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时间:2019-05-12 16:3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备课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备课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第一篇:备课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备课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在备教学过程中,要详细地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运用的设计层次和教学方法写出来。教学过程按“导、交、悟、用”分为四个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要把如何导趣、如何导疑、如何导学的过程和方法写出来,也要把学生可能会怎样观察、怎样发现、怎样提出问题的预设写出来,特别要写出教师导课启发引导的特色语言。

交流互动,探究新知。是新课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学会思考方法、积累活动经验的具体环节。它是“边学边交、自主领悟”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因此,备课时要把“生本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问题、交流的方式、交流的目的、交流中可能会引发的问题要写详细,特别是要把教师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如何自主探究,教学中如何把握边学边交、边导边学、边学边探、边探边悟的教学特色写出来。

总结规律,领悟方法。是新知建构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领悟基本思想,积累活动经验的主要环节。备课时要把怎样让学生感悟过程、体悟方法、领悟思想的教学层次写出来,这个教学环节要体现学生自主领悟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训练应用,积累经验。是新课学习的巩固、提升、发展环节。备课时不但要突出“基本应用、综合应用、拓展应用”的训练层次,强化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领悟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的意识,更要把边练边问、边练边议、边练边思等方法恰当运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真正做到使练习应用在正确处理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关系中,能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篇:备课的重要性

教师岗位培训心得

------备课的重要性

这次我们学校组织的教师岗位培训,令我豁然开朗。从学校各级领导的报告到校外聘请的教授和企业精英的精彩讲座及我们校内老师精彩的一场场公开课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一点体会:

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一环,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一节课上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即备课)。认真备课,不仅对新上课的教师或上新课的教师,就是有相当经验的教师,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现实教学中,不认真备课、为了检查而应付备课、甚至不备课就走进课堂的教师也是存在的。如果教师抱有这种工作态度、不仅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也会给教育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

教师的备课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作为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水平,都或高或低的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但这只是教师教好课的可能条件。只具备这些可能条件甚至较好的条件,如果不去备课,就不能形成某一内容的实际教学能力,也就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能使可能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备课过程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知识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效益要求的提高,使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的备课是没有止境的,一种最佳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往往是难以完全使人满意的。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又要看到备课的艰苦性。

总之,备课是教师准备和计划教学的前奏。无论国家怎样进行课程改革,教师依然是关键,这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眼下,教师走进模块化教学,其更具有建设性的问题是,教师如何能更好地进行课前准备和设计。可见,备课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愿教师借助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平台,既不墨守成规,又要勇于超越,还回一个真我备课。

第三篇:备课的重要性

备课的重要性

漫漫三尺讲台路,白笔黑板写春秋。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课堂精彩无限呢?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 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就必须要备好课。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收到应有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也就是说,如果要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如果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能力,就不能不重视备课这个环节。

上课好比作战,备课就好比战略部署、写作战方案。“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得越充分,越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上课的效果就会越好。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另外,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如果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如果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得心应手。因此,作为教师,不管上什么课,都应该认真备课。

教无止境,备课也无止境。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我们在备课中学习,在学习中备课,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让自己变得“博大”起来,变得“丰厚”起来。

备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的备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经武装的战士上战场,只能束手就擒;没有充分准备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干瘪苍白,教师的思维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充其量也不过是“信口开河”,谈不上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为了有精彩课堂的呈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学生及自己的专业成长,我们不妨多花点时间认真备好课,而且要坚持不懈。

首先,备课须多次“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对着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按部就班的“背课”写教案,有效备课的过程更应是一个“备学生”的过程。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备课之前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这才是孩子们最需要也是最适合他们的备课。此外,二次备课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发生的事情很难预料,初备课时即使考虑的再怎么周到,也难免实施时有新的课堂生成,所以二次备课也是提高备课实效的重要手段。

其次,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后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和计划性主要体现教学目标上,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动变化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其行为的具体描述,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具有导向性和调控性,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拟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即我们熟知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其结构、主次、实现方式是不同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在知识性较强的学科中,它常常以一种隐性的状态出现、渗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再次,教学内容综合化。传统的备课考虑的多的是学科本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向学生传授并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教师备的是本学科内的知识链、训练点,对于本学科外的课程资源却很少顾及或根本就不考虑,这样的备课不仅不利于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的整合,整合是新的知识构成新的知识网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弹性训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师在备课在强调学科学习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科整合性、兼容性和丰富性,可以充分考虑和利用更多的课外资源为课堂教学所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教学形式多样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教案,片面强调一堂课要完整,要不折不扣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程序和形式就是照抄名家的授课录或现成教案,课堂模式千篇一律,完全置学生的个体差异于不顾,灌输性太强,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提高。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不妨改一改教案编写和实施的方式,让教师尽量放开自己,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只要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案就是好教案。

总之,备课的价值是一定要肯定的,教师上课必须先备课,无备课上课是肯定不行的。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不是流于形式,加强学习,提高对备课的认识也是不容忽视的。认识的提高不能靠说大道理,也不能仅仅靠学习几篇文章,要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证明,只有在不断的的备课及课堂实施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调整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意识到有效备课的重要性

一、备课的基本含义

所谓备课,实际上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

二、与备课相关的概念

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三、备课的新含义

(一)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二)备课是知识的内化、具体化与课堂物化的预案内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主体自身与客观内容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教师对知识的活化却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三)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可说是教学资源。

(四)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

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的真正关注与研究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完成的。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和谐发展。

(五)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终身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要求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终生学习。

总之,一成不变的教学和“一本教案教一年,教案十年都不变一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再学习,要时刻关注理论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局限,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有备而行,精彩无限 ——浅谈备课的重要性

常言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胸中有竹,方能画竹”。无论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

漫漫三尺讲台路,白笔黑板写春秋。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课堂精彩无限呢?我觉得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这两个字:备课。也就是说,如果要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如果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能力,就不能不重视备课这个环节。

