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

时间:2019-05-12 16:4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

第一篇: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执教教师:蒙会玲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页例7。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初步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准备。

1、口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蒙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但是进入游乐园要通行证,只要你准确算对下面的算式,就能得到通行证了,有信心得到它吗?课件出示:

10×4

10×8

20×6 700×5

300×7

600×9 9000×7

8000×2

4000×3(1)学生仔细看完每一道算式并在脑海里快速地计算出每道题的答案。(2)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评一评(及时给予鼓励)

2、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

(1)教师出示课件:我们先玩登月火箭。同学们先去看看怎样才能进得去呢?(2)学生回答:门票每人要8元。师:我带来29位同学要玩这个项目,每张票8元钱,我带了250元够够不够呢?

(课件出示题目: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二、合作探究

1、分析问题。

(1)指名读题,(老师出示课件。)说说你从情景图中读懂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老师出示课件。)已知:门票每人8元,三(1)班有29人参观。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老师出示课件。)“带250元钱够吗?”(3)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

(4)指名回答,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只列式不计算。(学生独立思考)(5)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29×8(6)你们怎么才知道我带的钱够不够要和那个数比呢?怎么知道够不够呢?(如果买门票需要的钱大于250元,说明不够;如果小于250元,说明够了;等于250元刚刚好。)

(7)那么,根据我们同学刚才所说,如果29×8的结果大于250,就说明什么?结果小于250呢?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8)我们是用笔来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的数就可以了呢?

师: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在拿出纸和笔来计算是不是有点麻烦呢,这种情况一般是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的。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怎么估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6)引出课题。出示课件板课题:乘法估算

2、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独立思考: 29×8大约得多少?

(2)小组交流: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小组的人,大家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及时指导,点拨学生。(3)小组代表汇报:

(课件出示)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们就把29看成30,用30乘8的等于 240元,那么29×8大约等于240元,怎么表示呢?(4)请大家看一下知识宝库就知道了,课件出示: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课件出示:29*8≈240(元)怎么读呢?

(5)学生齐读。出示前面的课件:29*8≈240(元)

(6)判断:(我带了250元钱,够吗?)为什么?学生举手回答。(30人买门票才需要240元,29人买门票250元肯定够了。怎么答题?课件出示答语。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P70,“想一想”:(课件出示)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800元够吗?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更正。

(2)教师指名回答(92*8把92看成90,再用90*8=720元,再和700比较,720元多于700元了,所以700元不够买门票。带800元够了。)

2、(课件出示)小结:我们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可以把多位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和一位数相乘,估算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三、巩固应用

1、试一试(教师课件出示题目)

549×7≈ 69×8 ≈ 397×3≈(1)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小组讨论,指名回答。(2)课件出示小结:

估算:把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计算。

2、估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题目)21×6 48×5 397×3 510×7 61×7 38×9 学生快速看题目,并举手回答,叫其他同学把听到的答案记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并判断答案的对错。(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3.生活中的数学(课件出示题目)生活中的数学:

①商场今天搞特价,柚子每个3元,要买18个,大约要多少元? ②商场今天搞特价,葡萄每斤4元,要买13斤,大约要多少元? ③商场今天搞特价,苹果每斤4元,要买21斤,大约要多少元?(1)指名叫学生读题。

(2)学生自己列示并解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四、总结提升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估算的表示方法: 29×8 ≈240 “≈”读做:约等于 估算:把数看成最接近的

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进行计算。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73页第一.二.三题,做在书上

第二篇:乘法估算教案

解决问题

三年数学组 王翔飞

一、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体会估算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

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运算。

三、教学难点 : 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解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 : 课件

五、教 学 过 程 :

(一)创设情境

旧知设问,激活经验

1.请说出下面各数接近哪个整十或整百数 29 41 597 320 77 186 186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练习几道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口算下面各题

1.写好过程的同学请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2.全班进行交流,反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一:

我们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直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

29乘8的结果是232,232元<250元,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预设二:

学生可以小组内讨论,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及时指导、点拨学生。集体交流: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们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师:同学们想得很好。29×8大约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就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29×8≈240 29看成30,30和8相乘等于240,那29和8相乘的结果就一定小于240,所以带250元够了。

30×8=240(元)29×8<240(元)

答: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 1.同学们先读一读题目。

2.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该怎样解答呢?请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师:800元够吗?

