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文档资料大全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2、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
3、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
4、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
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
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第 1 页 学习《秋思》:
1、指名朗读古诗。
2、交流诗的大意,结合重点词随机点拨引导: ⑴ 体悟“见”之萧瑟: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唐代洛阳应该是何其的繁华,然而这一切诗人却视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⑵ 想象“意”之万重:
“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 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啊,你是否已改变了
第 2 页 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情感朗读前两句诗。⑶ 品味“开”之内涵: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
“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那一刻,你的神态,你的举止又怎样?──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你就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你会怎么说?这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从这个“开”字,你读懂了什么?
3、诵读提炼:
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这正是──(学生齐读古诗)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
第 3 页 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学生背诵全诗)学习《长相思》:
1、看插图,说词意:
欣赏课文插图,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说插图所绘情景,并从这首词中找到相对应的描写景物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大意。
2、讨论:
⑴ 抓意象,山水风雪行:
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⑵ 品意蕴,故园无此声:
“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随机点拨“千帐灯”、“聒”)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读这首词。
第 4 页 “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容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学生齐“碎”。)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再读下阕。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再次回读这两首思乡诗词。
2、体悟这两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前者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后者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最终目的都为抒情。)
3、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师生共同激情回顾《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秋思》、《长相思》。
5、课后收集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交流。【设计点评】
第 5 页 诗意语文致力于一种文化场的建构,将课堂视为一张文化的网、一扇文化的窗、一口文化的井。本案的设计,字里行间莫不渗透和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和风韵。乡关、乡愁、乡思、乡情,这一亘古弥新的文化主题、文化意象,成了本案设计的逻辑原点,并内在地做为主线贯穿全程。体悟“见”之萧瑟、想象“意”之万重、品味“开”之内涵,可谓深得诗词学习之三味。诗意语文将诗词学习提炼为“举像”“造境”“悟情”这三大招数,由三招方能证得诗之三味。其实,这三招并非在时间逻辑序列上展开的三个环节,而是在空间逻辑序列上呈现的三个侧面。即:在举像的同时造境、在举像的同时悟情,举像、造境、悟情实乃一招之三面。这一招,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即为一个“见”字。本案的设计,正是在“见”招上用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看“秋风”之像、入萧瑟之境、移思乡之情,此一例也;忆“故园”之像、造温馨之境、悟心碎之情,此二例也;举“开封”之像,见“匆匆”之境、融游子之情,此三例也。这样的例证,在本案中可谓俯拾皆是。在“举像”“造境”的同时,本案总是高度自觉的将“移情”“悟情”“激情”“化情”融入其中。说到底,文化之要义还在把握人之常情。人之常情,才是亘古弥新、千秋不移的文化之魂。
第 6 页
第二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上节课,学习了两首思念家乡的古诗,今天继续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课前通过收集资料,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从作者生平及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交流。)
2.简介作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清初满洲贵族人士中,文学造诣很深,艺术成就很高的词人。他的作品大多数反映满洲贵族的生活情调,尽管缺少广泛的社会意义,但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
3.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二年(1681)。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4.纳兰性德善作词,反对模仿,强调独出心裁。“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设计意图: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为理解这首词奠定基础。】
二、自查释疑,读懂诗句
1.学生试读。思考: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a.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走过一段山路,又走过一段水路,我向榆关那边行。夜深了,周围千百座帐篷里亮着灯。)
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儿刮了一更天,雪又下了一更天,刮得我心儿碎,连回乡的梦都未做成。在我的家乡啊,可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的声音。)
3.再现形象。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4.观察插图:想象作者深夜站在军帐外,他在望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词的大意,通过品味语言,再现词中的景象。同时,插图作为课文的一部分,应利用插图的直观性特点,引领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在景与情中力求达到融合,从而与作者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
三、讨论探索,感受诗境
1.根据插图,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词人在夜深时无法入睡,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2.讨论探究,感受诗境。
(从词的内容看,写的是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无法入睡就是因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设计意图:古诗词的语言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阅读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稳性思维,指导学生沿着诗文简练言语的阶梯去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体会诗的意境。】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情
1.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这种思乡之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触景生情)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情。
【设计意图: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不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注重情感体验,入情入境,以情感人。】
五、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1.背诵全词。
2.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拓展阅读。(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设计意图:古诗词的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拓宽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空间,适当引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积累丰富的语言,进而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三篇: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古诗词三首
使用范围: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1课 作 者:陶琴琴
单 位: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撰稿时间:2011年9月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3.借助注释边读边想象,感知诗词大意,感受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背诵诗词,了解意思,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读诗词,想意境,感悟语言美。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诵,导入释题
1.背诵《独坐敬亭山》。
2.今天我们要随着唐朝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板书)去欣赏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庭”正音,书写指导,注意笔顺)
3.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 “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4.听说过洞庭湖吗?