提到备课,首先应该明确“备课”的概念。备课,不等于“背课”,备课的含义远比背课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狭义上的备课就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即实施教学的方案。

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 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就必须要备好课。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

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学也是这样。“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收到应有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且新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我们不能被它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调整教材,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同时,我们还要解读学生,要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就能防止因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而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深浅也要适中。内容太深,学生难以接受;内容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我们只有真正做到深入浅出,才能让学生乐学。

上课好比作战,备课就好比战略部署、写作战方案。“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得越充分,越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上课的效果就会越好。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另外,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如果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如果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得心应手。

因此,作为教师,不管上什么课,都应该认真备课。不仅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还要对课堂的动态生成问题进行深思熟虑。只有认真备课后去上课,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才能使教与学有机结合,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学习方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真正培养能力,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的目的。只有认真备课了,才能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备课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无水无以成江河,无知无以成教师。新教材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更广泛探索空间,而且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往往和教师拥有同样的信息资源,有时学生的视角甚至更加独特,更加广泛 他们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机遇与希望并存,挑战和竞争同在,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现代教师应该拥有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要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是学生的渴望,也是时代的要求。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江河,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博览群书,吸取与教学相关的精华内容,有积蓄才能沉着应对。所以,充分全面多方位的备课就彰显出其重要性了。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不但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经历课前备课(预设)——课中备课(调整)——课后备课(修改),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如果要问一堂课你准备了多长的时间?也许这堂课可能只用了十五分钟时间,但是为了上好这堂课可能要用一生的时间。正是由于教师长期的积累,才会有后来课堂上的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备课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作为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但这只是教师教好课的可能条件,如果不去备课,就不能形成某一内容的实际教学能力,也就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必须备课。另外,教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是备课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于永正老师认为,教案相当于“作战计划”。所以说,作为教师,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教学目标的模糊,茫然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等现象。那么,对一个教师来说,教案的编写在教师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窦桂梅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写教案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她就是把写教案当作是一种创作,在书写中一步步成为名师的。所以,一篇好的教案是既体现着教师的自身素质,也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水平。

教无止境,备课也无止境。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我们在备课中学习,在学习中备课,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让自己变得“博大”起来,变得“丰厚”起来。

所以,备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的备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经武装的战士上战场,只能束手就擒;没有充分准备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干瘪苍白,教师的思维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充其量也不过是“信口开河”,谈不上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误人子弟”其害深痛。所以,为了有精彩课堂的呈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学生及自己的专业成长,我们不妨多花点时间认真备好课,而且坚持不懈。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

一、为何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对青年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对待备课采取什么态度是衡量教师思想觉悟、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教无止境,备课也无止境,必须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教学管理不断加强、教育改革日趋深化的今天,更需如此。

二、备什么 备课,不等于“背课”。尽管很多内容需要教师牢记,但备课的含义远比背课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概括地讲应包括:(一)备内容 1.备大纲。教学大纲是国家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它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确定了教学实施的原则、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指导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践教学的方式、课内与课外如何配合等,它对教学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所以,学习、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是备课的基本内容;只有钻研教学大纲,才能了解所授课程在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和“三基”内容及要求;掌握本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弱点;从总体上明确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注重实践”上达到什么程度,合乎什么规格;考虑对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提出明确而恰当的要求。2.备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资料、电化教材等,它是教学大纲的充实和展开,它反映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把学科的整体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反映得更加清晰;有了教材,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精神更易领会,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易掌握。备教材或钻研教材,可分为三步或说三个层次: 熟悉教材要求:首先,通览教科书,熟悉其全部内容,包括编者意图、组织结构,同时,兼顾前后,了解与本学科有关的“已学教材”和“后续教材”的相应内容,即从教材体系上把握教学内容,弄清前后关系;然后,精通教科书,不仅知其结构、系统、梗概,而且对插图的构思、练习的安排了如指掌;不仅对每一章节、单元,明其宗旨,知其特点,而且对每一字句、每一概念,精通其文,搞懂其意,逐句“过堂”,多问几个为什么,即把教材内容搞深搞透。最后,不仅掌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而且熟知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教育性,即从教书育人两个方面把握教材内容。分析教材要求:首先,对章与章、节与节,都要弄清其本质联系,找出其内在规律。明确让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分清让学生掌握知识的三个不同要求:了解(对知识的涵义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知道“是什么”,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它们)、理解,(对概念和规律——定律、定理、公式、法则等达到了理性认识,能说清“为什么”,以及与其它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迅速、灵活地解决一些问题,即知晓“做什么”、“怎么做”,从而形成能力);然后,找出哪些是重点章节和各章节(单元)的重点、难点、弱点,进而根据每章节(单元)的教学目的,确定每节(次)课的教学要求;最后,带着问题阅读有关参考书、资料、文献,增加知识的深广度,寻求问题的讲解角度,同时做到:深入挖掘教材的科学性,考虑如何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杜绝弱点;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使思想教育寓于教材讲解之中;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因素,使智力发展寓于知识传授之中;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处于要学、爱学、好学之中;挖掘教材的实践性;考虑理论联系实际,使能力培养寓于知识运用之中。处理教材要求:首先,按照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些精讲、哪些简略,补充哪些、省略哪些,与已知有联系的部分怎样衔接、与其它学科相关的内容如何分工;然后,根据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把教材中滞后内容、欠妥之处,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各地区、各行业、各专业要求掌握的侧重点,进行慎重而必要的调整、增添或删减;对必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要科学地结合,及时地反映。同时也要防止盲目删减或不必要的“拔高”。亦即,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对教材进行科学地剪裁和恰当的调整,做到增删得当,详略适度,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以形成一个崭新的、适宜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与体系;最后,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考虑相应方法,以使教材变为学生易懂、爱学的材料。

