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升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利用水平的研究
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升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利用水平的研究
微课资源日益丰富,微课教学平台日益增加。微课资源的利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分析微课资源的利用水平,提出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微课教学资源的教学手段,用以提高微课资源你得利用水平,总结出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在微课资源利用上的方法和手段。
微课以其自身短小精悍、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等特点,受到了学生与教师的一致好评。在微课资源如此丰富的阶段,微课资源更多的成为了多媒体资源被浅层的使用。在移动互联如此发达的现状下,微课已成为学生碎片化学习的主要需求,如何提高微课资源利用水平成为微课资源建设中不能被忽略的问题。影响微课资源利用的因素
1.1 教师因素
教师对微课和微课教学的概念理解存在偏差[1]。微课是一种教学活动,运用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通常是以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内容,用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然而实际上,教师仅是把45分钟的教学内容压缩成10分钟左右,虽然时间上满足了要求,但是内容的针对性和专题性并未体现出来。
1.2 微课资源因素
当前在微课热的影响下,微课资源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其一,有些微课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传统,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式也影响了微课的利用情况。其二,微课资源必须依托网络平台,平台的运行能力,注册手续,广告数量都影响着微课资源用户的体验感受,因此平台质量影响着微课资源的有效利用。
1.3 运用方式因素
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当前,教师对微课运用体现两种趋向;其一,作为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其二,作为课下学习资源,发挥学生自学能力。这两种运用方式,一种是对微课的错误认识,另一种则是对微课的浅层使用。不能全方位发挥微课资源的特点提升微课利用水平的对策
2.1 教师明确微课特点与作用
微课资源开发与使用的核心教师,那么教师就必须提升微课资源的建设水平与利用水平。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微课的内涵,微课主要是用于学生线上学习,辅助课堂教学,并且能作为持续学习的重要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提升微课的利用水平,将微课运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发微课的利用价值。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应该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或是学生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岗位后,依然也会利用微课资源进行持续学习。
2.2 提升微课资源建设水平
微课的特点是在简短时间内讲述最实用、最精炼的教学内容,要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内容,也要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运用微课资源。[2]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课资源,我们要做到这些:一是要“小”,微课资源所占数据流量应该较小,减少学生使用时等待的时间,能够切实使用微课资源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二是要“快”,微课的内容讲述节奏要明快,应该开门见山的介绍课程内容,促使教师和学生能更快的切入主题,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三是要“灵”,微课资源应当是可以灵活分享的,教师与学生在线上线下交流时,微课这种教学资源,应当是能灵活分享,及时解决问题和交流心得。
2.3 借助优质微课教学平台
微课学习的平台很多,例如MOOC?W、世界大学城、微课网等。这些微课教学平台资源丰富,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均适用于微课教学资源的推广。但是,这些平台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移动互联效果不佳,个性化教学设计较少。
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社交平台,作为教学资源平台,已成为诸多高等院校研究的主要方向。该平台以及其独特的移动互联特性,人性化的使用方式,深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借助传统微课学习的平台的载体功能,合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功能,就能使微课资源的利用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微课资源的应用
3.1 微课资源与平台开发
将符合“小”“快”“灵”特点的微课资源,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微课资源。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创立“教学资源”栏目,将资源链接与平台互联,设置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将每个微信教学单元进行编码,方便学生自行选择所需要的微课资源。设立“互动交流”栏目,让学生把学习中的问题,反馈到公众平台,管理员以私信的方式予以回复,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
困难。
3.2平台的运用与维护
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课前,将教学资源和微课资源通过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并自主进行考核。如出现了学习问题,及时交流。课上,微信公众平台能成为教师发布特定任务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起到监督与促进。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持续学习。运用自动回复推送,可以切实解决学生在课后学习的困难。
平台的维护是微课教学资源平台的难点。微信公众平台的维护相对比较简单,学生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即可胜任。教师可将优秀的学生培养成平台的管理员,不仅能够使该平台始终处于活跃的运行状态,更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结语
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互联功能,将优质的微课资源推送给学习者,微信与微课的结合,更有利于网络化、碎片化的教学,更有利于知识的推广与技能的传播。
(作者简介:黎玄哲(1987-),男,湖南岳阳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医药系,讲师,学士,研究方向:药学教育研究。)
第二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打造“微客服”(定稿)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打造“微客服”
利用微信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帮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消息称微信拥有超过6亿用户,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亿。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 信息平台,也是移动端的一大入口,微信正在演变成为一大商业交易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三个类别的内容。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支持PC,移动互联网网页登陆,并可以绑定私人帐号进行群发信息。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我们可以进行实时交流、消息发送和素材管理。用户可以对公众账户的粉丝分组管理、实时交流,同时也可以使用高级功能-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对用户信息进行自动回复。用户可以通过查找公众平台账户或者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公共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功能的定位是让企业的服务意识提升,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企业可以更好的提供服务,运营方案上面 有很多方式,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模式;也可以是简单的编辑模式。主要特点包括 群发推送:公号主动向用户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内容; 自动回复:用户根据指定关键字,主动向公号提取常规消息; 1对1交流:公号为用户提供1对1的对话解答服务。
