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2013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肖像艺术》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5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2013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肖像艺术》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2013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肖像艺术》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课改2013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肖像艺术》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肖像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画“以形写神”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

2、能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作品,会区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

3、利用传统文化来丰富学生的认知,教育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要虚心好学,不断进步,要努力提升自身素养。

教学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作品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一)学生齐读《红楼梦》中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二)、思考并回答指的是什么,属于什么描写?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一)、教师解释:肖像艺术表现的是一个人的长相,也就是所谓的形。

(二)、出示、齐读宋代朱熹的“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

(三)、学生熟读教材,小组竞赛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学生齐读出示的《弟子规》中的“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五)、小组选择喜欢的作品学习:

1、艺术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画面是如何通过人物刻画表现人物神态的?

3、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六)、出示、齐读《弟子规》中的“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七)、学生欣赏、辨别:这些作品各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创作?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何为形。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要虚心好学,不断进步,努力提升自身素养。理解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人物精神。

四、课堂练习:

(一)、学生把书中作品用其他方法来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二)、相机渗透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学会多种表现方法,丰富作品形式。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堂总结:

(一)、展示个别学生作品。

(二)、引用宋代朱熹《朱子语类》中的“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利用传统文化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六、板书设计: 课题 以形写神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肖像艺术》教学设计学行高者 生名自高 作人所重 品非貌高

《肖像艺术》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中的内容。导课时我借用《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先设置悬念让学生猜是描写谁的,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他的面部特征。既使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又使学生懂得了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是文学中的肖像描写还是美术创作中的肖像艺术都要抓住人的面貌特点来表现。通过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读去理解此句传统文化,我感觉这样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就是深入观察,理解体会不同形式的肖像艺术的表现方法。此处我采用的是小组讨论的方法,要求学生解决三个问题:

1、艺术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画面是如何通过人物刻画表现人物神态的?

3、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我照搬教学参考书设计的,备课时我也很矛盾,学生是否能分得清三个问题的不同呢?最初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总是反复问我三个问题是什么意思?于是在下一个班授课时我就以一幅作品为例,讲解了三个问题的解答方法,但是后来学生汇报交流时,我发现他们还是没有真正明确三个问题的不同。课后我又仔细研究了一下,觉得此处的问题设计应该与前面学生阅读归纳欣赏肖像艺术的方法相结合,只需让学生抓住“形”和“神”两个方面来分析就可以了,也就是先让学生说出人物外形的特点,再让学生说出人物的内在性格特征,这样学生就清楚了。在第三个班教学时我就依此进行,果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看来生搬硬套教学参考书,只会让我们走进死胡同。只有针对学生现状量体裁衣,选用恰当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肖像艺术》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中的内容。尽管我先前曾执教过此课,但是为了完成学校申请的“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的课题研究工作,课前我边重新认真分析教材边仔细寻找传统文化的渗透点。我发现《弟子规》中的“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特别适合教育当代学生不要单纯讲究穿着打扮,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内在的修为。

于是课上在引导学生欣赏完所有的作品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作品是不是因为选择表现的人物相貌出众才获得成功的呢?”学生稍作思考就立刻回答:“不是。”我相机将《弟子规》中的那句话抛出,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深入地阐释:“我们欣赏肖像艺术重在欣赏人物的神韵。人物的品格高,即使他长相不美,透露出来的内在精神也会让人觉得很美。”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这种设计,认为还是有点偏于说教。我应该在欣赏具体人物时,就提出:“他的长相很美吗?”因为有的人物长相普通,用“美”一词来描述不恰当。我接着可以这样问:“作品所呈现出的人物让你觉得美吗?”答案是肯定的,学生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下还会说出因为人物的内在美,所以即使样貌普通,也会觉得很美。此时我再将《弟子规》中的那句话引出就不会显得突兀,学生也容易接受了。而且他们还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到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这样通过本课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学生更注重修炼自己内在的品格,少一些过分追求外表美的冲动,净化了学生的思想,他们就能健康成长。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2、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3、利用《弟子规》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钻研精神和进取心。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一)、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立体事物?

