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考试及答案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共50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一般法律分为实体法与()。[2分]A部门法
B制度法
C程序法
D下位法
正确答案: C
2.()是治国之重器,()是善治之前提。[2分]A法治、法律
B法治、良法
C法律、良法
D法律、法治
正确答案: C
3.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2分]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 B
4.《依法治国决定》中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新举措,其中对完善立法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提出()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2分]A推进广泛立法
B推进科学立法
C推进法官立法
D推进制度立法
正确答案: B
5.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阐明:依法执政的关键是()。[2分]A司法独立
B依宪执政
C依宪治国
D建立法治政府
正确答案: B
6.国家赔偿包括()、()、()。[2分]A刑事赔偿、行政赔偿、司法赔偿
B司法赔偿、民事赔偿、行政赔偿
C刑事赔偿、民事赔偿、行政赔偿
D刑事赔偿、司法赔偿、民事赔偿
正确答案: A
7.“法无授权不可为”确立了职责法定:行政机关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渎职。[2分]A不作为、失职
B不做事、失职
C不作为、失误
D不做事、失误
正确答案: A
8.“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所以对于全社会而言,要树立尊法、()、()、用法意识。[2分]A懂法、学法
B学法、守法
C懂法、守法
D学法、护法
正确答案: B
9.分权制衡思想最早起源于()。[2分]A卢梭
B洛克
C亚里士多德
D孟德斯鸠
正确答案: C
10.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强调的是宪法的程序性权威,即通过()赋予宪法根本法的崇高地位。[2分]A合理程序
B法定程序
C正当程序
D正确程序
正确答案: B
11.法治需要人来执行,执法者需要具备的品质是()。[2分]A公平、正义
B中立、公正
C中立、正义
D公平、中立
正确答案: B
12.()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最高政治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2分]A人民主权原则
B分权与制衡原则
C法治原则
D行政合法原则
正确答案: A
13.关于法律权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
B各级领导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
C各级领导可以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D各级领导不得违法行使权力
正确答案: C
14.依法行政,首先要依法决策,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必须全面落实决策的()审查。[2分]A合理性
B合法性
C原则性
D科学性
正确答案: B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2分]A国有经济
B非公经济
C市场经济
D法治经济
正确答案: D
16.国务院法制机构根据国务院对行政法规草案的审议意见,对行政法规草案进行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报请()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2分]A主席
B人大委员长
C总理
D政协主席
正确答案: C
17.()是执法的主体。[2分]A政府
B国家
C人民
D警察
正确答案: A
18.行政调查权的法律控制应当从()四个方面着眼。[2分]A法律授权、程序规范、调查公开、监督机制
B法律授权、程序正当、调查公开、监督机制
C法律授权、程序规范、调查取证、监督机制
D法律授权、程序规范、调查公开、监督执行
正确答案: A
19.()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2分]A经济建设
B市场经济
C改革开放
D政治建设
正确答案: C
2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的理念,强调顶层设计必须立法先行。[2分]A宪法善治
B宪法善治
C良法善治
D法律至上
正确答案: C
21.我国行政执法领域中制定最早的、体系最完善、影响最大的一部成文法典是()。[2分]A《行政许可法》
B《国家赔偿法》
C《行政处罚法》
D《行政强制法》
正确答案: C
22.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行政执法是核心,()是关键。[2分]A责任追究制
B终身追究制
C责任倒逼制
D责任主导制
正确答案: A
23.“没有人在法律之上”,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出这点的是()。[2分]A法律是最高的
B法律是最后的 C法律是最权威的 D法律是最公平的
正确答案: C
2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行为的强制执行存在两种执行方式:()和()。[2分]A当事人自动履行、法院强制执行
B行政机关自行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行政机关依职权执行、法院强制执行
D当事人自动履行、行政机关自行执行
正确答案: B
25.分权与制衡原则是()原则的实现手段,是法治原则的实施保障。[2分]A人民主权
B人民政权
C保障人权
D人民民主
正确答案: A
26.民族自治地方有制定单行条例与()的权利。[2分]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法律
D自治条例
正确答案: D
27.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2分]A10
B7
C5
D15
正确答案: B
28.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中央军委主席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2分]A首长负责制
B民主集中制
C责任终身制
D主席负责制
正确答案: D
29.宪法是行政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活动的法律基础,它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能与(),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根本法律保障。[2分]A基本方针
B基本活动方式
C基本依据
D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B
30.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具有同等效力。[2分]A司法
B法律
C立法
D法规
正确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作为执政党,()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3分]A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B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C培养人民主体意识
D建立人民参政制度
正确答案: ABC
32.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3分]A全国各族人民
B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C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D各企业事业单位组织
正确答案: ABCD
33.《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8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3分]A国家安全
B公共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稳定
正确答案: ABCD
34.针对行政执法监督不力的问题,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的监督机制。[3分]A结构合理
B配置科学
C程序严密
D制约有效
正确答案: ABCD
35.对行政许可种类的分析是研究行政许可这一行政法律现象的重要内容,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分类方式,按许可的形式,可分为()。[3分]A证照式许可
B非证照式许可
C行为许可
D资格许可
正确答案: AB
36.《依法行政决定》提出,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方面的重要作用。[3分]A行政监督
B解决行政争议
C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D维护社会稳定
正确答案: ABCD
37.《依法治国决定》重申,党的领导是()。[3分]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B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C依法治国的核心
D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AB
38.没有人在法律之上即法律具有最高权威,这涉及法律与其他规则体系的关系,主要为()。[3分]A法律是最高的 B法律是最后的 C法律是最威严的 D法律是最公平的
正确答案: ABD
39.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必须坚持。[3分]A各司其职
B互相监督
C互相配合 D互相制约
正确答案: ACD
40.行政权的()又极易构成对行政相对方合法权益的侵犯,因此有必要对行政权力加以约束。[3分]A主动性
B自由裁量性
C强制性
D合法性
正确答案: ABC
三.判断题(共10题,共10分)
41.在国家赔偿中实际履行赔偿责任的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1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42.行政诉讼中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1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43.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1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4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1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45.行政机关不予以公开的政府信息是涉及国家秘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涉及个人隐私的。[1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46.宪法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保障。[1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47.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1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48.完善监督体系的重心已经从制度创新转向制度的完善和落实。[1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49.《国家赔偿法》第35条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金”。[1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50.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1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第二篇:试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加强对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关系、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加强依法行政等方面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它反映了社会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的范围,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都要依法进行,其核心是行政执法。因为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对管理相对人采取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出处理结果的行为,最容易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以,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行政执法。