第三篇:微信公众平台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责任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责任研究
摘 要: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传播任何文艺作品都属于侵权行为,微信公众平台也包含在内,多数表现为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复制权。侵权发生时侵权行为的相对方应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承担相应的损失和消除影响。微信公众平台著作权保护在提高公众维权意识的基础上,需要网络服务商腾讯公司、版主、粉丝以及司法系统等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全方位齐抓共管。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著作权;侵权行为;侵权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183-02
一、微信公?平台侵权行为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移动设备量居世界首位,世界移动互联网格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移动手机用户已达到5.6亿,而微信用户的使用量居于首位[1]。微信公众平台是基于微信的基础上开发的,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进行注册并使用,短短的一年当中,微信公众平台积累了数百万个公众号,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微信公众账号每天推送大量的信息和文章,这种新的文章阅读方式,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方便了人们获取知识。由于其不断发展问题也随之产生,当下许多微信公众账号发表的大量文章未经作者允许,多数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其他文章时并未获得文章的授权,也并未对文章的作者支付一定的酬劳,甚至还篡改作者冒用他人。与此同时,阅读文章的粉丝也对其进行大量转发,无形中也造成了侵权行为的发生,种种乱象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引发社会对版权问题的重新思考。
如何破解微信公众平台侵权行为的发生,已成为当下亟须破解的难题,笔者认为,当下首要任务是对微信公众平台作品的侵权行为进行认定,这是判断是否发生侵权行为的最核心的前提,如果相关部门对侵权行为予以认定,随之面临侵权责任方应该承担怎样的侵权损失责任。微信公众平台属于互联网的新生产物,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故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有相对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认定微信公众平台著作权的侵权行为
(一)著作财产权划分
微信平台归根结底为网络宣传平台,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文章主要涉及两项著作财产权。
1.信息网络传播权。我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都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了充分的定义,使侵权客体的内容从作品延伸至表演以及录音录像。故笔者认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推广传播的内容应属于信息网络传播,因为新平台传播的内容的各个要件,与网络信息传播的要件相符合[2]。
2.复制权。我国著作权法对于复制权等概念下了定义,网络复制行为的种类纷繁复杂。从有形载体到数字载体的复制,从数字载体到数字载体的复制,两种复制行为均受复制权的控制。
(二)该作品传播行为的定性分析
通过对微信平台传播作品的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微信运营企业、公众号平台、订阅号粉丝。
1.微信运营商腾讯公司对作品传播行为。微信公众平台由腾讯公司开发研制,其平台的运营权由腾讯公司负责,腾讯公司的作用是为微信提供网络储存空间、运营技术及其他服务,并未对公众平台传播的内容进行修改,同时也并不能保证所有的文章都经过严格的审查。微信运营商可以受避风港原则的保护,在引发赔偿认定相互责任时运用《条例》第22条关于提供信息储存空间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规定,只有符合第22条规定的第五个条件,就可以免于承担侵权责任[3]。因此,微信运营商并不对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相关作品以及转载侵权承担相应的责任。
微信运营商通常是网络储存空间提供主体,不会存在教唆他人进行网络侵权。故此我们得出,微信平台充其量也是帮凶的身份,《侵权责任法》规定,要认定帮助侵权需达到两个要件,一是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者过失,二是客观上实施了直接侵权行为,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订阅号版主对作品的传播行为。订阅号的传播方式类似于报纸期刊,其主要功能是为独自推送相应的即时消息,其中包括新闻、情感类文章。订阅号的平台向所有人开放,无论是企业还是用户个人,都可以注册并使用,通过订阅号飨读者发送的消息方式与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但归根结底,订阅号版主向读者发送消息的方式,能属于信息网络传播中的一种。
订阅号的管理者,未经作者本人允许和授权将文章通过订阅号发送给读者粉丝,又或者将网络中已经存在的文章进行转载,该行为缺乏合理使用的法律依据,故可以认定属于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4]。
3.订阅号粉丝对作品的传播性。从现有法律当中获悉,假如订阅号粉丝从自身学习和创作的角度来欣赏和阅读他人发布的作品,可认定其为合理的使用,不存在侵权的行为。但在实际应用当中,很多粉丝把喜欢的文章进行朋友圈的大量转发,转发的内容也就上传到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器,此种行为可以认定为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法律学术界的学者有这样一种观点,个人把文章在朋友圈进行有限转发,受众范围较小,一般不做侵权的认定。订阅号的粉丝对作品的传播行为,在一定情况下也会间接构成侵权行为。
(三)微信公众号使用者未经授权传播作品的合法性分析
著作权法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和鼓励文学创作,推动我国文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著作权人利益在保护及文化的传播如何平衡是一个博弈点,所以有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其中合理使用是不侵权的抗辩理由。这有利于法院在裁决侵权责任案件当中减少主观因素,提高办案的效率,但是其缺点也显现出来,就是很难适应当前技术的发展[5]。
关于如何认定微信转载作品是否侵权,应从三个角度来进行检验,首先认定转发者是否具备合理使用的情形,也会妨碍原创作品的正常使用,且未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符合合理使用的特定情形,难以构成合理使用,因此,通常情况下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不具有合法性。
三、微信公众平台著作权侵权责任的承担
在微信公众平台发生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有两大责任主体:服务提供者腾讯公司和服务使用者微信用户。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腾讯公司侵权责任的承担
有学者认为,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只需要提供微信平台服务,只需发布“移除”通知的举措,之后?t一般不再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内容的同时存在恶意串通等其他重大过错的情况,就构成了侵权或者帮助侵权的行为,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或相应侵权责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和第3款的规定,只有在著作权人拥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网络技术提供者(腾讯公司)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微信公众号使用者上传或转载侵权内容而没有给予及时的制止,该网络技术提供公司才承担帮助侵权责任,即承担共同侵权民事法律责任[6]。
