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6:0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学习心得》。

第一篇: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学习心得

篇一:依法行政学习心得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

东塔寺乡 曹瑞英

按照课程安排,在培训班上,我先后认真学习了《提高公务员管理能力》、《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等相关报告。通过学习增强了推进法制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一、几点体会

(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战略方针。法律是人民制定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政府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国家事务。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就是贯彻人民的意志,履行人民的重托,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为了使政府有效而正确地行使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管理好各项事务,就必须通过正确执法,用法律来规范、保障和制约政府行为。

(二)依法行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恰当地规范政府行为,如何规范好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普通公民之间的关系,如何使政府从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状态顺利过渡到依法统筹,掌握全局,适当管理,做好服务的轨道上来。权力无限式的管理方式,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式下,这种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已经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通过依法行政,把企业生产经营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社会总需求 的基本平衡,使行政管理切实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政府不仅应按法律、法规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三)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宪法原则在行政领域中的体现。党中央对行政机关提出依法行政的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政治体制所决定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依法行政是人民民主国家民主政治的本质体现。行政权力的行使具有快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政府行政机关拥有这种即时即事决策的权力,随时随地都会给社会、公民带来巨大影响。所以,迫切要求全面地实行法治,依法规范行政权力。依法行政不仅要求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且要求摒弃与封建专制残余及某些个人偏见相联系的人治因素,摒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人治现象,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法律至上,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受制于法律。因此,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活动的一种限制和约束,也是广大公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一种手段。

(四)依法行政是行政职责和行政职权相统一的要求。从国家要求依法行政的内涵看,它包含着法律保留、法律优先、职权法定、依据法律行政职责与行政职权相统一等内容。而依据法律职责和职权相统一,则是依法行政的核心。职权是宪法、法律授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它不能被放弃,必须严格行使。行政主体在享有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责。行政职责是义务,不能抛弃或违反。否则,仅凭命令,凭局部经验,凭长官意志进行管理,就易造成极少数行政执法人员的任意性,以致滥用行政权力。行政职责则要求行政机关切实履行职务,不得失职;必须遵守权限,不得越权。违法施政应当受到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追究和人民群

众的指控。所以,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就是依据法律,保证行政职责和行政职权相统一,体现依法行政的核心所在,不依法行使职权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二、今后努力方向

(一)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观念。进一步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依法行政的学习讲座,参加各级党委、政府组织的集中学习,提高自己的法治观念。同时,加强自学,确保在实际工作能够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做到依法行政。

(三)严格依法办事,规范行政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一切事物均按法律程序办理,杜绝驾驭于法律之上的任何行为和个人。另外规范自己的行政行为,不做超越法律范围的事。

(四)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良好的法制观念是廉洁行政执法的前提,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执行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的基本要求,努力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公开化、透明化”。

篇二:学习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未来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内在目标,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更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创新。我们要勇于把自己的思想从各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但观念的变革容易受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影响与束缚,容易停顿、反复甚至逆转;因此,我们更要把法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式和有效载体,通过制度供给、制度导向、制度创新来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空白、制度缺陷和制度冲突,真正把科学发展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越是从发展的早期进入发展的中期和后期,越是从粗放发展阶段转向科学发展阶段,就越需要通过法治来克服在发展过程中个体行为选择和政府决策行为选择的功利化、短期化、表面化现象,纠正各种重速度轻效益、重总量轻质量、重效率轻公平、重局部轻全局、重当前轻长远的做法,建立健全一整套支持、推动和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在当代中国,要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对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有力保证了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保证了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保证了党与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平稳交接和党的领导集体坚强有力,保证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全面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依靠法治治国、执政和行政的水平,努力开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时代。

篇三:依法治国学习心得大全

依法治国学习心得大全

依法治国学习心得大全

(篇一)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做好选派村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向全党发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动员。依法治国唤起的制度力量,必将有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和贯彻者,作为一名选派干部,要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积极深入老百姓当中宣传四中全会精神,要带头贯彻运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带头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动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鲜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丰富,内涵深刻。选派干部要带头学习,做到先学一步。要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抓住重点,把握实质,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水平。要提高思想认识,以身作则,做带头学习的表率,做到认识上为之一新,状态上为之一振,才能带领村两委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法治精神的传播。