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依法治国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监督等内容组成。在这些内容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因为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不是靠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而主要是靠各级人民政府进行的。如果各级行政机关都能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进行管理,那么,依法治国就有了基本保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又为依法行政创造了大环境和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依法治国的方略和大环境,就根本谈不上依法行政。但没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就会落空。因此,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里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保证
1、行政权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决定要依法行政。所谓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内政、外交的权力,即各级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授权行使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力。它的管理对象是社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都是由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行政机关能否合法有效地行使好行政权力,管理好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行政权力的建设和制约。
2、行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决定必须依法行政。由于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的公共权力。因此,行政权力的行使具有自己的特征。一是行政权力是由法律设定和权力机关的授权。为了保证国家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不得不授予行政机关很大的权力,如行政立法权、管理权、处罚权和强制权等,而这些权力不受法律的约束,就有可能走向专横、滥用,甚至腐败。同时,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也是法律的执行机关,因此,必须执行国家法律的规定和权力机关的意志,行政权的运用必须对权力机关负责,对人民负责,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不能越权。二是行政权力属于国家公共权力,具有强制性和单方面性。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只能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作出各种行政行为,这些行政行为都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志表示,不需要与管理相对人协商。行政决定一旦作出,行政管理相对人就具有服从的义务,其他国家机关就具有协助的职责,而且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的。如果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行政决定,行政机关有权采取强制措施或强制执行,强迫其履行。三是现代行政权力急剧膨胀,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管理任务的繁重,现代行政权力急剧膨胀,介入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国家刑事、民事问题。如有的国家出现了“行政刑罚”现象。在我国,象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不构成刑事处罚的,由政府部门的劳动教养委员会批准劳动教养。行政司法、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行政合同等都在急剧增加。如果不对行政权力的行使加以规范和制约,那么,行政权力必然要走向专横、独裁、滥用和腐败,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四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国家为了保证行政管理的效率性,赋予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享有很大的和较宽幅度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是属于行政权的一部分,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措施,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存在着某种扩张性和随意性。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不仅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行政,而且还要根据依法行政原则拓展到自由裁量领域,即依据法律精神和立法目的行政。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要符合立法目的,作出的处理决定要合情合理,不能畸轻畸重。由于上述行政权力的这些特点所决定,各级行政机关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时,只能依法行使,不能违法和越权。否则,就会侵犯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甚至造成损害。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也是一种法制经济。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在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奠定微观经济基础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实现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不能直接地、过多地干预它。但是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职能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掌握着对经济要素的控制权、物资分配权、资金调拨权、人事任免权等。这些权力是与经济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的身份相适应的,如果没有这些权力,就无法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因此,企业办成了政府的附属物,没有任何经营自主权。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强制措施等手段,对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行政事务进行集权式的管理。行政命令就是这种体制运行的准则和依据。不需要法律的调整和规范,那时也没有法律。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实行“人治”。现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些政府职能和干部的思想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1、干部的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但在少数干部中,仍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概念束缚着思想和手脚,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特有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思想反映在实践中,欲干怕犯错误,不干怕掉队,表现出瞻前顾后,左右观望。还有些干部对市场经济存在误解,认为市场经济是万能的,搞市场经济,政府什么都不要管了,一切都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大撒手”,该管的不管,该检查的不检查,放纵了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牟取暴利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些思想的实质和产生的根源,还是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没有认清。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的精辟的论断,已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因此,我们各级干部必须加强学习,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
2、政府管理机构和管理手段不适应。现有的政府机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它适应的是当时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现在国家确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模式,那么,国家的管理职能、管理机构都必须转变,以适应新的市场经济规律。但目前的政府管理机构,远远不适应新形势要求。具体表现如下:政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尤其是少数行政职能部门,运用手中的权力,以履行行政职能的形式,对社会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运行进行操纵,甚至形成“行政垄断”。这与商品经济的高效率发展格格不入,严重地影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所以,国务院下决心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精干的政府领导机构,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务院与地方各级政府都进行了机构改革和精简人员。但在管理手段上,有些各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仍习惯采用行政手段、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粗暴的管理,直接决定各种经济活动,不会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结果必然压制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当前依法行政急需作好的几项工作