(二)、引用《弟子规》中的“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了解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讲授新课:

(一)、看书,回答书上的相关问题。

(二)、引用唐代杜牧的“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三)、阅读书中的小资料,准确把透视的概念。

(四)、欣赏霍贝玛的作品,了解消失点和视平线。

(五)、引用《论语》中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六)、找出《北京颐和园长廊》图片上的视平线和消失点。

(七)、学生讨论、总结作画的要点,教师简单示范。

(八)、引用宋代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九)、作业要求:选择教室或校园的一处场景,体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设计意图: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明确主要表现方法及具体要求。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鼓励学生亲身实践。

四、课堂练习:

(一)、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二)、根据学生表现相机渗透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学生能运用透视规律表现景物。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堂总结:展示评述,相机渗透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进取心。

六、板书设计: 课题

心有疑示范就人问 随札记求确义 本课所用素材:

1、《弟子规》中的“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2、唐代杜牧《留诲曹师等诗》中的“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3、《论语》中的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二篇:五年级美术上册《肖像艺术》教案设计 人美版

肖像艺术

一欣赏

1、出示肖像作品(国画、雕塑、油画、版画、线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工具和画法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出示图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是一幅世界上最伟大,最著名的肖像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作品。画家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特别注重刻画,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神秘的微笑。

3、小结: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我们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在优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备的,两者缺一不可。

二、学生讨论

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态很好的结合起来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人物外貌的基础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去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猜一猜

拿出自己的照片,让你的同桌根据你的神态猜一猜你当时的心情。并想一想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四、画一画

选择自己喜欢的肖像图片,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改画。并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上背景。

五、课后拓展

从课外书上,网上,杂志上去观察更多的人物肖像,并向同学描述人物的外表和神态。提问: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那一个设计,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

3.你对你的小天地满意吗?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它的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5.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

(学生讨论)

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内容、比例、层次等)

三.学生作业:

要求: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居室。

教师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交流讨论

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拓展:

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

札记:没想到一本进口儿童房家具的宣传图册竟成了这节课最好的教具,学生们看到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对自己的儿童房感到很不满。又有学生谈起了热播的《家有儿女》中的儿童家具是多么的让人羡慕。于是我鼓励学生们“为自己设计一套家具”,并提出实用性和装饰性要并重。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作品还真的不错。

第三篇:五年级美术上册《肖像艺术》教学设计 人美版

课题:《肖像艺术》

课时:一课时

年级:五年级(上)

准备:欣赏图片、绘画材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点,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难点: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爸爸(妈妈)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2、如果让你画一幅你爸爸(妈妈)的肖像画,你会怎么画?你想表现他(她)怎样的神态呢?

二、深入教学

(一)、欣赏中国画《张卿子像》

1、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一幅中国画肖像画《张卿子像》,这幅作品是我国明代著名画家曾鲸的作品。画中的张卿子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2、从这幅肖像画中,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表情?

3、脸的哪一部分最能表达情感呢?艺术家是怎样表现的呢?

4、看到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同学们从欣赏《父亲》这幅肖像画中能感受概括出一幅优秀的肖像画应具备哪几方面的要素吗?

(二)、欣赏版画《藏族少女》

1、同学们肯定发现了这幅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与《张卿子像》不同,谁知道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创作的吗?

2、你觉得版画和中国画相比较,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 中国画:用线造型,细腻、严谨,色彩高雅明快

版画:结构严谨,画面清晰,线条粗犷,色彩强烈、鲜明

3、仔细欣赏这幅作品,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的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

4、你认为这幅作品画的好吗?为什么?

(三)、欣赏雕塑《白求恩》

1、你们认识这尊雕像塑造的是哪位人物吗?你们了解他的事迹吗?

2、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呢?

3、你觉得这尊雕像成功在哪里?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任务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三、练习实践

1、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欣赏肖像艺术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油画《青年女歌手》,说一说你的欣赏感受? 《青年女歌手》: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画面构图类似于 1

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可谓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2、欣赏线描肖像画《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这幅画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和前两幅又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画中人物的神态怎么样?

