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

时间:2019-05-12 16:4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

第一篇: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

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

好文共享 2009-09-09 08:10:01 阅读621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今年担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之余浏览了一些名家名师的精彩教学片断,现摘几则与大家分享。

“圆的周长”片断赏析

“圆的周长”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一册教学内容,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答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目标是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初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情感目标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片断一:

开始上课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谈,老师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大家还记得吗?”“整数”、“小数”、“自然数”、“分数”学生纷纷回答,老师继续说:“你能说出一个小数吗?”学生举例:“0.3”、“5.2”……老师接着说:“你能说出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吗?”有的学生说:“我知道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老师问道:“还有哪些同学对π有一些了解,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生1:“π也就是圆周率。”生2:“祖冲之研究了圆周率。”生3:“圆周率是3.1415926……。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老师适时介绍圆周率的发展

历史:

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很多数学家都在研究它。公元480年,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充之就计算出π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把π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第一个人,直到一千多年后,欧洲人才求出来。祖充之在数学上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界的公认。1959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三枚宇宙火箭,第一次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把其中一个。定名为“祖充之山”,由此可见,祖充之在国际上享有崇高荣誉。1946年,人们开始用计算机计算圆周率,试图把它算出来或发现它的规律,算到了620位,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到1999年,日本的两位科学家把π值精确到2061亿位,如果把这些数字全部记录下来长度可达421185千米,如果用A4纸把这些数字一个挨一个的打印出来,这些纸落起来的高度和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塔一样高,即使是这样,人们还是没有算出它的结果。

在老师讲述的过程中,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就连平时那些坐不住的学生,此刻也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这时,老师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于这样奇妙的一个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1:“我想知道π是怎样算出来的?”生2:“我想知道π到底是多少?”……老师顺势点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π。”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数学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发生与发展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找到一个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契机: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史,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实践的效果: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充之在数学上做出的伟大贡献,以及在世界上享有的胜誉,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同时,在研究圆周率的漫漫历史中,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付出了很多艰辛,但至今仍没有计算出它的结果,使学生对这个奇妙的数产生了神秘感,产生了研究的欲望,因而提出了“圆周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圆周率到底能不能算出来?”等一系列疑问,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正如新大纲所要求的,不仅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使探究、发现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对学生

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陶冶。

片断二:

在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老师请各小组讨论:要想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需要做哪些工作?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出示探究建议:(1)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2)记录数据;(3)进行计算;(4)得出结论。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的探究材料有:纸杯、硬币、圆形杯子垫、硬纸片剪的圆、纸剪的圆、布剪的圆、直尺,线绳、水彩笔,剪刀。每组学生可以从学具盒中选出2--3个圆形学具进行测量,把数据和结论填在表中。在汇报交流时,各组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

方法1:用硬纸片剪出的圆或圆形纸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方法2:先用线绳绕在纸杯口,然后再把线绳拉直测量长度。

方法3:先用剪刀沿着布圆或纸圆的周长剪下一条,剪得越细越好,再测量布条或纸条的长度。

方法4:先用水彩笔沿着硬币的圆周长涂上颜色,然后将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量纸上留下的痕迹的长度。

各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之后,老师问学生:“虽然大家的算出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观察后发现:“都是3倍多一些。”老师进一步激疑:“为什么大家算出的结果会不一样呢?”老师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问,引发了学生深入地思考,过了一会有同学说:“可能是我们在测量圆周长时有误差吧)这时,老师借机介绍科学的研究方法“割圆术”(老师一边讲述,一边演示电脑

课件):

我们的祖先也曾用这种方法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后来,人们发现,圆的周长是无法精确地测量出来的,于是改进了研究的方法。把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看作是圆的周长的近似值,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后来,又把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数加倍,得到圆内接正十二边形,再加倍得到正二十四边形,边数越多越接近于圆,它的周长也越接近于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也越来越精确,但是人们发现,它永远也算不完,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数,人们把它命名为希腊字母π,于是人们就用π来表示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这种研究的方法叫“割圆术”。

听了关于“割圆术”介绍,有的学生恍然大悟地点着头,嘴里情不自禁地说着;“噢,原来这么回事),有的学生还在若有所思地回味着、思考着,……,从学生的表现来看,显然对“割圆术”颇感兴趣。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对“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数学教学内容始终反映着显性的数学知识(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和隐性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这两方面。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优良思维素质的关键。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在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一教学环节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为这正是一个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的很合适的机会。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在想办法测量圆周长的过程中,由于圆的周长是曲线,无法直接用直尺测量长度,这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是一个挑战,无论学生想到哪一种都方法,都是在想方设法把曲线变成直线去测量,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激起学生心中的疑问之后,适时地介绍“割圆术”,不仅渗透了“极限”的思想,而且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引发了学生爱科学,尊重科学的积极情感,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片断三:

在巩固应用部分,我以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作为素材,设计练习题:

第一组练习:

出示史家胡同小学操场的照片:

老师提问:“这是我们学校的操场,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里面有圆形吗?”学生一看是自己的学校,积极性很高,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找。学生很快观察到“罚球区是圆形的。”老师提出问题:“要想知道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回答:“测量圆的直径。”老师提供数据:“我们班的体育委员帮大家测量了一下,这个圆的直径是3.4米,你能算一算这个罚球区的圆周长是多少吗?”学生兴致很高地算了起来。

