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分的跨膜运输教案
水分的跨膜运输 教案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节总共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水分的跨膜运输、植物细吸水与失水的探究性实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以细胞为主体,而是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和资料,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①水分子是顺着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②一些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离子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最后总结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将“水分的跨膜运输”与探究性实验设计合并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半透膜的特点;分析渗透现象发生的原理;辨别原生质层的组成;解释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2)能力方面: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怎样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水分进出细胞是顺相对浓度梯度的。
(2)教学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尝试提出问题。
四、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直观教学法、教师讲述和启发引导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1)渗透演示实验。
(2)萝卜条吸水和失水的演示实验。(3)渗透原理的多媒体演示课件。
六、教学过程
[引言]教师讲述: 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人每天都要从外界获取食物、水分、氧气等,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废物。那么,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否也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的交换?如果需要,物质必需经过的边界是什么?
学生答:细胞膜
教师:对,是细胞膜控制着各种物质的进出。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水分进出细胞的情况(多媒体显示课题)
一、渗透现象
教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并组装,(用牛奶代替蔗糖溶液,鸡蛋膜代替玻璃纸进行渗透实验),并让一位同学在漏斗的牛奶液面划线标记。
教师提问:在实验结果出来之前,请同学们大胆预测:实验结果会是什么?怎样做出合理的解释?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言,暂不作评价。
教师: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先请刚才划线的同学来说说他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并且描叙实验结果。(教师指导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我们都看到漏斗管内的液面升高了,我们请刚才预测正确的同学来为我们作出解释。
学生发言解释,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归纳疑点,大致有①蛋白质能增加吗?②水分进入了漏斗,有出去的吗?③蛋白质出去了吗?④为什么最终表现为液面上升?⑤液面能够无限上升吗?(计算机模拟实验实验效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鸡蛋膜的特点。
指导学生观察鸡蛋膜上面有一些直径较小的孔,并且把这种具有小孔的膜状结构称为半透膜。
教师归纳:鸡蛋膜是一种半透膜。
教师利用课件图向学生分析膜两侧的分子运动情况。屏幕显示问题:蛋白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吗? 学生答:不能
教师利用课件分析,并用双缩脲试剂证明烧杯中是否有蛋白质,观察结果。教师归纳: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故导致液面上升的不是蛋白质而是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运动。
屏幕显示问题: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运动方向如何? 学生发言回答
教师总结:膜两侧的水分子都可以透过半透膜。
屏幕显示 半透膜的特性:水分子等小分子可以通过,蛋白质等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教师归纳:我们把水分子等通过半透膜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实验中,我们发现是渗透作用导致了液面改变。
教师提示,如果把刚才的实验装置改变一下,结果会怎样?
屏幕显示问题:①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②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牛奶,结果会怎样?
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启发、引导
教师归纳:(屏幕显示)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
教师提问:既然膜两侧的水分子都可以透过半透膜,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漏斗 3 内的液面上升?
学生讨论,教师从膜两侧溶液浓度大小、单位体积内水分子多少引导 教师归纳: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膜的下侧往上侧渗透的速度较大,故整体表现为水分子由低浓度溶液往高浓度溶液渗透。
教师提示:水分子的运动将导致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怎样变化?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漏斗内的液面不能无限升高。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教师讲述:水分子等溶剂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往高浓度溶液渗透扩散,那么水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方式也可以称为渗透作用吗?如果能,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怎样满足?我们先用人的红细胞来讨论一下动物细胞及其水分进出的情形。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课件展示:红细胞吸水时膨胀,而失水时皱缩。
教师:请大家先回顾一下构成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物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其答出磷脂双分子层有小孔隙,故小分子可以自由透过而大分子不能
教师归纳:红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如果有浓度差,就能发生渗透作用。屏幕显示: 你吃比较咸的食物时,例如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和唇的粘膜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 学生分析得出因为有浓度差,造成细胞失水
屏幕显示图文:医院抢救病人时,静脉点滴用的生理盐水为什么一定是0.9%的氯化钠溶液?
学生发言
教师分析归纳:动物细胞必需维持正常的形态,否侧会影响人的身体将康甚至危及生命。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教师讲述:我们知道了动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那么植物细胞的情况如何呢?
