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桂花雨

时间:2019-05-12 16:5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桂花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桂花雨》。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桂花雨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1课 桂花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在体悟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创作小诗,练习写作。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小诗创作。教具准备:课件、练习纸

一、谈话导入。

1、在这桂子飘香的时节,我们继续学习作家琦君笔下的《桂花雨》。

2、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喜欢桂花的什么呢?(板书:桂花香、摇花乐)

3、是呀,即使长大后身在他乡,我还是会想起——(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导读)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去摇桂花,一起去享受那花雨缤纷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二、自主阅读,感受“摇花乐”。

1、感受“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体现“我”“摇花乐”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读一读,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课件出示)

a、抓“老是”“缠”等词,体会作者是那么喜欢摇桂花,盼着摇桂花。b、(注意这句话后面的感叹号)师生分角色演读,读出迫不及待的心情。这真是:金风爽,桂子香,小小娃儿缠摇花,妈妈,妈妈,快摇啊,妈妈,妈妈快摇啊,摇花的快乐是期盼。

(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a、老师在演读时导入。(课件出示)把握几个动词“帮着”“铺”“抱”“使劲地摇”。b、我眼前出现了小琦君快乐、忙碌的身影!师生共同演读。

我们来把她忙碌的样子编成一段小诗,把你的练习纸拿出来,写一写。铺竹席,抱花树,使劲摇,桂花飘,摇花的快乐是忙碌。

(3)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课件出示)

a、抓“喊”以及三个感叹号体会欢乐无比。欢乐无比,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b、((课件出示)一组表达欢乐心情的词语)(读词,分男女读)你就是小琦君,你想怎么喊?共同演绎。

c、让我们一同去沐浴这场快乐的桂花雨吧((课件出示)播放特效)!教师描述:瞧,桂花带着迷人的香气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啊,好香的雨啊!这细小的桂花会落在了我们的头上、脸上、脖子上、衣服上,落满了全身,清清的,痒痒的,就像___________。这雨可真——香呀!

d、谁来读好这句话。这回,不光要读出快乐,还要让人觉得你被陶醉了。e、这美美的桂花雨,你能编成小诗吗?

写话:桂花落,落满身,像雨点,香飘飘,摇花的快乐是妙想。

2、感受父母乡亲的“摇花乐”。

感受到“摇花乐”的仅仅只是作者一个人吗?还有谁,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呢?(父母)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

(1)父亲母亲的快乐。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则——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 “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课件出示)a、你从母亲 “洗净”“撮”,体会到了什么?

b、现在你就是父亲,你诗兴发了,正兴致勃勃地口占一绝——(课件出示 单独出现父亲的诗)(2)全村乡亲们的快乐。

过渡:摇桂花给我和我的家人带来了无穷的快乐,还有什么人也乐在其中呢?

a、课件出示: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再好的花儿都有谢的时候,为什么这里的桂花全年都香呢?看来不仅仅是指桂花本身的香了,那是什么的香呢?

引读:原来勤劳能干的家乡人在摇落桂花以后,全家动员先,然后,再。桂花晒干了 就。收藏好的桂花可以,可以,过年时还可以。

小结:这一连串动作的词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摇落桂花后忙忙碌碌收桂花的欢 快场景。这正如父亲诗中所说“竞收桂子庆丰年”。

b、是呀,大伙儿都沉醉了。一个“沉浸”还写出了我家桂子丰收后带给乡亲们的快乐。让我们读出这份丰收的快乐,分享的快乐!(齐读该句)c、说到这儿啊,老师又有了几句诗,你们想不想试试?