第二组练习:

出示史家胡同小学操场另一个角度的照片: 照片一出,学生立刻发现:“大树的围栏是圆形的。”“大树的树干是圆形的。”老师提出问题:“要求大树围栏的周长,该怎么办?”有的学生还是想先测量围栏的直径,再计算圆周长。但马上有学生提出异意,生1:“测量围栏的直径不方便,因为有大树在中间挡着。”生2:“测量围栏的半径也不方便,中间也有大树挡着。”听了生1和生2的发言,大家觉得有道理,那该怎样测量呢?这时,生3提出:“可以用皮尺直接测量围栏的周长。”很多同学恍然大悟:“噢,对了),生1自言自语“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没想到)正在学生颇有兴致地进行交流时,老师抓住时机又进一步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大树的直径,有什么办法?”生1:“先测量大树树干的周长,再算出它的直径。”生2:“先用两块很大的木板把大树夹在中间,然后测量两块木板之间的距离。”生3:“把大树锯开,测量横截面的圆的直径。”有的学生提出生3的方法不好,如果把大树锯开,就破坏了生态环境。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第一种方法比较好,既方便可行,又不浪费。这时,老师提供数据:“我测量了一下,这棵大树树干的周长是3.6米,你能算一算树干的直径吗?”

学生迫不及待地算了起来。

在计算第一组题和第二组题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脸上始终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第三组练习:

出示史家胡同小学运动会六年级接力赛跑的照片:

在放录像的过程中,由于都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让他们感到非常亲切,颇感兴趣。这时,老师提出问题:“这是我们六年级四个班在进行接力赛,他们为什么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呢,你们知道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他们沿着不同的圆周长跑,跑步的长度不同,所以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教师追问:“你们知道怎样确定他们的起跑位置吗?”有的学生怕没有机会回答问题,还没等老师叫他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应该根据圆周长的差来确定起跑位置相隔多远。”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习情绪非常高涨,直到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意犹未尽。

“数学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这是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修订版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通过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能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求解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在设计“巩固应用”这一教学环节时,我想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身边很多地方都有圆形,如果把他们熟悉的事物编成练习题,就会让他们感到更加亲切自然,更加有兴趣,使他们感受到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获得成功感。于是,我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校园操场作为研究题材,如篮球场的罚球区、大树围栏、大树等,并都是“以你……”的语气陈述,这样使学生身临其境,当解决问题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教学过程 中,不仅完成了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全体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第三组练习本是一道思考题,但学生并没有感到很高深,而是觉得是自己身边的事,接受起来很容易。刚一下课,有一个同学高兴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今天做的题挺有意思,我特别喜欢)由于这些问题就在学生的身边,就让他们感到有意思、有想头、不枯燥,他们就愿意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教学效果。正如华罗庚所说的:对数学产生枯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原因之

一便是脱离实际。

“圆柱的认识”教学片断赏析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范兰针

不久前听过一节“圆柱的认识”一课,感受颇深。虽然是老教材,但执教者具有新课程理念与意识,没有拘泥于教材,敢于打破常规,对教材进行大胆重组与整合,组织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但用“活”了教材,而且也使老教材焕发了新理念。下面摘取课中的几个教学片断,与各位同行商讨。

片断一:“让这张纸站起来!”

导入新课:

师:(手拿一张长方形纸让学生猜想)谁知道老师要用这张纸做什么?(学生很惊奇,纷纷猜测)

生1:老师您要用这张纸写字!(教师摇头)生2:老师您要在这张纸上画画!(教师仍摇头)生:老师您要用它做手工!老师您要用它来变魔术!……

师:我想让这张纸站立起来!(教师演示:让这张纸横站、竖站都不行,学生笑。)谁有办法让它站起来?(学生感到更有趣,拿出纸开始试验,一会儿有学生要求上来表演。)生1:把这张纸弯一下立在桌子上。(可一刹那就倒了,学生感觉十分惋惜)

生2:先把纸沿宽对折再半伸开,使纸与桌子的接触面呈三角形,就可成功地立在桌面上。(台下即

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只见台下很多学生手举得高高的,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一位学生迫不及

待地走上讲台,给大家演示起来。

生3:同学们请看,我的方法比他的更稳当,我把这张纸卷成一个圆柱形筒粘好,很容易就可以把它立起来,而且不会轻易地倒地。(同学们都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

师:为什么大家一致同意卷成圆柱形呢?圆柱有什么特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它。……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授业无趣,必不乐学。圆柱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非常熟悉的几何体,如果课始再拿出各种形状的物体让学生辨认,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分散,会失去学习新课的最佳时机。而教师这一独具匠心的导入设计,请学生猜一猜“老师想用这张纸做什么”,使他们兴趣大增,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巧妙地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下个环节的教学——圆柱的特征。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积蓄了持久学习的内在动力。

片断二:“动手做一个圆柱!”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材料: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书后的图形让学生事先剪掉),小组合作做一个圆柱,并提出要求:你是怎样做的?需要注意什么?