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实例。例如:(1)当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2)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
此时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萝卜条失水和吸水的实验,介绍实验过程,展示实验结果。
教师提问:三个烧杯中的萝卜条为什么会出现明显的不同呢?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以上都是说明植物体或器官发生了吸水和失水 教师提问:植物细胞是否也能渗透吸水或失水? 学生发言
教师: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植物细胞的结构有那些? 屏幕显示出“成熟的植物细胞模式图”。
教师提问:成熟的植物细胞里面有个“大水库”,是什么结构? 学生回答:液泡
教师提问:液泡里面除了水,还有没有别的成分?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细胞液有一定的浓度
教师提示:如果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其半透膜是哪部分结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1页,了解什么是原生质层,此时,以利用多媒体课件 5 向在细胞结构,重点标注“原生质层”部分,促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实验探究
教师讲述: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这个试验?需要考虑哪些细节呢?
教师提示:首先我们要考虑“选择怎样的细胞材料来进行实验”,脱开书本,假如你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问题,你会考虑选择怎样的材料呢?
学生发言
教师:大家可以打开思维来想,刚才你们提的材料很好,都可以用来尝试,或许这些材料都能成功,但也可能一些材料不能助你成功。同时你们也想一想一般的细胞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这个实验要借助哪些工具能够让我们判断细胞失水了还是没有失水?
学生想到用显微镜观察
教师:很好,当你选用了显微镜以后,你的选材就应注意要尽可能选容易做成装片的,在显微镜下容易到的,比如洋葱表皮细胞有紫色,也很好撕取做成装片,就可以考虑,那大家还能不能想到其他什么好材料呢?
学生讨论
教师:想得很好,那究竟这些材料好不好,大家也可以做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多选几种材料都试试,进行比较好,那接下来我们还要考虑选用怎样的试剂好呢?
教师引导,学生发言。
最后教师总结:大家课后以组为单位进行此实验的设计,下节课做实验之前首先大家集体讨论各组方案,最终确定合理的方案实施。
通过初中阶段以及前几章节的学习,学生对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探究的基本步骤已有了一定的认识,能理解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物质是怎样进出细胞的,有哪些方式等有关细胞功能方面的知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本节的内容从知识上来看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注重与前面章节的 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融会贯通。
教学反思
本模块教材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展开的,从前到后依次讲述它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的。本章和第五章的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本节改变了以往教材的呈现方式,没有把水分放在代谢一章里,也没有先讲植物的渗透作用,而是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和资料,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水分子是顺着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一些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离子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最后总结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其中,水分的跨膜运输含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这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作为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而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与失水还没有明确揭示,由学生课后思考,在第二课时通过实验探究后自主得出。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也必须在第二课时总结比较,所以本课教学偏重知识的理解,没有深入探究,给人感觉似乎“不太完整”,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但是要高效实现教学目标,解决重难点,学生必须在掌握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实现。可见,第二课时的精彩呈现,离不开本课时的基础教学。
科学并非一些概念、规律的堆砌,对科学的正确认识应当懂得科学的原动力、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的教育应当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求知欲,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态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针对本课题,我仔细钻研,前后联系,与人探讨,确定教学方案,作好课前准备,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达到总体结构完整,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教学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完善,比如,虽然教材把水分作为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来讲述,但是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还有其他形式,我们也有必要补充说明(第二课时补充)。再者,课上学生的提问是不可预测的,如何更好的驾驭课堂,还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灵活处理课堂问题。
教材将“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以图片形式呈现,我认为更好的设计是转化为学生主动体验实验过程,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等一些优秀的学习理论,都含括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那就是重视“体验”。通过体验,让学生融入其中,才能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也为更好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奠定基础。若课时限制,可以先由兴趣小组实验,并拍摄实验过程,上课播放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录像,并由其中一同学作代表汇报实验情况,其他同学边观看边听汇报。
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有其重要的教学价值。这部分内容并没有告诉学生探究的具体步骤,而是以设问导问方法,使学生主动寻疑析疑最后达到解疑;引导学生既会发问又会寻疑析疑,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节课时间相当紧,有些问题未能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建议学生课前预习,有些问题课前讨论,并互相评价,写出评价记录。
第二篇: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特点;(2)能够掌握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3)明确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强调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相互合作;(3)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模块的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分别是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本章和第5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第3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大致的功能,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其中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而这种功能与膜的结构有关,这样进入本章的第二节内容,能进入膜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否相同,这正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可见这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本节内容又与本模块第五章的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以及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2、教学重点