写话:晒桂花,泡花茶,桂花卤,桂花糕,摇花的快乐是品味,是幸福!(3)品味诗中情。(课件出示)

a、此刻,我们再次细细回味父亲的诗,你觉得摇桂花摇出了什么呀? 生:我觉得摇桂花摇出了香气

师:是啊,正如诗中所写“细细香风淡淡烟”,还摇出了什么? 生:还摇出了快乐

师:嗯,儿童解得摇花乐(这一次学生都跟着齐诵了),解,就是知道、明白的意思。还有吗? 生:还摇出了丰年

师:丰年,还可以说摇出了“丰收”,“竞收桂子庆丰年”。“竞”,在这里就是抢、争。

生:还摇出了甜甜的梦

师:引读:花雨缤纷——入梦甜。

b、小结:摇桂花,摇出香,摇出乐,摇出丰收,摇得花雨缤纷,摇得梦儿香甜甜。让我们一起再来快快乐乐地吟诵这首诗吧。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桂花雨呀?

三、体悟“思乡情”

作者十二岁时就和母亲离开了老家,也离开了这给他带来童年快乐的桂花树,每次作者从外地回家时,总要给爱桂花的母亲捧上一大袋„„

1.[出示课件]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吗?

3、那么为什么就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思乡情)

4、是呀,母亲这是思念故乡了。故乡的桂花雨,是母亲珍爱的。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啊!哎,正如杜甫诗中说的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所以母亲会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5、母亲对家乡的眷恋也感染着我(导读)(课件出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四、评价结课。

今天我们跟着作者一同分享了芳香四溢的桂花雨,和他一起感受了童年的摇花乐,还因此作了一首不错的小诗呢!(展示全诗)板书设计

桂花香

桂花雨 摇花乐

思乡情

第二篇:苏教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双桥中心学习二〇一八学年上学期 四年级(3)班语文教学计划

罗倩雯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主要工具,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从事各项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的主要工具;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对小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学期特拟订语文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同学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有一个良好的班风,能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学习任务,在老师的辅导下有能力带动班上的学生学习。有十七名从海子小学转入的学生学习基本功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生基本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积极进行家访,使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喜欢学习。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引导其读适合他们的儿童外读物,扩宽其知识面,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通过三年的教育,大部分同学能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同学、认真学习。有3名学生的行为不够良好些,教师得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措施反复抓,抓反复,使其达到转变的目的。

二、奋斗目标

(1)熟悉拼读音节,掌握新课标要求的识字量,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的目的。(2)使学生按要求会写简单的一段话。(3)加强书写训练,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4)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60分以上。

(5)重视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6)形成活泼、开朗、奋发向上、遵守纪律的班集体。

三、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科书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注意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首先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编排

全册教材由“培训良好的习惯(7)”与“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4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本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338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223个,另外的115个生字只要求认识。

凡是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一一列出;只要求认识的字则列在田字格上面的两条绿线内。课本最后按课次安排了生字表,以便复习、巩固。每课后面田字格中的红字供学生按笔顺描红。教材列出了常用的多音字,在其右上角加“*”以示区别。多音字仍然只在要求会写的生字出现其他读法时列出,但不计入生字总量。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旨在增加儿童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按笔顺描红,坚持好写字的基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有时练习造句,从而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下基础。此外,有的课文后面还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全册教材共安排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学用字词句方面,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通过综合练习,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进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朗读背诵方面,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每单元安排8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又押韵上口,利于学生积累,增加文化底蕴;二是安排了短小精悍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这些阅读材料包括儿童诗、古诗、名言、谚语、春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多为韵文,学生喜欢识记。

写字方面,继续强调按照规范严格练字。写字内容按汉字的常见杜绝形式归类集中,让学生在练习中自己去体会、揣摩汉字的结构规律。

口语交际方面,安排了“学会感谢”、“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学会赞美”、“根据漫画编故事”……内容,让学生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说话,有的则先说一说再写下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饿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和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学习正确使用和保管毛笔,并养成习惯。

(6)学习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学习和掌握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38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23个,并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入体”。(4)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得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查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养成乐于写日记的好习惯。(4)能够使用逗号、逗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

(5)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并能适当、合理展开想象。做到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五、教学重点