第三篇: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页例7。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初步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准备。

1、口算复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张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这是进入游乐园的通行证,只要你准确算对下面的算式,就能得到通行证,有信心得到它吗?举手来说。

2、一进游乐园,就看见了登月火箭。有29位同学要玩这个项目,每张票8元钱,大约带多少钱吗?

二、合作探究

1、分析问题。

有29位同学要玩这个项目,每张票8元钱,带250元够吗?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如果买门票需要的钱大于250元,说明不够;如果小于250元,说明够了;等于250元刚刚好。)

谁能列算式?(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9×8 那么,根据我们同学刚才所说,如果29×8的结果大于250,就说明什么?结果小于250呢?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不需要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的数就可以?

师: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乘法估算

2、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29×8大约得多少?

2)同桌交流: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小组汇报(预设):

A、把29看做30,30×8=240,所以够了。B、把8看作10,29×10=290,所以不够。

第一种情况出现,就引进≈:29×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板书≈

3、比较各种估算方法,尤其是A、B两种:A这种估法结果是够了,而B这种估法结果却不够,那么到底该选择哪种估法呢?

4、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5、练习:每张门票8元,92人参观,带700元钱够吗?

每张门票8元,92人参观,带800元钱够吗?

6、小结:我们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可以把多位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和一位数相乘,估算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三、巩固应用

1、基础练习

苹果要52元一箱,买6箱,带300元够吗?

2、对比练习

谁说的对?不对的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1).每个排球32元,学校要买5个,150元够吗? 李明说:32×5≈150(元),150元够。

王芳说:30×5=150(元)32×5>150,150元不够。(2).每个篮球48元,学校要买9个,450元够吗?

李明说:50×9=450(元),48×9<450 450元够。

王芳说:48×10=480(元)450<480,450元不够。

3.小剧场有座位22排,每排有8座,光明幼儿园组织师生共150人去看话剧,请估一估,剧场的座位够吗?

四、总结提高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2017人教版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WORD版教案.doc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70例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感受估算的简便,引导学生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变式与比较,利用数形结合理解精算值与估算值之间的关系,渗透函数思想,感悟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3.多方位体验估算的价值,进一步增强估算的意识与能力,为养成良好的数感做基奠。

【教学重点】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精算值与估算值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出估算 体验简便

1.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知道“自助餐”吗?

师:这周末,郑老师想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吃自助餐,我了解了三家酒店自助餐的价格,谁愿意帮我读一读这个价格:第一家48元/人、第二家99元/人、第三家102元/人。我们有8个人,只带了500元,能去哪家酒店吃呢?(生思考片刻)你有什么好方法快速判断吗?(你的方法可以,谁还有更快的判断方法?)你为什么把48看成50?(简便)

师:谁听明白刚刚他是怎么判断的?(请一生重复后,板书:简便)

师:刚刚他们在判断的时候,都有一个什么特点?(都只是估一估价格)

2.揭题

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只需要我们用估算来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完整板书)

二、探究估法 体验策略

1.8个人去第一家吃,大约需要多少钱?

(1)独立估算

师巡视并提示“写出估算过程,用一种方法估算好的,想想看,还有别的估算方法吗?写下来。

(2)反馈交流,介绍≈(反馈时,问算式和估算结果间用什么符号来连接,为什么?随即介绍≈。他是把第二个因数看做50再来计算,有谁还有别的估算方法吗?)

