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古诗二首 赠汪伦教案2 北京版
《 赠汪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根据诗歌的描绘,想象画面,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难点:
根据诗歌的描绘,想象画面,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板书(关爱他人 古诗两首)
一、导入。(3分钟)
1.承接课堂精彩两分钟,导入新课。感谢张凯文同学给我们带来的这个动人故事,这首深情的诗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这首《赠汪伦》
2.板书课题。师范写,生跟写,指导读准“赠、伦”,识记并书写“汪”。
3.读题,解题。(板书:李白 汪伦)
二、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2分钟)
孩子们,你有哪些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可以介绍给我们的小伙伴的。还记得我们学习《回乡偶书》时的“五读”吗?
三、初读感知。(5分钟)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认真真读一遍)
2.指名读,正音。
3.同桌对读。把诗歌读通顺、读流利。读对你就夸夸他,读错你就帮帮他。
4.学习生字“乘、舟”。(读音、笔顺、书写、组词)
5.师生合作读,自由读,指名读,读出节奏。
四、品读感悟。(15分钟)
1.观察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诗,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3.交流汇报。随机理解“将欲”“忽闻”(读出意外、惊喜之情)“踏歌”(动作演示)“深千尺”(了解夸张,读出水深,并拓展诗句)“不及”等词句。
4.师配乐范读,生闭眼想象:此时此刻,你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样画面?
5.说一说:是呀!李白就要乘船离开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你是汪伦,你会对李白唱些什么?此时此刻,望着匆匆赶来的汪伦,李白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你是李白,你会对汪伦说些什么?
6.演一演:播放《高山流水》,指名生表演悟情。(同桌表演、指名表演)
五、感情诵读。(3分钟)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的读。
六、补写诗句。
七、拓展延伸。
船渐渐远去,李白告别了汪伦,他们的友谊谱成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其实,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八、作业超市。
1.搜集更多送别诗读一读,背一背。
2.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给诗歌配一副画,并将古诗工工整整的抄写在画上。
3.将古诗改编成简单的情景剧,排练演出。
板书设计
赠汪伦
水深——情更深
教学总结: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我的教学以“诵读诗句,想象诗境,体会诗情”作为教学重点。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及“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思想,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新秩序,真正使学生做到“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本节课力求做到: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读诗,熟读成诵。在教学中,教者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读诗,借助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划分节奏读,跟着录音读,分小组赛读,师生合作读,创设情境引读等等。在逐层深入地读中,架起学生与诗歌沟通情感的桥梁,读中悟清,以读促背。
2、通过创设情境,深入理解诗句,体会表情达意的方法。在诵读和理解诗意的过程中,我极力创设情境再现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并进行引读,在教师的情感渲染中,在学生的朗朗诵读中,深入理解诗句,体会情感。
3、课内插入课外阅读材料,扩充阅读信息,破疑解难,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是理解诗歌的基础。结合《赠汪伦》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适时借助多媒体视频引入李白与汪伦成为好朋友的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奠定了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
4、扩展相关送别诗,积累语言,积淀情感。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送别诗。教师在精读一首《赠汪伦》的基础上,又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古诗积累,引出刚刚学过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进行诵读,接着又推荐一首课外的送别诗《别董大》,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从而丰富学生的积累。
不尽如人意的是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不够紧凑,前面读诗占用大量时间,导致拓展理解,情境表演时不够充分;拓展其他送别诗如果能在写法和表达情感上加以比较会更深入。
第二篇:古诗教案《赠汪伦》
古诗《赠汪伦》 教案
李想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中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视频教材,配乐旋律一段。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一起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个诗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欣赏古诗。
1、观看视频,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李白到好朋友汪伦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喝酒,作诗,两人非常开心。几天后,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伦很舍不得李白,于是就在岸边送李白。
2、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古诗,请幼儿欣赏。
师:故事里有一首小诗,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地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作者又是谁?
