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2 16:5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设计》。

第一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布鲁纳的多元表征理论表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多种方式,多种方式之间建立起联系,才能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含义的理解。

1.注重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平均分,实现“多元表征”的统一。

本设计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对比,发现“平均分”的特点,继而亲手进行平均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结果,达成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的转化,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关注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分一分,并在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平均分,让学生经历用多样化的分法进行平均分的过程,加深对平均分的含义的理解和掌握。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糖果 各种形状的卡片若干张

第 1 页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情境图:明天是个好天气,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去参观科技园。听到这个好消息,二(1)班的学生可高兴啦,他们为明天的参观科技园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一分这些食品吧!⊙动手操作,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8页例1,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自由分糖果。

各组学生动手把6颗糖果分成3份,然后汇报结果。分法一:第一份和第二份都是1块,第三份是4块。分法二:第一份是1块,第二份是2块,第三份是3块。分法三:三份都是2块。(2)理解平均分。

①学生看图并汇报观察到的结果,引导学生了解分法的多样化。

②引导学生对比这三种分法,明确哪一种更公平,并说明理由。

(第三种分法更公平。因为第三种分法每份都同样多,不会出现争议。)(3)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第 2 页 叫平均分。(板书课题)(4)反馈练习。

①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页1题,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预设 第一种分法和第四种分法是平均分,因为第一种分法的每份都是3块,第四种分法的每份都是4块,所以是平均分。其他的分法不是每份都同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8页2题,然后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结果的。

预设 一共有16片枫叶,每4片一份,平均分成了4份。我是先数每份有4片,再数有4份,然后用乘法计算,算式是4×4=16(片)。

③通过刚才分糖果,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谁再来说一说?

预设 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什么是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含义。2.教学教材9页例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1)组织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18个小圆片,动手分一分,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2)汇报分法。

第 3 页 分法一:先每份分1个小圆片,然后每份再分1个,直到把18个小圆片分完,每份分了3个。

分法二:每份先分2个,然后每份再分1个,正好分完,每份分了3个。

分法三:每份分3个,正好一次就平均分成了6份。(3)学习表述平均分。

出示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分的,再看看图中是怎样表述分的结果的,然后引导学生按“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的形式说一说分的结果。

(4)反馈尝试:完成教材9页“做一做”,巩固平均分的方法,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分法的多样化,学会平均分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有效结合,加深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第 4 页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10页,例3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 的意识。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可以 分4份。【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具体感知“每2个分一份,8个分成这样的4组,就要分4份。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2页的第5题。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二第6题。

(1)第6题。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案例

《平均分》教学案例》摘要: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想法,也能简单地表述其中的规律。学生发言非常勇跃,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这时我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教课书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况放大图或课件;案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O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同学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例1,引入“平均分”。

谈话: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件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都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课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课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O卡片)分一分。(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么分得,分得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吧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2.练习三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教学设计人:刘安平

性别:男

年龄:51岁

职务:教师 职称:小教高级

工作单位:湖北省天门市佛子山镇张场小学 邮政编码:431700

电话:***

第四篇: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节课是是建立在二年级上册所学的内容表内乘法的基础上,为今后学习各种除法、除法应用题及分数的含义打下基础。因此,这一课的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情境,实际操作,想想分分,巩固练习这样几个层次,完成对新知识的牵引,让学生由已知感受末知,从末知探求新知。

二、设计理念

我在设计本堂课的依据的理念是:新课标指出每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积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学思想,养成数学能力,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分分摆摆的操作,了解什么是平均分及怎样分才是平均分,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并由此粗浅的感知除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能用学到的平均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还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每份同样多才是平均分,而难点则是平均分的分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曾经听过为这样一句话:“课伊始,趣味鲜;课进行,趣味浓;课结束,趣末尽”,说明在一节课中 “趣”字应该贯穿始终,而起始阶段的“趣”味显现就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牢牢的抓住学生的心,而且能缩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趣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教学例2。

让学生自动动手分东西,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知识,同时也能反馈于教师,让教师了解本堂课、本班学生存在的缺陷,以使做到堂堂清。

1、判断题(叫学生判断这样是不是平均分)检验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弄清楚是怎样圈的,然后填一填。

让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按每几个一份来分的,分成了几份。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学会了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有关平均分的现象。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说课稿

《平均分》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节“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第一课时,教材第12页至14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

二、根据课标要求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举例说明“每份同样多”,并能说出平均分的含义。

2.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平均分的方法。

三、教学资源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主题情境,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实物学具,在真实的数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二)主要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基于此,在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积淀经验。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四个环节:1.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2.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3.应用新知,理解“平均分”4.全课总结。下面就每个环节的设计流程及设计意图进行说明。

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这个环节主要从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情境引入,初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二(1)班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把图中小朋友分东西的场景进行描述,尤其是对“分橘子”、“分糖果”的情景进行猜想:小朋友手里拿的橘子、糖果应该放在哪一堆里?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情境的原因是孩子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在观察分食品的场景中,那种要求分的公平、一样多的分配方案是出自孩子们内心需求的,因此,会很自然的产生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让他们初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

2.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学具图形代替实物,按照小组人数将这些“实物”进行分配,然后集体交流,汇报分的过程及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是相对开放的,组内利用学具代替实物,各种“实物”的数量也不一样,按照4个人来分,会出现每人分得同样多,也会出现每人分得不同样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展示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的策略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实现经验互补,也为教师调整教学预案提供现实情境。这个环节使进一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

3.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利用实物展台,选取平均分和没有平均分的小组进行对比,并交流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由此揭示这种公平的分法——平均分的概念。

【设计意图:经过平均分和没有平均分的对比,让学生再次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过程和分法,建立深刻的“平均分“表象——

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展示和交流,引导一部分学生能比较清楚地说出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

4.在渗透份数,每份数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课件出示练习三第2题:小红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她有三种分法,哪种分法是对的?先由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想法,再指名汇报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平均分“的概念判断“哪种分法对”,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渗透份数、每份数,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这个环节主要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教学例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引发思考:可以怎样平均分?

2.动手操作,展示平均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环节在四人小组内进行,根据问题,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完成“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的任务,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使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在不同分法的交流中,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最优化解题策略有进一步的体验。】

3.再次操作,强化平均分。将问题稍加改动:如果把这15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你还会分吗?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分,展示分法。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操作,进一步强化平均分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规范的说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这个环节从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1.联系实际,练习体验。完成13页、14页“做一做”,根据学生差异,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操作,再让学生交流分的方法和结果。

2.拓展练习。把12根小棒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先让学生小组内动手操作,再进行交流,并规范的表述:把多少平均分,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设计意图:在开放的操作情境中,进一步深化对平均分的理解,灵活快速的应运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全课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汇报给同学、老师和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意义和平均分的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下载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说课稿

    2015——2016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说课稿 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二) 》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二) 》教案平均分 【教学内容】教科书1页例3 做一做 练习三4~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1、例2”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例1、例2通过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7~12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8~11页,例1、例2及练习二1题、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均分》 人教版

    《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例1、例2(第8-9页,第11页)。【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