很快就有同学做好。教师请一个代表展示成果,并汇报制作的过程,其他各组的同学或表示赞同,或

作相应的补充说明。

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圆柱的特征,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板书: 圆柱有三个面,两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一个侧面,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

或平行四边形。

然后,教师抓住学生对圆柱侧面研究比较仔细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探讨:那么大家认为侧面展开后这个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长方形的宽(或平行四边形的高)又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呢?于是大家开始了进一步的观察、讨论、推理……

“动手做个圆柱”是教材中的习题,这里打破教材的编排,让学生先做一个圆柱,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生的感知、思考与体验并存。通过几次小组合作、讨论与交流,学生不但总结了圆柱的特征,还得出了“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就是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圆柱体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这一结论。这不是简单的探究与验证,而是综合运用知识的操作性活动,是一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这一活动强化了学生对圆柱整体的认识,是从更高层次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小组合作式伙伴关系则使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意识增强,生生互相式的评价方式则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和谐、民主与开放,把学生的自主性落到了实处。

片断三:“为饮料设计包装!”

师:(手举一瓶除去外包装的隆氏花生露,很幽默地说)同学们请看,老师最近研制生产了一种新型饮料,(学生奇怪:老师要让我们喝饮料?)可是这种饮料在超市货架上放了一个多星期却无一人问津,是什么原因呢?(噢,老师要推销他的饮料!)

生1:你的饮料没有包装,里面装的是什么别人不了解,怎么买呢?

生2:没有包装怎么行?现代社会做什么都讲究包装,你只要设计一个精美的外包装,效果就会大不

一样。

师:你们说得有道理。那么应该怎样为它设计外包装呢?

生3:设计一张有商标的纸贴在瓶子的侧面即可。

师拿出一张有商标的长方形纸包在瓶子侧面,大家发现大小不符,纷纷要发表意见。生4:这张长方形商标纸必须与瓶子的侧面大小相等,这样既美观又不浪费资源。

师:那么这张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如何确定?

学生自发地拿起制作的小圆柱观察了起来。很快有学生发言。

生1:长方形纸的宽(也就是高)可以直接用直尺量出,长(也就是底面周长)可以拿一根小绳子在瓶子上绕一圈即可量出有多长。

生2:我认为最科学、准确的方法是先测量出圆柱的底面直径,再通过计算得出圆的周长。

(学生的思绪又回到了求圆周长时的情境。)

师:那么,现在就请各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确定这张商标纸的大小,为这瓶饮料设计包装吧!

(学生马上投入到紧张而有趣的活动中,量、记、算、画、剪、试,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后,若做一些判断练习,会使他们感到单调乏味,同时也使整节课显得虎头蛇尾。这里,教师大胆设计“为饮料设计包装”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新颖独特,趣味性强,学生也乐于参与。这一内容,实际上是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学生在这里就已经自行探究,为进一步学习做好了准备。课堂中学生积极投入的学习热情证明,只有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他们才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很亲切,很好玩,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得以增强。整个数学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把这节课推

向了高潮。

总评:

数学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才显得真实面精彩。这节课,教师抓住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精心创设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让学生想、说、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建构知识,使得数学课堂真正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趣味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大成若缺认识“圆”

华应龙(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华应龙,江苏南通人。中学高级教师, 特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20多家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后参加了 “苏教版” 和“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审定和实验指导工作。目前系“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分册主编。中国教育电视台多次播放其教学录像,中央电视台在 “当代教育”专栏、《人民教育》在“名师人生”专栏做了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推出了“华应龙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代表课有:《年、月、日》、《百分数的意义》、《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我会用计算器吗?”》、《分数的初步认识》、《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角的度量》、《审题》、《圆的认识》等,代表作有《教是因为需要教》、《课堂因差错而精彩》、《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细节成就完美》、《篮球——我的导师》。] 【课前慎思】

《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

我在欣赏品味之余,发现我们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第二,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第三,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

我思考——“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辞海》)那么,圆的特征究竟是什么?曲线围成、没有角、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是不是特征?“一中同长”的特征是不是需要下发空白研究报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是不是为了“研究报告”而组织研究?这是不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去渲染? “圆”的概念都没有给出,是否需要咬文嚼字地概括出“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揭示两者概念后,让学生从一个圆内各个不同的线段中挑出“半径”和“直径”,有没有哪位老师见过学生有错?学生都不会有错的活动,要不要组织?这样的活动是不是教者自作多情、自娱自乐?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不是教学难点,要不要研究,是否“顾名思义”就可以理解?得出关系后的填表练习,究竟是练习的两者关系,还是练习的乘以2和除以2的口算?我们是不是总是好为人师,以为我们不讲学生就不会?是的,熟能生巧,但熟还能生厌,那熟是不是还能生笨呢?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是不是很少“不懂”装“懂”,而更多的是不是精明地“懂”装“不懂”?

我思考——量出半径都相等,就科学、深刻吗?在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真的画不完吗?画不完就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半径都相等”和“直径都相等”要不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我们说“正常人的两条腿是一样长的”,怎么不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人身上”?以后再说“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还要不要加上“在同一个正方形中”呢?数学上的严谨就是这样的吗?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

等圆中”,这是不是教学内容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圆的画法是应该教,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但应该一、二、三地教吗?是不是在学生容易疏忽的两个地方“手拿住哪里”、“两脚之间的距离是直径还是半径”点破就可以了?学生抑或老师画出的不圆,是否就该随手擦掉?那些“不圆”的作品,是不是课堂中的生命体?是否应该珍惜?