1、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

2、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48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5、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听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6、会写简单的一段话或一件事。

六、教学难点

1、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

2、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能看图说一段完整的话或几段连贯的话。

七、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杜绝无教案上课;

2、认真批改、作业、试卷,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查缺补漏,做好相关的记录;

3、重视学生对拼音、字、词、句的训练,作业突出知识的重点,题型新颖,形式多样;

4、善于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关心、热爱、辅导学生;

5、经常与学生、家长、教师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成立学习辅导小组;

7、举行语文知识竞赛和交流活动。

2018年9月4日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案《桂花雨》

桂花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并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文本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三、课前准备:课外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琦君及其作品《桂花雨》《水是故乡甜》《家乡味》等。

四、过程预设(1课时)

(一)入文,启动情感

1、读课题,谈桂花:八月中秋,正是桂花正香时,走在校园的小路上,你一定能闻到浓郁的香味儿,细细小小的金黄色小花飘飘洒洒,如雨洒向大地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2、这迷人的芬芳也永远地印在作家琦君的心中,童年的一幕幕犹如桂花浓郁的芬芳飘洒在记忆中。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她的《桂花雨》,感受那份浓浓的情。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第一次朗读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次朗读,读出一点对课文的感受来。

2、交流检查:

(1)读完文章,掩卷而思,你想说什么?(你了解了什么)(2)快速看一遍课文,想想课文写到哪几件事?

(3)选择一件事,读给大家听,注意读出自己初步的感觉来。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初次朗读文章,除了读正确通顺之外,对文章的语言、情感已有所感受,尽管粗浅。让他们在读中尽量表达自己的感受,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能把自己的一些感受有意识地表达出来,这也是培养他们的语文意识。】

(三)品读,悟“我与桂花情”:

1、导:《桂花雨》的原文里有这样一句话特别感人:“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出示这句话,学生读一读。)这平平常常的桂花,为什么这般地让作者魂牵梦萦呢?静心默读,课文的字里行间一定能让读懂作者的这份心境。

2、自由朗读,把自己的感受以简单的批注写下来。

3、交流读书感受,品“独爱桂花”:

(1)读第二段,你从哪些地方品出“我”独爱桂花?

(2)交流:“桂花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花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是,只见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①“笨笨的”:读这个词,你想到什么?桂花笨笨的,你又怎么想?一边想象一边朗读:远离故乡的作者,当在心里说出的“桂花笨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从“笨笨的”一词体会作者心中的那份掩饰不住的亲切、喜爱。)

小结:一个看似简单的词,却融入了作者一种心境,我们需要细细地品,细细地想,读到词语的心灵中去。

②这句中,还有哪些词句勾起了你的想象、给你感受?(学生畅谈想法。)(3)小结:“我”独爱桂花,那笨笨的样子是那么可爱,亲切,难怪作者说——“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深情地朗读这一句)

【设计意图:本单元在阅读能力要求能感受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就需要学生立足语言细品,重视语言的内涵。一个词,一句话,正是作者赋予它情感才显得生动灵性,学生的品读,就是从词语中还原作者的情感。】

4、品“摇花乐”:

(1)我的记忆里,摇花是最快乐的,3—6段中,写“我”摇花的句子,反复读读,感受“我”的快乐。

(2)交流,畅谈读书收获,重点点拨:

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从“总是”“缠”这些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②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a 指名读正确。b 引读:

摇桂花,我是那么快乐,因为我知道,桂花一定要摇下来才好——(读第四段)

所以,我盼着摇桂花——(看看图中的小女孩,看看她的动作表情,仿佛在说着什么?)朗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小姑娘抬起头来,看啊,看啊,那桂花是怎么样的?看图,想象。桂花飘到哪里,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写一写:我抬起头来„„

再读句子。

(3)小结:童年的我,就是这样沐浴在桂花雨中,桂花,怎不让我——魂牵梦萦呢?