(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2)图表数据的解读
3、教学难点:(1)主动运输
(2)图表数据的解读
4、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杯清水及蓝墨水。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现场演示向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学生)说出这是物理上的扩散现象;
(教师)大屏幕展示教材P60”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图片”;(学生)通过讨论比较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针对二者的不同点(是否通过膜)进行引导,除了水以外,很多种物质都可以做跨膜运输,进入本节课的“问题探讨”,屏幕展示教材P70“问题探讨”部分的图片,图示的物质是否都能进入细胞呢,如果能他们进入的方式是否相同呢?点出课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通过观察,完成问题探讨中的3个问题。注意:教师注重引导,特别是第二题,一定要强调题干中的“无蛋白的脂双层”,引起学生注意该结构与细胞膜的区别,进而回答此题。另外“问题探讨”中第3道讨论题,应该充分重视。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中已说明Ca2+、Mg2+能跨膜运输,而本节“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离子不能通过脂双层,学生可以就此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并结合已有知识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意识到生物学的各知识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并自然的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教师)列举实例,放映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动画演示过程,引导学生注意物质运输的方向与细胞膜内外该物质的浓度关系。
(学生)观察并总结自由扩散的特点: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或顺浓度梯度)(教师)举例补充,除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一些物质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学生)学生归纳这些物质的特点:分子小,一些脂溶性的物质
(教师)进行引导: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它们不能自由的通过细胞膜,那么他们是如何进出细胞的呢?导入
2、协助扩散
(教师)动画演示协助扩散的过程
(学生)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并总结其特点。
(教师)大屏幕展示教材P71图4-7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示意图
(学生)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完成“思考与讨论”部分的三道题。
设计意图:
1、通过实例讲解自由扩散,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2、用动画演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过程,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
3、通过完成“思考与讨论”,强化学生对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物质运输方式特点的理解,增强比较学习法的认识;
4、通过分组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过度:从物质运输是否需要能力入手,用比喻的方法以“逆水行舟”为例,给出被动运输的概念。同时大屏幕展示教材P71表4-1,导入本节课的第二部分“主动运输”。3)、主动运输
1、特点:
(教师)动画演示主动运输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浓度梯度、载体和能量三方面归纳特点;
(学生)仔细观察并同前面两种运输方式比较,归纳出主动运输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2、意义:
(教师)展示教材P63资料分析中的图片,并进行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说出主动运输的意义。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归纳能力;
2、联系已有知识,形成知识系统;
3、通过完成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读图标的能力,加强对主动运输的理解。过渡:载体蛋白虽然能够帮助许多离子和小的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像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那么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这又是怎么进行的呢? 4)、胞吞和胞吐
(教师)大屏幕放映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动画,并作简单介绍。(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过程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另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联系分泌蛋白的形成及生物膜系统。
设计意图:这部分知识虽然是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但是也教学中也不能忽略,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动画,让学生了解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及意义。3、小结: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归纳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时间允许,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可以将比较的项目由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等方面进一步延伸至曲线图。
4、目标测试题:
(1)教材P73基础题:
①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 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钾离子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设计意图:这两道题设计的非常好,我认为应该引起师生的重视,其所考察的内容基本上已经辐射到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 ①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 ②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实例; ③ 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胞吞作用。
结构特点与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密切相关。
本节课我认为比较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主要的知识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上是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篇:物质跨膜运输实例教案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0日星期三
授课人:蔡
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列表比较三种跨膜运输方式,学会运用类比和对比分方法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和解读有关图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异同点,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中的现象,设置悬疑
常言道:“水往低处流”,可是我们今天看看“水往高处走”。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二)新课研学 1.简单扩散
播放简单扩散的动画,让学生根据动画,思考讨论简单扩散的特征,举例说明简单扩散的实例。师生一起总结简单扩散的概念。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总结。
2.协助扩散
教师讲述,展示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之后,思考讨论总结协助扩散的特征,实例及概念。
3.被动运输
(1)学生阅读思考并总结被动运输的种类及概念。(2)被动运输的特例——渗透
观察渗透装置,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的两个必要条件:(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如果我们把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课后研究性学习。