1、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观念。人治与法治,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规范是靠人来制定、靠人来推行的,在形式上很难分开。但二者又截然对立。法治,就是指法律至高无上,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必须遵守,一切管理都必须按照法律来进行,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目前,我国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人治”思想。虽然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但人治思想经过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人们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影响极深。解放后又没有进行彻底的批判,相反,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继续实行人治。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法治,认为那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无产阶级不能接受。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行政命令、长官意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干涉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现象还十分严重。所以人治思想在广大干部思想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艰苦探索,才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树立法律观、法治观,树立依法治理社会、依法管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观念,依法管理好本部门的工作。当前要树立法治观念,必须首先树立法律支配权力的观念,纠正权力支配法律的错误思想。封建社会是权力支配法律,“法由君出”,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国王就是法律,行政权力支配法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支配权力,“法律应该成为国王”。马克思主义主张实行权力制衡,建立强有力的制约机制,认为过分集中和没有制约的权力容易导致专断和腐败,这种制约机制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在国家各个生活领域中,法律应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各机关、各部门、各政党都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各级政府都必须依法行政。这样才能做到法大于权,法律支配权力。
2、加强法制学习、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强化法律意识,这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备条件之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才能自觉遵守与执行法律,只有提高全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作到依法行政。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对公民来说,通过普法宣传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在全民都有较强法律意识的大环境中,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政能加以批评、抵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纠正违法行政。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知法、懂法、守法就更为重要和更为紧迫。只有领导干部增强了法律意识,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方略。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做到依法行政。很难设想在一支没有法律知识的法盲干部队伍的带领和管理下,能建设法治国家。所以,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增强了,法律素质提高了,依法行政才能有保障,依法治国才有希望。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是推动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又一重大契机。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大力削减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有条件地要集中进入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3、加强政府的行政监督检查职能。政府职能转变后,必须更新管理方式,各级政府由过去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加强宏观管理的力度,就必须加强政府的监督检查职能,加强行政处罚职能。对市场主体是否遵守法律、法规或者执行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履行法定义务,都要通过行政监督检查来查证处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会出于小集团或个人的利益考虑,有可能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出现偷税漏税、假冒伪劣、欺诈、垄断、暴利或者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这就必须加强政府的监督检查的职能,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如行政处罚法,赋予了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权;行政监察法,赋予了行政机关监督监察权;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审计监督权;统计法,赋予统计机关统计监督权;会计法,赋予财会人员监督权。这些行政监督机关,都要认真负责地行使监督职权,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真履行法定义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安、司法、工商、税务、商检、海关等职能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充实和加强行政监督检查队伍建设,以保证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的实现。
4、加强法制监督,建立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权力就必须有监督。要使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就必须把行政执法活动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专门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的监督,政府内部的层级监督及专项监督。这些监督从不同的渠道保证了行政机关对行政法律规范的正确实施,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法律监督工作仍然不够有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上的错误,也有监督体制上的问题。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必须加强法律监督体系。一是从思想上要进一步提高对法律监督制度的认识,充分认识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的权力,最终将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二是在体制上要进行改革,并完善监督程序。将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改革为以国家权力机关为核心的外部法律监督体系,确立国家权力机关在法律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行政内部监督机关改为直接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加强立法监督,尽快制定监督法等。
第三篇::试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
范文:试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
范文:试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加强对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关系、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加强依法行政等方面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使国
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它反映了社会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的范围,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都要依法进行,其核心是行政执法。因为行政执法,是国家行
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对管理相对人采取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出处理结果的行为,最容易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以,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行政执法。
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依法治国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监督等内容组成。在这些内容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因为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不是靠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而主要是靠各级人民政府进行的。如果各级行政机关都能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进行管理,那么,依法治国就有了基本保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又为依法行政创造了大环境和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依法治国的方略和大环境,就根本谈不上依法行政。但没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就会落空。因此,依法行
政是现代法治国家里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保证