(学生带着想象、神往地朗读: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设计意图:以原文中的“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一情感的浓缩之语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畅谈感受,点拨以重点词句,使学生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作者怎样表达情感。】

(三)再品,悟“母亲与桂花情”:

1、导:杭州的桂花是很有名的,作者也曾采过杭州的桂花回家,同是桂花,同是芬芳,母亲却这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出示句子,朗读)

2、你认为是这样吗?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读读,说说理由。

3、学生自由朗读感受,交流句子: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醒里的。

(1)引导:轻轻读,盯住句子中的一些词,读着,琢磨着,你能读出什么来?(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肯定比故乡的一棵桂花香。)

(2)质疑:可是母亲为什么总是这样说呢?

4、导入:读书,不仅要读懂文字,还要读出文字里藏着的内涵。细细地品品作者写关于母亲的文字,你会有新的发现。动笔划划写母亲的词句,想想母亲与桂花之间会是怎么的情感?

5、静心默读,写写批注,交流感受,相互修改补充,重点点拨:(1)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从母亲的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2)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农家生活画面?(母亲看桂花、收桂花、晒桂花、送桂花、吃桂花糕、喝着桂花茶„„)

桂花,带给淳朴的故乡人是那么美的亲情,所以,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几十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想象:看图中的山间小路,上工下工的人、走亲访友的人、农家,生活在这片桂花中,会怎么样的?(感受恬淡、宁静、诗意的生活气息)

浸在桂花香里的生活是那么美好,所以,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总会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4)想想,离开家乡,离开这棵桂花,很多年过去了,当我把一束桂花放在母亲前面的时候,你想,母亲会怎么讲的?

再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能想象母亲说话时的神情吗?

(母亲轻轻地叹口气,眼睛望着远方,深情地说:„„)

那是母亲深深的留恋啊。家乡的桂花有收获、赠送和分享的快乐,你说,那香味仅仅只是桂花的香味吗?

(5)桂花雨里,是我童年的快乐,是故乡浓浓的亲情,无论走到那里,故乡的桂花总是最香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设计意图:“月是故乡明,花是故土香”,乡情就这样萦绕在远离故土的人们心头,母亲心中的那份对桂花的情感,是因为她在故土的生活与桂花曾经不可分离,桂花是母亲思乡情的依托。当学生静心品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当这些文字成为生活画面的时候,自然就读懂了母亲和“我”深刻的故土情怀了。因此,教学中,在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将几段文字通过想象转化成生活的画面,使学生的头脑真正在学习中动起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相互的对话就都有了可能。】

(四)想象写作:

1、介绍作家琦君:琦君的小说和散文,像是我们脑海中的一段段的回忆,唤起了我们儿少时期的梦想与纯真。从琦君细腻的文笔中,我们发现原来平凡的生活里,积累了许多情感和思念,这些从来都不曾遗忘过,只是尘封在心底的最深处。散文集《桂花雨》。

2、创设想象:这位作家原是温州永嘉人,1949年到台湾,后来定居美国。假如有一天,她回到童年时生活的这片山园,她又看到童年摇过的桂花树,而这一切都变了,发挥想象,写写:重见故乡的桂花树(想象:阔别了半个世界的家园,怎么的山,怎样的路,怎样的小院,怎样的家乡人?假如站在桂花树下,回忆的又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读写结合,是基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的,桂花的深深思乡情感染了学生,学生便通过想象,将自己幻化成作者,有了表达情感的欲望。】

五、推荐阅读:琦君散文集《桂花雨》、鲁迅《朝花夕拾》林海音《城南旧事》

六、板书设计:

桂花雨

魂牵梦萦 乡情浓郁

第四篇:语文——《桂花雨》

12.桂花雨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重点学写“拣、谢”两个生字;认会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文中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一句话的意思,并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难点)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桂花雨是什么样子的? 语言文字训练点:

“桂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拓展读写:

余光中的《乡愁》,鲁迅《朝花夕拾》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小组内进行认读、检查。

3、思考并笔答:桂花雨是什么样子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见过雨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生读课题。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桂花雨是什么样的?(预设: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3、作者笔下的桂花雨是否和同学们想像的一样,赶紧打开课本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默读全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的音,读好课文中的长句。(2)根据上下文,试着理解词语意思。

(3)读通课文,并能大致地讲讲课文写了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

左右 新鲜 感谢 尤其 吩咐 帮忙

仔细 姿态 沉浸 即时 拣去 糕饼 ① 指名读,正音。

②哪些词语你已经理解了? ③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质疑问难

(师介绍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日年生,浙江永嘉人,现当代女作家。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1949年到了台湾,曾在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后来定居美国。出版的散文集、小说集和儿童文学作品有30余种。)

4、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预设: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

四、指导书写

1、分析字形

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

3、指名交流:同学们,在今天所学的词语中,有没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提醒一下你的伙伴的?(预设:全班交流“尤”最后不要多加一撇,“拣”右边不要写成“东”)

五、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中关于本课的内容

2、推荐阅读:余光中的《乡愁》、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朝花夕拾》,林海音《城南旧事》,去感受不同作者对故乡同样的怀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桂花雨》,感受到了桂花的香。正是这迷人的香气吸引了作者,使作者深深地喜欢上了桂花。

2、作者是怎么写的呢?(齐读有关句子)

3、桂花的香味让作者久久沉醉,但摇花更给她带来了无穷乐趣。

4、这一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桂花雨》,去品味作者童年时的摇花乐。

二、整体感知,学会抓内容

1、体会桂花之香。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2)交流,师相机出示语句。

A、“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桂花香的特点?(预设:“太”是非常的意思,说明桂花的香气很浓郁,非常迷人。)

谁还勾画的有关桂花香气的句子?

B、“桂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理解“香飘十里”的意思。体会“浸”的表达效果,引出第四节中的句子“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学生理解“全年”的意思: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人们沉浸在花香里;不开花时,人们用它泡茶做糕点,整个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似的。“浸”是泡、沉浸的意思,说明了桂花的香气真的是无处不在的。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时香,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3)指导学生读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把桂花的香和甜通过读表达出来,把邻里之间的和睦,整个村子幸福的生活读出来。

2、感受作者摇花之乐。

桂花的确很香,作者很喜欢它。其实最让作者高兴的事是──帮妈妈摇桂花

1)小组合作,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具体写我“摇花乐”的句子。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用“——”画出。(2)交流,师相机出示语句。

A、出示作者想摇花的句子:“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体会作者想摇桂花的急切心情。① 请同学分别扮演“我”和母亲,抓住“大事”,读出“我”的快乐。

② “老是缠着”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你生活中有没有缠着父母的事情?联系生活实际讲一下。③ 那作者是怎么缠着母亲问的呢?

B、出示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①“我”抱着桂花树使劲摇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

② 这句话中,哪里让你感受到了我摇桂花的快乐?(从“铺”、“抱”、“摇”等动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摇花乐”。两个“帮着”:体会小作者非常西画摇桂花,忙的不亦乐乎。“铺竹席”:怕花脏了,突出对桂花的喜爱;“使劲”:想多摇些桂花,那份高兴劲。)③ 指名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C、出示句子: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 读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②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学生可能有过淋雨的经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与课文中“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

③ 作者在文中一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明这句话是喊出来的,这是在怎样的喊啊?(高兴、激动、兴高采烈、拍着手、蹦着跳着„„)

④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朗读要求:语速较快,读出兴奋和快乐,以体会出作者的情感。⑤ 沐浴着纷纷飘落的桂花雨,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气,享受着摇花乐的仅我一人吗?(父母亲及整个村庄)

