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彩教学片断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断 高邑县万城学区谷兴庄中心小学:张立锋
师:你从文章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巴迪在焦急地等待着父亲回来的?
生:我从第四小节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看出他在焦急等待。(出示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学生齐读句子。)
师:老师注意到这几句话表达方式很特别,你发现了没有?自由读读这段话,仔细体会一下。(学生读书,体会)
生:这段话让人觉得等待时间很长。师:你怎么感受出来的?
生:作者把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个个写出来,没有直接说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让人感觉时间过得慢慢的。
师:你有一双慧眼。能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吗?(生朗读,注意延长词之间的停顿)
师:读出了时间过得很慢。一刻钟并不长,但对巴迪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等待。此时,你想到了哪些形容时间过得很慢的词?
生:度日如年。望眼欲穿。望穿秋水„„
师:是啊,巴迪感到了“度日如年”的滋味了。继续读书,体会一下这个句子的表达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每一个时间后面都用了句号,也表示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生:一个个句号就表示巴迪一段段漫长的等待。
师:讲得真精彩,语言很有诗意!这句话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之外,还有什么感受? 生:还让我感受到巴迪等得很着急,好像在不停看表。
师:想想,望眼欲穿的巴迪在这个短暂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会做些什么呢?
生(纷纷回答):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走着。打开大门,伸长脖子张望。打开窗户,探出身子眺望„„
(教师出示经重新组合的句子: 七点
父亲还没有回来
七点一刻
父亲还没有回来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引:巴迪就这样整整等了一个下午,一直到——(生读)七点,父亲还没有回来。师引:巴迪在屋里不停地走来走去,都已经——(生读)七点一刻,父亲还没有回来。师引:此时的巴迪迫不及待地到门口张望,一直到——(生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等待使心情更加焦急,等待让人感觉时间更加漫长。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才产生出了强烈的表达效果。这种表达方式多么妙啊。大家可以在作文中把这种方法“偷”过来。请把这段读一读,再体会一下。
〔评析〕节奏和标点都是言语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都能在文本中参与文本意蕴的表达,并能增强表达的效果。本片断教学,教师以“老师注意到这几句话表达形式很特别,你发现了没有?”为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先引导学生咀嚼看似平淡的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通过咀嚼,学生不但体验到了巴迪等待父亲时望眼欲穿的心理感受,还领悟到读这几个词语时应把握住特定的节奏才能把时间过得很慢表现出来;接着,再引导学生推敲标点符号,“一个句号就表示巴迪一段漫长的等待”是学生揣摩出来的个性化的感悟,再以对标点的感悟为基础让学生围绕“焦急的等待”来展开想象;最后,巧妙地结合重新组合的句子进行引读,在读中深化对文本蕴含情感的领悟,感受言语特有的句式和节奏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成功地将言语成长点植入到学生个体的言语系统中,为学生在日后言语运用中模仿这种言语形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设情境,引导自悟——二下《2008,北京》精彩教学片段
生:(读句子)“四面八方的人们像潮水一般涌来……”
师:读懂这句话的同学站到前面老师这儿来。
生:(教室里约一半学生上)
师:老师这里就是天安门广场,你们应该站在什么地方?
生:(顿了顿,学生便有的站在黑板左侧,有的站在黑板右侧,有的站在学生中间,作四面八方状。)
师:现在老师读句子,看同学们表演得对不对。(师读句子:四面八方的人们像潮水一般涌来……)
生:(纷纷上)
师:(问一个跑得特别快的小朋友)你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啊?
生:因为我是潮水,是非常快的,非常猛的,所以跑得这么快。
师:不错,潮水是涌来的,是一浪――
生:是一浪跟着一浪的。
师:对了。老师再来读这个句子,看看下面的同学有没有理解了。(师又读这句话)
(下面学生也纷纷跑到老师身边去。)
师:好,都理解了,下面老师继续读,同学们继续表演。(师读:人们欢呼着,跳跃着……)
(个别学生跳了起来。)
师:你们欢呼了吗?跳跃了吗?
