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如何进行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教学在中小学中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采的音乐活动的同时,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
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原动力。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根本形不成音乐,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而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往往因教师抽象而单纯的讲解音符时值与名称,用死板、枯燥、机械的反复拍打的方法进行教学,把想要表示的音响、运动和情感人为地割裂开来,使得学生的内心体验得不到满足,教学效果极差,导致学生讨厌节奏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
一、利用游戏,激发兴趣,训练节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音乐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和认识规律,将各种节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熟知的事物相结合,进行启发教学,能使节奏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节奏,启发学生模仿火车叫、乌龟走(× —)、大象走×、小兔跳×× ××等;再在琴上弹奏有×—、×、×等组成的旋律来表现各种动物的走路形象,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得到形象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符号的时值:请一个学生慢走,再用一般的速度走,最后跑步走。紧接着把这些节奏编入音乐游戏的《钟》中进行巩固,并采用双响筒、碰铃、三角铁伴奏。
时针(三角铁)× — × — |× — × — || 分针(双响筒)× × × × |× × × × || 秒针(碰 铃)×× ×× ×× ×× |×× ×× ×× ×× || 以六人为一组、其中三人分别扮演时针、分针、秒针,其他形式分别演奏双响筒、碰铃和三角铁进行简单的立体节奏练习。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第九接受了节奏训练。
二、结合想象 感知节奏
音乐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要感受并理解音乐,必然伴随着人的想象活动。而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传入耳朵,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一系列关于对这些声音进行判断分析、加工整理后,使其由抽象的“音”幻化为具体的“像”的一个过程。音乐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表现,其实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音乐无处不在,节奏无处不有。因此,我们采用柯达依教学法,先通过声音使学生从感性上识别,再加以丰富地想象,最后予以模仿。让学生觉得节奏训练并不那么枯燥无味,反而是更有兴趣的去学习。进而在强烈兴趣的驱动下,主动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1、倾听—感知 只有在倾听音乐中,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了各种听觉训练,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火车声:轰隆轰隆;钟表:嘀嗒嘀嗒;小鸡叫:叽叽叽叽;青蛙叫:呱呱呱呱等。
2、想象—理解 想象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让孩子们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通过想象活动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
总之,节奏训练师音乐教学中最基础的训练,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低年级抓起,选择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浅析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旋律就不能存在,音乐也就无法表达,所以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达尔克罗斯认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培养,进而为音乐所用”。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节奏训练,尤其是从低年级最基础的节奏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了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经验,对低年级基础节奏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利用游戏,激发兴趣,训练节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音乐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和认识规律,将各种节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熟知的事物相结合,进行启发教学,能使节奏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节奏,启发学生模仿火车叫、乌龟走(× —)、大象走×、小兔跳×× ××等;再在琴上弹奏有×—、×、×等组成的旋律来表现各种动物的走路形象,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得到形象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符号的时值:请一个学生慢走,再用一般的速度走,最后跑步走。紧接着把这些节奏编入音乐游戏的《钟》中进行巩固,并采用双响筒、碰铃、三角铁伴奏。
以六人为一组、其中三人分别扮演时针、分针、秒针,其他形式分别演奏双响筒、碰铃和三角铁进行简单的立体节奏练习。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第九接受了节奏训练。
二、利用小时侯熟知的词句进行节奏
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本色和你就含有生动、丰富而又美妙的节奏。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对儿歌、诗歌中学生熟悉的词句的朗读来进行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想象力,增强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力。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儿歌、诗歌中进行节奏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了学习节奏的困难,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教学是“动”的艺术,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或启发儿童设计生活中熟悉的动作,伴随着音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如教学律动《愉快的梦》时,让学生手拉手、背靠背、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再创作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小碎步、波浪手等),对学生进行舒展、轻盈的三拍子韵律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奥尔夫的声势教学如拍手、点头、耸肩、跺脚等动作,随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既能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又能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合表现力。