另外,还要善于使用教材。善于使用教材的标准:其一,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知识系统、图文系统及作业系统三者俱佳的教材;其二,能将文字语言变为教学语言,使学生乐学、易学、爱学。为此,应以教科书为依据,既不摆脱教材,海阔天空、让学生理不出头绪;又不照本宣科,拘泥原文,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教材,既注重科学性,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又追求艺术性,对教学方法进行再加工。既使教材更有系统性、针对性;又使讲解更加通俗化、趣味化,成为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3.备教参。“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开拓知识领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科学成就。教师知识丰富了,方能得心应手,讲解自如。在备教学参考资料时,要特别注意教材的“缝隙”,即潜伏在教材深处不易察觉的“隐蔽点”;要把握知识的“障碍点”、“闪光点”,这些内容往往隐藏着开发学生智力的“引爆点”,常常能发挥意外的作用。所以,首先,要注意教材的“缝隙”是哪些,在哪里,它们常常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标点、一幅简图或是一种构思、一种表现手法......第二,必须用心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勤查工具书,多做资料卡,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建立一个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圈”。第三,须用心研究和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志趣和思维方法,从中揣摩出学生可能出现的“意外发问”,做到知己知彼,方能“临阵不乱”。' 通过备内容,最终要做到:所谓懂、透、化。所谓懂,就是对教材基本结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都一清二楚;所谓透,就是对教材了解得详尽而深入,熟悉而精确,能理清纵横关系,掌握“字里字外”之意,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所谓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情感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化在一起,这是备课的最高境界。(二)备学生 在重视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分析和研究,这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的学生,其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总是有差异的,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了解学生,就能防止因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能准确地把握难易与详略,恰当选用手段与方法。要言之,了解其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贯彻量力性、高难度;了解其思维方式、困惑疑点,以实施针对性、启发式;了解其心理特点、个性差异,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解其思想情况,精神状态,以陶冶情操、启迪觉悟。那么对学生了解什么、怎样了解呢?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性格气质。2.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思维方式。3.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即了解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已能运用;哪些学生不甚理解,用不太好;哪些学生虽已领会,但不深刻而容易出错。4.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田、难点及对教学的意见、建议。了解学生除课下调查、个别谈话,以及在劳动实习、课外活动中观察外,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提问、黑板演练、动手操作、测验考试、批改作业及分析试卷等多种渠道进行。有经验的教师还能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及一些微小的动作等方面洞察其心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且贯穿于教学始终,掌握其动态情况。在获得准确的大量信息之后,便可及时、恰当地设计或修订教学方案,确定分类指导的目标与措施,以便实施因材施教。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对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考虑如何进行个别指导。如:对习惯于采取记忆方法学习的学生,要侧重于调动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的积极性,发展其思维的灵活性;对好动脑筋;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防止其忽视基础知识积累的倾向,引导他们运用基础知识,发展创造思维;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视其实际,指导学法或思路,启迪智慧,让他们产生乐趣,奋发向上。(三)、备方法 备方法,就是在解决“教什么”的基础上,落实“怎么教”,即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法的设计、选定和加工。因为方法是集教师观念、知识、经验、能力、智慧之大成,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底,所以说,它是备课中的高层次内容。备方法,实质是把教材个性、学生个性科学地组合并升华为一个大的个性化教学系统。其中也包括教师“备自身”,即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教学才华作主动调整、积极挖掘,充分施展而进入角色。备方法应包括: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考虑如何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至理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怎样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处理弱点;如何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末小结;怎样引发兴趣,强化动机,吸引注意,启迪思索,鼓励创新;如何联系实际,使用什么仪器设备,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进行什么演示和示范:安排哪些练习和作业及语言的组织,板书的设计,例题的筛选,教具的使用等。备方法的要求:一是灵活多样。根据青少年好奇求新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必须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富于变化,努力寻求适宜的新颖方法

尽力做到“堂堂有异,课课有别”,常教常新。比如;有时故布疑阵,以新奇吸引学生;有时绘声绘色,以形象感染学生;有时展示图物,以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总之,根据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都必须以启发式和注重培养能力作为指导思想,坚持精讲巧练,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切忌形成定势、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二是不仅要备教法,还要备学法,研究学生如何“学”,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以使学生能够“会学”。三是教师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别开天地”,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简而言之,要注重方法的优化,以使教得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学得情趣盎然、喜闻乐“受”,从而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得事半功倍乃至最佳教学效果。

三、怎样备 备课的种种方法,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备课时,对于需要统一和明确的各章节、单元的目的、要求、重点等共性问题,同学科的教师可互相切磋,集思广益;但作为教师不能只依赖“集体备课”,必须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而且,最后也应根据自身情况、班级特点,决定对共同研究成果的取舍和运用,并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只有留下自己的汗水,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用起来得心应手,讲起来生动活泼。(二)一般备课与重点备课相结合,以重点备课为主 备课范围应广泛一些、全面一些,但要抓住重点。一是重点章节、单元、—课时;二是主要概念、原理、规律。三是抓纲带目:备其“精华”、“精要”、“精辟”部分,.以及“精练”语句。只有“点面结合”、“点面相映”;轻重相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以课时备课为主 备课应将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结合起来,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分配,不能用同一模式处理不同的课时。备课应通览全部教材,注意其章节内部的系统性、因果性、关联性,同时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从而进行单元(章节)备课,进而进行课时备课,以使前后呼应,首尾相连,承前启后,左右配合。否则,“备一节,讲一节”、“讲哪节、备哪节”、“明天课,今天备”地孤立备课,教学效果势必不佳。(四)集中备课与课前备课相结合,以课前备课为主 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思考集中、大脑思维处于最佳状态的特点,提前备出一学期或几周舶课是非常必要的。但上课前进行再备课,更不可少;如果说学期前备课是“粗备”,那么周前备课就是“细备”,而课前备课则属“精备”。课前备课包括;重温教案(把教案当成“剧本”,在脑海里“预演”一遍,预测一下效果)、掌握动态、准备教具、考虑教法,以及充分估计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等。这样,一可弥补遗忘,二可增强记忆,三可相机调整已有教学方案,四可做好上课心理与物质准备。(五)编写教案与运用教案相结合,以运用教案为主 编写教案就是把备课中所研究的主要成果加以整理、概括、归纳,按照教学要求用文字书写出来。它记录了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安排和教学程序,以及教法设计、手段运用。这是课前准备的最后工序,也是教师业务基本功的集中体现,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对此都应做到一丝不苟。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教案都是提前写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编是手段,用是目的。因此,在上课前还要熟记教案,以便更好地运用之,这是备课工序的最后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课上情况多变,故在熟记教案的同时还应有各种思想准备,以便在上课过程中做到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适应动态,灵活掌握。(六)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以使备课更完善 所谓课后备课是指每讲完一节(次)课,要进行回顾、反思,做好小结。它是备课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故称“课后备课”。即通过“教后记”对课前备课与课上实践进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修改,充实提高,使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备课既要备在眼里、备在心中,又要备在口中、备在手上。它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备课是艰苦的劳动过程,但其中也充满着艺术乐趣。当你在这项劳动中真正付出心血、流出汗水时,就会得到收益获得成功、感到欣慰、乐趣无穷。

