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产品结构工艺》教学大纲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适用专业:电工电子、电子电器、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 2.课程属性:必修课
3.课程说明: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子设备结构的一般基础理论和简单结构工艺知识,对中等复杂程度电子设备的结构和加工工艺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线路知识与结构工艺知识的能力。
4.课程目标:
了解环境条件对电子产品性能的影响。 了解电子设备可靠性的特点。
了解电子设备的三防、热设计、减振、屏蔽的基本知识。 掌握电子设备元器件布局、走线的基本要求。 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原则、要求。
具有按结构工艺要求设计印制线路板的能力。 初步具有典型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文件的编制能力。 能对典型电子产品进行结构工艺分析。
具有中等复杂程度电子整机组装、调试的基本能力。5.学时要求:64学时。6.先修课程:
二、内容要求 1.基础知识
1.1 电子设备结构工艺
现代电子设备的特点、电子设备的生产工艺和结构工艺 1.2 对电子设备的要求
工作环境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使用方面对电子设备的要求、生产方面对电子设备的要求 *1.3 产品可靠性
可靠性概述、元器件可靠性和产品可靠性 *1.4 提高电子产品可靠性的方法
正确选用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的降额使用
2.电子设备的防护设计
2.1 电子设备的气候防护 潮湿、霉菌、盐雾的防护、金属腐蚀的防护 2.2 电子设备的散热
温度对电子设备的影响、热的传导方式、电子设备的散热及提高散热能力的措施、元器件的散热及散热器的选用 2.3 电子设备的减振与缓冲
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减振和缓冲基本原理、常用减振器的选用、电子设备减振缓冲的结构措施 2.4 电磁干扰及其屏蔽
电磁干扰概述、电场屏蔽、磁场屏蔽、电磁场的屏蔽、电路的屏蔽、新屏蔽方法、馈线干扰的抑制、地线干扰及其抑制
3.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布局与装配
3.1 元器件的布局原则
元器件的布局原则、布局时的排列方法和要求 3.2 典型单元的组装与布局
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布局、放大器的组装与布局、高频系统的组装与布局 3.3 布线与扎线工艺 选用导线要考虑的因素、线束 3.4 组装结构工艺
电子设备的组装结构形式、总体布局原则、组装时有关工艺性问题 3.5 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工艺
紧固件连接、连接器连接、其他连接方式 *3.6 表面安装技术
安装技术的发展概述、表面安装技术、表面安装工艺、表面安装设备、表面安装焊接 *3.7 微组装技术
组装技术的新发展、MPT主要技术、MPT发展、微电子焊接技术
4.印制电路板的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
4.1 印制电路板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印制电路板的结构布局设计、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布线的一般原则、印制导线的尺寸和图形、印制板设计步骤及方法 4.2 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及检测 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流程、印制电路板的质量检验 4.3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印制电路板的分类、印制电路板组装工艺的基本要求、印制电路板装配工艺、印制电路板组装工艺流程
*4.4 印制电路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过程简介 PCB CAD软件系统、印制板CAD设计流程图、软件介绍
5.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与调试
5.1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原则与工艺、质量管理点 5.2 电子设备的整机调试
调试工艺文件、调试仪器的选择使用及布局、整机调试程序和方法 5.3 电子设备自动调试技术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MDA,ICT与FT、自动测试生产过程、自动测试系统硬件与软件、计算机智能自动检测
5.4 电子设备结构性故障的检测及分析方法 引起故障的原因、排除故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6.电子产品技术文件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6.1 概述