四、通过简单的节奏创作,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摹仿和抄袭。”启发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是手段,而最终目的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听后拍出节奏。
先由老师拍出一组节奏,要求学生听后拍手摹仿出来。再由个别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即兴拍出一组节奏,其它学生摹仿出来。
2、给出几组节奏型让学生进行创编。
先要学生一一把节奏型边读边拍出来,然后给出拍号,让学生进行简单创编。
3、指导学生用语言来表示节奏。
总之,节奏训练师音乐教学中最基础的训练,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低年级抓起,选择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评龚玉梅老师《动物说话》一课
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学习歌曲,不懂得识谱,那么就无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对于上乐理课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枯燥、乏味,单靠死记硬背,只是在被动地学习。
如何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节奏的训练中,而且对节奏训练逐渐产生兴趣呢?龚玉梅老师的这节《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汇报课——二年级音乐课《动物说话》,在化解这一难点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歌曲的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较为平和,紧密结合了动物语言的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拙态和叫声。乐句间加有节谱,使歌曲风趣、富于变化,又仿佛是小动物机警的神态。这首歌曲歌词简单,都是小动物的叫声。应该说龚老师选择这节课进行课题研究的展示课是花了心思去挑选的,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较好地展示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结合律动进行节奏练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从低段要求掌握的节奏来看,结构也比较简单,且富有律动感。龚老师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使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东西。
龚老师先让学生充分而完整地熟悉歌曲的旋律,比较和以前听过的歌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现这首歌曲中有节奏谱。老师在学唱歌曲之前先让学生熟悉 × 和 ×× 的节奏特点,比较两个节奏有什么不同,再进行歌曲的学唱。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龚老师用简单的律动让学生学会× 和 ××这两个节奏。× 用“走”表示,×× 用“跑”表示。尔后由易到难,再练习两组2/4拍节奏练习:
① × ×│×× ×│×× ××│ × -│ ② ×× ××│×× ×│×× ××│ × -│
在掌握节奏后在速度上加以变化。这种方法能令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牢固掌握知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二、利用学生熟知的词句进行节奏练习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本身就含有生动、丰富而又美妙的节奏。儿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龚老师在学生掌握了黑板上的这两组节奏练习后,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首儿歌的节奏吗?”引导学生发现熟悉的儿歌《数鸭子》正是这个节奏。学生对《数鸭子》这首儿歌耳熟能详,兴致更高了。加上儿歌的语言一读,学生对这两组节奏练习掌握得更准确了,有些学生边读还拍起了掌。
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儿歌、诗歌中进行节奏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了学习节奏的困难,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通过简单的节奏创作,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摹仿和抄袭。”启发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是手段,而最终目的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龚老师很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龚老师先拍出一组节奏,要求学生听后拍手摹仿出来。再由个别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即兴拍出一组节奏,其它学生摹仿出来。
四、课堂教学的其他亮点
1.龚老师特别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求异思维。她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自己编创小动物的叫声来编创歌词,把“小鸡说话”改编成“小X说话”,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鼓励学生自己为歌曲编创歌词和动作,打破了以前“照葫芦画瓢”的方法,给孩子们营造了乐学、想学的教学氛围。
2.体现了低年级 “唱游”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龚老师与学生一起给歌曲中的小动物们即兴创造了一些动作。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全身心地融入到音乐情绪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有如身临其境。
五、几点商榷之处:
1.《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该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龚老师在导入时如能创设情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好。比如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可投影出示大森林的背景图片,播放大森林早晨宁静的音乐,出示各种动物,玩游戏猜一猜。请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和声音,其他同学猜一猜动物名称。这样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在创编活动中,除了让学生用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创编歌词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小动物们的走路声来创编歌词,如小马跑步 嗒嗒 嗒,大象走路嘭嘭 嘭,通过学生表演展示,让学生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拓宽学生的思维。
3.节奏训练的方式还少了些。低段是对节奏的感知和认识阶段,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把所要求掌握的节奏与生活相联系,会比较简单一些。比如× × |读作:咚 咚(模仿心跳声)⑵ ×× 读作: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声音)⑶ ×× ×读作:咚咚 咚(模仿敲门声)等。