1、行政权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决定要依法行政。所谓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内政、外交的权力,即各级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授权行使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力。它的管理对象是社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都是由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行政机关能否合法有效地行使好行政权力,管理好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行政权力的建设和制约。
2、行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决定必须依法行政。由于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的公共权力。因此,行政权
力的行使具有自己的特征。一是行政权力是由法律设定和权力机关的授权。为了保证国家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不得不授予行政机关很大的权力,如行政立法权、管理权、处罚权和强制权等,而这些权力不受法律的约束,就有可能走向专横、滥用,甚至腐败。同时,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也是法律的执行机关,因此,必须执行国家法律的规定和权力机关的意志,行政权的运用必须对权力机关负责,对人民负责,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不能越权。二是行政权力属于国家公共权力,具有强制性和单方面性。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只能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作出各种行政行为,这些行政行为都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志表示,不需要与管理相对人协商。行政决定一旦作出,行政管理相对人就具有服从的义务,其他国家机关就具有协
助的职责,而且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的。如果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行政决定,行政机关有权采取强制措施或强制执行,强迫其履行。三是现代行政权力急剧膨胀,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管理任务的繁重,现代行政权力急剧膨胀,介入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国家刑事、民事问题。如有的国家出现了“行政刑罚”现象。在我国,象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不构成刑事处罚的,由政府部门的劳动教养委员会批准劳动教养。行政司法、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行政合同等都在急剧增加。如果不对行政权力的行使加以规范和制约,那么,行政权力必然要走向专横、独裁、滥用和腐败,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四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国家为了保证行政管理的效率性,赋予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享有很大的和较宽幅度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是
属于行政权的一部分,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措施,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存在着某种扩张性和随意性。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不仅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行政,而且还要根据依法行政原则拓展到自由裁量领域,即依据法律精神和立法目的行政。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要符合立法目的,作出的处理决定要合情合理,不能畸轻畸重。由于上述行政权力的这些特点所决定,各级行政机关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时,只能依法行使,不能违法和越权。否则,就会侵犯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甚至造成损害。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也是一种法制经济。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在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奠定微
观经济基础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实现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不能直接地、过多地干预它。但是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职能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掌握着对经济要素的控制权、物资分配权、资金调拨权、人事任免权等。这些权力是与经济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的身份相适应的,如果没有这些权力,就无法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因此,企业办成了政府的附属物,没有任何经营自主权。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强制措施等手段,对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行政事务进行集权式的管理。行政命令就是这种体制运行的准则和依据。不需要法律的调整和规范,那时也没有法律。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实行“人治”。现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有些政府职能和干部的思想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四篇:依法行政考试答案
依法行政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
1.(D)是指政府权力要依法取得。
A 程序法定
B行为法定
C责任法定
D职权法定 2.(A)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A权责统一
B依法决策
C依法履责 D严格执法
3.(D)一般指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情报公开、行政公开、透明行政等。A有限政府
B责任政府
C诚信政府
D透明政府
4.(B)要求用法律明确规定政府的职权和职责。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5.(B)是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程序的要求。
A公正 B公开 C公平D效率
6.“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句话出自(C)。
A波斯纳
B马克思·韦伯
C伯尔曼
D贝卡利亚
7.(B)是指具有宣示性、号召性、鼓励性、促进性、协商性、指导性的规范。A硬法规范
B软法规范
C特定规范
D以上都不是
8.(B)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 十七大
9.(D)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A人治 B法制 C专制 D法治
10.(D)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只能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11.(C)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2.2012年十八大提出了(B)。
A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D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D)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原则 B重大任务
C意义 D总目标
14.(D)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 B以民为本
C对外开放
D法治
15.“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出自(B)。A王岐山
B习近平
C温家宝
D李克强
16.政治权力的(D)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17.依法治国是(C)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18.依法治国应当与(C)相结合。
A依宪治国
B依法行政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权
19.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B)。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0.(D)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
A亨廷顿
B丹宁勋爵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1.(D)指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
A十七大
B 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22.(B)同志明确指出:“有些行政立法和规则的制定尚未完全消除部门利益,借法扩权,以法争利的现象依然存在。”
A李建国
B马凯
C张德江 D李源潮
23.(A)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党政机关
D司法机关
24.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当中,尤以(D)作用明显。
A党内监督
B人大监督
C民主监督
D司法监督
25.(B)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加强司法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A党内监督
B司法监督
C民主监督
D行政监督
26.(D)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 十八届四中全会
2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A)。
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28.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C)。
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29.城管粗暴执法凸显(B)缺位。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30.(A)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31.(D)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以德治国
D依法行政
32.(B)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33.法治的核心是(A)。
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B法的存在 C法的正义性 D法的至上性
34.(D)是法治的内在机制。
A监管 B问责 C选举 D监督