师:其实,这是一首赠别诗。是李白送给好朋友汪伦的诗。接下来,我给小朋友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3、出示图片,讲解古诗大意(译文口语化)。
李白乘着小船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岸边有人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拍子,告别的声音。李白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汪伦啊。李白非常感动,他觉得,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义深。
4、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欣赏古诗。
师:意思明白了吗?好,老师再来念一念,这一遍,请小朋友自己用心记一记,等一下,我们自己也要来学习这首诗。
三、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诵读。
师:你记住了哪一句诗?请你念一念。
1、教师指导学习单句古诗。
师:好,接下来,请你们跟着小胡老师,整首古诗一起学一学,念一念。
2、请幼儿集体朗诵。
3、请幼儿分组朗诵。
4、请个别小朋友朗诵。
5、配乐齐朗诵。
四、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提问: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间要怎样相处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不可以打打闹闹,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结束语:好了,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户外活动吧!
附古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赠汪伦》教案
江苏省吴江市八都镇中心小学钱金明
[设计理念]
着眼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尝试写诗。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2、理解欲、闻、不及的意思。
3、背诵、默写本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
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十三、创造性写一个和同学或亲人送别的篇段,能写成诗歌形式的,就写成诗歌形式,不能写的。仿照译句写一个片断。教师朗读上一学年一学生模仿《赠汪伦》写的一首诗:
赠外婆
吴岑岑
岑岑乘车将欲行,忽闻窗边叮咛声。秋时朝阳暖如火,恰似外婆送我情。
十四、学生开始作业。
第四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赠汪伦》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赠汪伦》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赠汪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应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教学方法及教学准备】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而学生课前又搜集了李白与汪伦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过程就利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境、诵诗文”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的。
【教学设计】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都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那么,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出示课件一)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抢答比赛中复习以前背诵过的古诗,尤其是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1、简介李白:刚才我们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呢?(由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
2、导入课题:李白一生当中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今天咱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
3、交流资料: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那么,谁能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呢?(让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
4、师讲故事:李白与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资源共享,相互交流资料,从而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情,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回忆学法: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古诗的呢?
(板: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境、诵诗文)
2、今天咱们就继续用这个学法来学习这首古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录音边想想脑子里会出现什么画面?(交流)
3、自由朗读古诗,在读的过程当中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懂的就作个记号。(自由读,指名读)
4、就学生所提的问题四人小组结合资料与注释自学。(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5、检查自学情况:
⑴解释“踏歌”并表演。
⑵大家都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不但把他送出家门,送出村口,送上船,而且还用这样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
⑶除了从踏歌相送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深情外,还从哪些诗句当中可以看出他们那浓浓深情?(三、四句)
⑷重点指导朗读三、四句(个人读──范读──齐读)
⑸其实,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里的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到底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如何表述,或有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由传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营造了一个师生之间的民主氛围,从而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⑹这时由师小结:哦!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来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更深)
⑺是呀!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呀!那就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浓浓的深情吧!(朗读全诗)
⑻重点的词语我们都已经解决掉了,那么,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找好伙伴讨论)
⑼指名汇报说诗意。
⑽待学生对古诗的大意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就让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对这首诗的感受,例如朗读、描图、说诗意、表演等等。(小组练习)
(采用朗读与说诗意的形式时可让学生要求老师配音乐或配动画,如果是采用画画的形式时就让他们站出来展示图画并解说)
(设计意图)这样引导学生有个性化的朗读,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会使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通过让学生以小组表演、描画等形式,体会古诗意境,就既解决了对古诗大意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指导背诵
刚才你们这样指指、说说、描描、画画、演演,已无形当中把诗歌都背出来了,谁能背的就请站起来背背!