A、“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从这些句子中你能读出什么呢?(母亲对待摇桂花很慎重,对待摇下来的桂花更是倍加珍惜。从“没开足,摇不下来”“赶紧”“洗净双手”“撮”“水晶盘”可以感觉到。)

B、“父亲点上„„缤纷入入梦甜” 人在高兴时都会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父亲高兴了就吟诗作对,出示父亲的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请同学们品读父亲的大作,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竞:赶紧,忙着 解:明白,体会)说说你从哪些字词可以感受到父亲心中掩抑不住的喜悦?(庆丰年 摇花乐 入梦甜)

过渡:从父亲的诗中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摇落了桂花都有了各自的收获,我收获了童年的欢乐,母亲收获了对一家人爱的表达,而父亲则收获的爱女的欢乐和浪漫的诗意。这桂花仅仅是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欢乐吗?(整个村庄,“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4.桂花真是香,我不禁又想起了作者在树下的赞叹。出示:好香的雨呀,它香了(香了母亲洗净的双手、那水晶盘子、父亲的诗意、整个老宅院、整个村庄、我的记忆、我的童年、我们手中的课本、我们的心扉)

3、感悟母亲的思乡之情。

1、师:母亲喜爱桂花,作者深知这一点,每次回家,他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每到这时,母亲总会说:(齐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院子里的金桂”)

2、为什么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引导学生品读句子,让学生明白并不是花不如故乡的香,而是感情不如对故乡的亲;进而感受到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母亲眼里,月是故乡的明,人是故乡的亲,花也是故乡的香。

3、是的,假如这时候有人对母亲说:这里的水真甜,母亲会说:这里的 再,也比不上 ;这里的蔬菜真新鲜,母亲会说:这里的 再,也比不上 ;这里的人真亲,母亲会说:这里的 再

,也比不上。假如作者旅居美国后,打电话给母亲,告诉母亲这里的生活很好,母亲会怎么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4、是啊,“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还有什么能超越这种思想的情感呢?读(语气舒缓,读出其中的怀念之情)。

5、总结:当我们长大以后,也许会因为种种原因远离家乡,在外学习工作;也许会远离国土,在异国漂泊。但我相信,你们会与琦君一样,把家乡、祖国深深地藏在心里。在回忆中品味我们的美丽人生!

三、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孩子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让我们感受着她的情思。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要求:语速应该舒缓一些,以体现对童年、故乡的无限遐想和怀念。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2、查阅有关回忆童年或思乡内容的诗文读一读。

3、拓展延伸: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板书设计】 香 迷人 浸 桂花雨 乐(摇花乐)(言、行)情 怀念、热爱家乡

第五篇:四年级桂花雨教案

12.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重点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诗句:

嫦娥云裳舞月疆,不羡神仙慕鸳鸯。倚栏却闻别来味,原是桂花万里香。--《桂花》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杨万里《丛桂》 问:以上诗句都是写什么?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这篇文章,看看她笔下的桂花是什么样子的。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强调读音字形:

即时 沉浸 糕饼 笨笨拙拙口占一绝(不打草稿,随口说出一首绝句)多音字:云脚长.zhang毛,另有读音chang,长短

和.huo(四声)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lu

和huo(四声):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另有he二声/hu/huo二声/he四声。轻声读音:新鲜 吩咐 ..

区分:拣捡

我从地上 __ 起一块石头。(拾起)

我从石头中 __ 出一块中国石。(挑选)

让学生说说写“拣”时应注意哪些细节。

2.齐读、赛读。

三、初读课文

1.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随时正音,读通顺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桂花树的具体段落。(第一自然段)

四、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回答问题:作者喜欢的桂花树是什么样子的?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比较手法,突出桂花树的与众不同。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读课文找出描写“摇桂花”的具体段落(第三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摇花乐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什么顺序:开始——过程——结束)

前——时——后

有什么好处?可以让读者清楚地明白写的是什么,条理清晰

引申:在作文时,按此顺序,按照故事的发展情节展开写作,显得很有条理

(2)摇花前(板书)