(学生都跳了起来。)
一生:老师,我们欢呼什么?
师:你说呢?
生:我们赢了!
师:对呀。(又问另几个学生):你欢呼什么?
生:中国赢了!
生:我们胜利了!
生:我欢呼:“耶!”
师:好,现在我再读,你们表演。
(师读句子,生一边跳跃一边欢呼。)
…………
此文为同学龚文娟老师在无锡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华士片上课的实录,听完后对老师在课堂上运用表演来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促进对诸如潮水一般涌来欢呼雀跃等词句的理解的方法感触还是较深的。语文课归根结底是姓语的,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统一,抛弃或忽视任何一方都是语文教学的缺憾。以前经常在听课或自己上课的时候,也经常用一些诸如表演等形式的非语文的活动。我认为应该正确的认识这种活动。达成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目标的途径是多通道的,像表演,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获得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语言文字后包含的人文因素,这种表演是有效的表演,是促进人文性工具性统一的表演;这种表演当然是应该精心的设计的表演,有着非常清楚的语文课目标指向的表演,而在教学中与语文教学的目标风马牛不相及的表演、对话等非语文活动应该少之又少,留给学生以真正语文活动的时间!
徐悲鸿励志学画精彩教学片段
师:(板书课题时故意将“励”写成“厉”)生:(纷纷举手)老师‘励’字写错了!师:哦,还差一个“力”哩,这是“严厉”的“厉”、“厉害”的“厉”,这里应该是“鼓励”的“励”、“激励”的“励”。(随手用彩色粉笔在“厉”后的空白处加上了一个“力”)
生:(笑)老师是故意写错的。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励志”是什么意思? 师:对呀,“励志”是什么意思呢? 生:“励志”就是“立志”的意思。
师:你们觉得“励志”和“立志”意思一样吗? 生:(齐答)一样www.xiexiebang.com。
师: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题目中的“励志”改成“立志”,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教师边说边把“励”改成“立”)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学画呢?是怎样“立”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寻找答案。(生读课文)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以后有什么发现? 生:徐悲鸿立志学画是因为受到一个外国留学生的侮辱。
生:徐悲鸿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后,学画更加刻苦了,每逢星期天就到博物馆去临摹名家的作品,www.xiexiebang.com/article/一画就是一整天。
生:徐悲鸿生活十分俭朴,把钱省下来买绘画用品。
生: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毕业考试,创作的油画在法国引起了轰动,为中国人争了光,那位傲慢的外国学生也来向他道歉。
师:还有什么发现没有? 生:(迟疑地)老师,我觉得不应该把“励志”改成“立志”。师:为什么? 生:因为徐悲鸿到法国留学,拜达仰为师,已经立志成为一个画家了,不是因为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之后才立志学画的。
师:有道理。大家的意见呢? 生:我也觉得不应该把“励志”改成“立志”,“励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层,含有“下定决心”的意思。
生:对!徐悲鸿原来就很刻苦;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后,为了给中国人争气,他更加“奋发努力”了,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师:那么,“励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与“立志”有什么区别呢? 生:“立志”的意思是立下志向,而“励志”是志向更加坚定的意思。生:“励志”还有行动更加刻苦努力的意思www.xiexiebang.com/soft/。
师:同学们讲的都不错。“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投影出示词义)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呢?当然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激励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可见,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所以,题目中只能用“励志”而不应该用“立志”。点评:《徐悲鸿励志学画》题目中“励志”一词较难理解,而理解这个词又是教学本文的关键。教师在板书课题时故意留下破绽,让学生“发现”,不动声色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识破了教师的“阴谋”,领会了教师的用心,在会心一笑中认清了字形。此举虽为雕虫小技,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老师采用“三改课题”的办法,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该词的意思,并串起全篇的教学。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教师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把它“演示”到黑板上,让学生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读课文,引导他们发现错误,从错误中探得“真知”,这里既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同时也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的错误理解有时也是“教学资源”。“立志”与“励志”意思相近,教师因势利导,利用它帮助学生建立“励志”的意义坐标,在相互比照中找准了“励志”意义的位置。由此可见,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而不是驾驭他们,“顺水推舟”永远比“力挽狂澜”来得有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教学片段
【案例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哪位同学来读课题?