35.(A)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36.(B)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具体事件抓起。A朱德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毛泽东
37.政府公信力其实质是政权的(C)。
A社会化
B真实性
C合法性
D关联性
38.(C)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政府 B公务人员
C人民群众
D军队
39.政治权力的(D)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40.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A)的基本要求。
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4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C)年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A2017 B2018 C2020 D2030
42.守法诚信中的诚信是指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行使职权时应遵守(B)原则。A职权法定
B信赖保护
C公正公开
D合理性 43.政企分开是指(B)要区分明确。
A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C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D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能、权限
44.政事分开是指(A)要区分明确。
A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C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D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能、权限
4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D)组织起草。
A政府各职能部门
B 专家
C同级人大
D政府法制机构
46.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制定实施《人民政府工作规程》主要是是为了(D)。A职权法定
B责任法定
C守法诚信
D依法、科学决策
47.在基层工作中,如果严格按照国家的现行法规和上级政策去执行,某些工作根本无法得到推进,造成这种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C)。
A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B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C上级政策与基层情况脱节
D上级政策落实不到位
48.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C)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 国家、省
B省、市
C市、县
D县、乡镇
49.推进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B)综合执法.A跨地区
B跨部门
C跨级别
D跨城市
50.(C)监督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A立法
B行政
C司法
D社会
51.在国家行政学院2011年秋季开学典礼上,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院长马凯强调,各级政府要像重视经济建设那样重视(C)建设。A政治
B环保
C法治政府
D防灾减灾
52.下列哪一现象是“有的行政机关在解决问题时,从便于自身管理的角度来确定制度,忽视公众的合法权益”的典型表现:(C)。
A钓鱼执法
B城管粗暴执法
C汽车、住房限购
D强拆违章建筑
53.下列哪一现象是“基层执法力量薄弱,执法队伍人员素质不高”的典型表现:(B)。
A钓鱼执法
B城管粗暴执法
C汽车、住房限购
D强拆违章建筑
5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将每年(D)定为国家宪法日。
A十二月一日
B十二月二日
C十二月三日
D十二月四日
5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D)审查范围。
A审批
B许可
C批准
D备案
5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D)报告。A国家主席
B国务院
C中央军委
D党中央
57.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立法法》2015年修正案的规定,(C)依法享有地方立法权。
A直辖市
B较大的市
C设区的市
D县级市
5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A)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
A中央
B省级
C市县
D乡镇
5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B)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
A中央
B省级
C市县
D乡镇
6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C)政府执行职责。A中央
B省级
C市县
D乡镇
6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D)的保证。A重要
B需要
C 基础
D根本
6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推行政府权力(C)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A登记
B备案
C清单
D名录
6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D)机制,未经过或未通过的不得提交讨论。A公众参与
B专家论证
C风险评估
D合法性审查
64.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C)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A中央、省
B省市
C市县
D县区、乡镇
65.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C)制度。A登记
B备案
C法制审核
D公众参与
66.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B)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
A标准
B基准
C量化
D指南
67.加强对政府(B)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A外部权力
B内部权力
C处罚权力
D审批权力
68.探索(A)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A省
B市
C县
D乡镇
69.推进审计(A)建设。
A职业化
B市场化
C行业化
D标准化
7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包括推行行政执法(D)制度。
A公开
B公布
C公告
D公示
7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A)。
A必修课
B选修课
C核心课程
D主干课程
7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D)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A尊法
B守法
C道德
D诚信 73.党规党纪(A)国家法律。
A严于
B等同于
C属于
D高于
7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D),工作重点在()。A高层
B上层
C上级
D基层
75.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A)。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司法机关
D党委
76.《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A)相抵触。A宪法
B党章
C执政党的政策
D道德
77.中华人民共和国(D)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A国家主席
B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78.行政法规的立法主体是(B)。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D地方人民政府
79.(C)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政法委员会
D国务院总理
80.(B)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A宪法
B党章
C执政党的政策
D道德
8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D)。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主席
C执政党
D人民
82.《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C)。
A对价
B赔偿
C补偿
D抚慰
8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C)的原则。A党委领导
B行政首长负责制
C民主集中制
D民主制
84.社会主义(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个人所有制
D组织所有制
8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C)年写入宪法修正案的。
A1988 B1993 C1999 D2004
8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于(A)年实施。A1996 B2004 C2012 D2014
8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B)年实施。A1997 B2004 C2012 D2014
8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于(C)年实施。A1997 B2004 C2012 D2014
8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于(C)年实施。A1990 B1995 C1999 D2006 9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于(A)年实施。A1990 B1995 C1999 D2006
9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于(B)年实施。A1990 B1995 C1999 D2006
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D)年实施。A1990 B1995 C1999 D2006 93.《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C)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A调研员
B副调研员
C主任科员
D副主任科员
94.《公务员法》规定,非领导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在(B)以下设置。A省部级
B厅局级
C县处级
D乡科级
95.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B)。A6个月
B一年
C18个月
D三年
96.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C)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A犯罪
B违约
C违反行政管理秩序
D违反道德
97.行政诉讼的主管机关是(B)。
A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人大常委会
98.行政复议的主管机关是(A)。
A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人大常委会