8×48≈400 8×48≈480 8×48≈500 8×48≈320

(50)(10)(10)(50)(40)

8×48≈400

(10)(40)

师:这几种方法在估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和你同桌悄悄地说一说吧。

生:都把因数看做整十数。(师追问:为什么?再次突出简便,板书“整十”)

(3)优化方法(课前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第一种)

师: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谈后,教师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把两位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2.8个人去第二家或第三家吃大约需要多少钱?(每人任选一家估一估价格。)

(1)独立估算,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

99×8≈800 102×8≈800

(100)(100)

(3)交流

这两条算式在估算的过程中又有什么共同点呢?为什么?(板书“整百”)

(4)小结

师:看来,将多位数看成相近的整

十、整百数再来计算就非常简便。

3.只有800元,能去哪一家吃?

先由学生猜测,后问:课堂中有不同的声音时,该怎么办?——小组讨论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

(2)汇报

预设:第二家够,第三家不够,在学生清晰地阐明理由后,多请几位学生来复述,之后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后进生来理解。

99×8≈800大

(100)大

99×8<800 够

102×8≈800小

(100)小

102×8>800 不够

(3)小结

师:看来“够不够”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用估算来解决。而且小朋友还发现了,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估大,估算值也就比精算值要大;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估小,估算值也就比精算值要小。

三、练习巩固 升华策略

1.估一估(P70做一做),基础模仿练

刚刚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现在请打开数学书P70,完成做一做

21×6≈ 48×5≈ 397×3≈ 510×7≈

(1)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估法

(3)小结估算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把多位数估成相近的整

十、整百数再去乘一位数。

2.李老师买作业本 估算与精算

(1)(课件出示:每本7元,买43本,可身边只有280元了,够吗?)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个问题你想怎么解决?在本子上边估边想到底够不够。

(2)李老师身边钱不够了,得回去拿钱,心里又在想了,买43本,带多少钱会够?假如这时候李老师继续估算,你说下面哪种估法合适?为什么?和你同桌说说看。

A.43×7≈280 B.43×7≈350

(40)(50)

小结: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有时得估大保险些。

(3)李老师带了350元钱,再次来到了同学的书摊前,那买43本书她到底该付多少钱呢?这时候还能估算吗?为什么?看来,算账得精算。

3.卡车过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1)理解指示牌3t

(2)汽车驶入,出示信息,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生:285×6≈1800(千克)1800+986≈2800(千克)

(300)(1000)

2800千克﹤3吨

答:这辆车可以过桥。

师:2800千克是估算出来的结果,实际重量真的比3吨要轻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为什么不把285估成200?

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

师:看来,生活中的估算还真不少见,小朋友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教学困惑与反思】

1.估算方法的选择

教材P70页例2中,解决“29×8≈”这个问题,只出示一种方法:“因为29接近30,30×8=240”。同时,小精灵也没有再问:你还有别的估算方法吗?这与以往的计算教学很不同,以往的计算新课授学中,例题下的解决方法总会有好几种,而且也会通过小精灵的提问,发散学生的思维,寻找其余计算方法。此外,教参上也只说“例2是学生学习乘法估算的开始,这里要求不高,只要求他们会把因数中任意的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成整

十、整百的数来计算就行了。”我想,编者肯定有其设计意图,在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后,教材马上安排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那么大部分学生的经验就是把两位数或三位数估成整

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但假如算式是28×9或354×9的话,我想很多学生会想到把9估成10再计算。这是由数据特点,及学生的心理因素影响而成的。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估算方法要不要多样化,如“88×8≈”这道题目,学生若估成90×8=720,100×8=800,88×10=880,90×10=900,80×8=640,80×10=800,这六种答案都是对的,在纯算式的估算中要不要放开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估算,在方法多样化后,要不要优化,而又如何优化?