五、学唱诗歌
诗歌,它不仅是一首古诗,同时也是一首歌曲,请欣赏儿歌《赠汪伦》并学唱。
六、扩展学习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提供三首,供大家课外自学:《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总之,在课堂上,我就相信了学生,给他们创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所谓当局者迷,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古诗二首教案 北京版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儿垂钓》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七绝~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稚、侧”,认识”纶”、”莓”,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遥招手、鱼惊、应”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话说出《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孩子的天真、可爱。3.掌握”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写一写”的学诗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默写全诗。5.品味乡村生活~感受童年快乐~生成素朴情趣。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和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积蓄童年情愫~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 品味古诗语言~抓住”蓬头”“遥招手”等词语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
1、让爸爸妈妈帮助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的乐事。
2、鱼竿、小凳、补充材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生趣
1.钓鱼确是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小孩儿学钓鱼就更有趣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师板书,。请大家拿出笔来~跟老师一起认认真真地在作业本上写好 课题。
【注意提示】”垂”的横画比较多~第二横最长~写的时候还要注意笔顺。”钓”的右边是一点。2.齐读课题。这个题目很好懂。同学们能通过这个题目猜出这首诗的内容吗, 3.看来同学们不仅是钓鱼的高手~还是猜谜的高手。二。初读觅趣。
1.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了、朗朗上口为止。11 2.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很顺口地读。3.读得不错:比如~”稚子”的”稚”是翘舌~”垂纶”的”纶”是边音~真是读得非常准确:谁再来读读看~不但顺口地读~而且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读: 4.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5.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6.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诗的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7.读诗就是要这样~读出节奏、读出味道~现在同学们一个个俨然已经成为了诗人。
刚才同学们通过题目猜了这首诗的内容~猜得不错:现在课文又读得这么棒~让你们联系诗句再来猜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我想一定能猜得更好~说得更具体。大家可以请插图帮忙。
指名回答。,这首诗说的是:一个小孩坐在草丛里学钓鱼~一个过路人向他问路~他怕鱼惊跑了~没有回答他。,看看~大家又进了一大步:
三、细读品趣。1.理解前两句
其实~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藏着许多有趣的画面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继续来细品其中的趣味~我们先猜这首诗的意思吧~争取猜得更准确。,1,先猜第一句 “蓬头稚子学垂纶”.你们先把”蓬头”、”稚子”、”垂纶”这三个词的意思猜出来。
“蓬头”的意思是头发乱蓬蓬的,”稚子”的意思是小孩子,”垂纶”的意思是钓鱼。, 猜得好:连起来怎么说,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学钓鱼。, ,2,下面我们来猜第二句”侧坐莓苔草映身”.”莓苔”的意思其实前面大家已经猜出来了~是什么,人不经常去的草丛,”侧坐”也好猜,为什么要侧着身子坐着呀,师示范~侧身观察~表现认真期盼的心情, ”侧坐莓苔”我们猜出来了~意思是, 那”草映身”呢,野草掩映着身子。, 也就是说~我们猜”映”的意思是掩映、遮掩,遮掩住整个身体吗,怎样的野草才能遮掩住小孩子的身子呢, ,3,前两句我们都猜好了~现在请大家合起来说一说。提醒一下~想好了再说~尽量说清楚、说完整。,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学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茂盛的野草遮掩着他的身子。, ,4,围绕着这句话~你觉得这个孩子哪儿让你觉得他特别有趣~特别惹人喜爱, ”蓬头”这个小孩子为什么会头发乱蓬蓬的,我们现在就来猜这个问题。你从”蓬头”中品出了趣~淘气~体会到孩子的天真可爱。
”侧坐”,认真专注的细微的动作~把小儿垂钓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草映身”,可见小孩子身子小,是啊~如果是大人哪会有”草映身”的趣味呢 ”稚子”,稚嫩~可爱~天真。
”学”非”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5,我们现在通过前两句来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加上表情读出小孩的淘气、认真,这是个淘气、顽皮的小孩。他喜欢钓鱼,蓬着头~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读出对小孩的喜欢。,这是个聪明的小孩。他虽然是在学钓鱼~可已经知道要找个偏僻的地方。,我们现在再来读这两句~来夸夸他。
2、理解后两句
刚才我们是用先猜词意~再把词意连起来猜出句意的办法~弄清楚了前两句的意思~感受到小儿钓鱼的一番情趣。下面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先读读后两句~再独立去猜后两句的意思。猜好了请悄悄 告诉我或者说给你的同桌听。,1,学生自由猜~告诉同桌~集体交流:一个过路人向小孩问路~小孩远远地向他招手~因为他怕把鱼惊跑了~所以不答应人。一个过路人干什么,小孩怎么做的, ,2,说得很好。能把这组有趣的镜头表演出来吗,谁来演”蓬头稚子”?