(一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不好。
师: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一生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齐说)好。
师:那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案例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哪位同学来读课题?
(一位同学读,“花瓣”两个字读得轻轻柔柔的)
师: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那一片片美丽的花瓣。
(第二位学生读,将“香”字读得甜甜的)
师:同学们,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感觉到什么?
生1:我仿佛闻到淡淡的香味。
(第三位学生读,突出了“飘”字)
生2:我感觉到花瓣的香味飘到很远很远。
(第四位学生读,读得特别高兴)
生3:我仿佛看到花瓣张开笑脸,使劲散发着它的清香。
(第五位学生读,读得很陶醉)
生4:我仿佛看到小女孩被淡淡的花瓣香深深地陶醉了。
师:是啊,每个人的朗读都会让我们有不一样的感觉,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读出你的独特感受。
【评析】
一、说说“再”
案例一中,一名学生读完课题后,教师对这名学生的朗读并不满意,却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请另一名学生“再”朗读一遍。第一遍的读与第二遍的读之间有没有递进作用呢?学生的朗读水平是不是有所提升呢?教师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读得不好,问题在哪里?该怎样引导?教师的提问过程其实是启发与诱导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一名学生读完以后,教师没有评价,其他学生只知道不好,但说不出哪里不好,该怎样读好。当老师说“再”读一遍时,学生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读。如果毫无目的地机械性重复,只会消磨孩子的个性与积极性,助长孩子的应付性。
案例二中,五名学生的朗读却让人一直有新鲜感,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老师只以一个问题贯穿了整个朗读的训练过程:“同学们,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感觉到什么?”这个问题不仅针对听的学生,也针对读的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读的学生只有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才能让别的同学听完后有所感受;听的学生也会侧重听这位同学在朗读中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说说“好”
听课中,我们也经常发现类似于案例一中的问题,老师会问学生“写得好不好?”“读得好不好?”……学生听到类似的问题便会条件反射地回答:“好!”好在哪里呢?学生并未体验出来。接下来,未能体验出“好”的集体朗读,也只能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个性朗读更是无从说起了。
案例二中,老师没有说一个“好”字,却指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读出花瓣的美、香和发自内心的深深陶醉。开始老师指名读课题,学生对“花瓣”两个字读得特别轻柔,“飘香”两个字读得很平淡,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将他读得特别轻柔的“花瓣”二字指出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那一片片美丽的花瓣。”接下来,老师放手让学生去体验,用主要问题“同学们,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感觉到什么?”引领下面的朗读。虽然接下来还有几名同学读,但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并没有重复、雷同的感觉。个性化的朗读让学生听得入迷,评得巧妙。五位同学的朗读分别通过“花瓣”一词展现了花瓣的美:通过读“飘”字,体现了花瓣散发香味的动态美;通过读“香”字,让听者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花瓣那淡淡的清香;通过学生高兴地读,体现了花瓣散发香味的愉快;通过学生陶醉地读,表达了小女孩闻花香时发自内心的深深陶醉,这些都源于主要问题的引领。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
众生:认识,您是宋老师。
师:在马路上能认识老师吗?(生点头)那么你们是怎么从这么多人之中认出老师的?