技术文件的应用领域、技术文件的特点 6.2 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种类、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电子整机设计文件简介 6.3 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的种类和作用、工艺文件的编制要求、工艺文件的格式 *6.4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CAPP简介、CAPP发展趋势、CAPP 发展的背景、CAPP 软件的基本功能、CAPP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7.电子产品的微型化结构
7.1 微型化产品结构特点 电子产品结构的变化、组装特点 7.2 微型化产品结构设计举例 寻呼机的结构、移动电话(手机)的结构
*8.电子设备的整机结构
8.1 机箱机柜的结构知识
机箱、机柜、底座和面板、导轨与插箱 8.2 电子设备的人机功能要求 人体特征、显示器、控制器
第二篇:漆画工艺 教学大纲
漆画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漆画是旅游工艺品专业的主要专业方向课,课程开设目的是要掌握《漆画工艺》课程的发展历史、制作材料、制作工艺、技法等,教师对漆画工艺的整个过程进行逐步讲解,强调漆画的绘画性和工艺性特点,对传统的技艺及工艺程序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继承,从作品的需要出发,确定适当的漆画技法,为旅游工艺品设计等课程打下基础。
通过讲学本课程教学与实际操作,使学生在题材、艺术形式、材料工具等方面,掌握传统技法,现代漆画技法的特点,使漆画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与审美趣味协调一致,进一步发挥不同材料的特殊性能,体现出各种材料的质材美及制作的工艺美,对漆画进行既符合漆画语言又融汇其他画种优势的多向探索,教学以课堂讲授、实训为主,自学为辅。
二、理论教学目的、内容与课时安排(学时数:30学时)
(一)绪论(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漆艺的来源、发展,从整体上了解其定义及其发展渊源,掌握漆画的特性及发展历程,确立本课程的专业地位。
教学内容: 漆画的概念,中国漆艺简史、漆画概念的独立
教学提示:重点:学习漆画必须了解漆艺的历史;难点:历代漆艺的特点。
(二)漆画工具、设备、材料与胎板的制作(学时数:8学时)
教学目的: 必须先了解漆画工具、材料与胎板的制作,以便绘制操作漆画作品。
教学内容: 工具、材料等一系列必需品与胎板的制作。
教学提示:重点:区别漆画的工具不同与其它画种;难点: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与材料。
(三)传统漆画技法、现代漆画技法(学时数12学时)
教学目的:漆画的技法千变万化,即可单独使用又可综合使用达到丰富效果。
教学内容:几种漆画技法即研磨、镶嵌、绘漆、彩绘、泼洒法、堆漆等。
教学提示:重点:每种技法的差别;难点:技法如何服从画面。
(四)漆画的罩漆、推光(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使漆画凹凸不平面经研磨后作品完成,有富有内涵的光泽。
教学内容:调配好聚酯,多次打磨,水砂号纸越来越大;对罩平的画面反复摩擦去除浮光。
教学提示:重点:区别漆画的工具不同与其它画种;难点:推光不够亮。
三、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总课时:130学时)
实训项目一
(一)实训项目名称:镶嵌装饰工艺技法
(二)实训学时:40学时
(三)实训目的:镶嵌装饰工艺因所用原材料不同可分为螺钿镶嵌、点螺镶嵌、蛋壳镶嵌、骨石镶嵌、金属材料镶嵌等。以蛋壳为例,将蛋壳内薄膜剥净后,内厚涂生漆贴在漆板上,形成花纹,经粘贴压平,蛋壳破裂的碎纹自然而富有装饰趣味。干固后雕除不整齐的部分,经上黑漆,刷细炭粉;打磨,全面髹漆、再打磨,使其显出蛋壳花纹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镶嵌装饰技法。
(三)实训内容:步骤:
1、制版
2、拷贝
3、材料镶嵌
4、填漆
5、罩漆
6、打磨
7、抛光等诸多种工序,直至完成。
(五)实训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判,并评定实训成绩。
实训项目二
(一)实训项目名称:泼漆技法
(二)实训学时:10学时
(三)实训目的:把几种加入稀释剂的“漂流漆”,泼洒在一起,使其相互渗化、流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像中国画的泼墨泼彩,需要人们的驾驭,又不能全部控制,往往需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不是胸有成竹,而是胸无成竹;不是意在笔先,而是意在笔后。借助自然造化的力量,表现了人的巧思匠心,体现了传统艺术的精神和特色天工意匠。?
(四)实训内容:
步骤:
1、制版,2、泼漆,3、罩漆,4、打磨,5、抛光等诸多种工序,直至完成。
(五)实训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判,并评定实训成绩。
实训项目三
(一)实训项目名称:变涂技法
(二)实训学时:15学时
(三)实训目的:变涂也称为泼彩填漆,在漆板上泼下稠漆,然后洒或滴稀释剂,漆被驱散、流动、融合,留下凹凸不平,如洒水则留下低凹的水迹样。也可以借助于树叶、稻子、各种豆子或用刷子、蘸子等工具造成漆表面不平,取得自然的纹理,再填漆。也可根据画的需要,局部使用。
(四)实训内容:
步骤:
1、制版:
2、变涂,4、修饰,5、罩漆,6、打磨,7、抛光等诸多种工序,直至完成。
(五)实训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判,并评定实训成绩。
实训项目四
(一)实训项目名称:研磨彩绘技法
(二)实训学时:45学时
(三)实训目的:根据画面的需要,先用底漆绘出纹样,然后在上面撒上各种金银粉、铝粉(金属粉)或漆粉,待干后,罩漆将粉状固定,干后打磨推光,这种技法在日本也被称为“莳绘”,是漆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粉屑颗粒的大小、洒播的疏密、质地的不同、罩漆的薄厚、打磨的多与少,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肌理变化。
(四)实训内容:
步骤:
1、制版:
2、画图,3、彩绘撒漆粉,4、罩漆:
5、打磨,6、抛光等诸多种工序,直至完成。
(五)实训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判,并评定实训成绩。
实训项目五
(一)实训项目名称: 薄料技法
(二)实训学时:4学时
(三)实训目的:用金胶漆在平漆地子上薄涂,待漆在将于未干之际,贴上金箔或银箔,色彩鲜艳而雅致,在漆画中多表现天空、河水等效果。
(四)实训内容:
步骤:
1、薄涂,2、贴金,3、上色,4、罩漆:
5、打磨:
6、抛光等诸多种工序,直至完成。
(五)实训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判,并评定实训成绩。
实训项目六
(一)实训项目名称: 雕刻技法
(二)实训学时:16学时
(三)实训目的:刻灰:进刀较深,露出推光漆层下的灰地,或阳或阴文大片铲除漆面,然后填入色漆。工艺简便,有一种同木刻画一样的锋利尖锐、单刀直入的美感。浅刻:不作深度刻铲,而多用刀具刮刻表皮,以各种不同的线和点来表达画面中物体的结构。它的特点是,细致入微,立体感强,整体感强,装饰性强。在划槽内填入金粉,则被称为“戗金”,填入银粉则为“戗银”,填入彩漆,则为“戗彩”。针刻:在推好光的漆面上,用钢针镌刻图案,刻纹轻而淡,适宜细线纹样,但不宜远距离观赏。
(四)实训内容:
步骤:
1、制版:
2、拷贝:
3、材料镶嵌:
4、填漆;
5、彩绘:
6、罩漆:
7、打磨:
8、抛光等诸多种工序,直至完成。
(五)实训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判,并评定实训成绩。
四、考核及成绩评价方式
考核方式:实操
成绩评价方式:平时成绩为总评成绩的平均值。
五、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建议教材:
袁元主编,《漆画绘制技法》,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教学参考书目:
1.乔十光 主编, 《漆艺.美术卷/中国艺术教育大系》,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2.袁元 著,《漆画绘制技法》,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3.翁纪军 著, 《千文万华:漆艺——工艺美术技法系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4.陈恩深著,《当代漆艺》,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5.孙勇,胡伟 著,《现代漆画制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三篇:电子工艺实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1手工焊接工艺
1.1实习器材介绍
(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松香和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1.2原理
焊接是金属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离的工件,按一定的形式和位置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工艺 过程。焊接的实质,是利用加热或其他方法,使焊料与被焊金属原子之间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依靠原子之间的内聚力使两种金属达到永久、牢固地结合。
1.3五步焊接法
1)准备 准备好被焊工件,电烙铁加温到工作温度,烙铁头保持干净并吃好锡,握好电烙铁,一手抓好焊料(通常是焊锡丝),电烙铁与焊料分居于被焊工件两侧。
2)加热 烙铁头接触被焊工件,包括工作端子和焊盘在内的整个焊件全体要均匀受热,一般让烙铁头扁平部分(较大部分)接触热容量较大的焊件,烙铁头侧面或边缘部分接触热容量较小的焊件,以保持焊件均匀受热。不要施加压力或随意拖动烙铁。
3)加焊丝 当工件被焊部分升温到焊接温度时,送上焊锡丝并与工件焊点部位接触,熔化并润湿焊点。焊锡应从电烙铁对面接触焊件。送锡要适量,一般以有均匀、薄薄的一层焊锡看,能全面润湿整个焊点为佳。如果焊锡堆积过多,内部就可能掩盖着某种缺陷隐患,而且焊点的强度也不一定高;但焊锡如果填充得太少,就不能完全浸润整个焊点。
4)移去焊料 熔入适量焊料(这时被焊件已充分吸收焊料并形成一层薄薄的焊料层)后,迅速移去焊锡丝。
5)移开电烙铁 移去焊料后,在助焊剂还未挥发完之前,迅速去电烙铁,否则将留下不良焊点。电烙铁撤离方向与焊锡留存量有关,一般以与轴向成45°方向撤离。撤掉电烙铁时,应往回收,回收动作要迅速、熟练,以免形成拉尖;收电烙铁的同时,应轻轻旋转一下,这样可以吸除多余的焊料。
注意事项
1)焊件表面处理和保持烙铁头的清洁。