(二)订阅号版主及粉丝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订阅号版主及粉丝,是通过微信发布和传播作品的,属于直接侵权,我国著作权法律明确规定必须承担责任减少侵害赔偿损失,把影响降到最小,在需要的时候侵权人应该赔偿著作权人,停止侵权,支付相应费用,并将非法所得的财产上交,金钱物品应该没收,构成犯罪的必须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要看微信订阅号版主发布的侵权作品数量多少,内容是否侵害了公共利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订阅号版主发布的侵权作品,是营利为目的,可能还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粉丝通常因为转发的数量比较少,所以只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四、如何保护微信公众平台的著作权
(一)腾讯公司应从路径方面减少著作权侵权行为
第一,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腾讯公司发布的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就是一个微信市场的准入门槛。作为公众号使用者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将没有权利使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完善投诉举报端口,制作出微信公众平台侵权投诉的指引通道,让任何一个使用微信的人员都能快速地找到投诉的端口,最后在侵权行为具体发生时,要配合有关机关调取侵权相关人员的有关资料,铸造起著作权保护的一道屏障。
(二)订阅号版主及粉丝减少侵权行为的路径
首先,要树立起保护知识产权的理念,使用他人的作品要获得他人的许可,并向他人支付相应的酬劳;其次,发现有侵犯他人作品权益的行为时,要及时停止侵害,并消除影响;最后,对确实发生侵权行为,要积极赔偿权利人的损失,应该确认侵权事实后,积极履行停止,赔偿损失的义务与责任。
(三)通过集体管理制度,保护著作权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实质就是集中许可制度。著作权集中管理制度在我国也应该充分发挥许可优势,避免使用作品而找不到著作权人,这也减少了侵权的行为。因此,我国应该与国外的经验制度相结合,建立起新的管理制度[7]。
参考文献:
[1] 廖丹.微信公众平台转载行为的侵权责任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67-68.[2] 刘承涛.微信公众平台著作侵权类型化分析及治理对策[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91-196.[3] 李旭颖.自媒体时代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法律责任承担――以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为视角[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6,(10):86-89.[4] 李冰祥,张希华.微信公众平台中的著作权维权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6,(4):66-69.[5] 张权威.探析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转载作品的侵权责任[J].法制与社会,2016,(26):282-283.[6] 赵文青,崔金贵,陈燕.学术期刊微信传播著作权侵权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1):181-186.[7] 葛君.微信公众平台作品著作权保护探究[J].商,2016,(35):243-244.[责任编辑 李春莲]
第四篇: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做好公安交通宣传工作
如何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做好交通安全宣传
工作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微信又悄悄渗透了公安交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网络交流最大的应用平台。交警微信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产物,其意义在于交警部门通过树立现代化宣传理念,与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参与者借助网络、微博、QQ和微信等新媒体主体作用,畅通公共沟通的渠道,发布信息、互动交流沟通工作意见和建议,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现代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微信时代的到来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要求公安交警部门在履行好自己的职能的同时必须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与方式,公安交警部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合理有效地应用微信平台,将会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及有效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微信作为新媒体类型的一种,在实际的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微信平台在交通管理工作的意义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语音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基本功能有聊天、添加好友和实时对讲机功能,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由此可见,微信在人民群众的活跃度和影响力上何其之高、何其之广。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公路路网构建的全面铺开,人民群众对平安交通、法治交通的期待和需求越来越高,单一的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和未来道路交通发展趋势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创新交通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平安出行是摆在人民交警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微信作为一个受众面如此之广、活跃度如此之深、影响力如此之远的新媒体,交警正好可以把交通管理工作的内容借助这个平台加以推送,与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参与者互动、交流、沟通,全力打造信息共享、反应迅速、整体联动的微信平台。进一步化解了交通管理者与参与者之间的矛盾,加大了交通安全和真情为民服务的宣传力度,为广大司乘人员答疑解惑,为全社会了解、理解和关心、支持交通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二、微信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特殊作用
(一)出行道路上的“导航仪”。
随着公众出行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对交通路况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频繁和迫切。时下,广大交通参与者通过便于携带的无线网络和手机终端,登录其关注的交警微信平台,查看和咨询即时出行信息已经成为重要和便捷的获取渠道。各级交警部门顺应这一实际需要,利用交警微信平台及时在线发布天气情况、道路通行状况、实时拥堵路段信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通行信息,并在道路发生雨、雪、雾、冰冻等恶劣天气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道路封闭施工等需要交通管制时,第一时间在交警微信平台上发布绕行提示,为公众出行进行有效的引导,正在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二)交通安全宣传和安全知识普及的“展览馆” 交警部门可以用微信开辟宣传专栏,发布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展示交通宣传图片、播放交通安全视频、曝光交通违法行为、普及安全文明出行知识,讲解驾驶技巧和车辆维修保养知识等丰富内容,吸引网民积极关注和交流,从而引导大家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这种新颖的宣传方式与传统单一乏味的宣传方式大为不同,借助微信的信息传播优势,不仅宣传受众广泛,形式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易于群众接受,且宣传成本低,不受时空或者天气的影响,效果显著。
(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连心桥”
首先,过去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往往都是进行单方面、权威化、等级化的信息灌输,而公民个人想要公开发表意见或者反映问题必须经过很多“中间环节”,制度上的壁垒不仅延缓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而且会使原有的信息逐级缩水,致使民意表达不畅,这一点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信息对称的迫切要求。而公安交警微信以其即时、互动、直接的独特优势拓宽了信息沟通的渠道,以开放的姿态直面社会公众,全面直接地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让公众的意见诉求有了合理有序的表达渠道。其次,警民之间的“零距离”沟通交流,在“聊天”、“拉家常”,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互动中解决有关问题,既用人性化亲民化的良好态度让公众感到警民之间的平等,又以知情权的充分保障使公众感到其话语权受到尊重。借助交警微信这一平台,用真诚去打消疑虑、平息抱怨,改变刻板印象,增进警民之间的价值认同和信任理解,凝聚人气、赢得民心,塑造亲民服务的警察形象,扩大影响力,最终树立公安机关强大的公信力。