生:因为我看过您,您和别人长的不一样,我记住了您的样子。
师:对,因为你们平时观察过老师,并记住了我外貌特点所以不会认错了。我们平时观察周围的事物,最重要的是抓特点。你们会抓特点观察事物吗?(生点头)我来来试试你们的眼力。老师带来一幅画,猜猜是什么季节,看谁最先抢先说出来。(师出示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画)
众生:(抢答)春天。
师:好眼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这幅画上画了刚刚发芽的柳树,所以我看出是春天。
生:另外,画上还有正盛开的桃花,草是谈绿色的,通过这些特点我们也看出是春天。
师:观察事物一方面要抓特点。另外还好要按一定顺序观察,这样才能看得细,品出其中美的神韵。这回同学们在仔细地按照一定顺序看一看,品品画中的美景。
(生观察讨论)
师:你看到了什么?按你刚才看的顺序说一说。
生:春天到了,庄稼长出了小芽,小草变绿了,小溪里的水哗哗地流着。柳树的枝条变绿了,桃树的枝头开满了红色的小花。蓝天上飘着雪白的云朵。
生:春天来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大地更美了。桃花红了,柳树绿了;清清的河水泛起了波纹;小草也探出了绿色的头,田野里的庄稼发出了嫩芽,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你们看得真细,说得也好。同学们会观察欣赏美的事物,那么怎样把你感受的美与别人共享,也就是表达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这幅图学习一篇课文。
(师板书小燕子)
师:看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发现或疑惑?
生:我们今天看图学文是“燕子”可老师拿的画中没有燕子。
生;我也有同样的疑问,画上没有燕子,燕子到底什么样?
生:看了课题和图画我在想春天和燕子有什么关系?
生:春天这么美,作者是怎样写的?
(生质疑,教师归纳板书)
师:老师给同学们拿来的是一幅未完成的画。老师觉得燕子太可爱、太有灵性了,怎么也画不好,一会你们参照课文内容和提供的图片帮老师画只小燕子好吗?我选几只最漂亮的帖在画上。
众生:(兴奋地)好!
师:刚才老师把同学们的想法归纳成四个问题,我们把要解决的问题排排序。
(生议论教师在提出问题上标上序号)
师:问题出来了,大家读课文先自己试着解决好吗?如果你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如果小组都不明白可以派代表写在黑板上,请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决。
(生小组自学、讨论、质疑)
……
师:最漂亮的小燕子我们选出来了,可是他们应该在画中哪呢?按照书中的语句给他们找位置。
(生读书中语句,老师帖画:天空中、稻田上、柳树下、湖面上、电线上)
师:现在看看这幅画完美吗?
生:老师,我觉得现在这幅画是完整的的画了。
师:画是美的,可我觉得他是一幅没有生命的画,而文章写的是活生生的小燕子,我们也让画动起来好吗?
生:(兴奋地)我们来扮演燕子让他们动起来,我先扮演一只。
师:(示范)我是一只成熟勇敢、骄傲的老燕子。我渴望自由,我向往蓝天和白云,看我的翅膀用力一拍,身子轻轻一斜,便飞得无影无踪。你们能学着老燕子的样子,也能表演一下吗?自己先试一试。
生:我是一只聪明活泼的小燕子。看,我一会儿掠过天空,一会儿飞过稻田,一会儿轻轻擦过湖面,观赏湖中嬉戏的小鱼。
生:我是一只漂亮的小燕子。看我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一样的尾巴多么讨人喜欢。我有时飞累了便落在电线上梳梳羽毛,理理头发。
评析:
1、教师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再到组织学生自读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平等参与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2、教师巧妙地引发了学生提出问题,但不是就问题而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讨论、整理、归纳问题,使问题有价值,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自主解决。
3、注重了阅读的实践。通过角色的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体现了课程的人文精神。
《庐山的云雾》片断赏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准备以导游员的身份向游客们介绍庐山的云雾。)
师:谁来向我们介绍介绍你眼中的庐山云雾?
生:(自读)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生:(自读)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生:其实写庐山云雾的还有很多,只是课文用省略号代替了。
师:是啊,庐山的云雾千奇百怪。它们有的像绒帽,有的像玉带,有的是大海,还有的是四蹄生风的白马。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它们还会像什么呢?
