基本构建了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姚庄模式”,为建设高水平的省级小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已有全国各地近5万人次到姚庄参观考察。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标准谋划试点工作,着力建设示范性省级小城市。省委、省政府作出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决策部署后,我们切实将试点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全面谋划,全员动员,全力推进。一是加大领导力度。县委建立了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加快推进姚庄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还专门建立专项工作组,抽调8位同志常驻姚庄,统筹协调 1 推进整个试点工作。镇党委政府切实担当试点使命和责任,建全工作机构,配强工作力量,全力以赴落实试点建设各项任务。二是高标制定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优势,认真编制各类规划,确定了“浙江临沪宜居宜业田园小城市”的城市定位,全力打造高水平的省级小城市,努力在由“镇”到“城”的转变中作出新的示范。三是自加压力推进。我们拔高标杆、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有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了“小城市建设推进年、科学发展我示范”专项活动,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倒排时间、加快推进,突出抓好农房改造集聚、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努力做到年年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新的跨越。
二、大力度开展土地置换,着力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水平。近年来,我镇积极开展“两分两换”试点实践,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全镇科学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一是坚持政策科学合理。围绕建设“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目标,深刻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新要求,制订了《姚庄镇“两分两换”试点实施办法》、《姚庄镇农房改造集聚实施办法》,编制了姚庄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切实做到了“政府可承受、农民可接受、工作可持续。”二是坚持农民自愿参与。牢牢把握以人 2 为本理念,落实“家庭自愿、公开公平、依法依规”原则,以合理化的奖补政策(户均在23万元至24万元)、多样化的置换方式、人性化的户型设计,不断完善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机制,切实维护好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试点项目已有816户农户3243人入住。三是坚持土地节约集约。通过“两分两换”的扎实推进,试点建设项目户均节地0.44亩,共节约土地360亩左右,推动置换农户流转土地1000多亩,全镇土地流转率达到28%,切实提升了土地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四是坚持产业规模经营。按照“田成方、路成格、林成网、进出水沟渠配套”等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土地复垦,复垦后的土地由所在村流转给黄桃、蘑菇、芦笋等规模经营户经营,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万亩鲜食黄桃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创造性开展户籍改革,着力提升居民管理服务水平。近年来,我镇紧密结合农房改造集聚的进度,积极实施户籍制度等各项配套改革,不断探索省级小城市建设管理新路子。一是建立居民户籍“双重”登记制度。对已进新社区的816户农户,在行政村登记的基础上,在社区再次进行户籍登记,明确置换农户“权利两地共享、义务两地共担”,为加强和创新城乡居民管理服务奠定了制度基础。二是建立居民“双向”管理服务制度。按照“生活原则上以 3 社区为主、生产原则上以原行政村为主”的模式,高标准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功能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原行政村统一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室,落实专人服务置换农户,确保了居民生产生活井然有序。三是建立了文化共建共享“双共”制度。弘扬本地农民喜闻乐见的嘉善田歌、姚庄农民画、黄桃节节庆活动等农村文化样式,创新推出社区“邻里节”、“排舞夜市”等城市文化元素,共育城乡新文化,共塑城乡新风尚。村和新社区共同加强对文体队伍的培育,共同举办文体活动,坚持做到每月有文艺演出、每季有讲座报告、每半年有文艺汇演,进一步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
下一步,我们姚庄将深入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和本次现场推进会的主要精神,紧密结合姚庄实际,用心实干,深化改革,创新创造,创先争优,全心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全力打造“浙江临沪宜居宜业田园新城”,全面建设“富裕幸福新姚庄”。
第二篇:抓好五个环节落实加快惩防体系建设
抓好五个环节落实加快惩防体系建设欢喜岭采油厂党委
按照油田公司纪委惩防体系推进试点安排,我们紧密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从实际出发,正确理解和把握惩防体系建设内涵,通过抓好“有形领导、直线监督、属地负责、风险防控、责任追究”五个环节,盯紧重要岗位、关注重要时期、防范重要领域,切实将权力制衡机制逐渐融入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一、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一是在统一领导班子思想中推进试点工作。厂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先后三次利用中心组学习时机,结合全厂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认真进行座谈讨论,查找我厂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座谈讨论,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对党员干部实施有效监督,必须由以往侧重纪检监督向惩防并举、重在制度建设转变;由侧重事后“亡羊补牢”向事前风险排查转变;由侧重为干部设置“高压线”向推进内控体系建设、索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组织监督与法律监督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才能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二是在深刻总结经验教训中推进试点工作。近两年来,我 1