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进一步感受艺术表现形式与作品的和谐统一。

3、请你按照自己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作品的理解。

四、作业展评。

五、总结: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首先要抓住“神”,既要表现人的性格、感情,同时也要抓住人的外貌特征。

第四篇: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上册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上册

泥塑恐龙

一、教材分析:

恐龙是孩子们喜欢的话题,教材中安排了恐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恐龙的外形特征。通过学生对恐龙的观察、讨论、记忆、表现等一系列探索活动,让学生对恐龙有更直观的感知。在引导学生表现恐龙时要注意:

1、要树立物体的整体观念,引导学生抓住恐龙体形的基本特征,用泥塑的形式独立完成一只恐龙;

二、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要多掩饰恐龙造型的动态变化。

二、教材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特点。

2.学习运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表现庞大的动物。

3.通过泥塑恐龙,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用泥塑的形式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不同体型的恐龙,身体各部分比例的把握。

四、课前准备:

(学生)恐龙的图片资料、彩泥或陶泥、恐龙玩具模型等。(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泥塑刀(可自制)、彩泥或陶泥。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各类恐龙图片,说说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恐龙的外形特征与现存动物,如大象、鳄鱼、鸟类等动物相比,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类型的恐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2.揭示课题。

3.师生一起探究:怎样用泥塑表现恐龙? 4.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外形的基本特征。5.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25页泥塑步骤图,教师现场示范。6.欣赏同龄人的泥塑恐龙,进一步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7.作业建议:用泥塑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恐龙。8.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9.展示评价:以“恐龙乐园”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10.拓展延伸:欣赏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恐龙(绘画、拼贴、剪影等)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肖像艺术 |人美版(2014秋)

肖像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画“以形写神”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了解课本中涉及的中外著名的艺术家。

2.能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作品,会区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

3.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例如白求恩),学习人物精神,适时渗透国际主义教育。

【养成教育训练点】认识艺术的多样化,培养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教学难点】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用具】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

课件播放动画片片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这就是绘画艺术,它用传神之笔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肖像艺术》(课题)。

你看出主人公在干什么吗?

由动画片导入,让学生从最浅显易懂的地方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分组学习

总结

选择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自愿组成小组进行学习。

学习要求:

1.艺术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画面是如何通过人物刻画表现人物神态的?

3.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4.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把它写下来我们共同探讨。

曾鲸的《张卿子像图轴》是一幅立轴绢本设色人像的局部。此画高

111.4厘米,宽36.2厘米。

张卿子:诗人兼名医,他编辑的《伤寒论》称之为

学生分组讨论并反馈。

《张卿子像图轴》:用国画的形式表现人物飘逸、洒脱的外形。作品中人物身着浅青色长袍,头戴乌巾,指甲修长,悠然捻须。画家曾鲸将人物刻画得仪表端雅,仪态安详。从画面中看出这是一个内心平静、待人友善的长者。

《藏族女孩》:此画是用版画形式表现的。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对新奇世界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脸部没有刀痕是为了表现女孩细腻的皮肤,长长的眉毛、充满渴望的眼睛及小巧的鼻翼处只留下点点刀痕。衣服上舒展、干脆地刻制出了苍劲有力的粗犷意味,与女孩脸部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最后一问使学生有探究下去的动力。

通过老师总结,学生对不同画面的构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张卿子伤寒论”。

李焕民的《藏族女孩》的画面构图为近距离肖像特写。从刀法上看,颇具特点。想一想,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时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呢?

脸部为最亮的部分,但是又不乏层次感。

潘鹤在雕塑中运用了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人物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青年女歌手》: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画面构图类似于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可谓是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学生练习

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和大师一起画”。

看书中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学生把对《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不同感受讲给大家听。

通过练习添加背景,开发、引导学生的另一种欣赏绘画的思路。

评价部分

肖像艺术中

“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因此我们在绘画时就要学会多观察人物特点、性格,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传神的境界。

教学反思

下载新课改2013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肖像艺术》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2013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肖像艺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