学生交流后师补充: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是我国第二大淡水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湖。
教师说:“你看,这就是洞庭湖。”(出示图片)
教师说:“想到用什么词来形容?看看诗人笔下的洞庭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2.指名读,正音:潭、磨、螺。3.课件配音范读。4.齐读。
三、精读悟情
诗人望见的洞庭湖美吗,美在哪里?(在学生交流时随机点拨理解)1.感受和谐之美
“湖光秋月两相和”(课件出示句子)(1)理解“和”——和谐、协调。(出示)(2)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3)“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
(4)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想象。
教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美美地读这句诗。”
2.感受宁静之美
“潭面无风镜未磨”(出示PPT)
(1)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出示PPT)
(2)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3)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教师: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宁静迷蒙之美!教师朗读。
3.感受秀丽之美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示PPT)(1)感受“遥望” :远望。(出示各词语意思)
教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2)感受“山水色”:山指什么?(指君山,又称洞庭山,在洞庭湖中,孤峰突起,景色秀丽)。水指什么?(洞庭湖)。
(3)感受“白银盘”“青螺”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教师: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请学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注意诗的节奏)
四、诵读,感受意境
1.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配乐)
2.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把这幅景象描绘出来。(指名交流)
五、拓展积累,迁移运用
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课件出示阅读)
六、作业
默写古诗;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第四篇:《古诗词三首》教学资料
古诗词三首 教学资料
课文分析
《牧童》中的“牧童”是放牛放羊的孩子,诗题简洁明了,直接点明诗歌描写的对象和内容。“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给读者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碧草如茵,静心倾听,晚风中牧童的笛声悠扬。一个“铺”字,既描绘出草的葱茏,又展现出原野平缓开阔,意境悠远;一个“弄”字,显示出一种特别的情趣,仿佛笛声是为晚风而来,又仿佛笛声是牧童顽皮灵性的自然流露。在碧绿的原野上,未见牧童,却闻牧童的笛声,引发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由晚归情景跳跃到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牧童以大地为床,以月光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睡,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形象跃然纸上。草场、笛声、月夜、牧童,构成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朗读时,尽量把感受到的清新的乡土气息浓郁的生活情趣表达出来,语气语调鲜活生动亲切自然。
《舟过安仁》写诗人乘船路过任安时所见到的情景。“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一句写作者所见:一叶小舟,两个小孩坐在船上,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滑动的船桨,任船滑行,自在悠闲。作者感觉奇怪,咋不划船呢?孩子天真无稽,顽皮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注意到这样生动有趣的画面,同时表现出作者闲适而又愉快的心情。“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一句直接回答前面的疑问:为啥收篙停棹?诗人看到孩子的异常行为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恍然大悟:虽然天没有下雨,孩童却收篙停棹撑开雨伞,不是为了挡雨,而是想利用风吹伞的力量让船前行。想到这些,为两个孩童的聪明,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所感染,定会会心一笑,小孩子的可爱,笑自己的感动于孩童的天真。全诗语言直白,浅显易懂,表达了作者对儿童溢于言表的喜爱之情和对他们在嬉闹中表现出的聪明伶俐由衷地赞赏。朗读诗歌的语气有童真和童趣,有疑问,有恍然大悟,语调应舒缓张扬。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的词作大都慷慨激昂,而这一首词却风格独特,呈现出少有的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副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表现了乡村生活淳朴的民风和和谐的生活趣味。“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只两行词句,便形象地描绘出江南的潺潺小溪、翠绿的小草和低矮的农家茅屋,人物活动的场景生活气息浓郁。“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软侬温婉的吴语悠悠传来,老公公和老婆婆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显得温柔有趣,而且话语中互相取笑,开着老夫妻之间的玩笑。老夫妻精神愉快,生活安详,读来让人觉得温情无限。“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两句逐一描绘家里三个孩子不同的表现:大儿子──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在小溪东边的豆子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小的儿子在小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诗人把重心放在卧剥莲蓬的小儿子身上,刻画了他憨态可掬、顽皮可爱的形象,表现了他无忧无虑、天真可爱的神情。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也许生活并不富裕,却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呀!老夫妻和和气气,孩子们各得其所,心态平和,最小的孩子悠闲自在,恣意享受美好的童年时光,这一切,既让人羡慕,又让人心生感慨,感慨生活原来可以这样惬意这样美好!“卧”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在艺术构思上,全词紧紧围绕小溪布置画面,依次描写人物活动。从词意看,小溪是纲,其余场景是目。茅檐靠近小溪,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三句连用“溪”字,使得画面布局紧凑。景物描述中的“溪”字,在全词的结构上起着统领的关键作用,使全词意境浑然天成,天衣无缝。朗读时语气得清新亲切,宁静温馨,语调轻快活泼。
资料链接 吕岩
在民间,吕洞宾是一位与观音菩萨、关公一样妇孺皆知、香火占尽的人物,他们合称“三大神明”。唐宋以来,他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并称为“八洞神仙”。在山西民间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谈到八仙传说,人们不禁会问:吕洞宾究竟是仙,还是人?他的故乡在何处?