我思考—— 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应该不仅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是不是才凸显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科特色?是不是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数学老师是否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模式,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掌握作为一种“非言语程序性知识”的思维?

我思考——“圆”的意蕴实在是丰富,借着这么“圆满”的素材,我们是否可以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突破常规的创新思维上做些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一定这样吗”?柳暗花明、曲径通幽、殊途同归的心理体验,是

否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慎思明辨,我认识到“圆”这一节课应该讲的有价值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有舍才有得,一

课一得足矣!【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1.课件创设问题情景。

2.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3.展示学生的作品。

二、追问中初识“圆”

1.结合学生作品,追问:是什么?为什么?

2.课件动画演示。

3.研讨圆的特征。学生说,古人说。

4.质疑古人说法。“大方无隅”。

三、画圆中感受“圆”

1.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并标上半径、直径。

2.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3.追问“为何这样做?”

四、球场上解释“圆”

1.出示篮球场。

2.播放篮球开赛录像。

3.探讨大圆的画法。

4.追问大圆的画法。

五、回归情景突破“圆”

1.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2.追问中提升认识。

六、课后延伸研究“圆”

1.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

2.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追问研究。

【试教后的反思】

非常成功,非常享受!已经拖课了,学生还是不愿意下课。

师父张兴华满意地对我们几个徒弟说:“应龙的这节课,我就七个字——浑然大气铸成圆!” 认识决定行为。已有的会成为包袱。备课时,我就觉得半径、直径不要像原来那样教,一问学生“这是一个多大的圆”,学生就会说出“半径、直径”。课堂事实也是这样,就让自己不再思考了。试教后一反思,才发现“宝物在哪儿呢?”是个更妙的问题,首先是回答了探讨的问题,其次是凸显了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

小。现在想来,这样问,味道好极了!

正像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妈妈对阿甘说的:“要想往前走,就得甩掉过去。”是啊,我今天的教法不就是想“甩掉过去”吗?但甩掉别人的过去容易,甩掉自己的过去就难了。否定别人容易,否定自己难。我是这样,听课老师会不会也是这样,而不肯接受我这节课呢?应该坦荡荡,何必长戚戚,“我的地盘我作主”,30年后再说吧。哦,我不该这样想,数学研究者往往是孤傲的,认为只有自己发现的“1”才是对的,我应该再思考,再否定自己,就像硬汉海明威说的“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从

前的自我”。

顿悟:几何画板上显示“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应该从正六边形开始,这样暗合了刘徽割圆术也是从正六边形开始的,并且解决了几何画板上正三角形不正、看着不舒服的问题,还解决了与前面研究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一中同长”重复的问题。哈哈,反思真好!

课上学生画出的“不圆”的资源化运用,感觉真好:有方法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善意、借走橡皮的回应,那意境真有林黛玉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美妙。

在完成了为什么没有规矩也画成了圆的追问,我说——是啊,圆心只能“一中”,半径一定“同长”。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祖先的“圆,一中同长也”,才知道以前听说的“圆心”、“半径” 是多么重要的两个词啊!——之后,看到学生闪亮的眼睛,我心里真舒畅。这样不就把经验、直观与抽象结合起来了吗?数学的抽象首先是一个过程,其次不就是建立一套术语概念系统吗?

…… ……

整体感受——在学生需要教的时候再教,效果就是好。看来我说“教是因为需要教”,没错!

自己以前也教过《圆的认识》,为什么没有今天这么享受呢?莫名地,我想起《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完全做成的东西,看上去好像缺了些什么,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差。完全装满水的容器,看上去好像是空的,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少。非常直的东西看上去却好像是弯的,大的机巧看上去倒好像很笨拙,特别善

辩的人看上去倒好像不会说话。

那,我“成”在哪呢?在没有增加新知识点的情况下,上得学生不愿意下课。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让学生体验到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圆的“规矩”的同时感受了研究问题的“规矩”,让学生体验到追问“为什么”是一件很有意味的事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了理解并产生出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

那,我“缺”在哪呢? 这一节课,对原来所重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淡化了,学生发展的情况究竟如

何?

以前,我教《圆的认识》时,总是觉得这不能丢,那也不敢掉,把自己扣牢在自己和他人一起画就的小圆里……

哈哈哈,现在的我真是在理想“圆”里!

为什么以前的我没能、没敢这么上?教学的能力不到, 教学的勇气不够,教学的追求没有…… 为什么今天的我能这么上、敢这么上?课程改革的深入,百花齐放的氛围……大抵还源于自己对自己和他人教育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意义和价值的哲学之思。

“花未全开月未圆”,大成“有”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拖课了,总是不好,如何在40分钟内和学生交流?要舍什么?

这节课,多处引经据典,是否过“度”了?“度”是几处呢?数学味淡了?那我们的课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还是为了上出一堂“数学的课”?话又说回来,哪一处又是与“数学”无关呢?是否只是“顺手一投枪”(鲁迅语)?那老师“顺手”多了,学生是否会目不暇接、“审美疲劳”?