二是带头宣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治国,首先要知法,选派干部作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要紧密结合村情实际和村民自治条约,以村民参政议政为重点,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核心,以村务公开为突破口,精心组织宣传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做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让村民们第一时间就了解到党的政策,让四中全会的法治精神走进百姓家,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是带头贯彻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法律的生命,重在实施,贯彻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在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依法履职、推动工作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农村工作决策依法、遇事讲法、办事懂法、自身守法。

(一)要认真学习法律。选派干部要认真学习国家的宪法法律,特别是要下功夫学习与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与农村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真正弄清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善于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做知法懂法的明白人。

(二)要带头遵守法律。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决定本村的重大问题时,要依法办事,按照程序依法办理,不感情用事,也不用“人治”代替“法治”。在经济生活中要带领群众守法致富,通过村领导班子带头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树立起选派干部的新形象。

(三)要秉公执法办事。在处理具体事务时,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秉公办事,依靠法律和制度做好农村的管理工作。对任何人都应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决不做超越法律之事和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要结合村情和村民自治条约,依法建制治村,民主管理,使村里各种组织、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贯彻落实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贵在持之以恒,选派干部要自觉运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工作,切实把村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和嘱托,不辜负群众的期待和信任,为全面推进法治精神和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而努力奋斗。

(篇二)坚持依法治国 切实依法行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实现依法治国提供可靠保障。作为一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我认为,只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才能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只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才会成为一种素养和秉性;也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才会得到有效保障。为此,必须做到:

一是要坚持依法行政,让行政行为规范化。依法行政要求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相应范围内对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就是要对行政权力运用的全过程尤其是极易滋生腐败的各个领域进行明确规定,划定权力清单,给行政行为套上笼头,使其走在制度化的轨道上,切实实现用制度来管人、管权、管事,进一步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保障政府各项工作在法定框架内合理有序稳定进行,从源头上杜绝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可能性。

二是要坚持依法行政,让行政过程透明化。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深化政务公开工作,让广大社会群众对行政行为的依据、程序和权力运用的范围、权限更加清楚明白。与此同时,政府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要由法律来界定,政府只能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程序正当。这样,就将行政行为的依据和程序从“桌下”搬到“桌上”,将权力运用的范围和权限从“随意”转向“固定”,将行政过程置于全体公民的监督下透明化运作,能最大限度地杜绝暗箱操作、自由裁量和随意执法。

三是要坚持依法行政,让行政结果责任化。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任何形式的监督,只有与责任追究结合起来,才能够取得实效。因此,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机制,让行政结果的责任人不会因人、因事、因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切实加强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决策失误、行政违法等问题的问责和追究力度。要从根本上杜绝行政结果难以认定、无法追究、无人负责的可能性,切实做到出了问题该谁负责、该负什么责,都要有明确依据和裁判尺度,督促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履职尽责。

可以说,依法行政对权力进行了制约,对过程进行了公开,对责任进行了明确,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保障权力合理运用的重要前提,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切实实现依法行政,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符合我国法治建设的趋势,必将为我国法治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也必将使社会主义中国行稳致远、走向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三)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此,中国的依法治国必将从政治方略走向全面系统的法治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必将走得更稳健、更精彩。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走过了一条艰难探索、创新发展的不平凡道路。当前,社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从打虎拍蝇反腐败到全面深化改革,从民生持续改善到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党的领导,都离不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达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必须要做到:

一、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循序渐进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我国宪法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如果离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保证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我们就一定能完成好执政使命,建设好法治中国。

二、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不动摇。

依法治国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有我们党旗帜鲜明了,全党都行动起来了,全社会才会跟着走。坚持依法治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和保障党的领导取得成功的最佳途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在确保各项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走法治化的道路。法治不能

仅仅停留在观念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这就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视同仁、一以贯之,决不允许有法外之地和不受法律约束之人。

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还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党要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上运行。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谓先行者,对于法治的重要性,可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法治是现代化事业的一部分,实现法治是中国现代化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是新时期全面实施法治建设的系统规划。它继承和发展了人类社会的法治文明,在借鉴西方国家法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中国的政治理念、文化传统、社会诉求和具体国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法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证明,社会越是发展越需要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必将为我国法治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力,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四)准确把握三个重点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学习传达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笔者认为,要准确把握三个重点。