(四)涉警舆论引导的“风向标”
微信作为一个大众沟通交流的平台,自身在监管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之准入门槛低带来的用户自身素养的参差不齐、在信息传播上一味追求速度,忽视真实性的弊端,使得网络发言权难免被滥用,不实信息大肆传播。在实践工作中,个别网民刻意在涉警问题上寻求“炒作”和轰动效应,对公安民警的执法行为和言语等进行大肆渲染,将一些孤立事件或者个别行为进行扭曲误导,煽动社会不良情绪。对此,作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如果畏惧退缩、避而不谈,反而给了谣言进一步滋生的宽松环境,我们必须打破原有被动的涉警舆情管理方式,积极敏锐地抢夺网络话语权高地。在利用传统平面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同时,我们的公安交警微信应当迅速、真诚地回应公众对事件的热烈关切,发挥其传播交流的独特优势,让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真相、处理进展和公安机关所做的工作,打压谣言传播和炒作的空间;并对网友提问和评论进行回复和正面引导,进而打消公众疑虑,最终使谣言无所遁形。
(五)展示警务工作,树立良好形象的“T型台” 一方面,在交警微信平台的日常维护中,应当把展示交警风采和发布交管工作动态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引入“交管文化”这一理念,不断丰富其内涵和表现形式,拓展各项功能,如开设“交通动态”、“执勤日记”、“违法曝光台”、“交警风采”“交通事故案例评析”等微信平台板块,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塑造良好形象的同时,感染和影响广大网友,使他们在理解和认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交警部门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宣传正在开展的警务活动,邀请广大网友参与话题讨论,积极解答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倾听群众心声,征询群众的意见建议,用真心真诚去赢得社会各界支持和好评。
(六)便民利民的“服务站”
利用交警微信平台可以进一步落实和推进警务信息公开,将涉及的违法处理、事故处理、车驾管业务、驾驶资格考试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以文字、图片、音视频文件等形式公示在微信平台上,便于网民查询了解,方便业务办理。还可借助微信平台开展“驾驶证审验提示”、“车辆检验提示”“失物招领”等服务项目,真正做到便民、惠民、利民。
(七)执法直播,营造声势的“传声筒”
交管部门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对“酒驾”、“三超一疲劳”等正在进行的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微信直播、跟踪报道,利用微信的传播交互特点,营造强大的整治声势,扩大整治的影响力,以教育公众知法守法,震慑那些妄图违法的不法分子,增强专项整治行动的实际效果。同时使广大网民足不出户,只需关注警方微信,便可了解整治行动的动态和新闻,真正成为他们参与互动、随警作战的“千里眼”。
(八)获取信息,听取建议,改进工作的“顺风耳” 交通管理实践中,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往往是公安交管部门最为复杂和头疼的工作之一,而交警微信同样可以发挥其优势,助以一臂之力。我们可以把案件情况发布到微信上,同广大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广集民智,获取更多的案件信息和破案线索,对开拓侦查思路、减轻摸排工作量、确定侦查方向大有帮助。在追逃阶段,还可利用微信发布通缉令、悬赏通告或者以微信特有的亲民化、网络化口吻,规劝感化嫌疑人早日投案自首。其次,可以在微信上发布交通违法举报热线,以群众工作的方法,鼓励和引导广大网友利用DV、相机和手机,抓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为交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提供了第一手证据,如对备受关注的客车和校车的超员违法行为的举报。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交管部门警力不足的缺失,有效地打击了隐蔽和难以监管的交通违法行为。在日常的交通管理工作中,交管部门还可以通过微信听取群众对工作的意见建议,例如简化办事流程、优化信号灯配时、设臵行人过街设施,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等等。还可接受投诉监督,促进整改落实,推进我们交管工作的公开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三、微信公众平台存在的几个弊端
(一)宣传对象有局限性。微信宣传的对象是指本身是微信用户同时还关注了微信平台的群体,否则将无法接受相关信息,这就意味着不是微信用户的人群就不是宣传对象。例如像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使用微信的屈指可数,因此微信宣传对于这一群体基本没有任何作用,这样就造成了宣传上的一个漏洞。因此作为宣传人员就要“特殊事情特殊对待”,既要用好新媒体同时要创新宣传思维,不忘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坚持多形式、多渠道、无死角宣传。
(二)宣传效果不如人意。目前,微信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我国用户最多、增长最快、影响最大的网络交流工具之一。各类微信公众号爆炸式增长。很多时候我们费尽心思整理出来的资料放到平台上,阅读人数较低,难免会有些灰心丧气。所以想在公众号的“海洋”里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力,提高微信的关注度,我们需要精心运营,创新宣传思维,不断提升影响力。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打赢“微交管”这场“战斗”。
(三)宣传质量有待提高。因受监督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等因素的制约,宣传人员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大的精力发布新颖独特的宣传信息,有的大队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率低、传播效果差,甚至存在“僵尸微信”,因此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人员应该端正心态,认真对待工作,用心挖掘精心准备,每天“按时、按质、按量”推送信息,全力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质量。
四、加强当前微信建设的途径
(一)坚持群众路线,树立服务理念
新时期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正在顺应时代需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进行转变,包括了每个部门和民警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的转变,其实质是政府行政治理方式的转变和行政价值的演变。而公安微信作为政务微信的一种,其实质是公众积极参与微信问政大背景下,产生的创新性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和政务信息公开的网络平台。公安交管工作以微信为平台,以服务精神为内涵,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崇尚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导向,倡导公平正义才是其真正的价值追求。
(二)完善机构和制度建设
公安交管微信在整体的公安交管工作中只占很“微小”的部分,但其在对外宣传和舆情引导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安交管微信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理顺组织架构,明确职责权限和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队伍,落实办公条件和专用经费,把公安微信工作纳入到公安日常工作中来。在制度建设方面要研究制定《公安交管微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明确公安交管微信的性质、宗旨和工作内容,明确其层级关系和协作方法,对微信的使用维护、办理程序、回复要求,信息上报与处理等事项作出明确要求,并在实践工作中加以修订和完善。
(三)打造高素质的人才团队
实践中各级交管部门的微信,极少有经过相关培训的专门人员来负责维护管理,往往都是从事其他业务工作的民警进行兼管。而微信的交流特性和其复杂的受众群体,决定了简单的单向信息传播方式显然无法适应受众的互动需要,这也就要求微信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优良的素质、过硬的公安业务工作知识,极强的语言组织能力、高超的沟通技巧和微信运用技巧。因此微信的建设和发展,急需储备和培养一支具有新闻敏锐性、较强文字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的微信人才团队进行智力支撑。可以考虑在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中将“微信”这一全新课题列入民警培训课程,讲解相关知识,使广大民警掌握其规律和技巧,以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