4.主动运输
学生通过看数据表格探究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差异,思考,讨论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并阅读第47页,思考、讨论、总结:
①主动运输的特征是
②主动运输的实例
③主动运输的动力
④主动运输的概念
⑤主动运输的意义
教师总结:主动运输是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一般是从低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必须有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主动运输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并吸收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尿素。
(三)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展示课件(总结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活动:观看课件,思考讨论并填表(通过表格比较,使学生获得比较学习的能力。)
教师活动:上述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对细胞而言,哪种更为重要?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所学的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都是小分子物质被细胞吸收的方式,大分子物质能否被细胞吸收?怎样被吸收?课后阅读课本中的“知识海洋”。
(四)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的布置。
六、板书设计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
1.简单扩散
⑴特征
动力:浓度差(从高浓度向低浓度)⑵实例
(3)动力(4)概念
2.协助扩散
⑴特征
动力:浓度差(从高浓度向低浓度)⑵实例 ⑶动力(4)概念
3.被动运输的特例——渗透
二、主动运输
⑴ 实例 ⑵ 特点
⑶概念(4)动力(5)意义
第四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水分》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水分》教学设计
青口一中
一、课程描述
本模块教材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展开的,从前到后依次讲述它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的。本章和第五章的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本节改变了以往教材的呈现方式,没有把水分放在代谢一章里,也没有先讲植物的渗透作用,而是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和资料,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水分子是顺着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一些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离子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最后总结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其中,水分的跨膜运输含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这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水分进出细胞是顺相对浓度梯度的。
2、教学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尝试提出问题。
三、三维目标
1、知识方面:描述半透膜的特征;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理解水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
2、能力方面: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
四、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十分接近生活,因此采用“过程式的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以“问题探讨(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为切入点,并通过实验、板图及多媒体手段突破难点之一(漏斗内的液面上升原因),为学生更好的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做好铺垫;以生活中相关现象和科学家们的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作出假设,并根据所做的假设来设计实验,考虑实验操作的具体细节(材料、试剂、用具的选择,操作步骤,结果预期,设计记录表格等)。
五、教学主要手段:电脑多媒体和传统媒体。
六、教学方法:学生实验观察、讨论与教师讲述和启发引导相结合。
七、教学时间: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的边界是什么?
问题2:由于边界的存在,进而将细胞与外界物质分隔,这种分隔是不是意味着细胞需要的物质不能进来,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出去,为什么?
问题3:从“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细胞膜能控 制物质进出细胞”切入,设疑并引入新课:细胞膜是怎样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今天,我们以水分为例,共同探讨水分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水分
(二)探索新知
1、“问题探讨”: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
(1)演示实验:一滴红墨水滴入到清水中,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并回答。
(2)提出探究问题:如果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半透膜隔开,结果又会怎样? 教师说明半透膜的特性。
在此基础上,播放兴趣小组亲自实验过程录像,并由其中一同学作代表汇报实验情况,其他同学边观看边听汇报:烧杯中是清水,漏斗内是30%的蔗糖溶液,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鸡蛋壳膜(半透膜)隔开,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静置2 h后,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设计意图:由兴趣小组亲自实验,增加可信度,而且这种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恰恰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小组讨论: 为什么漏斗内的液面会上升?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给学生适当的鼓励。
多媒体动画演示,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子向哪些方向移动,总体向哪一个方向移动?(3)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到:
①蔗糖分子不能自由通过半透膜而水分子可以。
②两侧的水分子都在运动。
③由于单位体积内,清水中的水分子数量多,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量少,所以在单位时间内,由烧杯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由漏斗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的水分子数量。④总体的扩散方向为水分子由烧杯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因此漏斗管内的液面上升。
⑤总结:水分子从数量多的一侧向水分子数量少的一侧扩散,也就是说:水分子是顺着相对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这种现象称为渗透作用。这个装置叫渗透装置。学生思考:漏斗内的液面是否无限升高?
教师引导:开始时,水分子从数量多的一侧向水分子数量少的一侧渗透的趋势(压力),大于水分子从数量少的一侧向水分子数量多的一侧渗透的趋势(压力)当漏斗内的液面逐渐升高,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量逐渐增多,这是两侧压力几乎相等,水分子的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漏斗内液面不再上升。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同时,给学生适当的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讨论两个问题,总结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需的条件有哪些? ①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②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师生共同总结: 要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及友好的合作精神。]
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例如,当我们吃比较咸的食物时,像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有什么办法解决?