一是以法律为基点。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石。像中国这样的,具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5000年文化的大国,维护统一、稳定,首先要明确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法律置于最高地位,所有政党、机构、组织、人员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得超越法律享有特殊权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政党、机构、组织、人员的行为都必须对法律负责,受法律约束。这样,国家才能长治

久安,社会才会繁荣稳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才可深入人心。以法来凝聚伟大复兴的力量、以法来保障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以法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以法治为途径。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周期,帝王文化、官本位思想、特权理念在很大一部分人的内心根深蒂固,法治意识相对淡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长足进步以后,必须正视,一些漠视法治、钻法律空子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违法行为,不仅给企业、群众造成了伤害,也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国家层面、社会机构、公民个人对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更加迫切。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实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是以法纪为手段。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不允许搞特殊化,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更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超出法律范围的言行必须予以纠正、惩戒,要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充分发挥法律规范、引导社会成员言行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党内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按照党规党纪标准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严肃处理,打造一支懂法、信法、用法、守法的党员干部队伍。)

篇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习心得体会()参加“法治湖南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体会

单位 姓名

前段时间,我通过在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在线平台,参加“法治湖南建设”专题培训,观看并学习了《徐守盛书记在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内容》等视频。通过学习,我感到收获颇大,对法治湖南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对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下参训的学习体会。

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预示着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将建立起来一个新的体系——“法治体系”。

自1997年的十五大提出要在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来,我党一直在不断地推进法律体系的建设,时至今日这一目标已如期实现;此次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中国未来要形成“法治体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法治体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应包含多方面内容:排在第一位的是党的依法执政,然后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社会共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体系”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法治化。其意义在于充分保障公民权利、提升公共决策绩效、建设和谐社会、维持国家长治久安。

中共十八大报告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将从“国本”法律观回归“人本”法律观。这一法律观将使中国法治在价值理念上发生重大变化。自十七大以来,我国的法治工作有两项基本成就:一是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中国仅用三十几年时间就走过了他国三百年走过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初“无法可依”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二是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其成就可与经济相媲美。

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我们仍存在一些问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法律的实施特别是法律准确、有效、全面、统一的实施就成为法治建设新的主要矛盾。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已进入攻坚时期,因此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湖南省委颁布实施《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标志着湖南从打造法治政府到法治湖南的跨越。《纲要》的实施,将为转型期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比拟的作用,对人民群众保护其最需要的公平正义和维护其自身权益具有深刻的意义。“程序合法就是最大的公平正义”温总理在一次调研时这样说到。从法律人的角度讲,程序正义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好方法。从这一方面来看,湖南省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9年《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出台,开始了湖南建设法治政府的大胆尝试。这也是中国首部规范地方政府行政程序的规章,为全国性的《行政程序法》立法提供了前期经验。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里和各市州和各部门结合实际,健全和完善法治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以及工作制度,并对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从报刊到电视打造宣传“法治湖南”的专门阵地;分阶段全面开展“法治湖南”的学习培训;加强基层的基础工作建设,在各地扎实开展各类法治创建活动。

建设法治国家,大都是从立法,行政,司法方面讲依法治国的,而作为领导核心的各级党委如可发挥领导作用则所涉不多,然而《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用浓墨重彩讲了党委如何依法执政,这样就抓住了法治湖南建设的龙头。可以这样说,《纲要》在党委政府扩大决策民主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解决“转型期湖南”的多元化矛盾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局把“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纳入首要议事日程和领导班子责任目标,并认真抓好落实。及时成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并由局首要负责人任组长,确定法制宣传员,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彻底负责普法工作的日常事务,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按照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要求,做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每年年初有计划,年终有

总结,促进全局的普法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来,我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与有关 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增强自身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坚持学习制度化,运用每周一例会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公民常用法律知识读本》等必学教材。二是结合本职工作,大力开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维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三是积极组织危险化学品企业与非煤矿山负责人、安全维护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维护 专业知识和安全生产法律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全力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和《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执法主体、规范案件查处行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和行政处罚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坚决杜绝执法的随意性,坚决纠正滥用职权和违法行政的行为,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合理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执法。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行 严格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执法过错责任。

参加“法治湖南建设”专题培训,结合中央,湖南省及我们单

位开展依法建设的工作实际,谈了自己的认识。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持学习成果,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下三点:

1、进一步增强普法学习,真实在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上下功夫,用法律法规武装自己的头脑。

