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真实情境的化学教学是优化教学的有效方式(推荐)
基于真实情境的化学教学是优化教学的有效方式
创设教学情境是是优化教学的有效方式,也是新课改实施以来老师们积极探索的一种教学途径。作为一种教学技能,情境设置的功能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强化、维持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等活动,能够起衔接作用,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在教学的全程发挥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教学效益。,只有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集中注意力,才能有效参与教学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好化学教学情境呢?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1.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发生认知矛盾,而这正好是我们教师利用的良好契机,通过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能达到最终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把酸碱两种溶液混合,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然后,向学生演示用滴管向盛有5%的盐酸的试管中滴加5%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后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得到能反应但现象不明显或不能反应两种有冲突的答案。为验证猜想,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实验,各抒己见,相互评价设计的方案并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改进。通过认知冲突的解决,极大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本身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烧开水时,不小心将少量水泼撒到煤炉火焰上,炉火不但不减退,反而蹿出一股火焰且燃烧更旺;冬天关闭门窗用炉火取暖,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煤气中毒等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的生活经验绝大部分部分学生都
有,最容易启发学生形成表象,积极思考,达到兴奋状态,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溶液”时,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如淘米后剩下的淘米水,马铃薯切成丝在水中浸洗后的液体是悬浊液;用洗涤剂洗油脂形成乳化现象与用汽油洗油渍形成溶液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学习“物质组成的表示”时,可以取许多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药品,食品标签作为教学情境,并要求学生分析有关成分及其含量的意义。在学习“盐”时,可以结合生活中“为什么面粉经发酵后蒸熟的馒头疏松多孔”等创设经验情境。
在介绍食品中的有机物时,课前让学生收集厨房中常见的食品、调味品的包装袋,并调查其中所含物质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是否有分类不明确的,并记录下来。教学过程中首先提问:在家中煮饭时,有时候不小心将饭煮糊了,你们看到了些什么?闻到了些什么?学生回答:我们会看到有黑色焦糊,并闻到有糊状焦味,说明米饭中含有碳元素。小结:这类物质在组成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含有碳元素,引入新课———食物中的有机物。创设问题情境: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物品的包装,你知道这些物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物吗?通过学生调查,得出食品中的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是人体所需的有机营养素。总结出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3.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这种现代教学手段在与学科的整合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效果。首先,在课一开始时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去;其次,还能使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微观现象进行宏观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最后,利用多媒体还能模拟实验,特别是将一些污染性大或者危险性大的实验,通过多媒体辅助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本人在演示氢气的爆鸣实验时,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且放慢速度展示爆炸的全过程以及可能因为错误操作会产生的后果等,都向学生进行了直观形象的演示,这样不仅增强了实验的教学效果,而且还给学生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讨论问题的机会,促使了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4.在实验中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也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可让学生表演“水中生火”、“魔棒点灯”和“烧不坏的手帕”等趣味实验。在学习“氧气的检验”时,老师先不讲检验方法,而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结合自己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从而产生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例如你能说出砖头的各种用途吗?例如造房子,垒起来作凳子,代替“哑铃”锻炼身体,当榔头敲钉子,„„凡此种种。这种是发散思维的心理活动。还可以补充:(1)将两只高低不同、粗细不同、质地不同的蜡烛分别点燃,然后用同样大小的烧杯罩住,观察现象。(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生石灰和一颗鹌鹑蛋,然后倒入水,观察现象。通过观察以上两个实验,你能发现和提出什么问题?