4.虽然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但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简单的乐器敲打歌曲中的节谱呢?可以让节奏感强一些的学生给大家敲打节奏伴奏,让音乐课既“动口”又“动手”。
5.现在虽然有了多媒体课件,有了现成的演唱示范与伴奏,一定意义上来说确实解放我们音乐老师的手脚,让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于学生的演唱与表现,无疑是一种改良,一种积极的进步。但音乐课仍然离不开琴声相伴,琴是音乐教师的第一教具。
总之,龚玉梅老师这堂课能利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节奏,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创作能力。当然,在节奏教学这一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对节奏练习得很熟练,但是加上旋律后节奏就乱了,还有如何在教学探索更多更好的节奏训练方法则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四篇: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作者:孙丹丹 单位:杭州市闻涛小学
摘要:节奏在音乐中承担着骨骼的重要作用,对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节奏训练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节奏感,促使学生的音乐感知、审美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本文从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强化节奏训练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出节奏训练的重要作用,为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重要性
节奏在音乐教学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节奏的把握情况直接对学生的乐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旦学生节奏感相对较差,其视唱能力必然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初期阶段,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音准,更应该组织学生开展节奏训练,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音乐知识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组织开展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节奏训练的优化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对节奏训练的重视,学生才能够奠定音乐艺术的学习基础,为学生未来良好艺术素养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在研究中应该注意对节奏训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节奏训练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指导。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组织开展节奏训练的意义 节奏教学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由于节奏是学生学习音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点之一,承担着音乐学习支架的重要责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构建音乐知识体系,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就应该加强对节奏训练的重视。一方面,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合理组织开展节奏训练能够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必然会得到良好的调动[1]。另一方面,合理组织开展节奏训练能够辅助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而只有借助学生想象力的不断激发,节奏训练才能够真正启发学生开启自身抽象思维,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丰富,让学生在良好的节奏感作用下自由的想象,实现对音乐艺术的良好感知。此外,节奏训练的合理组织也能够对学生情感激发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而合理加强节奏训练就能够促使学生的情感共鸣得到有效的激发,进而真正感受到音乐艺术的巨大魅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向音乐真谛靠近。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借以充分发挥出节奏训练的作用,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合理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对多种类型的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发现,合理组织开展节奏训练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感受到音乐的模拟特征,节奏的轻重缓急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声音的模拟,促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感受到音乐在模拟方面的独特优势,进而更好的体悟音乐艺术的魅力[2]。此外,合理组织开展音乐节奏训练也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积累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且在节奏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几种简单常见的音符、休止符的时值等基础知识,并对拍号的意义和强弱规律等形成初步认识,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例如在对小学人教版音乐歌曲《摇啊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播放歌曲的录音,并要求学生结合音乐节奏做出划船的律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6/8的强弱感,并且在后期哼唱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对整首歌曲节奏的感悟,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必然会得到显著的增强。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节奏训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发挥节奏训练的作用能够促使节奏训练在新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理组织开展节奏训练的措施 基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凸显节奏训练的重要作用,促使小学音乐艺术在新时期取得新的发展成效,就应该尝试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为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为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而言,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组织开展节奏训练。