生抢着为云雾起名:一条金蛇、一只白羊、一块飞碟、一个仙人瓶等等。
师:真能干!这些云雾多有个性呀,让我们来当小画家,把它们画下来吧!
生兴致勃勃地作画,相互合作,互帮互学。
师:下面请小画家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把你笔下云雾的神奇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分小组交流后,主动上台解说。
师:光说还不过瘾,要是能把它写下来,那就妙极了。我们来比试比试,看看谁的写话本领强。
生开始动笔写话。
思考:这则课例集“读、说、画、写”于一体,可谓形式多样。首先教者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回读、悟读,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情绪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接着,教者引导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中进行了很好的口语交际活动。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驾驭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帮助学生积极内化文本中规范的语言。而画的练习,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而且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最后的写话比赛则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从阅读中学到的语言,借鉴文本中的写作方法进行自我练习。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的提升。
有效性的学习正是建立于学习形式多样性的基础之上。作为教师,应努力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种种技术、组织手段,让学习者有可能利用各种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思辩、争论、操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
第二篇:教学精彩片断
教学精彩片断及反思
孟丽娟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数学课本第39页例1场景图。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出已知条件与问题,整理成下题。)
李叔叔正在看一本书,看了两天。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师:你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列出算式吗?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做。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反馈交流。)
生1: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我是这样算的:
234-66-34
=168-34
=134(页)
师:谁能解释一下吗?
生2: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去昨天看了的66页,等于168页,再用168页减去今天看了的34页,就求出还剩134页没有看。
师:怎么知道昨天看了66页?
生2:“看到第66页”就说明看了66页。
师:理解得好!还有与他的算法一样的吗?
(许多学生举手示意算法相同。)
师:还有与他的算法不一样的吗?
生3:我是这样算的——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师:谁看懂了?能不能解释一下呢?
生4:这种算法是先算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也就是先算出66+34的和,再用总页数减两个数的和。因为这个“和”正好是一个整百数,这样计算简便。即,234-100=134(页)。
师:计算时认真观察,就能做到“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教师再次呈现学生的几种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继续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生5:我认为还可以这样算——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师:请你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生5:我是这样想的,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今天看了的页数,也就是先算234-34=200(页),这样相减正好得到一个整(几)百数。一个整(几)百数减一个两位数比较简单,容易口算。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这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6:我喜欢生1的算法。因为这样列式,计算过程清楚。
生7:我喜欢生3的算法。他是先求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用总页数减去两天所看的页数的和,而这个“和”正好是一个整(几)百数,这样计算非常简便。
师:从上面的算法看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依次减去那两个数,或者先求出两个数的和,再减去这个和,也可以先减去两个数中的一个数,再减去另一个数。至于哪种方法更简便,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的数字特点恰当选用。生3的算法是今天新学的,生5的算法也很巧妙,能使繁杂的计算变得简捷。请同学们仔细比较辨别,何时用何种方法,要依据具体题目确定。
(独立完成“做一做”。4人小组讨论交流,突出生3的算法。)
反思:
“简便计算”是运算定律(或性质)的简单应用,是提高学生运算技能和增强数感的重要内容。本教学片段体现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教师把简便计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通过计算,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
3.尊重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提问、列式、计算等形式自主探索出计算“连减”的几种简便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定律(性质)的理解,展示了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4.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教师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究新知,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所学知识;注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让学生在有效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参与意识;利用与同伴交流、比较异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培养优化意识,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片断
我的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片断及反思
教学片段一
课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课堂教学精彩了,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成了享受人生的过程。
怎样使课堂精彩起来,怎样使我们的教学变成享受人生的过程?希望这组数学教学片段能给大家以有益的启迪。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师生不再按“计划课堂的程序机械被动的模仿,而是在多维互动的交往活动中“共同创造和分享新知识、新思维、新发现、新体验。我的《找规律》,让学生设计出了“庆“六一”儿童节的舞台设计,结果,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被学校采纳。这样的成功,这样的喜悦,孩子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老师自然也从中体验到了育人的喜悦。这样令人陶醉的课堂,怎能不是精彩的课堂?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呵护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情感的课堂。过分、片面地注重知识的教学,反而不利于知识的学习,情感是知识学习的催化剂。赋予知识以情感,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价值,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也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教学片段二
画一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明理动情。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围一围、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初步感受到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的不同。反思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片段三
教师出示数学课本第39页例1场景图。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出已知条件与问题,整理成下题。)
李叔叔正在看一本书,看了两天。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师:你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列出算式吗?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做。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反馈交流。)
生1: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我是这样算的:
234-66-34 =168-34
=134(页)
师:谁能解释一下吗?