吕洞宾,原名吕岩,故乡在河中府永乐镇(今山西永济县)。他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祖辈都做过隋唐官吏,吕洞宾自幼熟读经史,有人说他曾在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进土,当过地方官吏。
后来,他因厌倦兵起民变的混乱时世,抛弃人间功名富贵,和妻子一起来到中条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对可望,遂改名为吕洞宾;“吕”,指他们夫妇两口,两口为吕;“洞”,是居住的山洞;“宾”,即告诉人们自己是山洞里的宾客。他的道号为纯阳子。他在弃官出走之前广施恩惠,将万贯家产散发给贫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吕洞宾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他死后,家乡百姓为他修建了“吕公祠”,以示纪念。到了金代,因吕洞宾信奉道教,于是将“祠”改成了“观”。元朝初年,忽必烈知道吕洞宾信奉的道教在群众中颇为流传,就想利用宗教和吕洞宾的声望巩固自己的统治,派国师丘处机管领道教,拆毁“吕公观”,大兴土木,修建了“永乐宫”。从修建大殿到绘完几座殿堂的壁画,历时110年,几乎与整个元朝共始终。
吕洞宾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物,而在民间长期流传中,却象雪球的滚动一般,故事愈来愈加丰富,成为一个箭垛式的传说人物。民间流传的吕洞宾传说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儒、道、佛三教交融。吕洞宾修习方术,得道成仙,这是道教出世思想。他成仙之后则要“度尽天下众生”,这又体现了儒家“兼济天下”的入世思想。而那长生于人世、乐于施舍的所作所为,又是佛教思想的反映。从吕洞宾传说中可看到山西民间信仰中三教文化融合的印迹。二是不断增加世俗化内容,如吕洞宾时常出现于酒楼、茶馆、饭铺等吃吃喝喝,走后留下仙迹。他放荡形骸,不拘小节,好酒能诗爱女色,所谓“酒色财气吕洞宾”,所谓“吕洞宾戏牡丹”(白牡丹为当时名妓),都为人们所熟知,这些世俗生活内容,使吕洞宾这位仙人更富有人情味,赢得了百姓喜爱。三是与文人传说相结合。吕洞宾修行出走之前的儒者经历,以及他饮酒、赋诗,追求山林的情趣,更适应了中下层文人口味。在故事流传过程中,附合了许多文人传说因素,使他同时成为失意知识分子的形象的神仙代表。吕洞宾传说的这些特点是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多种文化现象的积淀,使得这类传说的研究意义更为深远。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
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也写过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如《竹枝歌》七首写纤夫雨夜行船,《圩丁词十解》写筑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檄风伯》:“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就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所著《诚斋诗话》不专论诗,也有一些文论。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所作词今存仅15首,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又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以史证《易》,为经学家非议。所著《诚斋集》133卷(包括10种诗集及各体文章),有《四部丛刊》本;《杨文节公诗集》42卷,有乾隆间刻本;《诚斋易传》20卷,有曝书亭影宋本;《诚斋诗话》1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侂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
杨万里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技歌》等写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歌四时词》、《播秧歌》等写出农民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人城道中杂兴》等写出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都具有比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清平乐·村居》和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这首小词近年来各种选本多已入选,有的选本还有简单说明。如胡云翼先生《宋词选》云:这首词环境和人物的搭配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画图。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正是“无赖”的形象化。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辛弃疾词选》云: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云:本篇客观地写农村景象,老人们有点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笔意清新,似不费力。上引诸家之说有一共同特点,即认为这首词对农村景象是在进行客观描述。我却以为词中也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基于这个出发点,对词的文句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比如上片第三、四两句,我就认为“醉里”是作者自己带有醉意而不是指农村中的“翁媪”。现将拙作《读词散札》第十二则转引如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上片云:„„胡《选》及俞平伯师《唐宋词选释》本皆以“醉”属诸翁媪,疑非是。此“醉里”乃作者自醉,犹之“醉里挑灯看剑”之“醉里”,皆作者自醉也。若谓翁媪俱醉,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吴音,使不醉,即不作吴音乎?“相媚好”者,谓吴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觉,非翁媪自相媚好也。盖作者醉中闻吴语而悦之,然后细视谛听,始知为农家翁媪对话也。此惟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选》初版本注文得其解。(《学林漫录》初集,页一八七。)我以为,从含醉意的作者眼中来看农村的一个生活侧面,比清醒的旁观者在听醉人说吴语要更富有诗意。退一步说,即使读者不同意夏先生和我的关于“醉里”的讲法,则此词下片“最喜”二字的主语也该指作者,总不会是指白发翁媪。可见这首词中作者的心情是开朗喜悦的。
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淳熙亥己„„》,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他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如《鹧鸪天》的下阕:“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以及《西江月》的下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于简朴中见爽利老到,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境界。所以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这是比较全面也比较公允的评价。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 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第五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范文