2)锡焊量要合适,不要用过量的焊剂。
3)采用正确的解热方法和合适的加热时间。
4)焊件要固定,加热要靠焊锡桥。
5)烙铁撤离有讲究,不要用烙铁头作为运载焊料的工具。
2FM微型收音机(SMT)安装
2.1 产品特点
·采用电调谐单片FM收音机集成电路,调谐方便准确。
·接收频率为87~108MHz
·外形小巧,便于随身携带
·电源范围大1.8~3.5V,AAA 7号电池两节。
·内设静噪电路,抑制调谐过程中的噪声。
2.2 工作原理
电路的核心是单片收音机集成电路SC1088。它采用特殊的低中频(70KHZ)技术,外围电路省去了中频变压器和陶瓷滤波器,使电路简单可靠,调试方便。电路的核心是单片收音机集成电路SC1088。它采用特殊的低中频(70KHz)技术,外围电路省去了中频变压器和陶瓷滤波器,使电路简单可靠,调试方便。
2.3 安装工艺
2.3.1安装前检查
(1)图形完整,线路有无短路和断路缺陷。
(2)按材料表清查元器件和零部件,要仔细分辨品种和规格,清点数量。
(3)分立元器件检测
·电位器阻值调节特性。
·LED、线圈、电解电容、插座、开关等元器件的质量。
·判断变容二极管的好坏及极性。(产品参数朝上,左正右负)
2.3.2 SMT工艺流程
(1)印制焊锡膏
(2)按顺序贴片(注意:贴片元件不得用手拿,使用镊子夹持;SC1088注意标识点)
(3)检查贴片元件有无漏贴、错位
(4)再流焊
(5)检查焊接质量及修补
2.3.3 安装THT分立元器件
(1)跨接线J1、J2。
(2)安装并焊接电位器Rp,注意:电位器安装方向;电位器与印制板平齐。
(3)耳机插座XS,烙铁加热焊点时间要短,防止耳机插座烫坏。可先将耳机插头插入插座中再行焊接。
(4)轻触开关S1、S2。
(5)电感线圈L1~L4(磁环L1,色环L2,8匝线圈L3,5匝线圈L4)
(6)变容二极管V1,R5,R6,C17,C19
(7)电解电容器C18卧式安装
(8)发光二极管V2,注意高度、极性。
2.3.4 调试及总装
(1)目视检查
·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及安装位置,方向是否与图纸符合。
·焊点检查:有无虚、漏、桥接、飞溅等缺陷。
(2)测总电流检查无误后将电源线焊到电池片上;在电位器开关断开情况下装入电池;插入耳机;用万用表200mA档跨接到开关两端测电流。正常电流在6~25mA并且LED正常点亮。注意:如果电流为零或超过35mA应检查电路。
(3)搜索电台如果电流在正常范围,按S1进行搜索,S2复位。如果收不到广播应仔细检查电路。
(4)总装及固定
(5)检查
·电源开关手感良好
·音量正常可调
·收听正常
·表面无损伤
3.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工艺
根据电子产品制作的需要,通常有单面印刷电路板、双面印刷电路板和多面印刷电路板。在这里主要介绍最常用的单、双面印制板的工艺流程。单面印刷版的生产流程:覆铜板下料、表面去油处理、上交、曝光、成形、表面涂覆、涂助焊剂、检验。双面印刷版的生产流程是:下料、钻孔、化学沉铜、擦去表面沉铜、电镀铜加厚、贴干膜、图形转移、二次电镀加厚、镀铅锡合金、去保护膜、涂覆金属、成形、热烙、印制阻焊剂与文字符号、检验。手工制作印制电路板的方法有漆图法、贴图法、铜箔粘贴法、热转印法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热转印法手工制作单面印刷板,此法简单易行,精度较高,其制作工程如下:绘制电路图、打印电路图、裁剪电路板、热转印电路图、腐蚀电路板、清洗电路板、为电路板打孔、电路检查、涂抹助焊剂与阻焊剂。
4实习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我再一次的巩固了焊接技术,学会了如何识别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好坏和对电路板的一个初步认识,并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
经过这次的实习不仅是对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一个巩固,还对我们的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每一步的完成后特别是在最后一天收音机的组装成功并发声是对我们的一个很大的鼓励,我感觉这样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总的来说,经过这次的实习使我对学习这门课有了一个改观,之前感觉这门课好像一无是处,然而现在看来这项技术也是一项可以带给我们惊喜和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生活所需的技巧。
第四篇:电子工艺实习
一、5-7b收音机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报告
二、声光控延迟节能灯的pcb板的制作
2008年12月(两个星期实习)
姓名:
班别:
系别:
学号:
指导老师:
ds05-7b收音机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报告
一、实训的目的:
1.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2.掌握通过电路图安装与调试技术。
3.通过具体的电路图,初步掌握简单电路元件装配、初步的焊接技术及对故障的的诊断和排除。
4.根据课程要求,查阅相关资料。
5.对收音机原理和直流稳压电源原理有初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
(1)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