生2: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去昨天看了的66页,等于168页,再用168页减去今天看了的34页,就求出还剩134页没有看。
师:怎么知道昨天看了66页?
生2:“看到第66页”就说明看了66页。
师:理解得好!还有与他的算法一样的吗?
(许多学生举手示意算法相同。)
师:还有与他的算法不一样的吗?
生3:我是这样算的——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师:谁看懂了?能不能解释一下呢?
生4:这种算法是先算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也就是先算出66+34的和,再用总页数减两个数的和。因为这个“和”正好是一个整百数,这样计算简便。即,234-100=134(页)。
师:计算时认真观察,就能做到“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教师再次呈现学生的几种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继续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生5:我认为还可以这样算——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师:请你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生5:我是这样想的,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今天看了的页数,也就是先算234-34=200(页),这样相减正好得到一个整(几)百数。一个整(几)百数减一个两位数比较简单,容易口算。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这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6:我喜欢生1的算法。因为这样列式,计算过程清楚。
生7:我喜欢生3的算法。他是先求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用总页数减去两天所看的页数的和,而这个“和”正好是一个整(几)百数,这样计算非常简便。
师:从上面的算法看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依次减去那两个数,或者先求出两个数的和,再减去这个和,也可以先减去两个数中的一个数,再减去另一个数。至于哪种方法更简便,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的数字特点恰当选用。生3的算法是今天新学的,生5的算法也很巧妙,能使繁杂的计算变得简捷。请同学们仔细比较辨别,何时用何种方法,要依据具体题目确定。
(独立完成“做一做”。4人小组讨论交流,突出生3的算法。)
反思:
“简便计算”是运算定律(或性质)的简单应用,是提高学生运算技能和增强数感的重要内容。本教学片段体现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教师把简便计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通过计算,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
3.尊重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提问、列式、计算等形式自主探索出计算“连减”的几种简便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定律(性质)的理解,展示了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4.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教师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究新知,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所学知识;注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让学生在有效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参与意识;利用与同伴交流、比较异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培养优化意识,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四篇:《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精彩片断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精彩片断
授课年级:四年级
授课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
精彩片段:
二、发现问题,主动探究
1、认识内角。
师: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演示的三种不同的三角形。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三个角叫三角形的内角。(第一次板书课题:三角形内角和)
2、设疑生趣。
师:在各类三角形中,我们任意选择一个,量一量它的每个内角各是多少度?(事先准备一个钝角三角形,并量出∠1=200、∠2=1300。)
生:量出∠3=500
师:那么我们来加一加这个钝角三角形的度数之和是多少度呢?(第二次板书课题:和)
生:∠1+∠2+∠3=1800
师: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一个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和是多少度呢?如果是直角三角形,只要量出几个内角就可以算出这个三角形内角和呢?
生:我量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生:我量出了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0 生:我量出了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79 生:我量出了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10
三、大胆尝试,展开讨论
还有一些同学的计算结果可能跟这些不一样。那么,三角形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呢?(第三次板书课题:是?度)
……
0师:先请同学们分别拿出老师给你们组准备的三角形纸片,6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验证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看看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0?