黄爱华《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片断赏析

上周教研活动,听了深圳黄爱华老师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后,让我更多地领略到来自学生的生动活泼的思维,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尊重学生,开放时空,开放数学视野,开放问题设计,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挥洒自己的灵性,数学课堂呈现出动态生成的精彩世界。

百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百分数的了解,学生应该有他们的生活经验。一节课上完,给人的感觉是意犹未尽,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一个环节:在基本讲完新课后,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书写10个百分数,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并且尽可能地快。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笔,让学生默默地数一数,自己写了几个。接着,教师提问:“你能告诉老师写了几个吗?”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接着问:“你能用百分数来告诉老师完成的情况吗?”学生顿觉有趣,积

极思维。

有的学生回答:“我已经写好的个数占要写个数的30%。”老师问大家:“你们能猜出她写了多少个?”有的学生回答:“我完成了任务的40%。”有的学生回答:“我还剩任务的60%没有完成。”有的学生回答:“我再写任务的10%,就完成一半了。”教师又问:“你们是如何想出这些百分数的呢?”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一学生回答说:“我写了4个,占任务10个的十分之四,也就是百分之四十。”……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课堂生成的练习就是丰富的教学资源,黄老师充分利用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肯定学生爱动脑筋,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满足。这个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

做好了铺垫。

另外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与生俱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学习上展示出创造的活力。由于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是在具体的实例中自主感悟和逐步抽象出来的,在探讨哪种酒容易使人喝醉中,自然而然的明确了百分数的优越性。由于设计的探索情境是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让学生感到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百分数,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源于学生的精彩是课堂真正的精彩!教师的倾听和适时点拨,使学生思维的羽翼张开了,课堂上呈现的是动态生成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需要我们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整个教学活动应该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静态与动态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预设,是实现生成的必要途径。只有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构建起充分生机与活力的生命课堂。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

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

“圆柱的认识”教学片断赏析

片断一:“让这张纸站起来!” 导入新课: 师:(手拿一张长方形纸让学生猜想)谁知道老师要用这张纸做什么?(学生很惊奇,纷纷猜测)

生1:老师您要用这张纸写字!(教师摇头)生2:老师您要在这张纸上画画!(教师仍摇头)

生:老师您要用它做手工!老师您要用它来变魔术!…… 师:我想让这张纸站立起来!(教师演示:让这张纸横站、竖站都不行,学生笑。)谁有办法让它站起来?(学生感到更有趣,拿出纸开始试验,一会儿有学生要求上来表演。)生1:把这张纸弯一下立在桌子上。(可一刹那就倒了,学生感觉十分惋惜)

生2:先把纸沿宽对折再半伸开,使纸与桌子的接触面呈三角形,就可成功地立在桌面上。(台下即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只见台下很多学生手举得高高的,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一位学生迫不及待地走上讲台,给大家演示起来。

生3:同学们请看,我的方法比他的更稳当,我把这张纸卷成一个圆柱形筒粘好,很容易就可以把它立起来,而且不会轻易地倒地。(同学们都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

师:为什么大家一致同意卷成圆柱形呢?圆柱有什么特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它。……

片断二:“动手做一个圆柱!”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材料: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书后的图形让学生事先剪掉),小组合作做一个圆柱,并提出要求:你是怎样做的?需要注意什么?

很快就有同学做好。教师请一个代表展示成果,并汇报制作的过程,其他各组的同学或表示赞同,或作相应的补充说明。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圆柱的特征,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板书: 圆柱有三个面,两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一个侧面,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然后,教师抓住学生对圆柱侧面研究比较仔细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探讨:那么大家认为侧面展开后这个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长方形的宽(或平行四边形的高)又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呢?于是大家开始了进一步的观察、讨论、推理……

片断三:“为饮料设计包装!” 师:(手举一瓶除去外包装的隆氏花生露,很幽默地说)同学们请看,老师最近研制生产了一种新型饮料,(学生奇怪:老师要让我们喝饮料?)可是这种饮料在超市货架上放了一个多星期却无一人问津,是什么原因呢?(噢,老师要推销他的饮料!)生1:你的饮料没有包装,里面装的是什么别人不了解,怎么买呢?

生2:没有包装怎么行?现代社会做什么都讲究包装,你只要设计一个精美的外包装,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师:你们说得有道理。那么应该怎样为它设计外包装呢? 生3:设计一张有商标的纸贴在瓶子的侧面即可。

师拿出一张有商标的长方形纸包在瓶子侧面,大家发现大小不符,纷纷要发表意见。生4:这张长方形商标纸必须与瓶子的侧面大小相等,这样既美观又不浪费资源。师:那么这张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如何确定?

学生自发地拿起制作的小圆柱观察了起来。很快有学生发言。

生1:长方形纸的宽(也就是高)可以直接用直尺量出,长(也就是底面周长)可以拿一根小绳子在瓶子上绕一圈即可量出有多长。

生2:我认为最科学、准确的方法是先测量出圆柱的底面直径,再通过计算得出圆的周长。(学生的思绪又回到了求圆周长时的情境。)

师:那么,现在就请各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确定这张商标纸的大小,为这瓶饮料设计包装吧!