第四篇: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物 教 学 反 思

——教学过程的重要性2010---2011学第二学期)

单位:镇安二中

姓名:柴承淑

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是教师知识与经验积累与提高的过程。然而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生物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科知识为基础。课后教学反思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和开展至关重要。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也是这样。当教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开场白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才能使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里的“开场白”就是我们说的“导语”。导语是一堂课刚开始时教师导入新的教学情景的一段话语,是关于本堂课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应用方法向学生做的必要交代。

长期从事教学的教师,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导课的形式和方法,现在根据相关资料和自己的所思所想:1.生物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带出新内容来。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把以前所学的知识和新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对新内容有亲切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上去。它适用于与以前所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2.创设一定的情境导入新课可以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刚开始上课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情境导入法是一种非常能引人入胜的方法。例如,在导入“遗传和变异”一章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曾经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为什么姚明长得那么高,而我却浓缩的这么寒碜呢?今天我终于恍然大悟了,这不是我的错,全是遗传惹的祸!”听了这种略显夸张的自嘲,学生笑了,学习的兴趣也来了。3.通过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简短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悬念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追求真理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例如,在讲授“呼吸作用”时,通过“地窖杀人”导入新课:从前有一个人去菜窖里取白菜,一下去就没有上来,后来又下去一个人,同样也没有上来。第三个人拿着点燃的蜡烛顺着梯子下窖,才下到一半时,他就大喊大叫:“有鬼呀!有鬼呀!”同学们想想这是怎么回事?4.通过有关实验,把看不见的生命活动过程变为可以看到的现象,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想象和理解。例如,在讲解“植物

细胞的质壁分离”之前,可拿出两个大烧杯,分别加入清水和一定浓度的食盐水,将两小块新鲜的萝卜条分别放入其中,一段时间后,再取出观察萝卜条的状态。通过这个实验引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思考,逐步引导学生步入正题,当学生最终找到答案,本节课的内容也就掌握了。5.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最喜欢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才智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开讲时,要善于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实验、实习、观测、观察、绘制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良好的开端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生物课堂教学再起波澜,给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1.结课可以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使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技能理解得更加清晰、准确,抓住重难点,记忆更牢固。2.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课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总结中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3.新课结束后,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或提出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对提高知识的运用巩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4.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结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生物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只有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坚实的课堂教学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并且能够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与文学家、美术家及音乐家的创作不同的是,教师艺术的创作不仅要以独特的个性来发挥和施展教师自己的才能,教师还必须与学生配合。学生既是这一创造活动的对象,又是这一创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从事这项艺术创造时,还必须根据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实质,在教育中既要考虑年龄特征,以此出发去引导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又要考虑年龄特征的可变性,考虑个别差异,注意因人施教。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及教育方法的同时,在

课堂中利用艺术性的手法充分展现出生物作为一门新型学科所特有的艺术,并将之进行到底。

新课程的理念指导着我们如何去开展新课程的教学,我对新课程有着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他的目标是让教师和学生都减负,都能快速的成长起来,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也注意这方面的培养,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把他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但是有些东西越来越打折扣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整体社会的大环境,家长、学生对学校的期望,倒致我们还得以获得成绩为最根本目标。对于成绩而言现在谁都放不下,而注重成绩就又得靠教师的多付出,这是我现在觉得累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上,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要更有耐心,更细致,成绩会有一定的提升。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作为新教师,这种反思显得尤为重要。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那就是应该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最优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的组织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

第五篇:《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及备课过程

《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 李红玲

一,深情导入: 师:上课!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板书课题)作者是--生:毛泽东

师:同学们,200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这样一篇头条新闻:哪些外国人最感动中国?(背景音乐起)新闻记载的是一个名为“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活动,历时40天,四百多万中国网民把自己宝贵的一票投给了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大夫,白求恩得票最高,位居首位。那么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能够获得中国网民如此高的赞誉呢?(学生认真的听着老师的介绍进入了恩考状态,神情专注。)下面我们来看一则白求恩的有关内容。(屏显白求恩的有关资料)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生:(在背景音乐的陪衬下读的很有感情)诺尔曼·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迹”爆发生,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939年10月,在涞源县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给一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他不顾伤痛,坚决要求去战地进行救护。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1939后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师:白求恩大夫逝世一个多月后,毛泽东同志就写了这篇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全军全党官兵将士都来学习白求恩大夫崇高的精神品质。

师:学习这一课,要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同学们看一看,记一记。生:默读目标。

师:明确了吗?下面让我们带着目标走进课堂。二,第一个环节:感知一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学习本篇文章: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这样的三个环节,我们主要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学习,明白了吗?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感知一篇。(屏显)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划出生字词。师:读完之后,我们先检查本课的字词读音。(屏显字词,重点字词变红色)谁先来读?(抽两三个同学们读,全体再齐读,老师强调重点字词)

师:初读一篇文章,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识记字形。识记字词永远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它是我们进入语文知识殿堂的门票。

师:扫清了字词障碍之后,我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课文叙述了白求恩哪些方面的情况? 师:(点拨)这是一篇纪念性的悼词,记叙性的句子很多,各段都有,先看第一段,哪些是叙述性的内容?