生:我们用“折”的方法验证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生:我也是用“折”的方法 ……
生:我们用“剪”的方法验证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生:我也是用“剪”的方法 ……
生:我们用“拼”的方法验证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生:我也是用“拼”的方法 ……
自我评价:
我把教学过程变成指导下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放手大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际探究阶段,关键是要根据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设计好具有内在联系和一定梯度的数学问题,构成“问题系列”的设计,必须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以便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同化,而每个问题的解决又为这种同化作用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放手由学生想、画、剪一剪、折折看、去验证„„使学生自始至终人人参与感悟、体验、尝试到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品尝着成功带来的乐趣。这不仅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也体会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发现和创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增强了学生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第五篇:我的精彩教学片断
我的精彩教学片断(小课堂)
兰霞
记得我在教一年级语文下册中《夏夜多美》这一课的时候,文中乖巧可爱的小蚂蚁让学生们颇感兴趣。本课讲的是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有趣且让人感动深思的事情。于是,我抓住机会,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刚闭上眼睛的睡莲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原来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了池塘,上不了岸。当学生们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若有所思地让学生们停了下来,问道:“你们想一想,小蚂蚁为什么会掉进池塘?它可能去干什么呢?”小组交流交流。话音刚落,只见聪明的小朋友们骨碌碌地转着眼睛,认真的思考起来,然后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不一会,只见他们把胖乎乎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我也变得更投入了,让他们起身回答,有的说,小蚂蚁它可能去朋友家玩,玩得太晚了,回家的时候没有灯光,看不见路,不小心就掉进池塘了;有的说,小蚂蚁想天气太热了,去池塘洗洗澡,没想到池塘水太深了,就掉了下去;有的说,小蚂蚁口渴了,想到池塘边喝水,一不留神掉进去了。针对他们的各种回答,我表扬他们思维敏捷,善于动脑筋。趁机说到:“小蚂蚁呀,可能是到朋友家去玩了,你们瞧,太晚回家多可怕呀!一不小心就发生意外了,多危险啊!而且,你的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很着急的。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像小蚂蚁一样哟。还有可能是小蚂蚁觉得天气太热,想要到池塘洗澡,你们看,事故发生了吧,差点被淹死,多恐怖呀!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事情,有的小朋友觉得天气热,想图一时舒服,可是没想到,竟然永远离开了我们,多么惨痛的教训,大家一定要牢记。所以,宝贝们,千万不要下塘下河洗澡,一不留神被淹死。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虚构的童话人物,小蚂蚁运气很好,遇到了睡莲。可是,小朋友们,你们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而且睡莲也拉不动你呀!话一说完,小朋友们笑了,点点头,好像听懂了什么。
课堂仍在继续进行,我觉得这篇课文很接近小朋友们,有必要从童话中走出来,进入现实生活。当睡莲挽留小蚂蚁留宿在它家时,小蚂蚁果断拒绝了,摇摇头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我顺便说到,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放学了,有小朋友告诉你,他家有好多好吃的东西,有好多好玩的玩具,你跟我回家玩吧,玩了再回家。这个时候,你会答应他吗?小朋友们齐声回到:“不!”我接着问,为什么呀?他们一个个懂事地说到,不回家,爸爸妈妈会着急的。我欣慰地点点头,你们真是懂事的乖孩子。我想,这样的课堂比直接告诉小朋友们,放学了,不要跑到同学家玩,更有意义吧。
课堂接近尾声,小蜻蜓决定送小蚂蚁回家,可是天黑了,小蜻蜓看不见路了,无法飞翔,这个时候,会发光的萤火虫出现了,在他们的共同帮助下,小蚂蚁被安全地送回了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有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从小树立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啊,多美的夏夜!是的,不仅夏夜的风景美,小动物们善于帮助他人的品德更美。
课文到这结束了,我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会对你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