(2)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按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一台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三、实习器材介绍:
(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松香和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两节5号电池。
四、收音机原理
收音机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变成音波。调幅收音机由输入回路、本振回路、混频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及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如图1—1所示。
输入回路由天线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回路由本振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信号经内部混频器,与输入信号相混合。混频信号经中周和455khz陶瓷滤波器构成的中频选择回路得到中频信号。至此,电台的信号就变成了以中频455khz为载波的调幅波。
图1—1调幅收音机原理框图
中频信号进行中频放大,再经过检波得到音频信号,经功率放大输出,耦合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其中,中放电路增益受agc自动控制增益控制,以保持在电台信号不同时,自动调节增益,获得一致的收听效果。
五、产品参数:
频率范围:535-1605khz;
中频频率:465khz
灵敏度:≤1.5mv/m(26dbs/n)
选择性:≥20db±9khz
工作电压:3v(2节5号电池)
静态电流:无讯号时≤20ma
输出功率:≥180mw(10%失真度)
外型尺寸:124×76×27mm
六、原理图
收音机安装注意事项:
1.ds05-7b型套件为3v低压全硅管袖珍式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外形尺寸为124×76×27mm。为使初学者能一次装配成功、少走弯路,务请在动手装配前仔细阅读该“装配说明”。
2.中周和振荡一套四只。红色为振荡线圈(t2)、黄色为第一中周(t3)、白色为第二中周(t4)、绿色为第三中周(t5),请注意不要装错。
3.t6为输入变压器。线圈骨架上有凸点标记的为初级,印刷板上也有圆点作为标记,其线路板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安装时确勿装反。
4.三极管为9014、9018、9013。因外形相似安装时须仔细对照元件装配,不要装错。
5.电原理图所标各级工作电流为参考值,装配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不失真、不啸叫、声音宏亮为准。整机静态工作电流约11ma左右。
6.调试前应仔细检查有无虚、假、错焊;有无短路,确认无误后,即可通电调试。通常只要装配无误、焊接可靠、装上电池即可唱响。
七、收音机组装指南
1.要求:安装正确。元器件无缺焊、错焊,连结无误,印制板焊点无虚焊、桥接等。
2.组装要领:
1、耐心细致、冷静有序。
2、检测按步骤进行,一般由后级向前检测,先判定故障位置(用信号注入法)。再查找故障点(用电位法),循序渐进,排除故障
3、忌讳乱调乱拆、盲目烫焊,导致越修越坏。
4.注意事项:
1、中周一套四只。红色为震荡线圈,(t2)、黄色为第一中周(t3)、白色为黄色为第二中周(t4)、、绿色为第三中周(t5)。注意不要装错。
2、t6为输入变压器。线圈骨架上有凸点标记的为初极,pcb板上也有圆点作为标记。其线路板上可以很明显看出来。安装时确勿装反。
3、三极管为9014、9018、9013。因外关相似,安装时需要仔细对照元件装配,不要装错。
4、电路原理图所标各级工作电流为参考值,装配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不失真、不啸叫、声音洪亮为准。
七、收音机的调试
1.调整静态工作点:各晶体管的作用不同,所处的工作点不一样,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是通过无信号时(本机振荡停振)无外加信号时各晶体管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的大小分别来衡量的。分级调整r1、r4、r12、r17、r18使vt1级电压为-0.5~0.7v。vt2级r6上电压-0.5~0.7v。vt3级r7上电压为-0.25~0.4v,vt5级r14上电压为-0.7~0.9v,vt6、vt7级是共集电级电流为2~6ma。
2.整中频:目的是使三个中周变压器(中频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调整为固定的中频频率465khz,由于所用中周是新的,一般厂家已调整到465khz,所以调试时,接收某一个电台,用无感起子调节中周磁芯,调整顺序是由后级往前级即先调bz3再调bz2至喇叭声音最响为止。
3.率覆盖(调收音机的频率范围535—1605khz):调整时装上一个刻度盘,使双连可变电容全部旋进和旋出指针分别在刻度盘530—1630千周的线上,旋动双连可变电容器使指针对准640千周刻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无感起子旋动振荡线圈的磁芯收听640千周电台广播,声音适中旋动双连可变器电容使指针对准1500千周刻度附近。调整振荡回路微调电容c3接听1500千周附近电台广播,如此高端、低端反复调整几次。