2、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及宣传力度,坚持一手抓规范维护,一手抓依法查处,严格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3、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教育,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使自己牢记服务宗旨,自觉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真实把安全生产工作彻底推向一个新台阶。

篇五:依法行政学习心得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体会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市、县局安排,我认真学习了《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及相关资料。通过系统地学习培训,我增强了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高了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理论素养,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一、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通过学习懂得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战略方针。法律是人民制定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政府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国家事务。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就是贯彻人民的意志,履行人民的重托,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为了使政府有效而正确地行使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管理好各项事务,就必须通过正确执法,用法律来规范、保障和制约政府行为。

(二)依法行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恰当地规范政府行为,如何规范好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普通公民之间的关系,如何使政府从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状态顺利过渡到依法统筹,掌握全局,适当管理,做好服务的轨道上来。政府不仅应按法律、法规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三)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宪法原则在行政领域中的体现。党中央对行政机关提出依法行政的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政治体制所决定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依法行政是人民民主国家民主政治的本质体现。所以,迫切要求全面地实行法治,依法规范行政权力。法律至上,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受制于法律。因此,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活动的一种限制和约束,也是广大公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一种手段。

(四)依法行政是行政职责和行政职权相统一的要求。从国家要求依法行政的内涵看,它包含着法律保留、法律优先、职权法定、依据法律行政职责与行政职权相统一等内容。而依据法律职责和职权相统一,则是依法行政的核心。所以,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就是依据法律,保证行政职责和行政职权相统一,体现依法行政的核心所在,不依法行使职权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二、今后努力方向

(一)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观念。进一步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依法行政的学习讲座,参加各级党委、政府组织的集中学习,提高自己的法治观念。同时,加强自学,确保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做到依法行政。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政治学习和廉政教育,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党纪法规,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争做廉洁从政的排头兵。

(二)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经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把重点放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增强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我们必须做知法、学法、守法的人,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加强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学习,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办事能力。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和谐稳定为第一责任,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求真务实做好工作,树立国税良好形象。

(三)严格依法办事,规范行政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一切事物均按法律程序办理,杜绝驾驭于法律之上的任何行为和个人。同时规范自己的行政行为,不做超越法律范围的事。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四)强化法制教育,加强队伍建设。良好的法制观念是廉洁行政执法的前提。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努力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对税收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努力实现税收执法人员培训经常化、内容具体化,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同时加强税收执法队伍管理,建立一支为政清廉、全心为人民服务的执法队伍。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认真执行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的基本要求,努力推进税收执法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对执法违法、执法过错行为,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税收执法队伍。

(五)找准自身角色定位,做好领导干部工作。当代领导干部不仅仅是一个单位事务的管理者、领导者,还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这是当代领导干部最本质的角色定位,最能体现领导干部的存在价值。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努力成为优秀领导者的同时,还应当努力成为广大人民心声的代言人和忠实的公仆。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相关的业务知识、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坚韧的意志品格、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的思想作风、积极和谐的身心素质和较高的工作能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还要时刻保持敏锐性,与时俱进,将税收工作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提高群众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六)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廉洁意识,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干部。首先要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四自”方针来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要以廉政模范人物为“镜”,经常对“镜”自查、自励。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好“公仆”。其次要严格遵守党章、准则以及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做到“四个管住”:管住自己的头,做到头脑清醒,是非分明;管好自己的嘴,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好自己的手,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腿,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第二篇:依法治国 政府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政府依法行政

一、教学设计思路: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依法治国”“宪法”已经不再陌生,已经有了相关内容的零星的记忆,因此,对于简单的重复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学,并运用具体事例进行深化,激发学生情感。在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五大版快:观察与思考(引出课题)-----理性剖析(回归教材)-----《话说宪法》(深化、提升)------事例分析(政府依法行政意义)-----作业展示(践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理解: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依法治国的概念、基本要求、及意义;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四、教学设计: 导入:观察与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P43课本材料:法制建设巡礼。思考:(1)以上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它说明我国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2)我国实施的治国基本方略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何影响?引出课题。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板书)

