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时1-小溪流的歌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读准 “磨”等字的字音,结合语境辨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积累“漂浮、清脆、疲劳、忧愁、汇合、五颜六色”等词语,区别“漂、游、跑”的不同用法,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2、能根据要求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做到读通课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溪流活泼欢快,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品性,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要求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利用查阅工具书区分“清凉”与“清脆”的意思。启发学生说说句中为什么使用不同的动词,能区别“漂、游、跑”的意义。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春天来了,积雪消融,雪水汇成清澈的小溪淙淙地流着。溪水潺潺,他到底在唱什么呢?有一位“童话爷爷”写了一篇童话《小溪流的歌》,(板书课题)告诉了我们。
2、指导读好课题。(声音清脆、响亮)
二、初读课文
1、媒体出示“预习小菜单”。
(1)轻声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2)小溪流的声音是怎样的?
(3)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小溪流向前奔流的句子,反复朗读,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学。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学生读词语、词组。(媒体出示)
①漂浮
清脆
疲劳
疲倦
忧愁
狭长
拐弯
汇合
②五颜六色的卵石
巨大的石块
清脆的回声
狭长的山谷
枯黄的小草
茫茫的海洋(2)小溪流的声音是怎样的?
结合预习情况,出示有关句子“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断响着的回声也是清脆的,叫人听了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区别“清亮”和“清脆”的不同意义。
清亮——形容小溪流本来的声音,侧重说明十分响亮。清脆——形容小溪流在山谷里的回声,侧重说明悦耳动听。
(3)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小溪流向前奔流的句子,反复朗读,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交流划出的句子,指导朗读:
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唱着歌,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小溪流笑着往前跑。
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渐渐地,又有许多别的小溪流来跟他汇合。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根据回答板书: 小河 大江 海洋
三、研读课文 学习1——2小节。
(1)同桌互读,讨论:从这两小节中你觉得小溪流唱的是一首怎样的歌? 小溪流唱的是一首活泼快乐的歌。
(2)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小溪流唱的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 从“打招呼”感受小溪流的热情、友善。
从四个“一会儿”中感受小溪流的活泼、顽皮的性格。
“拍拍(石卵)”、“摸摸(小草)”与“挠挠(小蝌蚪)”写出了小溪流的快乐。
(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快乐”的语气。
(4)有感情地朗读1——2小节,进一步感受小溪流唱的是活泼欢快的歌。
课堂小结
四、复习巩固
1、想一想,带点的词语能否改成括号里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句中所用的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溪流笑着往前跑。(漂、游)
小树叶不怕痒,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跑、游)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跑、漂)
请学生分别朗读描写小溪流、小树叶、小蝌蚪的句子,想象有趣的情景。
2、填合适的词。()的小溪
()的卵石
()的山谷
()的回声
()的嗓子
()地奔流
课后习题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3、形近字组词。
漂()
泼(飘()
拔()
耍()
要()
峡()
狭())
第二篇:小溪流的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区别漂、游、跑的不同意思。
2理解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朗读。
4了解小溪流活泼欢快、勇往直前的性格。
5发挥想象,说一个小溪流向前奔流的片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情朗读课文.2了解小溪流的性格,说一个有关小溪流的片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z
l出示插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他究竟在唱什么歌呢?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一一板书:小溪的歌c
二整体惑知3积累词语。
1.自己读课文,遇到生字或不懂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
2.积累词语。
(出示:五颜六色漂浮飘浮阻止疲劳停留汇合)
(1)这些都是文中的词语,你们会读吗?
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①漂浮和飘浮的区别。
②试着再说几个近义词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课文。思考:小溪流究竟究竟唱了哪些歌?
板书:活泼勇往直前不知疲倦
出示:小溪流的歌是快乐的,勇往直前的,不知疲倦的。
三细读课文,感情朗读。
读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支歌,用心把它读好。
1.学生练习。
2.有感情朗读,随机指导。
快活的歌:
l.指读。
2.难句指导:(重叠字的读法)
出示:他一会儿抬抬岸边五颜六色的石卵,一会儿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它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
3各种形式读,体会叠词的作用。
4选择动词填空:
(l)出示:跑飘游走漂
小溪流笑着往前()。
小树叶不怕痒,轻轻转了两个圈,就又往前()。
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
⑵这些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5.齐独这一节。
勇往直前的歌:
1.词语辨析:
(出示)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3山谷里不断响着的回声也是清脆的,叫人听了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
(1)清亮和清脆的意思一样吗?