(四)强化内部管理
公安交管微信应当首先加强源头管理,对基层单位开设的微信统一进行登记备案,对民警以真实身份公开的微信也进行备案,来确保公安交管微信的组织性和严肃性。其次,应当制订微信日常维护管理及运转的办法和一套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落实专人负责制度,严格规范发布内容和回复办理制度,做到及时发布信息,及时回复网友提问,有问必答,有办理有监督。
(五)加强内容的严谨性和风格的多样化
网络语言表达不同于我们现实中的语言表达,时空阻隔,身份虚拟,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各种情绪宣泄和诉求表达,只追求表达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不顾及精确性和严谨性,因此网络语言表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公安微信是代表公安机关在开展工作,公安工作的正式性和严谨性决定了公安微信语言的正式和严谨,但这一点与公安微信语言具有的真诚待人、平易近人和幽默诙谐并不矛盾。公安交管微信要善于搜集丰富的发布内容,创新多样化的发布形式,秉承一贯的亲民风格,既要避免古板老套“宣传味太浓”,又要避免高高在上“打官腔”,要做到微信内容新颖,贴近实际而又严谨可信。
充分发挥微信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们在建立微信平台的同时,更注重于互动、交流、沟通,畅通公共沟通的渠道,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但微信平台在交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同样受到角色定位、功能发挥和虚拟网络等方面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发挥微信平台在交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同时有效规避其缺陷,是值得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第五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解读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倡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个性化的家校互动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有力保障和服务支撑。近年来我校的家校沟通工作一直是比较理想,但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发现了一些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在家校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家校沟通滞留于表层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理解家校沟通,认为无非就是问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情况,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生活,而有些教师与家长沟通就是告诉家长孩子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在孩子犯错误时向家长告状,这样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因而也不能真正把家长的力量纳入到教育合力中来。
在家校沟通方式上主要是学校主动,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双向沟通;形式上有家长会、电话联系和约见家长等。这样的沟通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家长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也学习不到系统、完整的教子理念,家校沟通停留于表层,家长当然就更不能积极配合学校完成一定的教育工作。
二、教育教学形式不能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随着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讲,学生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过于单一,已经不能满足不同档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了。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学校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生活教育方面,只局限于国庆下讲话、班会课、某些主题活动以及文化课上的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应该说从把学生当做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社会人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些形式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的。
微信的出现,为深层次地家校沟通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我校于2014年上学期开通的微信公众平台更是改变了传统家校沟通模式,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孩子的状况,促成了无障碍的家校沟通,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丰富了缤纷多彩的学校生活,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向前发展。
(二)概念的界定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一个自媒体平台,它是微信系统地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五个类别的内容。
微信公众号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作为学校,为了更好地打造家校沟通新平台,需要每天发送消息,所以我们学校选用了订阅号。每天都可以向学习者推送资源,平台可以跟学习者之间形成较强的感情粘性,让学习者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彼此间无缝交流。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学习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阶段,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阅读文献书籍、搜集网络资源等进行学习引领,为平台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操作策略。
2、问卷调查法:在学习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及实施阶段中,随时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家长的需求及老师的要求,随时对学习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内容和设计活动进行调整。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教师亲身参与到学习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及实施,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出创建学习微信公众平台的新思路。
4.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鼓励教师及时总结学习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践经验,不断验证、提炼,形成成果。
二、成果的意义与价值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网络资源的传播者,它的作用类似于“中介公司”。它通过良好的使用体验,庞大的用户群体,方便的传播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学习便利条件。我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加强了家校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渠道,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更为社会及时、全面地了解我校提供了平台。
(一)互动信息多媒体化、方式的灵活化、信息传播社区化有利于家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家校互动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互动信息的多媒体化。通过公众微信平台给家长发送的信息不再局限于文字,还可以是图片、语音、视频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校互动是双向信息交流,除了学校通过公众号推送信息外,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回复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既可以与学校进行同步在线沟通,又可以异步交流。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微信既是一个即时通讯软件,也是一种社交媒体。学校公众账号向家长们推送文章后,通过微信的分享功能,家长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或孩子优异表现的图片发送到自己的网络社交圈,家长和老师在网络社交圈中分享内容,容易形成有共同关注点、共同兴趣爱好的网络社区,共同进步,形成教育“合力”。