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设计理念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古诗文学习的重点,应不断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标语)这三首诗词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引领学生自主习得古诗词,淡化诗意解读,而重赏析诵读,把握诗词意象,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了解王安石、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2.搜集相关思乡的古诗。
3.课文插图及相应CAI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是呀,故乡的月亮总是那么令人怀念,今天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
3.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bó pō)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
正确的读音。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背诵和月亮有关的古诗,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诵读古诗文的兴趣。然后再用富有感染力的导语,拨动学生的思乡之琴弦,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课前,你们通过收集资料,都知道些什么呢?
(a.“瓜洲”现在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
b.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2.解题:“泊船瓜洲”(“泊”是“停泊” 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对诗人及写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解诗题,为学习诗句打下基础。】
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全班齐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自由朗读,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还”字)
【设计意图:读通是读懂的前提,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释,以学生自己的领悟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的感性体验,初读入情入境。】
四、紧扣“还”字,披文入情
1.自由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
a.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可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
生:我能体会到作者离家非常近。„„
(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读诗句,想象画面。
◆推敲诗句用词的准确。
将“绿”字与诗人曾想过的“到、过、入、满”作对比,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最后选“绿”?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将“绿”字换词、朗读体会作者用词之妙,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乡之情。】
◆启发想象:假如你来到江边,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对岸,而对岸的不远处就是你离开很久、思念很久的家乡,此时你有何感想?
(引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引导学生概括诗人此时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板书:思家切)
过渡:诗人思家切,可他能还吗?(学生板书:不能还)
3.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就要从诗句本身入手。抓住诗眼“绿”反复咀嚼、感悟,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感知整首诗的大意。在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并体会作者的强烈的思乡情怀。】
五、自主探究,感受诗境
1.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诗人为什么不能还?„„)
2.讨论、升华诗情:既然诗人已经离家很近了,而且他又这么渴望回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
3.学生先猜测有几种可能,师再顺势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思乡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4.同桌互说诗意。
5.分男女生读古诗。
【设计意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学完这首古诗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又不能言时,教师适当地介绍背景,帮学生体会文字背后蕴涵的意思。在反复吟诵中,入情入境地读,体会诗的意境。】
六、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刚刚我们通过初读诗句──紧扣题眼──朗读感悟的方法学习了《泊船瓜洲》这首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秋思》。
2.初读诗句,了解诗人情况。
3.合作学习,了解诗句大意。
a.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b.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
4.指导朗读,感悟情感。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后,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首古诗《秋思》,入境悟情,使得古诗教学的容量大,效率高。】
七、咬文嚼字,体会“推敲”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两首诗中都因某个字用得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两个字吗?(绿、见)
2.过渡:我们已经体会了“绿”字的妙用,那么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3.师讲解: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4.总结:秋风无形,但处处可“见”;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现在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王安石,推敲一下以下的句子该用什么字好。
5.填字练习。
a.选择最恰当的字填入括号内,并说说理由。
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起、动、翻、皱、拂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b.自由填字:
春风吹()了树梢,吹()了小草,吹()了河水,吹()了花苞。
6.有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7.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凸显“整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住这两首诗的诗眼,引导学生学会推敲,学会品词析句,品味语言精妙。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背诵及默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最终做到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