(2)说话训练:小溪流用清亮的嗓子唱着:
不知疲劳的歌
1.根据!的作用,指导有感情朗读。
枯树桩叹口气说:唉,唉!忙什么啊,歇会儿吧!
桔黄的草也叹口气说:唉,唉!累坏了可不是玩儿的,就在这儿待会儿吧
2根据不同的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
3分角色读。
四、说话训练。
过渡:小溪流一路奔流一路歌3在汇入大海之前,他一定还会遇到许多事情,他还会遇到哪些事情,还会唱一些什么歌呢?
1出示画面,准备交流。
2请选择一个内容(也可以是画面外的内容)说一个片段。
五、总结。
就这样小溪流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渐渐的长大了,成了小河,成了大江,冲向茫茫的大海。
(随机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篇:《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范文]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
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童话《小溪流的歌》用拟人的方法,歌颂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奋斗不息的精神。按照隔行分段的方法,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都很明晰。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中,小组合作,通过品读充满了想象和幻想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进而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生字词。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情感目标: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教学重难点1.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2.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教学时间
2~3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曾经有一首歌曲叫《泉水叮咚》。歌中唱道:“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当代著名作家严文进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小溪流的歌》。
二、初读文,熟悉内容。先由学生自读文,边读边想象,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大海的。文篇幅较长,教师要明确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1.小组合作或自己查字典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难懂的字词。2.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语,再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3.揣摩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及各个劝阻者的形象特点,把握各角色的语气语调,为分角色朗读做准备。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1.小溪流唱着歌儿流进小河,流进大江,流进大海,那么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各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一个词语来描述,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快活的”“不知疲倦的”“十分强壮”“无边无际”„„等词语理解文。2.四个劝阻者都有什么特点?与小溪流的奔流不息相对照,抓住“发牢骚”“叹气”“懒懒地跟着”“恐吓”„„等词语理解。3.小溪流唱着歌儿向前奔流,我们仿佛能听到小溪流悦耳的歌声,那么小溪流的歌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除了它的歌声发生变化标志着它在长大,还有哪些变化可以表示它在成长?
五、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感悟艺术形象。1.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2.指导学生评价朗读,提出评改意见。
六、深入探究,领悟主题。1.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大海的歌”为题?小河、大江、大海分别是小溪流成长中的各个阶段,小溪流是起点,小溪流的歌是整个水的生命之歌。他们都乐观向上、倔强、坚定、勇往直前,都为人类造福,都唱着同一首歌。以其他几个为题不足以涵盖水之歌的全部。2.文中“枯树桩”、“乌鸦”和“泥沙”各有什么特点?分别可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人?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样的关系?文中的“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衰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了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泥沙”是跟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起来,甘愿掉队的人。他们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3.“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小溪流的歌”是一首快乐的歌,勇往直前的歌,积极进取的歌,永不懈怠的歌„„
第四篇:《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小溪流不断向前,永不止息,最终发展壮大的过程,告诉孩子们“成长”的道理。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此前学过一篇童话,对童话的特点有所了解,学生小学时又对想象能力做过培训,本文的内容又极其生动,所以,体会文章的构思及想象的特点,应该能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标标准”和“阶段目标”确定了如何品读(如第二段)让学生进一步体味童话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特点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完成教学任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教学过程 1.感知。
(1)形象感知。
播放多媒体动画,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2)分组品读。
①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要求分别细致地阅读课文的4个部分,从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各一个。
②再读课文,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③细细品味这些词语,然后联系各部分内容,明确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各自的歌声特点、力量表现,看看它们碰到了哪些劝阻者及应对情况。(3)制表整理。
将品读赏析的结果加以整理。参照课后习题(可补充“特征”一栏)制成表格。(朗读、圈点、勾画、作表、比较)
【感知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初步感知小溪流的“形象”】 2.再现。
各组举荐朗读能力较强、表现力强的学生,到台前表演各自品读过的片段(配以多媒体动画作为背景)。
(一名学生在台下朗读叙述性文字,一名学生在台上表演小溪流,一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劝阻者)
【通过小组选拔,学生之间增强了合作和比较的机会。表演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整合。
(1)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或“大海的歌”为题?(2)“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怎样的歌?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合作,然后在班内交流,允许保留意见,允许展开争论)【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 4.练习。
(1)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看看哪些词句特别有表现力。(2)保持语言风格不变,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小溪流成长为海洋的过程。板书: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成长历程: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 勇往直前,永不停息
阻拦者:枯草——乌鸦——泥沙——沉船
第五篇:《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思路综述】
本设计用多媒体动画引导入境,力求通过对语言的品读赏析,让学生感知童话语言的品读赏析,让学生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进而在表演中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并感知童话这种文学样式。【教学简说】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熟悉教材内容。
2、教师制作4幅多媒体动画(配音乐):淙淙流淌的小溪、奔流不息的小河,滔滔不绝的大江、波涛汹涌的大海。
二、教学过程
1、感知(1)形象感知
播放多媒体动画,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2)分组品读
①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要求分别细致地阅读课文的4个部分,从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各一个。
②再读课文,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③细细品味这些词语,然后联系各部分内容,明确小溪河、小河、大江、大海各自的歌声特点、力量表现,看看它们碰到了哪些劝阻者及应对情况。(3)制表整理
将品读赏析的结果加以整理。参照课后习题(可补充“特征”一栏)制成表格。
2、再现
各组举荐朗读能力较强、表现力强的学生,到台前表演各自品读真实性的片段(配以多媒体动画作为背景)。方法:一名学生在台下朗读叙述性文字,一名学生在台上表演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一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劝阻者。
3、整合
由分析课题入手,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
(1)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为题或“大海的歌”为题?(2)“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怎样的歌?