(二)互动信息多媒体化、方式的灵活化、信息传播社区化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多媒体化、信息传播社区化弥补了学生学习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缺陷,学校在微信平台发布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信息资源,同学们可以结合微课资源在课后有一个自学预习、互动交流、总结提升、查漏补缺的机会。学生还能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控制视频的播放,真正意义上满足学习者实时交互的需要。此外,在学习资源设计时注意学习者之间交互的设计,在评价时根据学习者交互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励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微信平台还通过开设特色栏目,不仅能满足不同档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更能成为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纽带,这样的平台必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互动信息多媒体化、方式的灵活化、信息传播社区化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微信公众平台互动信息的灵活化,社区化的特点将各种学习资源、教育资源分享给各种学习者,这种微信分享学习的模式拓宽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教师也能够从中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微信平台通过其强大的分享能力,将网络上的所有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在平台中聆听专家的讲座,从他们超前的理念、优质的教育,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中深受启发,提升对教育本质的认识,紧跟学科前沿步伐,不断提升教学理论修养,更有利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三、解决问题的有效做法
当今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彼此交流、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从学校发展角度看,顺应形势并探索信息社会中学校的全新定位,创造适合学校发展的多样化、灵活便捷的信息共享方式,打造一个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的平台,应该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形势下,微信公众账号以其便捷性、普遍性与低成本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选择。在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家校互动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我校开始尝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个性化家校互动模 3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式的探索,并总结了一些有效做法:
(一)正确定位微信平台的功能和目的,明确方向
被誉为“微信之父”的张小龙说过:“你如何用微信,决定了微信对你而言是什么”。同样,一个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价值取决于学校对微信公众号的定位、申请时的理念和目的。我校的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定位于推送校园新闻、传播家庭教育理念、开展家校互动活动、提供个性化辅学及弘扬正能量等等。主要目的是随时将学校治校理念、校园新闻、辅助学习的资料、学生们原创的优秀作品呈现给学生和家长,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同时也给家长开通了一个平台,把对学校的一些好的建议传递给学校,把教育孩子的经验与感悟分享到公众平台上来,让更多的家长通过相互交流学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二)充分发挥二维码优势,高效推广
搭建好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后,首先要面临的便是公众号向家长的推广问题。微信公众平台无法主动去添加好友,只能被他人添加为好友。学生家长打开微信,通过“查找公众号”功能就可以查找并关注学校公众号,与学校开始互动。但是,如果希望快速被所有学生家长关注,使用二维码进行推广是个很好的办法。将二维码图片在校园公示栏、学校网站首页公开发布后,家长通过微信扫描即可快捷关注学校公众号,实现快速推广。
(三)编辑多种媒体信息,丰富内容
相对于传统的通过手机短信发送信息,微信公众平台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免费推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这既是微信公众号用于家校互动的优势,也是宽带网络时代用户对信息的特色需求。在公众号的管理后台,通过“素材管理”功能可以编辑“图文消息”。每一条图文消息都可以是文、图、音、影等媒体信息的组合,可以向家长推送系列的文章、学校的系列活动报道等。视频是在文字图片音频的基础上,更加丰富的资源,平台要求视频素材的格式多样,可以上传rm、rmvb、wmv、mp4等,大小要求不超过20M,视频是最直观的微学习资源,短小的微视频在推 4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送一个小知识点时可能会产生比常规的大视频更大的冲击力。
(四)有效进行用户管理,定向群发
微信公众平台有很强的用户分析和管理功能。管理员登录后台后,可以进行用户增长趋势分析、用户属性分析和群组管理等。根据需要对学校公众号的订阅用户进行分组后,结合群发功能,就可以实现特定信息的准确推送。例如,在群发消息时,发送对象可以选择“全部用户”或者“按分组选择”,也可以指定地理位置、性别等。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号每天只能群发一条信息(服务号每月只能群发一条消息)。但是,管理员可以通过编辑和发送“多图文信息”,丰富信息内容,弥补这一限制。
(五)灵活设置自动回复,增强互动
家长和学校间的有效交流是个性化家校互动的最终目的。学校在后台可以倾听每个家长发过来消息和提问,用心去回复每一条消息。另外,为了提高互动的多样性、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保证回复的及时性,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关键字自动回复”功能,搭建自动回复导航系统,学生家长根据提示回复关键字后便会接收到相应的子导航菜单或文章。
(六)按需制作个性菜单,打造特色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设计自定义菜单,提供学校特色服务。利用平台提供的“自定义菜单”功能实现。当学校公众号通过微信认证后,系统便会提供自定义菜单的建设功能。通过了微信认证的公众号管理员进入“功能”栏目下的“高级功能”子栏目后,选择进入“编辑模式”,即可应用“自定义菜单”功能。我校自定义菜单分为“课业公示”“精彩回顾”“投诉建议”。“课业公示”下设二级菜单,有“学生作业”“作息时间”“课程安排”三个二级菜单,点击菜单,进入校园网相应的公示板块,学生可自助查询当天的作业。“精彩回顾”可以查询到我校公众平台所有的信息。“投诉建议”给家长提供反映学校问题的平台,及时化解家校矛盾。6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七)推送微学习的平台,畅通学习通道
微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形态,通过碎片化学习、辅导、研讨等方式,实现知识、技能、智能的转化。它的微型特性能为学习者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提供便利,真正实现学生按需学习的理念。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微媒体,让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认知负载。
微型学习的学习内容是由许多微小的学习片段组成的,其表现形式可以是一条微博、一则新闻、一个邮件甚至知识百科词条等,而且学习片段之间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却包含着一定的联系,并可以动态重组。虽然学习内容呈现片段化,但是每段学习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解决一个相关的问题。学习者通过微型的学习设备就能轻松的学习这些片段性学习内容,解决相应的问题:
微课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预习知识、巩固复习、答疑解惑、指导实验的作用。让学习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巩固,解决疑难、查漏补缺,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