【释怀: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多样化”与“优化”一直在困扰着我,直到认真看了视频教材,我算是悟出了一点道理。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是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全班几十个学生中肯定有不一样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必须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梳理各种方法,重视每一个孩子的想法,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方法也是可行的,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多样化后,必须经历优化,因为此时不优化的话必然会对下一个例题的目标达成造成干扰。但众所周知,估算方法的优化是需要情境的,没有一个具体的情境,那自然也就谈不上哪种方法最好。可要将“49×8”与自助餐的情境结合起来优化的话,个别优秀学生自然会将每一个估算值与精算值进行比较,他能根据每个因数的估大估小,很清楚地说出每个结果是估多(少)了几个几,可下面的很多学生就犯糊涂了,因为学生还不会“详算”,这样不仅拔高了教学要求,还在课初始就给大部分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所以我认为这时结合情境为时过早,就在我很迷茫的时候,一个同事点拨了我“把难题抛给学生吧”。是的,方法的优化,不是教师强加的,而应是大部分学生都认同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一种方法若不能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那么无论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强调,很多学生还是会对那种方法产生抵触心理的(当然这也有待行动研究后再定论)。所以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学生到底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于是我收齐了学生的①号本(已上过该课的班级),翻看时,我发现很多学生第一次估算时的方法就同教科书上的方法。此外,我还找了这个班级中不同层次的10个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得到了和上面一样的结果,我想这不是偶然,是必然。因为大部分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知道把一个多位数估成相近的整

十、整百数再来计算,这样比较接近精算值,所以他们也就比较钟情于这种估法。为此,在“优化方法”时,我就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在交流中,他们自会“优化”。】

2.估算数据的设计

在估算的过程中,把两位数看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没有难度,可把任意的三位数看成较接近的整百数比较困难,误差也比较大,比如253×4,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可以将253看成300再进行计算。但近日我在2010年9月的《教学月刊》中看到一篇名为《学会估算

方法 感受估算价值》的文章,执教者在组织反馈“253×4”这道题的估算方法时,有意引导学生对300×4与250×4两种方法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第一种方法的估算与准确数相差太大了,应该按第二种方法估算比较好。对于该作者的处理方法,我并不完全赞同,首先当出现两种估算方法时,我们是该处理,但此时的学生还并未学过“250×4”这道算式的计算方法,我认为只要学生能意识到250×4这种估算方法比较接近准确答案即可,由于学生不会计算,可以让学生知道在纯算式的估算中,我们只需得到一个合情合理的估算值即可,为此估成300×4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对一道算式的估算来说,其估算值有一个区间,只要合理,即可。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估算能力,那么他必会调整反思,选择最合理的估算答案。那三位数中后两位数临界半百的这类数据要不要出现在这节课中?

【释怀:教参中明确指出,“在做估算的练习时,教师也要注意把类型出全。”“把任意三位数看成较接近的整百数比较困难,有时误差也比较大,必要时教师要进行一些指导,帮助学生能把它看成较接近的整百数就行了。”类型出全的意思是指整百的左右、几百十的左右、几百三十的左右、几百五十的左右、几百八十的左右最好都能涉及到吗?但仔细翻看这册教材时,发现教材中并没出现几百五十左右的数据。分析各种原因后,我认为这类数据在这节课中出现毫无意义,同时会影响整节课的进程,因为很多学生由于知识经验,很自然地会将它看成几百五十再来计算。其实无论怎么估都可以,可现在知识受限,只能将多位数估成整

十、整百数进行计算,但教师在这里费时间讲解的话非常不值。最糟糕的是这还会给部分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一种误解——知识层面上的“假理解”,认为学这个就用这个方法解决,以后学了新知识又推翻了旧知识。同时我认为一些导致估算误差较大的数据只能出现在纯估算的算式中,因为在解决问题中出现,将使估算值变得毫无意义。然而在纯算式中出现,又成了画蛇添足,少了几分估算味道。所以,我认为在这节课中应避免这样的数据出现。】

3.估算结果的评定

估算结果的评定,这话题一直没消停过。估算的合理区间如何定位?困惑一中的“88×8≈”这道题目,假如学生估成80×8=640,您会判他对吗?我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去找这个学生,问他88更接近哪个整十数?然后引导其将答案改成90×8=720吧。