(学生马上投入到紧张而有趣的活动中,量、记、算、画、剪、试,忙得不亦乐乎。)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片断赏析

上周教研活动,听了深圳黄爱华老师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后,让我更多地领略到来自学生的生动活泼的思维,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尊重学生,开放时空,开放数学视野,开放问题设计,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挥洒自己的灵性,数学课堂呈现出动态生成的精彩世界。百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百分数的了解,学生应该有他们的生活经验。一节课上完,给人的感觉是意犹未尽,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一个环节:在基本讲完新课后,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书写10个百分数,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并且尽可能地快。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笔,让学生默默地数一数,自己写了几个。接着,教师提问:“你能告诉老师写了几个吗?”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接着问:“你能用百分数来告诉老师完成的情况吗?”学生顿觉有趣,积极思维。

有的学生回答:“我已经写好的个数占要写个数的30%。”老师问大家:“你们能猜出她写了多少个?”有的学生回答:“我完成了任务的40%。”有的学生回答:“我还剩任务的60%没有完成。”有的学生回答:“我再写任务的10%,就完成一半了。”教师又问:“你们是如何想出这些百分数的呢?”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一学生回答说:“我写了4个,占任务10个的十分之四,也就是百分之四十。”……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课堂生成的练习就是丰富的教学资源,黄老师充分利用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肯定学生爱动脑筋,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满足。这个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另外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与生俱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学习上展示出创造的活力。由于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是在具体的实例中自主感悟和逐步抽象出来的,在探讨哪种酒容易使人喝醉中,自然而然的明确了百分数的优越性。由于设计的探索情境是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让学生感到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百分数,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源于学生的精彩是课堂真正的精彩!教师的倾听和适时点拨,使学生思维的羽翼张开了,课堂上呈现的是动态生成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需要我们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整个教学活动应该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静态与动态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预设,是实现生成的必要途径。只有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构建起充分生机与活力的生命课堂。

(2)完成“试一试”

①问: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②讨论:

如果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③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1:1表示洗洁液和水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相等)

④问:这四个比的前项都是1,能表示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体积相等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⑤问:用分数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3)①出示身高图片

师:这是一位六年级同学的照片,你估计她的头的长度与身高的比大约是几比几?

②出示身高与双臂平伸的照片

问:你估计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几比几?

给出正方形后你怎么就能确定是1:1了?

(3)师:比在生活中又岂止这些,这不,在我们的班级里就有比。

(出示:我们班有男生()人,女生()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三、探索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一组填空题

问:填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师:观察这几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每个等式中都有比、除法、分数)

2、出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例如,2:3也可以写成23,仍读作“2比3”。

师:你能用读比的方法来读一下黑板上的几个分数吗?

3、研究联系

(1)师:结合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和分数的关系,你能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出示表格)学生讨论联系后,指名汇报。

(2)师: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3)问:想一想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4、研究比的后项。

(1)出示:“在第28届男子乒乓球世界杯决赛中,中国虎将王皓状态神勇,以4:0大胜韩国名将柳承敏,获得冠军。”(指名读题)

(2)师:刚才大家说比的后项不能是0,那么这里的4:0又怎么解释呢?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

1.学生用切一切,数一数得出长方体的体积。

2.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板块一〗

教师出示一个用6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提问: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吗?

追问:这个长方体可以切开数一数,老师想知道家里冰箱的体积,能切开吗?那么又该如何求它的体积呢?

揭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8分钟)

1.学生动手摆放长方体,并记录。

2.思考学习菜单的相关问题:

a.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b.用了几个小正方体,怎样很快地知道用的正方体的个数? c.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d.拼摆出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小正方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e.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板块二〗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小组合作,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各种摆法。

3.关注各小组的有困难的学生,听取他们的交流。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10分钟)

(一)初步感知。

1.交流摆放的长方体的长、宽、高。2.交流学生数正方体个数的方法。

3.交流表格中长方体体积和正方体个数的关系。

4.学生初步猜想: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二)操作验证。

1.学生想一想,摆一摆,和同桌交流相关问题:

a.这三个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呢? b.你有什么发现? 2.全班交流

第三篇: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

课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课堂教学精彩了,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成了享受人生的过程。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怎样使课堂精彩起来,怎样使我们的教学变成享受人生的过程?希望这组来自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高密市的数学教学片段能给大家以有益的启迪。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

师生不再按“计划课堂#的程序机械被动的模仿,而是在多维互动的交往活动中“共同创造和分享新知识、新思维、新发现、新体验#。薛红霞老师的《找规律》,让学生在和美术老师“挑战“的过程中设计出了本“六一节的舞台设计,结果,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被学校采纳。这样的成功,这样的喜悦,孩子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老师自然也从中体验到了育人的喜悦。这样令人陶醉的课堂,怎能不是精彩的课堂?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呵护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情感的课堂。

过分、片面地注重知识的教学,反而不利于知识的学习,情感是知识学习的催化剂。赋予知识以情感,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价值,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也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孙美芳老师在教学《统计》的过程中,抓住一个瘦小的小女孩统计图中的“灰色#,呵护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孩子的心灵,也激发了所有孩子对父母的热爱之情。呵护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情感的课堂就是充满生命绿色的课堂,这怎能不是精彩的课堂?