“一站到底”式学习挑战是教师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学生精心准备的挑战项目。在挑战中计时答题、统计发榜、奖品鼓励,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极大地激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难题抢答”中的抢答题目构思巧妙,解法灵活多样,学生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选择解法。学生将解答的难题通过消息回复到平台,教师能立刻批改,通过这样的交互活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学校微信平台推出的微型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使微型学习穿插到日常生活的零碎片段中,满足学生们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的需要,自由灵活,方便快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八)结合学校特色,开设专栏
我们着力把微信打造成让家长了解学校、学生生活学习的平台,学生学习、展示的舞台,让其成为展示学校特色的窗口。结合学校的日常开展的活动,教育教学的方向、动态,我校微信公众平台现已开辟了“蜊中直播”、“蜊中速递”、“蜊中推荐”、“ 蜊中提示”、“蜊园佳作团”和“蜊爱无边”等栏目。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蜊中直播”主要展示学校开展工作的状况及学生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校园生活的情景。例如:“蜊中联片教研,助推教师成长”,“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学科教学发展”,“我校组织开展魅力课堂之教师微课开发专题培训”,“我校开展常态课同课异构观摩活动”等,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展现了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再培训流程。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又如:“学会自护自救,平安伴随一生”,“把握今天,收获明天——初四年级校园开放周掠影”,“我校经典诵读社团获得威海市中小学优秀社团称号”,“新学期新气象——我校继续对初二初三年级进行新学期首次班容班貌检查”等,及时展现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再如:“欣赏凝固的瞬间,留下欢乐的记忆——蜊中拔河周纪实”,“齐聚爱心,融化积雪——师生清扫为校园美容”,“我校开展2015年优秀影片进校园活动”,“京剧进校园,我来学一学”“走进博物馆了解抗战史”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多途径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生活教育,更激发了学生们的激情,从深层次地挖掘、激励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更全面地发展。创新点:打破了家校沟通受时间、空间、形式的局限,微信公众号方便、快捷的特点更有利于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动态、掌握学校周边信息,熟知学生表现,让学生和家长可以“把学校装进口袋”,适应高效的社会发展需要。
“蜊中速递”主要是告知家长当前的教育动态和先进的教子理念,例如:“倾听两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会教育之声,那条最靠谱”,“让孩子学会鉴别和选择,远离不良文化”,“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离一个失败的父母就不远了”,“俞敏洪:决定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人民日报陈伟光寄语女儿20周岁:生命不是用来抱怨的”,“请告诉孩子们,这仍是一个拼能力的时代”等,这些信息及时、快速地为家长提供最前沿的教育动态,利于更好地了解教育形势,接受最系统,最全面地教子理念。正是因为平台推荐的这些系统、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让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客观的、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观来指导自己的家教行为,更有利于化解家长和孩子的矛盾,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创新点: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零散的,不完整的,而“蜊中速递”所推荐的教子理念是最前沿、最系统地,让家长从中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法,整体提升了家长们的家教理念和家教意识。
“蜊中推荐”主要是向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方法,例如:“语文组推荐:学好语文的11条秘诀”,“如何才能多拿一分,多对一题?”,“初三学霸的经验之谈”,“备战期末,查漏补缺是正道!”,“写给每一个不想念书的学生,看完你就懂!”,“快期末了,这样利用考过的试卷,考试一定能进步!”等。古语云“授人以鱼,供一日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学业有成,但苦于方法不当,往往事倍功半,不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这些实用的学习经验能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使学生不再困惑,让学生们从中有借鉴有收获。
“ 蜊中提示”重在及时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生活,为每个阶段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例如: “岁末年初,孩子安全七大注意事项”,“初四必看:2015中考体育项目实行菜单式考试”,“熊孩子要开学了!怎么让孩子Duang的一下进入状态”,“荣成市初中统一作息时间表,今天起改时间了”,“荣成市2015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蜊中考生必看:期末各科应试窍门”,“3月23日将打响2015中考第一枪——荣成市2015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工作实施意见出台”等,温馨的提示、细心的提醒让学生、家长倍感温暖舒心。我们也会根据需要推送一些更加丰富的内容,比如,在假期间,我们通过微信向家长推送适合孩子观看的电影,推送假期阅读书单,推送假期生活指南等等,这些都深受家长的欢迎,转发率也相当高。
创新点:微信公众平台打破了以往短信沟通字数受限、画面受限的局限性,它更具体,更完整的,更形象地为家长提供贴心的服务,让家长全方位的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蜊爱无边”主要是展示我校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例如:“蜊中开学季:祝全体师生新学期快乐!”“女教师,趁一切还来得及,爱惜您的身体”,“八个饮食坏习惯,老师您得改一改”,“致全市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冬季安全篇”等,这些人文关怀既可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调节教师个体的不良因素。又能通过这个平台社会各界表达了关心和祝福,加强了感情沟通。
其中尤其值得重点介绍的是我们的“蜊园佳作团”。我校的“蜊园佳作团”栏目主要是为家长、学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是校园文学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蜊中佳作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团中所选用的稿件主要来自学生自由习作,也可以从他们的常规作文、阶段性检测试卷中挑选佳作,无论在形式、内容上都不做过多的要求,基本上都是“我手写我心”。但是,为确保最终入选稿件的质量,更好地保持和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指导教师都提出修改意见,对每一篇入选文章有较高的要求,以便于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精品意识,使他们能以更积极的状态对待平时的每一次常规作文训练。
“蜊中佳作团”不仅是为写作高手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能起到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在校园中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整体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蜊中佳作团”自开办以来,为广大蜊中学子展示了大量的原创美文。学生们通过对佳作的阅读,积累了佳句,丰富了词汇量,拓宽了写作思路。同时受到身边榜样的引领,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很多同学也都跃跃欲试了。目前我校已经将“蜊中佳作团”的所有文学作品归集、订册、出版了《青藤浅语》蜊中佳作选。应该说“蜊中佳作团” 营造良好的阅读写作氛围,带动学生整体写作素质的全面提高,让书香弥漫整个校园。创新点:“蜊中佳作团”打破了以往学校印刷文学校刊成本高,耗时多,容量小的缺陷,让学生快速、便捷地浏览大量的美文,从中受益匪浅。更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激励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总之,我校微信平台开设的这些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学校、学生的风采,扩大了宣传,满足了家长、社会想了解教育的需求,提供了蜊中学子学习、展示的舞台,对家长、学生而言它们是一场视觉、感官的饕餮盛宴。