(一)借助课堂游戏开展节奏训练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明确指出,只有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不断的体验,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够保证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思想发育尚不够成熟,在心理特征方面表现出自我、爱动、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这一特点[3]。同时,从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能够发现,音乐节奏相对较为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化和场景化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律动感。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训练过程中就应该尽量把握多方面的特征,对音乐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对音乐教材中节奏教学特点和教学任务进行分析和把握,让学生在节奏训练中可以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尝试引入游戏教学法,为节奏训练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尝试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在组织开展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然后为学生播放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让他们随着节奏摇摆身体、拍手、跺脚等。这样在小组游戏活动中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或者他人的错误并进行调整,学生的节奏感能够得到有效的训练,整体音乐学习效果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合理应用诗歌朗诵比赛对学生实施节奏训练 诗词不仅具有意境优美的特征,并且还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也能够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4]。借助诗词朗诵训练,学生带有感情的对诗词进行朗读,学生对节奏的感受能力和对歌曲的感受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诗词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朗诵打节拍,让学生能够对诗词节奏形成更为形象直观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在诗歌朗诵训练过程中可以选择王维的《画》作为朗诵对象,并对诗句的节奏进行分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样,学生在朗读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自身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把握能力,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艺术素养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
(三)模仿生活场景实施模拟训练
小学音乐艺术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要想提升节奏训练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完成对音乐的模拟,将节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节奏知识形成更为形象的理解和认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在生活场景模拟训练中,学生对音乐节奏训练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显著的增强,有利于学生不断加深自身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记忆[5]。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寻找一些生活中的特殊声音场景并进行模拟,深化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感悟。如教师可以借助动物走路的场景将音符形象化的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模仿公鸡“咔咔咔”走路,战马“嗒嗒嗒”奔跑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模仿在乐器上进行适当的弹奏,让学生对相关音乐节奏形成更为形象的认识。此外,教师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长短律动模拟生活中的象声词,如使用××|××||(咚咚、咚咚)模仿人的心跳声,使用××(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声音,使用×××(咚咚咚)模仿人敲门的声音等。这样学生就能够对音乐节奏方面的知识形成更为系统的认识,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合理组织开展教学评价工作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评价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保证教学评价的质量,才能够促使各项教学活动得到顺利推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小学音乐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节奏强化训练时应该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学生的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加以指导,促使学生能够对自身节奏训练情况形成客观的认识[6]。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尽量使用赏识性的语言,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深化学生对于节奏训练的认识,促使学生的节奏训练效果得到逐步提升。此外,在组织开展节奏训练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小组互评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分析他人表现的过程中对音乐节奏方面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保证学生的音乐艺术感知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强。唯有如此,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效果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凸显,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只有进一步加强对节奏训练的重视,注意充分发挥出节奏训练的价值,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节奏训练当作重点内容,积极制定合理化教学策略为节奏训练效果的强化提供相应的支持,为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奕萍.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小学,2014,(01):42.[2]钟晨.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07):135.[3]赵戈非,陈萃萃.浅析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戏剧之家,2013,(07):157-158..[4]许樱.节奏训练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音乐,2016,(24):41-42+44.[5]蔡悦.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节奏训练的几点思考[J].前沿,2012,(23):175-176.[6]陈天慧.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北方音乐,2015,(09):122.