教师介绍“人治”和“法治”的区别,让学生感受“依法治国”的进步性和优越性。并提问:(1)、什么是依法治国?(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1)、什么是依法治国(板书)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以下内容: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的“治”的含义、所依据的“法”是什么。回忆初二思想品德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并出示A、今日说法-----“孙志刚案”始末,请同学围绕着“违宪审查”这个中心,谈谈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以及这个案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B、阅读感悟-----阅读课本P48(我国宪法第四次修订内容)相关链接,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宪法的修订程序这么严格?为什么要做以上这样的修改?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宪法修正的内容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现实性和可行性。(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板书)

学生自学回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含义。并通过选择,让学生理解“十六字”的要求。(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板书)学生通过自学理解。

承转:我们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人人都要和各种政府部门打交道,政府机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看法,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也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二、政府依法行政(板书)教师提问:我国政府的性质?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学生看书P46-47(1)我国政府的性质?(板书)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其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是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2)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板书)

政府履行职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体举例说明(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板书)采用事例教学法,收集政府不依法行政和依法行政的案例:湖南嘉禾事件、温州“效能革命” 让学生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承转: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展示作业:《意见书》,对小组进行评价。

板书: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板书)(1)、什么是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

二、政府依法行政(板书)(1)我国政府的性质?

(2)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练习:温州市长专线自2005年1月1日,改号“12345”开通以来,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受理群众和基层单位来话26972件次,其中投诉举报9975件,已答复和办理8876件,总办结率89%,并开展领导接听日48次,在社会各界取得了良好的群众口碑。据此回答:

1、让群众与市领导面对面交流,主要体现了

(A)A.政治文明的进步

B.物质文明的提高 C.法律意识的增强

D.道德水平的提高

2、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并来电投诉,这主要表明

(B)

A.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B.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3、下列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内在联系说法正确的是①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文明

②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和核心

④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方略(B)A.(1)(2)(3)

B.(1)(2)(3)(4)

C.(1)(2)(4)

D.(2)(3)(4)4.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这是因为(A)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与普通法律相比,宪法与公民生活关系更为密切 C、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的总和 D、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

五、附录:

1、“孙志刚事件”新闻背景:

3月17日,就职于广州一服装公司的大学生孙志刚未携带身份证逛街时,被广州黄村街派出所以没有暂住证为由予以收容。3月18日,孙被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后又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并于3月20日死亡。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的鉴定表明:“综合分析,孙志刚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即孙志刚是被打死的。

事件披露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此事亦引起中央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目前此案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涉案的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公安机关缉捕归案,3名在此案中渎职的工作人员已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5月14日,三位法学博士以普通公民身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

三位博士上书的主要内容及媒体的相关评论集中在三点:

一是收容遣送制度有违法治精神,应予废除。收容遣送制度使得民工、流浪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人身自由极易受到侵犯,有违法治精神。从依法治国的精神出发,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制度不应长久存在,对收容和限制人身自由的范围作不适当扩展的越权行为必须予以纠正。即使是出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也应该重新依法制定相关法规,做到依法行政。如果民工在城市中违背了有关法律法规,应当按刑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而不应当用强制的方法将其送回户籍所在地。二是《收容遣送办法》违反了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应予改变或撤销。

中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立法法》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而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授权国务院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收容遣送办法》是1982年制订的行政法规,其中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内容,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相抵触。《立法法》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对于“超越权限的”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可见,《收容遣送办法》属于应予改变或者撤销的行政法规。

三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尽快启动违宪审查机制。

三位公民依法“上书”,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是公民宪法意识增强的表现,对启动违宪审查制度有重要意义。从法律逻辑上讲,既然赋予公民提出审查建议的权利,该项权利就应当有法定的保障。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机构对该建议进行研究并给予答复,是法律上的当然义务。呼吁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启动违宪审查机制,并将审查结果及时通知建议人和媒体。

因《立法法》并未对公民建议书的反馈渠道和程序以及回复时间、期限等作出具体规定,三位上书人一度深为担心建议书会因无法启动审查程序而被无限期搁置。但日前有消息说,此份建议书已经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正在积极办理之中。不少法律界人士认为,只要办理过程启动违宪审查机制,不管结果如何,都将是中国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来源:《瞭望》周刊)

2、我国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

第一次:(1988年)

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第二次:(1993年)

修改内容共涉及九条,要点有: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删去“农村人民公社”的提法,确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将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第三次:(1999年)

主要有六处修改:

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邓小平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国家根本大法;增加“依法治国”条款;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概念;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的“双层经营体制”;个体和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确定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反革命活动”的提法被“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所取代。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第十八条至三十一条,共有14条,涉及13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关系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第四次:(2004年)主要有十三处修改:.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大组成的规定;将戒严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增加对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修改乡镇政权任期;增加对国歌的规定。

3、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湖南对嘉禾事件处理结果(节选)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上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有关问题,同意湖南省对嘉禾县珠泉商贸城建设中违法违规有关责任人所作出的严肃处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经湖南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已责成有关方面按规定程序撤销周余武中共嘉禾县委委员、常委、书记职务;撤销李世栋中共嘉禾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职务,并依法撤销其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给予李水福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引咎辞去中共嘉禾县委副书记、嘉禾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职务;给予中共嘉禾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贤勇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给予雷知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嘉禾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城关镇党委书记职务。对涉嫌触犯刑律人员的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调查后做出决定。对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问题,将由有关部门继续调查处理。

嘉禾被捕拆迁户获得国家赔偿(节选)

时间: 2004-06-02 10:1

2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曾鹏宇

备受媒体关注的“嘉禾拆迁事件”日前又有新进展,记者6月1日获悉,清华大学宪法与公民权利中心日前派出律师赶赴嘉禾,向当地拆迁户提供法律援助;5月31日上午,两名律师代表三位因反对当地政府强制拆迁自家房屋而被捕的拆迁户向当地有关部门递交了国家赔偿要求申请书;结果有关部门在一天后就将全部赔款送到拆迁户手中,赔付金额约每人1700元人民币。

4、“效能革命”在温州

新华网浙江频道 记者 张和平马玉瑛 朱立毅 编辑 陈晓明 监制 何玲玲

2003年夏,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风暴席卷温州。

这是一场特殊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机关干部,革命的对象也是机关干部。这场自我革命,革的就是群众深恶痛绝的“衙门作风”!

温州市委书记李强代表市委市政府将之宣称为:“效能革命”。“效能革命”如何实施?温州市决策层同样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他们“切口小、挖掘深”,先从小做起,从易做起,从“底线”做起。为此,实施广大干部看得见、摸得着、易接受、可操作的“四条禁令”,其中也包括 “工作日午餐禁酒令”,因工作日午餐饮酒易导致办事拖拉、态度刁蛮甚至误事。当“四条禁令”一铺开并为广大干部所接受,温州市决策层即有步骤地将“效能革命”引向规范,实施以制(度)保禁(令),建立“效能革命”的规范机制,这些制度就是:办事公开制、“窗口式”一次性办理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类似演员A、B角接替制)、办事时限制、否决事项报告备案制、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与此相“咬合”,市委市政府又专门制订了机关效能监察制度、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制度和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开展“效能革命”以来,在半年的时间里,温州共辞退机关工作人员29人,撤职或降级、降职29人,行政告诫90人,此外还有260多人被通报批评„„

(2005—2006)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奖项目名单(共14名,排名不分先后)河北省青县县委:“青县村治模式” 上海市徐汇区政府:政府工作流程再造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政府:公众全程监督政务 安徽省芜湖市政府:“政府利用网络实行政府与市民互动” 浙江省温州市政府:“效能革命”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政府:淮海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浙江省绍兴市政府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教育券制度” 北京市大兴区妇联:“巾帼维权岗”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服务承诺制 浙江省武义县委县政府:村务监督委员会

湖北省秭归县政府:杨林桥镇“撤组建社”村民自治新模式 重庆市开县麻柳乡委乡政府:“八步工作法” 教学反思:

1、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很好体现了情感教育

2、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孙志刚事件”新闻背景:学生了解 少说明学生对时事缺乏关注

第三篇:依法治国学习心得

近日,镇党委组织我们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民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学习文件内容,自己对依法治国有个更深刻的体会,对依法治国、据法工作、遵法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全会强调,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如何认识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如何把中央关于依规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本文结合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此谈几点体会。

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提出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在顺利实现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也逐步理顺党与法的关系。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对党的领导如何运用法律的问题上有了重大突破,在十二大修改通过的党章中,首次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这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进步,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向前迈出关键一步。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写入宪法,使之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治国方略和治国理念上随着实践不断深入。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些不仅阐明了宪法和法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与依宪执政的高度统一。