 读描写“摇花前”部分的课文,找出描写“我”盼望摇桂花时心情迫切的句子。 “我”是怎样催促母亲摇桂花的?(“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

“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 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理解“缠”,反复读,体会我当时缠着母亲摇桂花的迫切心情。作者老是缠着母亲摇桂花,但是母亲却不答应,这是为什么呢?(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3)摇桂花

 母亲终于答应摇桂花啦!找出描写摇桂花时的句子,读一读。思考:“我”的心情怎样? 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乐)再读,考虑“我”是怎样摇的?(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

树使劲地摇。)(板书:摇桂花).

 找出描写摇桂花的动词,这一系列动作,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抓住这些东动作进行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摇桂花时欢乐的心情。看着桂花纷纷落下,“我”又有怎样的感受?读课文。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这是真的下雨吗?不是真的雨,那是什么雨?(桂花雨,点题)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桂花雨”落到我身上时的情景及我的感受。

(5)摇花后

桂花摇下来了,全家人的都有怎样不同的表现?读课文找出写摇落桂花后家人表现的句子。 母亲——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 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

(回忆意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父亲把所有的快乐都写在了诗中,反复读,体会家人的快乐。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导学生讨论桂花摇落以后,全家人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文,学生说一说。(晒桂花——藏桂花——食桂花)

(3)指导朗读,体会人和年丰的情景,体会桂花给家乡人带来的欢乐。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里”,桂花只开一季,可为什么整个村庄全年都沉浸在桂..

花香里?(“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喝的茶种有桂花香,吃的糕饼中有桂花香,所以全年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写“摇”桂花的时间及其原因的句子。生(指名):“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打下来,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多了。”

(2)“桂花香”

生: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哪个词和哪个字能表现桂花香?(香飘十里 浸)

师:我们一般说什么的时候用浸?生:水,液体的东西

师:对呀,一般是物体浸在水中液体中,因为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那桂花的香气看得见摸得着吗? 生:不能。

师:对呀,不能。那现在这里用一个“浸”字呢?生:感觉像泡在香水中。

师:好,那“浸”字的效果就是什么呢?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桂花香气具体化、形象化,使香气变得可见可触。

指导朗读,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从“香飘十里”、“浸”等词语中感受桂花的新鲜、香味的迷人。

5、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几十年过去了,摇桂花的乐趣还深深地铭刻在“我”和家人的心里,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指名朗读)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这说明了什么?(作者的思乡情/依然对家乡念念不忘)(板书:思乡情)

(3)母亲又是怎么说的呢?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外地的桂花再香”是否仅仅说的是桂花的香味? “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是否仅仅说的是家乡的金桂? 母亲说的这句话,体现了她怎样的感情?(母亲浓浓的思乡情,与杜甫的“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桂是故乡香”)

(4)我们也带着思乡之情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5)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因为它带给我的是童年时代的无限乐趣和魂牵梦萦的故乡记忆以及离开家乡后的无尽乡愁。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总结

童年是多么的美好,那一幕幕回忆都将永驻我们心间。当桂花雨从桂花树上被摇下来时,花雨缤纷,飘坠如雨丝,这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个非常快乐的镜头。下面请大家美美地再读课题《桂花雨》。

六、作业

课后复习生字词,读读写写

下载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桂花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桂花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合集五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三篇,供大家阅读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桂花雨》教案

    12.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中的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

    小学语文说课稿《匆匆》《桂花雨》

    《匆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匆匆》,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

    五年级语文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知识要求: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

    《桂花雨》(四年级上册)教案

    《桂花雨》(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3、品读文字,想象情景,感悟并体验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广西省何春丽《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说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难忘的。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桂花雨》教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桂花雨》教案 教学内容:《桂花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

    四年级语文上12、《桂花雨》教学设计汇总

    12、桂花雨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