第五篇:在音乐课堂如何对小小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在音乐课堂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一、什么是节奏?
节奏本身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具有时间感音乐节奏。音乐节奏是指音乐中声音强弱、长短的配合、对比、反衬、联系等千变万化而有序的组织形式。在音乐中,一个音可能是许多拍,一拍之中也可以使许多个音,这就使节奏与节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各种节奏。音乐课要注重音乐实践,节奏训练就是一种音乐实践活动。老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小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小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节奏训练对小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作用
德国当代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由此可见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一)节奏训练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乐感。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小学生掌握准确的节奏和恰当的速度,才能更加深入生动的表达音乐,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很重要。当我们看现场演唱的时候,当歌手唱到歌曲的高潮动情处,台下的观众就会情不自禁的随之拍手舞之蹈之,真情实感发自内心的流露出来。小学生在听到一首歌曲或乐曲时,当情感产生共鸣时,也会情不自禁的拍手。音乐节奏和生活有密切联系,人们在生活中的多种行为动作(如走路、劳动、舞蹈、划船等等)所特有的节奏韵律,在乐曲中往往有所反映,例如舞曲、进行曲、摇篮曲、船歌等。当小学生听到这些乐曲时,就应用引导的方式来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如练习进行曲时,引导他们联想解放军的队列行进;练习摇篮曲时,让他们做拍洋娃娃睡觉的动作等等,这样他们就能够较快地掌握住乐曲的音乐形象,更好地表达音乐当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
(二)节奏训练能够培养小学生音乐记忆力
音乐记忆力是指个体对音乐形象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能力。例如在听记简单的节奏时,小学生首先感知的是声音,然后根据音符时值的长短,把听到的节奏准确的记录下来,再对听到的节奏进行回忆比对,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节奏训练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当小学生听到他所喜欢的音乐时,就会跟着一起哼唱,即使唱不好也会投入很高的热情。也会自然地对音乐作出最初的、最直接的表情反应,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动起来。有趣的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习惯,我国的儿童喜欢头部左右摇晃,澳大利亚的儿童喜欢上下晃动。因此,音乐是最具韵律感的艺术,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对音乐的反应既是先天的也是可以培养 的。奥尔夫主张八种节奏打法:双手拍掌、双手拍腿、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跺左脚、跺右脚。小学生在课上进行节奏训练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台前展示、分组合作等方式充分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四)节奏训练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张。音乐在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音乐由节奏、旋律、和声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其中,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基础和动机,音乐通过节奏来呈现它的生命与存在。节奏的训练可以促进左脑的发育。对小学生左右脑的平衡发育起到作用。最终对小学生创造意识的产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任何可以发出声响的物质都可以作为节奏训练的载体,教学中将语言和动作结合起来进行节奏训练。
培养小学生节奏感,激发其自主创造即兴节奏的兴趣。如:进行节奏填空练习,老师写出未完成的节奏,小学生即兴为空缺的小节填充节奏。小学生用即兴的音符边读边拍出节奏等等,运用一些生动多变的教学形式,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们就完成了节奏训练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会主动进行一些即兴创作,他们的乐感和创造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发展并不断进步。
(五)节奏训练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在学唱歌曲之前将零散在乐曲中的节奏进行系统化训练,把简单的节奏趣味化、复杂的节奏直观化。节奏训练的特点是:明快、活泼、有趣,我们可以将枯燥的节奏运用在多样化的节奏训练中,转变训练方式。变成学生或师生之间拍拍手、跺跺脚的练习形式。这样可以激发不同程度的小学生都能有兴趣的积极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通过趣味多样的节奏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节奏训练的方法步骤:
(一)建立恒拍意识
在视唱的过程中建立恒拍意识很重要。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在音乐活动中占有非常特殊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均匀地敲出每一个拍点
音乐的速度与音乐的形象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在歌谱中也会经常发现一些速度标记,如中速、中速稍快、快速等等。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采用中速,不要太快或者太慢。学生先是和着老师的速度拍击,然后听着音乐拍击,这时难度肯定要加大,因为每首歌曲音乐音乐情绪的不同,音乐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刚开始老师可以带着小学生一起做,小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之后,老师可以带1-2小节,之后学生自己独立完成。2.走恒拍 学生听着音乐按照歌曲节拍原地踏步。这个教学活动一举两得,一是可以让小学生进一步的熟悉歌曲,又训练了小学生走恒拍的能力。稳定的恒拍及音乐节拍感是音乐节奏感急用速度表新音乐的能力的基础。
学生用手拍恒拍或者用脚走恒拍都要求小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并努力控制自己的速度,以便合上音乐中的拍子。