4、练习。
(1)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看看哪些词句特别有表现力。
(2)保持语言风格不变,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小溪流成长为海洋的过程。【板书设计】
小溪流 快活 冲过石块的阻拦 小 河 旺盛 冲过石滩的阻止 大 江 强壮 掀起汹涌的波涛 大 海 巨大 涌向四面八方
设计二:【思路综述】
合作探究式 关于本文的主题,学生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因此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产生联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简说】
一、导入启思
文章题记说“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那么,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二、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长的4个阶段。小溪流 小河 大江 海洋
三、合作探究
1、分角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说不同阶段小溪流成长的情况。如:
学生甲:我不知疲倦地往前奔流,冲过巨大石块的阻拦,拒绝枯树桩的劝止,同我的伙伴们汇合在一起,我就长大了。——我成为了一条小河。
学生乙:我精力旺盛,精神饱满,托起沉重的木船,拒绝乌鸦的恐吓,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另的小河同我汇在一起,我又长大了。——成为一条大江。学生丙:(略)学生丁:(略)
2、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没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有变化。力量逐渐变大。
3、小溪流唱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歌?(1)师生交流。
老师可有意提出有误的主题,激活学生思维。(2)得出答案。
是一首永不息止的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歌。
4、归纳指出主题思想要点:(1)坚持前进、永不停步;(2)在前进中不断成长。
四、延伸训练
1、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
2、由溪流的形象你联想到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
冲过巨大石块阻拦 奔流不息
小溪流
拒绝枯树桩的劝止 汇成小河 托起沉重的木船 奔流不息 小 河 1 拒绝乌鸦的恐吓 汇成大江 掀起汹涌的波涛 奔流不息
大 江
拒绝泥沙的劝止 汇成大海
不断地涌起来
永不休息
海 洋 向上、向前
无尽无止
拒绝沉船的劝止
设计三:拓展阅读式
【思路综述】
童话作品一般通俗易懂本篇也不例外。本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使学生举一反三,了解童话的特点,把握童话作品的主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简说】
一、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段到结尾。要求学生把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和课文主题的精彩对话找出来。
2、学生分组讨论小溪流的“性格”,概括这篇童话的主题。
许多学生会认为本文主要是赞扬小溪流坚持到底的精神或小溪流坚持前进、反对停顿(或反对掉队)的精神。对此回答先予以一定程度的肯定,然后适当点拨。
3、要求学生写出本文主题相近的一两句格言、警句。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等等。
二、拓展阅读
1、分发课前印制的另外两篇童话材料:《天上的星星》、《丑小鸭(节选)》。
2、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读完这两篇童话,然后分组讨论其主题。
3、比较这三篇童话主题的异同。
4、老师小结、归纳。
童话的主题要统观全篇,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和局部;也可从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去思考。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联想,用拟人夸张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语言通俗生动,情节往往离奇典折,引人入胜。
三、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童话作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做读书笔记,记下精彩的语句,记下你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童话体裁的理解。【板书设计】
《小溪流的歌》永不停步,不断成长
《天上的星星》追求美好事物、追求美好理想 《丑小鸭》不自卑、不放弃,坚持不懈
课后补充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它通过丰富的想像、联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童话教学要特别注意儿童的接受心理,切忌成人化、一律化和替代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