生: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读的很流畅,语速如果再慢一些就更好了。

师:在这一段文字里,我们了解到白求恩的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生: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原因。

师:对,就是简单的叙述一下白求恩到中国的经历。师:第二段的记叙内容又有哪些呢?

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师:找的非常好!这一部分叙述了什么?

生:这两句话记叙了那些受到白求恩大夫治疗的人们的感受。

师:就是这样的。我们再看第三段的记叙内容是哪几句,同学们一起来读出来好不好? 生:好!(齐读)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师:嗯,同学们找得很准,那么这一段记叙了白求恩同志的什么情况呢? 生:白求恩的职业和他的医术情况。师:那么第四段中的记叙又写了什么呢? 生:记叙了毛泽东与白求恩的个人交往情况。

师:对,这段中的记叙感情成分很浓烈,找个同学试读一下。

生: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师:“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这一句应如何读才能读出情“悲痛”的感情? 生:声音要低沉,读的时候要慢一些。师:嗯,就是这样,请你再来一次。

(学生在师的指导下练习读这一句,读出了低沉的感觉。)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读的就本课中的记叙部分。这篇文章属于一篇悼词,在记叙了白求恩同志的生平经历之后定会有作者的议论评价。下面我就来读文章中的议论部分。我们在读的时候,分成两个小组来读。读第一段时,男孩子先来读记叙的部分,女孩子接着读本段的议论部分,记住了吧?开始。

(男生读第一段的记叙部分,女生读第一段中的议论部分,各组读的十分整齐。)(指导学生齐读第三段。第四段抽一个女生读记叙部分,议论部分男女生齐读。)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刚才的朗读,大家思考一下,这三段内容在表达方式的运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吗?

生:这三段都是先记叙后议论,议论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的。

师:很好。这样一读,我们很快发这几段内容的写法特点就是先叙述后议论,记叙是为了后面的议论,议论是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生发出来。哪么第二段是如何写的? 生:我看第二段是是边叙述边议论,有时记叙有时议论。师:对,这一段就是我们常说的“夹叙夹议”式写法。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刚才多种形式的朗读,我们分清了各段的记叙和议论的层次。那么下面我们来试着概括一下各段的主要内容。请用“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的精神”我句式说话,来概括各段的意思。

师:同学们,一般情况下,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要看它的记叙部分还是议论部分? 生:议论。

师:好,那么谁来先说说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师: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谁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 生:白求恩。

师:好,那么请你再完整的表述一下。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师:这次表述很完整。哪位再来表述一下?

生:毛泽东同志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

师:很好。在第一段里,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板书)

师: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师:不错,说的真好。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师: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生:好了还要更好。

师:很好。第四段写了什么?也可以说“毛泽东主席号召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的什么精神? 生:毛泽东主席号召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师:对。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板书)

师:同学们看,在白求恩同志的身上,他的精神主要是共产主义精,而共产主义精神的核心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也就是没有一点私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这个”人民“就是全世界的人民。白求恩同志心里装的是全世界的人民。同学们,这就是白求恩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屏显)同学们,来,把它读一遍!生:学习他的国际主主精神!学习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习的精神!

师:读的非常好!同学们,我们在这一个环节里,通过朗读明确了文章的写法和层次,本文的写法是”叙议结合“。又通过”概括“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屏显写法小结)请做好批注。(学生做笔记)

三,第二个环节:精读一段

师:同学们,在这一个环节里,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第二段来深入学习课文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色以及写法上的特点。老师问问你们,什么叫精读啊? 生:就是精心的读,细致的读,深入的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作者写作的用意。师:说的真好。精读一段文字,有很多种角度,可以从一个词语的用法到一个句子的写法再到整段文字的情感表达。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的阅读第二段文字,看看我们有什么发现?(指导学生互相研讨,同学们开始交流)

生:我觉得这段文字里有个词语用的很好,比如第一句中”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一个”极端“两次运用,写出了毛泽东主席对白求恩大夫的高度赞扬。

生:还有这一句:”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中的”都“字,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不排除任何一个人,全体的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

生:还有”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中的”一定“也起强调肯定的作用。师:同学们体会很深,找出来的这些词都是副词,都是程度上强调了白求恩同志的高尚品质,强调了学习他的重要性。

师:在这一段里,不仅副词用的很有特色,还有一个句式也起着强调的作用,加强了语气,很好的表达了情感。同学们找找看。

生:我找到了,是这一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个句子里用连用了两次双重否定”没有一个不“,让人读出了从前线回来的人们对白求恩大夫的极力赞美,并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这个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师:很精彩!如果把它变成肯定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读变式)变了肯定句后,语气就不强烈了。

师:就是这样的,在这样的语境里,用上双重否定句再加上起强调作用的几个副词,就能充分的写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感人至深。师:毛泽东主席在表达”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样的看法时,用了什么写法,同学们能够看出来吗?

生:对比。文段里除了写白求恩的感人至深的精神,还写了另外一些人的消极表现:”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通过对比,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更加感人了!

师:很棒的理解!有对比才有鉴别,在对比中更能突显白求恩同志的崇高精神。本段中在写法中除了运用对比,还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从而全方位的赞美白求恩同志的伟大精神。

师:同学们,我们看这一段,从词语到句子再到写法,我们深入的理解了毛泽东主席的写作用意。无论如何写,都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感人至深的精神品质。师:好,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文字吧!(生齐读全段)

师:读的很有层次。同学们,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通过精读一段品析了文章的写法。同学们要学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品析其他的文章。四,第三个环节:背诵一节。

师:在这个环节里,我们要背诵文章最经典的一节,这就是最后一节。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别说是一节,就是全文,人人都能背下来啊,我们今天就来背诵最后一个小节。好吧?三分钟时间内,看谁记住的最多。开始!