依规治党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原则。人们常说“党规国法”,“党规”就是“党内法规”。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为使党内关系走上正轨,除了上述四项最重要的纪律外,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此后,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对党内法规作出重要阐述。1978年,邓小平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1990年,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正式确立了“党内法规”这一概念。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指出,“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要严格按照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行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讲到党风廉政建设时更明确提出要“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工作,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013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对“党内法规”做了明确规定:“党内法规”是指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同年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提出力争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在我们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过程中,依规治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规范和约束每名党员的行为,维护全党的团结和统一,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原则。

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规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法律的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以执政党纲领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依规治党是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信仰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体现,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把依法治国同党的自身建设、人民当家作主一道置于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加以强调。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就必须对自身建设提出更严标准、更高要求,就必须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追究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等行为和现象,做到用制度治党、依规治党。

依规治党切实保障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这些深刻阐述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要加强党的领导,则必治党从严;要治党从严,则必依规治党。邓小平曾说,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党不治,则国不治;党无纲常,则国无纲常。依规治党搞好了,依法治国才有可能。

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都体现了执政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两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相依共存、相促共进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之中。因此,我们党依法执政,既要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又要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

把从严依规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体现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迫切要求,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大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并对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从严依规治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务实采取有力措施,努力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努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这是依规治党必须抓好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工作。应重视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的意见,搞好党内法规的配套衔接,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要增强党内法规执行力,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处理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维护党内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带头学法、知法、守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要模范遵守党规国法,自觉依法依规按权限和程序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各级党委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增强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三是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提高基层法治水平。各级党组织应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推进基层法治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基础、重点放在基层,切实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努力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积极解决群众在司法领域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从身边案件的查办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在全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以遵纪守法的优良党风带动形成知法守法的政风民风。

四是要坚持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应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坚持从严治党的八项重要要求,切实做到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设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坚定反腐败斗争的既定立场和目标,做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强化纪委以监督执纪问责为核心的监督责任,毫不松懈地纠正“四风”、持之以恒地从严执纪,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治病树、拔烂树,坚决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保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全会强调,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在顺利实现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也逐步理顺党与法的关系。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对党的领导如何运用法律的问题上有了重大突破,在十二大修改通过的党章中,首次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这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进步,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向前迈出关键一步。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写入宪法,使之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治国方略和治国理念上随着实践不断深入。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些不仅阐明了宪法和法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与依宪执政的高度统一。

依规治党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原则。人们常说“党规国法”,“党规”就是“党内法规”。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为使党内关系走上正轨,除了上述四项最重要的纪律外,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此后,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对党内法规作出重要阐述。1978年,邓小平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1990年,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正式确立了“党内法规”这一概念。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指出,“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要严格按照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行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讲到党风廉政建设时更明确提出要“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工作,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013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对“党内法规”做了明确规定:“党内法规”是指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同年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提出力争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在我们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过程中,依规治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规范和约束每名党员的行为,维护全党的团结和统一,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原则。

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规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法律的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以执政党纲领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依规治党是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信仰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体现,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把依法治国同党的自身建设、人民当家作主一道置于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加以强调。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就必须对自身建设提出更严标准、更高要求,就必须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追究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等行为和现象,做到用制度治党、依规治党。

依规治党切实保障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这些深刻阐述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要加强党的领导,则必治党从严;要治党从严,则必依规治党。邓小平曾说,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党不治,则国不治;党无纲常,则国无纲常。依规治党搞好了,依法治国才有可能。

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都体现了执政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两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相依共存、相促共进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之中。因此,我们党依法执政,既要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又要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

把从严依规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体现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迫切要求,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大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并对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从严依规治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务实采取有力措施,努力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努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这是依规治党必须抓好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工作。应重视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的意见,搞好党内法规的配套衔接,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要增强党内法规执行力,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处理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维护党内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带头学法、知法、守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要模范遵守党规国法,自觉依法依规按权限和程序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各级党委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增强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三是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提高基层法治水平。各级党组织应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推进基层法治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基础、重点放在基层,切实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努力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积极解决群众在司法领域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从身边案件的查办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在全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以遵纪守法的优良党风带动形成知法守法的政风民风。

四是要坚持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应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坚持从严治党的八项重要要求,切实做到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设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坚定反腐败斗争的既定立场和目标,做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强化纪委以监督执纪问责为核心的监督责任,毫不松懈地纠正“四风”、持之以恒地从严执纪,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治病树、拔烂树,坚决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保证。