学生回答:会有干燥难受的感觉,因为口腔细胞失去水分,即水分的输出。这时及时的喝水,可以缓解口渴。
教师归纳:这些现象说明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图片展示: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和失水
小组讨论:什么情况下,哺乳动物红细胞膨胀,皱缩或形态不变? 小组代表发言:
当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当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当细胞质浓度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形态不变
师生共同总结: 水分进出细胞与细胞质的浓度和外界溶液是否存在浓度差有关。学生思考:细胞膜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教师引导: 细胞膜能让水分子通过,而血红蛋白(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符合半透膜的特性,所以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教师总结:动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培养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例如,在日常生活里, 白菜放置时间长了,以及萝卜条放在盐水中,都会萎蔫;而卖菜的阿姨经常向青菜上洒水,青菜变得硬挺,说明植物细胞也会吸水和失水。
●提出问题
教师: 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上面这些例子,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将问题写下来。
学生:①细胞会失水吗?(渗出的水是细胞内的水还是间隙的水)②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呢? ③水分是如何进出细胞的?
④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⑤„„
教师: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提的问题哪些是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
学生: ②、③和④三个问题提得好,可以探究。
教师引导: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提出问题。许多科学家的发现并不都是从实验中得到,更多的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发现问题的,例如,牛顿从苹果掉下来的现象中提出地球引力的问题;细菌学家弗莱明从一个长了青霉的细菌培养皿中出现的现象,提出青霉的分泌物是否具有抑制葡萄球菌生活的作用,从而提取出青霉素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教师:好,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以后,我们如何去研究它呢?这是高中生物第一个探究实验,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我们再回到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从卖菜的阿姨的做法等现象,我们发现问题──植物细胞也能吸水和失水,接着我们提出若干问题,并讨论得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问题。下面我们先以第④个问题为例,来学习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提出探究问题: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作出假设
①作出假设:当一个问题提出后,我们必须结合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必要时还要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并且作出尝试性的回答,这种尝试性的回答称为“作出假设”。
图片展示:成熟植物细胞结构图。提供信息:①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占整个细胞很大比例,因此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考虑液泡中的细胞液。
②细胞壁的特点:全透性。
③细胞膜、液泡膜都是半透膜。
④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教师引导,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②预测实验结果:
当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复原
在此处,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细胞液中的水分流失,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开来,也就发生质壁分离。
教师追问:植物细胞会不会像动物细胞一样,不断的吸水最后涨破呢?
学生回答。
(3)设计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考虑这个实验设计上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
①实验材料、试剂、用具的选择
材料的选择:有颜色的还是没有颜色的,细胞小的还是相对比较大的,为什么?
教师补充:洋葱表皮细胞有紫色液泡,而且表皮容易撕取获得,我们可以考虑。
试剂的选择:糖水、盐水、海水、酒精?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思考领悟到选择合适实验材料、试剂的重要性。] 实验用具的选择: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一个微观的过程,必须通过什么工具来观察?
学生:用显微镜观察。
②实验步骤
教师转承:实验材料、试剂、用具选好了,接下来我们要考虑整个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先把洋葱泡在蔗糖溶液中,10 min后取出做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还是先做好装片,再想办法往里加入试剂呢? 学生回答:先做装片再加试剂好,这样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失水的变化过程。
实验要点提示:
第一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
设问:如何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第二步:尝试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0%、20%、30%、40%、50%、60%、)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设问:如何使它们复原?