99.《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取得(B)的权利。
A对价
B赔偿
C补偿
D抚慰 100.中央人民政府就是(B)。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要加快建设(ABCD)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2.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包括(ABC)。
A组织法定
B职权法定 C程序法定 D准则法定
3.法律是政府一切行为的根本准则和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ABC)。
A依法决策
B依法履责
C严格执法 D信息公开
4.(ABCD),这样才能构成法治政府的监督和责任保障机制。A有权必有责
B有权要尽责 C用权受监督
D监督要全面
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措施有(ABCD)。
A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B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C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D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6.政府诚信的基本要求是(ABC)。
A诚信履约
B诚信执法
C诚信守法
D信息公开
7.法治政府应当是(BCD)正确的统一。A目标 B效能 C效率 D方向
8.下列属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标准的是(ABCD)。
A廉洁高效
B守法诚信
C职能科学
D权责法定
9.政府职能的设定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是指(BCD)。
A社会和市场的关系 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D政府内部的关系
10.权责法定的宗旨在于保障政府(ACD)。
A不越位
B不乱位
C不错位
D不缺位
11.下列属于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的“法定程序”的是(ABCD)。
A公众参与
B专家论证
C风险评估
D合法性审查
12.(ABC)仍然是某些行政执法部门常用的不当的执法方式。A运动式执法
B突击式执法 C割韭菜式执法 D经常性执法
1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方式有(ABCD)。
A推进综合执法 B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C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D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
14.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形式主要有(ABCD)。
A党内监督
B大监督
C民主监督
D行政监督
15.对政府内部权力制约的具体方式有(ABCD)。
A分事行权
B分岗设权
C分级授权
D严格防止行政权滥用 16.行政问责立法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有(ABCD)。
A明晰行政问责与行政纪律处分的关系
B明确行政问责的内涵和外延 C明晰行政首长的问责处分权
D制定公开透明、科学严谨的问责程序
17.政务公开的范围主要包括(ABCD)。
A决策公开
B执行公开
C管理公开
D服务公开
18.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ABCD)。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19.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ABCD)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20.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ABCD)。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C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D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21.组织法定是指(AC)必须依法进行。
A政府机构的设置
B政府机构的职权
C人员编制
D政府行为
22.程序法定要求政府行为必须遵循法定的(ABCD)。A方式
B步骤
C时限
D顺序
23.程序法定可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ABCD)。A知情权
B表达权
C参与权
D参与权
24.硬法规范包括(ABCD)。A宪法
B法律
C法规
D 规章 25..硬法规范包括(ABC)。
A纲要
B指南
C标准
D 规章 26.法治政府建设必须落实于(BCD)
A强化严格执法
B转变政府职能
C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D强化行政权力的监督
27.下列属于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依法决策方面设置的决策的“五大程序”的有:(ABCD)A公众参与
B专家论证
C风险评估
D合法性审查
28.以下属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明确的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八种形式的有(ABCD)
A党内监督
B民主监督
C行政监督
D社会监督
29.政务公开中公开的内容应该包括(ABCD)。
A政府职能
B法律依据
C实施主体
D职责权限
30.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AD)法律化。
A部门利益
B人民利益
C官僚主义
D地方保护主义
3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ABC)有机统一起来。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3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宪法宣誓制度,凡经(ABCD)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A 经人大选举
B经人大决定任命
C经人大常委会选举
D经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
33.(BCD)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全国各族人民
B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C各政党
D各企业事业组织 34.以下具有宪法监督权有(AB)。
A全国人大
B全国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35.以下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规定的,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的有(ABCD)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6.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CD)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
A法官
B检察官
C律师
D专家
37.建立重大决策(CD),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A行政首长负责制
B集体负责制
C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D责任倒查机制
38.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ACD)的法律责任。A行政首长 B领导班子
C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
D相关责任人员
39.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BCD)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A严格控制编制
B减少层次
C整合队伍
D提高效率
40.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规定,以下属于推进综合执法重点领域的有(ABCD):
A食品药品安全
B公共卫生
C文化旅游
D农林水利
41.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BC)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A择优招聘
B持证上岗
C资格管理
D纪律处分
42.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的制度是(AB)。A罚缴分离
B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C分税制
D税费相分离制度
43.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决克服(ABD)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A有案不移
B有案难移
C以罚补刑
D以罚代刑
4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ABCD)等执法行为。A行政许可
B行政处罚
C行政强制
D行政征收
45.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AB),惩治执法腐败现象。A地方保护主义
B部门保护主义
C官僚主义
D人治
46.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需要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的部门和岗位包括以下的:(ABCD)。
A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
B国有资产监管
C政府投资
D政府采购
47.以下属于政府纠错问责机制的有:(ABCD)。
A责令公开道歉
B停职检查
C引咎辞职
D责令辞职
48.要实行审计全覆盖的领域有:(ABCD)
A公共资金
B国有资产
C国有资源
D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49.重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领域有:(ABCD)。
A财政预算
B公共资源配置
C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
D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50.在社会治理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规范包括(ABCD)。A市民公约
B乡规民约
C行业规章
D团体章程
51.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包括:(ABCD)。
A社会矛盾预警机制
B利益表达机制
C协商沟通机制
D救济救助机制
52.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包括:(ABCD)。
A调解
B仲裁
C行政裁决
D行政复议、诉讼
53.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规定,需要依法强化治理重点问题的领域包括:(ABCD)。
A危害食品药品安全
B影响安全生产
C损害生态环境
D破坏网络安全
54.除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外,以下属于国家所有的包括:(ABC)。A矿藏
B水流
C滩涂
D农村宅基地
5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即(AB)。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个人所有制
D组织所有制
56.下列主体享有立法权的有:(ABD)。
A国务院
B江苏省人民政府
C江宁区人民政府
D南京市人大常委会