作,见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的不紧、联系的不密,没有真正做到各项工作制度和约束机制优势互补、整体推进。因此,厂党委经过反复分析研究认为,扎实做好惩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不仅是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需要,更是推进企业依法依规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是在营造廉洁敬业氛围中推进试点工作。厂党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疏导与灌输相结合、普遍性与分层次教育相结合、案例教育同正面宣教相结合,级中心组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做为制度固定下来,构建厂、区、队三级宣教网络。同时,深入开展“讲腐败结局,悟清廉人生”警示教育活动,要求每名党员干部特别是科级以上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都能讲出3至5个腐败案例,促使广大党员积极营造廉洁敬业良好氛围,从主观上解决“不想为”的问题。
二、紧密结合实际,解决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以强化组织保障功能为重点,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首先,强化领导示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倡廉、带头践廉、带头悟廉,用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带动下属及身边人员,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当做固有职责,每季度到所管辖区域开展一次反腐倡廉活动,并由承包单位按时填写《反腐倡廉活动反馈单》,交由厂纪委存入个人廉政档案。同时,按照管业务与管廉洁相结合的原则,从自身做起,对“三重一大”问题实行集体民主决策,确保权力规范运作。其次,强化垂直监督。依据工作分工及业务管理职能,在全厂确定权力运行垂直监督系统13个,垂直监督流程227个,要求领导干部在行使上级对下级领导权的同时,要对下级的廉洁从业行为进行监督,当下级出现违规违纪问题时,垂直上级负有连带责任。在此基础上,分系统签订了《反腐倡廉垂直监督责任状》,并定期在班子会上汇报垂直监督履职情况,促使每名领导干部认真履行垂直监督职能。其三,强化系统制衡。依据党组织管辖范围,将所负责区域划分为各自管理系统,要求党组织负责人认真落实谁的系统谁管理、谁的流程谁监督、谁的下属谁承包,将反腐倡廉责任层层进行分解,对党员干部落实工作、执行制度、权力运159个责任系统,形成平行制约责任流程1138个。
二是以强化系统合力功能为重点,增强党员干部的风险防控意识。首先,运行轨迹,排查易发生腐败问题的行为节点580个,按照发生问题几率划分为A、B、C、D控措施678项。其次,扎实开展廉洁风险体系防控。针对纪检与审计、内控、质检等职能部门在工作运行中监督合力不强、工作衔接不紧等问题,我们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监督考核办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准则”,将决策与执行、审批与复核、调配与使用等权力进行分解,由不同岗位的业务人员完成,构建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权力制约机制。同时,运用内部审计、内控测试、质量检验等工作流程,全方位发挥风险点源多部门防控职能,使权力制衡与生产经营活动得到了真正融和。其三,扎实开展廉洁风险措施防控。充分利用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按“九步”内容脱产进行系统培训,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通过签订廉洁承诺“三保书”、适时开展对照承诺找差距等活动,促使党员干部及外来施工人员“阳光思维、阳光做事、阳光做人”;通过建立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切实调动了员工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通过加大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效能监察的工作力度,有效地规范了经营管理行为。
三是以强化惩戒查办功能为重点,健全完善责任追究机制。针对个别领导干部监督意识不强、人情面子较浓、执行力较弱等问题,我们健全完善三项责任追究机制。首先,建立对违规违纪者的责任追究机制。去年以来,先后对3个业务科室的4名相关责任人,因对工程项目监管不严造成质量及效益流失等问题给予了政纪处理;其次,建立对直线监督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机制。我们对于构成违规违纪的案件,在处理当事人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直线监督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去年以
来,有一名副职领导因所管科室出现问题被实施了责任追究;其三,建立对属地管理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机制。厂纪委采取听取汇报、检查相关资料、组织群众测评等方式,每半年对各系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核,对于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其及时进行完善和整改。去年以来,先后有一个基层单位,三、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五个环节的有效运行,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传统思维观念,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切实为广大党员干部及员工群众做出了表率。经过年...度工作考核,27个基层党总支、46个机关科室全部达到了优............................良,特别是在德、能、勤、绩、廉考核中,两级班子群众满意...........................度达到了以上;副科级以上干部群众满意度达到了....97%.....................95%...以上。? ...