4.(调整频率跟踪)目的使本机振荡频率在接收频率范围(中波段535~1650khz)和远比外来信号频率高465khz即本机振荡频率范围为1000khz~2070khz。因此,采用电容相同的c1、c2双连可变电容器进行同步调节,通常在所选频范围内的高、中、低三点进行跟踪,即三点统调,为了实现良好三跟踪在本机振荡回路串联一个垫整电容c及并联一个微调补偿电容c,在输入回路并联一个补偿微调电容c,具体调整,然后调输入回路补偿电容cz使音量最响。中端调整在1000khz附近收听广播,使声音最响此时调整双连电容器动片中的花片上的c片,拨动片距。若拨动花片时,输入减小,则中端不失谐,将花片拨回原处,若输入增大,还需在拨动对边花边进行补偿,也可改变垫整电容的容量。
八、焊接各种零件并交收音机
这一天,我就真正进入到电子技术实习的操作中去了,以前虽然接触过电烙铁,但毕竟没有实际操作过,总是怀有几分敬畏之心。而电子电路主要是基于电路板的,元器件的连接都需要焊接在电路板上,所以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制作收音机的成败。因此对电烙铁这一关我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影响焊接质量主要取决于焊接工具、助焊剂、焊料和焊接技术。对焊接工具、助焊剂、焊料这样的物品我是没任何办法的,唯一可以改善的就是我的焊接技术,所以焊接技术就直接决定了我实习的成败。由于我使用的电烙铁是新的,所以我就免除了除锈的工序,直接将电烙铁预热,后上锡,以达到最佳焊接效果。
最终我在这一天的实习中,焊接了十几个元件,起初没经验,将电阻立得老高,这样既不美观也不牢靠容易形成虚焊,之后有了经验就采取卧式法,既美观又牢靠,只是拆卸时稍微麻烦,需要别人帮忙。焊接时虽然胆战心惊,但还是总结出了心得,就是焊锡要用一点点下去,电烙铁要在锡水熔化后产生光亮就拿开,这样就能焊出光亮圆滑的焊点了。
将它们插好后就依次拆卸下来,先焊接电阻,再焊接瓷片电容(由于瓷片电容不分正负极,所以焊接同电阻)。然后是三极管,焊接时注意三极管的极性,管脚要放入相应位置。液体电容在装配时也要注意极性,防止接反,最后就是其他固定位置元件。
在组装收音机中,最重要的就是天线的安装,要将天线绕组区分开,分出匝数多的一侧和匝数少的一侧。用万用表测量匝数多的还是少的,电阻为零为一侧的绕组。将绕组多的焊接在电路板上的12点上,绕组少的焊接在电路板上的34点上。
焊接完电路板的电子元件后,就要处理电源同电路板的连接,扬声器同电路板的连接。将电源槽扬声器安装在收音机外壳的对应位置,用焊锡焊接导线在接线柱上。将电源的正负极焊接在电路板对应位置,扬声器的导线不分正负极所以就近焊接,使导线不容易扭曲干扰为佳。
接下来就是安装电池,调试收音机了。因为前期安装焊接时谨慎小心,所以安装完电池后,调节双联电容,就可以调节出台了,而且能调出四个电台。调试基本成功。
九、实习小结及心得: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第一,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那时不懂焊接,却喜欢把东西给拆来装去,但这样一来,这东西就给废了。现在电工电子实习课正是学习如何把东西“装回去”。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很有“成就感”。第二,电工电子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使我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也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1、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2、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焊接芯片时,怎样把那么多脚分开焊接对我们来说是个难题,可是经过训练后,我们做到了。虽然在实习中会遇到难题,但是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使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我想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我就能够明白自己的学习方向,增进专业知识的强化。
3.辨认测量:①学会了怎样利用色环来读电阻,然后用万用表来验证读数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再将电阻别在纸上,标上数据,以提高下一步的焊接速度;②学会了怎样测量二极管及怎样辨认二极管的“+”,“—”极,③学会了怎样利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怎样辨认三极管的“b”,“e”,“c”的三个管脚;④学会了电容的辨认及读数,“╫”表示元片电容,不分“+”、“—”极;“┥┣+”表示电解电容(注意:电解电容的长脚为“+”,短脚为“—”)。
焊接顺序:①焊接中周,为了使印刷电路板保持平衡,我们需要先焊两个对角的中周,在焊接之前一定要辨认好中周的颜色,以免焊错,千万不要一下子将四个中周全部焊在上面,这样以后的小元件就不好安装→②焊接电阻,前面我们已经将电阻别在纸上,我们要按r1——r13的顺序焊接,以免漏掉电阻,焊接完电阻之后我们需要用万用表检验一下各电阻是否还和以前的值是一样(检验是否有虚焊)→③焊接电容,先焊接元片电容,要注意上面的读数(要知道223型元片电阻&103型元片电阻的区别,元片电容的读数方法——前两数字表示电容的值,后面的数字表示零的个数),紧接着就是焊电解电容了,特别要注意长脚是“+”极,短脚是“—”极→④焊接二极管,红端为“+”,黑端为“—”→⑤焊接三极管,一定要认清“e”,“b”,“c”三管脚按放大倍数从大到小的顺序焊接)→⑥剩下的中周和变压器及开关都可以焊了→⑦最需要细心的就是焊接天线线圈了,用四根线一定要按照电路图准确无误的焊接好→⑧焊接印刷电路板上“”状的间断部分,我们需要用焊锡把它们连接起来→⑨焊接喇叭和电池座。