5.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单纯地向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讲授会使学生感到疲倦,时间一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会减弱,而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化学学习有一种全新的感受,而且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特别是学习一些化学发现中的创新、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从中获得基本的思维方法和技巧。
二、创设学习情境的注意事项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任务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明确目标,才能使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更有目的性。
2.创设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去探究一些可理解、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自我发展。
3.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化学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情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和定向的作用,并且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教学的规律,认真学习和掌握化学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化学教学情境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能够更好地与化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真正得到更好的学习和锻炼,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第二篇:真实情境的化学教学功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创设情境是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在当前的教学中,情境教学已经成为教学学习活动的一种潮流。我认为基于真实情境的化学教学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中有如下功能:
第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又可以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要。成功的学习又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都将得到提高。
第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情境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造成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有助于学生高效理解化学知识。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借助于一定的化学教学情景,可以使化学知识的学习由难变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有助于学生认识和学习化学知识。第四,能够使学生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积极创设各种真实、具体、生动的化学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体会化学与技术、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三篇:化学情境教学
课题工作总结(2009.9--2010.1)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化学教学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总是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初中化学内容很多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与科学发展前沿密切相关,为了更好体现新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而又因为九年级的教学面临着升学考试,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进行情境教学,既激发兴趣,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提出本课题是及时而必要的。
本课题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通过对实验情境、问题探究情境、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性的创设研究,对课堂教学环节中情境的合理创设时机进行研究,从而逐渐对初三教材的情境教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设计,使之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服务。
一、本学期主要工作
本学期我们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紧紧围绕课题的总体 方案展开研究活动:
(1)初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情境教学”和“有效教学”两种理论的结合,为此我们组织组内教师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使大家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开展了“同题异构”活动
化学微观知识的教学历来是教学难点,本学期,我们就“构成物
质的基本微粒”这一节内容开展了“同题异构”活动,组内每个老师都针对这块内容上了一节教研课,在同样的课题中,我们看到了每个老师不同的授课方法和鲜明的个性特点。让我们彼此思想产生更多碰撞,对这一内容的有效教学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3)在各级教研活动中展示风采
本学期学校有多次教学展示活动,我组冯佩娟、史晓程先后上了 对外公开课,李春燕、促勇老师上了园区公开课,仲勇教师还在赛课中获得了园区一等奖。每一节公开课前组内老师都会认真磨课,认真研讨教学的各个五一节,力求既新颖又有效.每节课都能体现有并行情境教学的理念,获得广泛好评。(4)课题初步成果
本学期周晓有有一篇论文在省蓝天杯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一篇
在苏州市年会中获一等奖,教学设计“奇妙的石灰家庭”获省一等奖。史晓程和顾静老师的论文也分别获得省三等奖。
二、现阶段主要存在问题 组内老师思想上还不够重视,忙于毕业班教学工作,还没能把对 课题的研究自然地渗透于日常教学中,的活动后的反思总结不够到位。
三、下学期工作打算
下一学期,我们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完善和提高。
(1)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组内教师的科研认识和科研热
情。教师需要先学习,深刻俯理论内涵,才能高速自己的教学思想,在日常的教学中去指导教学,将有效情境教学的理念自觉渗透在每一节课中,并希望组内老师能更多地撰写教学论文。
(2)将新授课的情境素材积累汇总,将优秀的课例、课件、教学 设计集中整理,充实我们的教学素材。
(3)继续开展“同题异构”活动。除了开展活动,更重要的是做 好课后的研讨、反思,让教活动落到实处。
(4)继续以反思促成长。注意积累、善于总结,及时记载研究中 的真实故事,做到一课一评一反思,同时对课题研究开展的活动情况及时总结,认真分析每次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并及时交流,对课题的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
第四篇:有效识字情境教学
有效识字情境教学
《标准》强调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和写作的基础,是一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过程就是学习文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给人的感官以多重刺激。凭借汉字阅读和凭借拼音阅读的效果和收获是不一样的。以下是我调查到的一些教师关于有效的情境 识字教学的案例。
案例1:教学一个“碧”字,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它是一个“王”字加一个“白”下面再加一个石头的“石”字,不要记错了,然后让学生伸出手指来念:一笔横,二笔横,三笔竖……最后布置抄写八遍。可是还是有很多同学把“白”字写在“石”字的位置,而“石”字去写在了“白”字有位置。而另一位教师同样教的是这个“碧”字,她编成一首儿歌“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的字形。还有教那个“星”字,她又编成:“星星宝宝哪里来,太阳妈妈生出来。
儿歌识字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我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成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案例2:教“日”字时,教师编成了“四周不透风,一横在当中”的字谜,小朋友们猜中后,兴致勃勃。教师趁机教“目” 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个谜面,请其他同学猜猜看好吗?”在“日 ”字谜的启发下,小朋友很快编出“四面不透风,两横在当中”的字谜,经过老师的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大雨冲倒一座山”(谜底:雪)、“白云跟着走”(谜底:运)等。
字谜识字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老师根据字的形状和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了。
猜字谜和编字谜为孩子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使学习生动有趣,唤出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这样既能帮助儿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又能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案例3: 教“藏”字,老师先讲清“藏 ”可以分成四部分“艹、爿、臣、戈”,再讲清各部分的意思,然后结合故事演示课件:古时候,有个大臣(出示“臣”字)发现有敌人在后面追他,他就赶快跑到卖兵器的地方。这时他看到时墙角有一团草,就马上拿草来放在自己的头上(拖动“艹”),他又看到旁边有一大堆木材,他连忙把木材搬过来,放在自己的左边(拖动“爿”),这时他又发现自己的右边还露在外面,他又赶紧去拿几件兵器放在自己的右边(拖动“戈”组成“藏”)。敌人追上后看了看就离开了。学生们津津有味的听着,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接着问:“敌人为什么没有发现他,啊?”学生们答:“因 为大臣藏起来了!”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轻轻松松地记清了字形,还理解了字义。