精彩的课堂应该留给学生充分时空,使学生思维之翼在科学的轨道上展翅翱翔。“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会给你一个惊喜,他会还你一个奇迹!不是吗,孙伟老师《$ 和% 的认识》中,仅仅是因为她给了学生一个尽情摆小棒的机会,学生就摆出了那么多姿多彩的图案。思想在广阔的时空里自由地飞翔,心灵在老师的宽容里得以放飞,这才是对学生生命和智慧的真正解放。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教给学生思想和注重教学方法的课堂。

用思想说话,是一个人独立和成熟的标志,也是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标志;方法是横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精彩的课堂决不能不教给学生以思想和方法。要做到这些,首先教师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李延宗老师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片段中,首先向学生渗透了“平移和割补”的数学思想,随后他引导学生利用这一思想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用自己的思想解决的问题,怎能轻易忘怀?《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片段中,孙烈坤老师设计了“暗箱操作# 的游戏,引导学生在触摸“百宝箱”中的物体并猜测他们的形状中,在强烈的探索欲中,学生反复自主强化了关于长方体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使知识变得“死去活来#,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求知,怎能不感到是一种享受呢?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走进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和兴奋点的开放性课堂。新课改倡导“数学生活化#的新理念,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数学与自己密切相关。张淑贞老师在《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抓住了暑期中自己和西部山区同学的消费问题展开了教学;张爱芳从将要发放奖品的数量入手进行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学生如鱼得水,如鸟归林。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使学生主动探究的课堂。

好奇和乐于探究未知领域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渴望。我们应该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这样,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使学生亲身活动的课堂。“玩中学#,“做中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玩#中理解知识的含义,学生就学得轻松、愉快。《千克的初步认识》中薛芳老师让学生相互称体重,孙伟老师《$ 和% 的认识》中让学生摆小棒,李春秀老师《第几》中让学生模拟运动员竞赛⋯⋯老师们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操作、去交流、去汇报、去总结⋯⋯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全心全意的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和舞台。这样,酸甜苦辣都得以体验,孩子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

精彩的课堂美不胜收,精彩的课堂一言难尽,精彩的课堂需我们慢慢地品味。置身于精彩的课堂,我们可自豪地说,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教学就是在享受人生!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片断

我的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片断及反思

教学片段一

课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课堂教学精彩了,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成了享受人生的过程。

怎样使课堂精彩起来,怎样使我们的教学变成享受人生的过程?希望这组数学教学片段能给大家以有益的启迪。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师生不再按“计划课堂的程序机械被动的模仿,而是在多维互动的交往活动中“共同创造和分享新知识、新思维、新发现、新体验。我的《找规律》,让学生设计出了“庆“六一”儿童节的舞台设计,结果,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被学校采纳。这样的成功,这样的喜悦,孩子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老师自然也从中体验到了育人的喜悦。这样令人陶醉的课堂,怎能不是精彩的课堂?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呵护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情感的课堂。过分、片面地注重知识的教学,反而不利于知识的学习,情感是知识学习的催化剂。赋予知识以情感,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价值,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也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教学片段二

画一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明理动情。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围一围、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初步感受到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的不同。反思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片段三

教师出示数学课本第39页例1场景图。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出已知条件与问题,整理成下题。)

李叔叔正在看一本书,看了两天。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师:你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列出算式吗?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做。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反馈交流。)

生1: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我是这样算的:

234-66-34 =168-34

=134(页)

师:谁能解释一下吗?

生2: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去昨天看了的66页,等于168页,再用168页减去今天看了的34页,就求出还剩134页没有看。

师:怎么知道昨天看了66页?

生2:“看到第66页”就说明看了66页。

师:理解得好!还有与他的算法一样的吗?

(许多学生举手示意算法相同。)

师:还有与他的算法不一样的吗?

生3:我是这样算的——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师:谁看懂了?能不能解释一下呢?

生4:这种算法是先算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也就是先算出66+34的和,再用总页数减两个数的和。因为这个“和”正好是一个整百数,这样计算简便。即,234-100=134(页)。

师:计算时认真观察,就能做到“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教师再次呈现学生的几种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继续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生5:我认为还可以这样算——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师:请你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生5:我是这样想的,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今天看了的页数,也就是先算234-34=200(页),这样相减正好得到一个整(几)百数。一个整(几)百数减一个两位数比较简单,容易口算。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这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6:我喜欢生1的算法。因为这样列式,计算过程清楚。

生7:我喜欢生3的算法。他是先求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用总页数减去两天所看的页数的和,而这个“和”正好是一个整(几)百数,这样计算非常简便。

师:从上面的算法看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依次减去那两个数,或者先求出两个数的和,再减去这个和,也可以先减去两个数中的一个数,再减去另一个数。至于哪种方法更简便,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的数字特点恰当选用。生3的算法是今天新学的,生5的算法也很巧妙,能使繁杂的计算变得简捷。请同学们仔细比较辨别,何时用何种方法,要依据具体题目确定。

(独立完成“做一做”。4人小组讨论交流,突出生3的算法。)

反思:

“简便计算”是运算定律(或性质)的简单应用,是提高学生运算技能和增强数感的重要内容。本教学片段体现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教师把简便计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通过计算,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

3.尊重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提问、列式、计算等形式自主探索出计算“连减”的几种简便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定律(性质)的理解,展示了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4.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教师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究新知,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所学知识;注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让学生在有效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参与意识;利用与同伴交流、比较异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培养优化意识,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下《匆匆》片断赏析

《匆匆》片断赏析

[片段一](课件出示燕子轻飞、垂柳依依、桃花盛开的画面,配上轻柔的音乐。)师(导语):同学们,微风轻抚,桃红柳绿,燕子呢喃,好一派迷人的春色啊!年轻的朱自清先生望着这充满生机的春景,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富有诗意的句子——(字幕显示: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请你们伴着优美的轻音乐,自由朗读这两句话,体会作者描写的巧妙。生(读后):我觉得第一句写得特别优美,作者抓住了燕子、杨柳和桃花这三样景物写出了春天的美丽与充满生机,让人不由地产生喜爱之情。

生:我还发现了这句话中用了三组反义词,分别是“去——来”,“枯——青”,“谢——开”,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讲究。师:作者为什么把春天的景物写得这么美呢?