第四篇:依法治国学习心得

依法治国学习心得

通过对依法治国有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加强了我对法律知识的认识,使我对法律内容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民众对法律的心理认同是最高层次的,依法治国,要使民众形成真正意义上对法律的信仰和价值认同,是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也是亟待完成的任务。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转型时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因此在转型时期,环境对于人的观念和意识的形成就显得十分重要,建设和完善社会制度社会法治环境,为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是重要的一步。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传递出的法律的威严,提高了我的法律意识,也加深了我对法的精神的理解,使法律内化成为我的精神观念。在现阶段,制约我国法制化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国民法律信仰的缺失,所以重点培养我们公民的法律信仰显得尤为重要。

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的梳理、清理、修订、制定和体系化努力,迈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形势下依规治党的第一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进一步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部署,正为了法治中国的目标的达成。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能力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的协同运转。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认识到必须清晰的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深入学习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内容核要,进一步夯实党执政兴国的法制基础,巩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力量。

于我们个人而言,依法治国与我们息息相关。法律保障我们的利益,同时也规范我们的行为,依法治国需要每一个人的自觉遵守与维护,我们要做到知法守法,如此才能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依法治国下,公民尊法守法,并受到法律保护,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我们每个人都能获得法律给予的平等的基本权利,我们每个人也都是维护国家法律法制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自觉尊重,自觉服从与维护法律,自觉将法律作为考核规范自身在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障,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维护法律权威,首先要维护宪法权威。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要实现政治清明,民心稳定,长治久安,就必须依靠法治,依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整体、全面、合理的依法治国,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才可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2015级新闻一班朱悦

文学院新闻专业学生支部

第五篇:依法治国学习心得

学习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14020140049

刘海峰

一、依法治国的概念 :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 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二、依法治国的内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 割。一方面,包括公民民主权利在内的各种权利都由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权利也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而有序地行使,才 能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 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制建设,什么时候人民民主就 有保障。最典型的反面例证莫过于“文化大革命”,无法无天,践踏法制,砸烂公检法,搞所谓的“大民主”,其结果是人人自危,每个人的权利都得不到保障。反 过来,也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法制的轨道上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康发展。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把社 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 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而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的过程,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 导下制定法律,并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过程,法治重视和强调公民的依法有序参与。因此,这一过程的本身也是一项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依法治国 方略的深入实施,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科学立法是引领。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才能筑牢人们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坚实平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关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解决好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问题,惩治执法腐败现象,才能确保法律公正、有效实施,牢牢树立起法治权威。

法治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律师作为自由职业者,是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主力军之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正确领导、管理律所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法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从根本上要求我们实行法治。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而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完善的重要标志。只有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才能保证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律师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通过自身的工作,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实行法治。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对权利、平等、自由等法律价值有天然的依赖和促进作用。如果市场主体没有产品所有权,就不可能有交易行为,如果没有交易主体的平等和契约自由的规则,交易行为就必然难以为继和是在讲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基础上持久进行。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律师必须在所经办的案件或其他工作中,保证当事人权利的实现,追求平等和自由的理念,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和我党宗旨,也要求我们实行法治。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要求我们的各项制度设计和安排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而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充分保障人权,充分体现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和爱护。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宗旨,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为实现人类的完全解放,也需要用法治体现党的追求公平正义的终极价值。律师是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是法制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立场,维护党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下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心得-依法治国

    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两会的召开,我对党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 依法治国 对于当下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只有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才能彰显法治力量,不至于成为摆设。 法治的......

    依法治国学习心得

    依法治国学习心得偶有机会,收看到中国政法大学马怀德教授宣讲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录像,对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和战略部署有了进一步了解和理解。知悉了三个方面内容......

    依法治国学习心得

    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认真观看了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后,我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大学生应以身作则,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完善自我的法律意识,全......

    依法治国学习心得

    依法治国学习心得 寒假里,在学校的组织下我观看了由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杨小军教授讲述的有关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解读视频。结束后我深刻全面了解领会了党的十八......

    关于依法治国学习心得

    关于依法治国学习心得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

    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教案

    精品文档依法治国 政府依法行政一、 教学设计思路: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依法治国”“宪法”已经不再陌生,已经有了相关内容的零星的记忆,因此,对于简单的重复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学......

    试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加强对依法......

    :试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

    范文:试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 范文:试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