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
声光控延迟节能灯的pcb板的制作
一、实验任务
1.用protel画电路
2.生成pcb板
3.制作电路板
二、电路图
pcb图
三、制作电路板
制作印刷线路板就是在覆铜板铜箔上把需要的部分留下来,把不需要的地方腐蚀掉,剩下的就是我们要的电路了。制作印制板的方法通过热转印法:
(1)选材
根据电路的电气功能和使用的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印制板材质,选好一块大小合适的覆铜板这是老师给好的。
(2)下料
按老师的要求设计尺寸剪裁覆铜板,并用平板挫刀或砂布将四周打磨平整、光滑,去除毛刺。
(3)清洁板面
将准备加工的覆铜板的铜箔面先用水磨砂纸打磨几下,然后加水用布将板面擦亮,最后用干布擦干净。
(4)图形转移
图形转移是把设计好的pcb的图纸通过打印机按照1∶1比例打印到转印纸上,然后剪下来,圃定好图和板,可以用胶带等物固定。把固定好的图和板放入已经预热结束的转印机中。板在下,图在上放好,开动转印机的进给按钮。通过上下滚轮的加热和挤压,把转印纸上的图转到覆盖铜板的铜箔上。
(5)贴图
用带有单面胶的广告纸或透明胶带覆盖住铜箔面,用刻刀去除拓图后留在铜箔面上图形以外的广告纸和透明胶带,注意留下导线的宽度和焊盘的大小。
(6)腐蚀
将前面处理好的电路板放入盛有腐蚀液的容器中,并来回晃动。为了加快腐蚀速度可提高腐蚀液的浓度并加温,但温度不应超过50°c,否则会破坏覆盖膜,使其脱落。待板面上没用的铜箔全部腐蚀掉后,立即将电路板从腐蚀液中取出。该腐蚀容器具有加热和流动液体的功能,以加快蚀刻速度。
(7)清水冲洗
用清水冲洗腐蚀好的电路板,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干。
(8)除去保护层
用砂纸打磨干净,露出闪亮的铜箔。
(9)修板
将腐蚀好的电路板再一次与原图对照,使导电条边缘平滑无毛刺,焊点圆润。用刻刀修整导电条的边缘和焊盘。
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其他原因,我们没有打洞和焊接零件,只是做好一个模型的铜板。
四、心得体会在pcb设计中,布线是完成产品设计的重要步骤,可以说前面的准备工作都是为它而做的,在整个pcb中,以布线的设计过程限定最高,技巧最细、工作量最大。单层pcb布线。做封装的时候,为了提高砸在制作电路的板的成功机会,我把原件的焊点放大了,由原来的60mil变为100mil,还有布线的宽度我增加到了25mil。使得后来的布线腐蚀电路板完美成功的机会大大得到了提高,修改焊点的时候可以在封装库里面修改,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的工程量,因为一个一个的改的话很花时间的。经过了这次的制作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在实习过程中,我熟悉了印制电路板的工艺流程、设计步骤和方法。个星期的电子实习,对绘制原理图pcb图打印曝光显影腐蚀钻孔焊接工作原理等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第五篇:电子工艺实习
一、实习的基本概况
1、实习目的(1).了解收音机的基本知识,通过具体的电路图,初步掌握焊接技术,简单电路元器件装配,对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以及对收音机原理工作的一般原理。
(2).熟悉电子装焊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焊接技术并装焊一台正规的收音机。
(3).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学习安全操作要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养好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与人生观,也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实习岗位:用烙铁焊接
3、实习时用到的方法即焊接五步法:
第一步,准备。把电烙铁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准备好焊锡和要焊接的铜。
第二步,预热。用右手拿着烙铁放在要焊接的位置上,对铜进行加热。要注意用面接触或者线接触,这样加热的速度比较快些。
第三步,上锡。用左手拿着锡放到焊接部位,焊锡融化。
第四步,撤锡。把焊锡从焊接部位拿开,但烙铁不要拿走,继续加热。
第五步,撤烙铁。把烙铁从焊接部位拿开。焊锡冷却固化。
注意:焊锡中的焊料要气化掉,焊接处表面要光滑,焊锡要侵润,而且连接处要牢固。
4、实习内容:
大致包括三个:用铜线焊接梯子、用铜线焊接立方体以及收音机的制作
5、实习过程:实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铜线的焊接,一个是收音机的制作。
(1)铜线的焊接:有两个练习内容,焊接梯子和立方体。
焊接梯子:取一段铜线,将其弯成宽两厘米的“U”字形,从“U”字形的下端开始取二十厘米长,剪去多余的铜线;
再剪出略大于两厘米的铜线若干,用于接下来焊接时使用;
用十字交叉的方式采用焊接五步法将约两厘米的铜线焊接在“U”字形的铜线上; 大约每隔一厘米处再焊接上一段约两厘米的铜线,直到差不多成梯子形状后为止; 用钳子将“梯子”两侧多余的铜线剪断,修整后即得到由铜线构成的“梯子”。