(二)识读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骨骼,是读谱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读、写、说、运用。识读节奏要让小学生认识、记牢音符的形状、名称、实际时值及实际音响效果,要能在唱歌、视唱、听音、创编、演奏中运用。
在音乐教学中对小学生节奏训练时不能着急,从简到难,循序渐进,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学习方式,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
1.识读节奏从简单入手
常用的节奏很简单,但是很重要。只有简单的节奏练好了,复杂的节奏就容易了。最简单的节奏是一拍一音,即四分音符的节奏。一拍一音的具体训练方法是手敲拍子的同时读“da”字。”“da”字要和敲击拍子同时发出,不能有先后早晚,这就是一拍的开始。收拍的同时一刹那“da”字结束。
做练习时因为是两个小节,很短,要求小学生一口气唱完,中间不要唤起。用耳朵倾听,拍子拍的是否均匀,前后两个半拍是否均匀。拍手时指尖向上,要严肃,拍得整齐,班或组速度保持一致,不要随意。刚开始一定要严格要求,这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小学生在做节奏训练时不仅要听清自己的节奏,还要关注他人,学会聆听与合作。开始用中速练习,基本掌握之后就可用快速或者再慢的速度练习。
练习完一拍一音的四分音符,就可以练习均等的一拍两音,即八分音符的节奏,也就是前半拍一个音后半拍一个音。这也是2:1基本关系的具体体现。
练习方法及过程同前一拍一音。
一拍两音练好之后,就可以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编排不同的节奏进行训练。谱例:
小学生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刚开始可能会把一拍两音的节奏读成一拍一音的节奏,老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认真听范读认真看谱例。在节奏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让小学生养成认真看谱例的好习惯,因为有些小学生一是随意性强,不看谱例瞎读,再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使看着黑板也可能出现错误,需要老师指读。
小学生在练习一拍两音即二分音符的时候也容易出现错误:一是读的两拍的时值不足,可能就读一拍的时值或者一拍半的时值。二是不匀速,第二拍拍得早,总想着够两拍就行 了。
2.设计多种音乐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小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小学生在读节奏的时候,总是反复的“dadadada”时间长了肯定会感到枯燥无味,视觉听觉疲惫。这时教师就要设计多种音乐教学活动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1)制作节奏卡片,编排节奏。每次可以让一个组的学生到前面来编排节奏,每个学生手持不同的节奏,变换站队顺序,就可以出现不同的节奏,台下的学生来读节奏。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把节奏卡片用磁铁贴到黑板上,找某个学生随意打乱顺序就出现了新的节奏。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原来自己也可以编排节奏。
(2)在节奏训练的读上下功夫。小学生总是“dadadada”肯定厌烦,教师可以根据音符时值的长短编写“走跑”的。
教师还可以根据每小节的强弱拍编写谱例:
“ti”代表强拍,“ta”代表弱拍,这样小学生一看就知道每个小节第一拍是强拍,每拍的前半拍是强拍。
教师还可以选取教材中的某一首歌曲的一个乐句进行节奏训练,这样不仅让学生有新鲜感,还可以降低学习新歌的难度,又能熟悉歌词,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小学生可以替换不同的歌词,比如小蝴蝶、小青蛙、小花狗等等,并且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这样小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3)小学生动笔写一写做一做。《中小学音乐课标》中提出: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小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小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可能大家都认为音乐课唱一唱听一听动一动就可以了,适当的时候动笔写一写小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我采用的方式方法供大家借鉴。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在会读节奏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做接龙游戏,一条节奏,先让小学生数一数多少小节多少拍,然后老师读其中的某个小节,小学生读其他的小节,或者分组接龙都可以。中年级的小学生老师可以空出1-2小节的节奏,让小学生填写。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太简单了,小学生肯定都会。实际上小学生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有很多问题,提示老师不要怕麻烦,一定要每个小学生的答案都检查一遍。小学生做题的时候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是不写拍号,二是不写终止线(一定要强调终止线的写法)三是抄写 谱例错误,四是填写的答案不正确。老师提示方法:一是抄写谱例完整正确,二是认真看清楚拍号,三是最后一小节要有结束感。具有结束感的节奏老师可以带着小学生总结一下,如:X X、X ——、X 0等节奏。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尝试着听记2小节的节奏,记住一定要从简单节奏入手,小学生听记熟练之后再听记难一点的节奏。
四、结论:
以上是我对小小学生节奏训练的的一点粗浅认识,我利用各种方式对恒拍、识读节奏、设计多种音乐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小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让小学生始终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节奏,提高了小学生对音乐的音乐感知力、音乐表现力、音乐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对我的音乐教学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当然在我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希望更多的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曹理 何工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版
2、傅利民 音乐论文写作基础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3、赵方幸 儿童视唱练耳教程(1)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年
4、赵方幸 儿童视唱练耳教程(2)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年
5、赵方幸 儿童视唱练耳教程(3)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年
6、赵方幸 儿童视唱练耳教程(4)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年
7、曹理 缪裴言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8、李重光 怎样练视唱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
9、李重光 儿童视唱入门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10、王云峰 赵宝军等 小学音乐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1、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