第三步:使洋葱表皮细胞浸润于清水中,观察质壁分离的复原。
③设计结果记录表
预测了实验结果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实验结果。主要考虑实验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
(4)进行实验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做完实验后,我们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是否与预期相吻合?是否支持了我们最初的假设?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我们要多思考,也不要急于认定假设不成立,要考虑会不会是因为实验操作的不正确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结果的?会不会有什么干扰因素呢?例如这个实验中,如果开始使用了0.8 g/mL的蔗糖溶液,很快就观察到了质壁分离,但后来加清水怎么也不能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能否断定当外界浓度低的时候细胞不能吸水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蔗糖浓度过高了,导致细胞失水过快而死亡。
教师:所以无论实验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要认真分析。
[设计意图:从实验材料,方法的选择,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实验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以及渗透作用发生必需的两个条件;从生活中的现象我们发现动植物细胞都能吸水和失水,重点学习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进一步探究。下节课我们就到实验室来完成这个实验。
(四)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完成,针对探究的问题,设计一份实验方案。
[课后记]
科学并非一些概念、规律的堆砌,对科学的正确认识应当懂得科学的原动力、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的教育应当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求知欲,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材将“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以图片形式呈现,我认为更好的设计是转化为学生主动体验实验过程,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等一些优秀的学习理论,都含括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那就是重视“体验”。通过体验,让学生融入其中,才能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也为更好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奠定基础。若课时限制,可以先由兴趣小组实验,并拍摄实验过程,上课播放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录像,并由其中一同学作代表汇报实验情况,其他同学边观看边听汇报。
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有其重要的教学价值。这部分内容并没有告诉学生探究的具体步骤,而是以设问导问方法,使学生主动寻疑析疑最后达到解疑;引导学生既会发问又会寻疑析疑,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节课时间相当紧,有些问题未能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建议学生课前预习,有些问题课前讨论,并互相评价,写出评价记录。
[点评] 1.本节课从导入新课到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探讨,都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充分调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对丰富的感性知识的回忆和体察中,感悟现象中蕴含的原理,顺利地建构概念,掌握和运用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该课的重点是探究水分进出细胞的原理。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在设计该课时,还运用了布鲁姆的“发现学习”理论,变传统的“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让学生在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中,发现和建构知识,并培养求真务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在该设计中,为了突破难点,还充分地整合了电脑多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使感性材料的呈现省时高效,增加了课堂上有效信息的密度。
4.该设计既留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又有课外兴趣小组探究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演示示范,在此基础上,教师从具体案例出发,重点讲述实验设计的基本环节,让学生举一反三,从模仿开始,循序渐进的去领悟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这既符合新课程改变学生单一学习方式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且体现了课堂空间时间上的弹性和开放性。
5.该设计比较注意新旧知识的承前启后,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还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方法的引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设计中体现了逻辑的严谨性。
6.该设计学生课外探究实验仅限于少数几个学生,若能扩大学生参与的面,教学效果将会更好。此外,为了检验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适时检测反馈也是必要的。
第五篇:[教案]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
《物质的跨膜运输》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其中
(1)强调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2)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
(3)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
(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2)图表数据的解读
确定的依据:该重点是由本节所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围绕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展开的,因此应该将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另外根据《标准》所提倡的“落实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观点,本节内容在对坐标图表分析上有较好的教学价值,因此我将“图表数据的解读”也作为了本节课的一项重点内容。
四、教学难点(1)主动运输
(2)图表数据的解读
确定的依据:难点(1)主动运输与其他两种运输方式相比,较为复杂,为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需要载体的跨膜运输,学生容易受“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浓度差与它们运输速率的关系的定向思维影响,认为也是成正比关系,故为难点;另外,“主动运输”是物质跨膜的主要方式,它涉及到能量和载体的利用。而影响能量的供应则与《
后章节内容其中一个综合知识点的基点之一,而学生自主的将蛋白质的多样性、能量的供应等知识点迁入到此,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2)“解读图表”是学生
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中已说明Ca2+、Mg2+能跨膜运输,而本节“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离子不能通过脂双层,学生可以就此提出问题。
2、讲授新课
一、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
(教师)列举实例,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过程,引导学生注意物质运输的方向与细胞膜内外该物质的浓度关系。
(学生)观察并总结自由扩散的特点: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或顺浓度梯度)。
(教师)举例补充,除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一些物质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学生)学生归纳这些物质的特点:分子小,一些脂溶性的物质
(教师)进行引导: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它们不能自由的通过细胞膜,那么他们是如何进出细胞的呢?
2、协助扩散
(教师)演示协助扩散的过程
(学生)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并总结其特点。
(学生)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完成“思考与讨论”部分的三道题。
过度:从物质运输是否需要能力入手,用比喻的方法以“逆水行舟”为例,给出被动运输的概念。同时展示教材P71表4-1,导入本
节课的
下图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黑点代表物质分子),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丙
①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于或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都非常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五、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交待几个容易忽视或弄错的知识点:
1、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如运载钾离子的载体就不能运载其他物质;
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相同点都是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而主动运输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
本节课我认为比较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主要的知识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上是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说本节课的讨论比较多,还有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性回答的形式,这样课堂的节奏就很难控制,很容易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这需要教师在备课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觉得很轻松,因为这部分内容本身并不难,但是如果不把新旧知识进行整合的话,在做题时就会觉得不那么得心应手。比如在分析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时,如果不把这个过程所需的载体、能量与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就很难做出来。另外,学生在做有关图标题或曲线题时还存在很多困难,毕竟这是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