焊接立方体:取来一些铜线,准备好钳子;
最好先将铜线弄直,再用钳子将铜线截成二十段略大于八厘米的铜线段、八个略大于4√2厘米的铜线段以及八个略大于四厘米的铜线段,将其分堆放好以免弄乱和丢失;
用十字交叉的方式采用焊接五步法,将十二段略大于八厘米的铜线段焊接成立方体的形状,注意焊接点要光滑和侵润;
四段略大于八厘米的铜线段焊接在立方体底面棱的中点处,上下底面的连接处都焊接上,再将八个略大于4√2厘米的铜线段分半焊接在上下底面处,将刚刚焊接上的八个中点连接起来,注意焊接点要光滑和侵润;
用十字交叉的方式采用焊接五步法,将剩下的四段略大于八厘米的铜线段焊接在立方体底面上略大于4√2厘米的铜线段的中点处,上下底面的连接处都焊接上,再将八个略大于四厘米的铜线段分半焊接在上下底面处,将刚刚焊接上的八个中点连接起来,注意焊接点要光滑和侵润;
用钳子将多余的铜线剪断,使作品成光滑的立方体形。
(2)收音机的制作:
1收音机原理 ○
无线电广播的发送是利用无线电波将音频(低频)信号向远方传播的。音频信号的频率很低,通常在20~20000Hz的范围内,属于低频信号。低频无线电波如果直接向外发射时,需要足够长的天线,而且能量损耗也很大。所以,实际上音频信号是不能直接由天线来发射的。无线电广播是利用高频的无线电波作为“运输工具”,首先把所需传送的音频信号“装载”到高频信号上,然后再由发射天线发送出去。
2测量电阻及三极管数据 ○
首先万用表测试出八个电阻的参数R1~R8分别为:91.2kΩ,2.66kΩ,151kΩ,29.3kΩ,90.1kΩ,99.3Ω,600Ω,500Ω,以及六个三极管的参数V1~V6:76,110,186,192,59,59,将它们标号放好以免弄乱;
3收音机电路板的安装 ○
将本振线圈(黑)、中周(白)以及中周(绿)安装在线路板的相应位置上(中周要按到底,外壳固定支脚内弯90度要焊上),将输入变压器(绿)和输出变压器(黄)安装在线路板的相应位置上(引线要固定),将六个三极管V1~V6安装在线路板的相应位置上(注意色标及安装高度),将八个电阻R1~R8安装在线路板的相应位置上(色环方向保持一致,注意安装高度),将除双联电容器外的电容器安装在线路板的相应位置上(注意电解电容器的长脚为正短脚为负,注意安装高度),将双联电容器、电位器以及磁棒架安装在线路板的相应位置上(磁棒架的连接处夹在印制板和双联电容器之间,注意安装高度);
元器件安装完毕后检查安装的位置,确保准确无误,要特别注意本振线圈(黑)、中周(白)以及中周(绿)和三极管的安装情况;
4收音机电路板的焊接及检测 ○
用焊接五步法将已插入的元器件焊接上,焊接时注意焊锡量要适中,焊接点成锥形; 接下来修整引线,将多余部分的引线剪断,注意不可留得太长,也不可剪得太短; 检查焊点,有无漏焊点、虚焊点、短焊点,并进行修整;
将天线线圈焊接在板上的相应位置处,注意要焊接正确;
用导线将扬声器和电路板连接起来,用焊接五步法焊上;
将电池的正、负极片以及负极片弹簧安装在前壳的相应位置上,用导线将相应的正、负极片和电路板连接起来;
将两个拨盘安装在相应位置上,确保固定好;
将透镜安装在前壳的相应位置上;
装入电池,将器件组装好,转动调频率的拨盘,在窗边(信号较好的地方)接受信息。
二、主要收获
了解和基本掌握了用焊接五步法(准备,预热,上锡,撤锡,撤烙铁)焊接连接点。知道了在焊接时要注意焊接的方法和顺序,使用的焊锡量不宜过多或过少,焊接点要光滑、侵润、而且要牢固。焊接导线时将铜线弄直后比较好焊接而且焊接的成形作品也比较美观。焊接收音机时特别注意元器件的安装位置要正确,焊接点要符合要求。
在实习过程中有个人的思考和动手操作,也有团队的合作。培养了我个人的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也越来越熟练。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同组的同学讨论和分析问题,根据组内每个的不同的擅长的地方进行分工合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只是基本掌握了焊接的五步法,在实际的操作和运用中本人还是不是十分熟练。在焊接时焊锡量有时会用的较多,以至要重新焊接一遍。焊接点有时也不够光滑。
对于焊接的准备工作,截取铜线时长度和数量没弄准确,以至存在铜线的浪费现象。测量电阻时量程没有选对,以至有时参数值无法得到。
收音机制作完成后没能立即受到频道(经过检查后发现是天线线圈的连接有误)。
四.学习心得体会
在整个的实习中我学习了很多的东西,使我眼界打开,感受颇深。简单的焊接使我了解到人生学习的真谛,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学习还没结束,我知道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科技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通过在焊接和调试收音机整个过程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1、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2、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焊接芯片时,怎样把那么多脚分开焊接对我们来说是个难题,可是经过训练后,我们做到了。虽然在实习中会遇到难题,但是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使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我想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我就能够明白自己的学习方向,增进专业知识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