(学生热烈背诵,师提问,最后齐背。课堂气氛浓厚,背诵效果很好。)五,拓展文本,感受情怀

师:同学们,我们读了这篇文章后,理解了白求恩同志的感人至深的精神,那么同学们想到这个问题了吗:白求恩同志的精神为什么感人至深?他在2009年被四百万中国网民评为最受中国人感动的”十大国际友人“之首,我们了解他在中国的动人事迹吗?(学生一脸迷茫一脸渴望)师:(展示”白求恩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与图片)(伴随着动人的音乐,老师介绍白求恩在中国工作时的做出的贡献,请几个学生朗读白求恩曾写给聂司令员的两封书信,课堂气氛十分动人。)

师:同学们,了解了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事迹之后,你想对白求恩大夫说些什么呢? 生(崔晨光):最是无言的温暖,春风化雨;最是无言的感动,润物无声。白求恩同志,你这样超越国界的大爱,感动着我,感动着中国!师:非常深情!生(于海斌):不畏艰险,不畏牺牲,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毫无自私自利的白求恩大夫,他作为苏联的医生,对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求恩大夫,我将一生以你为荣,以你为傲!敬爱的白求恩大夫,你一路走好!师:很感人!但是你在这里记错了他的国籍,他是哪国人? 生齐答:加拿大人!师:对,孩子们要记准了白求恩大夫的国籍。生(王晴):你虽是加拿大人,但我感觉你却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你对工作极端的负责,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对中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永远学习!生(苏晓丽):谢谢你把热情和生命都献给我的国家--中国,你将自己的心奉献出来,你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手术台上,虽然你走了,但你的魂却永远留在手术台上,你的精神永远留在中国!生(李慧参):白求恩爷爷,你就是照耀在我们祖国上空的一颗明星,照亮了我们祖国的生活,我们会永远铭记你的奉献,你的博爱,你的无私!生(杨亚星):你来自大洋彼岸,却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生命。你不辞劳苦,不怕牺牲,甘愿为人民服务到底,乐于奉献是你对生命的承诺,不怕牺牲是你一生的誓言,白求恩同志,你将永存我们的心中!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深情,很感人,我相信,白求恩若有在天之灵,听到你们对他说的这些充满温情的话语,一定会很欣慰的!还没有写完的孩子,一定要认真写出来,用你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白求恩同志的爱!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从毛泽东主席笔下感受了白求恩同志的崇高的精神品质。通过有关资料,我们对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一些工作细节。同学们如果还想了解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详细情况,老师建议大家在课外看看电影《白求恩》,相信你们对白求恩大夫会有更深的了解。师:(背景音乐起)同学们,最后,让我们向白求恩同志致敬,向每一位国际友人致敬!下课!

市级优质课录课记

李红玲

(一)参加培训,抽课题

时光飞转,越到中年越感到是日落西山的迅速。在与酷暑的鏖战中,七月份竟然要过去了。

回想快速走过的2015的夏天,心情和现在一样似被酷暑煎熬着。

这个夏天,因为要参加市级优质课的比赛,从乡级推荐到县级复赛再到市级决赛,我终于入围市级语文优质课决赛。今年的市级优质课比赛用了一套新方法,参赛选手每人录一节课,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到市级网络教研平台。因为是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方法,参赛老师们不懂如何操作,为此,全市的参赛选手在市教科研领导的组织下,专门到市六十六中进行了优质课录课培训。

能够到市级比赛,于我还生平第一次。

领导的培训内容很实用很具体,可以看出对这次优质课的重视程度,也看得出这是一次规格很高的赛前培训。

用市语文教研员蒋新海老师的话说,这是参加”中国好声音“的比赛。不比颜值,比的就是实力。听过蒋老师多次的讲座,知道他是一个很务实的教研员,也是一个懂得幽默的语文人。

参加比赛的选手有一百零三人,一人一个课题,几乎囊括了苏教版七八年级所有的经典美文。也有好多教师抽到了重复的课题。

我抽到的课题是《纪念白求恩》。

像抽县级课题一样,当时抽到《口技》时,心里就发懵好大一阵子,刚开始时,对《口技》丝毫没有感觉。如今,竟然抽到了《纪念白求恩》,不过,我的心里是一阵惊喜的,尽管对这一课也没有感觉。

但我就是有一种冥冥之种的巧遇一般的惊喜之情,虽然,也有两年多不讲这一课了。

我惊喜的原因很简单,在我床头上放着的偶像王君老师的著作中,《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教学实录历历在目。

这一年多来,一直裹夹在”青春语文“的旋风里不能自拔。崇敬昭君,痴迷”青春语文“,冥冥之中,真的与君结缘了吗?当我看到抽的课题第一眼时,我就这样想。

同伴抽到了不同的课题:《活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的叔叔于勒》《背影》《海燕》等等,文言文,古诗词,小说,散文五花八门。

(二)求亲访友,索实录

从市里培训回到学校,第一要做的,就是全心备课。

除了必要的工作,其余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思考《纪念白求恩》。

又细看了昭君的课堂教学实录《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除了惊叹,不敢奢望。昭君的课大气厚重,是我不能企及的。她的议论文课堂模式从”共鸣“到”争鸣“就让我耳目一新,赞叹不已。但如果让我用这样的形式来上议论文,我肯定驾驭不了。因为我从没在课堂上”争鸣“过。昭君的课堂模式不敢尝试,但是她补充的关于白求恩同志的课外资料很珍贵,我很喜欢,也很感动。到时准备借用。

我又向有经验的”语文湿地“好友山西晋城优秀的艳平妹妹讨教,她随即给我发来了两篇《纪念白求恩》的教后感,读了之后让我心头一震,原来,议论文教学竟也可以如此精彩!