四、取得成效
1.便捷的掌上教育资源,促进了家校合作共育
我校微信推送的具体内容都有着不同的主题,是经过认真研究作出的选择。这些内容不是任意的、零散的,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稳定的序列。它使每一位打开我校微信平台的家长都能读到有价值的内容,家长不仅会觉得贴心温暖,更能够参与学校的共同建设中,能够参与到和孩子们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当然也就能在家校的合力下健康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弥补了传统家校沟通途径的不足,保证了家校信息交流的通畅,学校通过这个平台将教育资源、育子经验直接推送到家长和老师的面前,让家长和老师进行多重参考、选择,能使学习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从而更好地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2.新技术的充分运用,提升了学校教育品牌
我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我市首家推出的,在开设时采取多种措施,推出实时交流、消息发布、信息推送等功能,为师生、家长及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推送最新的校 15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园信息和教育资讯。最大程度地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效应,努力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率。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师生QQ群,教育平台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关注人数迅速增加至两千余人。师生家长只需通过手机登录微信,扫描学校二维码就成功添加订阅号,在平台内查看信息,了解到最新的教育资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学校工作动态。微信平台受到广大微友的一致好评,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宣传学校的一个靓丽的窗口。
3.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学校推荐了专家的教育理念并开展对老师的一系列培训,例如微课开发专题培训,“翻转课堂”培训活动等,目的是为了深化对教学理论的理解,提高教学技能,以便能更好的教书育人。
教师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轨道上,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支撑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教育行为。微信平台推出的教育理念,就能很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指导教学实践,适应新课改下教学的要求。教师将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完美融合,更有利于专业化成长。
4.便利的学习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通过网络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微课成为了共享资源,让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创造了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有不理解的地方不仅能求助老师,还可以借助平台一起交流,互动学习,将课堂化整为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的效率。
为了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我校的微信公众平台中还设有“一站到底”式的学习挑战和蜊中佳作团等栏目,这给学生们既提供了便捷、自主的学习的平台,让学子们勇于挑战自己;又提供了提高自我、锻炼展示的平台。这样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进一步促成了蜊中浓郁的学习氛围。
5.众多的浏览量,激发了学生多方位展示的勇气
微信具有的交流灵活性、内容简洁性等特点,契合学生渴望交流、乐于自我展示的需要,这就为我们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途径。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学校的公众平台是一个激励学生的舞台。在“蜊中直播”、“蜊中佳作团”栏目中,学校将同学们平时在不同舞台展示的才能展现出来,吸引了广大家长、教师和同学们浏览,既让参与的 16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学生及家长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更激烈了广大学子们积极参与的勇气,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
五、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微信公众平台众多,不做出自己的特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很难受到学生、家长长时间的喜欢,对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成了“无稽之谈”了。所以我校决定在以下方面提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质量。
1.内涵的提升:内容的强大才是真正实力。吸引学生及家长的最大法宝是精彩的内容以及实用的资料和信息。只有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贴近实际,才能获得青睐,作为校园强大的媒介在今后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古代文化的渗透和校园新闻、校园活动预告等新闻内容的报道,希望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赢得大家的喜欢、关注。
2.创新形式的增强: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而其强大的视频通信功能也不容忽视。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实时通讯、消息发送和素材管理等功能,以及互联网时代强大的技术手段升级或创新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加入扫一扫、漂流瓶、表白墙以及视频信息传输等,使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更加迎合学生、家长的兴趣和个性。
3.尝试让更多家长的参与
我们还要尝试邀请更多的家长加入微信编辑,或者负责编辑,或者负责提供内容,或者负责微信账号的对外宣传……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全方位地融入进来。
4.学习资源设计有待进一步提高
微型学习不同于正式、正规的学校教育,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与设计上也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微型学习系统中,学习资源是其实体,在师生分离的状态下,学习资源是学习者开展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在微型学习资源的选择和设计方面,缺乏应用相关策略进行学习资源选择,也缺乏针对移动学习终端的不同物理特性,例如屏幕大小、屏幕分辨率、电池容量、支持的媒体形式等,量身定制微型化学习资源。
5.用做公益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随着订阅用户的不断增加,我们将尝试做一些公益活动,来进一步发挥微信公众账号作为一个学习的平台的力量,使更多的人们加入到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来,实现以学 17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校教育为核心,辐射社区、辐射社会,在更大的范围内,以及更加丰富的层面上,传播更多的正能量。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即时通信工具,具有主动性高、针对性强、信息传达快等诸多优势,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学校可以通过它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微信公众平台虽然刚刚在教育领域中崭露头角,通过它发布的消息所构成的微学习圈,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但与传统的教育教学相比,它还处于模式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需要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相结合,利用新型媒体开发优质微资源,更好地完善提升我校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