57.下列法律规范的立法主体是行政机关的有:(BD)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58.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有:(ACD)。A警告
B罚款
C罚金 D 吊销营业执照
59.下列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有:(AB)A冻结存款
B查封
C扣押
D拘留
C 60.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不得被录用为公务员的人员有:(BD)。
A被行政拘留过的公民
B被判处过有期徒刑的公民
C曾经辞职的公民
D被开除过公职的公民
三、判断对错题
1.建设法治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正确)
2.法律体现全体人民意志,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议机关制定。(正确)3.不是任何超越法律之外的权力都是不正当、不合理的。(错误)4.政府权力的取得和运用符合法律规定是程序合法。(错误)5.政府权力有限是法治政府的根本和关键。(正确)
6.公正是公开的保障,公开是公正追求的最主要价值。(错误)
7.法律信仰来自于对法律的学习。(错误)
8.“高效率”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衡量法治政府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正确)
9.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是法治政府最关键的标志。(正确)
10.依法行政的“法”不仅包括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硬法规范,也包括不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软法规范。(正确)
11.我国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行为至今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
(正确)12.我国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正确)13.行政机关做重大决策时,应该提交国务院进行合法性审核。(错误)
14.所谓重大决策权就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国计民生,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发展的决策行为。(正确)
15.目前我国出现不同层级政府机构重叠、职责不清的情况。(正确)16.从行政执法系统内部来看,有些行政执法机关的设置比较混乱。(错误)17.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有助于实现依法行政。(正确)18.构建法治政府测评体系,目的是将政府考核从主要考核经济发展指标,转移到主要考核履行法定职能、严格执行法律、建设法治政府。(正确)19.法律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错误)20.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一论断。(错误)
21.国务院于2004年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正确)10
2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正确)
23.依法设立政府机构是法治政府的重要前提。(正确)24.政府行使任何权力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正确)25.法律只是政府重要行为的根本准则和行动指南。(错误)26.法治政府中的责任法定,要求公民必须对法律负责,承担因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各种法律责任。(错误)27.执法严明既要严格执法,也要刚柔相济。(正确)28.法治政府要求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正确)29.裁量基准属于软法规范。(正确)30.法治政府的形成,应该以公务员是否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为最终判断标准。(正确)31.当前我国行政执法领域存在不作为与乱作为并举的现象。(正确)32.行政执法部门之间条块分割是造成多头执法,职权交叉的原因之一。(正确)33.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正确)34.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正确)35.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依法决策方面设置了决策的“四大程序”。(错误)3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行政执法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已经大为改观。(错误)3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正确)38.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规定,工商质检、属于推进综合执法的重点领域。(正确)39.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规定,海关税收属于推进综合执法的重点领域。(错误)40.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明确具体操作流程,行政收费、行政检查属于重点规范的执法行为。(正确)41.公共资源转让是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部门和岗位。(正确)42.公共工程建设是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部门和岗位。(正确)43.免职是政府纠错问责机制的一种。(错误)44.要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正确)45.行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错误)4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正确)4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正确)48.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正确)49.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都属于集体所有。(错误)50.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正确)
第五篇:依法治国 政府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政府依法行政
一、教学设计思路: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依法治国”“宪法”已经不再陌生,已经有了相关内容的零星的记忆,因此,对于简单的重复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学,并运用具体事例进行深化,激发学生情感。在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五大版快:观察与思考(引出课题)-----理性剖析(回归教材)-----《话说宪法》(深化、提升)------事例分析(政府依法行政意义)-----作业展示(践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理解: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依法治国的概念、基本要求、及意义;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四、教学设计: 导入:观察与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P43课本材料:法制建设巡礼。思考:(1)以上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它说明我国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2)我国实施的治国基本方略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何影响?引出课题。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板书)
教师介绍“人治”和“法治”的区别,让学生感受“依法治国”的进步性和优越性。并提问:(1)、什么是依法治国?(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1)、什么是依法治国(板书)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以下内容: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的“治”的含义、所依据的“法”是什么。回忆初二思想品德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并出示A、今日说法-----“孙志刚案”始末,请同学围绕着“违宪审查”这个中心,谈谈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以及这个案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B、阅读感悟-----阅读课本P48(我国宪法第四次修订内容)相关链接,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宪法的修订程序这么严格?为什么要做以上这样的修改?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宪法修正的内容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现实性和可行性。(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板书)
学生自学回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含义。并通过选择,让学生理解“十六字”的要求。(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板书)学生通过自学理解。
承转:我们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人人都要和各种政府部门打交道,政府机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看法,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也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二、政府依法行政(板书)教师提问:我国政府的性质?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学生看书P46-47(1)我国政府的性质?(板书)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其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是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2)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板书)
政府履行职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体举例说明(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板书)采用事例教学法,收集政府不依法行政和依法行政的案例:湖南嘉禾事件、温州“效能革命” 让学生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承转: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展示作业:《意见书》,对小组进行评价。
板书: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板书)(1)、什么是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
二、政府依法行政(板书)(1)我国政府的性质?