二是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格局逐渐形成。五个环节的有效运行,促使各相关职能部门增强依法依规治企理念,在工程项目专项治理工作中,注重发挥组织协调、齐抓共管作用,把一个部门干不了、干不好的工作共同完成好。在物资采购质量管理自行选题立项效能监察工作中,注重发挥多部门联合监督把关作用,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一律按退换货处理,一年多来,共为采油厂避免经济损失330多万元。
三是生产经营管理进一步得到规范。五个环节的有效运行,进一步促进惩防体系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促使党员干部切实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在经营管理及日常事务中,自觉做到工作凭制度、议事凭规则、办事讲程序、事事有规范,不仅使自我控制意识转化为自我控制能力,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经营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截止到目前,继续保持了采油厂良好的生产经营势头,原油产量始终在计划线上运行。
第三篇:农业局着力抓好发展软环境建设
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软环境,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农业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以群众满意、企业满意为标准,以建设服务、效能、法制、责任、廉洁单位为主要目标,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狠抓“七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着力打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开明优惠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是严格实行审批事项清理放权制。对审批管理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把该减少的审批事项减到位、该明确的审批环节明确到位、该下放的权力下放到位。做到少而精、高效、优质服务,并严格管理。
二是严格实行部门首办责任制。凡一事一部门能解决的,必须由该部门以最快速度解决到位;凡一事涉及多个部门才能解决的,由首办部门牵头促使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否则,将严格追究责任。
三是严格实行服务事项公开承诺制。在清理、精简、规范的基础上,明确审批事项、审批程序、审批责任、审批权力、审批时限,向社会公开,增加透明度。同时要做到科室站所负责人、工作人员的姓名、电话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严格实行高效、优质、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限时办结制。凡登记类,只要资料证件齐全,当场当时办结;凡备案类,只要资料证件齐全,当天办结;凡审批类,一般情况三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情况七个工作日内办结。
五是严格实行重大项目集中申报制。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解决时限,由局领导牵头,职能科室站所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参加,对需要申报的重大项目进行集中论证,做到快速申报、快速评审、快速办结。
六是严格实行监督投诉制。成立**市农业局农业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举报投诉中心,举报投诉中心设在政策法规科,专门受理企业、群众、客商对全局单位及领导干部的投诉工作。做到凡投诉的百分之百受理、凡受理的百分之百查清、凡查清的百分之百依纪依规严格处理。
七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凡企业、群众、客商投诉的不作为、乱作为、效率低下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一经查实,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该撤职的撤职、该依法追究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四篇:加快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
加快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反映了党和国家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针对新课题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党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要求,并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认真落实改善民生的实践要求,就能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幸福美好。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既要毫不动摇地狠抓经济建设,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又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二是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又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是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又要从实际出发,有重点、分步骤地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四是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既要努力增加投入,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又要不断深化改革,使增加的投入有效发挥作用。
第五篇:着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着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项紧迫任务。
这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狠抓网络延伸、资源开发、信息发布等工作,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努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在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以农业部门网站为主的农业网站群,成功开发并投入使用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指挥调度卫星通信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农产品(16.79,-0.14,-0.83%)监测预警、遥感监测等应用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二是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推进。相关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应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办公自动化、农情调度、动物防疫、农业遥感和渔政指挥等信息系统;各地农业部门还根据管理和服务需要,开发应用了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基本农田管理等信息系统。三是大力整合开发涉农信息资源,积极开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工作,启动了“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等重点工程,为农民及时提供各种经济信息。
当前,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就要优化配置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积极开展农村公共信息服务,推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要形成贴近农民需要的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种养等方面的科技信息、技能培训信息以及政策法规、气象服务、灾害预防、劳务需求、村务公开信息。在信息传输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公共通信网络和其他专网、适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终端,将信息及时发布到农民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整合,形成合力,打造协同合作、上下联动的农业门户网站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业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权威性,使之成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依托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窗口。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农村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同时,积极鼓励国内外软件供应商、设备制造商和信息服务商参与平台建设,以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增强农业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开发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等应用信息系统。要完善农村市场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完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要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
要加快农业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要进一步实施“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等工程,加强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积极培养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和农业信息人员,不断提高农业信息的质量,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农民信息运用能力。要注重提高各级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要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机构建设,为农业信息化提供组织保障。要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要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其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要求。要认识到,加强农民信息素质培训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有关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针对农民特点,开展农民信息运用能力培训工作。比如,与劳务输出相结合,收集有关农村劳动力培训、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等相关信息,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服务;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广泛收集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和需求信息,为农户及时提供农产品价格行情和需求服务,促进农户自觉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种植养殖生产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育资源,结合“阳光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等工程计划的推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强化面向农民的农业技能及就业培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三,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开展农业电子商务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农业工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农业电子商务展开了研究,从研究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3个层面:一是从农业电子商务的模式角度进行的研究。二是从消费需求的角度展开的研究。三是重点关注农业生产环节的信息采集与处理。在相关研究中,多数学者认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促进信息流动、方便产业协调、提高市场透明度;可以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市场风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应努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要实现网上的交易,产品标准化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我国农业领域经过长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农业数据信息,建立了不同服务内容、不同表现形式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为实现农业信息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如果在农业信息的描述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大量的信息就会处于分散的状态,不能实现全社会的数据共享,这一方面会造成信息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可用的信息资源不足。因此,要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此同时,还要重视相关基地建设,可通过组建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优秀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推动农产品企业的集群化发展,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