每周都会在”语文湿地“的精品专栏里读到慧心姐姐”晓琳专栏“的精品课堂实录,心想,她有没有这一课的教学实录呢?眼下是搜集资料的时刻,我要尽可能多搜集名家大师们的优秀案例来学习啊!小窗问了晓琳姐后,她及时回复了,她说她们那里是人教版,没有这一课,但是她却有昭君的这一课的课堂实录视频,说要发给我。我心中的那个惊喜与幸福,自有心知道。

很快的,多才热情的晓琳姐给我发过来昭君的《纪念白求恩》的教学视频。我一对照,和我手里的《听王君讲经典名篇》里的教学实录一模一样。幸福极了。

与《青春语文》有关的温暖与幸福,我得到了很多。

一周之内,学习期。我要认真学习前辈们如何倾情执教这一课的。

(三)泰山压顶,苦思虑

当我细细观看昭君课堂教学视频后,我的精神大厦似乎瞬间坍塌了。对《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教学设计,智商降至冰点。

昭君的课堂高度,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而我,连个一般人还不占呢!

课堂上,昭君与学生的对话浑然天成,教学活动自然而然,丝毫不露雕琢痕迹,课外资料的补充恰到好处,水到渠成。投影展示将课文内容和老师的点拨及时归纳,及时反馈给学生,这一切的一切的教学环节处理的是都是如此自然和谐,激动人心。”共鸣“部分中,她处处紧贴文本进行语言训练,训练的方式灵活多变,特别具有”王君风格“,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深入文字,体会文字背后的人物精神境界。让学生通过对”王老师“的批判来体会文章贬义词的用法及作用,从而体会文中对比的作用是为突出毛泽东主席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之情。整个教学思维缜密,环环相扣,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一种高度的活跃状态中,每个学生的精神都处于一种庄严的神圣中,在师生们步步深入的对话中,一位伟大又真实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形象树立在学生面前。我和课堂中的学生一样深深的被感动了。

就这样,在昭君的引领下,学生走近了这位离开我们七十多年的古典共产党人的跟前,看得出,学生已深深的被白求恩的精神而感动。而更感动我的,是昭君的课堂提问驾起了一道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彩虹。因了这道彩虹,学生与文本之间才会出现精彩的对白!

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道美丽的彩虹,我有这样的能力吗?

差得远呢!

看一次教学视频实录哪里能够有深入的体会?再认真的看一次,结果是越看越觉差距大,越看越胆怯,越看越失落,一时间,心情低落到了极点。脑海中时刻在想这个课的教学设计,越想越堵塞,心情坏到了极点。

在课堂教学,我想有自己的影子,也想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的声音。也想把白求恩精神的种子植在每一个听课的孩子心里面。

但我清楚的知道,再高明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因地制宜“的,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决不能雷同。死板硬套,必败无疑。

读了艳平妹妹的教学后记,也能够感受到,她在这一课中是收获满满的。她和自己的学生均享受在语文课堂中。因为,我看到了平妹妹发自内心的声音,也从她的文字中读出了她的孩子们发出的真实的声音。

学习,学习,再学习中。

再上网搜索,忽然想起了《品读》栏目。在爱奇艺视频中,很快找到了《纪念白求恩》一文。主持人娓娓动听不徐不疾的引言很是动人,我一时间喜欢上了他的这个导语,很想借来用用。便用照片一张一张的拍下来,又一句一句的把文字打出来。发觉这个导语引入是自然,但是太长了,像是讲故事。最后的决定是放弃。

备课再次回到原点。

继续查找与《纪念白求恩》有关的一切有用的资源。

视频,百度文库里的教学设计,新浪博客里的名家名博------

还真找到了一篇博文,文字版的《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实录,这就是名师专家余映潮老师的教学实录。

读了之后,我有点欣喜若狂了。

对这一课的教学构思,我一下子就有了感觉了。

余老的教学思路简明清晰,又易操作。面对自己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思路,是适合的。

余老在这一课中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通过概括中心句来感知全篇核心内容,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通过精读第二段明确精读课文的方法;通过背诵最后一节记忆文章画龙点睛的句子,从而明确文章主旨。

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惊喜之情在胸中荡漾开来。

将昭君与余老两人的课堂教学设计整合一下,结果会如何呢?

(四)大胆取舍,整山河

从抽课题到最后定下教学设计,整整两周过去了,距离上传视频的日期越来越近了。我要用自己的学生进行授课,孩子们面临中考,时间很是宝贵,况且在校的时日也不多了,我也不能一拖再拖了。

需要赶紧做出教学设计,还要制作教学课件,还要联系录课的技师。

事务很多,真的不能再拖了。

看到了余映潮老师的课例后,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借用两位名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整合成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情感注入中吸取昭君课堂教学设计中感动人心的地方,把白求恩同志写给聂司令员的书信作为拓展资源放在最后的环节,以激发唤醒学生对白求恩同志的敬爱之情。在主环节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余老的三步教学法: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育一节。这样,整个的教学框架就很清晰了:

创设情景,深情导入--走近文本,感知一篇--品析写法,精读一段--名句积累,背诵一节--拓展文本,感悟品质。

思路清晰了,细节问题就有了”柳暗花明“的明朗与轻松了。不想把课上得拖泥带水,后来,为了确保时间不超45分钟,一切从简。

制作简单的PPT,对目前的我来说已不算什么难事儿了,很快的,简明的PPT就制作好了。为了烘托动人的气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进入课堂学习,我找到了喜欢的影片《黄河绝恋》的背景音乐《夕阳山顶》分别放在导语和拓展部分。

终于,看着新的教学设计和PPT课件,对《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教学有了点自信。

学生能在我的引导中走近离开我们七十多年的国际友人白求恩大夫吗?