生:是为了拿燕子、杨柳和桃花这三样景物与时间进行对比,体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

师:你们能不能仿照第一句的写法也写一句话呢? 生小练笔。

师:谁来展示你写的句子?

生:白天过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树木被砍了,有再长的时候;东西用完了,有再买的时候。

师: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得怎样?

生:这三个分句用词不够讲究,句子不够优美,而且第二分句说到“树木被砍了,有再长的时候”似乎在诱导我们可以随意砍树,思想不够健康。

生:太阳西落了,有再次升起的时候;河水结冰了,有再次奔流的时候;碧草枯萎了,有再次青翠的时候;百花凋零了,有再次争芳的时候。

生: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海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月儿缺了,有再圆的时候。

师:这两句写得好多了,我们来欣赏欣赏。生:江林的那句话抓住太阳、河水、碧草、百花来写,富有诗情画意,虽然几组词还构不成反义词,但用得挺准确的。

生:叶嘉写的句子可以跟朱自清先生写的相媲美了。因为太阳、海水和月亮都是属于大自然中比较永恒的景物,而且“落——升”,“退——涨”,“缺——圆”这三组反义词也用得十分贴切、巧妙。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生活,多读多练,也会写出很美的句子的。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来,结合自己对时间的感悟,把这两句话有滋有味地读出来。„„ [片段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作者从七个方面写出了日子的来去匆匆。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这几句话,找出你认为写得特别好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生: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特别好。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作者从洗手、吃饭和默默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日子过得很快。

师:你这是从内容上体会日子的来去匆匆。能从语言表达上想想吗?

生: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十分整齐,但又朴实易懂,写出了时光在每个平凡的瞬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师:是呀,日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二十四岁的朱自清先生觉得八千多个日子都是在洗手、吃饭、睡觉、叹息等等中溜走。聪明的孩子们,你们也有四千多个日子从手中溜去,这些日子是怎样溜走的呢?赶快拿起笔来,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上一句你的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生小练笔。

生1: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眼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身边溜走;讲话的时候,日子从嘴边溜去。师: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

生2:“眼边”不太准确,可以改为“眼前”。还有,后面两个分句都用“溜”,有点重复,可以把第一个“溜”改为“逃”。生3:在玩耍的时候,从身边滑过;在看电视的时候,从眼前飘过;在看书的时候,从脑海里逝去。

师:大家有没有听出来,吴天写的句子漏了什么? 生4:每个分句都漏了“时间”二字。师:这句话有没有写得好的地方?

生5:三个动词“滑”、“飘”、“逝”不重复,而且写出了时间的轻巧、灵活,消失得无影无踪。

生6:在走路的时候,时间与我擦肩而过;看电视时,时间从我眼前溜过;做作业时,时间从我的笔尖下滑过。

师:请大家来评价一下,这句话写得怎样? 生7:“擦肩而过”和“滑”写得特别好。师:好在哪里?

生8:这两个词用得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流逝的特点——稍纵即逝,无声无息。„„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本课出自大家之笔,语言生动形象,修辞丰富多样,句子整散统一,节奏鲜明活泼,是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极好范例。

为了充分利用文体,实现文本超越,我在学生多元解读文本,感悟岁月匆匆的基础上,努力创设读写结合的情境,给予学生两次练笔的机会,尽情抒发内心感受和生活经验,并通过点评、欣赏、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吸纳有效的评改,得到积累、运用语言的有效训练。

下载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精彩教学片断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断 高邑县万城学区谷兴庄中心小学:张立锋 师:你从文章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巴迪在焦急地等待着父亲回来的? 生:我从第四小节的“七点。七点......

    总结精彩片断

    .总结精彩片断,思考失败之处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能......

    高考作文精彩片断[精选合集]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精彩作文片断

    箴言聂平整理 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同样的,把心灵上那堵厚厚的墙推倒,就能建立一座彼此沟通的桥。 -----田秀秀《沟通其实很简单》人与人需要心灵......

    雨点儿 片断赏析

    雨点儿片断赏析 《雨点儿》是一篇科普文章,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回家去向家长了解天为什么会下雨?学生大都去了解了,有部分学生能说出一些道理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学生知道......

    音乐课堂教学片断

    认识《音的强弱》教学片断 师:小花猫晚上抓老鼠时有些什么动作? 生:表演。 师:脚步声音怎样? 生:很轻。 (启发性表演小猫捉老鼠) 师: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轻的声音? 生:小偷。 (出示小......

    教学精彩片断5篇

    教学精彩片断及反思 孟丽娟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

    教师感悟精彩片断

    《整合教材 科学预设 优化过程 分类指导》 教育教学工作会教师感悟精彩邹松源: 心理课的整合教材,我认为更准确地说是整合学生。也就是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