由于学生在识字过程中,通过故事把枯燥的机械的识记变为有意义的有情节的识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不但有效的减轻了学生的识字负担,而且印象深刻,很难遗忘。
案例4:“柳”字一直到高年级都 有学生把中间的那一撇忘记写,在教学中我们就专门抓住这一重要点,引导学生们想象:微风吹来了柳枝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柳枝细一些,微风中轻轻地飘起来;有的柳枝粗一些,微风中还是那样挺直的,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再也不会将“那微风中飘起的柳枝”给忘记了。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案例5:1)“开火车”:老师说:火车火车往哪开,其他学生边做发火车开动的动作,边说火车火车往这儿开。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来,先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后继续开(读错的学生要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2)“手拉手、交朋友”:教师准备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走在一起手拉手交朋友。
3)“摘苹果”: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用卡纸果篮(学生拼出生字的正确读音)摘下对应的苹果(生字)。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
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利用这一点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学生学的情趣盎然,单调的识字教学或词语复习变得丰富多彩。
在长期的教学中,老师创造了的多种多样识字方法,如集中识字、随文识字、谜语识字、归类识字、联想识字、注音识字、图画识字、生活识字、游戏识字、生字开花识字、情境识等。这些识字方法都积累了老师们许多宝贵的经验。教学中我们应博采众长,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组织教学,不应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必然走向封闭、单调,甚至牵强附会,不尽情理。学生的发展是唯一的追求,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认字,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我们把运用到的识字法和看到听到的识字法进行了归类,分析出一些比较易于孩子们接受又非常有趣识字法。如图文识字、生字开花、熟字换偏旁识字、猜谜语识字、联想识字、故事情节识字、游戏识字等有效的情境识字教学法。
第五篇:教学情境的设计方式
教学情境的设计方式 句容市行香中学糜森奇
教学情境是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氛围,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它能对教学过程起引导、定向、调节和控制作用。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匹配;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构,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学数学的心理特点,创设各种含有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教学情境。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故事化情境
学生往往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适合学生的路子。例:在学习《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第二课时,可以对学生讲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个哲学家泰勒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埃及伊西达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勒斯问司祭长:“有谁知道这金字塔有多高吗?” 司祭长告诉他“没有,古代书本中没有告诉这个,而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使我们不可能大概地判定这金字塔有多高。” 泰勒斯说“可是,这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我可以根据我的身高测出塔的高度。”众人感到惊讶,说完,泰勒斯随即从白长
袍下取出一条结绳,在他助手的帮助下,很快测得塔高131米。(讲故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故事讲完后,学生们都产生疑惑的眼光,这时教师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如何测出塔高吗?”,学生们面面相视,回答不出,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下面将学的相似三角形的内容就能帮助你回答这一问题„„,等学完新课后,师生回过头来思考泰勒斯是采用了一个什么原理测量金字塔的„„,这样一个自然延伸的教学情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活动化情境
适宜的情境往往是跟实际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设计开展活动化的教学情境,便于展开研究、协作和问题解决等研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适用的设置情境的有效方式。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有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的依赖老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例: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可事先让学生准备五根长度分别为3、4、5、7、8的木棒。提出任务:①取出三根木棒,拼成三角形,请你描述如何拼?②任意三根小棒是否能拼成三角形?③有几组三根小棒能拼成三角形?④能拼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关系?⑤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你的猜想。
3、生活化情境
从教学与生活,社会的结合点入手,设计教学情境。实践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跟其形式、运用的社会和自然情境结合时,有意义的学习才可能发生,所学的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中再应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现代课程改革与现代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以及环境等现代科学前沿内容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方式。知识技能和情感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把知识、技能情感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情境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已知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一条直线和圆心的距离为①4.5cm;②6.5cm.③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事实上是一道常规题,在教学中,我们将这个问题改为一道贴近生活的问题:比如说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台风中心直径是60km在某城市正南50km处,以北偏东30º方向前进,问该城市是否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被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了数学的适用性。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让学生思维朝纵深方向发展。如该城市遭受台风袭击的时间有多长?等等。
4、问题化情境
适宜的情境一般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利用问题探究方式来设计教学情境便于为数学课程设计适宜的学习情境。在数学发展历史、数学学习中都可以找到生动的问题的素材。模拟数学家进行数学发展的探索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情境,有着巨大的智力价值和非智力价值。利用认知的矛盾问题创设情境。新知识、旧知识的矛盾问题,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问题,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问题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识氛围和情感氛围,因而都是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积极的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他们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例: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先提问:A、举两个例子说明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B、一元一次方程中最关键的项是什么?然后在学生举的例子上添加一个二次项,问:这还是一元一次方程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方程呢?这时,原有的“旧知”与教材的“新知”在学生心理上产生认知冲突,学生渴望知道答案,此时老师不失时机地问:你想知道吗?这样处理,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为今后学习一元高次方程的概念做好了准备。
当然创设情境的方式远不至这些,随着教学手段的提升我们可利用的资源也在不断扩大以前讲“全等三角形”时,过去只能拿两张纸片做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告诉学生“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现在可以用《几何画板》方便地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的手段演示两个三角形重合,而且可以组合一些常见的全等形,使学生直观认识图形,抓住图形的内在联系;又例如:“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都是教学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但计算机却能让几何图形都“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