(2)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练习:温州市长专线自2005年1月1日,改号“12345”开通以来,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受理群众和基层单位来话26972件次,其中投诉举报9975件,已答复和办理8876件,总办结率89%,并开展领导接听日48次,在社会各界取得了良好的群众口碑。据此回答:
1、让群众与市领导面对面交流,主要体现了
(A)A.政治文明的进步
B.物质文明的提高 C.法律意识的增强
D.道德水平的提高
2、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并来电投诉,这主要表明
(B)
A.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B.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3、下列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内在联系说法正确的是①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文明
②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和核心
④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方略(B)A.(1)(2)(3)
B.(1)(2)(3)(4)
C.(1)(2)(4)
D.(2)(3)(4)4.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这是因为(A)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与普通法律相比,宪法与公民生活关系更为密切 C、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的总和 D、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
五、附录:
1、“孙志刚事件”新闻背景:
3月17日,就职于广州一服装公司的大学生孙志刚未携带身份证逛街时,被广州黄村街派出所以没有暂住证为由予以收容。3月18日,孙被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后又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并于3月20日死亡。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的鉴定表明:“综合分析,孙志刚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即孙志刚是被打死的。
事件披露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此事亦引起中央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目前此案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涉案的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公安机关缉捕归案,3名在此案中渎职的工作人员已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5月14日,三位法学博士以普通公民身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
三位博士上书的主要内容及媒体的相关评论集中在三点:
一是收容遣送制度有违法治精神,应予废除。收容遣送制度使得民工、流浪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人身自由极易受到侵犯,有违法治精神。从依法治国的精神出发,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制度不应长久存在,对收容和限制人身自由的范围作不适当扩展的越权行为必须予以纠正。即使是出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也应该重新依法制定相关法规,做到依法行政。如果民工在城市中违背了有关法律法规,应当按刑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而不应当用强制的方法将其送回户籍所在地。二是《收容遣送办法》违反了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应予改变或撤销。
中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立法法》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而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授权国务院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收容遣送办法》是1982年制订的行政法规,其中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内容,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相抵触。《立法法》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对于“超越权限的”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可见,《收容遣送办法》属于应予改变或者撤销的行政法规。
三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尽快启动违宪审查机制。
三位公民依法“上书”,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是公民宪法意识增强的表现,对启动违宪审查制度有重要意义。从法律逻辑上讲,既然赋予公民提出审查建议的权利,该项权利就应当有法定的保障。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机构对该建议进行研究并给予答复,是法律上的当然义务。呼吁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启动违宪审查机制,并将审查结果及时通知建议人和媒体。
因《立法法》并未对公民建议书的反馈渠道和程序以及回复时间、期限等作出具体规定,三位上书人一度深为担心建议书会因无法启动审查程序而被无限期搁置。但日前有消息说,此份建议书已经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正在积极办理之中。不少法律界人士认为,只要办理过程启动违宪审查机制,不管结果如何,都将是中国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来源:《瞭望》周刊)
2、我国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
第一次:(1988年)
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第二次:(1993年)
修改内容共涉及九条,要点有: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删去“农村人民公社”的提法,确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将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第三次:(1999年)
主要有六处修改:
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邓小平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国家根本大法;增加“依法治国”条款;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概念;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的“双层经营体制”;个体和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确定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反革命活动”的提法被“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所取代。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第十八条至三十一条,共有14条,涉及13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关系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第四次:(2004年)主要有十三处修改:.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大组成的规定;将戒严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增加对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修改乡镇政权任期;增加对国歌的规定。
3、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湖南对嘉禾事件处理结果(节选)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上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有关问题,同意湖南省对嘉禾县珠泉商贸城建设中违法违规有关责任人所作出的严肃处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经湖南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已责成有关方面按规定程序撤销周余武中共嘉禾县委委员、常委、书记职务;撤销李世栋中共嘉禾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职务,并依法撤销其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给予李水福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引咎辞去中共嘉禾县委副书记、嘉禾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职务;给予中共嘉禾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贤勇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给予雷知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嘉禾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城关镇党委书记职务。对涉嫌触犯刑律人员的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调查后做出决定。对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问题,将由有关部门继续调查处理。
嘉禾被捕拆迁户获得国家赔偿(节选)
时间: 2004-06-02 10:1
2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曾鹏宇
备受媒体关注的“嘉禾拆迁事件”日前又有新进展,记者6月1日获悉,清华大学宪法与公民权利中心日前派出律师赶赴嘉禾,向当地拆迁户提供法律援助;5月31日上午,两名律师代表三位因反对当地政府强制拆迁自家房屋而被捕的拆迁户向当地有关部门递交了国家赔偿要求申请书;结果有关部门在一天后就将全部赔款送到拆迁户手中,赔付金额约每人1700元人民币。
4、“效能革命”在温州
新华网浙江频道 记者 张和平马玉瑛 朱立毅 编辑 陈晓明 监制 何玲玲
2003年夏,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风暴席卷温州。
这是一场特殊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机关干部,革命的对象也是机关干部。这场自我革命,革的就是群众深恶痛绝的“衙门作风”!
温州市委书记李强代表市委市政府将之宣称为:“效能革命”。“效能革命”如何实施?温州市决策层同样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他们“切口小、挖掘深”,先从小做起,从易做起,从“底线”做起。为此,实施广大干部看得见、摸得着、易接受、可操作的“四条禁令”,其中也包括 “工作日午餐禁酒令”,因工作日午餐饮酒易导致办事拖拉、态度刁蛮甚至误事。当“四条禁令”一铺开并为广大干部所接受,温州市决策层即有步骤地将“效能革命”引向规范,实施以制(度)保禁(令),建立“效能革命”的规范机制,这些制度就是:办事公开制、“窗口式”一次性办理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类似演员A、B角接替制)、办事时限制、否决事项报告备案制、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与此相“咬合”,市委市政府又专门制订了机关效能监察制度、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制度和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开展“效能革命”以来,在半年的时间里,温州共辞退机关工作人员29人,撤职或降级、降职29人,行政告诫90人,此外还有260多人被通报批评„„
(2005—2006)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奖项目名单(共14名,排名不分先后)河北省青县县委:“青县村治模式” 上海市徐汇区政府:政府工作流程再造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政府:公众全程监督政务 安徽省芜湖市政府:“政府利用网络实行政府与市民互动” 浙江省温州市政府:“效能革命”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政府:淮海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浙江省绍兴市政府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教育券制度” 北京市大兴区妇联:“巾帼维权岗”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服务承诺制 浙江省武义县委县政府:村务监督委员会
湖北省秭归县政府:杨林桥镇“撤组建社”村民自治新模式 重庆市开县麻柳乡委乡政府:“八步工作法” 教学反思:
1、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很好体现了情感教育
2、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孙志刚事件”新闻背景:学生了解 少说明学生对时事缺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