会钓鱼吗,那你是真正”学垂伦”哪:别紧张~老师教你~一手拿住鱼竿~给鱼钩装上鱼饵~再把鱼钩甩到河里~随时关注水面上浮漂的动静~一下子就学会了:,快看~一条鱼儿游过来了…… 侧过去看看哪: ,3,我就是那个路人了~我就站这儿行吗,那我还得远远的~到哪边呀, ,抓住”遥”,师自言自语:我跟老朋友已多年不曾见面了~这次应邀~特来拜访。可是几年不见~这道路跟村庄都有些变样了~我都不认得路了~这如何是好,得找人问问才行:,师用手张望,奇怪:远处有一个小孩蹲在草丛里干嘛呀,我来问问他:喂——小朋友——~到张家庄怎么走,声音大一些~语气要有礼貌, ,4,他演得对不对,是招手不是摇手,孩子那么小~你这样招手路人看得见吗, ,5,我这么礼貌地问路~这孩子不赶快大声告诉我~却对我招手~他心里在想什么呀,大声——着急~礼貌——
不能不理~担心—— ,师走上前,我来问问你~我请你帮忙~你不回答~对我招手:为什么不应声,你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个动作什么意思, ,6,这位路人你看见小孩在对你招手~又在想些什么呢,你会怎么看这位小孩儿,好的~看你钓鱼这么认真~我不会怪你的。, 知道我这位路人怎么想吗,这小鬼太有趣了~太可爱了~走看看去1真不错~既在享受着钓鱼的乐趣~也还不忘做个热心人:问路——哦~明白了~谢谢你:哟~鱼上钩了~快拉:, ,7,同学们~看到这有趣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是否想起了什么, ,8,我们演得怎样,谁还想来演一演:那好~大家朗诵前两句~后两句他们俩演: ,9,我们现在再通过后两句来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孩。,这是个聪明的小孩。他知道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这是个机灵的小孩。他知道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他又想告诉路人路怎么走~就叫路人走到身边再轻声地告诉他。,大家都在表扬这个小孩。加上动 作。读出童趣。
学生读。
四、诵读吟趣
1.一首《小儿垂钓》~短短四行~却给我们勾勒了一位天真浪漫~稚气可爱的小儿的形~,音乐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充满童趣的《小儿垂钓》师范读全诗。
2.哦~多么可爱的孩子呀~”蓬头、侧坐、学垂纶”还真钓到了鱼。孩子~你的心情怎样,你来开心地吟吟这首诗。
3.这位路人~你看见那个可爱的孩子了吗,你喜欢吗,读出你对孩子的喜欢来。
4.各位小诗人~你们也看见了那个孩子和那位路人吧~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家自由读诗吧~读出你自己的感受来。学生读。
5.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你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配乐齐诵。全体起立。
6.诗我们不仅会读了~会背了~还读出了诗中意~诗中趣。下面拿出练习本~写写这首诗。我找两个同学~上黑板~每人写一句。,字写得工整的, 写的时候注意四个字的写法。一是”蓬头”的”蓬”,草字头~乱得跟杂草一样,”稚”,右边是个隹~四条横,”纶” “莓、苔”
五、拓展赏趣
1.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
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请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材料~读了吗, 2.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按照刚才学古诗的方法~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好好体会一下其中的童趣。
3.学生汇报交流。,请三个左右的学生~提示:有喜欢×××写的诗吗, 《所 见》: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无忧无虑~多么快乐呀: 《村 居》:这么美的春光~放飞的岂只是纸鸢,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趣: 《宿新市徐公店》:多么漂亮的蝴蝶呀~抓到它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儿呀:就算是蝴蝶没抓到~可是快乐却已经装在他们心里了:
六、总结明趣
1、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儿垂钓》~还读了几首童趣诗。冰心奶奶曾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就是儿童。孩子们~你们拥有这世上最宝贵的童真、童趣、童心~永远不要放弃:童心不泯~童趣永在……
2、最后~让我们再把这首诗吟诵一遍~把这美好的童真童趣永留心间。——
七、布置作业
诗歌学完了~老师还想给大家留两个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完成吧:
1、展开想象~把《小儿垂钓》改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2、画出你想象中的小儿垂钓图~再和书本上的插图比较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