【释怀:在观看了视频教材以及重新思考过这节课后,我的想法改变了,假如在纯算式的估算中,学生真出现了这种情况,我想先去问问他是怎么想的,假如他马上说“我不小心看错了,88更接近90”的话,那么我们教师可以不说一句话,让他订正好后就收回。假如他执意认为估成80也可以的话,而且能说出理由,比如在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下都需要把数据估小一点再来计算,比如估计座位够不够时等等。假若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他的估法的话,那么当然是对的,而且还要大大的表扬,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所以我认为,在批改到那些“非常规”的估算值时,我们教师不应忙着打×,而应多问个为什么,或许你会听到意想不到的想法。】

4.估算策略的渗透

在这节课中,我认为这是最难的。低年级学生认为估算没什么用,我们可以辅之借口为“缺乏生活经验”,可高年级的孩子仍然认为估算没什么用,这责任在于谁?在访谈中,很多孩子认为估算的结果有时毫无意义。我认为“毫无意义”的罪魁祸首就是估算策略的缺失,由于学生没有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导致估算结果毫无意义。

【释怀: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通过多种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去估算的同时,加强变式与对比,体验估大和估小的方法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与作用,学会合理选用估算策略,并逐步养成习惯。如估算购物要带的钱,则要估大些;估算座位能坐多少人,则要估小一些;估算有上限额度值时,必须要估大些;估算有最低额度时,则要估小些等等策略都需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感悟。】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乘法估算教案

乘法估算

执教:李军宁

教学内容 第60页例5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乘法估算。2.培养估算意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估算时确定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0×70= 50×90= 60×40= 300×20= 500×30= 60×800= 2.用你以前所学的知识,试着完成下面各题: 89×31≈ 58×39≈ 91×89≈ 607×8≈ 二.导入新课

我们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估算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乘法估算 全班学生齐读课题 三.新课教学(1)创设情境

假设我们要组织一次去公园的秋游活动,作为策划者的你会考虑到哪些问题呢? 组织学生议一议,说一说。(人数 时间 地点 公园门票等)。在学生的话题中引出例5 全班齐读小黑板上的题目(2)审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算?(一套就49元 共需要104套

那么就有104个49)

板书49×104 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估算一下大致结果就行了。(板书:≈)

(3)学生独立估算 师:你会估算吗?

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49×104≈5000(元)方法二:49×104≈5500(元)

100

110

(4)讨论、比较。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在这些估算方法中,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更符合实际需要?为什么?

生 :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50×100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生 :我喜欢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10等于5500,肯定大于49×104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师:从秋游买票准备钱这件事里,我们发现运用四舍五入法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来估算得的结果5000元并不符合实际需要。看来,在估算的时候,不能简单的考虑把数字四舍五入,为了计算简便就可以了,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把结果估大一些,这样才能保证所带的钱够用。

四.巩固训练 1.估算下列各题

32×104≈ 213×29≈ 252×41≈ 52×98≈ 69×203≈ 42×294≈ 195×29≈ 39×105≈ 21×299≈ 59×704≈ 52×402≈ 28×397≈ 89×102≈ 139×38≈ 107×42≈ 68×196≈ 2.小测验(1)《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页。(2)小俊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3)本校有学生688人,大约是()人。

(4)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

2、刘宁走一步平均长度62厘米,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252步。操场大约长多少厘米?

五.布置作业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乘 法 估 算

方法一:49×104≈5000(元)

方法二:49×104≈5500(元)

↓ ↓

100

110

计算简便

符合实际

七.教学反思

下载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学教案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学教案通州区平东小学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第78、79页,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7题。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七单元第1教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愉悦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探索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体会计算的灵活性和多......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负上的内容,练习四的第1-5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使计算方法......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教学难点: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法末尾有0的乘数。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口算。0×56 200×72、笔算。(竖式简算)360×4 600×3归纳:在计算被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案[精选]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74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云波小学张婷婷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的展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

    三年级数学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正确掌握乘的顺序和每一位积的书写位置,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