上一辈的读书人,谁不会背诵老三篇呢,《纪念白求恩》就是其中之一。

我自小受《青春之歌》的影响至深,英雄情结深厚,对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敬之情自不必说。小学时代就读《截肢与输血》,早就从白求恩大夫的身上明白了他因自己是”O“型血而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

我对伟人的敬仰之情是与我的个人经历分不开的,但眼前的这群孩子呢?他们能走进文本中去吗?

这是一篇议论文,如果按照议论文的三要素来讲,我根本就不用如此劳心费神,不用任何资料也能顺利的讲下来。但是,我现在严重痴迷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观,绝不能上没有感情的课了。

这节课终于整好了。我想,给快毕业的这一群孩子再植一颗感人的种子吧。虽然他们在一年前已读过这一课,但我相信,他们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要让这一篇课文在他们的脑海中翻腾出动人的热浪,让他们知道,在壮美的祖国山河大地上,曾有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传颂。

(五),准备充足,上战场。

几经周折,终于确定了录课的日期,选在孩子们离校的最后一个星期天。

之前,在学生照毕业相的周五最后一节,借了八年级的一个班,试讲了一次,想试一下教学时间有多长。结果是,学生对整个教学环节很适应,但就是他们刚刚学过这一课,对课的内容太熟悉,文本分析部分出奇顺利,但是对拓展环节就不那么顺利了,在最后的写作练习中,很少有说出真实感受的。

教学信心瞬间大降。

其实不想为了录课而给自己的学生重复上同样内容的课。临录课的当天早起,接到录课技师的电话,问有没有在班里试过时间,我说没有。他建议让试试时间,怕超时了不好剪辑。

临时决定,占用别人的一节课时间,匆忙间试了一节。

果不出所料,在课堂上,这群即将中考的初三孩子,面对已经学过的”老课“无动于衷,笑意盈盈,丝毫不放在心上。在与文本对话环节,感觉乱蓬蓬的,想要逃出教室。只有在拓展环节,孩子们被白求恩情真意切的信件打动,教室终于出现了我渴望的氛围。毕竟是初三的孩子了,读过白求恩大夫的信之后,写出的读后感也是发自内心的,让人听了之后很受鼓舞。

时间还是超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们的良知还在,这就够味了。

只要一正式录课,相信孩子们是会进入学习状态的。

下午,录课技师如约到来。

我也精心梳妆一下,白色的雪纺上衣,流行的半截黑纱裙。黑白相配,自认为庄重又不古板。

借用了六年级的一个教室。两点多钟的午后,阳光不是很强,有云朵在太阳周边悠悠的游。我也像进行战斗的战士,又如进入正式演出的演员,状态调整到最佳。学生看到录像师把两台摄影机放好了位置,一个个精神的坐在位置上,看来是已经进入了状态。

看他们齐刷刷的样子,我的心漾出幸福开心的涟漪。

一切顺利极了,没有一个学生跑神,个个全神贯注,发言积极。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面对两台摄影机给学生上课呢,但是奇怪的很,我这个爱慌张的毛病在此时竟然没有了。我镇静的很,享受的很。看着孩子们个个投入读书思考的状态,我不禁浮想联翩,如果每一节课都像这一节课一样,那该多好啊!

整个课以”读“带讲,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得课堂氛围很是温暖动人。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毛泽东主席对白求恩大夫精神的高度评价一点点的理顺出来。白求恩同志无私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一点一点的进入学生的内心。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谁人不知白求恩大夫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呢?正因为人人皆知,所以,在文章里,毛泽东主席很少写具体的事例,只是再三强调感人至深的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品质。国此,在最后的拓展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过渡问题:白求恩同志的精神为什么感人至深呢?很自然的引入了”白求恩同志在中国"这个话题,通过一组画面和一组数字,还有白求恩同志写给聂司令员的两土封信件等有关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品质。读后趁热打铁,让学生立即写出读后感受,说给白求恩同志听。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的感情被触发了,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写同对白求恩的敬仰之情。

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字时,是我最期待的时刻。张班林,崔晨光,于海斌,王晴,李会参,杨亚星,......听着孩子们对白求恩深情的告白,我感动极了,幸福极了。那一刻,我知道孩子们的心纯净的像一片湖水。

除了录课时,电子白屏被小飞虫触碰几下外,其他的一切顺利进行。

这样的感觉真好!

录完课后,连录课技师也对我说:听你的课真是一种享受,也是感人!

能当面听到这样的评价,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即使得不到奖,也对得起自己的一颗心了!

我相信,经历过这样的一次艰苦磨练,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我会走得更稳妥了。

学习名师的脚步不会停止。

在学习名师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只有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2015-7-25)

下载备课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备课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一、 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1.集体备课集集体智慧于一身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和运动专长各有不同,进行集体备课,大家围绕某一教材内容进行积极的探讨.可以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中过程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㈠、游戏导入 1、师:小孩子们都喜欢做游戏,咱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出示PPT.“看图猜词”),我们来看看谁最聪明?(出示图片,学生猜) 2、师:同学们的知道的还真不少。......

    教学中班规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初中学生可塑性强,再加上他们的志趣爱好、性格脾气、学习成绩、家庭背景、发展目标等各方面差异都很大,在这样的群体中,如......

    浅谈教学中评语的重要性

    浅谈教学中评语的重要性 学生的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对老师教学信息的反馈,作业应成为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学生作业中出错难......

    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备课中教材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备课中教材的重要性 摘 要:教师在备物理教材时,既要超越教材,更要钻研教材。备物理教材,首先要通看或通读教材,直到把握课程框架结构。要细读教材,要精读教材。只......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师:不久前我们一起学习过宋朝大诗人陆游的一首诗歌《示儿》,在座的同学中肯定有不少能够背诵这首诗歌的,有谁愿意一显身手,背给大家听听?......

    教学过程[范文]

    《涉江采芙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

    教学过程

    《信客》教案 执教人:龙娟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2、 从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态感受他的品格和精神。 3、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从......